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数据上看英国疫情这么严重,朋友圈的留学生吃喝旅游一个不落,连口罩都不戴?

[复制链接]
查看6158 | 回复0 | 2021-10-17 21: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觉回答全歪了4 o7 k: N1 j4 k9 h+ W) Z; s
人在英国。。。刚下飞机。。。(不是
$ F; `( a7 z1 [) Z- M以下回答是我以我自己以及身边正常人的角度回答,个别脑回路不太主流的不在讨论范围:
" E- j1 w* I+ Y" o5 q6 ?" e4 X- `  [首先大家拍照发朋友圈基本都是摘口罩的,不然好好化了个妆戴着口罩拍了个寂寞。. i  U: O" A) A
但是一般来说中国留学生在大街上,超市商场还都是戴口罩的,真不怕感染的我还没见过。我看有的回答扯什么群体免疫,轻症,甚至疫苗。。。但是起码我身边没有真的相信鲍里斯鬼话的留学生,留学生群体里也有打了国内疫苗,或者这边mRNA疫苗感染的。
: }: Q0 D- s4 d, K6 h# z6 \# h核心原因就是,人已经麻了,无奈了。6 U, a6 d6 l/ m2 N# X
其实大家都不想被感染,虽然大概率轻症,但是也有重症的概率是不是?更重要的是回国要测igm,基本上几个月内感染就别想回国(并没有抨击国内抗疫的意思哦)。& C* ^) x4 N0 o, b& ^1 g  F( G
但是那怎么办呢?欧美疫情一波接着一波,按国内的标准早都该封城了,问题国内的封城那都是真封城,除了一开始的武汉,后来几波封个十天半个月,就好了。
% \4 f% w4 y' K1 F$ h带嘤可不一样,说Lockdown,貌似除了一开始,后面都是结果酒吧照开,只是10点关门而已。饭馆预约了就照吃,甚至有的地方不预约也照样吃,欧洲杯照开,不戴口罩在那high。# [: u8 z. s" m# Y; _
虽然完全不想加入,也会发现指望带英短期达到国内的水平是不可能了8 A; \' c: w! l- w8 I+ B
那怎么办?天天家里蹲的日子也难受,何况还有学业,虽然是网课但是在家效率实在低还是去图书馆吧,天天自己做饭实在是心累出去改善下伙食吧,在家憋得难受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吧。+ n" C# u. n& t# R. U' m
当然,确实有一部分抱着“好不容易出国了要多玩玩多旅游多打卡”的,然后四处旅游四处跑,这种就不予置评了
炸馒头 | 2021-10-18 07: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回答全歪了
6 V7 \/ W- r# T5 ]& u* f7 v" Z人在英国。。。刚下飞机。。。(不是* a* [5 H1 t5 f) ~! M/ f
以下回答是我以我自己以及身边正常人的角度回答,个别脑回路不太主流的不在讨论范围:
' f* U1 r0 d  Z( K. J+ o首先大家拍照发朋友圈基本都是摘口罩的,不然好好化了个妆戴着口罩拍了个寂寞。
( r% Y! G7 \" a5 q! R; q但是一般来说中国留学生在大街上,超市商场还都是戴口罩的,真不怕感染的我还没见过。我看有的回答扯什么群体免疫,轻症,甚至疫苗。。。但是起码我身边没有真的相信鲍里斯鬼话的留学生,留学生群体里也有打了国内疫苗,或者这边mRNA疫苗感染的。
5 U2 u4 W9 Y6 Q核心原因就是,人已经麻了,无奈了。' c  D- T) C0 L% B1 I! w' q' J7 n( A
其实大家都不想被感染,虽然大概率轻症,但是也有重症的概率是不是?更重要的是回国要测igm,基本上几个月内感染就别想回国(并没有抨击国内抗疫的意思哦)。
) p  F7 R4 ?1 ]( I+ P但是那怎么办呢?欧美疫情一波接着一波,按国内的标准早都该封城了,问题国内的封城那都是真封城,除了一开始的武汉,后来几波封个十天半个月,就好了。6 ~# G( J2 u/ d
带嘤可不一样,说Lockdown,貌似除了一开始,后面都是结果酒吧照开,只是10点关门而已。饭馆预约了就照吃,甚至有的地方不预约也照样吃,欧洲杯照开,不戴口罩在那high。* R% i- m1 c! c
虽然完全不想加入,也会发现指望带英短期达到国内的水平是不可能了
! p: J( E. @3 u- Y那怎么办?天天家里蹲的日子也难受,何况还有学业,虽然是网课但是在家效率实在低还是去图书馆吧,天天自己做饭实在是心累出去改善下伙食吧,在家憋得难受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吧。
+ F! ?8 K6 n1 v0 x7 k3 T) n- C当然,确实有一部分抱着“好不容易出国了要多玩玩多旅游多打卡”的,然后四处旅游四处跑,这种就不予置评了
何幕之之l | 2021-10-18 1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把我的观点重新阐述一下。! ]- f1 ]: G. M
我想表达的是在有疫苗,有一定治疗手段和足够的医用人员的保护设备的情况下。英国在逐渐放开封锁,让人民生活慢慢回归正常。
- \* [& Y3 F% q3 t1 |英国和很多西方国家在疫情初期的表现,我也不用多说,各种乱七八糟的骚操作也就不一一提了。很多人也为此失去了生命。
! C+ c$ B5 W: e( L5 n6 l3 E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之后怎么办,怎么让人们的生活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5 H( T+ u3 |9 m2 o7 i: I, E疫情初期我们对新冠病毒非常不了解,没有任何的治疗手段,连医用的防护用品都不够,所以封城和严格的物理隔离是必要的。6 E' L" |; v; A# }' j4 ?
现在我们有有效的疫苗,很多被临床试验证实的治疗方法,我们和1年多前是不一样的,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减少或者避免重病的发生,一定程度可以减少死亡的可能性。 * h$ W: k8 d1 _( y' ^
我说到的平衡大家有些不理解,就是risk benefit。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对错。科学就是帮我们在这平衡间做一个相对正面的选择。
2 B& c, @5 a* d这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放开,逐渐恢复的前提是合理隔离,合理检测,全民接种疫苗,继续研究和开发新药和疫苗。我们都同意新冠病毒不能完全消失,单一的严防死守的效果如何是个问号。
5 K9 U8 ?0 U* {' N7 o- ~以下为原答案4 t" y. {8 i9 ?* V. y- ^. k2 o  b8 `
-----------------------------------6 p5 }, x, V2 E1 T8 p5 J" B
坐标英国,是一名临床药师,现在正在医院工作。& s0 f! `0 o' I" V& A5 C% _& j
现在英国基本完全放开,健身房,商店都不需要戴口罩。民众对于新冠病毒也没什么恐惧,至少从数据来看在欧冠之后的新增已经有下降了。9 ^& R) K/ `. c
死亡人数也没有大量的增长。 说明:疫苗有效的降低感染人数和重病人数。由于英国今天为止88.7%接受了一针,73%接种了2针。新增和一周前相比降低20.5%。( |! j$ z# Y; @3 s
英国是最早开始要推行全民免疫的国家,现在所有的政策也符合全民免疫的方向。进行有效的疫苗接种和阶段性的封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机构的压力,以保持足够的床位来应对重症病人。( G- X. P, m; }: }2 \- j
疫苗对于新的delta 变异病毒依然有效, 在出现致死性变异之前, 已经感染过或者对原病毒有接触的民众对于新变异有更强的抵抗性呢? 这些都不好说。 但我觉得应该比完全没有抗体的人的抗性要强。 . O6 A" O. c0 j
其实这就说到了平衡了,我们应该永远不能消灭新冠病毒,现在要做的就是危险最小化然后继续生活。
! E5 ~! z5 U% b% q在我身边的国人们大多数还是比较注意,我们一般戴口罩,也尽量不在周六晚上去酒吧。 但是该生活还是得继续,该娱乐也得娱乐。
  _$ h9 G! ^) C6 X主要还是对疫苗有信心,对自己身体有信心,对医疗体系有信心。
; \3 P/ P' k. k6 ^% Y, |7 D希望各位安好
谭武生 | 2021-10-18 12: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英国疫情严重的原因啊
8 D- ~/ }0 D& t, L
% K- b) t2 f) {反观坡国人及我们在坡外国人连个健身房都不能去,出门倒个垃圾都得戴口罩,所以新加坡才能在东南亚日增十万例的情况下维持相对不怎么吓人的疫情数据,有得必有失嘛
秋室些常弄 | 2021-10-19 00: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多了  D: n' r" D  }! `  S
真以为不带呢3 Q4 k9 S0 ?& V5 w" x: o
只是趁着人少拍照的时候赶紧拍完赶紧带上( `  R) X2 Z: l
所以你们看到的都是没带口罩的
夏夏0021 | 2021-10-19 05: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美龄们戴着口罩忽悠别人不戴口罩,河山硕们真的不以为bagman有自己一份,带弹孔回来的飞机都是没有坠毁的,而看不到弹孔的飞机已经喂鱼了。
Kristina15381 | 2021-10-19 1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疫情初始,很多人认为病毒是中国人带出来的。9 a5 Z6 m1 m% {4 ?$ H. u. ~, N
1 ]2 x- I3 q$ u. h* |0 b6 l
很多国家包括媒体不注重这件事,觉得“感觉病毒不会逐渐蔓延到国外”,“只是流行性感冒”,“只在五十岁的老年人之间传播”,“很多防疫机构建议的是不用戴口罩”。
- o2 S1 b" D5 U) ?1 u1 T9 x  d+ l2 C6 {) H9 W6 ^
为啥数据上看英国疫情这么严重,朋友圈的留学生吃喝旅游一个不落,连口罩都不戴?-1.jpg * {. H3 @( ?$ y6 O8 ?1 Y- O
因为“国外的思维是有病的需要戴口罩,健康人不需要。
/ H/ N$ P4 D7 r9 Q/ }! ^. j1 x! z9 j! M/ V' n0 O5 i! D
很多戴着口罩的华人在街上被打了。
4 _" G- b9 G4 q0 T很多商店都贴出标语:请中国人不要入内。
; e' r* i) M: y6 L/ y: m当歧视开始滋生,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 u1 U. Y9 m. j7 e国外社会因为疫情对中国人开始有了某种情绪。
! j6 Z, c0 m: H到后来,疫苗研发到普及,又有人觉得不戴口罩也没事。
+ D) c2 _+ T& Z9 v1 e8 i8 m+ z7 X/ N1 n& V" }
就像国内新一轮疫情的爆发,多少也有因为防范疏忽的原因。而且拍照肯定都不带啊,顶多拍完再带上,当然国外本来也很少有人带口罩,不过我们中国防范意识相对还是可以的。& Q& D# T' `* `2 C! M* E
在国外的理解,戴口罩不(只)是预防飞沫传播,主要是避免人们直接用手去触摸口鼻,因此国外更推荐勤洗手,而不是戴口罩。
" Q! ?& I, ~  i! \1 C
8 l: s' Y: r- @) f; F. h 为啥数据上看英国疫情这么严重,朋友圈的留学生吃喝旅游一个不落,连口罩都不戴?-2.jpg
. b) V  ]7 v7 ~. j+ z西方国家管控不力,以后别说δ毒株,ε, ω毒株都要来了~
笑宝宝孪 | 2021-10-19 17: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周围的人都不戴口罩吃喝旅游,所以跟随大流。! R& s" q4 W) x( l8 J
模仿、随大流,而不是自己分析,是认知水平处于一般的人类的特性。英国留学生,和其他人类群体一样,大部分认知水平还是很一般的。
" d- @7 }3 U3 b. f至于新冠疫情?数据上看很严重,但实际上在英国,感染并被检测出来的概率也就10%,还有90%的人没有感染或者没有被检测出;即使感染了并被检测出来了,还是有97%的人会活下来,只有不到3%的人会死亡。你是那90%或者97%,自然会发自内心地认同英国政府的抗议政策。
3 [, {1 E$ l" `  r; o0 ?至于十几万死了的人呢?死了的人有发言权吗??他们可能确实知道新冠是个危险的东西,可他们都已经入土了,怎么和你说呢?即使他们可以爬出来,那也只是10%的3%而已,声量也比不过90%和97%不是吗?
忧愁河刹 | 2021-10-20 02: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知乎上终于有一个我能回答的问题了4 x9 g% s/ G* P+ ^
(最近舆论如洪水猛兽,匿名保狗头)
: g* j% o7 x( E9 n刚从英国回来,今年7月底期末论文结束,毕业论文开始之前我也开启了到处旅游的美妙时光
' r7 o$ Q1 U% P毕竟来一趟真不容易,伦敦,利物浦,剑桥,牛津,该去的地儿还是要去一下的,不然怎么能对比出我们国家防疫工作的严谨细致呢,狗头) ^4 ], ?1 D4 a! j
1.英国人带口罩的问题
4 b1 J% j5 g+ p6 F$ O首先英国人的观念是新冠在户外传染率很低,因为空气是流动的,在室内才会有比较高的传染率,至于什么门把手上有病毒这类观念,人家无2 z( z1 w. K/ {& f
这是英国政府官方宣传的,普通民众自然是听政府的。
& L+ U7 G8 d) [* I7 M( N" n& S以我那群歪果室友为例,他们出门是不带口罩的,只有坐公交车,进超市以及其他封闭室内才会带口罩,当然这也是政府的要求,除非你真的不怕死
4 r1 X' w* `7 `7 s其实在街上随机可以看到待口罩和不戴口罩的两种英国人,但是室内大家都是自觉佩戴的
( J" u2 g. F' x, X8 Q' W$ O当然还会偶然在超市碰到那种带面罩的歪果仁
' U3 b; S* ^6 \1 I2. 英国人民对疫情的看法是什么呢?
; E+ ^* k5 x0 k. a其实英国人民也很痛恨新冠,也怕感染
' b+ a! c& t$ K; V0 i: @* @5 u' o但是我来说几个我刚去英国时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后来又觉得情理之中的事情
; r: `8 m! s, c4 U2 V& d  I室友A,男,原本是伦敦某医院的理疗师,后辞职回校园深造。告知我他曾在新冠刚爆发的时候不幸感染,我以为接下来他会说他是如何得到医院的严密呵护,结果他说医院让他回家休息,接下来的日子,他就一个人在出租房睡觉,吃药,喝水,,睡觉,吃药,喝水,,睡觉,吃药,喝水,然后两周后他。。。。痊愈了,回去上班,狗头 ' ?, F  W6 G8 _/ j- S  G
室友B,女,伦敦本地人,圣诞节那会因为政府允许大家回家过节,导致疫情一度反弹,室友B悲痛的发来信息,她的妹妹不幸感染新冠,目前正在家中自己的房间隔离。等圣诞结束,室友B返校,我远远的,亲切的,询问她妹妹情况,室友B表示疫情好严重哦,还好妹妹已经痊愈了    我:。。。痊愈了。。。痊愈了
9 U7 d$ o# _! U( H* r事后我反思自己,明明人家痊愈了是好事,为啥我这么惊讶呢,可能人家真的是有人种优势吧  " Y4 z0 G6 Z4 T% u0 ]" @
室友B曾亲口给我说,新冠对于他们就是大号流感,,,,流感,,,,流感,,,,# r6 d( Y3 d" k! F6 Q: y% A, `
其实我的歪果室友们,伦敦本地银,都很讨厌新冠,每每谈起都唉声叹气,和我们想法一样,就是不能出去玩啦,没有娱乐活动啦,上课只能线上,学费白掏了,麻了麻了之类的
( h6 F0 P+ D: K4 {# k8 m还有一个,就是不能开趴啦 他们对趴体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就像我国女性对淘宝的狂热(如果有一天不能淘宝,你想象一下 )
% E5 e: I8 v$ p' c' f+ h- i3 v! D3.关于human right
' T: v! w% @9 R0 T不好意思,虽然口语垃圾,但就是喜欢和他们辩论以及宣传我国疫情期间的种种优秀政策& S4 d. X/ u0 Q$ J# g4 M/ i2 l
他们对于中国当时全国统一战线防疫表示赞叹,并对于有志愿者挨家挨户送食物日用品的行为表示非常不可思议,并反复追问是否给志愿者发工资,当得知只有个奖状以及一些小慰问品之后,流露出惊叹的神情   并表示英国人永远不可能做到这样,因为大家还是比较关心 money,就是禁止政府白嫖
% O& m7 Q9 c- k) [当时我那是大写的自豪  8 Z. f1 w+ C& |4 c8 A5 M
后来我飘了,就和室友A说,英国政府不应该在圣诞节的时候让大家回家过节,中国人民当时就在本地过spring festival,看,伞兵了吧,疫情反弹了吧: a9 U6 Z% P2 Q
高情商的室友A说:圣诞节是英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d( H( K/ q2 _% w% [' a8 B
我:嗯嗯,我知道
" ]9 n' v$ P* F# l4 @: o室友A:和中国的spring festival 一样重要0 }( @+ e! c; G* @, ]7 J6 Q& C
我:嗯嗯,我懂
" X- H6 v& R/ Q- q室友A: 假如一户人家有一个grandma,得了重病,癌症,今年是她最后一个圣诞节了,但是因为新冠,大家没办法和她团聚满足她最后的心愿,那该是多大的遗憾啊,所以我觉得圣诞节应该允许大家都回家过节9 q# P# Z" K) x' A; a. F7 \" _
我:额,好像有点道理,好吧,我输。。* Y$ ]5 a: T$ e+ Z; ]: s# J
(ᥬᥬ ᩤᩤ虽然我在媒体上也看到了我国疫情最严重时,很多个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案例,但是当时我真的说不出:蒽,我觉得grandma应该舍己为国这种话,狗头)
( e6 U2 w7 C  S0 o8 c* D9 T4.关于留学生在疫情严重的英国依然  花天酒地的行为! A9 _" z/ ?0 M
其实首先英国的疫情必然是比我们国家严重的多的,作为留学生从下飞机那一刻开始就一直酒精,消毒片不离手,除了去超市购物以外,就一直待在宿舍里。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其实只要做好日常防护,不去参加乱七八糟的聚会,被感染的几率就很低。8 @* y/ }- K6 ]! b3 ?; `
其次关于出去玩耍,我个人是在英国疫情缓和,大概5月的时候和小伙伴出去耍的,出发前我们也都说好,尽量远离人群,吃饭自带三明治,在户外吃(虽然后面也下馆子了),拍照找人少的地方,随时消毒等等
1 x- _/ G! ^" \1 p1 W) E" ^实际上我们也都基本这样做了
- Y: I6 J7 S& X# D! v' H& j# l至于拍照,我们有戴口罩的也有不戴口罩的照片,不戴口罩的也是在没啥人的空旷户外拍的,毕竟不露脸,咋样证明和伦敦眼,大笨钟合影的你真的是你呢  ! d. [; w* R+ {6 ^1 @; d) @
至于发盆友圈,戴口罩的我还发个P
; ^: [" M1 P! Q1 k我的盆友圈下也都充斥着国内家人友人的类似于
, e3 p# `( M' w. U( G, V英国疫情控制住了?1 W' C, j& c& j. E; c% m) V3 ]  H: L! @
都可以不戴口罩了?
: Z9 U' g0 t' j( o8 q0 \你还好吧,注意安全!
5 i- U' q% A/ F# W6 ~4 {# K之类的3 s2 a* V8 r6 p3 m* O" L: s
(我也总是一一回复,并感谢大家的关心)' ~1 T3 t  P: C1 W7 |
5.再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b) w  i' M+ O$ e! {4 c$ n/ g那就是我永远都是被国内的父母和妹妹通知英国的疫情又严重了,又变种了,又新增几万了
$ A- D/ q) H$ u. S( S我浑然未觉,狗头保命,可能因为我平时就窝在宿舍,也不咋滴看BBC的原因吧 . U9 s" U( R( K; r+ J0 K7 K' v
最后我想说,全世界人民都希望新冠早日消失,并不是因为英国人民不怕死,而是因为理念,欧洲人体质,政府的防疫宣传等原因,导致我们 现在‘看到’ 的情况,而英国政府则是因为经济,支持率等原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7月中下旬的解封。3 }. j# h/ d' L4 ^3 r: @
我国的防疫做的真的非常好,连我的教授都这样说!  ! s# Q, j0 @# t& ^; B+ G* b* r% _0 ~
但是,英国人民  没有因为新冠而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没有, 无啊,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要生活,要赚钱,要上学,要活着╰ ╮╰ ╮╰ ╮他们也麻了
冰爱人生群 | 2021-10-20 13: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防疫政策跟欧洲各国比不是最强的,即使看基层贯彻落实方面,跟欧洲各国比强度也稍逊6 }& k0 A# m' l& K
举个例子来说,我在德国科隆住旅店时,不仅在走廊,甚至是在早餐餐厅时都必须持续戴口罩,除非坐下来需要开口吃饭。我就碰了几次钉子,进酒店大门后不戴口罩直接被门卫拦下,怎么解释都说必须戴上口罩,在吃早餐时偷懒不想戴,结果在走廊里被拦下一次,吃早餐时被边上的服务员指点,要求即使是取餐也要戴好口罩
$ O1 ^0 ~: S! y. a既然疫情这么严峻为什么还要去欧洲玩?两个原因一组对策。首先,去欧洲玩真的很贵,而且很麻烦。如果从中国出发动辄上千5小时以上的航班对钱包和身体都是巨大的考验,申根签也是个门槛。在英国读研时可以拿学校开的就读证明在当地申请签证,方便快捷还相对更容易出签,机票也更便宜。其次,疫情期间游客数量极少,在意大利的最后晚餐真迹前跟我们一起参观的游客寥寥不足5人,这在平时是不可想象的。. r) r9 @7 T. `8 @! n
至于面对疫情的对策,首先,我们不会在疫情严重的时间去玩,即使是短途旅行,例如在意大利和德国时当地本国日增长数量都降低到每日两位数。其次,我们每人都有自己更严格的防疫手段,我自己每次出门前都要准备好口罩和洗手液,严格保持2m以上社交距离,回房间前把口罩丢掉,防止被污染,回自己房间后用75酒精洗手洗胳膊洗脸,不忙就去冲个澡,每天拿消毒剂喷房间做完全消毒。至于戴不戴口罩,如果你看你同学身处室外阳光明媚最近的人距离10m以上,那戴不戴确实无所谓,但如果室内人流密集还不戴属实有点SB。此外,每周去nhs测个核酸也很重要(资本主义就这点好单人自测核酸免费还给出欧洲各国认的报告)" L# h; O) j3 M/ Y1 _+ J
那么为什么政策更强势且执行力度更强的情况下欧洲多数国家疫情还如此严重?政府角度来说,欧洲国家政府在执行时没有常态化,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将疫情严防在襁褓状态中。反复的各种政策使各机构各民众处于一种“狼来了”、“再而衰,三而竭”的状态,明明20年秋季各国都下降到日增两位数及以下却迫不及待地全面解封导致疫情延续至今。从民众角度来说,欧洲各族人民对疫情的态度确实有点神奇,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抱有一场不负责任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在他们(尤其是年轻人)眼中生命健康不重要,自己和朋友玩得开心最重要,在柏林街头正值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时,大批的年轻人出门发疯,一辆看起来破旧的校车停在我面前,上面“衣衫褴褛”的金发巴伐利亚姑娘们一个个招手喊着我和我朋友上车一起high,不过看着30多人挤在一辆中巴里还飘出若隐若无的大麻味道我跟朋友都谢绝了她们的好意。也正是有这些对策,我们一行人从始至终从未有任何人核酸阳性或者抗体阳性. p9 D$ T% t" }9 j& M& N

* R- u1 C! k, z2 h6 y1 Y4 U$ l 为啥数据上看英国疫情这么严重,朋友圈的留学生吃喝旅游一个不落,连口罩都不戴?-1.jpg ! O8 f* `  E3 H, K0 [
' H) n& C- e; v
为啥数据上看英国疫情这么严重,朋友圈的留学生吃喝旅游一个不落,连口罩都不戴?-2.jpg % E; g! }- B4 e

+ K; _+ C( ^: k# s) g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上,勃兰登堡门前密集的人群和近在咫尺的新冠聚会
% f- X3 @* S& Z( D  c8 r: \
8 J! y) j: W" X, ~: t相比较下,错误且顾此失彼的防疫手段会使人面对更严重的新冠威胁。其中有一位同学坚持在疫情最严重时期(20年3月)回国,结果在航班上被邻座感染,并在下飞机后确诊$ ?" {2 H# J  G8 h3 m8 P" O" Z
我国相较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显而易见的劣势是人均医疗资源不足。英国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ICU爆满的情况,而即使在平时我国各级医院ICU也一直处于几乎满员的状态。一次严重的疫情会导致全国各地出现极为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这也是为什么全国甚至全世界即使疫苗防疫效率降低都在鼓励接种疫苗。所处的环境不同自然有不同的对策,无论如何重点是防止被传染,而不是遵从了什么防疫策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