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最好的教育,是唤醒他们的内驱力

[复制链接]
查看6019 | 回复0 | 2024-1-7 00: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罗骞昀
. e! }: u, d% y9 U+ U/ s0 Q1 x* `$ h( T5 p! ?5 G
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最好的教育,是唤醒他们的内驱力-1.jpg

/ k8 y4 q- X% E! G物质条件这么好,为什么有的孩子却整天懒懒散散,动不动就“无聊”、“躺平”?  b6 _+ b4 l" L; ?
为什么一提学习,孩子要么拖延,要么就很烦躁?
/ e: `* O: P8 u0 b* V6 d)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让人头疼,特别是一提学习,全身都是反骨。4 O% A& e: M) }! S1 v
家长们使尽浑身解数,奖励惩罚,连哄带骗,讲道理……折腾自己和孩子一通,依然觉得孩子懒散、拖延,越鞭策越不动,甚至直接躺平摆烂、放弃学习。5 P3 e7 G% U6 F8 Z2 m

9 b: |' d9 t0 I6 M7 |0 f
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最好的教育,是唤醒他们的内驱力-2.jpg
7 W1 K1 d4 s7 M* m5 z/ Z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培养一个有“自驱力”的孩子?
' k( R% G' e% r# Q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 Edward L.)和瑞恩(Ryan Richard)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从根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要努力满足人的三种心理需求——自主、胜任、联结,才能增强人的内在动机,促进外部的动机内化。这也给我们如何让孩子从“被推”到“自推”提供了思路。" Y5 c% ]9 A9 ^( c$ b5 C+ y# P6 c
01

& R% i1 B& N# t. l. k
给孩子“掌控感”他需要你放手
" L3 r  X5 w8 S
曾经有一个心理咨询案例:+ C+ a0 h' t/ L% x- ], E* Z
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后什么都不做,天天就窝在家里,吃泡面,打游戏,不工作也不和人来往。
4 i  l' G; `( A9 v0 S母亲拉着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发现问题竟然出在离世多年的父亲身上。他的父亲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不管他做什么,都会干涉。小到选择兴趣班、交朋友,大到报考哪所学校,都是父亲说了算。
- ^" k5 z+ \  I, q, I而父亲突然离世后,他就没有方向了,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U: W- w* V' O  r3 w2 A
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被“第三只手”束缚的孩子没有自由,没有动力,也难以靠自己站立。
0 x' X: Y4 J  `( p4 o: D& V! ?/ T% @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样写道:! ~5 }4 ^  E6 M7 @) ^! m8 c. }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7 y/ _% G* `9 W. ^/ Q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3 z. x0 |& |/ i0 H他用尽力气将弓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1 {' k' m7 r5 o1 O. y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 ]; A, ]: {* h5 _" p6 M/ @(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 s) n3 G) H9 I" a  M
这首诗唤醒了很多家长: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并不属于你,而属于他们自己
6 ]: x8 L9 s+ m$ u3 X9 J6 R( I7 ^在上一辈人的育儿观念里,“掌控”不着痕迹地出现:“男孩子要坚强,不能哭”、“女孩子就是要学跳舞”,无形之中这样的教养方式传递给了这一代的家长。家长满足了自己的“掌控感”,但孩子的“掌控感”却消失了。7 p1 g4 G; O, j/ \! X4 H+ h
网上一位老师分享了一个故事:他的孩子有一天回家,说夏令营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于是回家询问他们。& H7 M- w) x, A% f+ l$ R! z8 _
这位老师当时就察觉到孩子对自己的不相信,于是他告诉儿子说:“这事你自己定就行。你长大了,这种事完全可以搞定,我们相信你。”
& S( \- G, V& t3 Q& b$ f! a# i当孩子呈现出对自己能做的事不确信,没有内在动力想去做事,或是利用游戏等虚拟场景企图获得自信,这都是给家长的警告:孩子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掌控感,他在逐渐失去自己。2 G$ P! F" _  R+ f! F$ J. d: E
因此,我们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去体验自己想过的人生,让孩子有掌控感,他们才有自发的动力去学习、去探索生命的方向' V& u' _1 \6 U. s% S
在《男孩的自驱型成长》中,亚当·普莱斯博士给父母提供了2个培养孩子掌控感基本原则和方法
% \( P5 L5 H8 ~2 d  z. k" f0 c1. 养育孩子要遵循的原则: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3 M" o6 C8 A, M
把“我能为孩子做什么”变成“他自己可以做什么”,在保证孩子安全情况下,让他大胆尝试。, N& T& G* ]+ M/ _
例如,你可以列出一周内你为孩子做的事,想想这些事哪些孩子能独立完成,然后放手让他自己去做。
6 H, _5 F% J  c  ?6 [! x2.给孩子自主权,从这5点开始$ z0 {, }1 D! I* W* x8 i( F7 v
1)让孩子自己选择
6 S" Q" n; u0 s4 T1 g# H* u2)做旁观式家长9 [# G5 ^7 p4 R* d+ D
3)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的独立思考
) P4 ?& X( Z0 |# F* G4)允许孩子提出反对意见
0 N7 H5 S5 i" N( _+ V8 @5)做脚手架,不做高楼。给孩子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而不是替他盖楼。/ J) i6 K/ }+ f/ J
海姆·吉诺特博士曾说:. m) U' S( s1 E0 z
“不要否认孩子的体会,不要驳斥他的感觉,不要否定他的愿望,不要嘲笑他的品格,不要贬低他的主张,不要污蔑他的人格,不要怀疑他的经历。相反,所有这些,我们都要承认。”
+ h/ {+ j# L0 W' I% M3 T想让孩子有内在动力,家长必须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让掌控感回归孩子自身。# f6 `% u& x2 O' Y- }

$ b( z4 h$ L9 Z% @( c9 ~. |* Y: Z; U
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最好的教育,是唤醒他们的内驱力-3.jpg
/ x9 X" v5 v; c/ W4 c
02
- ]1 f# d' f5 I% p  [
提升孩子的“能力感”培养成长型思维
6 h; {6 i" K. N6 V; A% O2 o
为什么很多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拖延、放弃?, K, T; E/ U  [) z0 D) ]
用教育家简·尼尔森博士的一句话回答:“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 Y' @( q7 o+ ~就像成年人都可能会因为害怕失败,而无意识地逃避工作、生活上的困难。那么对于一个还没有自我的孩子来说,一道题不会、上课回答问题错误,都可能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 T) s4 M0 D8 w7 i1 F" }4 s
特别是对于男孩来说,由于他们不能稳妥地表达情感,处理自我怀疑、无能感时,他们只有2种方式:一个选择是退缩,另一个是愤怒、叛逆
# B1 z+ L+ H$ }9 i* t% T! V9 o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来看,一座冰山水面之上露出来的一角,是我们看到的孩子的挑战行为,比如发脾气、做事拖拉等等。而冰山下面,才是根源。
) n, N6 B& j/ G) y孩子自暴自弃,放弃自己,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做什么都无法成功。$ G/ v5 _4 ~! a. d
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是:“不要放弃我,一点一点教会我。”
, R) H9 f6 e4 U( q; C: E想让孩子有内在动力主动学习,家长需要引导他们把“做不到”变成“能做到”。+ h4 K4 l' V4 J) C, l0 H! D& M# r
而事实上,这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 g' b5 ^( I0 j0 `
/ }- x5 k* T3 m. M
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最好的教育,是唤醒他们的内驱力-4.jpg
1 t7 K  B$ b3 s( ~# t* @( G% i/ g
内容来源:《男孩的自驱型成长》
8 f" c' J8 J" v/ f5 ^, ]$ R
书中有一名记者和一名成功的企业首席执行官的对话:+ s, I* Y0 ~) P$ N7 N. F  `: r; B4 T
“先生,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记者问。# B) U( ?+ ?. [! l8 x- k7 P2 \
“决策正确。”
! ]* A& i# y$ _- }“怎样才能做到决策正确?”: a- g# B' b7 o6 m# ?
“经验。”
' A4 n9 a! R  B# i& z) x: k# S“那么经验从何而来?”; j+ q. k$ P7 Q2 k5 c  d
“决策失误。”
2 Y. m0 |* c4 ]4 w1 H! P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把困难当作是令自己变得更聪明、更高效、更优秀的机会。因此,当孩子知道大脑有可塑性,对自己有信心,且能在困难面前跃跃欲试,他就能够控制自己的努力程度,成为自驱者。
, L3 s4 X4 h; `* H; v9 X7 `想帮助孩子实现这样的转变,可以从以下6点开始做起:
+ E! B5 T/ J( Z1 Z% {1. 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而非过分强调结果* K  N& [7 _  u
少对孩子说“你真聪明”,多说“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了,真棒!”
0 |  H1 Y7 R& A" @5 i/ N) M; B) f  G2. 让孩子明白失败不可怕
4 x) k0 k1 ]1 `9 u) n带孩子看见失败能教会他的东西,告诉他失败背后其实藏着老天给的礼物。5 r% p- X; `% o  z* ]2 Z" I
3. 把犯错当人生常态
; R: E' y# o& w* z可以和孩子分享你做过的错事,并说说你从中得到的教训。8 n& b2 ~0 z( _' L. C% E
比如你把笔记本电脑落在出租车上,你的教训是:不要在下车时打电话。
3 G2 X; n2 s0 b! n  m* n3 [0 |4. 不要过度照顾孩子
$ a$ z1 x( J' k/ j1 D: g3 d过度照顾会给孩子传达“我认为你不行”的信息,还会给他们提供逃避的机会。
. M6 e8 V! j" x" U! r6 c5. 放下对孩子的焦虑' M, M2 I: \. `* f0 I+ X
你的焦虑会让孩子觉得你怀疑他的能力。如你对孩子说“成绩不好,你就上不了好大学”,他听到的是“我认为你上不了好大学”。
* j% F( a. t' |9 z7 B5 `5 W6. 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写焦虑日志等$ h; J  |- _7 \  k' ]
% e' d9 n0 O3 K2 d# N  T: S3 V
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最好的教育,是唤醒他们的内驱力-5.jpg
0 {% n" [/ t5 y+ \
03

& G  }7 U7 u0 i5 S
和孩子建立“联结感”无条件爱他

8 T( h" K3 }5 @3 ~; a很多家长会在听到孩子说“你不要管我”、“我不想和你说话”时会很伤心,觉得孩子不需要自己了。
) [& k# b8 e% l但青春期从依赖走向独立,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轻易完成的。他们一方面渴望摆脱父母获得自由,另一方面又害怕父母会在他们成人后“抛弃”他们。他们需要安全感,需要确认你是无条件爱着他的,孩子依旧需要你。; P+ g0 c: T9 t6 f
因此在青春期,和孩子最好的关系,是保持“既亲密又独立”的状态
( U  o/ ~+ M% P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做自己。也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的援手。! d9 f4 m" _* y0 _
用心倾听而不予置评,是提供支持和无条件的爱的最佳方式。因此,和孩子相处时,一定要少说多听,听和说的比例最好是8:2
3 ?& a$ l$ K& L9 J% J同时也要让孩子感觉到你认真地在听,可以使用“倾听三步法”:+ ?$ x' J4 U) ]0 }& R3 v
①重复孩子的话
+ Y! {1 S& l7 I( M% k7 i% e②共情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3 q# r" {- `. H5 ^' ?3 H- F
③释义和总结。帮孩子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等他做出回应
) c. |- ^8 T0 X" E6 P: T. Z- L例如:
  T& ]  L" R! k1 [儿子:我再也不打球了,我讨厌打球!5 C* G: b% }8 e7 d' G! C, ]& L' U
父母:你讨厌打球?(重复)# a" u8 [( V3 w
儿子:是的!今天的训练糟透了,队友们都说我菜。
6 i& N$ p* i8 n1 F$ @父母:他们说你菜?那一定刺痛了你。(重复+共情)8 _7 V2 H3 x) [6 x( V0 H
儿子:是的!我讨厌被说菜,但我确实经常……  W3 S& A. L3 T6 Y* p3 M8 g
父母:那么,你不喜欢打球是因为队友们取笑你?看来你的击球水平还有待提高。(释义和总结)
( f" y, C4 ^& V% y. z# V+ J2 `7 ^- Z; ]另外想和孩子保持联结感,要注意在生活的一些细节中传递爱,比如:
1 N6 A( v9 X- H1. 不将孩子的不努力归罪于自己或他个人
, o+ t6 {- Q# U2 q2. 不再跟孩子说他有多聪明. v- k+ F7 e, {& `6 e7 X
3. 不针对孩子的成绩进行说教,或对他过往的失败喋喋不休$ c6 f3 p6 a! d+ P! g) \2 Y' v
4. 切忌不停唠叨
' Y; u2 u7 ^: u) U, f, ^) B) X5. 试着引导孩子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Y4 Q( w( o$ P2 i6. 不过度询问或建议/ V' D( u8 ?4 K
7. 孩子想倾诉时,认真听* D2 ?9 f" ^3 R; e4 }" f" A( }
8. 教给孩子求助的技巧$ h7 ~/ O. w9 w% g+ l
9. 如果孩子需要帮助,试着找人帮他
; T. t0 u/ ~8 X+ H  Z$ r2 i. _10. 帮助孩子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H8 ^% S# `# n% ]6 g$ V% L
孩子和父母的情感链接,是他幸福感的基础。
0 j* J4 D) n: \( [( c当他感受到无条件的支持和爱,他知道身后有父母这座大山,他就会有勇气驱动自己面对困难,迎接挑战。1 [  ~- x, y$ q6 x4 l" C$ h' m. {
著名青少年心理学家安东尼·沃尔夫曾说:“你要有信心——不是相信自己总是能做对决策或者始终掌握得住孩子,任何人都做不到这个地步,甚至可以说都差得很远。但是你要相信你是最适合教育孩子的人,相信你的努力不会白费。”
4 i% w: w. k/ u9 a1 P青春期会让父母很头疼,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完成从依赖到独立的蜕变,也是很大的挑战。
/ e0 o/ l  j2 z, X! }& O# j孩子的人生终究是他自己的。父母能做的只是,尽量在他无法独自行走的年纪,给予他支持和辅助。让他学会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找到自己内在认同的人生价值,获得独自勇敢前行的动力。
# K) H& ^0 S& k/ V6 `/ e学着信任孩子,给他自由,包括失败的自由,认识自我的自由,找到自己内在动机的自由。
; a% g- {9 O4 {  u3 l1 N( \在青春期这个会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阶段,培养起他的自驱力,帮助他渡过这个艰难的阶段,迎接真正的成年。
8 T5 _+ A/ F% N- Y8 F% c" }你挡不住春天,那就让春意满园吧!
' r+ t( f( E7 L6 r8 ]' M* C7 k  G7 ~
  t& i& g6 h, I( M4 g' @: [+ {
— END —
/ d& F& q  w4 {; I2 x
0 J8 X% Q' ~  Y

/ t9 y& u  c- r5 F) {* Q% N
作者:罗骞昀。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 z- h; S9 g* h, J& D
3 A* i8 V4 Z1 ]) d8 p

9 V' S; a% H4 S% l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

2 U$ V' U9 m( J* _- p7 |! v  K6 m
统筹 | 周彩丽
3 ]5 a( U- k( }; c7 T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6 \  y6 X% X+ Z( k8 G1 @& m
新媒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