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几家欢喜,几家忧愁,几人有争议,几人有遗憾

[复制链接]
查看9065 | 回复0 | 2022-9-3 11: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知新坐标#
3 Z. Q1 Z" b/ K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首次授衔仪式。这是一场历史的盛会,也为后世留下了诸多谈资。
. D1 q7 t* W) Y- W
) p# A# W9 n$ f( Y3 `: \4 \2 c4 l

; j5 ^, E! X. N, ]
十大元帅画像
- q" E- e0 `# Z$ [7 `2 T
例如:为什么十大元帅最终只有7人到场,大将也只到场9人;原定的22位或15位大将,最终只评了10人;多少人为此做出了牺牲;个人的资历、威望、战功、素质和所授予的军衔有何关系;如何评出公平、评出团结;又有哪些特例等等。
: ^# \  C0 y  _# n/ S对于戎马一生的各位将军来说,有的人对评衔很看重,有的人对评衔很淡然。但毫无疑问,评衔都是对他们革命功绩的一种肯定和认可。很多人可能不太看重官职,但肯定重视荣誉,高了受之有愧,低了心有不甘,也属于人之常情。
; t  r7 [2 g- H为此,在评衔展开前,我们就定了下:既不能简单的“论资排辈”,也不能简单的“论功行赏”的原则。必须着眼个人的功绩,各方面的态度以及个人所处的位置和前途等等因素,来综合考量。
2 P/ w) h. V& h6 V4 a0 a% u  C新中国成立时,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将领们,可以说是多如繁星,但军衔的总数却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首先就要有人顾全大局、做出牺牲。
2 G" A: S) ^3 e8 z0 `荣誉面前,不争不抢的豁达  {1 y3 O) x  T) G  M& [

7 G/ K3 C- w" l很多人都知道,当时组织评衔时,大家一致推选毛主席为“大元帅”,衣服都赶制好了,可谓是众望所归的。但是,当彭德怀向毛主席汇报此事时,毛主席却一口回绝了,他以自己的姿态,为评衔定了一个“调”。$ P, X5 Y  V8 [+ _% O, F+ S3 V
& C: K% L$ L1 b& E# A9 |
8 P; g3 s5 K* j0 P0 h/ t1 X: d
大元帅礼服

% h: W) _6 ~4 p( Q* c5 e  P# |毛主席说这个大元帅我不能要,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到人群中讲话、去开展工作不方便啊!这是拉开与群众的距离。
" y$ T, c9 r) E) m随即,毛主席提出意见:已经离开军队,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都不建议参与评衔。
+ g' V. E# `7 {+ R6 |! G他笑着对刘少奇说:你是部队出身,你也应该是元帅,你也应该评嘛!
4 V9 [% l) i) w4 N8 u4 H. v  r看着毛主席自已都不参评了,刘少奇马上拒绝了毛主席的建议,声称自已不参与评衔。随后,周恩来、邓小平也连忙笑着拒绝。
1 Z( e  O, W; @2 J& v当时,邓小平虽然是中央秘书长,但同时也在中央军委任职,他的资历和战功是毫无争议的。按照原则,他是可以参评的,但看到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纷纷都表态了,他自己认为还是不参评的好。他曾笑着说:当什么元帅哟,早不带兵了。( r# x* h4 O4 ^

- U8 y3 A* f; R0 z% I
2 H( R' s4 K$ ?+ K! c
邓小平与刘伯承

7 w1 j5 m0 M2 z( S! C9 n/ H可以说,伟人们在评衔工作中,首先就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这也为评衔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 ~+ g6 t2 m# L  q与此同时,很多军队的高级干部都表现出了高风格、高姿态。主持评衔工作的罗荣桓,在得知提名元帅时,第一时间就向毛主席写信,声称自已参加革命较晚,恳请降低军衔。
, n4 R1 f; O- y- T- _徐向前,多次跟同志们提到:我们是革命的胜利者,许多战友都牺牲了,如果他们不牺牲,元帅、将军应该是他们的。叶剑英,在外地得到消息时,诚恳的请求,最多把自已摆在大将的军衔上,并称“这是历史的定评”。
$ M/ J) O- s2 w9 I) I9 U' B0 \" N. m$ C# `3 G- g7 h
; t$ S4 i3 ]# t+ B7 r' s/ K3 D
图片源于网络

: D+ `) o4 ~, y7 z/ L拟授予大将军衔的许光达,更是直接提交了一份“降衔申请书”。毛主席看到后,称赞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革命的明镜。
( v" q; j) k( @时任第一兵团政委的徐立清,按照职务应该授予上将军衔,但他主动降为了中将。徐立清的理由是:①自己不评上将,可以降低兵团的上将名额;②自己不能居功自傲;③自已主持评衔工作,主动降衔后,工作也好开展,也有说服力。0 S* w& a7 m8 O# d9 E% M# v% s7 L/ \

2 j  s  Z0 c: l4 Q, s: J/ X

' P8 d$ H# a" x8 Z  |2 l! m
徐立清

9 w" ?+ d! T  a得到消息的周恩来,亲自找徐立清做工作。徐立清跟周恩来总理详细谈了自己的原因,也谈及了评衔工作的难处。2个多小时后,本想说服徐立清的周总理,最终却反而被徐立清说服了。5 {5 ]2 `2 y8 f) b$ j, {& J
各层级的领导,纷纷在评衔工作上,率先亮出风格、亮出态度,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评衔工作的顺利进行,化解了矛盾。可以说,让出来的是荣誉,得到的却是尊重、认可和豁达。5 Z4 {. y' x1 P$ ^6 U( L, N
战功赫赫的“十大元帅”
+ U3 p& @4 m) c4 d; D5 R2 m- w; L( |% Q4 H; L* B6 i  }2 V
在评衔工作中,少将以上军衔的评定,是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的,由总干部部提出意见。其中,元帅和大将,则是由中央书记处提名,政治局讨论决定。
- ?( }1 X* Q% [% l# ~2 ^从条件来看,必须是“对创建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另一方面,大家觉得必须是现任的中央军委委员。5 k: [  H& x  C5 h; ]4 T  ~' u8 u
在此情况下,元帅的人数被限定在了11人里面。这里面,除了当选的10人,另一位就是邓小平。但邓小平已经主动退出了元帅的评选。
. ^, n( m& i1 Y' z( f8 A) n7 T6 u$ Y3 S1 x# J% L, b
# Z5 L7 ^: o$ J6 r6 W/ E+ Q, n
陈毅与周恩来

$ ?; g% f( u* D+ A0 ]/ z而还有1人则是陈毅当时他的工作重心也已经不在军队了。如果他也不参评,那么最好的接替人选,就是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同志。
5 L  z/ ?- L. w" p% S+ @但是,周恩来总理考虑到陈毅的突出功绩,再加上粟裕同志主动让衔,最终陈毅同志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 v  L9 l, ^# O+ }- O8 }% f“十大元帅”最终的名单敲定:
2 I1 S* ]1 O2 H5 l3 t; l①被尊称为“红军之父”的朱德元帅。位居十大元帅之首。毛主席曾赞誉到: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刚。6 I3 j% x9 M% C  E4 F2 z4 ?
. T1 T$ x+ O0 ?# _+ u) ^, R

: u! R1 f% d% h4 j7 d+ H. a8 G! D
毛主席给朱德授衔

* W2 ~. [2 F5 u/ E0 l) V②号称“红军猛狮”的彭德怀元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新中国打出了几十年和平。“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 i* S9 j5 ?& J4 K3 y: D4 f9 s5 x% P& ?3 E- i# b* U
/ W" R' o! E# x9 L1 P" Y3 a4 t
毛主席给彭德怀授衔

' i3 M- M5 |5 i5 G③号称“红军灵鹰”的林彪元帅。时年48岁,是最年轻的元帅。毛主席曾说:“这个娃娃堪当大任”。可惜,可叹也!' y% f9 u, j: w0 Y
④号称“军神”的刘伯承元帅。我军的众多经典战术、战法、战役均是“院长”的杰作。- H$ K$ p4 o  @2 i; [

+ {: [  w! W  L" q7 u- \! y+ i& \
; R' {- U9 F( x
刘伯承元帅
' U: t% J1 e: C5 C6 ^
⑤“红二方面军的旗帜”贺龙元帅。他“两把菜刀起家闹革命”的故事,常常被毛主席引用称赞。
: ]9 _' J! t! v3 q' V. _) ?. ^: u5 d& k; f
1 V0 x& n: [  j* r+ U6 {6 g6 d
贺龙元帅

6 v& |. i1 e2 x, F2 G( c. D; r⑥继叶挺将军后,领导“新四军”的陈毅元帅。毛主席多次评价到:“陈毅是个好同志”。
* F) H: s% n6 K# B7 K
# s! @4 ?8 P; j4 V* ^' o8 Q, q

! N4 |& m* Z4 h$ `( T/ c* t
陈毅元帅
. m9 G- e; L  u5 h
⑦与毛主席“一生共事”的罗荣桓元帅。毛主席曾在他逝世时,惋惜到:国有疑难可问谁。
) I& q/ J0 v1 y" F: \" {$ p: x2 V" G  j0 N& K$ U" `6 P

& m4 u, H6 Y6 a& D5 L
罗荣桓元帅

( {4 s. ~( E0 D⑧号称“北方帅星”的徐向前元帅。他是华北抗日的“主心骨”。
. L3 ^: r4 T+ ]7 U: \. a1 D7 E* O) i- {( w" X: c/ g% x

6 j9 ]0 R* m6 A; }" j' b⑨号称“儒帅”的聂荣臻元帅。他率部击毙了“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为新中国科技工作居功至伟。毛主席曾盛赞: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w  c8 D, v/ P+ @6 D; N( |
5 h/ ~7 ]" T' M. K

) \, q. w# Y' F' v. Q
聂荣臻元帅
" B1 q1 G2 o/ T  W8 g
⑩号称“叶参座”的叶剑英元帅。他每每在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毛主席多次讲到“吕端不糊涂”,更是称赞他:救了党,救了红军。9 j3 L' i$ H% f% Y4 g0 d% H* V$ b* f9 u
. Q2 N: v. R+ m  b- @! [

9 U3 E% c4 b; W/ S# g/ D
叶剑英元帅
, t% Q9 Z: I3 d
“十大元帅”中: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聂荣臻、陈毅都是南昌起义的领导者或参与者,彭德怀领导了平江起义,叶剑英、徐向前领导和参与了广州起义,罗荣桓参与了秋收起义。另外,朱德、彭德怀、林彪都是军委副主席级别,其余7位都是大区司令员、政委级别。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3 H0 P; J! w  {0 I3 w* Z4 `# G: e1 i% X( b
! J- _7 B; R: F' r
图片源于网络

* ~# P7 ^+ o+ d1 v8 h1955年,毛主席亲自为“十大元帅”授衔,但也有三人缺席。其中:林彪因屡屡受伤,正在青岛疗养。刘伯承除身体不适外,还要处理军事学院的事情,也没能到场。叶剑英则是正在筹备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大一场军事演习。6 B. C# {3 u4 P
“十位大将”的评定,几经修改
& T# H: A1 C1 h/ V3 K
7 u. g, }+ J, G4 ?1 L" }" K5 z一开始,对大将的评价,也是有严格标准的,包括职务、品行、能力、资历和功绩等方面。
- G" M0 S) L. w$ E1 Z当时的方案总共有三个,一个是22人的名单,一个是15人的名单,一个这是10人的名单。其中,除了评定的“十位大将”,其实还有12人也在选择之列:张宗逊、宋任穷、萧克、王震、周纯全、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杨得志、彭绍辉、王宏坤。" C  s9 S$ l- \6 {6 B
而在15人名单中,则保留了:宋任穷、肖克、张宗逊、王震、周纯全5人。
3 i2 S! J( y9 `& A在这三份名单中,最终毛主席亲自敲定了最终的“十位大将”。他们是:“最会打仗”的粟裕大将,“中国的夏伯阳”徐海东大将,“全政全能”的黄克诚大将,“黄埔三杰”的陈赓大将,“一生坦荡”的谭政大将,“海军司令”肖劲光大将,“红七军创始人”张云逸大将,“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总军械部长”王树声大将,“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大将。
" p- L9 G9 w  H* |) V; F  p; ^$ v0 L( g3 ?( k3 B
' k, p6 ~' y8 z
十位大将
  V8 F- R1 H# O) `; E9 c
细细分析来看,许光达大将虽然从资历上看,较萧克、许世友等较浅,但作为装甲兵司令,授予大将军衔是匹配的。而徐海东大将,虽然因为身体原因,长期处于修养,且没有担任具体职务,但毛主席曾评价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1 ~7 b; i, x. k6 q4 f! i2 E
而很多候选人,最终没能评上大将军衔,也是综合考虑了现任职务、革命历程、历史功绩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例如,对革命始终如一的坚守,例如各方面军的比例问题,例如所处领域的评定现实等等。1 r; l2 d2 s7 D' {! j
虽然,很多军事迷对每位将军都有自己的评论,但毫无疑问,无论是入选者,还是候选者,都是战功赫赫的将帅,都为革命做出了突出功绩。
1 E( ^4 ~5 h3 M5 O9 J. \, |最终,在艰难而慎重的评定中,新中国共计授予了十大元帅,十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多名少将。, y, w- Q, D- l' g' o
将星璀璨,他们是新中国的开国将军;荣誉加身,是对他们一生戎马的最高褒奖。但还有很有优秀的将领,叶挺、许继慎、段德昌、曾中生、刘志丹、彭雪峰、左权、方志敏、杨靖宇、黄公略、董振堂、赵尚志…他们为革命而牺牲,精神却照亮了胜利的前路。, C/ f' u6 z1 Y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1955年授衔#​#共和国大将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