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科的学生 GPA 都很高吗?

[复制链接]
Van52719 | 2022-1-23 16: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没有证实)FBI探员们的平均大学本科GPA在2.5-2.8 之间。。。我的本科GPA是FBI探员的上线呢。。。好高兴。。。(蠢成一B了好不好。。。)。 等等,哥我也是联邦探员。。。果然没出政府的平均值。。。
传奇03 | 2022-1-24 02: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确实可能高一些,没到“很高”的程度,首先是美国多数学校curve给分,而国内有的学校不按这个来给,其次是国内很多学校按梯度给分只给大概10%的学生90分,但美国的比例大概在25%。视频里说点延伸性的,也就是更重要的关于大部分学生对GPA这个维度在申请接下来研究生时存在的误区。
123460724 | 2022-1-24 12: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本科的学生GPA都很高吗?其实说实话,真的不好说,这与美国的教育体制有关。实际上,美国的教育体制与我们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尤其是高考制度,绝对超出我们的认知。今天就跟着博主一起聊聊美国的教育体制吧。
云上燕子瞪 | 2022-1-24 19: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个答案心塞啊。
5 E2 m6 @' W1 `* c" T7 G' q山的那边有一所叫多伦多大学的二球学校,七年平均毕业率才77%。。。有的专业,比如物理,七年毕业率一半都不到
小泡阿飞志 | 2022-1-25 03: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1.给分整体比较水,没听说过GPA inflation吗?举几个例子: 斯坦福和杜克的平均GPA都超过了3.5,而布朗则超过3.6,Ivy除了普林以外都至少有3.4,而且今年普林刚制定新政策说不再卡GPA,估计后面几年平均GPA也得有3.4+了。另外很多学校是优势学科给分难,其他学科给分水。
. {/ v! D) D" b# |. N* O! j! V2.中国人大多读理工科或商科。理工科方面,中国人跟大部分美国人比有优势,因为基础打得比较好,再加上勤奋,自然分数高。商科方面....商学院为了照顾学生找工作,所以分都给得很高...另外,只要不是以吹水或者写paper为主的商科课程,比如说投资学或衍生品这类要用到一些数学的课程,中国人都有优势。: _2 y4 k4 Q2 n* O4 H- V. m
3.中国人一般比美国人在乎成绩,因此很多时候会跟学长学姐打听,了解哪个老师给分难,哪个老师给分水,然后去上给分水的老师教的课。
  c7 V, b) `' e$ t& F& h9 D7 o/ ?前面列的三点对于我都适用lol
$ K% S) c" K' [) q1 s1. 我们学校优势学科是生化类的,因此化学,生物,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给分特别严,然后跟我没半毛钱关系。2 N4 F1 ?0 g2 }9 ]. R# ?' @# a3 C
2. 我三个专业,系统工程,统计,金融,属于理工科/商科,只上过两门带讨论吹水的课,而且是必修,躲不掉的那种。9 i2 u- c" A/ `- Z% {" H/ d
3. 我经常打听哪个老师给分水。7 \, a5 h/ y. j
想拿高GPA的只要follow上述三条guideline绝对能拿高GPA
半仙仙g | 2022-1-25 14: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并没有,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GPA inflation显著(可参见高票答案中的图表)的学校,比如说斯坦福和哈佛。而其他学校比如我本科就读的伯克利,文科理科平均GPA都很低。拿理科来说,物理,数学和计算机平均大概在3到3.3之间,而生物,化学和工科相关专业好像更低(我学的微生物专业课都在2.7到3之间)。
, P! B* }  F" S/ Z2 ?9 F这并不是说其他名校学生的水平更高,因为每个专业的平均GPA是由学校每个系决定的,任课教授最多在这个policy范围内自己微调出一个curve来给分。
负稼 | 2022-1-26 02: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美本,读了一所排名尚佳(但常被亲戚当成野鸡大学)的文理学院,在我亲爱的Amherst学的是政治学专业。本科之后在DC一所智库打工了一年;现在在耶鲁法学院读JD一年级。5 O5 K/ g% H! ]4 m9 X
平日学习忙碌,一般上知乎都只刷不答。但今日逢这个题目+高票答案引起的争论,也忍不住想说些。时间仓促,如有疏漏,请各位看官原谅、并多加指正。% `7 m9 \7 g! N' ]- ?! o0 R3 g
1. GPA高
; z9 c2 ?8 w$ R. M: K& c9 D" E我看到本提问的第一反应是:美本同学GPA真的高么?GPA高真的能反映任何问题么?) ^2 M( H2 w  I/ N& Z
首先,已有不少回答关注了这个问题,参见( h4 a" W) N3 x" {. ~" t( L
为什么美本的同学 GPA 都超级高? - 秋意浓的回答的数据分析,或是; d0 t+ L- v) h! c0 `5 i& J; {
为什么美本的同学 GPA 都超级高? - AQUA 的回答得出的“1. 不能以个例否认GPA Inflation;2. 也不能以GPA Inflation否认美本”的结论“6 P% }% X5 ?1 i/ d, z5 j* H5 l
GPA有时说明不了什么不同学校的GPA标准不同。详情查看各优秀答案。
2 Z* b6 U2 z8 V' d5 ?) ]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GPA标准不同。我本科学校我学的政治学专业,就比我校闻名全美优异但GPA低的脑神经学专业(neuroscience),水多了。据称,我们平均GPA能差1的:一堂政治课平均若是A-,脑神经、premed的大难名课那都是B+为荣的。) {. N% m* ~' O% l
但就算是同一专业,GPA的情况也常因人而异。比如,我们政治学专业只要求一门写大论文的seminar,毕业论文也是任选的。我学了来去三四门seminars,做了把分拉低的毕业论文,又在其他专业选了看上去诱人的400级课程多门。GPA因此肯定有伤,但自得其乐挺开心。
: v5 Q! G0 Y. m. r3 K类似的,我校经济学里可以选中级宏观微观计量,也可选高级中级宏观微观计量,都能满足毕业需求。但同学们会依据不同的职业兴趣(进行业≠当经济学家)选课,听闻,GPA自然有差。# A& T3 J! b* D% ^  c
我想问:GPA有什么实际意义?用来申请研究生院、申请工作、单纯炫耀?8 a# Y- s* \2 c
GPA有时又能说明很多。就算只“功利”地考虑申请,招生官、面试官会结合学校、专业、成绩单考量GPA的高低,还有很重要的,GPA的走势(比如大一大二成绩一般、之后上升,就能说明许多问题)。
$ T% A" ~* b9 R8 \放宽些,GPA再怎么片面,总还也是有区分度的,与勤奋程度、课程与兴趣匹配度等等都有关。详清见我喜欢的这个答案:7 ^  B. l* Z; |, t7 d7 Y
为什么美本的同学 GPA 都超级高? - 匿名用户的回答GPA整体提高,并不代表区分度会丧失。引用我大耶鲁法学院
+ m) @6 `7 @$ Y! n: o% k@张泰苏 教授(也是耶鲁本科+JD+PhD)的评论:! J$ g* J0 g7 J+ h% L7 v  R
“那些说美国私校gpa通胀伤害了公立学校或国内本科学生竞争力的人们,你们是当我们这些管研究生录取(或者工作聘任)的人是傻子吗?我们看的是排名,排名,排名啊!!!录取的时候,同样的校内排名,是否会偏向YHPSM的学生?也许吧,但这也无可厚非吧?更何况,就算这些学校的平均绩点是2.7,偏向依然会存在啊!绩点通胀真是个拉风但没什么实际影响的事。该教的内容还是要教,该获得表彰的学生最终还是会获得表彰。就算他们和后面的学生的“数字差别”变小了,那又如何?”
( I) w9 Z  h# {7 ^1 R3 F: e( }" T一个美本对自己教育的投入程度、是否敢于冒险、是否兢兢业业、是否热爱自己所学——高GPA可以展现这些,但这些品质也是会远远超过GPA这狭义语境,在人生职业道路上起作用的。正如该匿名答案所讲:“有的人对这种grade inflation会选择忿忿不平,但是真正的赢家永远会因此而受到激励,继续向前进。”) X+ J' m; W# S: ~1 m
如果你要问我的GPA?我GPA不高啊,在耶鲁法学院2015年秋入学的同学里,也就是个25%水平(链接
5 `; |) L; {2 |, G  j/ CEntering Class Profile)
3 H9 U. E! l0 j/ R拜学校氛围、家长宽松所赐,当年去Amherst伊始,我就有幸把GPA抛在考量之外了——我选课都是凭爱好、看内容、看教授。我觉得我最后GPA不烂,只是学习兴趣浓厚的附产品。
3 C6 o$ }* z, L+ L) i7 I5 s5 H
5 X2 Q5 z+ _. ]* \5 D) L  k 美国本科的学生 GPA 都很高吗?-1.jpg
; A0 I" A. ^0 r2 e# v  R0 \1 b  _6 Z1 [* y7 x
2. 美本' Q* v, m7 s* Y' i
宏观来讲,GPA inflation的历史趋势,是个博弈问题,更是个美国社会精英固化、美国私立大学教育变得日益资本化、服务化的征兆。2 F. {: ~0 l+ G9 @% L6 v
自20世纪中叶起,美国私立大学日益依赖资本——而资本来自学费、家长捐款、校友捐款。说白了是靠人:有潜力挣钱的学生/未来校友,或是有潜力吸钱的学生/未来校友。7 f" b4 J. B: c" d
博弈来讲,如果某常春藤名校GPA明显低于其他同阵营学校之时,在揽钱揽人方面必然有损失,所以趋势是大家互相追逐着,inflate了GPA(当然该上Princeton的童鞋们还是义无反顾了,我敬佩他们!)
) |7 |: @, S. }9 |  b  K, e2 N- S“服务”上,学校也会逐渐变得讨好起本科生来——因为他们的“用户体验”会决定“用户反馈”、捐款神马呀。虽然我不完全认同大学已成“高等住宿+现成自助餐厅+高档健身机构和Spa的度假村”这一批判论述,但我基本认同,私立大学变得“服务学生”中心化,是美国精英固化、流动性降低的重要诱因+显著表象;而grade inflation则是大学致力于“服务学生”的必然结果。
/ q8 I: t5 U6 y) q# U5 s* _至于精英固化这种复杂问题,本文没有能力探讨,在此仅列我崇拜的法学院教授演讲一,供大家参考(需在墙外):
7 |9 ]9 q0 A4 B& ]+ f4 bYale Law Commencement 2015
: f. F/ c% h) r2 N. W9 q/ N. M另推荐参考阅读(这哥们很多论点我不敢苟同,但读起来还是挺娱乐启发的):
" ^* j9 y4 _3 \The American Scholar: The Disadvantages of an Elite EducationIvy League Schools Are Overrated. Send Your Kids Elsewhere.
! C+ e* Z2 t/ ~, w& r  ^  ^5 @/ ], B& R
洒家写过两个对我个人都蛮重要的知乎答案:
. r; {* |+ [( P6 T8 z% m一个谈申请美国本科中我曾遇到的不公:
/ V/ c7 a) m1 A* U# ySAT 考试中有很多人作弊,我这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吗? - 知乎用户的回答一个谈我本科在Amherst的经历:
- T1 M6 B1 s( Z& d如何评价《那些挣扎着的,来自中国的文理学院毕业生》一文? - 知乎用户的回答" S% r' J: |( e
今日思来,这两者,其实不无联系。
5 s7 X+ ~- [* v) B( N6 S各位看官如果读睡了,此时可以醒来了* h2 e9 k7 V) ]* N
我私以为,“为什么美本的同学 GPA 都超级高?”这一提问及众回答的背后,藏着对个人努力系统公正这一深刻辩证的迷惑。, b( ~. a- D) Q8 |
在今日的中国,与亡我之心不死的某国类似,本应增强流动性、促进社会平等、扶植社会各角落的优秀人才的教育,却持续加固了社会不公:城乡差异、省与省间的资源不平衡、家庭与家庭间的阶级差异、社会资源差距,等等等等。
" ]* P+ u, b4 X个人的勤奋程度[个人努力]vs.哪儿都有不公平[系统问题],那些无力感、无特权者的挫败,是“为什么美本同学GPA超高”背后的潜台词。
4 V- G4 b0 c7 q' L) k美本申请过程本身并不公平,但更大的不公,在申请开始之前便已开始。中国多少家庭,没有钱、资源,让孩子补习英语,考托福SAT。很小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可以送子女出国读本科,但绝大多数家庭是倾家荡产,都没有机会去思考这一可能性的。6 {6 v* y# T1 ~, l; a
我也许没啥资格对此不公评头论足。不腰疼的我应该闭嘴,毕竟,我是这个不公系统的受益者:我北京户口,父母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家庭中产,从小接受了北京最好的公共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高中毕业之后,还拿了全奖到美国读上好的文理学院。7 T% D6 K: O4 j  L0 C
我努力吗?我努力啊。昨儿还和室友 ) g, j% P& a7 u: z* y' W8 ~5 v
@Sean Song 忆苦思甜,高三一年自己DIY申请+准备高考时的辛苦。之后其实越来越苦,一直都没有停下。18-22岁一个人漂泊在外,并不是多么容易、值得羡慕的事情。室友这么刻苦的人,称我“拼命”,我还是很受用的;感谢中国好室友。7 k% f5 N3 P  x$ o" c
我常常思考的概念叫做entitlement,译做“权利”有些不精确,翻译成“自以为应得的权利”或许更佳。
0 z# s) R4 [, s( i5 L) ]我的努力,只是我今天境遇——能够在一所美国知名私立大学读一个难度大前景好的项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没有什么是我理所应得的,这世界也不曾欠我什么。相反,我很惶恐地占有了太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思想空间——所谓“特权”。所以我努力奋斗。
" u# r2 ~9 }' c我的梦想,是有朝一日,更多的中国孩子也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空间。我理想的世界中,我有幸拥有的不应该是特权,应该是权利。
  W4 H' p2 f% u不知道题主是否有这样的假设:读美本的同学中,特权比重大。这也许是真的。有些人不努力,是因为背后有靠山;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特权,不论美本与否。(当然不排除有特权还努力的……)! Y- `7 Z: T/ S; [4 y# l+ e
我身边很多优秀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国内本科,然后走向了他们自己成功的路径。我也知道许多家里条件好,出来读美本,然后歌舞升平四年不怎么学习的。
4 r. x8 Y1 W3 a% z/ p类似,我也听闻过国内本科碌碌度日的;也亲眼目睹过我校同学8am图书馆开坐进去、晚上1am图书馆才缓缓离开、365天如一日的壮举。/ d8 S1 X$ L- s# b! Z
勤奋刻苦,有的时候在特权面前无力得于事无补。所以说,自己是金子,是发光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金子不勤奋刻苦也没法发光,对绝大多数中国人和美国人来说,在2016的今天,还是个硬道理。
1 o: z# X) z/ L换言之,在美本抑或国内这样不完全公平、但也奖励勤奋优秀的体系中,美本GPA高的同学,在国内过也不会太差;反之亦然。
+ z/ M8 ~! v6 Y# `  ~况且,渴求更公平社会的人,需要通过勤奋刻苦去发光,然后让更多人有机会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 T% `8 n& u8 S2 C. r对“系统不公vs个人努力”这对辩证,大体有三类理解:- d; F) I' u+ E2 p( x  b4 ^( C  a
1)纯相信个人努力——亦即系统是完全公平的,个人努力决定一切
. g" r2 H. H  e. h# G$ ~1 v0 `5 o  N2)系统力量决定一切——亦即系统完全不公,个人努力是没用的- c& D5 S( @: B4 Q8 ~
3)个人努力和系统不公共存——我觉得现实世界大概是这个样子" s) C1 d  {, x8 i( }! ^% ^* z9 w& \
我觉得最令我难过的,就是很多年轻的朋友,相信了1很久,然后有一天遇到了3的现实世界,就达成了2这样的结论。
- O5 @1 v8 ^4 Q我们不应该把3使劲说成2,然后洗清自己的责任、怪社会。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让3的现实,向1靠拢。, {$ |& x- H8 Z. x
3. 赞数多的回答令人心寒0 W3 z& |0 |! u+ m' |
高票答主
- Q: F" u. s! R% o* O7 A@Haojun 最大问题是把横跨两国的种种系统不公,用吐槽段子,写了出来;但写得不仅毫无建设性,还加深、宣传了其他形式的系统性压迫。
" @* y9 M  q: ]2 L2 A' N9 c. S1 N3 Q  b为什么美本的同学 GPA 都超级高? - Haojun 的回答高票答主,身为TA助教,拿钱/奖学金/学分,但起码是老师、师长这样的身份。但问题中所体现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完全与为人师表的师长责任相悖,细想极恐,仅举几例:
% w. A" J. m- A/ X6 p8 {( R5 `好几个举例,都以学生的种族或国籍做标示,我懒得解释这为什么是racism,就好奇问一句:你教的是computer Science,和种族有啥关系?5 W0 Q6 ^& G3 @$ f1 d; k
长得丑”说三遍+贴图哗众——你到底是教书判卷的TA,还是专业物化女性的选美裁判?!$ f1 U" N3 ?  H6 y6 e
不相信同学有mental health方面的问题,我真也是醉了,如果出了事,你负责?
  n0 [% Y  P0 l7 X3 U- c: Z评论说有的妹子为了加分,暗示助教hang out!”,这种性别刻板+歧视,我真的都懒得贴签”直男癌“抬举他了……) p8 G) A; r( v* G5 w9 s
想必作者写这么自诩幽默的段子帖,是因为对帖中显现所展露的学校制度、系统和权力结构中的不公平有所不满,自己应对的方式,却是身处权力高点,施加另一种不公平。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真tm吐槽无力;“爷、孙子”这种段落真是读不下去:" X  x. o1 q; y- W. A* l3 [
“说实话,耶鲁的小本都是爷呀。我在国内的时候,助教是爷,我是孙子。到了美国,小本是爷,我还是孙子”
% L7 a  z1 a0 l. m! r# x% n$ u你是老师好吗?老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内容+发展创造力;学生的义务是努力求知,成长为有用的社会人。学生不是老师的爷;你做老师的,也不是他们的爷。. z4 y. G* f; _/ ~8 i) W
学术界这种世界上已不多的净土,虽然被浮躁和权力渗透,但起码,还算是能够暂时庇护理想的象牙塔吧。
4 N+ ~* p$ Y, w+ F, x答主一方面明显对“美本GPA高”背后的系统不公有意见,另一方面毫不留情地伸张着自己作为直男+TA那一点可怜的权力,对不被学校教授允许、压迫比自己弱小的本科生表示愤慨,也是醉了……( ^7 P& i+ Z/ L" N' C% Y2 _( r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笔下的奇葩,也是人家父母的孩子,你都不一定知道经历过什么难事。近几年,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进步,是对学生内部可能存在的系统性压迫的暴露和讨论:例如,性别暴力(
. P; P! M7 Q0 q" ?1 _2 |1 in 4 Women Experience Sex Assault on Campus ),种族歧视(
' R3 ~" F) v& q& r2 q) hRacial Discrimination Protests Ignite at Colleges Across the U.S.),阶级、经济困难(
4 T( l5 ?& y2 ?. X" R! M2 ^- x5 K, X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Unite)等等。; G& I' Q: u1 G" [$ T8 A' G: s
说实话,我这好奇这个答主,对耶鲁校园中激烈讨论的这些问题,是完全无感么?你倘若真心无感,这不正因为你拥有的特权,你笔下的“小本”可能并没有么?
* |. j( A' Q; x学生举报?我倒是很好奇有没有其他知情者可以详明。恕不客气,我要是你学生,我绝对举报你。" P7 K4 Y+ ]! |9 A2 L2 z! w
题主在评论中说自己毕业了不怕举报?这位同学隐私保护做得也就那样,作弊(
! c: g: u5 J# O" F  D清华北大有考试作弊现象吗? - Haojun 的回答)神马也往知乎上写,不怕professional consequences么?学法律的此时真想提提自我保护的建议,但谁让我是学习能力差的美本呢,缄默缄默。4 Z( E9 h  B- r% V0 K/ ?5 `4 g' F" B
@Haojun 同学,你要觉得自己是“爷”,你就去找地方去当“爷”,没人拦着你,没必要一边挥着耶鲁的资格、一边吐露着对学校教授小本的不满。当你读PhD、有履行教育本科生职责的时候,请尽可能不要失职;失职了就更不要把对学生的歧视敌对晒出来,然后顶着Yale这一旗号声势浩大地声张。# L% \; N- M/ V5 u
4. 出国读书到底为了啥/ W# o1 T) x9 i. d7 j
(跑题:一个好的TA是什么样的?再次参见匿名答案对努力治学的理解:
2 n9 K% r$ t/ W9 ]/ U& J, e为什么美本的同学 GPA 都超级高? - 匿名用户的回答我有个关系不错的法学院3年级学姐也在耶鲁本科做TA,每周都有10来个office hours的,和每个学生详细谈作业,支持他们学术+做人方面的成长。学姐说,她也见过考试或作业有迟、发挥不好时,学生发来的种种或合理或牵强的解释。但她说,这说明他们是在乎的。不在乎的学生很少,他们根本不理TA啊,直接消失真空。)) p/ S9 ~! a3 m. |% c: q/ r( P$ z
我们这一代中国年轻人为什么要出国?从我和我的许多朋友角度出发,出国留学,视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宽容、更有同理心,并能更深理解更微妙复杂的世界。
7 F# t5 |7 s; q1 m-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私以为,是为了在实现个人潜力的同时,回馈社会、增进公正。更多特权,意味着更多责任。
6 Q/ w5 u/ k; _4 E+ @: Q( ^但现实情况是,出了国的同学体验也迥异,佛眼见佛。比如就真有赞数几千上日报的答案。
- u* s" M9 \) c& s# e: l我是一个不相信三六九等、地位高下所谓“hierarchy”的人,尤其是在法律中和教育里。学术应当平等,理想中的象牙塔应是浮躁世界里,对纯真正义感和纯粹求知欲的庇护——现实虽远不如此,但来到耶鲁,享有如此多资源空间,我愿意倾尽全力,为理想继续奋斗。) n: F1 ?& U# k, ^8 m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都太过渺小。个体的成就神马,终将泯灭于无。但我必须勤奋努力,才能对得起我的特权、我的责任,做到心中无憾。' C. |4 l7 q! m6 [
——————————————————————————————————
/ z, b4 q9 {1 w# P6 a6 A; ?0 v我也反思,为啥我忙得疯癫,在死线重重之下,竟有动机来回答本题:) o  H9 w2 R- A! p
1. Yale+美本被“黑”,所以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d( h0 y0 ?6 q0 o/ t4 o
2. 高票答主在层次明显高太多台阶的匿名帖底下的回应,所以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我向来自以为是个宽厚的人,对方尚有善意,我绝对不来跟你撕。但当你把自己的以偏概全+对职责的疏忽+未经思考的狭隘歧视摆到台面上,请原谅我行使我那局限的言论自由。3 K: g2 e* i( y  G; j- V2 Z
(我被封“政治正确”、被骂“站着说话不腰疼”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欢迎随便喷尽情骂。反正言行如一、自知反思是我努力的目标,我也年如一日地、力争让我的努力配得上我的特权。)+ J, L, h! w0 k  W
3. 我对知乎失望吗?也许有一丝。某答案高票并不令人惊讶。我愿把千余投票当成知乎读者对系统不公的挫折感。我以为,知乎读者作者可以做得更好,也必将做得更好。
1 G1 z6 O0 }/ ^3 k+ h& _( E知乎的优点在于是个marketplace of ideas,我也就贡献下我的。请读者朋友们明鉴。
水针刀培训 | 2022-1-26 06: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讲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那节课教授是个老太太,高居翰的学生,跟了他在伯克利待了十八年,讲到中国艺术史的美国学者一般都会提到她。老太太在来我们学校之前在伯克利,斯坦福,芝大都待过,有些文人的脾气,但是私底下其实很好相处,我和她关系不错,偶尔提到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她还专门找了本讲徐冰的书送我。* M8 `! f$ A( q% g
但是她在rate my professor上的评分一直是2以下,我一直不解,直到某次期中考以后。很常规的文科类卷子,有一些开放性的回答,比较考验课堂理解能力和对平时要求读的论文的理解程度,我考完估摸一下自己大概能有个九十多分,也没在意。
4 r( z7 j; T; Z/ R! \结果发卷子那天全班40个人,大概6个90+,15个80+,15个70+,4个70以下,其实我觉得对于那群上课不听讲课后不读paper只想刷general education GPA的…人来说,fair enough。但是他们就炸毛了,一起义正言辞的去找老太太argue,老太太气得当天就发了封邮件说“我给你们每个人都加十分,不要再来烦我了。”结果下节课还有人追着她要分。
1 j' C/ C' s/ [哎,难怪她心灰意冷下学期要去普林斯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