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香港和一个高水平的导师读PhD出路不会比在美国跟一个水平一般的导师差。另外,个人认为CUHK在信息工程方面在香港是最强的。特别是从『学术氛围』来讲,CUHK的风气要比香港的其他学校好得多。7 ^- H$ ?* u2 t2 D& i- v; y
5 N" X, d0 q& ]" L
我接触的CUHK的『名气大』的导师绝对不会『不管』学生。只是相对AP来讲,会给学生更多的做研究的自由,而这对于一个志在从事学术事业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F/ b- |- V7 Z0 n% ] s7 m9 T: P( e
, b% R8 o, ]' t. R' Z-------------------------------------4 ^& d# y* x6 @, ]: m" T/ Z
9 q. f- T8 k0 K/ b3 G! j做一些补充。题主可能和很多fresh PhD一样会对什么是好的研究,什么是含金量高的PhD这个问题比较迷茫。这本身是一个很难用精确的语言回答的问题。在这里我转述一下我的导师跟我讲过的一个故事。3 i: v2 p2 \2 I- t9 {6 A' Q
7 j1 P( g; K7 X5 c$ X7 j我的导师有一个在美国顶校任职的朋友。他的这个朋友比较懒,一般不发文章,但是如果发文章,基本上都会开创一个新的领域。然而当一个领域超过五个人在做,他就不再做这个领域的研究。他这么做同样是因为比较懒,不愿意花时间读这么多的文章。0 g) B. b! `* ?; J
3 I+ J3 @. K# n: x1 Z. E- \' N' `通过这个故事,或许你能清楚其他学校和美国顶校之间的差别。比如有些学校会把google citation的链接放在教授们的主页上。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学术价值观的错位,是一种不良的『学术氛围』。而幸运的是,在CUHK,至少在信息工程系,学术氛围跟美国顶校更加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