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S# p$ Y# ^- {+ ]# Y& i7 d
7 b- {$ b1 T5 U5 o最近又开始收拾行李,重返香港,突然就想到了去年的今天我还是处在迷茫之中。8 h' x5 k% ~/ T, P% M6 R! L3 Q5 E
正巧看到了题主的问题,我就顺势分享一下自己之前的申请经历吧。
! U6 u/ \. d/ `3 I2 ~- N3 H5 Y我本科是中山大学,GPA是4.1/5.0分,排名是7/175名,雅思是7.5分,GMAT是720分,当时是申请到了香港科技大学投资管理、香港大学金融项目的offer,最后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投资管理的offer。3 g% r' h3 V% s( ?! N
& J% [% D6 O1 j4 V2 l
% F# z/ _: O: |6 d+ L9 f
留学起点:迈阿密
! i% U d5 K$ U" D0 `% V0 |7 r6 Y1 d. z" s
是我大一暑假去参加美国迈阿密大学的暑期项目,让我有了想去留学的想法。/ X7 F/ u. J' J2 l1 ]# n: f: h7 r
在美国交流学习的那一个月中,我感受到了西方教学的魅力,小班式教学、自由组合的小组学习模式以及互动性很强的师生关系这些都吸引着我,让我对国外留学萌生了想法。
# o* S* v# \" z7 Z @回国之后,每每想起之前的交流经历,也让我坚定了想要读研的想法。. l, g) h. l* Q2 k& G, y
有了想要留学的想法之后,我首先是开始查阅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优势和劣势,当时主要备选的国家就是美国、英国以及香港。, y7 h, s* Y" x1 I( |" w. R
如今我回想起来之前的事情,我仍旧很感谢自己曾经那么地“冲动”过,正是因为留学,才会有现在这样优秀的我。5 R6 a, A6 F2 `+ N
% R K; o) n% `* I' U/ q
0 Y* i; g' {% I8 G. V" {& W4 x$ f. f/ ^追梦之旅
/ l j+ A# @3 ~( K' ?( p' I9 B1 r" `& U. y7 Q, g, M: ?2 T/ y
在有了留学的想法之后,于是就开始了我三年的“追梦之旅”。* x* j! t& l( u8 c# O+ L: D/ M
大一和大二期间,我更多的是把时间放在专业课程上,努力刷高自己的GPA。. T0 W& e0 L5 d: h$ `+ {' Z
在GPA比较稳定之后,我找了一些有留学经验的师兄师姐进行请教,大概是大二的暑假,我开始正式准备留学的相关材料和成绩单。
. g: c$ P& M/ Z7 f( }. r" B因为我要申请的专业是商科专业,所以不仅要提交雅思或者托福此类语言成绩,还要提交GMAT成绩。针对GT考试方面,我详细讲一下自己的经历以及相关经验。
- U+ h# c# R4 q- J一、雅思 第一次考雅思就拿到7.5的高分,其实对我来说,虽然很惊喜但是也在意料之中。7 l: |! T V( m
在备考雅思的时候,我刚放暑假就报了9月份的雅思考试。在40天的备考期间,我首先给自己设定了复习计划,每天或者每段时间要复习完什么,每天都要学习5到8个小时,那段时间现在想想还是很累很苦的。写作和口语,其实对中国的同学来说,是比较薄弱的,也是不好拿分的两个单项。
+ W$ Z0 L- F4 m/ |这两个方面来说,我最没把握的是口语方面。为了保证自己在口语考试中拿到理想的分数,我每天都跟着模拟练习软件进行练习,自己整理一些常见的口语话题以及相应回答。虽然我不能保证自己的临场反应,但是我希望通过平时的多加练习,让自己的口语更保险一点。" r% S/ x% Y6 w5 H1 Z7 s/ E
在写作方面,我是选择了前期多想,后期多练的备考方法。对于前期的备考,我更侧重于看范文,积累作文结构,进行对比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更侧重于模板的积累,以及了解雅思写作评分的倾向。对于后期的备考,我更侧重于限制时间去练习,从而提升自己的输出能力。' J; R4 v: R$ }8 C" E( S A9 s
在雅思考试的前一段时间,我也不会抱着一定要拿多少分的心态,毕竟是第一次,我更多是抱着去试一下、体验一下的想法。可能也正是因为我没有紧张,所以才发挥得很好,拿到了理想的分数。; Q7 P0 s1 B6 a8 l7 z+ x& N
以至于后来有些同学会过来问我,怎样拿到高分?# g1 V, z/ m$ J9 P2 k* `
我都会告诉他们,前期好好复习,后期就放松地去应对考试就可以了。有些人可能以为我是在说笑,但是紧张真的容易影响到你发挥,反而是放松的心态才会让你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拿到不错的成绩。4 f- z5 `6 H C" ^# V4 D7 Z
二、GMAT 因为雅思首战的胜利,让我单纯地认为GMAT也不会很难。大三的第一个学习加上寒假,我备考了三个月左右,模考了很多次,成绩都在700分以上,我就直接去参加GMAT考试了。 W' }* u1 ? K9 \1 ?
不过成绩却不是很理想,我当时看着成绩,其实是愣了一会的,然后就按了放弃考试的选项,离开了教室。" L4 m8 m# P: J. o
当时我的很多同学,都拿到了不错的GMAT成绩,开始准备实习和找留学机构做相应的准备。我看着自己的成绩,对自己产生了一定的怀疑,开始怀疑我是否可以如愿地申请到自己理想的大学。
4 |; \7 `# H+ } k那几天其实是我申请过程中比较blue的几天,我几乎每天都在房间里发呆和思考,也比较害怕自己后面几次的GMAT考试会不会也和第一次一样,同时也有些焦虑,毕竟身边的同学已经比我快了一步。
; T3 F- g- ^6 j! T( I不过好在我自己调节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消沉了几天之后我想通了。反正已经选了留学这条路,那么就走到底,不管结果是怎么样的,自己努力过就好,这样整天消沉地想一堆事情,不如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备考上,GMAT成绩早些刷高,比什么都强。
5 v. U! I2 m! C5 I% o在后面的两个月里,我重新回到了雅思备考的状态,每天复习8到10个小时,不再盲目地刷题,而是更侧重于分析和总结。每天我都花很多时间去总结真题的技巧和方法,温习之前做错的题目,再重新总结和归纳。对自己比较薄弱的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去总结和训练,不要求刷太多的题目,但是对于做过的每道题目都要搞懂。- L3 y5 V; U# u/ O, t' s: O
两个月之后,我重返GMAT考场,当看到了成绩单之后,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我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其实GT考试每天都是留学生前期准备需要攻克的一场硬仗,我想说的是,不要轻易放弃,第一次没有拿到理想成绩很正常,这世间本来也就没有太多容易的事情。
% q0 B2 J! E0 e1 K! |6 g z重要的是,不要被困难打败,也不要消沉太久,重新开始,多试一次,说不准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Z( M* l6 t+ B8 _3 g# \" p
三、选校 大三暑假的时候,我的GT考试都已经达标了,也在实习中提高自己的软性背景,同时也迎来了申请季,不过又重新陷入了纠结的状态中。
# s* V u8 M- \* N( u比如说去什么国家或者地区读?读什么项目?是全DIY还是留学机构合作?文书如何进行准备等等问题,都让我不知道如何下手。虽然比较迷茫,不过我还是打算一个一个去解决。
( f( Q* p5 V4 M- k( i: Y" K0 U/ j. e经过几天的考虑,最后我决定申请香港的学校。
7 e% E/ ^, W3 u+ V- y- k其实很多同学都以为我会申请英美的大学,毕竟我的GT成绩和GPA还是可以的。但是只有我自己了解我自己,我知道其实香港三校的金融学项目会更适合我。
* O) O% w* [1 o) {/ { D7 w) t在你选校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同的信息和建议都会一起出现,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仍旧感觉选校和选项目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追求名校就好,也不是单纯地考虑学校或者项目的资源问题,更多的是要考虑你选择的项目和大学对你未来的规划和职业发展是否有帮助,合适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1 f, N5 t% K4 k! U0 D四、DIY还是留学机构 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个留学申请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也不例外。但是这个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更多的是要看你自己的实际情况。
. J; Z W, L# @申请留学的目的地、选校的信息收集、英语能力以及时间都是需要考虑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你的选择。我建议是你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0 T; R% S+ V7 N+ v5 l; S
我个人而言,在综合考虑了香港学校和自身情况之后,决定了全DIY或者和留学机构合作的半DIY模式进行申请。3 @! \4 ]& p, `) V
虽然自己参与其中,肯定会有些累,但是毕竟是自己的留学申请,一点参与度都没有,又如何让自己做到无憾无悔呢?虽然要花时间和精力,但是毕竟自己参与其中,也会放心一些。$ c# I6 s: B) T$ ]- t t
五、文书 在文书方面,申请期间我还是比较薄弱的。+ {$ G/ v# r" T% z
最开始我没有找留学机构,于是就一边自己上网查询资料,一遍问有经验的前辈应该如何准备。但是自己收集资料也是比较浪费时间的,所以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我一直都感觉申请要趁早,中间浪费了一个月,让我整体网申的时间缩短了。
5 B; ?( N7 z7 ^" ^7 e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刚刚准备好简历,麻烦了几个关系还不错的师兄师姐帮忙看一下。不过师兄师姐的学业或者工作都比较忙,他们也只是大概的看了一下,并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意见,简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粗糙的。后来我又在图书馆改了好几天,参考了很多网上的资料,修改了很多次,才写出一份自己比较满意,师兄师姐也比较认可的简历。# H% ]8 y4 ^0 D' B
现在想想我之前文书的准备过程,还是比较拖拉的。如果可以找个留学机构帮忙,让我最开始有一个写作的思路,后来再帮我修改和润色一下,我想准备的时间会有一定的缩短,说不准我还能申请到第一批录取。
8 R1 {! N/ Z# K ]2 s! R+ ?& F p& h在PS文书的撰写方面,比简历还要困难一些。
9 E* L1 ?3 M ?. }因为近几年港三名校的商学院申请日益激烈,如果在PS中可以体现出自己的特点,还是有一定的申请优势的。对于一些没有安排面试的大学而言,PS是招生官最直观了解你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offer。3 b0 ?- Q7 [& d% V, {+ J: ^- B. M
我在参考了大量的资料之后,我发现PS的撰写上,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唯独注意就是尽量不要用模板,那样文书会过于生硬。6 i' v5 w1 }, U) _6 v
如果从招生官和项目导师的角度出发的话,他们希望看到的并不是模板化文书,也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一份有重点、有故事性的文书,希望申请者是一个经历丰富,有个人魅力和个人优点的人。他们会通过PS,去了解申请者,判断申请者是否符合这个项目以及大学。3 h* t$ o/ T( K% ^2 [1 o8 I; z
所以在撰写PS的时候,要了解大学和项目的具体信息,以及自己和该项目的匹配度。我当时是自己写了第一版,然后找到师兄师姐帮忙修改。他们说我写的过于泛泛而谈,没有重点,这是很多申请者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招生官每年都要看很多PS,尤其港三那种名校,每年申请的人都很多,这种泛泛而谈的PS是得不到他们的青睐的。想要吸引他们的眼球,你就要做到在PS中展现出你的潜力,向他们说明你的未来规划,项目能为你带来什么,而你又能为项目带来什么。后来我又修改了十多次,终于得到了自己满意的PS。9 {6 @7 [% T# S p8 p& r5 j
文书的准备其实说难也不难,但是说简单也没有很简单,更多还是要看你自己的用心程度。不过需要注意的就是细节和针对性,好的文书是可以突出你的实力和优势的,切记不要空洞地说你很好,但是没有具体的细节和案例去支撑。还是建议题主在准备文书的时候,找一些有经验的前辈帮忙修改和润色,毕竟你是第一次申请,缺乏经验,有人帮你的话,也可以让你少浪费一些时间,把时间留着去做一些有用的提升。6 d) Z2 _" P3 x
六、网申和面试 对于网申和面试,如果一定要说经验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多去和前辈取经。
( K; K5 ?0 a: t网申应该是留学申请中最简单的步骤了吧,只要按照官网要求提交就可以了。唯一要提醒你的就是细心一些,因为每个大学的网申内容都是不同的,中国和香港的教育体制也不一样,有时候你可能会不理解香港学校的填写要求,这个时候多问问有经验的前辈就会少走很多弯路。4 T8 C7 }+ Q% a
面试的话,我这里主要谈一下HKUST的面试。" y# C$ \. M4 h
HKUST的面试有两轮,模式采用了线上面试。视频面试还是有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在面试之前做好做一些面试准备。
& l( i/ X8 v' x在两次面试之后,我都会对面试的流程和相关问题进行准备。我会去论坛上搜集一些曾经的面试真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提前准备和作答。再通过录像作答的方式,了解自己面试时的状态,对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加以改正和调整,比如说表情啊,语速啊等等。最后跟前辈或者同学进行mock interview来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如果题主认识有经验的前辈,是可以多去和他取经的。
& e/ p( J5 D+ o0 {! f* s6 e5 f3 G面试这个方面只最后一个难关,在招生官面前,放轻松把你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通过面试,拿到offer。9 E1 j4 K# d& C5 d/ `4 {7 N
1 y; m5 b! c- w: S! v
- e/ G( v7 e+ v1 Q- W. L# J总结
2 J! O' G* Z: j( j6 ^7 f: f1 @9 D
这一年走来,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其中也有多迷茫和无助,但是好在都熬过来了。
: [9 p: \ r9 w, E/ l5 ]% m如果题主要准备留学的话,一定要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选择合适自己的大学和项目,并为之努力。留学申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在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时候感到不知所措和焦虑。
8 `( ]+ m# P& v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之前经历的,现在经历的或者是未来要经历的,都是你的财富。
4 O# K( U2 Y% T5 _不要为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心和忧虑,活在当下最重要,尽全力地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只要不让自己后悔就好。$ `; e" C3 }% K7 U2 U- A
希望我上面的经验可以帮助到你,也希望你可以申请到理想大学的offer。
7 t8 q7 n2 K5 V( j7 H- u+ b) N( K- w$ w

! T: k# v6 a* {& G' F& {导师背景
# F! i7 Z+ ^( D0 C( p9 r+ Z6 Z香港科技大学投资管理硕士,中山大学金融学学士。 - c: Z0 ~8 J0 ^& v$ I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港三商科项目。( [# q- n e% M2 H' G' z
申请期间收到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offer,香港中文大学面试资格(放弃)。 ) t; T7 [5 X9 f' A6 \5 I( [' _
想咨询香港商科申请的话,我很乐意分享选校、网申、文书、面试等的经验。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