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去美国读 PhD 要避开亚裔、女性、助理教授(AP)、未婚四类导师?

[复制链接]
15351369944 | 2021-10-25 07: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屏的各种歧视看得我反胃。实际上说这话的人最后结论就是只跟老白男呗。我希望如此选导师的人毕业之后自己身为亚裔+AP也招不到学生。不,这么选导师的目测找不到AP职位(摊手)+ I8 w1 P7 i' L7 b
写一点我的个人经验:  B1 ?( q0 H' I# N  P4 J
    我遇到的亚裔不太多,目前只能想到一个。是一个外校的AP,和我硕导是朋友,做的方向和我又蛮接近的。有一次开会我去听他报告,听完后跟他自我介绍。他于是也来听我做报告,给我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我俩中午就一起吃饭之类的。后来开会也遇到过几次(因为方向一样嘛),他都是会打招呼然后跟我聊聊近况那种。感觉就是非常友好,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资源。我遇到的最好的教授是女性。她极端敏锐,看什么问题都一针见血,而且行动力极强。我们全系当她是偶像。不过我没有选她做导师,因为当时觉得太崇拜她,担心没办法接受她的合理批评而不往心里去。后来硕士毕业的时候她是我的second reader(就是我写论文时没帮我,毕业时读我的论文做裁判那种),也给我申博士写了推荐信。现在偶尔开会还会遇到,每次去开会最大的期待就是见她。她在圈子里混的也特别开,大家都喜欢她,她很愿意且有能力把你介绍给你一直很想见的大牛。我的硕导和第一任博导(后来他转学了)都是AP,都是极端负责且极端有同理心的那种。因为刚毕业不久,研究生时的痛苦和压力在他们看来记忆犹新,所以他们会很在乎我的心理状况和生活情况,时不时跟我说“某篇论文写差了就差了,反正也不是你研究方向”或者“周末就别来办公室了,出去玩玩”(尽管他们周末一定是都在办公,且一直到凌晨三点都是邮件秒回……)硕导是未婚,我也是他第一个学生。最大的感触就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经常是我提一个听来的关键词,他说他没听过需要研究一下,我就给忘了。一周之后,他已读完三篇相关文章,找个时间请我喝咖啡然后把基本概念给我讲清楚……我当时最大的担心就是被宠坏了=L=。他给我评价论文的时候也是特别委婉,生怕打击到我的玻璃心。(第二条里面那个女性当时已经拿到终身教授,我的感觉就是说话特别直接,如果你心理素质过硬的话,特别特别有帮助;如果不过硬很容易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除此之外并没有觉得未婚与否有什么影响。他还请我们几个学生一起去他家做客,给我们做一桌饭。4 ^0 D' W, E, C7 G  S1 z  a7 W( S
<hr/>感谢大家赞同。稍微补充一点:其实我写这个答案初衷就是看不惯许多人动辄“北美学术圈是这样的……”好像自己很了解一样。哪怕身处学术圈,再加上十个不同学校的朋友随时提供他们的经验,也远远算不上“普遍来讲”。实际情况很可能是有那么一个渣教授,不管是亚裔也好女性也罢,荼毒了一大群学生,学生再相互吐槽以及跟其他人吐槽,造成了“这样的教授普遍很渣”的错觉。实际上渣的只有那么几个。渣教授哪都有,我当然也并不是说亚裔或女性就不可能渣。
6 I. Q, a- P0 P* P7 {遇到这种放大炮的评论,稍微思考一下。如果有人说“AP教授都渣,因为AP都压力大”等等,多问一句“你怎么知道AP都渣?你遇到过多少个AP多少个FP?渣的比例各是多少?压力大就会大概率导致渣吗?原因是?”(一般问到第三个问题就会被人讽刺你做人太认真+学傻了……亲测)
% t. b8 U: d- q8 z3 u, z: x更何况,哪怕这个说法是真的,哪怕AP比FP要求就是高,个体差异也肯定大于群体差异,最多也是一个AP比一个FP要求高的可能性为55%而不是50%之类的,完全没有借鉴意义。
* E8 ?& K9 a, {! Z1 g! h4 _* }担心教授渣的话,最好的办法还是发邮件问在读或已毕业的学生。
我只欣赏你伪 | 2021-10-25 14: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亚裔,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中国老板挺好的,真的勤奋刻苦,凌晨两点可以回你邮件,早上六点也可以回你邮件。尤其是年长的中国老板,他们那辈出来的都是各地学神居多,基本功是真的扎实,什么实验上疑难杂症都可以帮你。但是抠门。对钱抠门,对时间抠门,跟你爸妈教育你一样一样的。你说工资都不够付房租吧,他跟你说他当年两百刀睡学长客厅的故事。你跟他说你寒假想回家吧,他跟你说他出来念书六年没回家,老婆生完孩子第二天就回实验室的故事。不知道中国长辈为啥大都有了好日子不能好好过,总是喜欢要忆苦思甜。但是韩国老板更喜欢忆苦思甜。印度老板有些不喜欢拿(亚洲)人当人,尤其是对女性的不平等不尊重思想根深蒂固,我们学院曾经有印度老板要求女学生去他家帮他洗衣服。总的来说,亚裔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吧,导致亚裔老板都对学生的吃苦水平有一个非常高的预期。
- R. D3 W- N2 c6 n% R$ P: T( D) |: F, h* h+ C- r
女性,啊我们一整个系没有女老板啊,我也说不上来啥,倒是之前和一个教育学的白人女教授打过交道。和蔼可亲,温柔体贴,但是女性大概总归心思活络一点吧,后期出现问题的时候发现她非常狡猾。不得已采取电话录音,会面偷偷录音等非正常手段才解决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系要是有女老板的话我还是会想跟。6 M2 S) a  l0 O- p% I6 Y) K

  L/ c+ @4 O0 U8 lAP,显而易见嘛,为了tenure他压力也很大,头顶悬根针肯定也会大力push学生,不过他为了tenure会努力出成果,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好事啊。
6 C* E) m( B; I- n' b4 P8 v. T3 V/ g7 k7 w
未婚,我觉得和有全职太太家庭关系稳定的男教授一样可怕,他们可以用于学术的时间,太多了!!生活中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处理,要么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么回家就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很有条件一心扑在科研上啊。我前段时间就很吐槽老板,把我们拖到七点回家,他到家一推门就有热饭吃,我是不是能跟他回家吃啊?不然我七点回家再烧饭吃完都快九点了,闹啥呢?未婚的可能说你路上买个快餐带回家吃就好了,先生,你一脸痘毛孔粗大皮肤油腻顶着地中海打算与学术白头到老,我可是还要好好吃饭保养皮肤好好锻炼保持身材嫁人的好吗?
123461020 | 2021-10-25 17: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中三枪。。。利益相关,中国人,助理教授,未婚。8 }8 c5 U- j- ~# l# z
学生选导师,导师也选学生。我们几个中国老师在一起的时候,也会讨论下要招什么样的学生。很多中国老师也挺倾向招中国学生的。觉得中国学生比较听话吧。某个地区来的学生奇葩概率比较高。就像学生觉得要避免四类导师一样,这可能也是一些刻板印象。
. c" `/ A7 A" @* t2 U7 q% f2 b其实说来说去还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不一定真的要避免这四类人,更要注意的其实是关注哪个老师是奇葩,多问问在校的师兄师姐才更重要。# \) c8 S6 {; n6 x, F& X
稍稍跑个题,说说英国的情况。9 X! `) z! D) ^: J! d: A5 d* f
英美制度可能不是特别相似。英国更像师傅带徒弟。也不是特讲究job market paper要独作。大部分导师喜欢跟自己学生一起发论文。所以跟着一个好的导师,可能毕业前就能有发表,甚至不错的发表。经济金融专业一两篇英国所谓的三星论文基本上可以锁定一个中游学校的ap职位。因此毕业前有论文在job market上有极大的优势。上周系里招新人,有个还没毕业的phd已经2篇decent的发表+2篇更好的r&r,除了自身素质好之外,导师的因素很重要。最后人家还没来我们这里,因为已经接了另一个学校的offer。这样的毕业生非常枪手。& r" f* g" }0 M, p, G! _
那么什么样算是好导师呢,显然是学术水平高对学生好的人。
2 n+ Z/ e5 k, a3 f) [# d! [先说助理教授,英国有些学校还用传统的叫法叫lecturer,也是相当于美国的ap。英国大部分学校没有美国那种非升即走的制度,所以很多老教师其实发表不行,只是熬资历当上的副教授或者很多副教授都熬不上去。现在就业市场也是比较严峻的,新进的老师哪怕年轻,发表的潜力也还是比较强的。年轻的导师想着发论文升职。有些想法自己忙不过来留给学生,学生去做,这样学生可能毕业前就有发表。相反很多老教授,手头项目多的很,学生的东西不一定看得上眼,甚至会觉得发出去有损自己声誉压着不让发。3 E& p* _- {$ g1 s6 P3 @
亚裔,能在海外高校立足的亚裔水平都还是可以的,大家一般也不是质疑这个。我的感觉是,大家带博士时候的风格都会特别像自己导师。亚裔教师大部分也都是海外的博士。英国这里导师大部分还是比较nice的。所以大部分亚裔导师也会像自己导师那样比较nice。
6 f7 n# d9 a/ u7 H* Y2 z女性,感觉这就跟黑女博士一样。其实读博士的女生大部分都是正常人。变态不读博也是变态。女老师也同理。最多可能是女人对女人会比较严厉些吧。我待过2个学校,也有十几个女同事了,都蛮正常的,没见到谁是奇葩。/ o5 h) i) Q" V: _
结不结婚这种事你申请时候基本也看不出来,人家也不会写在简历里。要是有消息源能打听到人家结没结婚,不如去打听他是不是奇葩比较直接。
艾克斯1 | 2021-10-26 03: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益相关:美西CS PhD准第四年,两位AP带。一位女性,一位亚裔未婚。工作时间早九晚四,周末双休。四点后举铁/拳击/网球。   i1 T# l5 K) s. W  G- L8 M

3 I1 H8 Q- Q  s真诚友善地说,小方向合适的实验室就那么一些,很少有机会能让你使用这个标准来筛选。况且,搞清楚实验室情况,也就一两封邮件的事。
) s# A9 h6 y. `) Z& C$ M5 R' Q! G
; ?/ @9 Q; e* I& C) r4 L另,我亲眼目睹隔壁实验室,白人已婚荣誉教职男教授,把他实验室lab manager气到辞职。
" q& T6 z! d" P" u4 C$ h/ b( J- {2 b1 A% _# b! d
又另,实验室经费情况一定要问清楚。这才是真的要关心的。实验室没钱—> 老板压力大 —> 学生当TA / 老板催活 —> 惨到无法呼吸。! K5 m' U2 O# A/ m
———原答案———4 e: X7 h1 I8 f8 r
! `4 O6 ?: {) G
我要被这个问题恶心坏了!' ?3 H& g' P# ~: a! Y
哪来的刻板印象?怎么就“大家的共识”了?这简直是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占全了。你要是怕跟老板不对路子,就自己发邮件问问他已经毕业的学生。你要是怕老板发文章慢,你就看看他近年的publications。你要是怕老板funding不足,你就发邮件问问到底要求你做几学期TA。
9 u5 y  o+ e0 |" y. D$ _; K- W# h: a请问,亚裔、女性、助理教授(AP)、未婚,有一项是学术指标吗?老板是男是女,结婚没有,跟你科研有啥关系吗?
雪中舞孤独 | 2021-10-26 06: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在人文社科这边,“去美国读PhD要避开亚裔、女性、助理教授、未婚四类导师”的说法,是非常片面和不准确的。
0 H% @% f7 G4 w5 a第一,人文社科领域的亚裔教授可谓少之又少。比如,在政治哲学史这个领域,基本没有亚裔的教授。具体可以参见我之前的Kevin:北美高校政治思想史研究盘点(2019版)这篇文章,里面罗列了本专业内差不多前50名的高校的教授。随意浏览一下就能发现,这些教授里一个亚裔都没有。所以,是否要避开“亚裔导师”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个伪问题。
% a% M* }0 Y: R4 {8 Y% e当然,如果你从事的领域是和中国话题高度相关的领域,那亚裔还是有不少的。典型的如东亚研究、政治学中的Chinese Politics、社会学中的Chinese social movement等。不过,在这些领域,我也没有听说过有哪位亚裔教授是需要特别避开的。" T4 n; R' G+ L
第二,人文社科领域的女性教授也相对比较少。这一点虽然看起来很不符合人们的既有印象,但事实上就是如此。如果有兴趣去看一下上面那篇《盘点》里的名单,会发现女性还是偏少的。$ @6 z+ G( B) {4 z/ G  A1 p
但即便相对偏少,其实绝对数量仍然是非常可观的。那么女性教授会有什么特点呢?据我个人非常biased的观察,女性教授似乎更可能会比较push。例如,在广义的政治哲学领域,芝大的Martha Nussbaum可能是业内最著名的在世的女性政治哲学学者了,而她就是以push著称的。每堂课上Nussbaum留几百页的reading是家常便饭,而且她也时常会挂掉选她课的博士生。对仅仅是选课的同学尚且如此,对自己带的博士生的要求就更可想而知了。当然,Nussbaum对人对己都很严格,她的勤奋和高产是人所共睹的。芝大政治学系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硕士的导师Nathan Tarcov,他对于学生是相对宽松的。(声明:这里给的都只是个例,不代表有统计意义,是不是push还是要看每个教授自己的情况)/ ?1 q& s8 t$ U- v
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push呢?原因其实大家也很容易想到,就是在一个男性为主导的领域中,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女性学者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可以参考Nussbaum在哈佛执教的经历)。这种工作态度和心态自然而然会传递到对自己学生的态度上。
; X# L# k( |3 D- X1 D4 b) m5 z除此之外,人文社科中的女性教授似乎也更有可能持有较为女权主义的立场。还是拿Nussbaum举例子,她自己就是女性主义理论的大家。(当然,这并不是说人文社科中的男性教授就不女权主义。众所周知,在美国的政治光谱中,绝大多数美国高校是显著偏左的,而持有或同情女权主义立场的教授显然也不在少数。)总之,如果你不太能够认同女性主义立场(或至少对此话题保持沉默),那你和一个女性教授相处,似乎更有可能会因此而产生冲突。
; d7 c  b3 L7 W4 b- q第三,在人文社科领域,选择助理教授做导师确实是需要比较慎重的。助理教授还没有获得tenure,教职并不太稳定,很有可能你博士读到一半的时候,TA就被tenure-track机制淘汰了或者高升到其他学校做associate professor了。另外,助理教授在学界、在本院系内的话语权,相比于资历较长的教授,总是更弱的。
. o( D6 B' D2 p6 q但话说回来,在人文社科领域,其实助理教授们自己对于带学生这件事,也是热情相对比较低的。这从申请PhD套磁的时候开始,就能明显体现出来。就我的套磁经验而言,full professor的回复是信息量最大的(这也意味着他们是最热情的),而AP则是最喜欢用模板来回复的(这意味着他们的热情并不高)。人文社科的多数学科并不像理工科那样,是一个组一起合作,然后发论文。很多人文社科学科的学术成果生产模式,仍然保留着非常古老的模式,也就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在这种情况下,导师自己有发论文的压力、频繁发论文,就并不意味着他也能带着你一起发。换句话说,找一个助理教授做导师,其实往往并不能“带你飞”,反而他对你的指导可能会因为他自己要发论文而相对少一些。也即,TA虽然对自己很push,但未必对你那么上心。(当然,具体到每个学科、乃至每个研究话题,其实情况还是不同的,这里说的只是一般性的情况。)
( B0 K  `) a% u0 W. Y第四,在人文社科领域,未婚这一点就不太好说了。未婚的导师对于学术会有更大的投入,这个大家比较好理解。如果这样的导师恰好没有那么大的发论文压力的话,那么TA自然而然会对学生投入更大的精力,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有些未婚的导师也有可能喜欢在自己的博士生中寻觅自己未来的伴侣......
月痕迹痕c | 2021-10-26 09: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下人文学科的情况:我们只有避开ap和年纪太大的教授这种说法,主要是为了保证在读博的5-10+ 年里老师可以提供辅导。
* j* e3 r3 d$ d4 A# d8 L/ R3 L. D' W- o+ }. E! r; V# x
AP 是因为,可能你读书读到一半,导师没拿到tenure 走人了;或者导师工作做得很好,没等到评tenure就被别的学校挖走了。
% J& ~7 T5 @( S3 C: j2 @
. @+ E+ ]) T9 n: O) g0 W* K* I比如说我博一时曾想过请一位刚入职AP老师当我导师。老师非常聪明,为人和善,研究方向也和我兴趣相近。然而第二年她因为学术太突出,另一所学校直接请她去做associate professor.
# b2 d, T0 ?7 k& ]5 R* u避开年纪太大(75岁以上)的老师,是因为人家可能打算退休,且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变化很大,可能会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指导学生。
+ t3 X& y; {$ `9 Y$ }我听说过一个做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博士读到一半导师因病去世了。他们系没有别的古典哲学家,该生只能重新申请另一所学校。" [# S5 G9 G; b2 d  W9 E3 {0 X

, S$ I6 V3 p% d' \, o此外导师的种族、性别、婚姻状况没什么关系。对于非白人男性的学生,选择一位女性或者少数族裔的导师甚至更有益,因为导师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处境,且ta能根据自己的经历,给学生一些切实的、处理因为种族、性别身份遇到的问题的建议
hzldty | 2021-10-26 2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一下最近一亩三分地上看到的一封帖子:6 I5 [6 \9 O. D! ~) m
大家肯定听过一个说法,组里面都是中国人的组不能去。这句话不是说华人导师人品就有多差,而是华人领导、华人聚集的地方大概率充满一种不正规、小作坊的风气。这种风气无论是中国城的上世纪老移民还是新时代名校毕业的ap,竟然都一脉相承下来了。
% A$ O) i% X, `5 z, J7 j' ?" [7 B, B" C  K$ `6 W3 g+ |2 c
说说我的导师,特别喜欢非工作时间开会。举个例子:周六下午预告晚上开会,并且不通知具体时间;行吧,我取消行程。晚上十点才通知十一点要开会,本来以为他默默取消了会议,已经安排了另外的计划。十一点到了之后没有任何说明,迟到到十二点才开。8 V( Q5 ~1 _4 o3 Z

; g* c1 E: v6 o* r; F! ]组里面从来没有法定节假日的概念,除非自己请假,都是会照开活照干。但任务是一个接一个的,自己能清出时间请假难比登天,去年我就一天假都没请。
' |7 D1 t" y4 `6 E8 a; S8 d) F2 w2 q/ y8 B- l7 k9 F
暑假全职实习因为疫情变成了远程。这下好了,刚好科研实习两不误。白天给公司打工,晚上给导师打工,直接拉满。
( Y% ?0 e  e/ y, C
$ u9 m" E  S" [( e! q. J1 K平心而论导师很supportive,但组里就是这种不正规的风气让人觉得相处很不舒服。地里也有一部分ap或者未来的ap,希望各位在带学生的时候能够多多换位思考一下,想想自己读博的艰辛,但愿屠龙勇士不要成为恶龙
链接: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807786-1-1.html
123460484 | 2021-10-27 05: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命。; j2 E2 ], [( }
我来美国读博第一个导师是中东裔年轻女AP,我PhD第二年中间她跳槽去了某湾区大厂,留下两个没做完的projects。然后我转到第二个导师,华裔一代移民,对我做了一半的项目基本不懂。
7 `' c( t+ _9 a是不是看上去全是坑?( D1 d- t2 P0 p3 z# B& l6 @6 ^
然而华裔导师有个华裔朋友,这朋友有个small global company,正好想拓展我的研究方向,就合作了一个project。项目因为种种原因没做完,但他在我三年级结束就给我发了offer,导致我三年半就毕业直接工作去了。/ T4 n' N( E* N
两年之后,去湾区大厂的女老板当上group leader,组里缺人直接给我内推。这不明天就要和Recruiter商议offer了。
% O1 h( M/ D: V% c* |题主提到的四类我占了仨,但年轻人还是要keep an open mind,命运总是很难讲。
天堂鸟的回忆 | 2021-10-27 08: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的不说,避开AP这一条是非常错误的。
: f$ [7 l, ~. Z5 q这一条(以及其他几条里的很大一部分)的理由无非是导师会比较push。
7 B+ E0 H6 h( v( q但是,push真的是坏事吗?# e( x: M7 Z5 S# c
如果你只是想混个PhD文凭然后在业界找个工作,那么push确实不是好事。但是这样的话,你根本就不该读博士,一个硕士足矣。省下来好几年的时间,还能避免学很多在工作里根本用不到的内容。所以既然你要读博士,我假设你多少是有学术追求的,也就是说,你在毕业的时候是希望找一找学术界的工作的。, U* c: F1 \# i& N& {5 v4 K# _( t
以现在大部分学科学术界工作的竞争之激烈,要想找到工作,博士期间必须是处于“被push”的状态的。别人不push,你就得自己push自己。那么,有个导师push,有什么不好的呢?1 W6 B9 e; G( D0 {
而如果你的导师是AP,那么他自己也面临着tenure的压力,也要尽快发文章。你们的目标完全一致,其实这样对学生是非常有利的。" R7 C' M4 B% T# M0 Q" E6 r% [% [
而且你还不用担心他不让你毕业。评tenure的时候一般都要求有学生毕业,而且人数越多、毕业后的去处越好,对老师就越有利。所以AP导师都巴不得你赶紧发一大堆好paper, 赶紧找到好工作!( g" h$ \% ^. l7 H
Push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你干对学术发展没有帮助的打杂的事情,或者不让你毕业。而AP完全没有做这些的动机。
+ s2 s# j& @  w# o) R0 C所以我经常对我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说,博士导师最好的选择是人品好的大佬,第二就是人好并且水平比较高的AP。
中原一点红90 | 2021-10-27 19: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黑,确实是雷区,博士第四年,同时来读博士的同学有3个quit了(就在这第四年),一个中国老板(具体原因不明),一个印度老板(一天到晚给打杂的活,四年一篇论文都没有,之前学生都是7、8年才能毕业),还有一个是少数族裔女性(故意吊着学生,说后面有钱给,一直不给工资),学校是很好的学校,所学专业排名全美top5* b7 p( w, F0 R% F, P# k8 m. P" {

1 g3 w$ X3 J2 |) s6 T还有一个大学同学去了mit,本来准备读博的,找了一个中国老板,超级push,据他自己说每天早上6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以后才能走,于是放弃了,拿了master学位找工作了6 j2 _0 M* w" h0 w
8 v7 o9 E. r& F9 M2 T( `
AP其实还好,只是ap压力很大,会把压力转嫁给学生吧,所以都会比较push5 a# S1 c7 e* {2 u  h9 ^1 a" U
  g+ o# M( m, b! c: C4 U! w
只能说提问的那几类是雷的概率比较大, e8 }# P1 Z) _8 U9 s( R+ m

3 N$ ]; d; J/ `2 }) _  h更新:/ o) R1 w8 x: }# s2 J4 k+ a4 n. R
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貌似看到这个回答的变多了,为了不误导大家,再补充一些7 c4 s; q% M9 O, S4 |- @
+ I1 y3 a1 Q* }% N8 F$ u4 p, M
必须强调,外国男性已婚的教授也不一定靠谱,上面几类教授也不一定不靠谱,quit的同学里也有非亚裔老板的,做的最好的几个博士里也有老板是中国人的,还是要擦亮眼睛去看的
: i2 d. a; J  D7 }
" p5 p% X3 D+ I比如女教授,国外确实因为diversity,而放宽对女性的招聘要求,特别是一些少数族裔,可能其水平还不如普通的phd在读,但是不可否认也确实有很厉害的,这个只要看其主页就可以辨别0 ?! L$ X% b( @% j" y

# M  u9 S0 S7 ?) v关于亚裔教授,最被诟病的是他们很push,但这个也见仁见智,有些有心学术的人进了push的组还是很受益的,但有些只想拿学位进工业界的可能会很痛苦,因为老板有可能不放你去实习......此外,不知道是时代原因还是其他,新一代的华人教职性格扭曲的比较少,学术、声誉上好的越来越多,所以也不用避之不及
7 F& @/ j. Q1 [* Z$ y6 q$ U$ j
5 [, W8 a2 O0 B, S/ ~1 j* a1 c2 l, ^其实刚做ap的老板都非常push,不限于亚裔,因为好学校tenure竞争压力非常大,不只是发论文,还要拉funding。周边最近就又有个例子,华五某工科专业专排第二的学生跟了一个新ap(欧洲男性),那个教授不知道是因为funding少还是什么原因,非常扣,只招了一个博士生(华五那个),还只让他做25%的ta(1000美金一个月),等于老板自己不用给1分钱,然后可能其本身水平也不怎么样,反正3年了还是没有一篇论文,所以性格也变得非常偏激,那个华五博士和其他几个老板的学生在一个办公室,经常看到他老板来盯他,然后把他拉出去骂,他考试周在办公室复习都被他老板骂,说他一天到晚偷懒不干活......他其实一直想quit,但他父母在国内是教授,希望他以后也当教授,反正父母给的压力也很大,于是抑郁了,现在因为身体原因休学回国修养了......对了那个老板现在自己坐到了学生办公室,准备自己动手做实验发paper了......
( }' \4 ~( D! B0 W3 W4 Q3 [7 H7 v6 |! }7 t9 f' Z1 x. M; g# h
但tenure也不一定靠谱,因为有些人拿到tenure就放松了,在学术上就懈怠了.......
7 N7 R& F' e  D! E4 E4 z
% C3 U& x; Z' `  O/ X- z4 B评论里有疑问,所以补充说明下,因为现在身边quit的样本增大了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这1年来又陆续quit了4、5位,除了一位跟的ap,其他都和提问里无关,而且都是读到4年才quit的,所以现在看问题更全面一些了吧,我觉得提问里的4类如果是雷,会在一开始就发现,如果是其他教授,可能会比较后知后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