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

[复制链接]
查看3813 | 回复20 | 2021-6-30 16: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 拯救上班「卒」,更多「办公室健康」讨论欢迎关注。职场虽辛苦,上班族不「卒」!1 n; Y: G2 e/ P+ C1 p0 L" q
大部分的办公室行政人员基本上都是坐一天,偶尔签字找领导去财务会走动几下,很少有大量的走路或者体力上的劳动。运动量很大的应该是大脑、嘴巴和手,比如思考、沟通、写作之类,但是一天下来却感觉身心俱疲!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家里大人有说,用脑过度也会瘦,意思就是大脑用得多了也会消耗脂肪,其实也算是一种运动量。但是以前是不累的,只是表现得很能吃。现在下班了基本上都快瘫了!是老了体力不好了?还是其他原因?
. w/ E' E  G4 T3 _7 v  _本题已收录圆桌「日常行为分析」
7 S9 t. F* v& g. x# U" A6 F地址:http://www.zhihu.com/roundtable/everydaylife
張先眚先o | 2021-7-1 01: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和无意义感对抗就是很疲惫的事情。
: ^" \* S+ D. y3 O$ m9 [当我做着某项工作时,我知道按照世俗标准这项工作算是很不错了,我也明白这个职业和工作对于社会可能具备着什么宏大的意义,我还可以想象别人羡慕我的样子来给自己打气,或者威胁我自己如果不好好工作就会在未来没有饭吃,但我就是觉得这些理由不能完全说服自己。2 _& w( ^+ l3 T  j8 I
人是时刻需要生活在意义感当中的生命,意义感来源于我们的观念系统,如果观念系统不能够组织和解释我们的全部经验(包括外部经验和内心经验),我们就会感到压抑或者无意义,感到自己被异己的世界给无机化,陌生化、机械化了。
$ H: b% r$ f5 d: g& u然而人经常高估自己的动物性,低估了自己对意义感的追求,或者认为意义感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东西,是只有少数有文化的人才会追求或者配得上追求的。表面上看,很多人在工作当中并不会特意强调什么意义感,但是这只是说明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需求,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这种需求。比如说有些人在过年的时候接受多年不见的亲朋好友的恭维时,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挺有意义的,可是当自己远离了那个热闹的氛围,社交面具被撤去,独自一个人在深夜辗转反侧时,就会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再比如说很多高中生在学校里非常拼命学习,因为学校和社会给他在校园之内营造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意义系统,这个意义系统通过屏蔽外界的信息和对个人的经历进行重述和改造(比如以成绩为主线来叙述个人史),来使人相信自己按照学校要求做事是有绝对意义的,然而走出校门后这种意义系统就被彻底反驳了。多说一句,这里也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几百年前乃至几千年前的历史真相,表面上看这些历史事实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关系很小,但实际上,我们需要从“我从什么时代走过来”来寻求自己在宇宙中的根基,历史观构成了我们思考现实问题的无处不在的大背景。4 ~8 J8 {# ?- y7 x# h
因此,靠短暂的打气或者特定的场景下才能感受到的意义感都是不持久的,会不可避免地要再次陷入到迷茫、虚无和不确定中。在这种精神上的反复折腾中,人们一方面害怕不确定,情愿相信社会给自己许诺的多少年之后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厌恶确定性,觉得这种许诺和规划是一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当一个人不能理解自己生命的轨迹,感到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在被动应付外界的压力时,即使自己在现实中是有权力的,也总有一种无权无力的感觉在折磨自己。反过来说,当一个人通过挖掘自己的人生建构起自己的意义系统时,即使他做出服从的姿态,即使他遭遇了很多无法预测的事件,他仍然是主动的、有力量的。疲惫只是内心深处的无力感的一个信号,它时不时地提醒着自己:我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简单浅薄,我需要一种有深意的生活。
$ d0 B+ e1 ~  N; K8 v; I相关回答:. e2 g6 O5 ~4 ^; F
为什么近几年自称抑郁者越来越多?) s9 I$ A) T9 M' j. N3 h2 T
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会迷信(信神信星座信宗教)?
凯斯琳辣 | 2021-7-1 07: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耶鲁医学博士教你如何消除“大脑疲劳”
2 \* {+ P0 D: g9 a* w1 V1 }《最高の休息法》这本书目前在日本的畅销榜还没有出简体版(已经出繁体版),跟一位在日本留学的朋友焦糖pan把这本书读了并且写成文章。
  X1 i0 h% [7 s* `$ B- G0 G, S& }0 Q& a& r2 S0 ~0 R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1.jpg - c7 F+ Y+ o% T: Q

, Z" y7 U* |3 |$ `6 M$ ^) \+ s% N1
- M% K7 @4 ^( a" s! x& d你的“累”并不是真的累
# V* R! D, ]& }% {+ n! r3 E* |: u+ F0 y% w. E3 v( x7 ?! K
想一天到晚“葛优瘫”;7 N+ p) n3 l  P
总觉得自己“丧丧的”;
9 j* o0 ?* c+ Y4 G4 \好像无论忙不忙都感觉很累;
& S4 ^( d. C5 O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总爱想些有的没的……( j- |6 W8 |1 r" R' Y  {- t
5 v5 A1 L" I3 j" y' ]
你有以上症状吗?是否苦恼于为何自己总是身心俱疲?想不想知道大脑是如何让你“心累”的?
7 }" m; V+ W6 V1 T3 D& D3 i4 N4 b  z( v  B; M: r0 p
本次介绍的日本畅销书《最高休息法》将一一回答这些疑问。高颜值医学博士会为你揭开大脑疲劳的真实秘密,并提供七种让大脑不易疲劳的方法。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也许你的“累”并不是真的累,只是不会让大脑休息而已。
8 H! r! w$ D% H' \* R+ Y  G& z! F8 f2 \1 n) |  d
首先介绍一下这位高颜值作者久贺谷亮。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部精神神经科,是一名同时拥有美国和日本医生执照的医学博士,一直致力于研究正念认知疗法和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技术疗法,并且具有25年临床医生经验。1 p: |: @5 F9 v1 Y
$ R. m: V/ j6 x  G5 ^3 @

* Y8 k; F* a6 K+ O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2.jpg
7 a1 v4 w/ W, g* O% d# `" I: W- l5 ?' G1 O( A0 S
2/ e( T1 k1 W0 `9 Q. U- E2 z  q
大脑疲劳的秘密:& K' l: |' j5 l% B6 M& s* o
  ~# U3 b, {$ m! ]+ E& u7 ?
1. “身体疲劳”和“大脑疲劳”是两回事
# L0 G) p2 |9 R$ O( f) P* m- @/ T& ^6 O2 B( d
大部分人以为“休息=让身体休息”,例如睡个好觉、泡泡温泉度度假等。这种让身体放松休息的方法当然很重要,但“大脑疲劳”并不会无法因此而消除。“大脑疲劳”和“身体疲劳”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差异,再怎么让身体休息,不知不觉间“大脑疲劳”还是会不断累积。长此以往,人在各方面的表现便会越来越差,甚至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 M2 |( a+ I; v
, @, ]* B/ f% o8 \4 m! h: m! G$ U& n9 C$ }: A2 T1 A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3.jpg
  v: ~& h  a" ]: h3 @2 g" o% F, N0 ^5 t: a& u; Z. \
2. 大脑疲劳都是DMN搞的鬼?
1 N. f: y; _8 P/ [
" Y' S. f+ B0 ~2 x大脑重量只占人体体重的2%,然而其消耗的能量却占人体总能量的20%,并且其中60-80%的能量都被一个叫做“DMN”的脑组织无情消耗。DMN(defaule mode-network)由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皮质、楔前叶以及顶下叶组成。即使大脑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活动,它也会不断运行,执行一些基本的操作。也就是说,即使你在发呆或放空自己,只要DMN持续运行,大脑也会逐渐感到疲累。( L: P& X8 @+ `
* W! G. i3 o' i9 z1 [0 T* J
越“瘫”越累的症状也许就是DMN消耗太多能量所致。! n) r; m1 U% N- v* B& ^" c3 \

% N4 c9 M2 q( e, ^4 l7 ]' y7 J
4 H3 J) U  q6 C# t3 Y$ ^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4.jpg
" d& t* V8 S/ x5 O# B1 d2 H5 ^/ D9 {4 }6 _3 ^$ m& u
3. “正念”可以塑造一个不易疲惫的大脑/ {% N, E/ M" l6 }: N' S7 R. C
6 F: B1 J; e- u
要想让大脑得到休息,必须抑制DMN对于大脑能量的过度消耗。耶鲁大学的Judson Brewer在2011年发表论文说,他们对有10年以上冥想经验的人研究后发现正念可以抑制DMN中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皮质的活动。( Y" Q  R' k  t( O# I4 X" @5 i0 v

: T. R" X1 a: i* a7 D; [/ ~被称为正念之父的Jon Kabat-Zinn在认知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冥想,创造了正念减压疗法(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根据他的研究团队在2005和2011年的报告显示,正念减压疗法连续使用八周后,大脑皮质(大脑表层最发达的部分)的厚度增加,大脑机能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抑制老化导致的大脑萎缩。他们还发现,经验丰富的冥想者在后带状皮质、背侧前带状皮质或背外侧前叶前野的联结组织得到增加。也就是说,持续冥想可以控制DMN的活动。
; m# }( P/ ]4 R  R
, q, b- I2 L5 q7 h# ^+ O认识到正念对于大脑的重要性之后,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如何通过利用“正念”塑造一个不易疲惫的大脑。以下七个方法分别对应解决大脑疲累、心事重重、压力导致生理不适、胡思乱想、被愤怒冲动冲昏头脑、看他人不顺眼和身体不适有痛感这些症状。七个方法的基础都是持续“正念”。& J8 b+ G+ D# b5 d; u8 g
: ?, i' h" \$ Y. V

3 Q1 D, y( M4 W% a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5.jpg
: }0 Q3 q" d7 S' L- T5 R; G
: t5 ^5 T. r0 F7 a* A3 m3; d6 P- W: r  I" ^& p8 z
如何消除大脑疲劳- c: M, S% i. q* u) d
6 U- P8 d! g3 W; P
1. 正念呼吸法——适用于大脑疲累时
7 y6 R: o! y- s. t) W
/ n+ K/ L9 u6 s5 e! v8 S/ h大脑的一切疲劳和压力来自于“过去”和“未来”: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心有不甘,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充满不安。也就是说,思绪一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徘徊,然而就是不专注于“现在”。这种状态不断持续的话便会导致大脑疲惫不堪。而正念呼吸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 |9 o) }, N( ^; a5 Q# }+ L5 Q6 t: O7 K( w
  l# Y' V* }; y8 m7 ?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6.jpg
- g' l. A' i9 m. T0 z  N/ A  h" ^: E- }6 V4 o# w
做法:( [" q3 c  S# V6 M: K& a' c

2 M" d; |" m6 u$ I①练习基本姿势
( [. l" _/ D3 ~) M: y; i6 H- 坐在椅子上(挺直脊背、不靠椅背)
% E; g! l) J3 K" O( P3 |; g- 不吸肚子,手放在大腿上,不交叉双脚
) w* N  S* f: P: F- N. P- 闭眼(要是睁眼的话,目光望向两米外)
0 Y$ q, i, L4 r: j  a+ Z3 F- d" J长期坐在办公室上班的白领容易习惯性圆肩驼背,导致背部肌肉习惯性紧张。「脊安适」这款设备仿真脉冲按摩,放松这一部分肌肉,就像在做伸展运动那样。. u0 R9 W! F( h/ k+ w1 l
学生则容易过度低头,往往这就是大多数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不过更担心的是长期低头作业会导致颈椎损伤。「脊安适」有智能提醒功能,端正坐姿保护颈椎。一旦低头超过 20 ° 健康区域时设备就会发出震动提醒。. c6 Z0 E5 ?  Q7 @+ s; c1 E) K2 m
https://xg.zhihu.com/plugin/ed9349ba4e2228d96dd8a0b36fad949a?BIZ=ECOMMERCE②有意识的关注身体的感觉
# e# J- X% a2 \/ H- 触感(脚底踩在地板上的触感、屁股坐在椅子上的触感、手放在大腿上的触感)
8 s, i' O! C; _0 L6 |* b% X- 身体被地球牵引的重力感
' H% O# P/ k2 l+ C, d" E- m7 h9 q
# ]+ E; L* h. H) {; c③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7 ~& H( f+ r* S( d4 N0 l- 有意识的关注与呼吸有关的感觉1 b+ m, J% D# V' n
(空气吸入鼻腔时是什么感觉?吸气、呼气时胸腔和腹腔发生了什么变化?呼吸间的停顿是怎么样的?每一次呼吸的深度一样吗?吸气与呼气之间有温度差吗……)
: r6 i8 ~8 Y( b# m; g: h- 无需深呼吸和控制呼吸1 b" g) L( N7 j6 h
没必要去控制呼吸或改变呼吸习惯,就像平常一样自然的呼吸即可。- `9 r. ^: s5 ^/ Z
- 给呼吸编号效果更佳
$ V2 ~8 x1 Q5 U& p给每一次呼吸贴个标签:例如1、2、3……10,到10之后再从1重新编号
( s6 X' f# y0 c# B% s( s. U
0 x+ d7 n1 `! ?/ Y8 ]④走神时4 f$ B" L; U8 J' R$ a( E" L! m6 }) j
- 意识到自己走神后要迅速调整状态。轻柔地、缓缓的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呼吸上" E1 k; }/ s( k) k) x3 r: L
- 走神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无需责备自己
5 b: I; u' q  a2 {' Y
/ R& f3 L4 r8 M" K. v5 vPoint:& ~7 P. n5 v- I, @! |3 R8 y5 ^
- 无需花费较多时间,一天做5分钟、10分钟即可,最重要的是要每天实践
& K% E, V3 W, h- \* L8 m+ W- 一定要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方练习(因为大脑喜欢“规律性”)
4 I6 V, z3 |6 U4 @! W# f0 }" _8 V  T* N: ?
2. 动态冥想——适用于心事重重时0 P. T/ f8 k2 O  {$ R
: \+ q1 i; \' R3 g4 h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下意识”去做的,比如刷牙、吃饭、走路……在做这些事情时,我们根本“不过脑子”。这样会造成意识不集中于“当下”,飘到“过去”和“未来”。而动态冥想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并且实现flow“流”状态。
  z* B, [: Q6 R9 ~; F0 g( b; n4 H; e' B2 @

5 U! ~% j" R+ s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7.jpg 9 N* e9 M# T# y- Q
; @' s, y% b* A) g- k1 z) R
做法:: y0 l. \& ^: z+ X( }$ x

, f) o0 O, \* h8 r& i9 p7 e①步行冥想
; ?: m  u: `% [" m- 步行速度任意,但建议刚开始时走慢一点
6 U0 P  L4 n  {8 P1 h% P; k- 有意识的留意手脚肌肉、关节的变化、与地面接触的感觉
. K' V0 [+ {, z7 _, l' [1 ?+ S- 给自己的动作分类,例如“左右”、“上下”等等(这样做能够进一步集中注意力)
* B, `+ Q- g8 T/ O# R+ Y" D: V0 z+ b0 y; @3 C3 ]
②站立姿势的动态冥想
5 Y6 ~7 a" ^& D6 }, u- 张开双脚,距离与肩等宽,伸出双臂慢慢抬高0 p% t. X2 o2 {& M
- 将注意力集中在腕部肌肉的变化、血液下流的感觉上,还要关注重力变化7 t/ g% k! p( C  d
- 慢慢将手臂抬高后,再慢慢放下手臂至原位(不断重复这个动作)
0 F- ~) B  D, s- t
! e4 W" M( h" W3 z③坐在椅子上的动态冥想5 j7 J: S0 _, s. q
- 坐在椅子上,从后向前慢慢转动肩膀2 j# H# L$ b( z: J9 _, ?9 z/ }7 z9 o  Z
- 用心感受肌肉、关节的变化
9 l- a/ j  M4 U) T6 J( @- 转动一次后,反方向再转动肩膀- G# P' y2 F: k" \, {4 a

8 J/ {+ q1 E9 s# h4 a4 s④其它动态冥想
9 t' e0 x; a6 ]* k7 ]: v( Q- 有意识的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例如穿衣服、刷牙等5 h) v0 E' w( B
- 开车时可以关注开车时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感觉、手握住方向盘的触感、控制方向盘以及刹车时肌肉和关节的变化等(注意安全驾驶)* K3 m' k5 J/ L4 Q- [
- 一边做体操一边关注身体的变化
. s8 L2 N9 u5 s8 d* M  `* \
: p" W, s$ v7 K( L0 n2 ^3 XPoint:
( K& l8 p1 g) W+ q( Q% Y, n- 提前决定好进行动态冥想的时机有助于养成习惯。例如,今天决定从离开家门开始动态冥想;刷卡进地铁站后开始动态冥想等等
+ O$ X) ]! ~9 O- U- r0 `* U- 吃饭时也可进行动态冥想。关注食物的口感、食物在口腔内的触感、唾液的变化等等。/ c9 b# p% w0 y7 j, J6 w
& W7 r2 C! Y, N
: K; n$ P) k- w; e4 K0 O0 G
3. 压力呼吸化法(breathing space)——适用于压力导致生理不适时3 `7 n) T( u- c6 u

" l! L6 E1 q* f7 H6 y/ j1 e) C压力虽然是心理现象,但是逐渐积累后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刚开始可能只是身体疲乏或是肩酸,逐渐加重后会导致激烈的腹痛、胃肠炎等。为了防止压力产生和恶化,可以尝试采取“压力呼吸化法”。
$ y2 o; }0 u. K* i/ q2 g
% ?5 Q6 L. w8 D5 J* W; T- G2 ]0 {/ U5 r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8.jpg ; w/ U5 \. G" J6 K* m' t

& |! }( s# b6 h& V做法:
! l+ D( f, U- t- h% j4 P4 ^' x7 l2 d8 G) W! J" C" E
①注意压力来临时自己的变化6 [: U: D: S8 n8 u0 p
- 采取正念冥想的基本姿势(→见方法一)' K. T# E& g+ |+ T; |" ^. i
- 将造成压力的原因总结成“一句话”(这样做更易把握身体和内心的反应)
3 A& j, V, O, `1 C7 _1 ^, }- 在心中默念这句话,同时感受身体和内心有何反应
. u3 ^. q  t& p) v& [
$ D5 l+ E7 n, v# \6 e②将意识集中到呼吸上+ U2 V1 _( L  ~: u9 U
- 给呼吸编号(1、2、3……10), W% j# m6 w. P6 R  c
- 感受身体由紧张到放松的过程6 l' E3 g+ e! k# K+ T0 Y
" c1 i  [+ J- m8 b
③将意识扩散到全身, l3 g* h3 O& d& _
- 将注意力扩散到全身(设想全身都在“呼吸”)8 }# f( R5 w, N" o* S. E3 j
- 吸入空气时,设想对压力有所反应的身体部位在“吸气”,随着呼吸起伏,有意识的保持该部位的放松
( p, G8 l! {% C( X% `' _! l- 继续将注意力扩散到周围的空间. I! V# X8 c% o. h7 R
  E" O' s1 F0 \. c+ f+ Y
Point:
+ f5 E! ^) ^& e8 r- 身体疲劳的主要原因仍是大脑疲劳9 V# U; [1 I* T* [/ \: g; R# Y, I
- 将导致压力的原因“呼吸化”后,能够使自己的“错误认知”客观化
; F* L% }' t/ o0 z3 \& D. c% G: R1 F. E: I) o, [3 m% ~( E0 G* z
4. “monkey mind”消除法——摆脱“胡思乱想”+ X+ c+ S, y( ?6 V1 B
. g4 U' z9 H0 Z5 z" o$ q9 r$ ~! V
久贺谷亮将脑海中的过多思虑和杂念比喻成“monkey mind”。思虑和杂念过多就像猴子在大脑中喧闹一样,会消耗大量能量,导致大脑疲劳。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他提出了一种认知行动疗法——“monkey mind消除法”:& t$ P  H8 E& ~7 F7 Z0 V2 l; H

6 v2 S, ^2 g5 y6 V想象自己站在车站的月台上,电车进站,车上坐着名为“思考”的猴子乘客。电车稍作停留,你站在月台上不动。过一会儿电车载着猴子乘客出发离开车站,你仍站着不动。然后又来了一辆又一辆电车,但你一直保持站在月台上不动的状态。* z9 z0 z% T- B5 r  D
* e2 Q" S- x0 Y
这个比喻想要表达的是:要对大脑中的“思考”摆出一副“旁观者”的态度。那些吵闹的“猴子乘客”早晚会随着电车出发而离开,你的内心只是“猴子乘客”途中经过的一个场所而已。人类总是喜欢把自己当做“思考”的本体,但其实人类不过只是一个容器。就像车站和电车是两回事一样,没必要将“思考的自己”和“思考的事情”等同视之。# R/ K0 y% N1 L. _% g4 p
- H$ o6 M' p* o$ }+ e- {
. x+ N0 ^: Y$ b7 [0 W# `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9.jpg + F0 ~9 [- e5 E
4 B8 h/ A3 ~' O2 F; H8 S$ y
做法:
5 [2 W! I1 \; Z+ @$ L# o  L3 f, U1 Q( a! i( W. }+ s
①扔掉“胡思乱想”
5 \% G! p+ t0 ~& q+ N# U2 |( V- 给思考贴上标签,留心那些“想了很多遍”的事情
6 v* V5 T( c" Q* N2 U/ b- 把那些已经“想够了”的想法踢出大脑
3 ?& B% |/ ]5 L* Q2 |* N- \7 e% ^' ^1 y2 I8 ^7 W4 i
②找到例外
; J- p5 [) u! Y% f! P1 A9 V- L- 一直出现同样的想法,是不是因为设置了同一个前提?6 Y/ F/ q9 u; S
- 想想一直纠结的这个想法是否有反例( d( D+ A+ }* w) B7 B

( h( Q) q" x! i③站在先贤的角度看待问题
5 ^5 r$ D. q2 q7 v% p4 d- 自己尊敬的人或历史上的伟人会怎么处理呢?# z1 b! Q" g6 W+ P$ D
- 他们是否会将“思考的自己”和“思考的事情”同一视之呢?5 d  H7 ]# O! Z6 g
: o' k5 y5 g6 C) y4 {' Q  Z& ^
④不要判断好坏' D6 ?$ Z' J  l) m3 v9 j) g
- 正念的关键在于关注“当下”,不要对当下做任何价值判断
: L# t" B& L% \7 B; a- 时常保持no judge的状态
% ~3 G( O7 @/ Q  q5 _0 [
; ^0 q1 H+ ?4 @4 [3 z4 X/ o' h⑤寻找由来4 b7 z8 f  w; f9 ?6 o0 N
- 为什么这个想法会出现这么多次?(是因为愿望没被实现吗?)9 R6 G+ L4 L0 n9 _
- 重新认知自己的“deep needs”(深层需求)
4 n5 l$ j  r$ B2 d7 Y% Q6 D/ e+ z3 f' R# L
Point:- V: ?/ J: i) V  r" ^3 z
- “杂念=电车”“自己=月台”这种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显著
1 F5 l* \+ j, V+ ]5 C. a1 J- 胡思乱想会妨碍睡眠
" G; ~- ~' T1 p' d9 ^+ n6 B. W6 s! `% D8 l( l8 P' ?0 k# p9 k! Z. p
5. RAIN法——被愤怒冲动冲昏头脑时
1 |! M; |- n: t" J! S2 t& _
. H& p1 e) J0 o4 ]1 I! N# mRAIN法是以下5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缩写。3 e' v9 L  Q2 b4 P+ U( @

; u5 [% }2 N' U! X+ J
- K/ v+ V0 K' g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10.jpg ! x5 `+ V3 B0 E" `
( @/ `7 W: z) U  N
做法:
: h5 k- \# w8 f1 g  U9 d$ C' k
3 \6 A9 v! N' M1 N, [①recognize(认识)$ [( f9 e- d% A  f8 O+ \
- 认识到内心的愤怒
. O& J) R, S1 G8 O" H- “愤怒”这个情绪和“愤怒的自己”是两回事! n7 L# i/ f' f' W* ]; I
7 h4 ~4 }- E  S" U. e
②Accept(接受)
0 m  }8 f' V) o$ i- v! l- 接受自己愤怒的事实
) v: S3 h6 {5 x  b- 对这个事实不加以价值评判,直接原谅
( U5 ^. {2 q8 j2 J# `0 [- L( P
  @! a3 R( l& N2 a' K- }③investigate(调查验证)- G5 y* c0 J, r5 R4 I) @# _4 N
- 观察一下愤怒时身体有何变化
" Q  {9 m: r  F+ s: X" s1 T- 心率变化如何?
, ]/ c7 l0 N6 K' D$ E) [8 c- 身体的哪个部位感到紧张?
! t. M, E* x7 g, {, I% r
( j5 E8 p: C( z! [- E9 K4 q④Non-Identification(保持距离): P; |, e# W  z- [. m/ m
- 不要过分纠结自己的情绪3 c, A9 T9 ~' A% G
- 甩掉“愤怒”,把“愤怒”设想成是他人之事
8 l: `& Q# n0 U# B+ O; D3 f; C9 j& d3 P* K6 V) x" Q' K7 ]. d
Point:
* |4 b* R4 l& M! Q- 对于愤怒之外的其它冲动情绪也有效8 Q) s0 P2 m1 J  `) s5 x
- 目标性越强的人越不容易放松心情,更容易情绪激动
- I* K6 Y8 R9 I0 C! W4 i. G2 j, R) m" R7 d( h
6. 温柔的“metta”——看他人不顺眼时
7 c: N9 ?2 a" F( j, }9 S. c0 h5 C
4 [% n6 A- q' lMetta是巴利文(古印度的一种语言)单词,意为慈爱。简单来说这是一种从自身培育积极情绪的方法。遇到看不顺眼的人或事时,与其把精力浪费在厌恶、嫉妒、愤怒这些消极情绪上,不如花些时间多多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有效消除大脑疲劳。(莫名这个概念有点像现在流行的“佛系”。): U# j( y3 O: E  x) z
  C/ ^. D# Z5 b; Z1 r

! B; Z3 |: e) d% j) t/ w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11.jpg 0 s) r* C8 h( x# o! o
& E4 ~6 w; \% F6 D5 ^
做法:5 U2 p7 H4 T& h1 u# ]$ \; V
% W( m, n, E+ Y
①保持专注* ?) X* y: ~% k. u
- 将平常的正念冥想持续10分钟4 E. ?" p7 H2 D1 Q! m
- 注意力从消极情绪重新集中到“当下”
' [" L2 X/ P- r; z+ a, H" P3 e
3 u) ^- W# o$ [% \②想起那个“让你不爽”的人
; p" b' a/ _) g% q9 M+ F& J4 k- 内心浮现那个造成你压力的人
$ U, s. u6 I8 g8 H- o- 关注想起TA时的身体感觉和心情变化% |% W9 Z8 y/ N8 N# P
! o- P. ?0 o6 h% ?2 f
③在心中对TA默念以下句子
( T& D' ?; w6 w+ p1 \4 }- 保佑你脱离危险
0 V; i# Y2 v" {- ^3 l3 W# s- 祝愿你幸福平安
% G6 J! w* p7 L9 ]9 M: [# g2 z- 祝福你身体健康( U+ @6 Z% g& [& g
3 l0 }, J) F. ]
Point:
+ u+ g! \" m; K* e) S# i6 N+ U-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实践过这种方法
3 R, n/ l) O& X+ G3 J- metta可以抑制DMN的过度活跃
/ X& J. @+ N; V0 v- j4 z  D3 @# G/ A7 o
7. “扫描”全身法(body scan)——身体不适有痛感时3 r8 S: F" r9 y5 I5 Q7 I0 F7 i( k

- g, G* c3 L3 B# \8 d大脑的状态会通过自律神经系统和荷尔蒙反映到身体上。大脑积累太多疲劳后,身体的一部分会开始感到疲劳感,严重时局部会感到疼痛。利用正念“扫描”全身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
$ d. d: B: F' y8 y! |5 _" x3 k, M6 c2 @% i& M+ ~& m3 I& h

% F" b, r/ Q1 Q2 R, L6 H. Q/ i$ `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12.jpg ( B' R0 m. t0 l' ^& v1 Z
+ w; h& c1 ?2 u# _% r
做法:
5 E. q/ H( K- N9 Z
' M% }5 @: v7 f4 y( L①躺下并关注自己的呼吸
: o2 m$ V+ c1 s) D9 [5 M- 如果没有躺下的环境,坐在椅子上也可以6 u! U- l2 p" A2 s. k  X$ l
- 有意识的关注呼吸时腹部的上下移动变化
) P6 T. e8 }3 Y; k3 t; e, k& t# v8 \" B
②将注意力集中在左脚尖
6 b! m- A& k% y- z- 脚接触鞋子或袜子的触感如何?# e* C( ?3 ~! ^( Z3 m8 q
- 脚趾与脚趾之间的触感如何?5 z! [8 V+ L5 i* r3 D

' z/ [+ W5 m* b③“扫描”全身
+ R  z% R. T5 X7 S8 T  q- 从左脚尖开始“扫描”全身  P7 f4 o' J& Z
- 吸气后,设想空气经流全身后进入左脚尖2 [4 J/ h' @9 V2 `6 \4 o- d( @
- 吐气时,设想聚集在左脚尖的空气经流全身从鼻腔呼出1 c; i# B5 u$ T( ]+ s, i+ T. A
& l5 h% g# I/ c( o7 Y$ d) t9 m
④全身各个部位都可以这么做
3 h( c; x( N. ~& C0 P0 z- 从左脚尖到左大腿的扫描结束后,可以从右脚、左右手、头部、腹部等部位开始扫描全身# ^. D4 Q/ s8 y8 _  i. g
- 观察有痛感的身体部位(比如痛感的强烈程度),并“扫描”这一部位
& D$ m: M) b& o) p; Z8 [' k  V7 D# V* A9 u8 ~
Point:9 V2 Y0 r3 Q* p
- 对于肩酸和“葛优瘫”效果显著
! V; z. P9 q3 p& G" n7 M- 要关注身体的变化。当然,身体不适或痛感强烈建议直接就医
; v2 u3 D% e2 F* e9 I6 P! j0 w( h, N9 G8 A
: ]6 j6 W. u3 r/ A1 f# {
4
9 U$ \# m, e1 H& n% T最后, i* ?5 Q2 Q7 Z4 ^0 }
+ p* i$ T/ |: h" p) ^# h
《最高休息法》是一本工具书,本书最主要提出了 7 种不同情境让你大脑得到最高效的休息方法:9 I  w- M) }- L4 ?/ z% m0 H- y- q
" |# ^. D+ _8 e5 p
1. 正念呼吸法——适用于大脑疲累时9 w1 l# L. [0 w+ {
2. 动态冥想——适用于心事重重时
$ z2 O5 a6 k$ Z: [- h3 E3. 压力呼吸化法(breathing space)——适用于压力导致生理不适时  l4 P% Y4 y5 d" M5 V! e
4. “monkey mind”消除法——摆脱“胡思乱想”2 ?4 `4 o% Q0 q" S+ t
5. RAIN法——被愤怒冲动冲昏头脑时
+ v- G/ L, K' M0 H6 H6. 温柔的“metta”——看他人不顺眼时1 I9 ~; d. T' P/ j  h5 g* [
7. “扫描”全身法(body scan)——身体不适有痛感时; @1 F  O4 X, c" u, L: q

2 h; a1 `& Z  H% F6 F1 j3 D你可以根据你遇到的问题来选择尝试其中一种方法!* U* `7 z4 F5 F7 z% c

" I$ a5 A" X9 r; v- q; ]0 \, T% O& J2 U5 q! q$ {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13.jpg
) @- K( @4 F. j$ f" l  q8 s3 U: V  D' {, M9 Q# k5 f& n
----THE END----
侯占彬侯z | 2021-7-1 19: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族的疲惫是身心双重的。# D' P4 \0 e, S4 O. Q# J. Q
不仅在疯狂用眼、用脑,在久坐状态下,颈椎、腰椎也都可能遭受摧残。
3 d: C7 }) h+ @: y4 W连轴加班的日日夜夜,你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颈椎腰椎早就发出了「咔嚓」的声音;
( c5 n, y$ R) q3 p2 V2 F+ J, t8 Q眼睛越来越酸涩,可是你完全沉浸在工作中,想不到站起来走两步……
$ @7 e! f, h  X9 U& \还有沉重的房贷要还,有美好的梦想要实现,不辛苦工作是不可能的。
  W4 a  E. T$ {' H( ^9 t  q  u5 L丁香医生真想给大家一盆冷水,你这不是在工作,是在以命换钱啊!8 q# S+ k7 G. {* I2 }* L0 J- L  f5 r
其实,健康不靠治,只需要一些小的习惯,就能帮你赚钱不伤身,元气满满地「坐班」。
8 H7 Z' V& X; J" w% k& ]' W/ V成为「易瘦体质」,杜绝「压力肥」2 \0 [4 Q  z  ?) Q. X# p6 e! q
知道你的减肥计划为何总是中道崩殂吗?因为依靠自制力是没法减肥成功的!
  u7 t" e- q: c+ m是不是感到浓浓的恶意?& b4 e% }- _3 j$ b; K' T6 l
别着急,减肥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习惯。  T  M7 o- ^8 d* i+ R8 [) j% o
先养好肚子里的肠道菌群,才能养成令人羡慕的「易瘦体质」。
7 `4 W# G# Z5 e1 V0 F* J, C除了运动,养成好的「姿势」,才能优雅地「办公瘦」。& H, u. P4 {5 R" ]
当然,身材好看从来不是干瘪的瘦,在于比例。
9 {# r4 ^6 F' J  }& Z: e根据自己的情况,打造特色运动计划,久坐族也可以通过运动收获马甲线和蜜桃臀。
+ t$ ~9 o  N, x- |/ U学会放松压力,不做特「困」户
+ P9 d) T& s0 ^夜幕降临的时候,每个职场灵魂都在压力中挣扎。
* L' Y' `2 n3 z# D6 W我们的一生有 1/3 的时间花在睡觉上,但越来越多现代人却在焦虑中失眠,又在失眠中焦虑,最终在焦虑和失眠中惶惶不可终日。  }) Z  ]5 ~8 Z9 Q5 Z6 G2 Q
通往睡眠的旅程,身体和心灵两个都得在路上。
" W! F* x$ s; y$ {压力和焦虑通通要和手机、电子产品一起放得离床远远的。6 v* C! {- p/ Y+ [2 V
腰酸背痛,可不是好好工作的标准
2 H1 y1 @: z, y1 k* }- C腰酸背痛富贵包,两眼发花鼠标手。( X& U+ O2 |* f. A
手麻、头晕、脖子僵,你的这些症状都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
. a1 x+ J* H& p) g7 H上班时候低头看电脑看手机、午休趴桌小憩、坐车低头打瞌睡,这些习惯都在不断摧毁你的脖子。
0 o1 L. y) `+ Y9 F$ t高枕未必无忧,你的命可能是空调给的,但脖子绝对不是。
. I# R; y$ {, Z7 A; n4 o% I8 q短款上衣、低腰裤,也许并不太适合腰疼的你。
" J/ J3 B6 l6 n, ]# C. p$ W: W
眼睛和胃,「劳模」也有累的时候1 |$ q& I+ S$ H. r/ @
眼花时,没有一次深夜加班是无辜的。$ n" E+ l  F$ v, C& @) k( h! J* a
好习惯才能帮你降低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带来的伤害。
- ]7 x( J2 l: o( K
近五年来 19-35 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高了一倍。  Q' C6 t: k- n
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胃也不是一天搞垮的,健康的胃没有存在感,让人不自觉「作」起来。' ^3 V) Y4 i4 T& P% n5 X& |6 Y' a8 O
胃痛时开始喝粥、吃养胃饼干,丁香医生想说,你可能是在假装「养胃」。% V+ H4 p  \; d+ c5 B6 b2 G
不要迷信某种食物有开挂的功效,改变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是真正的「养胃」。8 L  s$ T  a) s- i) c
我们尊重你加班的需求,也关心你辛劳的身体。
) V6 y- v. D1 W* J* w1 C戳下方专栏,跟丁香医生一起,解锁更多调理身体的「高性价比」小方法吧。! J! M! Y  s" U+ ]( a0 ]
, t5 S+ b7 \4 _/ H2 a  s; I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m, Y0 w4 u$ R+ Z! [* N<a href="http://oia.zhihu.com/answer/1339566652/" class="internal" style="color: #0084FF;text-decoration:none;border-bottom:none;">????App 内查看
Du杜佳纯_ | 2021-7-1 22: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继续骗你自己了。
4 ^* t! W9 }; K% [! }& E$ V* _1 `$ F
你觉得上班疲惫不堪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根本原因在于:你其实心里很清楚你每天做的事情毫无意义。
, A; D( [3 n% j8 v3 M& y
, o6 A) f) u# D2 g7 ?  R回答里面大家给的那些七七八八的理由,什么坐姿啊乳酸啊颈椎啊血液循环啊只是表象,也许有点关系,但未必是主要原因,更像是逆向合理化的借口。. ?6 X1 |! t; u- p& A# c# h
- a3 F, b" q7 b0 r! e* d! r; D9 \
以前魔兽世界流行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很多那种网吧男孩,他们可以啃白面包,喝矿泉水,窝在毫无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破椅子上熬上几个星期,每天超过15个小时下副本,只是为了一把橙色武器。他们一样也是“在电脑前一坐不动好久”,还时有听说连续几十个小时后晕倒的。但我从没见他们喊累,他们只是会周期性的觉得“饿”,“尿急”,“困” 而已。
' [# |" _; l' }9 w$ R+ Y7 v& D
  U/ X4 y1 C) y  w. j  P& R人本能排斥没有任何创造性和成就感的东西,尤其反感机械性重复的活动。对于工作,也是一样,你的身体反应比你诚实。
4 h; |/ [: L$ Z" F! d9 z$ ?4 g8 y
可叹现代分工体系让每个人都只能做一个零件,越大的公司就只能做越小的事情。工序越分越细,流水线流到你面前,只要你机械重复就好。这个过程是如此的没有存在感又不需要动脑,以至于有时你甚至不理解他们干嘛要在面试你时问那么一大堆问题。; c7 Y2 a% s/ o
/ _8 X- c% ~% d
也许你的名片亮出去就让人闪星星眼,出入顶级写字楼,有恒温空调,漂亮前台和各种饮料随便拿的pantry来暗示你很重要,甚至骗过了你的亲人爱人,让她们以为你在从事着什么伟大的事业。但你依然骗不了你自己,你心底知道自己今天又在无聊的数字、排格式、删除行、添加列、贴发票、查百度、写没人看的报告和回复无穷无尽又无用的email里虚度了又一天。
! |: u' Q; h8 @0 E2 s% w* `
) w( u/ d8 ]! z; p( b2 \从早上浑浑噩噩踏进电梯到晚上稀里糊涂走出大楼,你一点儿也没有进步,更妄谈成长。你的大脑更是聪明的发现了其实你在整个体系中根本无足轻重。% \8 I- S8 l9 _, d3 W

) \  g# z! {2 g' U也许你还隐约意识到了,你在做着一份前途渺茫的工作,你这个职位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承揽一些其他人懒得做或者不想干的活。你今天又在这里浪费了一天珍贵的年华,而且这是你最好的年龄里的一天。更为沮丧的是,尽管你完全意识到了这些,明天和明天的明天你依然还会坐在这里。  U" M/ Q& e- [: n

+ l5 k* q! k4 [* E- X你觉得累是因为你不开心,不开心是因为你骗不了你自己的心。
参困波 | 2021-7-2 05: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上班最艰辛的劳动,被你忽略了……! D. w# o* b  q, w3 ~) u
7 c0 h+ U0 l# r
1、被忽视的情绪劳动9 ^! m  i$ G9 K+ A

5 p) _$ R2 o+ k# t) E1 \有一个经典问题:“每天上班都是坐着,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 u9 e1 e5 O1 |9 z" f
3 ?. ]  u' o3 V2 \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给出了他的答案:因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有一项同样艰辛的付出,被忽视了——这就是“情绪劳动(emotion labor)”。
8 b* B% ^# X# X( L( \# I* y- v  u: z; u5 D9 J" _( a
最初,它只是指那些对员工的面部表情有特殊要求的职业,比如:空姐要付出“热情的情绪劳动”,护士要付出“关心的情绪劳动”,医生要付出“冷静的情绪劳动”、殡葬从业人员要付出“悲伤的情绪劳动”……
% ~+ _5 m* I4 ?* L
. T( v* h8 ~# v& N) `- J) {3 A7 j甚至有些职业基本上靠“情绪劳动”。前不久,印度一名女主播在直播一条突发车祸消息时,发现其中一名死者就是自己的丈夫时,一度声音发抖,但她很快就冷静下来,新闻一结束,立刻痛哭着向前方记者求证——一个演员的修养,就是展现观众此时需要的情绪。0 `6 l' a# o- E8 |' a3 P" b# J7 c) y
  N5 T4 _4 N2 ?
什么?你的工作不直接面对客户?别高兴的太早,Hochschild教授后来在《组织中的情绪》一书中,将“情绪劳动”的定义扩大了:“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8 t; {- d& ]* |5 n6 F$ a3 U  g

/ G5 G0 v) i/ z% l* t& t, |创意人员面对“不懂装懂、不尊重专业”的客户,要付出“诲人不倦的情绪劳动”;. f& k! i% }4 Z4 r
下属面对“因为心情不好而粗暴无礼”的上司,要付出“委曲求全的情绪劳动”;
. M( W7 ^7 I7 W' C& q! K/ ?甚至面对“拿腔拿调、不愿配合工作”的同事,你也要付出“虚与委蛇的情绪劳动”。
+ ~/ p/ J2 j$ K, @9 X8 [* @' F
( k0 X3 c1 N9 V$ k* ]' m" `最操蛋的是,你不光要“假装开心“,有时还要“假装不开心”,老板家的猫丢了,你明明很讨厌宠物,也要努力付出“如丧考妣的情绪劳动”。
: S, C: o" `, V, u. D& {  ?/ D* v: K
; L* \* X' l! j+ ?5 O% `$ z$ X还有时候,有人也会借“负面情绪劳动”——故意不控制怒火——来威胁警告对方,比如,老师那句经典的训斥: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最差的!
; a/ z3 O; ^+ q/ g+ N2 S
: {, r$ T: K) K' H' \5 h5 k, Y“情绪劳动理论”在管理学界引发了大量研究。既然捉摸不定的情绪都可以定义成一种劳动形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去定量地分析职场的人际关系呢?
1 ~1 Q/ y7 W- j+ ~2 v
& ~1 q9 ^. T( B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1.jpg 5 d+ x: V9 P; S0 |6 G$ a- P$ c( Z

+ _  g5 L2 p% h2、情绪是一种劳动,回报理所当然
. a& K2 }( t5 E$ X  @& e4 J. X/ T& K& f: ^2 C+ J& W
几年前,我成功的打消了一个杂志编辑想转行做文案的念头。他说对方开了三倍薪水,我是这么劝他的:
  N+ z1 H% \$ x, u' ^
0 W4 Y- D4 f( r+ a: ?( K“打个比方,如果你以后的文章需要先让副总编提修改意见,接着是总编的意见,然后要让文章中提到的所有人审阅,再召集一批读者听反馈,以进行最后的修改,还有99%的可能被枪毙,还没有署名权……,给你十倍的薪水也不过分。”2 D! I# u! @/ A2 c* i0 ]
! r  T0 f) Z+ A& ~  |* U; ^( n
为什么一个广告文案写的几句话的报酬,比一个自由撰稿人写了一星期的文章还要多几十倍?因为他们付出了“客户放个屁都要闻半天的情绪劳动”,就应该得到超额回报,其中一半是工资,一半是嫖资。
' h5 N9 s7 n1 T( `& S( F8 p8 R+ [  V, |- Z2 ]9 U7 |
所有明确要求“不准不满意”、并且有标准服务规范的职业,工资实际上都包含了“情绪劳动”的回报,对情绪的要求越高,回报也理应越高,所以空姐的收入比火车服务员高,星级宾馆服务员收入比一般旅馆高。
# w8 e; O3 B" h/ R7 o6 ?
: m' k  e0 A& t" ?0 o  Y可是,问题来了。如果是前面说到的第二种——为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付出的“情绪劳动”呢?给同事的一个微笑,给领导一个马屁,这类情绪劳动没有强行要求,它的回报也是不确定的,可能马上就有好事,也可能只是在领导的心中种一下颗微弱的种子。2 [" I0 O: z1 l; j5 V
, k7 e% t/ e2 Y, T/ }6 m
以前讲情绪控制文章都是围绕“效果”去讲,今天我们不妨换个姿势,借“情绪劳动”这个概念,从付出成本的角度,讲一讲情绪控制这个老话题。4 F3 b* N! ?, g' H

. Y) O* f4 w, w( y. f# R, b& k0 ?+ R2 W$ J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2.jpg
, l  d# K4 K9 A8 Q/ J5 T
+ ?3 m. w: a3 S. I3、改变情绪表达,还是调整情绪感受?
2 ~& i1 Y8 ?$ l4 P3 D
+ d/ e# T7 t6 i9 c以前部门里有个小姑娘,失恋了。白天谁也看不出来,该严肃时严肃,该放松时照样嘻嘻哈哈;但据同事说,下班后,她一走上大街就开始哭,一路哭到家,看到室友后,又继续装没事儿人。
% b" m; ]$ ]4 x+ N8 F4 F% t3 c! D/ U% I0 ]7 C
好一个有礼有节的失恋态度,整整装了一个月,她精神彻底垮了,只好放大假回家休息。: w% [0 w% ^8 E) h3 H9 v

$ v  ]2 m* b) B1 @1 K" w问题出在哪儿呢?在Humphrey教授之后研究“情绪劳动”的社会学家Glomb和Tews,把情绪分解成两个维度:你的真实心情如何,这叫情绪感受(felt emotion);你表现出来的情绪是怎样的,这叫情绪表达(displayed emotion)。0 e4 F! N0 R; X/ G1 K
% c* p5 \  n& C$ U9 g
他们认为:“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的差别越大,你付出的“情绪劳动”的工作量也越大。明明是刻骨铭心的失恋,硬装没心没肺,积累一个月的“情绪劳动”把她彻底透支了。
4 |+ D) @2 L9 D( L- ~7 l. y6 I
& {! e1 }% A  r+ C8 o绝大部分情况下,职场要求的“情绪表达”都是积极的正能量,包括乐观、激情、满意、奋发等等,所以,当我们今天“情绪感受”很糟糕时,我们通常有两种办法解决:
# R  q- L2 H4 I* _7 s- h# o1 y' v. q5 M
第一种是“改变情绪表达”,就是假装开心,隐藏坏情绪。很明显,此时的“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的差别大,情绪劳动成本高;4 ~0 G5 N8 R) Y% b
, p- q6 x1 @9 e/ M$ t4 [5 n
第二种是“改变情绪感受”,就是自我说服,意识到坏情绪并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引发自己的正面“情绪感受”,与职场要求的下面“情绪表达”一致,情绪劳动成本也随之降低。/ U0 N2 r6 C5 y9 t: [; h

* V% e% B6 e4 b! a1 I1 t, v4 R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做法。  Z( s6 ~0 b' a- ]0 e1 a; z  C
2 |1 @2 N1 n. M+ E; f- k
很多人把“情绪管理”等同于第一种“改变情绪表达”,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行动。但情绪劳动理论告诉我们:“改变情绪表达”的成本一旦付出,人们就会期待相应回报。
, S% e$ Y' P6 J5 }# l1 u4 R8 Y; l! Q% k: P8 c
问题是,前面我们说了,“情绪劳动”不一定会有回报。你的服务态度再好,顾客也有可能啥也不买就走了,这时,你常常会想,刚才应该臭她一句“东西很贵的,买不起别瞎摸”,才对起自己的情绪劳动。
3 G+ E/ f- a  k) u# i
5 p( t( A7 Y% E9 L一旦回报不如意,你的心态反而更糟,就像一个段子说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以为去打打游戏转移注意力就好了,结果,卧槽,心态彻底崩溃了。
  ^+ z6 P& N# d9 _  _' P5 _7 o3 N" t6 ^9 a5 I& R
那么更低成本的“控制情绪感受”有什么不同呢?这其实就是后来的“积极心理学理论“。
! w) z6 U' Y, v
7 I5 A1 h) ^5 R' l* j8 C4 v0 `- z1 S, M7 ^) @+ z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3.jpg
- O, C/ n. z% L2 l
' {1 o7 s3 K' a7 f( r7 o积极心理学认为,情绪表面上是不可控的,但实际上它是我们的主观选择,是我们把现有结果的合理化了。, K: T5 f9 p- g
* z8 W* U) u- {% U" [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失恋很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忆什么呢?是那些美好的日子,还是吵架一塌糊涂的场景?- o7 b/ Z7 l% F

5 e6 U% ~- j- O8 Z" {; t% e& P答案肯定是前者,因为“那些美好的日子”是对你现在痛苦情绪的合理化解释。也就是说,失恋的痛苦一开始是自然的,但到后来,却成为你的主动选择。
6 V) Y7 E" D' i7 [' f, y  P2 q
. I0 v2 d; w5 L* j! g- P4 J这就是“自我合理化”。职场上大部分的情绪都是“自我合理化”的结果——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为什么领导要给我穿小鞋……
* u  M/ t$ P5 t# ^+ R: |1 m) `4 U
所谓“调整情绪感受”,就是指选择那些“对事实更积极的看法”。具体的方法,我之前写过不少文章,实操性比较强的有“红楼系列”的这两篇:
9 b( m! }( j1 s# f9 i  b
' N3 i6 g# [  {2 E/ x& c《“我想发火,硬忍下去了”“这有用吗?”》,侧重于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 S5 l6 I+ ^6 j8 \. j

- e: `5 E2 o1 f+ J《乐观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习惯(ABCDE乐观训练法)》,侧重于积极人生态度的训练
6 n* c/ a+ G0 y! p+ I6 R# G9 K* L
5 z. G% x( }- v$ }有人要说了, 只是情绪付出上的一点差异而已,哪里会有什么大的不同嘛?
. i# B* r7 {5 K! Y, _( m
* i! y3 I: e6 q1 R! \) y4、高成本的“情绪劳动”是如何摧毁我们的人生的
3 K5 I8 |: A. o+ s: \% c) N% K
9 U; `8 N, G# P- A0 o1 u& C9 K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心理学家达彻·肯特纳和丽安·哈克教授研究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米尔斯女子大学的150名学生在毕业照上的笑容,他们把这些笑容按照肌肉特征分为“泛美式微笑”和“杜胥内微笑”。
' @6 i, k, t# U0 U" O' N  q4 G" M: C, A. u/ |+ u* o5 @
“泛美式微笑”是指如同泛美航空公司空姐一般职业性礼节性的笑容;而“杜胥内微笑”是指从内心发出的、真诚的微笑。3 c9 I" v# c, Y& _8 O+ h2 Z
& Y) @5 U+ H$ G3 I7 ?7 t" Y
随后他们开始研究这些女性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结果发现:与露出“泛美式微笑”的女性相比,那些展现“杜胥内微笑”的女性更有可能获得并维持满意的婚姻。
9 P: M$ \+ R! S: c! u6 t: H7 ]
1 P0 Z0 F' S2 X: m2 G; x运用前面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泛美式微笑”是一种高成本的情绪劳动,“杜胥内微笑”的一种低成本的情绪劳动。; o! [  x6 X8 M7 T* R1 A7 ~
, {7 j* |1 s6 R
因为情绪的特殊性,看不见摸不着,有一些没有回报的低效“情绪劳动”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是不断重复,不断消耗自己有限幸福感,日积月累就成为收不回来的坏帐,最终压垮了我们的人生。9 G, |; {" m$ p5 ^; a9 d; s
. p1 w9 F8 Q! x6 p
可见,改变情绪表达是治标,控制情绪感受才是治本。& o2 v: p5 h$ P, v2 W# n" b! a
& C% R; C8 E) q) c" J. g
! D  V1 f  e& W' L6 k& i
% p3 s- p. {( O0 Q7 v

( G1 h* g$ e" n9 R  H, p5、可怕的是你每天都在控制情绪: J7 O, R* x7 K( c

+ K* \4 E% V8 C/ j0 q经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没有免费的午餐,我在后面要加一句,也没有白干的活。+ E1 X( G6 [0 H+ G

. _/ b4 [, A  p" `- _* Y8 ^- q' z所以那些高于回报的付出,必然不能长期坚持。, x6 Y- r0 j+ k: n+ ?; r

2 M0 A/ ~/ `' p为什么有些人一开始热情高涨,后来就变得冷淡了?也许不是他们的热情被消磨了,而是刚开始假装喜欢,后来“情绪劳动”的成本太高,实在装不下去了。& y1 J* ?" q+ N* G
, X+ C, A  w; ]+ s$ b
为什么有人能在各种负能量情绪中活得好好的?也许不是因为什么坚强的心理素质,而是记性差,忘了支付“情绪劳动”的成本。
* V" g& r' }$ Z0 s4 |# p/ J* a$ l, {# f7 m* E3 U. r
控制不住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居然每天都在控制情绪。这么昂贵的成本,你能支付到什么时候?
- h" l0 ^) S! j: Q: r  O4 R8 l/ s/ K" x2 L7 H4 q3 B
本人新书已出版,欢迎购买,用9个经济学理论解决9个职场经典问题. g- q3 h  e. A4 x0 R6 P$ W

; e" Y6 j# w1 w2 B* S6 d( _' W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首发,每周两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湖桐牵手涸 | 2021-7-2 13: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容易想到的答案是:用脑也是一种劳动,也消耗能量。+ p6 F3 g& Q5 i& p8 q" H
确然如此,人脑消耗的能量非常惊人。但是就我的经验来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我在办公室坐一天,和我在咨询室坐一天,包括我讲课时站一天,同样用脑,疲倦程度是极其不同的。7 M  d2 G) n6 |5 x3 X  D# W
我在办公室坐着的时候,大部分工作也是paper work,并不怎么费脑,然而累得像狗,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有时带本书,心想「坐地铁的时候看吧」,实际是一页也看不进去。做咨询和讲课时用脑的强度明显更大,但我体验到的经验是,咨询结束或讲完课很精神。——最多是站得久了导致肌肉酸痛,或是说话太多嗓子疼。但心情是轻快的,晚上回家还能写点东西,毫不以之为苦。
. c" j3 A# X/ n8 ]让我最难以忍受的,倒是看起来最轻松的办公室工作。
! L5 K3 Y7 p: G$ Z
1 P/ _) Z, f) O原因很简单:对我来说,办公室工作很难让我感受到意义。
9 h+ k9 |& I) S% T* C/ S. m8 h何为意义? @动机在杭州老师在「如何解决空虚感?」 这道问题的回答中,给了很好的描述:) @. d& z4 {+ v
我相信,意义感的本质是,我们能感觉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世界有联系。我们能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1 t+ L9 v7 @2 A4 ?
" B: ?& Y; e: T; Y; `0 W
农民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最朴实最根本的联系;
* Y1 |7 Y. T+ ^( u手工艺者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他能看见自己的工作成果,并且知道这样的工作可以为一些人提供便利,或是审美的愉悦(假设他的工作暂时还不能被机器完全替代的话);
% _6 U+ ]* Z* H7 k3 @7 a5 b6 D医生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他能看见自己的工作如何帮人缓解病痛和不安;! S3 ?! z1 H5 E! F) j
老师也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当他意识到教育可以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何等重要的改变;( D2 ?! S4 |7 @0 n
还有很多很多……大部分都是传统职业,具有不言自明的秩序感和对他人的重要性- D& X+ B" \* f: q0 X7 P
——在绝大多数时候,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无须怀疑劳动的意义何在(偶有例外,比如农民遭遇自然灾害颗粒无收,手工艺者发现消费者根本不珍惜这份手艺的价值,医生被医闹威胁甚至伤害,老师看见学生满不在乎地考试作弊……还有更现实的,他们挣的钱都买不起房子)。在他们不怀疑的时候,他们坦然轻松。工作就只是工作,不必再分心去想:「我到底在搞什么?」在搞什么就是在搞什么,很单纯的事。投入精力,投入时间,投入热情,把事情做好。不需要考虑意义,意义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于那里。至于说工作累吗?累,但只是单纯的累,累的同时不必再费心去承担什么。- A. N4 f, ?- O5 `3 Q, g
6 k2 i" C6 @" T$ w6 X9 J
最近读到一本书,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4 E# O2 b3 ?9 K* E9 Q; L" @. X. g
Before long the reader will find the expression "meaning-making organism" redundant; what an organism does, as William Perry says (1970), is organize; and what a human organism organizes is meaning. Thus it is not that a person makes meaning, as much as that the activity of being a person is the activity of meaning-making. (The Evolving Self by Robert Kegan)8 a2 P3 u( s( Y% m2 D
很快读者就会发现,「创造意义的有机体」这一说法之冗余。凡有机体所做的——正如 William Perry (1970) 所说——就是组织。而人类这一有机体所组织的,就是意义。并非人创造意义,而是人生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意义的活动。(罗伯特·凯根:《发展的自我》)
, F! ]* Z* n" x, G4 ?+ t, v; I% Q1 T0 D- y9 O  A! d
其中What an organism does is organize一句,非英语不足以传达其精妙。这段话可以粗略理解为:建构意义感这件事不仅是我们的生物本能,甚至可以等同于生命活动的全部0 [: l" {) n6 K+ v6 Q! w
. @0 w. b4 R2 t, y% B" b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道题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坐在钢筋水泥的办公室里,终日和文件、盖章、领导打交道的办公室职员,需要耗费额外的心力,来不断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价值
& \8 q* T5 h! n1 N! \除了薪酬(通常还是不太令人满意的),我们很难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不知道有谁在意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时候,在内心深处,我们甚至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沮丧和心虚(比如,当我写一份课题申请,明知道它没有多大意义,仅仅只是因为「职称需要」的时候)。这种隐秘的挫败感,会让我和世界之间特别筑起一道屏障。我们怀疑自己是「多余」的,「不配存在」的,但我们又必须掩饰这些疑问。我们很难为自己的生命画出一幅确定的,有意义的地图。我们意识上知道此刻就在这里,但意识深处又不断思索:究竟在何处?将来往哪里去?谁在乎?有何意义?——我们只是庞大世界里的一颗小螺丝钉,但我们看不到这颗螺丝钉究竟是如何成为这个世界运转的一部分的。
: q* J* q* C  M" Q当然,我并不是否认办公室工作的价值。——从世俗意义上衡量,这些工作有它的作用,甚至不可或缺。但是心理感受并不总是与之相符。这中间的关键,在于人与世界的「联结」。; f. x' R$ V, `" G4 B
「我这个人,与世界和他人是相连的,我能从他们眼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是整体的一份子」,我们需要时刻确认有这样的感觉。在工作的时候,如果能感受到(是感受,而非意识,理智上当然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What we do matters,我所做的事有意义——我就会从心底感受到我这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产生出「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做现在在做的事就好」的踏实感。这份踏实感,让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沉浸于工作,无须怀疑,无须寻找,无须确认,需要化解的也不过就是自然的身体疲累。反过来说,如果长期缺乏这样的笃定,我们对于当下意义的组织,就是模糊,复杂,低效,且难以定位的,自然也会消耗更多的心理资源。
' P: z# f, D" p  P  C- n
" W4 w4 H; d! V. x7 {( s  {当下这个时代,框架被打破,意义被消解,人与人的联系越发松散,「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莫衷一是……所以这种困扰已经不是一两个人的困惑,「无法踏踏实实地,笃定地工作」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我在《时代病的白描》中提到过这种状态,一经转载,得到了很多认同。这个时代有太多人难以确认生命的价值,就只好把「成功」一类的概念模模糊糊地,作为救赎的出口。仿佛工作中不干出点什么来,就不配理直气壮地活下去。但其实归根到底,价值还是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 L/ z7 i) W7 y2 n
卡巴金老师在《正念》中写道:「当梭罗写着:刚刚是早晨,可是你瞧,现在已是晚上了,我没完成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但谁敢说梭罗在家门口坐一早上的领会没有价值?
& }3 i' i: n, G, p3 z. m- E! a这个见地让我们想起老禅师说的:呵呵,老僧河畔贩水四十载,无何功德。」
( U/ G' |+ ?  {4 t) b6 x——我相信梭罗和禅师并未感到疲倦。我相信他们的领会是我自救的方向。
快揍有人 | 2021-7-3 0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很累,除了生理上的疲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疲倦。6 c/ f* w$ X8 E
投入工作,却没有获得预期的报酬,或没有受到该有的激励、重视等,从而失去成就感、价值感、心力交瘁或筋疲力尽。而当压力和疲劳长期累积,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止是普通的劳累,而是会影响身心健康的——职业倦怠。 3 z7 L# K9 n; k, v8 J
什么是职业倦怠?$ e' |( I; I6 r; ?! T( P* j; d
$ m" `; P1 H. k( P* U
如果你也有坐着上班、依然疲惫不堪的情况,可以看看是否有以下进一步的描述情况:; y  ]8 a5 a$ Q' G  t; f
    我觉得疲惫,情绪很差,脑袋昏沉沉我感觉抑郁、焦虑我觉得就要崩溃了我觉得再也受不了了我觉得很不开心、厌倦、不安这样工作有什么价值呢?大失所望我感觉很虚弱累到不想说话,真的很烦
    ! P9 b7 P" \& {
如果有上述多种情况,你可能正面临着职业倦怠,而不仅仅是体力不够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曾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是指个体长期处在工作高压力情景下,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很容易产生工作热情丧失、工作能力下降、投入程度降低、身心疲惫、甚至人际关系恶化的状态。
/ C7 a8 ]' n2 @研究者Maslach 和Jackson用三个维度来描述倦怠感:2 E- p0 p9 b5 r# T* V1 U/ R
    情绪衰竭:表现为个人心理能量的缺失,感到个人存储的情感已消耗殆尽;冷漠心态:是个体防御性的应对心态,从此来减少自己的情感投入、从而产生对他人的冷淡、隔离,以及对工作的漠不关心、无所谓态度和情绪;专业自我效能低:意味着对专业工作感到能力欠缺,兴趣不足和热情丧失。* ~- Q) M: X# V& t
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
: A" F+ y8 f; \, Z9 U- W5 d+ E3 `8 b! m
当自我价值和目标和公司现有文化、体制相冲突,缺乏足够的薪酬与晋升机会,努力得不到肯定和认可,没有成就感和归属感,就会开始怀疑自身价值,怀疑工作有什么意义,懈怠并排斥工作。  u6 j7 h9 D, L9 H9 P+ U' _
我们主要从影响工作满意度,以及人与工作场合之间存在的不适配,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方面,洛克(1976)发表的研究表明,影响工作满意感主要有4个方面:
% g- |4 Z* u4 F" j! N
4 G( [$ G4 w. }- c1 v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1.jpg 6 p$ T( F4 I: J  v+ s  X

4 k. ]% N$ L' \1 n3 P另一方面,结合Maslach和 Leiter “场合中的人”模型,工作倦怠中的不适配主要包含6个因素:
* [. h# W8 l) g/ z2 @4 Z$ K
% |4 Y: }, d# {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2.jpg 8 ]$ ?; z9 B/ O0 l3 @. X1 c4 D) ^% \4 }  e

7 Z, F8 Z8 X  V  v 工作负荷不适配(Workload)* o) V3 q2 A5 ^- f% G6 r7 E- ]3 \. H
例如一个运营,原本只负责稿件编辑,到了新岗位上,却还要学习数据分析,即使工作量不大,但缺乏相关技能、对工作内容的陌生,也让TA每天焦头烂额;
  i' ]& |" R' A% h) e此外,当工作要求人们表现出和自己当前状况不一致的情绪时,人们也容易感到倦怠,仿佛得一直戴上情绪面具。 " v; B: o' e; |  T, K
控制力不适配(Control)
7 [- c% \' ?9 h( t3 ]控制力不适配,意味着个人对工作所需的资源掌控不足,或者没有足够的权力以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6 H! ?2 h: n. X! j$ Z0 [0 l3 l
它反映出责任和权力的不对等。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非常想要做好一个任务,却缺乏资源(如人力、时间、预算等)去做好它,会感到深深的挫败与压力。
4 |% c$ O2 U; N. ^  Y$ ?而且,往往是那些会被自己的责任心压的喘不过气的员工,最容易体验到控制力的不适配。( ~7 M' T' v* q- {( C( @
奖励不适配(Reward)* D. v. C1 M4 l  M
奖励不适配所指的不仅仅是没有得到充分的经济报酬,如一个人没有得到与TA的成就相称的工资或福利;
" O: L: {' @$ \9 }1 T8 u它也包括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回报,比如努力工作,却一直被忽视,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此外,缺乏内在的回报,例如发自内心地感到自己做的工作毫无意义,也会给工作者带来持续的打击。 0 m: e( A; c% }& D2 r
人际关系不适配(Community)
$ B0 Q. U' q0 o( H$ \) d当人们在工作场所长期失去与他人的积极联系,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p0 |5 W+ V( k0 H* e
有些工作使得人们彼此隔绝,或者使得工作上的社交变得冷冰冰的。而最令人痛苦的,是与工作中的其他人(如同事、领导)之间存在长期和未解决的冲突。
' P7 U( P! B0 G" U6 G- R9 I0 @这种冲突不断地让我们产生沮丧和敌意等消极情绪,并减少了在工作中获得支持的可能性。
4 {$ N2 O$ P8 N/ Y4 k& J+ P 不公感(Fairness)
; |8 ]% Z, l/ E5 i# y3 l* o公正意味着尊重,没有被公正地对待,让人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否定。工作场合中的公正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薪酬是否分配合理、工作中的不端行为能不能得到惩罚、评估和晋升是否处理得当。& l3 s( V, k% K: B6 e: S  h
有时,当职场争端发生时,人们觉得无法为自己说话,或者争议双方话语权不一致,也会让人感到解决的方式并不公正。 - m' r$ |7 \% c  x
缺乏公正感在两个方面加剧了职业倦怠。首先,被不公正对待的体验让人愤怒、沮丧、精疲力尽;其次,不公正感加剧了人们对工作场合的冷漠、轻慢——既然我得不到尊重,那我又何必尊重我的工作、我的公司。
( w  j$ B( K1 o4 a6 E0 S 价值观不适配(Value)" t; ]6 |; ]0 C$ ~
人们可能感到自己不认同公司文化,或者在工作过程中,感到不得不做一些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或是有违道德感的事。例如为了销售业绩不得不撒谎,或是不得不宣传歧视性的内容,等等。
) h. d8 I$ X. v
3 }4 T; o8 r9 q: i& r. X- L如何调节状态,走出职业倦怠?
8 }' ]7 v- H5 s1 z
7 X9 g( f% y% I' _- v+ ^) `- V' _/ X首先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为什么变得倦怠?以便有针对性地作调整。如果发现自己和工作之间存在着多领域的不匹配,可以先罗列出最有可能改善的领域,先试着减轻一部分负担。
2 `" ?) d# Y! y% W: M% U要改善自己和工作领域之间的适配度,可以试试看以下方法:
7 l2 H* Y& d' D8 s4 Z/ s1. 增加掌控感  d* I, h/ h4 [8 \
无法控制的部分之所以令我们焦躁和痛苦,是因为我们试图去掌控它,而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它都无法被改变,只是挤占我们的时间、注意力和情绪。我们可以试着将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可控的部分,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尽量把它做好。 ' B7 i; ?' |3 ]) l. n: z
举个例子,搭档同事的工作能力短时间内无法提高,我们无法控制TA的工作能力,但是可以控制自己对TA成果的态度——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抱怨TA有多差劲上转移开,尽可能保证自己部分不出错;并记录好自己的工作内容,以便以后问责起来,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 r) N  d1 v7 Z# R此外,想缓解控制力不足的痛苦,还有个方法是适当降低责任感,接受现实:工作成果可能的确无法达到我们最初设想的标准。
( d: j; Z( J6 _* Z) M! B$ F
2 E4 p$ C8 e# c( J2. 快乐工作的六脉神剑:
$ R7 H  V8 B+ {# I' B+ M, A+ F: W采取行动(Action):工作之外仍需保持学习,“在工作应用中提升自己理论的系统性,分析问题时体现自己的专业性。” 抓住、把握关键问题,并寻求好的解决,保证效能。7 }7 F( I8 M3 O: {
调整信念(Belief):传统信念下,员工与工作结成的是契约的关系,赚取收入是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工作快乐的信念在于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必须摆脱“工具性”的工作观,把工作视为美好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
9 p! B7 c: \, q4 B抒发情绪(Catharsis):适度向朋友吐苦水,记录心情,把情绪抒发出来。可以选择那些在结束后会让你感到肌肉松弛或者内心平静的活动,例如有些人会放空泡澡、有些人在草坪上散步、野餐等等。
0 Z, P- z' x7 Z* ~8 A4 Z散心调剂(Distraction):建立日常生活的快乐小片段,例如看电影、参加聚会,如果有一些兴趣爱好,会让你暂时转移注意力。
' i3 j  O+ q! ~- f: ]& N发现意义(Existentialism):必须好好地问自己,到底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这个工作对你意义在哪?如果当前困扰我们的问题很难改变,如果有更合适的地方可以去……也可以考虑选择离开,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 I5 O+ m" \% q% F7 D增强体能(Fitness):学会充电,生活作息正常、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活力充沛。
( Q  r6 _5 I  D. u, V5 _( U8 _( Y当然,我们也并非只能选择留在一份工作中、勉强自己去做出调节。如果工作已经弊大于利,如果当前困扰我们的问题很难改变,如果有更合适的地方可以去……也可以考虑选择离开,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在有选择的前提下,工作仍然是为了我们的需求服务。: h) {! ]! b- }8 d) e: n7 {7 S
辛苦啦,愿大家都能更快乐的工作~1 q; v: v0 [. b0 M' s. N
以上~7 W/ Y9 D) T9 J8 F; K- s% \
参考资料:
! H5 @, p* E; C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 Leiter, M. P. (2001).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1), 397-422.Maslach, C., & Leiter, M. P. (2008). The truth about burnout: 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Pines, A. Aronson, E, Career burnout: Causes and cur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884 n3 _' r0 I5 R7 d2 T* t. Z  e1 [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q: H# k9 [( @1 ?9 D' p
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4 s! w3 @2 ?- @
当一对情侣无话可说的时候,该怎么做?5 [2 Y, s9 J5 I" {5 R& a
有哪些细微但是高效有用的习惯?
健康秤檬 | 2021-7-3 03: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难理解,就在很多单身狗觉得自己只缺一个异性的时候,很多恋爱的人都会因为照顾对象的情绪疲惫不堪。
; x1 L4 e/ o( [$ \7 z3 H2 ?逛街就是散步,有啥累的?一家一家店进去看衣服、试衣服,说好了回去了不再逛了,对象看到一家店还是想进去试一下,真的很累。# v4 ^% q" \7 F, f) n
陪对象说话就是聊天,有啥累的?心里想着去打游戏,还不断被拽回来聊天,真的很累。
) a: W8 I, v3 b$ w1 L, W5 k收拾家里的东西而已,不是啥重体力劳动,有啥累的?不停被对象指责,东西随便放,这不是那不是,真的很累。
6 V( X" [: u( r- i3 e' m; Z这下你理解了吧,导致疲劳的不只是体力劳动,也不是说『脑力劳动』让人疲劳,不必是『劳动』,只要是照顾别人需求的活动,都会让人疲劳。5 h: [  r. @% G2 j$ r, R# b; r7 t( `
简单说——伺候人,就会累。  R; u0 C* g- P* Y
工作,就是一种照顾别人需求的活动——当然是这样的了,如果你不照顾别人需求,别人凭什么给你工资呢?" v! H( K; H: |; r
哪怕你是一个坐办公室的白领,你的日常工作不消耗什么体力,工作内容也不怎么烧脑,但是,不是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怎么做要考虑客户、老板、同事的反应,这就是照顾别人的需求,做每一件事,你要想着客户是不是高兴,你的老板是不是满意,你得同事是不是觉得你做得对,有的时候,你正在按自己思路做一件事,还会别别人打断......干得多了自然会感觉疲惫不堪。0 s6 [1 _/ x% ^
工作就是伺候别人,别人的节奏和思维方式和你并不一样,所以就会有不同思想的碰撞摩擦,这些碰撞摩擦哪怕只是心理上的,都会碰撞出凹坑,都会摩擦出刮痕,% e! a' }6 {0 J' Y+ P4 W# W0 A" y
应对方法,也很简单——伺候一段别人之后,也伺候一下自己% ^- m: H6 k4 v9 z- J
每隔一段时间,就让自己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存在一阵子,比如,每隔几个小时,到办公室外面走一走(你现在理解为什么有人是不是出去抽根烟了吧),每隔几周,就去看一场电影,每隔几个月,就离开所在城市去旅游一次,放空自己。
* D/ Y3 b' u5 e$ u2 I  f& ]( [2 \$ u( t; h  h0 f! `1 H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1.jpg % `9 G, }7 _$ l
天之道,在于平衡,一味伺候人肯定会磨损自己,要时不时伺候一下自己才能平衡回来。
原野同学 | 2021-7-3 12: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你产生了「职场倦怠」。8 W1 F, t, J9 K6 A$ y
其实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想到上班就像上坟一样心情沉重,内心十分抗拒;上班时总是打不起精神,感觉疲惫不堪,干什么都觉得没劲,提不起兴致;上班第一天就盼着周末快来……3 y& ]2 H" c- B" n% H8 S7 h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上述情况并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么你可能得了「职场倦怠症」
( y& l/ |1 J- i职场倦怠其实是一种心理问题,是人长期在压力状态下工作,所产生的情感、态度、行为的衰竭状态。/ e/ p/ }3 b; F6 c1 ]
据一项调查显示,62% 的人都曾经感受过职场倦怠。调查还显示,现代人产生职场倦怠的周期越来越短,甚至有人只工作了半年,就对目前在做的事情提不起精神来。  W+ J7 ^* \! _& l! T% B5 I# [
出现职场倦怠,对你的职业生涯危害很大。
# G0 a# {& |' P6 b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在一家港口企业,做物流管理,在我实习结束后,我已经管理着七位下属。这之中,就有比我先到的大学生。
9 p' B& \6 V& f为什么升职的是我,不是他们?* K; G) c* |  P1 j( }' j
我刚进企业的时候,为了熟悉港口物流作业流程,被分配到一个办公室,办公室里有两位入职一年的大学生。一次闲聊的时候,他们问我什么专业,我说物流管理,他们笑了。3 h( M4 [; q4 H) l+ E! M5 G# W
我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说,在这家公司,没有后台,学什么专业都没用,只能做基础工作。后来我发现,这些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上班毫无朝气,真的是上班如同上坟,没有年轻人的活力,对待领导交代的工作,能拖就拖。  l" y& @* a5 c
他们最常说两件事,一是谁有后台赚得多,二就是干不下去就换工作。这种态度,既没有正确看待职业晋升,又没有基础的职业耐心。
/ R/ V, i8 J- C( d; N) t9 e而我当时相信,只要有能力、有心,就有机会。我把别人一天的工作半天做完,再用业余时间,熟悉港口物流所有流程和关键能力。结果实习了一年的时间,我成了他们的上司。# D$ f2 b1 z4 B5 d
很多人觉得升职加薪,是靠背景后台。实际上,我接触过太多企业家了。99% 的事例告诉我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对于能力和态度都有的年轻人,一定是悉心栽培,多给机会。因为没有哪个老板会傻到拒绝好员工。, y: }- y) H  N; [2 f9 |5 b
那我们应该如何摆脱职场倦怠呢?
" {$ e) x! B! O9 f+ O, J, N- R& v1、 学会延迟满足。
! Y6 E  c/ ]7 L% C8 C曾经有这样一个试验,实验人员给了小朋友们一人一块糖果,并告诉他们只要能够等半小时,那么就可以得到五块糖果;如果吃了,就只能吃手里的一颗。# C- E* f' v; G; m1 ]8 D3 Q
实验结果是,只有 10% 不到的小朋友能够半小时不吃,最后得到更多糖果,而 90% 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吃了手中仅有的一块糖果。$ c  L1 f) U8 x5 w* T
其实职场中我们不也是一样吗?
: \5 q7 e) N( t% ^0 H% a2 R; M总是满足眼前的舒服,却忽视了接下来可能得到的好处或者可能面临的危险。* l. j: B1 R; L5 F, O+ A# k; N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现在的生活是你三年前就决定了的。同样,你现在的行动也决定了你三年后的生活。
( l2 B7 v, m& u+ C远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正如下象棋,臭棋手是能吃一子是一子,不在乎以后。而高手则是早就做好了十步的准备。你不愿意为想过的生活努力,那就不得不被你不想过的生活而苦恼。3 O; t% {; z9 P
所以,我们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职业成长计划。长期规划如果太久,那就给自己定个半年或一年的成长计划。大目标做不到,就给自己设个小目标。把工作当成游戏中的升级打怪,设定目标,并一个个实现它,比如,这周我要读一本营销类书籍或者这周搞定一个客户等等。
* X! d& R# g5 d- k0 b) u; @2、重新定义你的工作,给你的工作找到特殊的意义。
$ D3 u) o$ s# x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d4 C" T& b- \& k+ l
????App 内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