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发这两年 出国留学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复制链接]
查看3772 | 回复0 | 2021-10-22 02: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全球留学市场的行情,那么,2020年是“低迷”,2021年是“复苏”。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的恐慌和混乱后,随着疫苗在主要留学目的地国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接种,各高校在本学期纷纷开放校园,海外留学生的入学考试也基本恢复了线下考点。被疫情打乱节奏的世界又重新运转起来。" w& j; c: s' v* o6 r* z, r3 g
6 ~% O, C- K# L7 `
在海外求学的中国学子中,硕士研究生仍然是主要人群,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10月17日,留学机构启德教育发布《2021中国学生研究生留学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以启德留学近四年的客户服务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机构发布的官方数据,对中国留学生整体状况、留学规划与就业前景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d" m7 r- G, Y* }) D2 w% d1 L
4 B5 i' z! v, ?" l
留学目的地选择发生微妙变化
; @# C; G' k6 X* q* C, a0 j6 `
国际教育协会(IIE)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超过560万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10个国家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新西兰和荷兰。
! t' H) S. H/ }# a$ @. g  C4 v( J* A% T- b! ]  N" B" ?/ p. R0 n; j
目前,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仍然位居各国之首。但由于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签证政策摇摆不定、美国国内反华情绪上升等因素,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从2019/2020年的47万人下降到了2020/2021年的37万人,2021新学年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申请人数也同比减少了18%。作为留学目的国,美国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正在逐年降低。" R+ n# U/ I1 {$ u
- X9 W' P0 i" y
与此同时,英国已连续三年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出国意向的“首选”。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显示,2018/2019学年,中国内地学生赴英国留学总人数创历史新高,超过12.03万。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6月30日,申请就读英国大学本科的中国内地学生,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23%。
# i6 d: t, e  V2 Y) V1 k
$ H4 ]) u' a; H+ a3 \英国最热门的专业是金融和会计类。据启德留学介绍,英国是全球最早出现会计师职业和成立会计职业团体的国家,与金融和会计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堪称英国高校申请“卷”得最厉害的专业,每年都会收到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申请。这类专业涉及税收、保险、投资、工商管理等,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一般不能转专业。
+ |$ W" D! k" m0 V/ L2 T
/ D3 B. a- j/ k) N赴日本、德国等地求学的留学生和准留学生,与上一年相比也明显增加。对准留学生们来说,日本、德国这两个国家相对稳定、有序、安全,加上在高等教育质量方面一直就有的优势,留学热度较往年显著升温。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内地赴日本留学的学生人数超过12万,占日本国际学生总人数的近40%,是日本第一大留学生来源。: b$ M' H' F7 A6 D! S, J- k
( L/ g# @$ I3 t: Z: W
德国提倡“全民教育”,公立大学免费入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中国留学生的青睐。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德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心(DZHW)共同发布的《科学大都会2020》报告显示,赴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从2012年的23883人增长到了2019年的39871人,年均增长8.4%。; k! e) Q& _( y  R& ^# b
3 F2 a1 K: M  }1 n1 n
疫情和安全是留学生最关心的问题3 x% _* R* }4 Y. P' h$ V5 J3 }. E

7 @8 o4 d% ^$ U+ x$ J2020年,全世界的节奏都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作为全球最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中国留学生在这一年中深刻体会到了“进退两难”和“左右为难”。  k# P( |3 x6 B* V! ?3 t

# Q/ G. i( X7 s$ `据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2020年对3万名留学生进行的调查,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留学计划受到了影响,其中中国学生人数最多,占受影响总数的66%。在受影响的中国学生中,近半数决定推迟留学计划,部分人决定改变留学目的地。不过,中国学生受影响的比例虽然最高,但决定放弃留学的比例最少,仅为4%。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中国学生仍然会在逆境中坚持“留学梦”。; a4 f( Y7 B1 L) a0 ]! X. V

8 P( Z) V$ G* O5 T《白皮书》提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及国际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安全因素”成为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时最关心的因素。58.6%的意向留学生表示,在充分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就能“放心出国留学”。此外,学校有没有恢复线下授课、留学目的国的确诊病例数是否下降、出入境限制是否解除等,也是中国留学生最关心的因素。2 S/ B1 e1 h1 Y, b# C( e! X
& r# g* M4 T& [. y
目前海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教育专家提醒中国留学生,不可对疫情掉以轻心,要按照防疫规定作好防护措施,不参加和组织聚集性活动。此外,要熟记所在地的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了解留学目的国的医疗制度,及时购买医疗保险。9 O$ G8 ^- l. c9 I/ ]3 I
: B9 t3 i! n- P7 `3 W9 b- a8 }1 U; s
除了健康,安全也是中国学生关心的因素之一。近期,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暴力事件仍时有发生。比如,从9月下旬开始,谢菲尔德大学连续发生多起针对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暴力事件;剑桥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遭到10人殴打。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紧急发声,提醒中国留学生提高自我防范和应对能力,尤其要警惕“仇恨犯罪”。
$ L" |) n: F1 N# \, U+ D+ B& F$ ~
, [' _$ h' t9 V3 c; C4 A“‘仇恨犯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因受害者的残障、种族、宗教、性取向或变性者身份而表现出的敌意及行为,犯罪形式包括辱骂、恐吓、威胁、骚扰、殴打、霸凌及财产损失。”中国驻英使馆表示,如遭遇类似情况请立即避险,逃至人多或安全场所,向周围求助。英国警方非常重视“仇恨犯罪”,此类报案通常会被警方记录在案并优先调查。受害者应第一时间报警,同时向所在学校报告和求助。3 K- E2 Q2 A% v7 ?
0 K( F3 {2 X# j- Z% E" S
留学既要看清风口方向,也要重视基础研究" O8 T& s- ~# F6 j* e

, s, a# u& i5 W中国对待出国留学的方针向来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在这样的留学政策引导下,自改革开放到2019年,中国各类留学人员累计已达656.06万人。
! |  u' h/ P( }7 B4 ]8 K0 |! L( w0 B6 C
近10年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从2009年的22.93万人增加到了2019年的70.35万人,回国留学生数量也随之上升,从2009年的10.83万人增加到了58.03万人。当年回国留学生与出国留学生之比,从2009年的47.2%增加到了2019年的82.5%。根据智联招聘《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数量较2019年增长了33.9%,留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的回国发展的意向。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折射出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国家实力,以及越来越宽广的人才发展空间。
: K$ |3 d% @' g0 \9 K7 s4 R8 j+ D8 {; ~5 l
不过,留学生对回国后的就业前景也存在一定担忧。“不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实际薪酬和预期落差较大”,是留学生普遍最担心的两个问题,还有近一半留学生担心“未来职业规划发展方向不明朗”。由于海归们大多打算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展,落户也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之一。1 d& R) v+ n5 K! N
+ w  n- l; Y5 _) v/ a# M; T
《白皮书》认为,留学生应该将专业申请与未来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自“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战略主题;2020年1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发展新经济,将人工智能、5G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行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在全球“碳中和”趋势下,新能源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 B7 H3 _$ f- S' J  G$ Z7 r
  E# p# N! M: N7 J0 ]0 L# H中国学生对留学专业的选择,在呼应国内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时虽有一定滞后,但这种呼应已经有所显现。2019-2021年留学数据显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电子电气工程”等与高端制造相关专业,一直是硕士留学阶段的大热专业,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与“电子电气工程”的申请趋势近年来正在持续升温。% b7 M3 f8 K9 V% N! q

0 w5 n4 X! L# M0 B& l( A中国提出要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推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车成为新兴“赛道”,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相关的留学专业申请热度也在提升。近三年来,“机械与能源工程”一直是中国学生硕士留学阶段的热门专业,并在德国摘得十大热门留学专业之首(21.56%)。此外,“环境工程”的申请比例也越来越高。5 @) O! X' W$ c, @

# G0 ?6 K' Y6 W“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解决的问题事实上用钱就可以解决。而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中国将面临更多用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能要靠知识、靠技术才能解决。而无论是中国侧重发展的行业,还是学生和家长觉得不那么‘朝阳’的行业,都是同样重要的,包括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启德高级副总裁郭蓓表示,“我们鼓励学生们在五花八门的专业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努力学习,回国后发挥作用。”
" ~* c5 I, m/ |) J. h# {+ C' E2 B! A# Z, k9 b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