过去三十年,中国GDP从美国的8%一路冲到77%,这速度把华盛顿的夜灯都烧得发白。: j3 J1 R7 P1 m6 Z" o: {$ I3 P: p! g
' [% \) R( w: N. `6 i8 \: `: h
美国商务部长刚下飞机,国会山就有人在电视上说:不能让中国再长高一寸。这话听着像气话,其实是真话。把镜头倒带到八十年代,北京街头跑的第一批桑塔纳用的是德国图纸,生产线却由美国银行买单。那时的算盘谁都听得见:离间北京和莫斯科,先养起来再剪羊毛。! t6 g! u) t. ?; K4 Y6 `7 B
0 f# f& X+ P% q+ O p9 x: ]5 R; f( q- g: ~1 u
% Z* m: B4 x& K. B0 ]( }0 `% }苏联倒下后,美国以为剧本结束,可剧本换人写了。2001年中国进世贸,美方代表放话,十年之内只会造衬衫。五年后,广东东莞的衬衫厂开始给苹果做外壳;再过五年,华为路由器卖到马德里地铁。2008年雷曼兄弟门口排队取钱的人还没散,深圳华强北的集装箱已经塞满欧洲港口。华尔街亏掉的纸面财富,被长江口的龙门吊一箱箱补回来。
( v5 U0 [* Q) ]9 s0 j0 [, A1 }# C) {1 E
* a! z) z5 |$ U* G3 F% d3 C0 b4 E3 d, u9 I. F0 r
2010年GDP超日本,白宫连夜把太平洋舰队的预算翻了番。可军舰还没绕完南海,中国的高铁已经从北京修到了香港。2018年贸易战打响,关税越垒越高,中国对外出口的份额却每年涨一两个点。关税像一道收费门,门后的人索性自己修新路,绕过去了。# B8 D9 ]8 n1 J* u" l: D* f ~
' x5 L( d3 Z& f$ O& V- T
5 J" J! K3 {( a
2 o8 ^. ]4 {; ]4 Y5 K9 C" ]: S$ r真正让美国决策层失眠的是实验室里的事。2020年华为5G基站装上德国足球场,美国把供应商名单撕掉,打算饿死这条龙。三年过去,国产光刻机下线的新闻出现在新闻联播第二分三十秒,而ASML的股价当天跌掉6%。芯片禁令刚落地,长三角一夜之间多了两千家小公司,做的全是填补空白的生意。禁令越急,订单越厚,连中东土豪都跑来入股。5 z7 s! S- j9 e1 g' W! x5 F3 v' \
/ _6 }* h' P) a; p; A
* G, X' J. _$ @7 t1 K& y: e
- |, Z- G% H* A1 a3 C" r回头看,美国不是没试过别的招。奥巴马时期搞过TPP,想用新圈子把中国围在外面,特朗普一上台直接把协议撕了。拜登换了名字再拉群,东南亚的国家听完菜单,转身和中国签RCEP。剧本没变,观众早散了。
7 R1 B, [/ W. ?+ h3 m* D; A3 m4 V, @0 k( m. M# W1 A" X0 h5 ^0 I
/ ~3 m% N: e. a5 P) V
0 g' V+ Z6 I2 N9 `2 A4 z很多人以为围堵是策略,其实更像本能。美国立国二百多年,每一次坐稳老大,都是因为对手先崩溃。西班牙沉了,英国借了,苏联散了。现在遇到一个不仅不沉,还能下水的,历史书上没有现成答案。
" r# X5 S0 Z+ P% B0 |; B
) f6 J- B4 O$ ~& p0 Z
+ X' O. T, f* u# A( H q% m$ l) H
有人担心科技冷战会把世界劈成两半,真到那一天,硅谷写代码的人可能比华盛顿的官员更难受。美国公司三分之一利润来自中国市场,真断了,先砍的是研发预算。历史上,贝尔实验室的辉煌是靠AT&T垄断利润养的,垄断一旦破个洞,实验室就枯萎。今天的英伟达、高通也靠全球芯片市场输血,失血过多,创新就贫血。' |1 R1 x p/ h4 p5 i' }( @
1 l O' o3 O7 i5 i6 D
) O; E" z, k3 s0 x, j/ q/ t9 d: y
中国这边也没躺赢。光刻机镜头还差荷兰几个纳米,高校芯片专业年年被猎头挖空,买房压力大得连博士都想转行。问题是,缺口列成清单,对应的人、钱、政策就堆上去。国家大基金二期两千多亿到账,苏州工业园连夜扩建。这种动员速度,美国国会开个听证会吵一年还没投票。; a6 \7 m" m1 ]- J
' c. t3 B5 v7 \& |8 \6 C
. ?* J4 Y2 R0 N% y+ R1 o" Z; j" E0 L2 {4 @
未来十年,最大的看点不是谁赢谁输,而是谁先改掉自己的毛病。美国要习惯老大不能随便发号施令,中国要习惯老二不能全靠闷声发财。真把技术路线从全球化切成两半,两边都会长出臃肿低效的影子体系。冷战留给今天的教训不是谁被打倒,而是两个阵营都差点被军备竞赛拖垮。2 n: w5 E! k/ x* n# F9 m
3 U+ G5 a1 {6 O- c9 [; i, O
" |' D% n' T' ]2 I* I8 W- P* ?/ y% V$ \9 d- n- d7 _
普通人该关心的是,手里的手机会不会再涨价,孩子的专业要不要改行,房贷利率会不会被美元汇率带偏。全球化回不到零关税的蜜月,也走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的极端。中间那条缝,就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地方。看懂中美拉锯,不是为了选边站,而是让自己在每一次转弯时提前半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