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个硕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复制链接]
查看6980 | 回复0 | 2021-10-31 01: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Z国内文科硕士研二,明年毕业,目前人生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干嘛。并没有读博的毅力,因为学了很久的法语想去法国再读一个类似专业不同学位的硕士,父母又觉得再读一个硕士是浪费时间,现在难以抉择中,求建议。
付板格福 | 2021-10-31 1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收到好多关于考研的问题,我又没有办法回答,所以先写在这里:
% o6 ]: P/ M4 W( }9 v我没有考过研。第一个硕士是保送本校,第二个是交换生双学位项目,算是选送。第三个美国的硕士不需要考研,只要考gre,托福,写申请文书就可以。美国的mba只需要gmat成绩和申请文书。所以对考研是什么规定,能不能跨专业考研这样的问题很抱歉我没有办法回答。建议大家直接咨询目标学校招生办,或者找一些该校的学长了解情况。
3 Y& y0 r/ |. A7 Q- y# o/ H- m谢谢。
( E2 ?2 c5 d2 P" T, q6 P*****
* Y1 O% |) M+ G) Q读了五年拿了三个硕士证,然后在读第四个(mba).# H6 p8 S3 G0 |& i, K% X8 I7 p
体验的话,的确时常会觉得浪费了三年,第三个硕士入学的时候本科的同学博士都快毕业了。开始工作的时候同龄人要么工作好几年了,要么博士毕业了。周围同事都比自己小好几岁,挺不爽的。8 ~5 ]4 o+ ]! Y! m' c
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这种差别会渐渐减少。工作一年和工作四年的差别到了工作七年工作十年的时候就基本可以忽视了。另外即使读了没有直接用处的学位,三年也不是完全浪费了的。思想和性格都会成熟一些,对工作也有一些帮助。
* K! M: X  T1 c9 W- d3 X5 t当然,无论怎么说,如果在最开始就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谁也不愿意绕远路。只是过去的已经是过去了,失去的时间不会再回来,比起已经花了多少时间做不那么喜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今后的几十年想做什么。比起浪费一辈子,浪费几年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做好这种心理准备,当以后发现其实那几年还是有一点用的时候还会觉得有点惊喜呢。, l9 t( I; e& A/ V# }( D
但是对于准备读多个研究生学历转行的人,有一点很重要。转行的机会有限,这一次,一定要选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且也要有现实的考虑,不可以再将就了。
5 `3 h' |0 g, d  b% P8 E1 \************
: r  V4 x( ]6 J3 @2019年4月更新
0 C9 i. R) T% e$ yMBA终于快读完了,还有最后三周。之前还想过再读一个儿童教育方面的硕士,但是mba实在读的太辛苦了,决定休息休息,大概几年之内不会再读正式的学位了,当然网上的各种课程可能还会不定期地学习一下,复习一下统计知识,学学写代码之类的。到三十多岁这个年龄,感觉学位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甚至工作也不是,活得明白一点才更重要。
6660445 | 2021-10-31 21: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3年后来看自己的回答,发现自己都快回答读两个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了.....QAQ# a6 `; k5 R5 b* r
<hr/>哎,我想强答一下。我觉得还是要看自己能不能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的。我硕士读的是piano performance,本身因为一些原因申博有点勉强,当时准备继续申请第二个master修piano pedagogy ,个人觉得这个专业实用性和趣味性都很强。但是由于是女生,来自家里的压力也很大,还是继续去读本专业的博了。将来做到真正经济自由也不用家人再操心个人问题后,有机会还是想学习一下这方面的。
天娇太子箍 | 2021-10-31 23: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读二硕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各有利弊:" J4 F9 V$ x( B
7 F( \/ X" P% x+ l) Z" M% I. h
读两个硕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jpg 8 T8 F% o6 n4 ^( e
; j8 k& R% G3 X* ]
1)国内一个硕士+国外一个硕士: \6 ]; L6 P* ^( u: j- h
利:将来回国求职对本专业国内的就业情况更加清楚,会有许多国内公司的实习,比单纯国外的硕士,所积累的实习经历更多,对求职有利。
6 ^3 |8 d# Z) ?$ J( r- l弊:时间成本是最大的问题。一般国内硕士学硕都在 3 年,专硕 2 年,如果无缝衔接去国外再读一个硕士基本上就需要 3-4 年毕业,前提是出国读的还是一年制的硕士。
- w" ^/ _& _+ ^2)国外硕士+国外第二个硕士
2 J& y2 t8 J* L' M5 n利:申请到更好的院校,选择更合适自己的专业,有利于自己做好职业规划。5 \4 E* V  ]- O# q; O0 m/ L
弊:太费钱了太费钱了....
: D) Q9 @# T1 U0 b  x3 G* U在英国申请硕士项目其实是没有二硕这一说法的,能读到一硕的同学在学术上是基本符合二硕的申请要求,二硕这一说法只是我们自己区分和定位学位而已。
$ |# C. q2 c. H2 s6 A6 t$ x那么二硕是如何申请呢?它和一硕申请过程有哪些不同?
+ X. z4 h# X/ o( s8 P! H1. 本科成绩- J* f1 [# i* R2 _$ ?" x; y7 \
本科成绩和申请一硕一样,仍然是申请时的硬性要求,大多数院校对于你的一硕成绩是作为加分因素考量的。顶尖的英国院校,不仅对本科成绩的要求更高,对于本科的学习科目以及学习内容也有要求。; m6 `, ^: C; [
2. 一硕成绩
: ]7 T: P: m3 k# Z% J( ~) o能拿到一硕 offer 的同学,基本在学术上都已经符合了申请二硕的基本要求。比较多同学咨询的问题是:还没拿到一硕的学位可以申请二硕吗?6 P2 C1 o+ N9 ?  P0 b$ R
这里取决于你们毕业院校发毕业证的时间,以及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要求也各异。比如,英国的 UCL 大学就会要求拿到第一硕士之后才可以入读第二硕士。但是伦敦女王大学就可以给还未拿到第一硕士毕业证书、但是已经提交了毕业论文且硕士成绩优秀的同学 offer,允许当年衔接第二硕士学位。# i) X8 M! z+ d% E1 o: W/ ~6 S  [
3.标化成绩: V# R6 Z1 K* N0 b' o
如本科在英语母语国家毕业,或一硕毕业两年内去申请二硕,大部分英国的院校是不需要雅思的。4 S7 T+ q/ g3 B% \1 |
对于本科是国内大学的同学,即使硕士是海外院校,但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会要求提供一定的雅思成绩。1 s7 {7 j6 q, O3 J  g6 {
对在国内读了一硕,想出国读二硕的同学,必须要提交有效的托福/雅思成绩。# u1 G# j+ a# b
当然,也会有些学校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语言豁免。0 ?) ~7 H: D( c) X1 I) i! l# r1 o
4.文书材料
  c& D2 G8 g; T4 d& |1 i申请二硕中至关重要的材料就是文书材料,需要详细解释为什么要再次同一等级的课程,如果在最初递交申请材料时没有递交,根据英国移民局的要求也会后面补交。大部分英国院校的 Progression Letter 都会有具体的要求,但总的来说会涵盖一下几个方面:# z' M: Z* E2 O: r# ?) w
    - Why are you applying for further study at Master Level?- How will your proposed course deepen your specialist knowledge in a particular area?- How will your previous Master programme in combination with your proposed study to help to further your career development?   H6 I5 [- {$ s* d/ J
5.专业选择
7 D, x, `, ~2 `% i+ g+ F, k在英国,对二硕和一硕专业重复率有一定要求,一般不能有高于 30% 的课程重复。所以,建议同学们申请前,前往官网确定好各地各校的具体要求。8 j- V, [# q* l5 Y+ {& n' \
所以在专业的选择上,如果要选择同一个领域的方向,一定要花时间研究想申请院校的专业与一硕有关联但又不重合,这样才能既提高申请成功率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1 r$ q$ W. i$ K
另外,和申请一硕一样,二硕也需要看专业匹配度,如果两个专业毫不相干,也是很难申请的。8 L8 {3 j$ x) d7 i/ v# y
6.申请时间. P2 I$ y1 h4 S* }6 V6 C6 e
和一硕申请的时间一样,二硕也可以提前一年来递交申请,也就是说其实在同学们一硕入读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开始准备二硕的申请递交了。+ B" G) T1 J2 }7 g* G
7.签证申请# {5 H( P; k$ s% J, x  q0 y" B
英国移民局规定,同一级别的签证申请必须回到护照上显示的所在地去办理签证。个别情况下(如开学时间紧迫,回国来不及等)可以向学校申请在 CAS 信上备注两个硕士之间的联系,在大学 CAS 部门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在英国办理续签。" z/ y6 d0 f) B+ _% h" a
读二硕的好处还是蛮多的,一般以下这些学生可以考虑读第二个硕士看看~
% _" P4 q. k, P% B  Q8 n1.觉得自己的一硕院校不够好,希望可以提升学历。' _9 e+ k+ |& G- k
这估计是大多数想要申请二硕同学的初衷了,临近毕业发现原来自己的学校不在理想企业的 target school 里面,这时候不禁捶胸自叹:都怪当初自己没有再努力一点,申请到一个更好的学校,现在还得花上多一两年的时间去卷土重来。
3 C  W/ x5 b: O3 X有的同学单独是因为内心还有一股子“名校情怀”在燃烧,觉得自己此生一定是要去排名前列的 dream school 读书的。
: \% @' ]+ n4 b( C, ?; J8 o2.不喜欢自己的一硕专业,想要尝试新的发展方向。  X  j) Y) i( l/ d7 |
或许是因为当初申请研究生的时候只是因为选择的这个专业比较小众,录取几率更大所以为保学校录取而填报;5 C) l6 t5 ]- }" V9 g
也或许是因为想要挑战新的可能性,做一名专业性强的斜杠青年;+ T5 u! S2 o" H, I# v7 i8 T8 _! V
还或许是在某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突然思考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意义,觉得现在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要去追寻自己心里的真正热爱。# `& [3 P- d! @
! A# f4 n" q" Y% u  [
读两个硕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jpg
9 i+ u" u: t8 t* Q
) t0 W) n- o: r3 k* uanyway,就是脑容量够装,还可以探索更多新的领域。
9 t' z, b  }) M1 B8 B; r% S3.不着急找工作,还想继续延长学生时代缓冲过渡。8 c* |4 W* P& H/ [- ]
不在乎同辈压力,不去用身边其他人的前进步伐来要求自己,保持自己合适的节奏,企图学到更多的知识来拓宽自己未来的就业道路。  l) F3 K1 B; ~" y9 B
也可以说是现实经济压力较小,不着急这一两年就得独立赚很多钱。& g- j) t0 |# x& Z" W2 V7 G
4.整个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工作难找。$ e$ @+ w* x8 Z
这可以说是近两年二硕申请人数激增的最主要原因,国内外疫情环境的影响下,许多产业停摆,行业萧条,这时候人们想要找到满意的工作就更难了,权衡利弊还是得继续读书更好。
& ^, b  i& M5 g% ~) a& \- r% j  Q8 U* U
读两个硕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jpg
) O+ ~! d2 ]% z5 K! H3 U1 n
8 a! ?! c% x( ~0 o; }5.读个研究型硕士作为继续攻读博士的跳板。( ]. j* ?" X4 o3 C- M9 j
有的同学所在读的硕士类型为职业型硕士,这不利于申请博士学位博士,为了能够申请到含金量更高的博士,只能选择出国再读一个研究型硕士,实现学位的提升。
是谁爱过谁铀 | 2021-11-1 05: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邀。但是我的情况和题主不一样,我读第二个硕士是走投无路不得不读的。。
8 ?0 w" F0 m+ Q, l/ R- t4 O国内本科毕业先到了悉尼大学读了第一个摄影硕士,然后在这里做做兼职工工作,假期做做part time,后来发现457工作签证简直天方夜谭,不付钱去买的话根本没有公司愿意担保,华人澳人公司都一样,因为摄影根本不是什么缺人的职业,也不能走SOL技术移民。
, I% Q4 ?. N7 x但是我觉得在这里赚的挺好的,日子过得很舒服,经济自由爱买啥买啥。回国要过上这样的日子的话,目测要很辛苦,再加上当时男朋友已经定居在悉尼。所以我也想自己留下来。% L/ l7 y2 s. a. U7 Z" H2 M# u
过了一遍技术移民列表,很多专业都要本科背景的,我本科也是艺术生,因此没有任何移民专业的本科背景。看了一下,只有会计是不需要本科背景,且适合女生读的,然后读了第二个会计硕士。亲身经历会计移民从65分时代到75分时代。现在在悉尼。+ ~- C  k; t2 I; j7 G8 H# v! M
8 Z$ b: f* I# l( ^# ~/ ?
所以我开头就说了我和题主情况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吧,读硕士确实挺费时费力的,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去读会比较好。。如果你也不知道读了第二个硕士有什么用,不如去职场先试试水把~
狼捕风 | 2021-11-1 10: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期访谈人物张淙炜,本科专业是环境科学,毕业之后去英国连续修读了两个硕士学位。
- i0 e9 R! m8 Q9 G; w0 \8 I访谈虽然有点长,但其中的欢乐与深思你不容错过。接下来请大家慢慢品味!
1.9 ]5 @* r! i0 l- ~* L
我本科专业是环境科学,比较偏理论化。06年,大三的我开始考虑毕业之后的出路。本专业在当时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在国内考研,想考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也有一定的难度。
+ h- L) T2 Q5 _$ i/ ?不如出国看看吧!这样一来既可以提升学历,还可以增加自己的阅历,也可以提高英语水平,锻炼自我,可谓一举多得。+ i' h8 I5 {1 j0 u7 E8 }
本来也很纠结,到底应该去哪个国家呢?思前想后,我还是最喜欢英国,喜欢她的旖旎风光,喜欢她的魅力文化!' S0 e) l3 ]' c
当时银行、证券等是热门行业,家里人也就希望我从事金融行业。我本身也并不抵触,也是为了以后就业嘛。: J$ O9 V; H1 y$ D) h
虽然是跨专业申请,但是我还是成功了。因为大学期间,我的平时成绩和雅思成绩都不错,而且在写推荐信和PS的时候,我表达了对金融的热爱,也谈到了理想。总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顺利拿到了金融管理专业的offer。9 B& V& ~3 Z& C$ S8 ?7 b& F) @: t2 a

* r, f# [2 l* r  c4 j# \2.
4 l3 g3 p* u- ?0 E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去地球另一端的英国。虽然我是个大男生,在机场的时候,眼泪还是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了。真正离家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的不舍。, V& V( M  s0 X+ C3 ^# I1 [
下飞机的一瞬间,感觉既兴奋又紧张,毕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里的人说着不一样的语言,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全新的生活马上就要开始!( K" h( o7 W+ E& }" ~5 u& V
刚到英国,我发现,很少能听到BBC式的英语。学校里的英国学生也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口音也各不相同。有时候他们说得又快,根本不知道说的什么。
/ Q6 F8 G% o% v) {- o后来,和当地人接触得多了,慢慢就好了。特别是在伯明翰的时候,经常和当地人一起踢足球,久而久之,当地的方言我也能说了。想要和各个地区的老百姓交流时,达到完全无障碍,那你真的需要下足功夫。相比而言,学雅思真的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啊!
# T6 K$ |! V7 ~- |到英国的第一年,也就是在伍斯特的时候,我住在了学校安排的研究生公寓。公寓在学校外面,当时和几个同学合住一个house。室友基本上都是中国人,也有其他国家的学生。大家就这么愉快和谐地生活了一年。
6 P! G+ ?! l* C" v# M第二年去了伯明翰大学,我记得在伯明翰遇到的第一个房东,是个印度人,热情友好。后来搬家之后,房东是一个香港人,就比较斤斤计较。$ l$ z0 s! V' I
比如说,门禁、水电费都是用一张卡,先充值,进屋刷卡才可以通电通水。房东一次每次只充值15英镑、20英镑的样子,而且只能是房东去充值。但是这么少的钱,一个人根本不够用,所以经常停水停电。
  J: `5 A, O! \7 Q: i到了冬天,有时候卡里没钱了,没水没电,还没有暖气,整个人就很郁闷了!可能由于跟房东的生活习惯和理念不同吧,总之受了不少罪。
9 K9 B0 V3 t# J& r& J1 M所以说租房呢,如果是合租house,一定要慎重选择室友,比如宗教、饮食习惯、性别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到。毕竟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万一遇到比较难搞的室友,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至于房东,建议选择英国本土的房东,或者巴基斯坦的房东,他们对中国人还是蛮友好的。1 t9 T0 s: _* k# C

9 E  P  @* \/ ~7 p+ O3.
$ h, h% h! R/ J/ I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比较喜欢和本国同学一起玩。我认为,和同胞待在一起固然舒适,但大部分时间都和“自己人”相处,就会失去和不同国家人交流的机会,那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思维的碰撞也会减少,就更别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了。所以,“海龟”的英语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平时的生活的圈子决定的。
& @; p3 h  B' w% }* T1 e* d我热爱体育运动,比如乒乓球、台球、足球。我本身也是台球国家二级裁判。体育爱好,是我和当地的同学打成一片的得力帮手。英国人喜欢台球和足球,这两个正好是我的强项。于是,我积极地加入当地的台球、足球俱乐部练习,很快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建立了友谊。9 I0 {5 {. B, [; p( q- m
! V( w6 D7 v6 K. m5 U" G8 x
读两个硕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jpg
& L4 W+ f: T  ~( G
" q( @$ }' k& I% J# b: _: R: m英超看球# p0 E4 n( f: n3 P
8 w# [: y7 q0 U# A2 L8 n: `
当时在英国也参加业余的斯诺克比赛,还拿了奖。我还加入了伍斯特的足球队,有幸成为当时球队历史上第一位华人队员。- ]/ s$ C/ J3 m
比较有意思的是,一场足球比赛之后,他们有一个传统,不管输了还是赢了,都要到酒吧里喝一杯,畅聊各种话题,玩一些当地的酒桌游戏。在这种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你的语言能力,还是思维方式,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0 _  D1 o) T$ b: Z8 W+ M在我看来,在和不同国家的人相处时,首先要互相尊重,尤其是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交流,成为朋友。很多外国人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但是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所以你很难理解别人的信仰。有时你不经意间的一个举止,你觉得没什么,却伤害了对方的宗教信仰,那就不可能再有交集了。
0 f, b. |( o: S2 A- G( |另外,如果学有余力的话,你可以尝试着去参加社团活动,去打工。在打工的时候,不要仅限于中餐馆,可以尝试当地的餐馆,多接触当地人,体验当地人的生活,这个经历不管是甜也好苦也罢,都将会成为今后生活中宝贵的记忆。
, \8 {( [3 Z1 j) W1 {
3 u0 i: o$ N& b$ H4.+ t3 p- U" Y$ }0 U
在英国的那段时间,由于文化的不同,太多的人和事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英国的交通和文明礼让的陌生人。
2 X1 R' U, }# E在英国呆了三年左右,从没有看到过任何交通事故,擦碰都没有。英国的很多道路都很狭窄,路况也不算通畅,比如说一般街道都是两车道,一来一去。通常在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道路上,看到行人需要过马路,司机都会主动停下来,礼让行人,即使后面等待的车队伍很长,几乎也没有人按喇叭催促,转弯永远都礼让直行、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公共车辆。1 \9 P! q8 x; K  _, q# S3 G* I$ l3 B
有人可能会说,人家人少啊!但是,英格兰地区的人口稠密,是欧洲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之一。以上这些文明行为完全是一种长期养成的好习惯,一种固有的意识。- Q1 d$ N- R; f6 C
后来回国之后,一时还真的不习惯。因为那时候杭州还没有实行车让人。国人开车有时候就像一场战争,大家都在比车技,你和前车挨得够近,才不会被人插队,令人细思极恐。
3 R1 b' E& y# d9 o值得一提还有进商场的时候,会有那种笨重的玻璃门。很多英国人,在进出门的时候,如果看见远远的你有进出门的欲望,他一定会把着门,一直会等到你走到门那儿为止。我也是亲身经历过很多这种贴心的瞬间,比如公交车、地铁一定会让女士先上车,男士最后上车。% p" a2 C3 V5 A; ]. ]8 U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这么礼让,但是每个国家都会存在这些人。在这里我们说的是绝大部分的人还是比较绅士的。/ `5 E  l9 a$ ~3 O

& J2 s$ {# W1 u+ M) v/ z5.
: t9 j( p5 P, q) n1 ^课余时间,除了踢足球、打台球,我还做了一些兼职。记得那时,在学校兼职做room check的活儿,就是逛逛教室,统计教室、座位的使用率,以便学校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室等资源。一小时,轻轻松松地6、7英镑就到手了。6 S( E4 W  L$ A  R$ V' ?0 d
后来学校还给我推荐了一份设计公司的实习,担任市场助理。也不用天天去公司,平常老板会用邮件把工作任务发给我,主要是一些翻译工作,中译英或英译中。有时候,会去公司参加和中方的视频会议,我去现场做直译。总体来说,也算是很轻松。
+ D( q0 N7 o5 X/ ~$ j我住的地方离公司并不近,老板人不错,经常开车接送我下上班。然后,每个月也会有1000-2000英镑,在当时来说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a+ a  I/ a+ j1 W- b2 @" W+ @
这算是我在国外的第一份工作,可能是设计公司的缘故,老板和员工之间的也没什么距离感,更像是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简单,并没有传说中的勾心斗角。总体给我的感觉还是很轻松的。& B) q1 A* T$ U2 I

8 d! [1 U: w# m: W6 F/ L8 A6 v; z6.
+ L2 v7 V; A/ ?9 W1 ?( u% ?& ]  n& K语言班其实是我最喜欢的课程。虽然我的雅思成绩还不错,但是我还是去读了两个月的语言班,提前熟悉环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Z- N$ i- @8 t  s" O5 k! b通常,早上学习两三个小时的英文课,下午学校就会包车带大家去学校周边玩,比如博物馆、电影院、图书馆。整个学习节奏都很轻松,寓教于乐。而国内的语言班,侧重于帮你提高考试的能力,并不是语言运用的能力。* b1 }& @8 {, I% d
所以,不管语言成绩是否合格,我都建议大家有条件可以先去读语言班,这是个提前熟悉语言环境的好机会。而且还没有开学,也没有课业压力,边学边玩,超轻松的。
2 E) N0 p0 {# m. c0 w( E读完语言班,我就真是开始了伍斯特大学的生活。伍斯特大学所在的城市特别小,是一个总人口7、8万的小城镇,大家戏称它为“伍村”。居民基本上都是中产阶级及以上的白人。伍斯特也是标准英语的发祥地之一。从口音、阶级和民族构成等方面来看,它是一个“很英国”的城市。! W% v1 H9 f% K, x) M  f4 s
伍斯特大学就像这个城市一样,小而名不经传,但是校园文化很传统,不像伦敦的学校比较多元化。另外,她和英国大部分的学校一样,不是红砖建筑,就是青葱的大草坪。. z& [, f9 p% e4 c
+ g9 a' R5 {9 I8 D
读两个硕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jpg 1 x6 n9 n+ ]/ \4 C+ F7 o. ~
  j% L# P7 K% `" i( `& H
和同学们为汶川大地震募捐
8 R  z& G$ |& Y0 u' w; W. j9 t. Z
此外,伍斯特大学的体育专业在当时的英国学校中,一直都是占据第一、第二名。中国前女足门将高红,也曾在伍斯特修读体育管理专业。当时,我们还和高红一起踢过足球,我是前锋,她是守门员。第一次感受了国门的水平。/ ~! S4 X- ^: T9 K. E5 b& h" v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最不适应就是写各种论文。对中国学生来说,写论文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一,你要克服语言的障碍;第二,收集阅读大量英文文献并运用到论文中。在国内写论文的时候,偶尔借鉴或同学之间抄抄写写,老师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W" f- P2 w! D- d8 B可是到了国外,这些小聪明就无处可施了。这边的大学都有一套防抄袭系统,论文往电脑里一过,一目了然。如果抄袭或引用的部分达到一定比例,就会直接fail。
2 {( S) \) ~( Y- k( Z/ B1 q对我而言,我更喜欢做presentation,因为我的口语比写作要好很多,对着电脑写东西着实让我有点崩溃。
% {9 L8 }3 }! X; g) Q其实,不管去哪一个国家留学,首先都要过语言关。语言基础够扎实,才可能在学习中游刃有余。雅思之类的语言考试,其实就是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缩影,所以考试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甚至通过作弊来得到好成绩。
  S7 J- e! ]! T/ o
3 V/ N& n, u! x6 y- D7.
' F: {: x' v1 F* H& J伍斯特大学毕业之后,我没有回国的打算,也不想立马就进入职场,只想在学校再多待一段时间。读博士的话,也不知道何年马月才能毕业,不如再读一个硕士吧!
" A; [' {( A/ p- O* ?当时我申请了伯明翰大学的两个专业:食品安全专业和医疗保健政策与管理专业。这两个专业都没有要求有相关专业要求。我也算是歪打正着吧!只有医疗保健政策与管理给了我offer。去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这个专业的第一个中国学生。
+ Z7 n) J3 @. ~1 A8 o说起我这个专业,主要是学习英国的医疗体系、欧洲的医疗体体系、税收制度、福利制度、医院管理之类的课程。如果想留在那边工作,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
" [- B0 B' P, d4 h5 m5 l- Z之前完全不了解英国的医疗体系,也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医疗体系。这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被论文支配的恐惧,迫使我看了很多相关领域的论文资料,我也时常咨询经验丰富的同学。功夫不负有心人,记得我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医疗体系的论文,还得了优秀。
. O  w  N6 v& `) n; A1 ^" z不管是在伍斯特,还是伯明翰,论文确是折磨的我不浅。可喜的是,写论文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错与对,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思考,才能做到不失偏颇。3 p/ M+ [' K$ ?* W# R8 A) x# N. b
& d6 y8 a* J9 b
读两个硕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jpg
: A4 F$ j( P6 w& ?/ F
2 d% u; i# c, i) I( ]2 m和喜欢的导师毕业留念5 M: {2 N+ U: J' ?8 F+ J; s

5 z' {% b3 e/ U& U8.
% t( B" G' g0 ~1 M# L说到医疗,就不得不提英国的GP(General Practitioner,全科医生)。英国的医院并没有很多病人,因为大部分病人都被GP消化掉了。GP被称为医院的看门者,就是说只有GP解决不了的病症,才会推荐去医院,所以看门者就给医院减少了病人流量。
  N( B4 j4 ]- t+ H4 n有一次踢球,脚受伤骨裂了,多亏朋友把我送去医院看急诊。学校帮我们统一买了医疗保险,所以整个治疗的过程,我一分钱都没花。我发现,不管去医院看什么病,医生都会先给你一片pain killer(止痛药),吞下去缓解疼痛,医生再慢慢看。另外,哪怕你只是脚扭了,英国的医生也会让你拄拐。所以骨裂的我,也拄拐了两个多月。
6 r7 ~, D- Z  s0 v. T除此之外,我发现学校的残疾人通道做得特别好。有个同学从小残疾,一直坐在轮椅上,但上学丝毫没有受影响,因为到处都有残疾人通道。还有一个同学是盲人,每天带着导盲犬来上课,导盲犬特别聪明,连男女厕所都能分辨,也知道商店在哪儿。另外,学校还给盲人提供盲文教材。最后,这位盲人同学也顺利毕业了。4 j# ]* o1 @. P/ O
这件事对我感触挺大的。虽然他们有身体缺陷,但丝毫没有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整个社会特别照顾残疾人,尽量给他们提供各种方便,让他们可以更好得生活。我觉得这一点,我们中国也可以慢慢学习和应用。' U! ~; z) v) o

& ~5 b: E+ E! J, s' c' g, X9.! Z  V( {/ ^) o5 Q6 _' H
在留学期间,倒不是说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还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身上的哪些特质是出国给我带来的。但是我知道,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善意、包容,早就不知不觉融入到我的血液中。
# F2 l( N# B( ]: l长期生活在这种多元化的环境中,你慢慢学会要去尊重差异,看待周边的人和事时,也会带着一颗包容的心。渐渐地,整个人也会有一种海阔天空的感觉。当代的中国人有点浮躁,如果大家多一点包容,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 j. _8 g) o1 W
其实,国外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留学应该抱着不卑不亢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以后回国,也可以将这种优秀的价值观念传递开来,也不失为一种社会责任感。
$ }. b+ a6 t* P- |6 ]* T
, J  X, y5 H. L  ^) C& z, d( w) o
; ^5 s' S) m* r) f; p欢迎来留学咖啡馆喝咖啡~
+ r0 i& d( I) q  s如果你也有感而发,9 V- c, Q# N. E9 ~+ Y- `1 l( [! P/ o
想写点什么,3 p% f7 C2 T; r. H# P5 c5 P, ~: q
或者想做短线/长线的特约写手
' p5 E- s/ P. I! r0 o一定要联系我们哦!8 K7 \, H4 r. R
留学咖啡馆:liuxue_edufair7 F# S" q7 m7 W  |1 B4 ?
更多留学精彩内容,请关注8 ^9 z- V/ ^2 B7 S2 }
不言理想国:yousayutopia& R/ c1 Z+ u1 Y
本文为留学咖啡馆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bwzhm929 | 2021-11-1 18: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法国读第二个硕士的我来回答!6 ?2 J" [. E2 C2 l$ p: p2 C# |7 w
(码字辛苦,欢迎点赞~~~)6 j. r. ~' y: ~6 ?
目前ESSEC商学院金融硕士项目在读(2020QS金融硕士项目#6,Financial Times#4)6 n. A0 |6 p2 X" E, s2 X6 @
回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Z. G. V9 `( `$ C2 t+ E
    读二硕的选择我为什么要读二硕读二硕的体验8 f; \( G" t6 K. e: ?# f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3 u; j) P; D( j2 e- M6 P, d- w! s2 g
1.读二硕的选择
5 p/ h7 f( ~' G1 [一般大家两个硕士的学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各有利弊:- k1 n2 n$ j% n  r5 D6 z
1)国内一个硕士+国外一个硕士(根据题主和我自己的情况,这里面不包括国内外合作项目拿两个学位证的情况,单纯指国内毕业然后去国外再读一个)) C' H- m4 B) ~( {+ e: a
    :最大的好处就是如果目标是将来回国求职,对本专业国内目前就业情况会更加了解,同时像我们这种对实习比较看重的商科,会有许多国内公司的实习,比单纯国外的硕士,尤其一年制的硕士同学所积累的实习经历比较多,未来求职帮助上会稍微多一下。:时间成本是最大的问题。一般国内硕士学硕都在2.5-3y,专硕2y,如果无缝衔接去国外再读一个基本上就需要3-4y毕业,前提是出国读的还是一年制的硕士。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情况做好考虑。
    4 A" j  V2 M5 ~0 I8 a; I$ W" S
2)国外硕士+国外第二个硕士
4 S/ H. J' i; c9 ]: l这种情况不适用我,我感觉利的话应该是能体验多种国家的文化和生活,至于弊,对我来说最大的弊可能就是太贵了吧- -(土豪大佬可以忽视0 Z5 O3 e% c2 d3 c4 t

" Y# H! a( k: B& @/ P* ]* p4 j$ q" ~ 读两个硕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jpg
+ K2 d9 l! h: g% y9 C0 a6 h9 L
2. 我为什么要读二硕
- ^. G* N+ r! W0 e. T一般读二硕的大家无非以下几种目的:
  K& o) l6 |. K) u" i) U
    1)换专业2)改学历3)不想读博又不想工作,仍然想在学校继续思考人生/ J% T; o8 @; v- ]3 w
针对第一种情况没体验就先不回答了。我自己本身就是第二种选择,稍后详细说。至于第三种,我强烈建议:
( b1 X. Q1 b' p: I+ X# m( U$ p出去工作!!!
6 F1 ~6 [* r3 D% _5 h4 E4 V本科加硕士按国内正常情况已经六到七年了,硕士阶段两到三年的日子没想清楚可能说明对自己认识还不太够,同时也缺少足够的规划,就算再多一年读硕士,相信我,大概率还是想不清楚!国外高校尤其一年制硕士,时间安排非常紧凑,要上课要实习or论文,平时就是被due追着跑,一个完了另一个,每天光赶due就要掉一大把头发了。在国内2-3y时间相对长,安排没那么紧凑的情况下,都没时间和精力想清楚,出国读书,除了紧张的课程之外,还要自己安排一大堆生活上的事情。国内两三年都没想清楚的事情,出去被虐一年就可以想清楚吗?这种情况真的duck不必!
6 s& k, G5 x% _- k
/ M% S* l4 T. W# J6 }# m/ u, L: v 读两个硕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jpg
4 V' P6 t7 o! Q  Y' L& {好的,继续回到第二种情况,也就是我自己的选择。, P' G7 ]1 n! K7 r: a; w
我是国内2.5y硕士毕业,工作了一年左右然后选择出国。
8 ^3 Q& B* x: X我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改学历
& G6 ~2 q0 R8 ~& I因为本身是理工转商科,虽然本科是个重点985,但是纯理工类,硕士学校没有很好,就导致在当年秋招的时候很多想去的公司连简历都没过(秋招的时候CFA三级候选人,CPA过了三门,在各类金融机构都有全职3-5个月左右的实习,然鹅还是没卵用)。后续如果想继续在金融行业发展,学历背景虽然不是百分百决定因素,但真的很重要。工作的这段时间接触的很多行业里面的人,随随便便都是重点985本硕,清北复交一抓一大把,哈耶牛剑的也不少,再加上这个行业真的已经卷上天了,没有一个好学历作为敲门砖,后续发展受限制太大。& @8 @* i1 U- C6 `$ X! v$ q
找实习的时候这种感受就很深了,现在的公司都希望实习生最好双985或两财一贸,能有个清北复交的学历更好了,还得是复合背景,CFA/CPA/司考最好都过了,懂金融懂市场懂会计懂技术懂法律,实习太少不行太多也不行,实习过的公司还要TOP级别的,还最好是核心业务岗位,时间太长不行太短也有问题。然后全职实习的时候补贴钱就不错了,公司给发个2k的工资都烧高香了。(单纯和同学交流之后个人吐槽,有一些夸大成分,有不同的意见都是你对,不杠哈
) f# ~& ^, X4 G卷上天的情况下,只有不断给自己加码才能找到还不错的工作。再加上疫情影响,今年都不太好找工作和跳槽,所以我就决定去再读个硕士。
+ l, m! K2 K' u* @7 H) j4 L如果你所在的专业对学历要求不是特别特别大,本身的学历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不大,那可能也要再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选择,可能会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了。
5 X: ~# A' |! I- V9 j! [3 l. N9 y* Q3.读二硕的体验
( r- [( k9 e& y' K目前还在家上网课中,先说说目前的体验,后续有新的继续更新5 U0 Z& p  E9 n+ N! z, e' y9 X
    学校感受
    $ |" i9 j) l( }+ R
我目前就读于ESSEC商学院,法国TOP3的商学院。
% n" U) E. }& ~, i3 K0 n8 F# M首先由于我之前在专业知识方面考过一些专业考试,而国外商校基本上金融硕士大部分是和CFA架构重合的,所以上课这方面就是每天在写作业准备考试,但真正对我来说目前还没学到什么新的知识(但是光赶due就很崩溃了!!!!!' U+ b" K! o5 s) G2 P3 T! {
其次学校在欧洲名声还算不错,和美国学校也有合作,像我们项目就有和伯克利的双硕士合作项目。学校的career service做的也还不错,所以我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例如高盛/UBS/BNP之类的。同时学校校友有很多是在大小摩之类的地方工作,也是另一方面的资源。这些体验在原来可能是完全没办法想象和接触的。! q5 F& X2 ~4 c! M6 C
    个人体验" U7 Y# C' g2 E3 W
这个可能和上面比是更重要的。$ N, [' B+ p* I2 k( m
我无数次怀疑过自己这个决定是不是正确,毕竟在国内这种就业环境下,作为大龄未婚未育女生受到的歧视真的是处处都有。0 {% I; W5 D& \+ R3 @0 L6 S1 F
在东亚环境中,尤其现在内卷上天,都喜欢优秀且按部就班的人。你应该18岁读一个好大学,然后22岁毕业开始读一个更好的研究生,最好25岁之前准时毕业,然后找一个好的工作,工作差不多了才开始考虑结婚生孩子的问题。一旦某一步走错了,可能后边会受到无数的歧视,尤其是女生。
4 ]+ W' z3 ?: o现在每天倒时差在家上网课,周围的朋友们都在外边工作,每次看到之前的公司又成了什么项目我也总会想是不是如果当时没走,我现在也能再成几个项目。同时也一直在焦虑,是不是等我毕业了,我其实也没办法找一个比之前更好的工作。/ r5 s2 H9 w' D+ `% K+ }
但最近这几天我好像终于被我自己说服了,越早改变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也就越低,同时更重要的是。或许将来我可能也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但多了一个名校的学历,在未来我想选择的时候不会因为学历而没办法去选择。现在和我原来读研的同学相比,可能只晚了一年,但或许未来会有更好的东西在等着我。
颂颂1874 | 2021-11-2 03: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毛一样的情况。不过说来话长。
: J& v& I3 f; u' j# V我本科是种子专业,属于大农类。专业不是我选的因为被调剂,否则只能复读。当时本来有出国打算,但是我特别迷茫绝望因为学不成自己喜欢的专业了,加上我妈觉得要上一年英语会让我跟同学比晚一年毕业会心理不平衡(真是想多了。。。)不怎么同意,我就稀里糊涂上了四年的种子专业。
/ e8 u, O7 A" v$ h! j有出国打算以后我很纠结申请什么专业,学了四年植物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园林,虽然我以前想学化学的。我考虑申园林的master而且找了中介。中介为了提高我的中奖概率并不推荐我这么做,希望我选更契合的专业申请(据说种子在美国属于Horticulture,我现在觉得并没有分的很清楚)。当时觉得园艺多多少少也算在往园林设计靠近一点,就申到了Horticulture的master,现在还在写论文快毕业了。
4 ^8 p" D& z) j. W刚来美国的时候我的老板问我以后有什么打算,我其实是完全没有打算的,就说可能找工作然后回国,或者也可能读phd。当时的心态有一点认命,觉得可能喜欢的事大概永远只能是爱好了,不如就着现在的路一条道走到黑学到极致。毕竟也没有很反感这个专业。
' D3 ^) R( e" {0 h做了一年实验,写论文,上课,我能每门都A但是过得依然浑浑噩噩没有成就感。我深深感到自己不喜欢科研和实验,phd的想法消失殆尽。直到我女朋友骂我说你喜欢就去争取啊天天光说有什么用,加上她本科快毕业也要申请研究生项目,我就就着她考虑的学校申请了一所学校的MLA,只有一所。一切都在暗地里进行,准备sp,网申,没有作品集发邮件问学校,根据建议自己做了artworks collection。我不敢告诉我妈我的计划,想着事情顺利再说吧,而且她也蛮喜欢控制我做决定,过去所有人生节点都有她的参与,这次我想自己思考想要什么。. ~' c# k' N9 f2 a# {
如果真的喜欢一件事果然会动力十足,写sp的时候我一气呵成直抒胸臆,爽的不要不要的。回想起两年前申请Horticulture的时候为了装作自己喜欢植物科学,写的矫情又虚伪。
* A0 V* n0 B( f0 J5 C* v有次聊天我不小心说漏嘴,说在考虑申一个master,我妈没当回事。结果有一天她不知道怎么想明白怎么回事了突然发起火来,非要跟我视频,发了很长很久的微信给我,各种软硬兼施。说我不能再上硕士浪费时间,要么找工作要么读博士,就算让我回家啃老也不让我读,家里没钱供我再读了之类。我当时清楚不能再用家里的钱,毕竟已经自费了一个master。我说我能申到奖就读,如果只是ad我也不上了,找工作。其实说这些话当时心里也是绝望的,好不容易坎坎坷坷找到人生方向了,做了努力,却要眼睁睁放弃去过咸鱼一般的生活,只能把那当成爱好了却残生。好想唱一曲"愿被你抛弃,就算了解而分离,不愿爱的没有答案结局"。4 |1 x+ Q7 k. P
这个星期,我收到了学校的offer,有半奖,加上工资勉强可以自给自足。我兴奋了一下午。我妈纠结也欣慰我终于做到了梦寐以求的事,说不要太紧着自己,她愿意还继续资助我,哈哈刀子嘴豆腐心的亲妈。本来事情到此应该结束了,我该好好写论文准备毕业以后开始新生活的。这时候我的朋友,当年一起出国的一妹子在学校找到了工作,都不需要抽签了。她带嘲讽的语气说你又上一个master,等我毕业她绿卡都拿了。我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这样任性是不是正确,是不是不孝。. h0 V% |# h- p
我的脑袋很乱,在知乎写了一个很长的提问,没有在意有没有回答,只为了剖析自己和朋友的心理。我们都是为了一些虚名暗暗牺牲了什么,比如我为了能出国没有选择的爱的专业,她为了名校没选专业排名好的学校。罗里吧嗦的,最后想明白,自己迷茫痛苦纠结了这么些年,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不就是能站在自己选的路上,要的不是功成名就,不是虚名在外,不只是回报家人养活自己,不只是为了一份职业一个学位,我为的是自己的选择权和心里充满希望。4 k! T/ ~% l# E2 F1 [  K
读书很累,尤其在国外。如果喜欢,如果必要,如果愿意付出如果能做到,那就去做好了,除非家人真的有行动阻止你扣押户口本啥的,其他所有的阻碍都来源于内心。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家里太大负担,就算家人不理解也不是放弃的借口,就当测试有多坚定吧,空知英秋小时候画漫画还被爸爸撕了呢。, L( X1 m1 T1 k7 }! y- W) k

% S4 d5 x: V" R8 v8 n) f- D" }自说自话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国家和专业不一样也不敢妄论。已经读了硕士,想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祝你好运。
海儿哥 | 2021-11-2 1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外,我拿到过两个硕士学位,一个职业型的硕士,一个学术型的硕士,后来接着读了博士。读两个硕士一定要规划好,专业要有提高,要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2 _3 [9 f# X9 d7 P
" L' O' x- _% i$ g/ S8 J$ R我也有认识的同学读过两个硕士,一个是计算机硕士,第二个是金融硕士,后来专门从事金融系统的软件设计之类的工作。
夏雨晨布衣撂 | 2021-11-2 12: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读了两个港校的硕士,体验是丰富了知识体系并为自己创造了职业转型的机会。
! R2 u, k- c+ ?1 B# {. U- B第二硕士是否需要读基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诉求,如果是应届生建议先工作几年,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后再来判断是否有必要读二硕,这样处理是更成熟的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