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只有工作多年才能明白的职场道理?

[复制链接]
还行吧行j | 2021-5-18 03: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最努力的老黄牛,结局往往最悲惨。+ c4 U' ]& z* W+ V9 J
01
' o3 L0 N0 i! u4 l4 F7 R  {
- P* y2 c/ M' b1 [6 k农夫养了一头老黄牛和一只猫。
- \4 K, M& @+ I( I1 `- b老黄牛每天勤勤恳恳工作。耕田、拉货,代步,几乎所有的脏活累活都是他在干。小猫咪嘻嘻哈哈,又跑又闹,从不干活。
1 g' }# g5 e9 ^' Y" s但是,他俩的待遇却是千差万别。* E: e. U8 D, L! ^1 p
老黄牛多吃一点草,都要挨农夫的骂:干那么点活,吃那么多!不能给你吃太饱,吃饱你就懒了!7 M1 b5 f- _( P% A
小猫咪稍微一摇头,农夫就要哄着:乖,这鱼是我早上刚买的,新鲜的,你最喜欢吃,多吃一点吧!+ l, @, H# a9 i/ X4 y3 V9 \2 \
老黄牛很委屈,默默吐槽,我干一整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是因为多吃了一点就挨主人打,真命苦!我说我发誓吃饱就干活,不偷懒不背叛,主人还是打我!
" X5 r) K" K/ C- f“噗,你说这些没用,主人不信任你,觉得你在狡辩而已。”小猫咪伸了伸懒腰,得意洋洋地舔了舔爪子,“你该学我,不干活,主人还把我好吃好喝伺候着。”! p% F: h+ D7 h! I/ [; p0 L9 a
“真奇怪,你是怎么做到的?”. Y2 x0 y' v, P  K
“我呀,每天都会撒娇取悦主人呀。”
7 [7 g* A3 j- O2 u" R- d故事里的老黄牛和小猫咪像极了职场两类人,一类人兢兢业业,没日没夜干活,却永远被嫌弃做的不够多,不够努力;另一类人每天轻轻松松,挑肥拣瘦,永远能吃香喝辣,升迁提拔。
, k5 d# G3 ?  M4 s# f02/ y3 k* d6 n6 U# c6 ]

) s+ D; i3 s9 l# Z《奇葩说》曾经有个辩题:能者多劳,是不是在坑我?, I$ X8 c$ [' k- V! p3 z' x8 c8 u. {" B
詹青云讲了一个生动例子来说明。
$ G4 V6 \; l. k6 k- ?3 I一个荒岛上有好几个人,有的人会砍柴,有的人会种地,有的会织布。结果最后来了一个人,他每天不用做很多,只要把这些资源集合起来,倒卖东西就能发大财。最后来的那个人成为了赢家,他希望大家都努力干活,永远能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这样他就能一直赚到更多的钱。& k2 c! `1 w) f, c/ S
对比看看,你的老板是不是就像那最后来的那个人。永远希望你们这些能干活的人,多干一点,最好一直干下去。而能干的人呢,最后收获更多了吗?并没有。
2 g9 E' A0 T4 @/ Z- Y( a0 n7 @) z我一个朋友告诉我,自己每天都很累。领导说他工作努力,能力强,每次都给他安排很多工作。领导美其名曰,年轻人多做事多锻炼,好好干才能有好前途。1 m/ o; C: j* k8 j
实际上,朋友为了这句话,搭上了无穷无尽的职场压力。上班连续对着电脑,吃着不健康的外卖,回到家还得通宵熬夜。
5 D5 S3 a2 K% l0 K+ j1 V好几次,朋友在休假,却被领导急急忙忙叫回办公室。朋友到了办公室才知道,原来只有他一个人去加班。领导宽慰他:“那几个人放假出去玩了,我们不管他,能者多劳,争取把这事干完就行了!”7 }* @2 ^+ f2 u" @# E
听了朋友的故事,我憋不住就想来句脏话:领导这tm不是耍流氓,欺负人么!
# i1 r+ m; ?# S: @6 z能者多劳,看起来是在表扬,实则是个无法破解的魔咒。
9 g' i  G1 z% k" \人性是这样,越是重要的活,越是紧急的活,领导肯定都会交给能力强,更愿意努力工作的人。特别是体制内单位,这样的现象更普遍。毕竟交给这些人,不容易出错,领导相对比较放心。换做是你我当领导,也都会这么安排。
& W1 B) C' p1 m但这就绕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能干的人,努力干的人,就得一直干下去。
: W3 W. L* e1 P: N6 y% \+ P2 Y  {到了年底,公司给你发一个最佳劳动模范,优秀员工之类的奖状,来年你还得加倍努力,你不能辜负领导和公司的信任嘛。
7 A/ C* i; W8 ]/ K而且,最惨的是,这些职场老黄牛们还在迷信“多劳多得”。其实很多时候,越是缺什么,越会提倡什么。之所以提倡多劳多得,提倡一分付出换取一分回报,就是因为现实中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先给大家一点希望。
2 o+ v* X1 |4 s. i反过来,那些平时看起来工作没那么努力的人,因为工作量不大,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提升,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接触领导同事,反而更能让大家对他有全面的了解,更能突显全方位的才能,自然更容易获得赏识和提拔。
7 [% s( Y* _+ _' O7 n% P3 F03
" U+ q. Q( y, ]' q  l4 f" C! _
, s* s$ t5 F; V/ I+ M: r, L相信我,不管是在哪个公司,哪个职位,只要老板和领导想,你的工作永远都做不完。我是领导我知道,以前有一段时间部门里的活少,我也会联合其他的领导一起想方设法搞出点工作给大家做。
0 L9 B2 ~6 d5 Z0 g7 s6 }一个是为了避免大家闲着,担心大家变懒,担心大家对业务生疏,另一个也是因为部门业绩少,不搞点动静,当领导的乌纱帽难保。% L$ A' q; f6 M2 x& C
所以,工作永远做不完,越是努力工作的人,越是老黄牛,越会被累死。5 T5 n; u6 x: N2 n* K% Y  q8 W' Z
大多数人不懂这个道理,以为到了单位,努力工作,拼命表现,尽最大力满足领导的要求,就能获得提拔。# P$ E2 g2 l8 t+ g5 |6 i
实际上,不是这样,没有人能够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动作。
& b4 e8 v! Z( k任何一个领导布置的工作,都有轻重缓急之分。任何一个领导的要求,也有主要次要的区别。比如有些常规性,需要一直干下去的活,就没有上级领导突然直接布置的工作重要;有些明显是领导不看重的活,就没有领导千叮万嘱的任务级别高。
; D% b9 }- K8 i; Y大多数普通的工作,领导随便安排一个人都能做。他安排你做了,做好了他对你也印象不深,做差了他也不在乎。
6 s* `) p% ^1 Q想要破除魔咒,我的建议还是要在工作上学会取舍,努力的同时也要取巧。否则什么都努力干,只会相当于什么都没干。
# b$ }) R/ O3 B* s2 ^+ @' G/ N04
& t7 e9 Q! c- ~3 l5 y: E- S9 B, l4 A' W5 o
时间管理理论上,有一个著名的“四象限法则”,将所有的工作依据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两个标准划分在了一个平面上的四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称为一个象限。" X2 ?" D. v4 T
第一个象限是重要又紧急的事情,第二个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第三个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第四个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
8 [6 T9 @8 z2 A' G+ B7 w* d+ B我们可以依据四象限的划分,有选择性地有重点地努力。; D& g# E/ P. i7 t- E" s2 E/ Y% d
第一象限的工作最考验个人的能力,比如领导突然接到一个重要任务,要求明天准时完成,这个时候,你就要优先处理,全力以赴去做。当然,这种事情,领导会考虑个人能力去安排,一般情况下很少遇到,即便真的突然压重担,领导也会帮忙。
+ x' L/ X+ |/ h! r+ ^9 {) N但是别忘了,有的时候,那些领导好几天就吩咐你尽快完成,结果截止时间到了,你还一点没做的事情,也会变成第一象限的工作。
6 t0 M. |1 W7 R/ x7 Q也就是说,重要不紧急的工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重要而且紧急的工作。
3 e0 q  s2 N, g; ?$ p$ k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第二象限,最好是能够把80%以上的精力放在重要不紧急的工作上面,防止它变成第一象限的工作,不让自己变得忙忙碌碌,焦头烂额,既能对领导有一个好的交代,也能让领导放心。( c( w* s, ?8 h* {' X1 H
而对于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则需要谨慎处理。很多时候,紧急不代表重要。紧急也许只是别人的一种期望罢了,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让你误以为他很重要。" Q4 g  a# l3 s0 c
比如有的时候,你正在忙活大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结果主管让你明天赶紧把他手头的事给办了,你怎么办?当然是能推就推,有什么比大领导交代的事情更重要呢?
9 ]( a1 P* @4 v1 ?9 y; W至于不紧急不重要的工作,简直就是在消磨时间,浪费生命,我就建议你慢慢做,能做多少做多少,一边摸鱼一边做,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 y/ p0 N; g% ]所以,大部分人之所以一直很努力,却没办法提升,问题就在于太过努力,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那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上。每天领导安排个什么工作,你就急急忙忙地干活,从早到晚劳劳碌碌,却一无所获。
/ n0 {" n! h8 z5 x6 Q而聪明的人则清楚,只要是职场上重要的任务,拼了命都要完成。但是不重要的事情,消耗精力难有成果的事情,能推就推,能不干就不干。
4 F+ G% \* u& |别再浪费你的努力,分清工作重点,是比努力更重要的追求。
束缚2017 | 2021-5-18 03: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在哪里上班,都请记住以下5 _1 V! o, H. B. V4 J
一张图,
( ]% d- A8 T7 b- X2 f1 x7个原则,
9 E3 z/ \0 q& P# G/ b: x4 D一句话。
, f3 X9 W) {0 {8 e- W7 G/ u7 C 有哪些只有工作多年才能明白的职场道理?-1.jpg
汐汐308 | 2021-5-18 04: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出现这3种现象,我劝你离职/ l  P( j8 g( o- E6 ?+ \+ B2 w: @
过的太安逸,你离废掉就不远了360创始人周鸿祎在《给那些仍旧在公司混日子的人》一文所写:; {# m6 G5 k& w8 R
“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后的输家是你自己。”
大到企业,小到个人,一味贪图安逸,想不死都难。曾经的熊猫直播,背靠王思聪这棵大树,与斗鱼、虎牙三足鼎立,估值高达50亿。谁也没想到,占尽了天时地利,熊猫直播这家曾经风光一时、每天几百万日活、每月数千万流水的直播平台,最终败给了自己。
) q8 _8 j% T/ j1 b7 W* o 有哪些只有工作多年才能明白的职场道理?-1.jpg 领导安逸:熊猫直播曾几次遇到危机,领导层集合开会。但实际上,都是边开会,边携妻带子找个度假村搞团建。主播安逸:每天只直播 4、5个小时,月底疯狂补时长,然后拿全额薪水。甚至,主播们还虚假“刷量”成风。员工安逸:熊猫员工很自负,认为“校长”的名字足够牛,是最厉害的推广方案,其他一概不放在心上。不用加班、不用熬夜、不用有危机感。不到三年的时间,用户日活下降、造血困难,熊猫直播节节败退。美国学者库克(Kuck)曾提出过一条曲线,说的是人们在同一个岗位上的工作创造力较强的时期,最多只有3-4年时间而已。
2 l; m8 Y8 K' C 有哪些只有工作多年才能明白的职场道理?-2.jpg 一个员工在一个公司同一岗位能给公司带来正毛利的时间,只有三年。3年,没有内部调动也没有加薪迹象,你就已经成为被淘汰风险最高的一类人,应该早作打算。4 {9 i. ^$ C* e$ b# z5 m: G
9 P: z3 T/ y, h! `; H
! R( Z8 c1 Y: O- j: H& K( \
BOSS领导能力低,团队氛围差有些人会觉得,我不认可公司的工作氛围,但是有钱赚,我就能撑下去。
% [( C% N/ a: V# V( b) ^! |' i其实不然。
+ ]3 t7 C' b8 O+ Z% p7 D, u当你开始厌恶这份工作,讨厌公司,讨厌领导,你就没有办法完全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工作只是敷衍,不会有任何创造力。
) r% w' w  D1 R( o" h9 A8 d0 @如果BOSS领导能力低,团队氛围差,你真的需要慎重考虑。0 m# e, f6 l5 W. ], [4 d
把一个好团队交给一个烂主管,这个团队就变成烂团队;把烂团队交给好主管,就变成好团队。
% b3 @) x) a/ p# z. k团队的问题,永远是领导者出了问题。一个BOSS的领导能力,包括他的团队管理和个人德行。+ ^$ ~, e4 z5 R9 E" q, S: ~
领导人领导力差,通常有3种表现:
! K8 S' ^+ _5 h' Q+ `( ]+ e6 K: s第一,重用没有任何突出业绩的新人。; A; `6 k! }; r. @/ Z
中国文化里有一种规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然商业世界并不认这个潜规则,但是在中国做一个优秀的领导,会适当考虑员工情绪,承认他们的苦劳。
3 u; P6 {3 P- y7 [' O4 z4 _如果老板不满意现在的员工,突然重用能力一般的空降兵,而且没有提前和团队成员商量,那么这个领导领导力有问题。# x3 d: w4 N: j$ f
优秀的领导,会设置部门目标,和员工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而不会贸然任用一个没有任何突出业绩的新人。
7 s6 j, U; r$ M8 Q% J第二:脾气暴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B# u1 ?( _. e8 v0 e* x
每个人都有压力,但压力并不是情绪宣泄的借口。脾气暴躁的领导,通过有3种表现:% B6 P( b) s$ N0 \# p8 V
1,发脾气拍桌子2,说不雅口头禅3,光批评不肯定) ^: v( G1 \; v
如果你现在的老板,不认可你的努力,而且经常情绪失控,这个时候最好早做打算。
. `$ v1 J' I% }第三:对上唯唯诺诺拿不出业绩% K+ R# p$ x3 i3 \
结果好是一个领导的底气,情商差,专业能力差,最终导致在公司地位差。
6 y0 g" k* x  a: z3 d看一个老板在职场中的能力,侧面了解3个问题:
% F$ t* z) p3 {' z1,来这个公司多久2,现在是什么职位3,老板开会是否有他发言* q/ n& \1 z1 u8 j3 E3 T, H' c

7 k, p1 ?$ @( A( E* E( U
5 B# _+ O5 U  {& m只画饼,不给钱有多远滚多远有的年轻人,喜欢谈理想,认为谈钱是很俗的一件事。于是他们常常遇到”爱谈理想“的老板。一个人需要承担责任,谈钱就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没有基本的经济维持,就很难说理想。你可以为了长远的发展选择一时的沉淀,但只画饼,不给钱的老板,只想免费消耗你的生命。
  e9 b% n) e$ m: I: X% i0 k西贝的贾国龙说过一句话:; x# Y. Q8 X) R8 V/ H" w$ d* U

: V! ?5 p, N. T9 }, n' L% O* ~: V0 i* v3 J  ~" v7 t# q
你不能跟员工说,你先干,干出来我再给你钱。而是先把分利规则定下来,作为老板,这个才是最有力量的。

, c* I/ H: p5 G, S" [
& i' u8 p8 M7 ?  c贾国龙自己就奉行“先给钱,再干活”的管理原则。他认为,给钱,才是对员工最大的尊重。' A: t$ ~! V, t. _6 c/ \
有哪些只有工作多年才能明白的职场道理?-3.jpg
" Y' W1 }, d  _
7 j/ D6 D1 J% j新冠疫情加速了世界的改变,线上营销、社区化营销、私域流量营销、会员营销等等,将会变成消费型企业、服务型企业运营的常态。3 C+ u* _; z! j
这意味着未来,无法自我迭代和不具备学习能力的职业会“被消失”。对个人而言也是一样,找到自己的最佳工作模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黑黑黑黑黑黑kg | 2021-5-18 04: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博收到了一个私信,是一个刚刚工作没多久的小女生发给我的。她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工资不高但刚好能养活自己,唯一的缺点是自己不够喜欢。# k% b* h4 j& k, I) M5 M- J3 C4 M0 U

7 W( p4 j* N# H
1 P/ e# ~  H; a但自从工作后,自己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开始小心翼翼,自卑,脆弱,在领导面前只敢说“好”“对”,生怕做错了一件事被批评。
; W# i+ o/ P4 v6 n. Y% J
4 L1 [8 I, V6 W0 q
1 Y4 A! k4 \  n1 `) Y因为对于自己工作状态的不认可,连带着觉得生活也变得无力起来。她继续问我:我想把一切事情做好,可是一想到工作的状态,还是算了吧,反正都已经这样了。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真的很羡慕那些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啊!
  {. T, b7 T; c# d* g$ q4 J- n* ^/ M* i: K- P* @6 Y: P/ H
+ g7 E4 T& ]; K9 ]7 P
她形容自己的那种状态,我是可以理解的。
, T' S1 }, t% J. u* {: v% d# u3 g0 T! V5 o, u

0 i+ e( }8 _$ H$ k" ^, N2 v- x很多时候初入职场最大的惶恐感,来源于:我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c. @8 e1 Q8 O3 \% l& ^& Q
9 i; {5 ]# k/ \: G$ l( m2 m' I: [
, r: N) V# ~/ J- U2 |5 g
但其实职场里的很多问题不是是非题,是选择题,是你选择要不要面对,要不要解决当下的困境,而不是躲避或者逃跑。4 _! ~; h. o& r. E( Z( l
8 L# A4 W  e- {$ m3 Y, L; p

% n) K% U$ g  g职场就像小马过河,有很多经验,是犯过很多错后才得到的一份叫做“成长”的礼物。我总结了自己这半年多来自己认为对我的职场成长最关键的5点经验,分享给你。
( {3 j9 U2 Y1 y3 l+ e! U1 A) c2 d0 u5 K5 d2 B

  V  V/ n  N6 L6 P3 [' L1. 戒掉玻璃心0 N; R. }+ f* c8 `7 g

( b; C& F8 {4 W; ]1 ~# T0 ?" E. D& U. T- S% L% k/ H! C
知乎上有个提问:有哪些道理是你工作之后才悟出来的。
5 q; x4 I6 \( K9 C3 c! k' K5 E& b0 w" S' g
, T" B2 F$ s; S+ u5 }! D  z' R( e  W
最高赞的回答写的是:其实多数情况下你没什么对手,因为大多数人或者不够努力,或者学习方法不当,或者诱惑太多,或者缺乏目标感,或者运气不好。总之当你认认真真地在一个岗位上努力工作超过2年时,你就已经比80%身边的人做得好了。
' x+ m6 R- B1 E4 t& \5 p+ |- B8 m: `- a

8 P' H/ P! n7 J0 i6 M- q1 H面对工作,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心魔,比如自己的不自信,自己的玻璃心。8 c1 D3 e* _$ j& f$ a
' Q+ z3 d) C3 c% C' k. j

7 P% |' N6 l$ c8 k/ B. X' a$ ]与其让情绪先行,不如在事情搞砸了之后考虑下解救方案,看看有什么是自己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5 o$ c5 Y/ q% `' O1 A6 q

& G8 ~0 z6 v0 U$ ^3 z  A/ Y8 g3 q+ V$ m9 N5 v( ?; x, b
除了做错事的玻璃心,还有就是怎么面对自己不怎么被团队或领导重视的时光。; V) F3 ~$ P0 t' u4 S" F+ T& \

% u9 G( g# Y. _' x; o" U2 K; L& J' E) v" y+ _
看过这样一句话:勤劳的渔夫不去捕鱼的日子里,都是在精心修补自己的网。
" {, U, H0 H0 P. [) w8 _1 {2 q
! W7 r( k# C! r3 h1 A2 k; ^4 Z, Q- u. U3 m# ]) R
在怀疑自己的时候,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自己的工作,不为祈求得到领导的认可也不是希望能有升职加薪,而是真真正正的,从内心尊重自己的工作,相信自己能够胜任。
0 z' o" B: a6 f( @
* [; }$ M% ?% V5 U" i$ A' E+ _- p' v
* F2 H# G7 S$ j- M, |人最难的是相信自己。
: r! d" k; L5 z1 U% g5 f( C( S8 l* E3 S/ n+ R* T8 e

! _5 V5 r, k. J" v' `8 h一旦有这份底气在,不会做的时候可以说“我可以学”,做差了可以说“我可以改”,而不是满怀歉意地说出来:我做不到。; _8 h! r5 s& ]' c7 E0 w+ I

8 I4 m+ Z& S+ A! d, L/ q% d! A
0 L- Y1 R9 \/ I0 S6 P有时候努力不是为了够到自己的上限,而是为了不跌到下限。2 `/ Z+ \& J. m: ]" w/ y) l. x7 I
9 l: ?* p% \1 G5 d: E
4 i$ R0 `. D0 y  A
玻璃心对于工作的开展没有任何益处,对抗玻璃心,也是增加对自己的正确认知,也增加抗压力的过程。
- _' _% }9 ^, i% i9 J2 ?" L$ R/ e
+ b* S  {7 F0 e2 F* G
( X! h2 n- A+ f: B1 ?职场中的冷板凳不一定是坏事,它让你重新一次审视自己,发掘自己身上的其他可能。
  O8 ]- n1 h3 c) S  j# u2 c8 {
( M  }; o( t+ a6 ]) g  o( Y# S" t5 W6 Z- x8 y
做错了选择不要紧的,重要的是你该如何面对这些错,然后发现什么是对的。+ l! B1 J) |' W, |/ Y. U
' o. l1 k/ t" d) |" i
" Q, R2 p+ U+ u7 A
职场里的很多问题不是是非题,是选择题,是你选择要不要面对,要不要解决当下的困境,而不是躲避或者逃跑
# j, ^9 A9 H9 V' |1 G, q# h先行动后思考,也就是要在做中学,很多时候单纯的思考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很容易走进死胡同里。. Q) r$ ^5 H. c0 }. k$ T

% P0 |  i: R) B; Y/ \9 T6 u
1 n  X8 p5 `  Y; c6 T7 w也就是脱不花说的那句:事情只要先做起来就成功了一半。
: Q1 u8 O6 ]5 [* K2 s
* Y, [: Q0 O" _! s
, G  L! c% i, G5 ?0 i: m反正事情就是越做多出错越多。可是如果不做,又怎么清晰地摸准自己的及格线呢?
$ u! m& s. w: G" c' @
6 }  `* \) }0 O$ J- v4 q, b6 P; k) F: z
2. 不要怕麻烦! n1 [% I, h" j- J, ?2 E

! J7 `' U2 {1 O" V1 {) j! h1 A' u! e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了解工作的上下游流程,这不仅有助于自己工作的运转,也会让自己了解到整个流程真正的核心是什么。7 X; @( B( Z- {# M" X' S

) C% ?' ]1 q- z" ]( @
7 q5 Q2 N1 O+ |- e很多时候工作能力的比拼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而是综合实力,而职场的壁垒,就是经验的壁垒。$ @4 E  b+ k" u% E
7 P7 u; Z2 M' _! J4 |
' O' W! I% O- @; r! E  ?
当经验积累的越多的时候,可替代性就越小,价值就越高。: N1 w8 l9 b9 q6 M; B

7 ]+ R: c0 m/ \" M- C4 z" s" x2 \- w0 Z
职场初期会很害怕走了弯路这件事,但也只有亲自走过,才知道错误出在哪里。
" x3 w1 L: }. T+ y
1 D$ _4 B, N7 R3 \/ Q7 L: M" o. \% m! B# }( |6 G
职场就是小马过河,听过了千百个道理,不如自己的实践更深刻。
. \8 e  x/ e& B0 e: J" n% z
' p7 }: \" {5 E
& w, K" j' @: X9 _3. 不要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 e3 B* ^" i' \: N1 N) u9 Z+ l8 O
0 ]4 |, `; ~& j: U# ]" U( u" ]% ?

4 Z& I1 T2 y+ s3 b! H3 x在《能力陷阱》中作者提到,我们越是花精力在我们擅长的事情上,我们越看不清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S4 p2 Y1 h# J% t. ~
( B) Q4 n5 @/ K' y1 W  b# r
8 k* {2 L& H$ ]. [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个书名蛮困惑的,“能力”后面怎么会连上“陷阱”两个字呢,难道“有能力”不是对职场中某种优秀的认可吗。& h0 y9 v1 q4 _+ z1 B# i+ R$ l

' ]- R6 m# `5 X
5 K: C3 X/ H/ l6 `0 ^/ d. }$ P( ^' D' }读完后却发现,正是因为专注于工作中的事情,很多人会变得不暇顾及工作之外的局势的变化。
6 s" b. _6 i7 j4 d; v: [
. d$ ]" l3 Q/ d  D+ Q2 n
5 ^( t* b0 ^  b  s“当我们越擅长某些东西时,花时间做其他事的机会越小。利用我们所擅长的事获取回报要比探索新领域所获取的回报在时间和空间上更明确,更接近。这种学习的自我强化属性让人们短期内能维持他们当前的关注点。”1 H3 i4 h. v! ~8 Y8 \& ?4 N3 D: L

% J- b' @2 \) A9 [8 D! S' m1 \! F" V# e, {# z5 L* R) r
在书中作者提到:与其花时间成为一个团队的中心管理者,不如尝试着成为一个团队与外界嫁接的桥梁。! i$ S* {' T5 ?, f7 q) t
2 l1 p( z8 L8 f+ ?' c
; p% [1 o9 [+ q, ~; L$ U. f
当一只眼睛盯着内部的机会时,不要忘记了外部局势和环境的变化。1 q- [6 W: X  Z8 w6 y) d

) {+ L( O5 [# \' G' R) I4 K7 g
, T( A+ f/ [5 F8 o: C: Z4.要重视弱关系的培养
( q0 F. ~9 x- Q1 h4 M. _, g! g+ C2 S# v5 E4 E

8 |* M1 u$ E$ ]5 l2 J; l还有一点是,比起强关系,要更注重自己弱关系的培养。
/ N5 @2 X# G0 Q4 b1 G
2 ^) i0 Y9 z' _- d* k  _3 Q
) y1 u% a8 Q1 y, W所谓的弱关系是指不常见面,可能加了微信之后没聊过几次天的社交关系,而强关系就是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同事或朋友。
1 P* U2 x$ M* d/ \5 F* p$ {( q0 h4 O# f% `8 _' ~' {( q/ Z7 I
0 S$ n) c- M( O& E2 Q
因为强关系的人和我们有着相同的背景,而强关系差异化更大。
/ q$ }- Q* W3 ?4 {
2 _9 C7 H% F5 M$ R* ?7 Y
4 Q- @. Q* }: [* k, E  L; N$ ^比如在你面临职业中的某个选择或者要不要承接新任务时,如果你去问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从他们之中获取支持是相对比较难的事情,因为他们对你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相反一些弱关系中的朋友能给到你全新的建议和评价,你的人际关系网络需要随着你的成长不断的更新。
) A' T: v- Z) U( ?" s
; q: ]0 Y! a" m  J6 C2 }5 Q0 ~. x8 w- C* r$ o+ D: Y  u( Q: x
而且万维刚曾在《万万没想到》中提到,我们在互联网中搜集到的关键信息,往往来源于弱关系的传播。9 [- K1 w" @% J  i! R

0 }2 b( n* L2 b& w4 O) h7 t- W4 V4 [
所以,人脉的建立,并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些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到多少圈子外的人。
+ B! G, \+ u# m) H) b
2 B! y- [( V( \$ X) g2 U+ [& Z0 c, S
$ B  k+ Y( T4 a+ O* o5. 最后一点,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
+ }) [+ M& y) K7 T) j% `
/ b3 f( m( g8 O& @" F6 h# y4 v/ m8 R( E; q( g
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全力以赴。2 }8 ?+ L6 O" a' w1 m& F$ ~2 ?

1 g3 m! [- m! F% V4 Q
& p8 w! z% g, X% @+ L+ g( E这是我对自己2019年下半年的唯一要求。
; C" T9 i5 U/ s6 v, ~7 W# N0 ?& ?) K% N+ Y4 Y

# {3 h) @6 l, l) z2 n很多时候我们受限于市场环境或业务,很容易把工作做不好归根于外部因素。但其实真正写起来复盘总结的时候,也能发现自己的种种疏漏。. \0 f+ g) k) c
! Y+ A$ \3 {. U: A8 Y" C
2 A9 q) P, }' I* ?0 j% n
比如就我自己来说,日常的执行力还可以,但在面对从0到1的项目时,自己对于大局的司考和框架搭建能力是非常弱的,也就是很难在新项目中做到举一反三。
- U6 {( T# {9 ~, V! G. O, |1 d1 A# F" G' h* m% S4 g* b9 D' G
3 @' F8 O& A/ W5 C; P3 q; k
还有就是在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业务时,除了找同行了解,还有更多其他切实有效的手段能够帮助自己入行,比如看专业类的书籍,在平台上找专家咨询,去搜集市场上的调研报告。+ b/ Y% j# @% [: _, i2 }5 x
7 z3 X3 `$ G0 m! x4 x/ |; n0 j& H

% k( i9 @8 V  `  a( S1 s除了框架搭建能力,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忘事情,有时候上周写完的规划这周再看的时候就没有跟进。6 N7 @3 e" O6 ]9 d' c' C$ `
  K9 y& K, E) V3 n1 S1 M

( P0 r" j9 P" D8 S$ R8 H后来我就养成了每周进办公室就把周报打开,每天对着要做的事情一一落实的习惯,至于完不成的事情,会及时跟对接人汇报,而不是拖到被别人来催的时候才说原因。
" E6 v  A8 ?! A, m
, |$ |% r6 v( K5 I4 Y" a( L& U6 X/ h3 y1 R  M$ ]6 b
一个是主动告知,一个是被动解释。
! _: ^& w/ y' f9 g' H7 N2 `) R) E( r& S4 D% s3 ?

- Y( r+ u2 V% S在能做好的范围内,把想到的都最好。* I9 U4 D1 K2 S' X, u+ [( T: T7 d

) j/ k7 C$ @$ ]; {8 K  s" n6 v" ~/ e3 q6 r* A- s! a6 E# ]
在做不好的事情中,思考怎么样才能做好。
( s3 @; Z) q3 }* e
0 D, j  [, v  y& K$ N$ r/ q( u- H* X3 \6 P  M* ?) D0 [
听过这样一句话:大部分时候人的困扰来自于平凡的人渴望不平凡,不读书的人热衷于思考,没有能力的人想担当众人,不会做事的人想多赚钱,却都没有把自己手头擅长的事情做好。! o3 O2 E$ \! ?
: q2 U" u' ^6 }, G6 s5 p- `

1 _7 y# ^4 c& G7 j. E1 I# |' e越是在怀疑自己的时候,越是要对自己坚定。' c) d9 o5 n  f8 C) j- i
0 D' R& Y' s7 O& P1 o! m
5 q9 T4 o- U: V8 t) q  b4 j9 m  a$ ~
越是普通,越要有能脱颖而出的能力——也就是说,当你知道有很多事情做不到的时候,就应该把手头能做好的这件事做到极致。  L! {6 b# N3 V  U, N; @
欢迎关注我的公号(天天成长研习社),或者加好友cherishqitian
第一个问题:工作多年发现目前的工作不是自己最想要的,怎么办?9 ]6 F, _6 P7 |5 @8 L) B, [$ r8 E
前些天,知友私信说:“我感觉目前的工作状态不是我最想要的,做得也还行,但没有太多成就感,也不知道未来发展会怎么样....想有一份真正热爱并且有前途的工作,但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感觉很迷茫。”
7 u; f6 P; E; |4 e7 \刚工作发现不喜欢想转行、到了新岗位发现不胜任想提升、人到中年发现这个工作的天花板等等,都是常态。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事业有期许,但当下的工作可能无法承载这样的期许,所以会觉得“不喜欢”“很迷茫”。可是,“不喜欢”“很迷茫”只是一种情绪,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喜欢、又有前途的工作到底在哪里呢?推荐大家尝试使用冰山模型,用它来帮你做好职业选择和定位。
4 i3 l' R4 _5 E; D: v1 Z: Z, f
! Q' Q* t7 C% _0 }! `* p$ R% X" F冰山模型描述了一个人的个体素质要素,也就是说,你跟一个岗位是不是匹配、匹配程度如何、市场薪资值多少,都是这个模型可以解释的,很多大公司都会用它来进行人才招聘和培养。1 t% L* \9 t* H# V5 l
第一部分:知识和技能* \  A: r% w9 \8 M. ^9 K4 k0 F
冰山模型从上到下有很多要素,海平面以上显性的要素是知识和技能。知识,就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认知和经验,比如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等等。这跟你大学所学的专业、常看的书、从事的工作、甚至业余爱好都有关系。技能是指你所具备的某项专门技术,比如编程、制图、使用Excel等等。
& ?- g( [& p$ u, o. ~3 k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后天习得的,也是非常显性,容易看出来的。所以,我们称为冰山上的部分。知识技能跟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如果你的工作中有很多陌生的内容,觉得每天都信息量很大、来不及接收,感到慌乱和焦虑,很可能就是你的知识技能跟岗位不匹配。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知识和技能比较容易补齐,上上课、看看书、跟资深同事学,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提升。
" [1 `3 p8 N9 v6 U/ c$ d5 @/ U/ Q1 J) e* G- O
第二部分:能力* ]! y- p* {0 D" y
冰山模型中间的要素是能力,或叫通用能力,比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相对知识和技能来说,能力高低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比如,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到底如何,很难用一个证书、几道题目来考察,而需要看他在处理很多问题时候的行为。$ f# H4 r9 H+ t- R: b
能力跟知识技能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和技能属于特定领域,而能力则更多是通用领域的。比如,知识会分财务、人力资源、金融等等,但是“创新”这样的能力,是适用于任何领域的,一旦掌握,是能够复制和迁移的。3 m- c" E: ^7 Q- t9 a9 @
那么,如果能力不匹配,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工作效率、沟通效率较低,面对复杂的问题无从下手,缺乏成就感,力不从心
, p1 j9 d+ J$ C( `& E) N# _1 n1 g1 Z- i! f- F  Y/ ~) d) i
第三部分:价值观、性格、动机
5 H6 ?3 l5 M, z2 w. Q8 D冰山模型最底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这些要素在成年之后很难被改变,它们会受基因、家庭育、童年经历等等的影响。' ~! s* f) O; q+ [. F% l. T
价值观是你判断事物的标准,比如说,当你在择业的时候,自由和稳定产生了冲突,你选择哪个、放弃哪个;在事业和家庭产生冲突的时候,你怎么处理,等等。如果你在工作中经常陷入矛盾和纠结,对所做的事情很难发自内心地认同,很可能就是价值观上不匹配,比如你做自媒体,公司为了赚钱让你写一些低俗内容,但你觉得那对用户没有价值。! D$ J& F; p1 B) y1 [
性格特质则是个人的行为偏好,比如,你是偏内向还是外向,更关注宏观还是细节,等等。如果你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好像工作量没有很大,但却觉得心累,很有可能是性格不匹配。比如,你是内向性格的人,是从独处中获得能量,但你做了一份每天都要不断跟陌生人沟通的工作。
/ Z3 y% C8 ?& v  ?' E4 Y! T至于动机,其分类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可以分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成就动机的人,喜欢挑战;权力动机的人,希望影响他人;而亲和动机的人,希望维持更好的团队关系。如果你感觉自己没有动力,做事提不起劲儿来,那很可能就是现在的工作跟你的动机不匹配,比如你明明是成就感动机,喜欢挑战,但你的工作却高度重复。0 z- V0 {, k; B0 n5 w
我们感觉一份工作不喜欢,有可能是缺乏知识技能导致的慌乱和焦虑、缺乏能力导致的挫败和低效、价值观不匹配导致的矛盾和纠结、动机不匹配导致的没热情,或者性格特质不匹配导致的心累。
8 |, P: {7 t/ J2 f5 v( V而且,所有匹配要素里面,冰山底层的隐性要素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就像找伴侣一样,尽管看起来表面条件差不多,但你就是对一个人有感觉,而对另一个人没有,这就是冰山底层的隐性要素在发挥作用。
( `1 V. V* `0 j' E7 I# ^  r  X
) Q! s$ L$ r, M' o; s( f  T所以,知道了这个模型,你就可以尝试分析了,如果目前的工作自己不是很喜欢,那么到底是哪里不喜欢。学会使用冰山模型,能够用它来分析自己跟工作的匹配度,从而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r3 R6 j9 o$ V1 b5 W. u
<hr/>第二个问题:如何提升市场价值3 I' W4 i- Z  `& t" @- y9 {2 T
先问一句题外话,毕业5年、10年,你参加过大学同学聚会吗?即便没参加过,从别人的口中,你有听到过某某同学的传奇经历吗?同样学校、同样专业的两个人,在毕业几年之后,薪资差异和职业轨迹可能非常大。4 @7 {" I- l5 b1 g) b
大家起点差不多、毕业时间差不多、每天投入的工作时间也差不多,但最后产出却不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除了第一个问题中提到的,你选择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缺乏动力和创造力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呢?当你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时,自己的时间应该要投入在哪里,才能最大化我们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薪资)呢?5 P+ `5 [: A; t4 G
首先,一个人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薪资),除了外部的机遇、运气等,其实跟内部因素,也就是我们在之前提到的冰山模型各个要素上的表现直接相关。& e6 F4 G+ }0 }& t# m
我们的知识、技能越多、能力越强、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跟所做的事情越匹配,你的市场价值就越高。3 n$ k: }+ l& Q4 c% Y( U

  O/ h" ~, b. s: y8 ~抛开运气、选择这些很难掌控的因素不谈,我们从内部角度,也就是冰山模型的各个要素,来聊聊个人市场价值怎么提升。; o3 O: V. ]: }: F  b0 ?
; _5 t6 K9 b' E/ \6 Z5 I7 W
我们应该知道,整个冰山模型越往下的要素,越难培养、越难发现,比如学一个知识,上上课,看看书,或者上网搜一搜,你应该马上就知道,但是提升一种能力,比如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也因为越往下的要素越难,相对也越能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你应该也发现了,这几个要素并不是独立的,冰山下面的要素会影响上面的要素。举例来说,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有多少,跟ta的学习能力、动机等等都非常相关。如果你的学习和思考能力更强、并以追求真理作为价值观,知识储备就会更高。/ G/ z8 E# J* V" z8 W' Z
我们接下来逐个分析,把时间投入在不同的要素上,会有什么结果。! y- j& [, Y% I4 |

5 J  b# X# F, ]! k首先是投入到知识。我们可能觉得知识很值钱,但说实话,单纯用知识很难赚钱。为什么呢?) U. F5 t2 x" O; l, \* Z

6 v  t& c/ i2 K, Z$ b. D其一,当今社会,你想知道什么,网上搜索就可以了,可替代性太高。比如说,你就算把百科全书背下来,最后可能还得靠卖记忆力课程赚钱,而没法通过这个知识直接赚钱。, ]6 j0 m& W0 y: M" `$ [

. `0 I! ^$ @( `% Y! D2 W. g8 e其二,知识跟思维,是有差别的。有句古语叫“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但那时候不是纸质书、是用竹简的,所以五车竹简能装多少知识呢?最多十几二十万字,也就一本书。所以,现代社会,随便-个人,知识储备都超过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但你为什么还在学他们呢?因为知识跟思维是不一样的,你学的是他们的思维。而思维是一种能力,用知识解释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 |4 c, D) A& L2 l% b3 r/ K

2 q; m. F$ O. G, A9 {所以,你会发现,单纯的知识储备,如果不能结合思维能力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是很难提升你的市场价值的。
7 y: `, ]; ~% p% F1 o; V0 {. o
% L! `0 f0 p4 Z2 O( D5 ]第二种选择是投入到技能。有一些职业是有专业门槛的,比如程序员、设计师,这属于技能型岗位,因为这些岗位有一个进入门槛,往往会让人觉得非常有安全感。反过来,像是做销售、市场、运营类工作的人,或者大学学习经管这种万金油专业的同学,常常会觉得“哎呀,我没有一技之长,好没安全感”。但实际上,门槛高,不代表天花板也高,毕竟没人想要一直拿每个工作的门槛工资,我们是往上看的。门槛低的职业,想真正做好,对能力要求也会非常高。- D) w- k7 R& ~4 e

* c7 D$ P0 E/ {  @8 }/ c3 y0 Y技能的定价如何?天花板在哪里呢?取决于该技能的稀缺性。10多年前,很多大企业都会给有CPA证书的人支付一个叫做Market Premium(市场溢价)的额外工资,因为这个技能当时相对稀缺,所以公司需要支付溢价才能招到人。可是,这个技能的市场价格高,就会有很多人进入到这个领域,人才供需逐渐稳定,那么溢价就消失了。程序员岗位也一样,在移动互联网红利期的时候,行业增长快,所以对程序员的需求非常旺盛,而市场供给还没来得及跟上,所以带来了程序员的高工资。但是,这两年红利消失,增长放缓,对程序员的需求就会下降,19年各大互联网大厂的裁员事件,已经敲响了警钟。由于很多时候不能降薪,所以很多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以此来变相降薪,“996事件”的爆发也跟这个趋势有很大关系。
& j0 t9 e" n! [2 e/ }, x" X# u. k' @
当然,那些有管理技能、商业思维、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程序员,薪资依然很高,但他们已经不单单是靠技能吃饭了,而是具备了很高的能力。所以,技能在稀缺的时期很值钱,一旦行业变动、人才供给增多,市场价值就会下跌,不得不学习新的技能或提升能力。
  g  \+ S% i8 ]5 V( w
+ U0 s" R9 \, C3 i+ w第三种选择其实就是投入到能力。有一些岗位,对技能没有特殊要求,看起来好像门槛不高,但薪资天花板却很高,而且薪资范围很宽,例如互联网运营、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还有大多数的管理岗位。厉害的产品经理像上亿年薪的张小龙,而一般的产品经理可能月薪才一万,他们的薪资差异并不在于技能的不同,而是能力高低。所以,这些岗位也被称为是能力导向型岗位7 X3 E& c2 ^" f2 f* M+ b8 n

# l5 G; r+ l* H) |# j6 b" f而且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能力的形成往往是可以迁移和复制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跨行业跨职业,一旦积累到一定高度,哪怕行业不行,换个地方一样值钱。很多大厂高管,频繁在不同行业中穿梭,并没有因为行业壁垒而不适应,其实就可以看出很多能力层面的可迁移性。
! N; f/ j6 `# `5 ]& R! r. d" j5 B/ H- r
第四种选择是投入到冰山模型底层的自我发现。冰山底部的性格特质、动机、价值观这些要素,虽然难以改变和发现,但是,如果我们对自己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找到跟这些要素相匹配的工作,其实也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市场价值。
3 _5 @$ q+ w. O( ~6 N* t0 Z( i! u比如说,一个高成就动机的人,在亲和动机方面比较弱,从这个角度看,咨询公司就非常适合,因为工作挑战大、容易有成就感。但如果他去某个注重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国有企业,那可能会感到不适,最终很难得到提升。环境其实是一种外部驱动力,你选到了适合的地方,自然成长效率就会更高。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P; P( n: q6 s/ }
( M/ H) n$ q/ _从上面的四种选择我们可以看到,从长期来说,想要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或者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大多数时间花在提升能力和认识自己冰山底层要素上面,是最好的选择4 ]! t) F" e% ~' w. X5 e0 }" r# a" f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呢?每天打开各种学习产品、不断学很多碎片化知识,练习一些并不稀缺的技能、考各种几个月就能拿下来的证,最后收入还是上不去,反而会觉得很挫败。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 B2 a  E* c: ?" z' B) p/ \) E' G- i8 t0 i! E# F4 Y; [4 |) \
第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容易。它们的获得门槛很低,听一堂课、学一个知识,这是几乎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而能力就不一样了,需要持续投入、刻意练习。人们总是倾向于做容易的事情,而不是正确的事情。3 c6 {$ D6 G1 g% W
第二,受限于目前岗位的定位。前面有提到,其实一些岗位的性质,本身就是技能导向型的,对你没什么能力要求,只需要表格做得越快越好、流程越熟练越好。而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这种岗位要求下,也就没有动力去提升眼前岗位不需要、但长远更有价值的能力了。一旦遇到经济下行,仅具备单一技能的人,很有可能会被淘汰。
5 N  M% W, b, i  w: L3 Y( K' g2 r" o# |1 x: R
第三,没有看清楚工作的本质。很多人以为值钱的是知识和经验,但并非如此。本质来说,任何工作都是在解决问题,营销解决的是如何让用户知道我们的产品、HR解决的是如何让公司有充足的人才供给等等,往大了说,不仅我们的工作,一家公司也是在解决某类用户问题,滴滴解决打不到车的问题,饿了么解决不想出门]吃饭的问题,等等。既然本质是解决问题,所以你单有一类知识或一项技能肯定是不够的。你会背很多营销理论,但没法帮公司宣传和卖出更多产品,就是没价值的。; \9 d8 p6 c6 V" K- E

% g+ C' g: E  i我们现在知道,要花时间去认识自己和提升能力。关于提升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任何职业阶段的人都应该去做的,刻意练习,相信你的投入一定会有回报。
* T; `2 O8 p1 M<hr/>总结一下:利用冰山模型,分析并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欠缺的要素,不管是知识层面,还是能力层面,努力提升自我,相信在不断努力的路上,你会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f; B$ O* I6 W+ O# f0 c6 Y, B( h

6 x; _8 R: `0 Z/ h4 w
& W3 V/ Z2 i1 {+ N& _+ f4 m读到此文或问答的有缘人,如果只言片语间,能够引起你的共鸣,在职业成长道路上为你带去一点帮助,烦请帮我做两件事:
5 n4 A1 x1 h1 R! `, U1.点赞,让真正有用的知识传播出去,帮助更多有缘人;
9 s' J2 G- E' v0 r" E2.关注,让我们共同成长,在不断努力的路上,遇见更优秀的对方;
在透纳之前 | 2021-5-18 04: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知道要避免无效社交,但是避免无效社交并不是不要社交,如何在摒弃无效社交的同时,搭建有效人脉,很多工作多年的人都不明白。8 f9 f  m" O0 i/ f/ X4 N
作为职场人,我们都知道人脉的重要性,也很乐意去结实一些大佬,积极参加线下活动,逢人就换名片、二维码加好友,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人不过是躺在通讯录里的一个名字,逢年过节群发的对象,除非你带给他们什么好处,否则很难对你有帮助,这种交往的模式,在我看来是无效的,不符合简洁思维的,在这些错综复杂的职场关系中,怎么运用简洁思维摒弃无效社交,搭建有效人脉,我教你最有效的方法。7 G$ B; R, ^! A2 `3 M
用「人脉清单」盘点自己的职场人脉
8 v  u2 W0 Z4 I2 e" _+ z8 Z# i在一个庞杂的人际关系系统里,要想高效发挥自己的人脉圈,首先要做的就是盘点自己的人脉。如何盘点,参照商业思想领袖的朱迪·罗比内特和韩国的张慧敏给出的人脉归档方式,我制作了一个盘点人脉的模板:人脉清单。1 z9 Y! r% o1 G" c: X# z1 G: H
这份人脉清单包括以下几栏:姓名、角色、行业、地区、影响力、亲密度。
9 l' r, P5 c6 z  C% B其中,角色指的是这个人在你的职场关系中担任的是什么角色,可以是工作职位、也可以是和你之间的关系。
  `8 A* \) |& |% Z0 [8 n! y影响力指的是这个人在他所在行业的影响力,主要分为弱、中、强三个层次。' z4 o: u: e( I( p* _  f& k6 r
亲密度指的是这个人和你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合得来?是不是互相了解?在现阶段的联系频率是不是比较高。亲密度同样也分为弱、中、强三个层次。
$ M7 h1 j' U5 [* _; u- h我也用人脉清单对自己的职场人脉做了一个盘点,见下图
% |( B, t  e% j1 H 有哪些只有工作多年才能明白的职场道理?-1.jpg 在我的这份人脉清单中,我的事业合伙人,算是全国软件行业的知名人物,所以他的影响力我写的是「强」,和我之间的关系也是「强」。/ E$ |+ w5 p* R  I, h& A
我的下属,在影响力上相对弱一些,但是在亲密度上,我们之间有很高的联系频次。所以他的影响力我写的是「弱」,和我之间的亲密度是「强」。; f$ K  r+ p, L
因工作而认识的当地政府人员,因为在职位上比我高,所以他的影响力我写的是「强」,但我们交往比较少,只是因为工作关系有过几次碰面,所以在亲密度上,我写的是「弱」。
" o1 u  b1 s  w$ M( W: C把你的职场人脉按照这几栏盘点完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分析自己的人脉需求。
) L6 e. d4 E, I$ B分析自己的人脉需求, c3 p: @5 @* v) Y
很多职场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清楚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那么即使经过人脉盘点,你整理好了1000个联系人的信息,他们也没办法真的帮助到你。真正能够在职场上做到有效社交的人,都会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和人脉需求。% T' Y! s0 H( j# K: y
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经过慎重思考,在纸上写下你接下来1年之内要完成的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0 g3 U. L# e* [5 C2 v5 f" o- W比如我写下的目标是,未来1年之内,我要为公司拉来3个新的合作项目。
4 g# i9 U" A- y9 t* ?( c列出这个目标后,就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要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的关键人物是谁?第二,认识这些关键人物的机会在哪儿? 6 x2 l; V' j$ z* c8 b3 Z. a
关键人物,就是谁有可能帮助我实现这个目标?这个问题,可以让我聚焦自己需求的人脉,应该是来自什么行业,大致是什么角色。2 t7 L) ]* z/ w1 o( Y1 T
关键机会,就是我可以通过什么机会去认识目标人脉?是不是我过去的人脉圈里刚好有这个人,或者我的人脉圈中是否有中间人可以为我牵线搭桥,再或者我是不是必须要创造新的机会,进入到新的圈层中去认识他?( ?& |' k( E) @% \4 H
回答完这两个问题,我们对目标人物的行业、角色、以及找到他的渠道都有了基本勾勒。
" m( O5 ]' h& A7 C对人脉清单做删减和补充
5 Q" J; }) k% S1 j3 T分析完人脉需求后,你就可以回过头来对自己的人脉清单进行更新了。更新主要是先对无效人脉做删减,再对人脉清单做补充。
( e- I6 f- t( @$ |在做人脉删减之前,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牛津大学的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也许很多朋友听说过「邓巴数字」,邓巴提出由于受大脑所限,人类所能保持的稳定社交网络人数在150人左右。150人定律也成了决定我们人脉最大承载量的神奇数字。
& Z6 _2 ]5 J- n2 m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做完职场人脉盘点后,都有好几百人的联系人。那如果你的人脉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150人,我的建议是,第一个删减原则就按照邓巴数字,对人脉进行删减。
$ R" u  @1 }% q2 ?" R拿出你盘点好的人脉清单, 从影响力和亲密度两栏入手,先删掉影响力和亲密度都是「弱」的人脉关系。这些人首先在行业影响力上很难为你提供职业帮助,同时你们之间也没太多交集和亲密关系。
+ [7 h$ x0 z5 U! J. y删减后如果人数还多于150人,继续进行删减。看看那些影响力和亲密度中有一个是「中」,有一个是「弱」的人脉关系,结合自己在未来一年内的人脉需求,把那些可能是你的目标人脉,或者可能作为中间人的人脉关系留下来,剩下的,根据亲密度比影响力更重要的原则,继续进行删减。
. L9 f# X$ F6 q2 _( [* |做完这些,大部分人的人脉都可以控制在150人左右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们平时没有对人脉做过删减,就不会发现原来手机里存了那么多无效的联系人信息。删减后,还要有针对性的对人脉清单进行补充。补充的原则有两条:
: I' N8 h: b/ C+ {0 t7 t第一,根据自己的人脉需求进行补充。把你目标人脉的行业、角色写进人脉清单中,剩余的信息先空着,不断提醒自己,要有目的的去寻找目标人脉,和他建立关系。
5 b! ?& B, R- r第二,是从人脉的多元化角度进行补充。要让自己的人脉关系多元化,就要做好这三个观察。
* [" h8 g1 S7 [9 k7 c9 V, ?首先,观察人脉清单中的「角色」一栏,看看自己的职场人脉主要是集中在自己所在的公司,还是在公司之外也有很多认识的朋友。如果你的职场人脉中有90%都集中在自己所在的公司,显然是有问题,你需要打开自己的社交范围,多和公司外的人进行接触。1 t; I& M+ x! V: {
其次,观察「行业」一栏,你检查一下自己的职场人脉是不是集中在其中一两个行业?在一些必要的行业上是不是缺乏人脉?一般情况下,我会建议职场人要有意识的与政府、金融、媒体和上下游相关行业的人建立关系。- \0 l% ]  U! V3 C$ C5 z' P3 [
为什么呢?因为来自政府的人脉可以帮你更深入、更及时的了解政策变动;来自金融行业的人脉可以告诉你资金在哪儿,往哪儿流动;来自媒体行业的人脉对你打造品牌、应对公关危机有重要价值;而来自上下游行业的人脉,比如你们的供应商、你们的客户,甚至是你们的竞争对手,都可以让你了解到最真实的信息。; m) x  b" b; Q
最后,注意「地区」这一栏。你看看自己的职场人脉是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城市。比如我的人脉就主要集中在杭州,所以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去和其他城市的人脉建立关系。
( j( _+ u6 c" x8 J8 m6 J持续跟进,对人脉进行维护升级
, y# {# @/ \( w* f& R3 z+ B人脉清单的更新是一个需要定期进行删减和补充的过程,所以150人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人脉范围,所以简洁思维不提倡大家过于关注人脉数量,而是把握上面这些原则,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更少,但更好」的职场社交上。1 N/ R. e+ Y2 p9 W
不过我还要提醒你的是,80%的有效社交都来自交流联系。一旦我们更新完自己的人脉清单,就需要对这些宝贵的人脉持续跟进。而要想在繁杂的工作之余不断升级人脉关系,我们就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联络节奏,确保自己的精力一直放在重要的人脉关系上。
1 C2 z) O4 ~( K我个人的做法是,在影响力和亲密度这两个指标上,只要其中有一个是「中」,我都会为这些人脉关系设定固定的联系频率,一般是在1周或者2周内,我会主动联系对方一次。在平时的社交平台上,我会留意他们的最新动态,以及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对方最近换行、换工作、换城市、晋升之类的工作变动,或者他的一些个人需求,他家庭上的重要变化,结婚生子等。; ]% Y6 p' ^" R) l7 w9 {
关注这些信息有什么用呢?第一,可以确保我和他单独联络的时候有话可说,传递我关心他的信号。第二,关注这些信息可以让我及时的发现对方的需求,一旦对方有需求,我会尽可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或者作为中间人为他牵线搭桥。第三,也可以帮助我发现,他在哪些方面可以为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机会。
$ e7 {6 p  o( R' ~' u$ _+ T1 b: P更多职场和生活简单高效的内容,欢迎进入我的盐选专栏:简洁思维帮助你更好地沟通,教你如何应对忙乱的工作和生活。$ E1 {$ u8 I, }5 |% K( a- S4 @
简洁思维:怎样应对忙乱的工作和生活?​www.zhihu.com​www.zhihu.com关注王詠,让我们一起成长
! F* ^1 S7 t" y! q4 H! \- g《简洁的力量》用最简洁的思维、方法和路径,让你轻装上阵,但是越过越好。
0 {1 Y: z: s1 }* ]8 e《极简谈判术》沟通能解决生活和工作90%的问题,7个极简关键方法让你在沟通中走向成功。" v0 W6 \0 E/ B6 ^* T+ f8 n& X; @
《五维学习力》五个维度为你一揽子解决所有学习问题,有了学习力学习才有力。
天使的寒冷杏 | 2021-5-18 04: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在一开始看起来会很难,中期会很麻烦,但最后相当精彩。”! m& k! h) q! C) T5 W6 ?) [; {) b
/ x/ F$ {" M$ M% I
以下很多,都是我血的教训!6 N; j" d* U* k; ~4 R9 w- A0 ?, y

6 ~2 L6 `$ a6 h& i* c2 X; a1 A
! ?( O, A# }9 x& r- f0 }( W梦想也要吃饱饭,才有力气去追4 [; Q$ N9 E) A4 o) Z% d9 }
有人说,钱不一定能买来快乐,但是钱能让你避免99.9%的烦恼。
9 Y( \( k, d7 n: |% o柒先生说过:
' y; ]7 V# L/ A人在没钱的时候,很容易将就。1 K( K5 P1 p+ _
明明爱吃烤鱼,对街转角买了肉夹馍,明明爱着豚骨拉面,却点了一碗蛋炒饭,明明想吃哈根达斯,忍了忍买了一根老冰棍。" X1 g/ D  T- T' s" }1 Y* O
明明是买不起,却骗自己过性价比高的日子更舒服。
; ]! T) v) K8 |% j4 ^& ]承认自己喜欢钱,并不代表一个人物质。想要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努力赚钱很重要。2 j' m! c' k( ]; ^/ u: c, Y
努力赚钱,能让你变得更有底气,让你的内心感到充实,不再为零碎的情绪所困,让你成为一个有目标,有坚持的人。
" I1 g* a7 J" \  {尽早做职业规划
& [& o$ p2 |, C; q3 Y- {9 a“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对职业有追求的朋友,请记住这句话。7 Z( N- q8 }1 J" J7 [! _( g) @
很多大学生其实都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就算到了秋招的时候有没有明确的求职方向,尤其对于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大学生,都选择“没有门槛”的岗位。' B- v" }$ H( o4 L# t5 Y% D
但是:
, J5 x# Y6 r- c" k# l" T第一,不存在“没有门槛”的岗位。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特殊的素质,很多你以为的“没有门槛”是没有技术要求等硬技能,未必你就具备该岗位需要的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指的不是你会说话就可以了,把一件复杂的事情能准确的传达出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c' {$ x/ p( V. x1 Z& v/ @, ?第二,就算拿到了一个“没有门槛”岗位的offer,很有可能还是会选到你并不喜欢的行业。就算入职,你可能还得重新规划职业方向,寻找下一个平台。当然,也许运气好的人就碰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但这个前提也是这个岗位需要的素质你恰好就有。
: }- ~" F3 Y4 k3 w0 Z6 l执行力,比智商更重要. d# h% e5 B1 @- O, \) b% o# J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 ^+ H( J8 G, f( [那些跑在大部分人前面的人,都有着超强的行动力。
* D; c+ Q+ ^: O# ]: v' m9 Y很多人喜欢信誓旦旦地把目标定在明天、下周、下个月。真正到了既定的时间,决心早已被消磨了一半。
) m" t2 K' N/ ?+ p$ C到最后,2018 的目标,总是变成要搞定 2017 年那些原定于 2016 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你 2015 年要完成 2014 年计划的诺言。
+ C* h# \/ W- T0 X/ p& B所以,无论是读书、健身、旅行,还是学一门技能……想到什么,就请立刻、马上去行动。: _  Y) J$ G& t0 R2 G, Y4 Y' R
做事情,永远要比你上级预期的好一点$ w# H+ V$ I7 t. i# k9 M
在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期望值管理”,先降低他人对你的期望,然后适时施展自己的能力与魅力。
; ^8 j5 X) g8 \% H1 z+ K0 r另外过于猴急也会让人感到不适。有句话说的好:最想说话的那个人,往往别人最不想听;最想上床的那个人,往往别人对他最没有性欲;最想上位的那个人,往往让领导很焦虑。1 A* n3 w3 ^. S9 K. m4 x
注意控制火候,小火慢炖,适时加温,越来越努力。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每个人思考的应该都是如何做好工作,进而升职加薪,对于升职相对容易的应届生而言更是如此。通过面试,上级总是会对下级有一个大概的期待,在工作之初的一对一谈话中,老板也会告诉下属自己的期望。如果在工作中达到了老板期待的工作内容和质量,最多是一个on-track的人;如果你总是能超过老板期待完成工作,或者在他意料之外做些有益于部门发展的事情,必然会让你升职加薪之路更加顺利。
0 L0 a& ]0 W2 C- p& b1 }1 ]; V给自己打造一个“专业”的形象
  M8 C( E/ u* b2 p% V4 d什么是“专业”,就是当你给出一个专业上的建议,不需要太多解释跟证明,老板以及同事上司都会不由自主相信你的专业度。事情交给你,肯定错不了。) m$ H- w6 Q9 l, j5 Z2 J8 J1 T+ M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值得花费很多时间去实现的目标。
( E! I0 J# U8 `, ~1 ~5 B6 l5 p3 `$ I! U. [7 E: X& L$ k5 A
8 Q2 u/ R: c: w% Q
无论你努力多少,没有结果就没意义
6 q$ w9 x( @& J) O8 t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几乎只看功劳不看苦劳的。尽管从小就被教育“只要努力了,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怨无悔”,可是在工作中完全不是这样。工作没有成果,不仅意味着手头项目毫无进展,还意味着大量资源的浪费。碌碌无为一旦导致项目崩盘,所有人都会跟着遭殃。老板们最怕你说“我尽力了,无怨无悔”,毕竟从整体来看,你搞不定的事情就要团队里面其他人搞,你做不好的事情就要你老板去做。
/ J% a6 t: h( F( F5 O3 t0 J自己说、听别人说时都要提炼重点9 C/ N7 Y' ~+ D8 [* v( g1 W
先说听别人讲:每个人性格不一样,做事说话的方式也不一样,有人说话直接,有人说话委婉。在听别人讲话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问题的语境、这个人的性格,提炼问题的关键点,围绕核心解决问题。否则,对于你解决问题会有很大干扰,而往往尽心尽力却没有把事情办到点子上。
- N# J: w9 U* K! j3 L! w# \+ W9 q而我们说话的时候,最好是可以让大家都一下子明白你讲的重点是什么,也就是说讲话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对于这一点,我觉得首先要自己做总结,把手头的事情分好类,搞清楚事情的环节。其次,在沟通的过程中,我认为要总结点先行。即先说事情的背景以及交待是什么事情,之后再去分析具体的问题在哪个环节。
9 D+ L8 u' Q# N( \! j不要抱怨,那只能说明你的无能。要么忍,要么“滚”。8 ~; q5 A) w' W: S
无意冒犯。
8 }& ~# f* x1 ^; b/ v你八成遇到过这样的同事,一言不合就吐槽公司垃圾,抱怨起来喋喋不休,还昭告天下,爸爸马上就要辞职了。, c: f3 S9 z0 q7 u/ V
但是,向老同事一打听才知道,他三年前就是这么说的。哦豁???震精!
& }) @" {& d: z2 J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爸爸了,该学会自己走人了。, K6 X! B, v5 j  v# k
身为一名职场人,在找工作时,我们总是被各种条条框框拒之门外,“抱歉,经过评估您不太适合岗位要求。”你说气人不?气skr人!
' ?# ~' X4 A$ t/ j9 n- f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今天的处境,我们心中有一千个一万个不甘心,可那又怎么样呢?手里没牌别人还要你?要么hr傻,要么老板傻。
) w/ a8 E; E2 t: l( ~3 F2 y( K因此,抱怨没有任何卵用,你该醒过来,三省吾身:! a; b& r8 p2 {5 k1 j
1、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金钱?成长?还是其他?, v2 u$ u$ p- a, W% E: `, _, x
2、现在的工作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 x% t  c& p9 `/ Y+ f* J$ d0 j3、对我的长期规划来说,这些好处是否是我所需要的?! ?9 L% j: V7 h& h' t
针对第三点,
( w$ k8 j- [7 F* H) Z# N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 P7 C' f/ V7 z+ ?3 x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少说废话,收拾心情,找好出路,准备告辞!3 e& L, u" c0 l! d( J+ ?: V7 a
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9 i5 v2 z6 L0 D8 P) Z3 p( {8 b2 t5 @/ x
工作中为什么会带情绪呢?- T$ T% L5 H9 g# B! }+ c% U7 m
有可能是工作没有被别人认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家都会有做的不好的时候。做的不好的时候虚心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并在此基础上成长,对个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也有可能是生活中有不好的事情影响心情,比如身体原因、家庭原因,而你又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了工作中。这应该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要把对A的情绪限制在A这件事情上,不应该牵扯到B。如果实在不能,那至少可以请假。. n1 x$ \0 Z9 h# d5 l' P
我个人觉得,工作首先是一份责任,除了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别人,影响到公司。如果经常把情绪带到工作中,会给同事留下你不够成熟的印象,那谁还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呢?
1 U- M1 a* M- r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奋斗吧!!
阳光男人978 | 2021-5-18 04: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1、做人要真诚不要高傲、谦虚但不卑微;做事态度要好但不装,学会擦亮眼睛,小心被骗也是一种本事。
5 C9 j/ u9 v" G6 i5 e  N/ b  _2、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其实大家合作只是一个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当你没有了被利用的价值,你的所谓人际关系也将不复存在了。
4 [* b$ E) X4 d; u6 S- E' s; _3、学会感恩,学会做别人的“贵人”,你才有机会碰到“贵人”。就像运气一样,很重要,所有的运气都是建立在你努力的基础上,没有努力,你不可能有运气。
* e/ n& ?& O# ?# {4、永远记住:人前不评人好坏,人后不论人是非。只有傻瓜才和笨蛋才会在人后说人、人后评人。3 @; @6 |/ _" J: }* @# `2 U2 `
5、学会不卑不亢、挺起腰杆,别人才不会欺负你;当你表现很懦弱的时候,蚂蚁都会咬你一口。1 q# v) ~: P" G6 q: k
6、低调但不低声。低调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是一种处世的技巧,是一种做人的美德;低声则是能力低下、能力不足,是无能的表现。8 `7 P3 c% i6 M, ~' m
7、学会给别人留面子,才是自己的最大的面子。千万不要让别人给你“面子”,当你求着别人让别人给你“面子”时,你内心是多卑微和不自信。切记:所有的面子都是自己挣的,一定不是别人给的。
, z# r% R6 [4 x! \8、永远不要打听别人私事和私生活。当你打听别人私事或私生活时,别人就认为你是想插入别人的事或私生活,聪明的人都会远离你,或将计就计玩弄或捉弄你。* C! w/ N; V$ Q" Z. K1 b& _3 ~
9、小心故意接触你的人,更不要和只会说甜言蜜语,但却隐藏很深的人交往,一刻都不要交往这种在背后已经想好了怎么算计你。他们绝不是把你当作“真心”朋友。% {% T$ q5 f) G
10、和人聊天或谈话时,不要看手机,除非你准备结束本次聊天或谈话。和别人聊天或谈话时,你不停地看手机或眼睛转移到外面,说明你对别人不尊重,别人或许永远不会给你第二次交流的机会。
! }4 z; V. _6 c5 l6 y11、不要承诺别人什么,一定要记住:承诺一定要兑现,不然,别人一定给你贴一个“不靠谱”的标签。
+ q& T5 Y& t" t3 Y. I# y# }! u12、不抱怨。抱怨的人,内心很阴暗,想通过抱怨走出阴暗的心理,但找错了方法。抱怨最容易快速集聚负能量,你抱怨的越多心情越糟糕做事就越不顺。* Q6 ]! {  l1 k% I( |
11、关系再好,也要有分寸感。不懂分寸感的人,就是没有规矩,没有规矩的人,别人自然不会尊重和喜欢你,也不会帮助你。$ r. h7 V, ?( i; M9 |* S9 d
14、言多必失,是5000多年来的最好教训。说话多,得罪人多;烧香多,得罪神多。所以,少说多看,才是最有修养、最有智慧的人。) u& i- Y! p7 n! T7 o/ _( R
15、与异性保持一定的距离,才是最好的人际交往。异性友人也许是最好的朋友,但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不会越轨。2 D* `: R) e$ Y. V( w
16、得理一定要饶人。得理不饶人是最笨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论。你只有做到得理也要饶人,你才是牛人。1 Y0 |. H5 j$ ]8 k  C4 ^
17、永远不要让别人免费帮助你,因为免费才是最贵的。当你免费让别人帮助你,这和乞讨没有什么两样。你只有付费寻求别人帮助,你才能理直气壮,别人才会高看你。8 Y( J* C# l5 h+ J) `) y) q1 ^; V& W$ s
18、学会稳和慢,做到别人急,你不急。越急越容易出乱子。社会浮躁,你只有做到静,自己才会避免出乱或者进坑。别忘记了,别人心急可能是表现出来的,目的是调动你的内心,让你方寸大乱。1 Z/ `2 s9 ]4 M+ P; z1 [+ K
19、弄清谁是主角,才是你人际交往的大智慧。每次交往的场景不同,主角才是最重要。特别别人请你吃饭或聚餐时,你不要只顾着自己BB不停,一定要记住:风头不能盖过主角,不然,你永远不会有第二次交流的机会了。3 @# `4 f+ R2 X
20、学会拒绝,学会说“不”,学会用眼睛直视对方的内心,别人才不会欺负你,更会害怕和尊重你。
4 \; Y  m* \9 U21、中庸是中华古老的智慧,你要学会。
; |: i0 P/ ?$ _8 q22、永远不要对牛弹琴,遇到杠精,请离开。
, R7 o& C9 ]( _' g0 T3 D$ }23、永远不要和认知不同的人争论,因为他们会把你拉到他们认知水平上,然后狠狠地批你。
) j* @6 \; J2 W" [3 a8 B: a24、宁愿孤独,也要停止无效社交。无效社交只会拉低你的层次。
  H, ?' S8 j& m% r8 f25、不要做一个被坏情绪支配的人,控制自己的情绪,能留住你的福气。不会控制情绪的人,永远不会受人待见。6 G" E, \6 ~" D6 x5 q1 r
26、不得越级汇报。越级汇报是职场上的大忌,千万要避开。因为越级汇报会引起直接上级误会、怀疑、妒忌。记住:人在职场,能不越级汇报,就不要越级汇报,除非你做好离职的准备。3 B7 z# V' p$ A4 F
27、学会拒绝,不做老好人。很多职场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拒绝。当你不会拒绝别人时,就会有人得寸进尺。最好的方法,你不要做老好人,要学会拒绝。
$ Q8 c1 H" v$ c6 g% `( V* M28、做事情不知道留痕迹。在我们传统教育中,大家做事情不要留痕迹,其实这是不对的。职场上,当你做事情不留痕迹时,你极有可能替别人背黑锅。建议:人在职场,务必做事情要留痕迹,每次沟通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邮件沟通,但必须要确保写给领导、同事的邮件中每个字都是可以被公开的。这样,黑锅就不可能让你来背。
$ O- \) J$ J. |  {' {29、永远不跟领导对着干,哪怕是领导错了。有句话说的好:和老婆讲道理的人,都是情商有问题的人。虽然不能100%正确,但说明一个问题,在家,老婆永远是对的。然而,职场也一样,一定记住:领导永远是对的,你永远不要和你的直接领导对着干!! o  V( @" M, P) k! ~, K
30、不要私下吐槽公司和妄议领导,更不要乱发牢骚,永远不要抱怨,尽量减少情绪化。当你对公司不满就暗自找新职位,但在找到之前,绝对不能流露出半点情绪,要比任何时候都努力工作,抓牢一切资源。& o% w3 |- P4 G
31、领导让你做“不可替代的员工”,才是最大的骗局。特别是创业型公司,公司高层都会鼓励你,让你成为不可替代性的员工。如果你信了,你就输了。别忘记了,职场上,你永远不可能做到不可替代。不可替代才是职场最大的骗局。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你的能力提升了,你下次跳槽才会有机会。4 q7 f& d: n9 t+ n) U: `0 U* G
32、汇报工作不要只提建议,更要带解决方案。当你没有解决方案时,请闭嘴,认真聆听别人怎么说。
6 o  n& e( j  x33、做事不反馈、不会向领导展示自己的业绩,才是职场最大的败笔。领导交代给你任何事情,你都要不断反馈,同时,也要不断向领导展示你的业绩。
0 `  W' ]3 [5 K5 |0 V) }- V" k. F34、太在意人脉,忽略自己能力提升,会让你职业走向死胡同。因为,职场上,不要太在意所谓的人脉,一切人脉都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牛,这样,你才能与大牛有对话的机会。
+ d3 s$ K0 V/ h% k9 Y5 ~35、缺少PlanB,你永远处于被动状态。由于职场有冰山,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都只是冰山的一角,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尽量是正能量,留有余地,并做好Plan B。
$ F. z6 x0 W7 D9 A* c36、永远不要在领导面前耍小聪明。因为你的领导获得信息的渠道远远超过你,你的任何把戏和小聪明都会被别人利用,你很可能成为背黑锅的人。0 J# R. X9 E) w/ f* d3 l
37、永远不在领导面前说累和苦,因为领导不会听这些,只会看你的结果。没有结果,一切为0。职场上,千万不要在你领导面前说累,因为你的领导不关注你累不累,只看你的结果。
7 p  V; r( n# i7 y. ^" S38、永远不要借钱给同事!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职场上,最好不要借钱给你的同事。- K6 r" t8 p- Z  P, \6 x
39、工作与生活分开才是最危险的事情。工作和生活是无法分开,当你一直想着把生活和工作分开时,你就输了。别忘了,微信朋友圈就是工作生活圈,有了微信后,你永远无法把工作和生活彻底分开。
. E- G; U# p) v8 A$ w40、玻璃心会让你职业走向尽头!职场上,有一种人,说不得吵不得。当你说他吵他时,立马离职。这种典型的玻璃心易碎易受伤。 / ]0 ]6 p+ c) ]% f1 E
41、缺少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导致:别人说什么你皆以为是,或者别人说什么都是错的。两种极端思维都是因为你缺少系统化和体系化的知识,导致你没有独立思考模式。
+ ~& _( r/ P3 Y42、不懂拒绝他人,不懂保护自己,只会一味迁就去伤害自己的人。职场上,你越是谦卑、越不懂拒绝他人,他人就越过分,越得寸进尺;当你敢于拒绝别人,你才不会受委屈,才会更多地掌控自己生活,才会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别人才会不敢欺负你。43、不懂聚焦目标,缺少个人成长规划,常常间歇性努力,忘记“坚持”二字的道理。
& ?) ?( `. G1 K6 {4 V# k6 N44、不懂疏通自我情绪,只会发泄,缺少聆听,最后导致自己被孤立。情绪,可能是阻碍职场人对外交流和人脉扩展的最大障碍。避免自己的情绪与他人交恶,也避免自己被贴标签。7 K6 S+ P& j0 U, p$ B* x0 g' Q; a' ~
45、错误地认为:只要努力,老板就会看见,就会给自己加薪。别忘记了,不会展示自我,就不会进入老板的“雷达区”。职场上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努力、全力以赴做好工作,老板就能看到你的努力和成绩。事实却是与之相反。很多时候,你的老板都戴着“近视镜”。正如杰克韦尔奇说过他只提拔自己“视力范围”之内的员工。& i+ {0 Q2 j* n, @6 `. E
46、过度谦虚的潜意识可能是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 a# O( j6 Q( h47、太专注学习挣钱的方法,忽略了自己已经成为别人的韭菜。; }0 `6 d% z+ h: M9 O6 v2 A6 h% j
48、不会向上管理,缺少与老板相互成就的思维,常常产生对立的情绪,才是失败的职场人。向上管理绝不是对立,而是与你的老板相互成就,离开这一点谈向上管理,都是扯淡。
' v$ ]% p& Z0 `0 k$ _  t49、习惯于否定公司新政策或公司制度。一些职场人,一听到公司政策调整,就认为是针对自己,不但抱怨,还阻碍政策实施。这是典型的对立思维,要不得。, ~3 g3 o  \7 D! s& E
50、认知受限,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认知评价人或事。
. S* Z/ Y3 u- l. t6 J: b7 |% f51、习惯于补短板,却不专注于自己的长板。
( w, f9 {; r( R52、太急于求成,总是在寻找捷径的方法。着急、浮躁已经是成为很多职场人的常态。着急得不愿意学习,浮躁得不愿意思考,始终不忘的是寻找成功的捷径。《道德经》里有一句话早已揭示了:“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n' E0 c& e% K8 ~7 O/ {. A: p53、“圣母心”泛滥要不得。& Z) e7 ]! @- }! m  r( d8 p
54、总是错误地认为别人的成功可以复制,事实却是别人的成功是无法复制。成功没有捷径,别人的成功也无法复制。请不要想当然地复制别人的成功,正确的做法是找差异、做稀缺,你一样很值钱。! B) B$ b6 b3 |. w+ H+ d4 t
55、职场不是走秀场,你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超越自己,你才能成长更快,职业发展才能更好。
男孩向前冲 | 2021-5-18 04: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不够自律的原因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你没有动力。& J. Q" x6 X& F
2.如果你此刻处于人生的低谷,别慌,先找到内因和外因。. ?4 W$ h+ b/ {0 @3 ]
3.读书来源于求知欲。没有求知欲的人,不看书也很正常。
8 t8 r( C$ {  P4.毕业五年内,身边绝大多数人买房买车要么靠父母,要么靠自己的事业,很少靠死工资。
& T$ q2 [5 ^% d4 C8 H 有哪些只有工作多年才能明白的职场道理?-1.jpg
8 K4 p+ E& N7 C1 B4 D4 a6 @  |1 d: l( D, _8 v9 t3 l: |% \
5.一个人能认识多优秀的朋友,取决于他自己多优秀。1 t7 m4 i0 }! L3 h
6.在职场上多和别人分享,反而能帮助自己快速成长。0 [) H- u6 y0 f* @2 v% b4 x3 T
7.起点低的人想自我增值,要懂得借力,比如穷人家孩子读个大学,就是种好方法。% a( `" c9 x. ~: d1 }8 i* E
8.你的收入和稀缺性成正比,收入不是比拼工作时间,而是比拼不可替代性。
; @( M% [  \+ Q9 {9.应对职场内卷,竞争白热化,最好的办法是不去随大流,而是另辟蹊径。  k5 ]* K5 B6 H4 h7 b. Y9 d/ _
10.刚工作别想着做副业,先把自己的主业玩精,那些混的比较好的人,都是因为主业非常牛逼,而非副业很厉害。# i5 s' {6 e; X7 q) b
<hr/>以上这些观点全部来自我之前写的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江少。1 z! S( ~  [0 w  O" v% _
认同和喜欢,欢迎点赞关注。
八石我近 | 2021-5-18 04: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职场路上,为什么起点相同但有人落队呢?
要回答以上问题的答案,必须了解两个思维模式,它们分别是固定性思维、成长性思维。
  Y8 I- N& N! b8 c3 G2 F当同事被领导批评了,有人表示虚心接受,有人认为领导在吹毛求疵,这事情本身就很难,未能做出成绩纯属正常。在人际方面,为什么大家对同一件事反应有差异较大呢?
5 J$ L9 M7 n9 J0 B& t+ B3 t当看到身边比自己年轻的同事晋升管理岗位有人在想,这位晋升的同事一定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依靠溜须拍马,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凭什么上位。也有人会想,他这样上位一定有几把刷子,得空好好了解学习下。在对待成功方面,为什么有人大家观点差异那么大呢?
4 ^0 ]: u/ D- L% ~( O1. 「固定性思维」和「成长性思维」的差异有哪些?  P) P* U( L% l; C8 L6 \3 N" T
「固定性思维」的特点有三,一是容易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已是天下第一,无需进步,而低估自己的人较为自卑,认为成功遥不可及,认为自己没有天赋,更缺乏智商。高估和低估是固定性思维的两个极端;二是故步自封,一切的功劳归功自己。害怕失败,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这一点类似「红灯思维者」;三是追求排面、喜欢攀比、情绪莫变。固定性思维者把主要精力放在自我面子上,从而放弃自我修炼,各项能力停滞不前。
4 S( M4 D: W2 q) \' D3 Y「成长性思维」的特点有四:一是不在乎面子,内心关注自己和过程,好学,不怕被耻笑,不会因为无知而焦虑和羞耻;二是愿意拥抱新事物;三是站位高,不在乎当下一城一地之失,是名远视者;四是成长至上,即便否定曾经自己。
7 s& k! W9 u6 ]; ` 有哪些只有工作多年才能明白的职场道理?-1.jpg   h  G1 n* r$ J% p# D8 l( j+ ?: t- F
为了更好理解两者区别,用案例提出三种区别如下:6 ^) ]# _7 q3 x+ M& B6 K
区别一: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 a2 N0 w% H* o8 \0 H
固定性思维者认为问题在别人,专注不可掌控的事;成长性思维者认为要靠自己,做可掌控的事。9 B4 L3 `8 I) t! Q
在优秀落选的情况下,两种思维者反应会有不同。固定性思维者,他会有情绪和生气,甚至有找领导讨个说法的冲动,并可能心里琢磨:落选的主要原因是领导偏心,自己工作这么辛苦,为团队做了那么多活,优秀名额凭什么不是自己的。他认为只要抓住领导的心、搞定领导就能搞定自己的未来。/ U5 y. d9 B( V2 @! F
换句话说,他把未来寄托于领导,于是,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他时刻关注领导对他的态度;密切关注领导对其工作评价、领导情绪;关注领导是没有什么问题?
( M" I' T( [: b9 l而成长性思维者考虑的是:这次失利虽然有点小难过,但是自己尽力了,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他去了解评选优秀的规则,表示下次继续努力。他可能会找到领导沟通和确认:自己前一段时间的表现还存在不到位的地方,恳切希望得到领导指点。他也会自省自己负责板块的工作质量。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可以掌控的。
# S4 n$ L: E# D! q. t所以,固定性思维者和成长性思维者对掌控度的看法的不同,固定性思维者总寄望于别人,责任在别人,希望也在别人,他仅关注外界对自己的影响,而忽略了自己对自我成长的影响,路越来越窄,生活越来越糟糕。而成长性思维者,把目光关注自我提升,他们知道这世界上大部分世界是不可掌控的,可以去努力,但不能寄希望于不可掌控的外界,于是,他们重点突破可掌控的事,不断自我提升,不对结果预测,做好当下,做好自己,路会越走越宽。1 q2 D. O. A) y3 A
区别二:对待目标的态度不同。
1 w5 v2 u& e1 |; _& _$ w& g固定性思维者认为不择手段完成目标或目标单一化;成长性思维者认为相比目标把握过程更重要。
$ R; {+ D$ o0 i0 S8 E生活中这样的案例较多,有的家长教育女子,传递女子一生最唯一目标是嫁一个好男人(最好是有钱的男人),我们不去评判这样的三观正确与否。但是你会发现,受此等三观影响的女子,她平时是这样的:相互标榜、虚荣心十足、看男人眼色行事、嫁后天天盯着老公,从而「丧失自我」,也造成了一旦男人出轨或者不爱自己就会出现寻死觅活的桥段。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女主角一开始处于此类情况,导致自己性情大变,每天盯着老公担心他出轨,一旦风吹草动,就会鸡飞狗跳。这是固定性思维造成的后果。; }8 C, z- Q( u+ B/ N: o
而,拥有成长性思维的女性认为,嫁个好男人重要,但拥有独立性更加重要。她们认为婚姻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婚姻失败了会失望,会反思,但是还会重新站起来。因为生活中除了婚姻,还有很多事要去做,很多毛病要去完成。
" K* i: m7 \9 F单一价值观会引导人走进死胡同,而多元价值观,关注过程更过于目标,反而容易遇事后自我调节,所以,我们认为两种思维模式的心态引领着人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0 D6 {* H2 \, z, m8 m4 U区别三:对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不同。' B9 e% ]6 C" y$ c
固定性思维者认为成功是由天赋、智商和家庭背景决定的;成长性思维者认为成功除了以上,还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实现的。5 p) V0 r5 T; m) W; ?
举个例子:
* }' _& U# `* K3 K. ~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8 q  V3 j6 R, A/ b8 L$ L9 S
????App 内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