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居”异化,最高检提出加强监督

[复制链接]
查看5779 | 回复0 | 2025-3-15 01: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指居”异化,最高检提出加强监督-1.jpg

1 H+ [: }3 \  Y! @+ W! g0 k8 ]% Y! B4 K0 w3 G! B% F
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的设计中,“指居”本是一项半羁押措施。但实践中,已异化为一种比羁押更严重的“超羁押措施”。(人民视觉|供图)) p8 p/ A/ [( k) Y  M3 d& t1 Y8 |

$ U# T* h! O! J) u6 G* h; u作为执法司法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以下简称“指居”)将受到检察机关进一步监督。
3 U# J  A3 L3 ~" F
" O  J6 R6 m+ j, p. }+ r2 B! e- D! o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的设计中,指居本是强制力大于取保候审,又弱于拘留、逮捕的一项半羁押措施。但实践中,已异化为一种比羁押更严重的“超羁押措施”。
2 S& q$ k3 Q8 G$ f! a* C
  _5 v( j' v3 ?0 C* p2025年1月13日,全国检察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在对刑事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中,要加强对指居决定和执行的监督。3 u; z8 z! L3 o5 U& q
6 B1 M1 v! o8 Q2 l
全国检察长会议在每年年初召开。此次会议,还对近期热议的地方趋利性执法作出了回应:依法监督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特别是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
5 m) I4 o; P& Y  _/ y! K$ g% z: h6 ?3 S5 ]2 A
要深入监督纠正突出问题
2 T6 I4 M5 l: k% d4 t7 X( z' ^  N2 |' l# a# W6 k8 {
/ E" @! b) N, d& K9 O0 W( ^
全国检察长会议公布了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能的一些数据:2024年1至11月,检察机关纠正侦查活动违法31.1万件,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刑讯逼供等犯罪,依法立案侦查1627人。
7 R( G/ a1 t" N3 E; Y, n) W4 x4 b4 p  ]  e. V. y6 Y6 ~
会议强调,要深入监督纠正执法司法的突出问题,“指居”就是其中之一。
- _! ~3 l. \  {) r
$ |& a: M( y$ i* c( h9 M1 h/ E2023年以来,多起“指居”期间死亡的案例见诸媒体:河北石家庄人暴钦瑞在“指居”第13天时死亡,尸检报告认定其生前遭受电击、反复机械性损伤;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总经理邢燕军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指居期间死亡;湖北某连环盗窃案犯罪嫌疑人袁时宏也死于指居期间。此外,江苏泰州还有一名嫌犯在指居期间被限制饮食和睡眠,患韦尼克脑病后成为植物人。9 J6 C6 L+ `1 q8 S

% P- z5 `$ W8 ]; M1 g; I. l“指居”的走样变形,早已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3 ?! u5 _" e) [$ h
; s% ^  ~" \8 r' Z7 a2024年7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黄永在《法律适用》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在法学学者、律师中传播开来。 这篇文章围绕刑诉法修改话题展开,“各方面关注的问题”一节中,黄永提到废除“指居”制度。不过,黄永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大家似乎对此有所曲解,他仅对热点话题进行梳理,并非表达他的个人观点。, a* O. d& m9 X* x- b9 V" v# r

6 B5 w9 u" f1 p' k- i: K当天,由中国刑诉法学会主办的全国刑事司法制度专业论坛2024年度研讨会在山东烟台召开,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在研讨会上提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召集了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和司法部的相关人员,对“指居”制度进行了专题讨论。
* b4 V* A9 c3 B0 H+ u
! |0 J5 D8 j- q; v“指居”的异化,与这项制度缺少制约与监督有关。刑诉法规定,检察机关对指居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不过,实践中,除律师主动进行控告申诉外,检察机关很难主动对指居进行监督。
: R' ]: i& t" ]  j/ Y! d
% V9 @. E; `7 S9 @9 D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奋飞,曾在最高检刑事执行检察厅任挂职副厅长。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由于看守所的地点固定,检察机关可以实行派驻检察和巡回检察,从而能够实现常态化监督。而指居地点并不是固定的,甚至每个案件的指居点都不同,这就导致检察机关很多时候未必能准确掌握指居信息。并且,采取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不需要通过检察机关审批,这也导致了检察机关可能对指居的发生不知情,客观上造成了监督缺位。
# A$ e' s* ]' t. v) t. W* \. I
3 {! j' X( s+ }% \% ^2 }, ~除了表示要加强对“指居”的监督,全国检察长会议还指出,在刑事立案方面,要监督纠正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以及刑事“挂案”问题;在侦查活动上,监督纠正侦查取证违法、侦查措施违法、强制措施违法等问题,重点加强侦查活动严重违法监督。) F, B& q# c% ?2 ~

7 A  Z8 a4 K! [! W" t4 E* @4 O, i
“指居”异化,最高检提出加强监督-2.jpg

- B# t) h) c1 L4 O5 F0 N- `( E  o6 M4 J: h
2025年1月13日,全国检察长会议在京召开。(图片来源:最高检官网)
  h: M% \' v& e) R8 P
/ F" f* C9 W9 Z2 D+ w; O) d8 Y% U交办31件重点案件
* e  X8 B& [4 t/ t6 q: T; r: y- R& `( `  R. {/ P& S3 _
; |- \' o. r, u0 B9 P" h1 y
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也是2024年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x) N6 O/ _3 Y; M/ {( H; X

* V! L2 f+ u6 ]$ _$ B. I南方周末记者获悉,2024年1至11月,针对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交办31件重点案件,依法进行监督。! e& o( d, }8 S* d4 u( I

6 ?; b3 v* ], f全国检察长会议指出,要依法有效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着力依法监督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特别是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 \# r+ n" _; l9 c

: m; }) W% S& t在同日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也指出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严防趋利性执法司法。2 u9 W7 S' m, N+ n2 F: t1 D9 @

8 w8 C0 O0 e# I" P* X2 D最高法提出,要深刻认识趋利性执法司法的严重危害,严格依法加强对相关案件的审查,聚焦扩张管辖、以轻缓刑威胁诱导认罪认罚等情形,建立健全甄别、处置、防范机制。要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守信践诺,依法监督、纠正违法利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纠纷问题,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监督。' k; C' i4 E/ |* ]1 L" E" A9 F+ W/ f
+ E! o9 \6 ~) {6 }* |
此外,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2025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正式公布,其中亦明令禁止“趋利性执法”。
# \$ Q+ S0 l+ W2 Q' M6 i' `9 f- C+ i" j
这份指引中指出,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各地区不得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经营主体财产,不得违法开展异地执法或实行异地管辖,依法防止和纠正逐利性执法司法活动”。% t  y) ^1 ]% w/ E. \) h
- B/ r) ?8 S4 j% |- Y4 J
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
5 e/ |9 G" b+ Q) L9 ?5 }& K1 Q1 g- Q& @
责编 钱昊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