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设计院工作强度大待遇不高却没人跳出来?

[复制链接]
查看5875 | 回复20 | 2021-6-10 03: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设计院工作强度大待遇不高却没人跳出来?
灼天使瞎 | 2021-6-10 13: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和前年行业萎靡的时候,抱怨设计院的人特别多,很多人无奈选择了离开。今年形式开始好转,抱怨的人倒是少了,普遍现象是设计人员又忙到飞起,设计院到处招人招不到,因为地产也在抢人,相对地产直接开出的高年薪,设计院那种底薪加奖金的模式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只是有活干就有钱发,建筑市场人才储存量那么大,还是有大把的人流向了设计院,只是门槛不再设的那么高。3 q% J; k6 R: y* b/ T
设计院也不是没人离开,每年有大量的技术骨干流向甲方,前东家是地方省院,几乎成了本地的建筑行业培训学校,随便去个甲方都能碰到前同事,只是你走一个会来两个,平台放在那里,大把人想进来,还真不怕你走,设计院要做的是留住最核心的骨干,维持待遇和人员流动量的平衡即可。3 Y  Y) k* i5 W  z: Z: y: q  Z4 i
留下来的人也不是为了情怀,就是一份工作,适合自己的就是坠吼的,咋们来说说设计院各个层级的人吧。
  I* _) J% q  a5 W8 W  H6 K1、院长、所长、总工一级
% {  T$ A, t# t+ y这些人是处在金字塔尖上的一群人,收入最少最少也是30起步吧,工作压力不大,行业内也有话语权,这些人肯定是不会动的,以前我们所的总工日常就是看看专业书籍,审审图,做专家到处评审开会,到点下班,别提多滋润了,之前有开发商开年薪70万也没人去。: q, w- l+ k! Y5 l
2、技术骨干专业负责人级别的,同时会兼一些小职务,基本是有注册或者中高级职称的一群人
0 k  Z! `/ m0 }. }+ A; f2 V这些人处在快要熬成婆的阶段,自身水平都不错,到哪儿都是香饽饽;留在设计院带俩徒弟做做项目也不至于太累,不想待了大把的甲方巴不得你去;收入大概20万以上。除了对技术比较痴迷,或者习惯了习惯了设计院的生活不愿意改变的,大多数人还是有个观望的态度,选择一个对自己最好的道路,毕竟这些人选择还是很多的。
2 F2 y6 q% D# b# b  _3、五年以下的设计师9 k) S% S0 {* x# Q& _0 |* o
这大概是设计院里最苦的一个群体,经验在积累阶段,承担着最重的画图任务,熬夜是家常便饭,收入大概10万左右,去甲方别人不太愿意要,熬着又觉得苦,是抱怨最多的一个群体。
- z0 K2 b9 v' z' z6 N$ M前两年有一波转行潮,很多熬不下去的就选择了转行,转的不成功的行情好的又回到了设计院。当然大多数转到了IT,咋们也可以看看IT行业的收入情况:
1 j8 H# I/ T8 c1 A" W9 v1 R 为什么设计院工作强度大待遇不高却没人跳出来?-1.jpg
  g4 ?  b1 l: y, O6 `: K7 b0 D, C  x/ u
为什么设计院工作强度大待遇不高却没人跳出来?-2.jpg
9 n4 c% ^7 _# u# q
2 ^9 _: a" l0 O 为什么设计院工作强度大待遇不高却没人跳出来?-3.jpg 6 c5 k. K" \6 d: h4 @
, m7 a7 P8 X% z! n8 P# @
可以看的出,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更何况比起本身学计算机的,你还有个再次学习的成本,所以转行的还是少数人,大多数人还是往1、2层级爬,或者找机会转甲方。6 e5 z* E# X; r1 q
最后说一点,这个行业在一线城市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了,收入和二三线城市差不多,却要承受好几倍的房价,所以除了几个特别特别牛逼的院,真心不建议留在一线城市,当然家里条件好买房无压力就另当别论了。8 g! L0 ?: b  d+ v1 V0 k% \
随着中国城镇化越来越完善,这必然是一个慢慢走向夕阳的产业,有人预测,中国城镇化率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70%,会在2035年左右达到80%,那就是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了,所以尚有20年建筑行业白银时期,还在这个行业里的也要多抬头看看这个时代,多掌握一点技能,多发展一些副业,多一份保障。
9 C$ K$ z' t5 \8 O, { 为什么设计院工作强度大待遇不高却没人跳出来?-4.jpg ! I& v4 y! V5 y8 A$ a

+ P9 m+ \1 g/ d) I豆豆值得看的回答、文章合集
明明很沛拍 | 2021-6-10 16: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院里面有些很怪的现象:6 R4 Y6 {! q2 v/ \
1.我们工作强度大,会折损健康。7 ^7 q" c1 F+ u# S8 t
2.我们出差多,加班多,会亏欠家庭。
  c+ O  L% Y/ a% D3.我们专业要求高,硕士博士优先,本科出去等着。其他专业很难替代。
0 G1 U# Z) r2 c4.注重工作经验,中高级职称优先。初级出去等着。其他行业竞争者很难替代。. G4 y3 o  S+ |' M
5.我们对接的甲方和施工很麻烦,对接起来很闹心。- S$ d$ ?; J% W6 M" S6 @# U% L0 v9 Y4 n
6.最重要的,我们钱不多!钱不多!钱不多!
9 ?  A; v. [5 f3 v/ q5 N!!!!
% b+ S" ^$ \! V3 v再讲一个事,每年都听到,有设计院招聘应届生,要求应聘者来单位实习至少一个月,才决定给不给offer!# J% j+ s: `$ p, g. \
Come on!
9 o( _% s/ ]2 v9 U设计院的领导们,你们都老了吧,不了解现在的校园招聘呐!早就不像十几年前了。来一个月人家要错过多少宣讲会?!要放弃多少来学校招聘的公司?!还得耽误自己多少事情,人家可是要做实验搞论文的!!最后你给不给offer还不一定呢,就算给了offer,你给的薪资待遇足够有竞争力吗?优秀的人都是抢手货,为啥要为了你这棵圣诞树,还是像画饼那样画出来的圣诞树,而放弃整片森林?
! J+ Y$ Y9 k7 Y0 G) x) R, X1 `+ Y----------------------------------------------------------------
  A8 B$ S& b9 y2 I8 S6 W/ x4 T) ](补:要应届生实习那么久,说白了,难道不是要骗取免费劳动力?把人家找工作的时间都耽误了,人家就不得不来你这了是吧?安的什么心!领导的底气就一句话:老子就要你实习了,你爱干不干吧,你不干大把人愿意干~~逻辑清晰,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 ^+ n( d0 S& @----------------------------------------------------------------6 ~0 Q8 \3 b3 o' U7 m' n
你要那么高学历,那么多经验,付出那么多时间精力和健康,完成着其他行业、其他专业难以替代的工作。还亏欠了家庭,,,到头来钱还不多。9 {0 ^( m. i8 I: n
收入多不多不是自己跟自己比,而是应该跟互联网,房地产,金融,银行这些相比,设计院的专业性绝不比这些行业低,工作强度也不低,工作压力也不小,为啥行业收入那么低?. s; K# e/ U: g
--------------------------------------------------------------------
' |5 ]! G; k3 M2 c- r2 I+ M" G(补:评论区里说:“互联网,房地产,金融,银行这些行业压力大。”   难道设计压力就小吗?设计责任终身制啊亲!人家压力大,起码还有钱,设计压力大,有钱吗?拿着卖白菜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T2 u, v2 z" [. S9 z# w8 f* p( k
-------------------------------------------------------------------5 d  b( g0 n3 o' F8 L- ^* V" ^
加班成了理所当然,准时下班反倒成了异类。
! ~8 z3 u: v9 g2 E2 ^在越来越高的房价面前,收入依旧上不去,入行的新人越来越难买房了。想安居,租房吧,或许租几年,或许租几十年。租房能有多少归属感?这种居,只能叫蜗居吧,能称为“安居”吗?安居做不到,能乐业?
0 ~5 F, |* J- R  `& [$ z7 C0 O8 S: U- r前辈们大佬们,你们好好想想!
. e/ b, k' M( a! Q---------------------------------------------------------------------
/ y8 A$ U* Y- Y( ~  I+ G0 G4 l(补:时代发展太快,CPI疯涨,房价疯涨,一些行业还在固步自封,还在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还是个金馍馍,却不知,在现实面前早已经成了鸡肋!)
# w3 \. P; Q5 W  q-------------------------------------------------------------------
1 R) L6 L2 m2 z% k" ^2 d有人说设计院就是这样,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就是设计院的潜规则。。。
2 H( k* Q# f' b7 R: X2 k( k4 g是的,正是这些潜规则,才使得设计这个行业呈现严重的疲态~; _' b) ~( \  B, Z- w2 |6 l
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 {$ t1 |* @5 c. p
慢慢的,也就心灰意冷了8 c! x* C/ s/ x% ]" @3 }: h
。。。" J* b/ K, o+ R% E! s4 E7 Y3 w
也有人不甘心,本科毕业工作1年后,同班同学中已经有两个从设计院跳出,转行互联网,原先年薪8万不到,马上以菜鸟程序员的身份实现了收入翻倍~
% i/ t8 c- A% T7 p& z5 b设计虐我千百遍,我待设计如初恋。绝对是真爱,但是真爱不能解决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能买房,不能买车,不能打动现实的丈母娘~
/ z0 L9 B: o! |5 q-------------------------------------------------------------------3 m' t% W& X# W  ?& _
(补:有知友提到私活,也叫炒更,的确,私活很普遍,见怪不怪了。考到证还可以挂靠呢,来钱更快。业内人都清楚,不挂靠不炒更,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奇怪!同样是活,做自己单位的活却没啥钱,要做外面的才有钱,同一本证书,挂在自己单位名下也没啥钱,要挂在外面才有钱。就是这么奇怪!但是大家忘了吧,挂靠是违法的,大多数的私活是违法的呀!所以这一句:“要改善生活,你们做设计的可以挂靠和炒更啊!!”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要改善生活,你们可以去犯法呀!”,,,这难道不是设计行业的悲哀吗?)
; H% T. p, C# [$ X* K# i3 v-------------------------------------------------------------------
& O" K" |7 c4 ~这个行业需要改变,给年轻人留条活路吧,要不年轻人只能走别的路了~1 F; w1 _3 `3 D% \
--------------------------------------------------------------------
! I4 J( K8 J0 h% d4 w(补:评论区有疑问,“这个行业需要年轻人?”1 X% [7 O; P4 h
真是一言惊醒!也许是年轻人自作多情了!这行业只需要经验丰富,任劳任怨,不计回报的技术大牛!都是年轻人的错!拿自己的热脸去贴行业的冷屁股了!就让这群大牛干到老干到死算了,等他们干不动了,这行也就不存在了)- H; f0 [. Y) Q* t; g
<hr/>(补:果然,年轻人已经选择用脚投票,关注了近几年的大学专业录取分数,很多学校的土木专业分数已经垫底了,意味着没人报,招不满,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进来的。调剂进来的,能坚持下来,最后还能从事这个行业的,能有多少?去年高考清华就将土木纳入提前批,并且规定不准转专业出去。今早又看见清华的转专业统计数据,果然,没人转入土木系。土木行业即将后继无人。年轻人已经不愿忍受低薪与内卷了。“内卷”一词出现不久,但内卷现象已经在这个行业存在多年,而且愈演愈烈,巅峰过后也许就是落寞。
$ [7 B# Q2 B5 g近几年来,外部环境已经变了,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基建,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城市等概念,以土木工程为代表的旧基建已经成了配套工程,而不再是C位。内部环境上,各种设计软件越来越好用,效率哗哗的提升,当年几个人的活,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所以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年轻人,趁着沉没成本还不高的时候,去更需要你们的地方吧。2021·5)
嗯哼454 | 2021-6-11 0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设计院收入低是比出来的,相较于其他行业,一年十万多的收入并不低。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是码农和金融狗。
3 l# U( y: T9 h: w1 x
& P. k( n9 Q* o! [8 z! M9 E  Y第二,建筑学的就业路线很窄,进不了大甲方,明星事务所,又不想去工地吃土,设计院是唯一的出路。
$ e3 D3 F. [! E7 v, s' }8 ~  M7 P4 ]! l5 S/ t  A# q
第三,很多人就是适合搞技术和项目管理,人际关系确实不咋地,设计院没什么不好的。
夫咬式咬i | 2021-6-11 08: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想跳槽出来,但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工作八年,一直都在设计院干建筑,曾经我天真的以为,只要努力学习考证以后慢慢的就会过得很好,这几年也是一路上升级打怪,靠着毅力坚持了八年,高工,一级注册建筑,一级注册建造都拿下。从小设计一路干到项目负责人,可就在今天刚被一甲方方骂哭,是的,34岁人至中年的我被骂哭了。从别的同事那里接的后期配合,之前管理的不好,各种图纸问题,平立面对不上,我这一两个月天天啃图纸,解决各种现场问题,就这样,甲方并不领情,图纸有漏项骂我一顿,我就想问了,漏项跟我有啥关系,我接过来就是这样的。嫌弃我跟施工方对图骂我一顿,说我不能跟施工方私自联系,必须通过他中转,奇葩不。周五让我协调各专业,周日没反馈就又是一顿骂。多嘴问了一句之前蓝图什么时候出的又是一个小时的骂,说我自己是设计院搞不清楚自己的图是什么时候出的。我就贼了,我刚刚接收的项目,原同事离职了找不到人,我问你一句有问题吗?原来的同事半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不到两个月都给他处理完了,还天天训我,告到我们领导那里说我协调不了干不好。真的,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破甲方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你最近是不是不想干了,然后我解释不听,挂我电话,然后发一句,我已经告诉你领导,你们自己看着办。我怎么不做事情了。之前解决的事情都是白做了吗?之前的同事也没见你这么欺负呀,看我年轻吗?我是怂,我刚刚换的工作,还得靠工资养家,但没必要让你天天这么骂吧?说实话,要是还有第二选择,我想跳槽,不要带在设计院了。一点人格都没有,什么设计师,资本才是老大,谁拿钱谁有话语权,知识和劳动得不到尊重。只是我待的时间太长 ,不知道出去后能做什么而已。9 l$ i8 [  e4 G& H4 S% t/ G) |9 |) ^
_……. b* [) a1 c/ @5 @5 ?7 Y
这几天看了大家的评论,我也在思考和反思,感谢大家。其实换位思考一下,这个甲方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之前设计院的图纸质量确实问题太多了,小单几万漏掉,大单一个子项三四十万没画,前前后后超概算太厉害了,放谁都会恼火,他怎么发泄,之前的人都走光了,只能冲我发脾气。而施工单位呢,总承包,也因为低价中标,被甲方压榨没赚到钱,就又开始不停地找图纸问题,想多弄点变更弥补一下赚点钱,如此反复。反观设计院,大家一直都说环境不同以前了,甲方不在那你当专家,设计人员没地位,没话语权。设计院又是怎么对待自己员工的?认为只要招一到两个核心骨干就够了,其他都是韭菜,来活了,赶紧招一批体力员工,累死累活割一茬,活没了,想着法子挤兑走。找你谈话劝退,工资腰斩,反正有的是办法,从来不当正规军培养,就是雇佣兵,甚至很多都是劳务派遣,连正式合同都不给签。人员素质在这样的环境下能高到哪去?图纸质量能高到哪去?不管多大多难得项目都敢答应十几二十天全专业出图。为的是赶紧画完收钱,韭菜们没时间也不好好画,觉得反正画完也就滚蛋了,留给后期配合吧 ,真的是错误百出。这种模式不改,我觉得设计地位不会高,想让别人尊重你,自己得货强呀。我也很无奈,其实想想自己何尝又不是韭菜,为啥会招我来,还不是因为这几个项目人员全都走光,再不找个有点经验的甲方都摁不住了,赶紧救火吧。项目总有一天会施工完的,火也终有一天会灭的,我得下场呢,看看周围同事活生生的例子,呵呵。我本来就是个踏实的人,上个工作干了近8年才离职,本来想找个为之奋斗下半场职业生涯的事情一直扎根下来,呵呵,一场美梦吧。在北京,有需要的大佬可以联系我,一枚想踏踏实实工作,安安静静做实事的小设计。
星野酱 | 2021-6-11 14: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与其他行业比,设计院的收入水平没有处于最低一档,仍然是很多人的选项。
6 }5 o' `5 j' p& q  H  k
0 q( H: ^4 l3 _, ^对于大多数设计院的普通员工,身为技术出身,设计院的收入尽管性价比堪忧,仍然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不是较高一档,但是也绝对不是最低一档。中等水平,也就意味着这是你的选项之一。特别是新人以及有养家糊口压力的人,尤其如此。8 k& {! k3 u/ c% m" P& ]3 e

' h1 F8 t+ [6 H- Y& r而对于所长,所总工,以及院级领导,收入依然可以,而且性价比很高。除非体制原因(比如限薪和发展空间),否则跳槽的动力未必大。* f" L3 E! D- S: z2 \5 ^
& b& b$ Q& V5 F: L) ?. G
二,跳槽不易。6 M- O  b# \8 v% Z: P. |# B
4 G: w% o) R$ j
跳去同类设计单位,其实收入水平差异不大。尤其是普通员工的同级跳,真心不大。
4 O" A2 H; g# I% U5 j, w6 L
5 O  O* A- ^' ?+ F% [. K/ o通常设计院跳的有两种8 w  t) J. Z" W, B1 u2 R
  t  S" _4 l  r; m
1,限薪的企业跳到上不封顶的企业,能力强者会如鱼得水。不论级别。- P1 Q/ [9 U) E7 H
# L* v  d8 q4 T0 k& c
2,中层和高管跳槽,收入差异通常较大。都是谈好条件的。如果没有收入差异,一定会有权限和空间差异。( r0 C& m* F9 ?1 Y: r
3 t4 |( a1 c( b9 n
三,类似大行业跳槽的居多,冷暖自知0 e' y8 p( P+ K5 j

, R. o* `; ~. b; k/ S! u6 {3 H. i) L如果是跳去非设计院的,大多是到开发企业和政府的。. y7 |* _" W0 v8 R
  N7 I2 O9 c* d! E: \: _% d
开发企业普通员工比设计院起薪高,有一定吸引力,有很多发展不错的。大多集中于特定技术环节(比如建筑去开放商,规划去城投),或者协调能力很强。/ `( B, V- c/ o6 {
( p7 s8 z) j- w; A( H# r* D, z
但是开发商企业也有自身缺点,比如行业周期性,异地项目出差等,职业稳定性其实不如设计院。这种不稳定性,在中层和高管层面更为突出。除非有某些资源(比如处级干部跳到开发商做高管),否则与大多数人无关。给资本打工,你知道的。4 G+ E+ T0 x0 l

- P( R% J% @% n) e5 D3 m. t跳去政府的也有,性价比还可以,特别是小地方,政府权利大,公务员实惠(比如买限价房)。但是有实惠的地方门槛肯定高,大多数人应该没有机会。$ A& j: D4 n5 C" @6 o5 ?
1 {5 }4 N" {2 h
总之,对于大部分人,设计院永远是一个职业选项。未必是最佳,但也不是最差。
+ @* f0 m2 z; W  ]8 U3 n( X5 T) t, `# h, R( Y* Q% \, W# y5 O
更多内容可以关注:
+ }% B1 U# S2 n  s
+ D: |+ j1 R( q( `( q知乎 Live: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攻略 https://www.zhihu.com/lives/939812579665727488?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social
123461998 | 2021-6-11 16: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跳啊,这几年设计院流动性非常大,基本都是往甲方跳。9 a) H9 Y$ h! D
只是可能目前设计院人员年轻化,都才毕业2 3年,还没达到甲方的要求,所以你看到很多人暂时隐忍着没跳……
无向截指排 | 2021-6-11 18: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5 q/ E6 t4 ?6 b1 k5 f0 \
  首先说明一下,设计院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并不是都不愿意出来。这两年大环境不太好,所以流动性要小很多,但从去年还始到现在,市场有走暖的迹象,流动性又慢慢大了。2 G+ O2 q  J4 y8 D
1. 先说下设计院的含金量。
6 S( Y9 x2 T& T* g  _4 V$ x   在设计院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你能正儿八经的学到知识和技能,你是什么专业的就能学到对应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这些东西转化为施工是很容易的。这年头,有个一技傍身,总是多了一点底气和安全感,俗话说荒年不饿手艺人,不是么。
* ?- \8 I9 V: h   顺便考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想学施工技术,是跟着施工方学快,还是在设计院快?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在设计院不仅学的快,而且学的更扎实。原因在于,在设计院,你是设计,施工方是看着你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你的大脑中没有掌握施工方法,你是不可能设计出优秀的蓝图的。基本上,我去跟甲方、跟施工方交流技术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很认可我们设计院的观点和建议的,如果实在有人想怼你,你拿出规范就行了。再就是冷不丁的冒出一两个专业术语,从对方发愣木讷的表情中你也可以获得一点点无聊的快感,哈哈。: x: S9 o9 J1 j5 y9 G
   所以,广大学生的眼睛还是雪亮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要去设计院的一个原因之一:有了技术,转型也方便。6 `5 R" J' y4 e& G1 W( c& K
2. 待遇+ F& S7 e$ K* Y" t3 l3 q+ i2 r
   这个不好一概而论,看你是在大院和小院,看你是新手和还是技术骨干,看你的资质和级别,还看你所处的行业,当然, 也要看你为人是否灵活。7 }- }* F9 f4 ^  E- {8 b, Z6 v
   上面这句话这样理解。国企大院的收入肯定是比一般小院高,基本是这个规律,也不排除个别特例。同时,大院的人文关怀和福利都要好很多。大院接的项目也是重点工程,合同额也高些,相对应的公司赢利就高些,员工的待遇也好一点。# V5 T- L5 q: g% ~: r8 K7 F3 A; F
   新手肯定是没什么工资的,这是这个行业的通病。不过也有不少设计院,新进的员工收入也不是特别低,这个我不举例子,但我了解到有些院对毕业生开的工资比较可观。但至少武汉的几个大院,新员工的待遇很低,不过没关系,基本上熬个一到两年,新员工的待遇就会回到正常水平。# \, a( C( W: \+ X0 i+ r
   劳动强度,这个怎么说呢,劳动强度不一定有搞IT的那么累,但同样也很辛苦。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的,不辛苦就没钱赚。  f9 p3 W: I7 r% E( c( a
   另外,个人的收入还与你的级别挂钩,比如你是助工还是工程师还是高工,以及你是否有证等等。有些院的注册证补贴是很高的,武汉有的院,注册证一个月补贴4000,这是工资之外的收入。当然,也有的补贴很低。) g/ @- Q6 N* n7 V. v2 v
   再就是看所处的行业,钢铁院、煤炭院、化工院肯定是不行的,在这样的行业院,个人再牛逼也无济于事,行业不济能有什么办法?: ~! t, A; A2 @3 \1 h5 c. H
   最后一点,为人处事灵活一点,讨人喜欢的话,谁手上有点私活拉着你一起做,做过私活的人都懂,个把星期挣个万把,是比较普遍的。
+ E) w4 M; Z- M! k- t   总体来说,如果以上几点你都做的不错,你还觉得设计院的待遇低,那我也无话可说。
, m4 Q8 d- T8 s6 P* D6 x3. 转型5 G. N9 a; E; _! ]0 D: w
   这个方面在第1点就已经说过了,设计院的人转型甲方是很受欢迎的。我暂时还没有见到设计院的人去做甲方被拒的。如果有人在设计院想转型做施工,那需要提前一到两年做好准备,就是你不仅需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其它专业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再就是整个工程的流程要明白,比如项目立项、报规、用电申请、组织施工图、工程施工、验收等等,中间的环节很多,细节也多如牛毛。, Z: q$ N+ }: S! z2 U0 D7 |
   在转型之前,最好考个证,比如一建、注册证等,再加上你的几年工作经验,基本上装备就齐了,找一份不错的工作,问题不大。( T5 g# g5 t0 E7 V0 p+ L
4. 考证# n8 B  R% g0 g0 }+ C
   在设计院考证,比在其他行业或是公司要容易。一是有考证的这个氛围,二是专业知识对口,理解起来要容易一些。2 @3 c8 H+ H; Y2 @
   话说这一年到快结束了,我这个不算油腻的中年人,祝各位知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幸福快乐!!记得点个赞再走  
$ h# ~: r8 {' K3 x) {. v+ \    还有另一个问题的回答,与这个问题互为补充,请大家移步:' [! P8 R6 j9 Q# Z6 N7 [1 H7 k- W
牧寒:中国的电气人员素质和欧洲的电气人员的素质相比,差别在哪里?
回忆如困兽如x | 2021-6-12 02: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很大,情况特别复杂,所以这个问题也要分开讲。
$ q9 F8 s" G7 Q% s: y一、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设计院已经有大量的人员离开了,同时招聘要求也在逐年降低。
7 m1 j* A) P$ e二、除开杭州等互联网发达的强二线城市。受制于当地的产业情况。这些城市当然不可能有成型的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很多甚至连IT行业都很落后。地产及其相关的设计,还是当地待遇不错的工作,特别是大设计院,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国企,相对来说稳定。
- T& e3 g$ X8 E2 P- }三、观念的问题。在许多内陆,西部城市,国企等等企业还是深入人心的。方兴未艾的中小型互联网公司,接受程度并不高。/ ]$ E2 X' T4 J. z
综合这些情况,在一线城市被骂成狗的设计院,在二三线城市,依旧还有市场,或者说是相对不错的选择。4 Z* f2 u9 D9 v) K; w! t
但是看问题要看趋势的!. Q: B0 C0 Q0 Q1 E8 E9 U6 j
设计院生存需要的是增量业务。而我国的房建大概率会在5年左右出现大滑坡的。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从业人员失业。8 L, {, L: X0 W1 {$ G8 P. F6 x& e5 t
大浪淘沙当然是历史和产业进步的必然。但是,传统行业不同于新兴行业,传统行业的每一次大洗牌,都会造成产业的利益更集中于头部的利益集团。: V* Z7 Q; w; ^* I1 x
同学们可以参考下煤炭和钢铁行业,看看他们的产业洗牌,技术从业者获得了什么?6 V& R9 d+ q4 ^6 b
不夸张的讲,几乎没得到任何东西。2 q! z* ]7 q. W9 ]- i  |
进设计院的,很多都是985,211的硕士。从大学的角度来讲,都处于上游了。7 {# r5 G3 G' a0 z! r2 b
但是,大家依然都是普通人。个人的成长,生活的质量,都绝大部分的需要依靠外部的环境。也就是行业发展的红利。
; v3 a$ S# ?7 g5 ~5 {2 V2 L你身边从「生化环材土木」转行到CS朋友现在都混的怎么样了?其实一线城市的同学们和从业者已经在用脚投票了!
手钏输入输a | 2021-6-12 10: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很多答案一本正经,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业内人还是仅仅是学生。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现在跳出来的很多,清华同济转行转专业的也很多,苏南某数一数二的建筑院,今年东大的,浙大,同济的明显没有以前好招。他们的平台和校友资源都告诉他们去甲方,去公务员,去转行,你们可以去打听一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