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越是渴望融入美国人的圈子,越是感觉大家都不理我呢?

[复制链接]
天蝎座的小妖晴 | 2021-10-24 04: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略的浏览了之前的答案,没有看到比较能切中这个问题本质的回答。' a6 ^( z' Z& }" z4 ^! l  b! A
看题目描述,似乎题主自己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本质。
3 M" g9 \* s  ~: M' N. S; l这个问题,属于比较典型的人际关系的案例。2 z7 o" }- s$ Q! w! z6 v4 G
这个案例符合以下几个特征。. ~; f& `* n* B  ~! c4 D/ s% T
1、当事人非常在乎某些特定的感受。
8 I, q1 c8 h' M* ]2、这个感受和他人的行为相关,尤其是和引发他人状态的改变,或者让人保持某种特定状态有关。. {5 [/ ]9 _( e( N
3、这个感受会引发当事人特定的关注范围,引发当事人特定的行动。
% {! I/ M' e) r. Z4、这个行为最终伤害了当事人的人际关系。(或者说没有满足预期)8 H- o, C5 [. Q# g8 X5 ?$ P; {& J! F* V
5、当事人会有不适感。
1 G% A* [. E+ Y% n# K
7 N$ C$ G  \8 r如果你发现某些你处在的情境与上面的描述相符,那么下文会对你蛮有帮助。
7 V# V: b- X2 h先来看一下这种问题大致是什么结构。1 l% E" t9 @, e4 D  Z' \8 ?
1、当事人的不适感产生的根源:8 V% C% W. v8 g. t0 A* P
想要的(欲望)没有办法立即|即可达成,这个时候欲望和实际情况的差距,引发当事人的痛苦。
$ P+ _  [9 r4 f# }7 ^2、当事人持续痛苦的主要因素:
; I2 ], |; i) w' o. c4 A欲望无法满足产生的痛苦,让当事人的注意力资源(此处敲黑板,注意力资源这东西对一个人来说,是有限的,比如你在打字,你就没办法去同时阅读一篇和打字无关的文章,这叫做注意力资源的占用)集中到引发自己痛苦的事情上,于是你的注意力资源就都被痛苦的事情占据了,于是你无法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整个生活似乎都是痛苦。即,你越是痛苦得不到,你越是在乎,从而你更痛苦,从而你更在乎,恶性循环。
7 j$ _  Z- m+ {3、当事人会尝试减少痛苦感:1 T/ N: Q' Q% I8 r) G! ^! `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当自己有不适感的时候,人多数是试图通过控制外部世界的方式,减少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异,减少自己内部的不适感,然而大部分人在执行此部分行为的时候,受到上面提到的第二点的影响,注意力基本是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上,基本忽略的他人的感受,于是绝大部分人的行为,并不会引发周围人行为的良性改变,这里良性改变是说周围人自发的,感觉到舒适的行为改变,与良性改变相对的是,胁迫性|违背自我意愿|有不适感的改变,然而绝大部分人是排斥这种有不适感的,他人带来的不舒服的影响的。2 K3 e" C/ e! x# G( P- N
4、让当事人更加痛苦的是:) Q+ U3 B5 D& U& A" E: S8 N: ~
当周围的人,开始排斥这种让自己不舒服的改变的时候,当事人的痛苦就发生了,最长发生的是,你越想靠近,对方就越远离。这种时候,就真的变成了,关系被恶化了。8 P% d- o7 @7 a( p
4 {3 T* b7 `7 E4 v+ n! j
好了,上面写了蛮多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再说一下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做,以减少痛苦,同时避免关系的恶化。
9 g$ ^* `4 g+ W+ o& t1 U# ~
$ E3 k+ i& O6 I1、注意力资源集中位置控制,这种东西真的是好东西,是我们对内部世界控制力比较高的东西,我们其实可以训练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情上的能力。换到题主的问题上,即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集中到自己美好的事情上。
/ E# M  I/ [9 s有些时候,某些人对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情上,似乎是没有控制力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做独立的注意力控制训练,训练首推冥想,当然除了冥想,注意力集中度训练还有各种方式。
# R4 F1 W4 h! O( }& X2、不适感降低的控制方向从外部修改为内部,我们痛苦多数是自己的内部的欲求和外部不一样,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尝试修改外部世界的样子,因为修改外部世界的样子,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有很高的帮助,但是在这种人际关系类问题,尝试控制别人的行为来满足我们的欲求,绝大部分情况下,对改变关系是没有良性帮助的,所以这个时候更加合适的方式是尝试来修改内心的欲求,最简单的方式是,在自己有不适感的时候,让自己安静下来,强迫自己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这样我们就不会有过高的动机,去从事一些企图改变别人的行为。
, F1 N# X6 E% `1 y9 a3、那么如何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呢,人际关系,其实是从我们给对方造成的感觉开始的,即我们能影响的是,我们给对方带来的感受,这种感受如果在对方心里感觉是好的,是有吸引力的,对方就会尝试靠近我们。如果细致的说开去,这个问题会展开很多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 L4 z. }! {0 w: S6 h. h4 I/ ?, \8 d; r9 m" y
以上,如果有同学有注意力集中的训练需要,而自己无法完成训练,可以练习我,我可以提供这个方面的辅导。
3 t' W. Y- }- E1 m9 r知乎个人说明里有我的微信。
皆大欢喜之圆圆 | 2021-10-24 14: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
( \, ?1 M; C* e  f3 p0 k# r0 t- X. L( y4 g
1,找一个运动,投入其中。你要能和老美侃美式足球,篮球,棒球其中之一。当年我把湖人队史读了几遍,每场球赛直播看一遍,录影再看一遍,顺便用机关枪一样的Chick Hearn旁述锻炼听力。结果和一群老美组了个newsgroup,然后延续了二十几年的友谊直到现在。
8 E2 C- D3 I0 [' X! v9 i- _& I# n3 `1 G/ Y2 n) T0 @
2,学校里找个兴趣小组加入,不管是啥,多投入。我参加了法律助理课程,什么模拟法庭,案例研究,全部都玩过。% W$ c2 l6 e' l- z

1 N9 ]: w4 e: s. @0 k: i" \3,浸淫在美国某个方面的流行文化里。例如,hip hop,例如音乐剧,例如电影。例如starwar, Star Trek, 等等。  X7 f/ M; c" W$ c5 J2 S  N2 a

5 T2 H# U8 B3 ]2 Z% F4,要对美国社会做贡献。我当时做过课后补习,在警局做过义工翻译,为STAR当过讲师,还是honour society的干部。& f5 v. x. U0 u. O1 L
) c! z& r4 Z, ]" S" P( j
你要融入美国人的圈子里,首先你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要能和他们沟通,要有共同的话题。你要融入的不是美国人的圈子,而是加入一个在美国的兴趣群体的圈子,例如某队的球迷,例如某个明星的粉丝,例如某个项目的支持者,或者当一次市级竞选的后援队,甚至去一下当地的教会礼拜。
7 x* X& B, g7 Z; [( q
! Z( O* C8 \% J% V其实美国人民挺淳朴的。
我只欣赏你伪 | 2021-10-24 18: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只是个人观点。
  J1 z. Q4 w- a8 w, ?5 S! ~
3 h4 y5 g' C' F. r4 s: T交朋友应该不排斥任何人,多倾听他人的言论,了解别人的思想。懂得结交什么朋友更有益自己。同时,也要很愿意慢下脚步与旁人分享,并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了融入美国圈子就不和中国人交往,有失偏颇。& D( K: u( f# {  r9 L$ c- R- i* H

' y% Q: x* X4 \同时也要知道,知己一生能有一两个就不错。不必去追求朋友的数量。朋友太多也未必是好事。$ j" M4 C$ p/ L: T1 T

; U+ V9 l: W% q  {- a对于爱表现自己的问题。$ S* H9 d4 h) H
这个和“我见”“我执”有关。
$ S! o8 T' y0 W. h! `/ g% U对付我见的办法就是多做逻辑思考,监控自己的盲目自信和自大,我们以为的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就是我们以为的;+ c, u2 Q+ O# \/ ^4 n9 u4 u/ V8 a
对付我执的办法是随缘展示,机会教育。有需要时可以把自己能做什么告知别人,同时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7 _& K) H1 z: |
当别人来问我的时候,我就把自己觉得好的告诉他们,如果别人不问,我也不多说什么。
: k: n( u8 h) {3 j2 I4 ^  i( ~: `2 b; J3 Q
这样做就是随缘展示,有求必应,少了主动炫耀的不足。
& K& G9 h) ~. A) x/ ?0 u0 H$ T另外就是无论自己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都时刻警惕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差距,
* b5 y8 U- `: V$ y4 ^好不好不能完全依据自己的评判,结合别人的反馈来冷静观照,保持对自己的正确判断更有利人际关系的和谐。9 O& v- c* A9 K% }

, _) ?! [' L  L5 i! h" p对别人有真诚心,恭敬心,爱人敬人,别人也会如此回报。慢慢的,就会好了。
丁菇娘 | 2021-10-25 03: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个越南人或者菲律宾人,说着一口蹩脚的中文想要拼命融入你的生活圈子中,你怎么看待?
4 I# ?, V6 {; c当然了,要是漂亮可爱身材好,性格好的妹子,那在哪都是受欢迎的,不存在融入不进去的问题
太阳爱糯 | 2021-10-25 06: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人在美国,想融入美国社会那是无可厚非的。可你刻意不跟中国人说话,又非要去贴美国人的话,确实所有人都会瞧不起你吧。你见过真心想交朋友的人先按照国籍筛选一遍的吗?然后你遇到麻烦又来知乎找中国人了要建议,你不是不跟中国人说话么??
0 b9 e0 r( P, O# Q6 s* L  Y' ]不知道题主是不是情商比较低,看不出来自己哪里错了。你可能认为有些人难以融入美国社会是因为他们沉迷于中国人小团体,所以你选择跟自己的同胞划清界限。这是不对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和同胞抱团只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原因。如果无法和其他国家的人找到共同语言、建立友谊,那自然只能和自己的同胞建立友谊了,毕竟中国人之间有充足的共同语言。
# @; b# q; P6 c+ j+ E7 a& h/ R如果你在美国上学的话,那交友的正确方式之一应该是好好干好自己的事情,通过正常的学校生活(比如共同完成项目、体育比赛等等)来结交朋友。刻意去跟别人凑一桌吃饭什么的是不行的。
女荷官邻 | 2021-10-25 12: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出国留学前,也考虑过融入美国人圈子这个问题。到了美国之后,才发现有这个想法的我就是个傻逼。为什么呢?
8 \1 g% H3 @5 O) _$ a1、我读的是USC CS授课型硕士(EE转的CS),时间就两年,学业紧张,根本无心社交。我读书比较喜欢竞争,但在一堆985学生里其实并不是最突出的,只有算法这门核心课程能达到top2(这就几乎花掉了我大部分时间)。而如果打算留在美国找工作的话,时间会更加紧张。我室友,现在在google,已经做到senior这个级别,有房有车,生活无忧。但是他当初为了留下来进大公司,几乎把自己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业和找工作上。第一学期,绩点满分4.0,第二学期为了加强自己的编程功底,选了很多编程课。第一学年结束后的暑假,他找了当地一个华人开的小公司做intern,因为他知道拿到一个实习非常有利于在美国找到一份工作。第三学期就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状态,业余时间还猛刷LeetCode。
4 U( [# h0 v6 b1 R9 y: B% E融入外国人圈子?抱歉,那不是这个阶段应该考虑的事情。; m# W2 S. Z! \& o7 W" x
当然,现在他定居美国,很自然地就融入到了美国人的圈子。至于具体怎么融入的,那是另一个故事,现在先不讲。5 J7 ?) M  R( Z  m
2、什么叫美国人的圈子?来请给我一个定义。我很早就想吐槽这个概念。美国人圈子是个什么样的圈子?我可能在美国待得不够久,至今没搞明白。在我的概念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美国人的圈子。到了美国,你会发现,这里只有德国人的圈子、法国人的圈子、拉美人的圈子、印度人的圈子……& ]- \$ F, u; b
老铁们,别忘了,历史书上讲得明明白白,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建国至今不过几百年,距离最老的移民也不过几代人。大家都是从英国、法国、西班牙、墨西哥、印度等等等来的,他们的历史大不一样,彼此之间也很难融入。所以其实不是中国人爱抱团,美国人自己就分了很多团体,他们也在抱团。美国人就是一个国籍上的称呼,ABC不是美国人吗?他们自己都会觉得被排斥在各种圈子之外。我在美国遇到过比较nice的ABC,但也碰到过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目中无人的ABC,这种人其实很可怜,因为他们在美国本来就是边缘群体,是少数族群中的少数,从来就是被忽视和歧视的对象。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去年到美国读本科,他说班上的ABC几乎不会跟中国留学生交往,他们有自己的圈子。他尝试接触了一次之后,就彻底放弃了。
. Z9 d- y5 L; T3 ~6 c' D美国人这个身份其实很复杂,在美国,很多时候你得按种族去认识,尤其是少数族裔,对于自己种族身份的认同比美国人身份的认同强得多。另外美国的主流群体就是白人群体,但白人其实也有德裔、法裔、西班牙裔等等,身份认同的问题其实也很复杂。
" n" d) W6 Z. s' g4 o  M: Y) i" O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女生,对白人非常有好感,很想和一个白人男性结婚。但她当时交往的白人男朋友,其实是来自摩洛哥的新移民。当然,人家根本不介意。1 Y' k# W' D0 |, v3 G  z4 n; F( ^
好像说得有点远。, c0 w1 r4 p: b2 O, L$ a  I$ u
融入这个问题,对于留学生来说,还是看有没有必要。就像我第一年结束就基本确定要回国发展,我要纠结的只是要不要自己做点什么事情,所以和美国人交不交往,根本不重要。大家都知道USC中国留学生多,Viterbi工程学院也是如此,但前面我也说过,中国留学生很难和别的群体交往,尤其是对于没什么多余精力的硕士留学生而言。当时学院200多个中国学生,只有30几个女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所以我就做了一个留学生交友的APP,叫【时差党】,这次创业基本上决定了我回国的道路。后面回成都我凭借这个项目还拿到了100万的融资,最高注册人数是4w万(这已经算是很高的注册人数了,毕竟美国的留学生并不多)当然这都是后话。- K" K# B5 t* z" w9 L- i* c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同美国人交往的需求。我也不会强迫自己去交朋友,待在自己的舒适圈在我看来也完全没有问题。
" s9 n# ?$ c  ]2 [: }! M所以,交不交美国人朋友,要看你是不是真的需要。8 y  P* V: p( t( |, s( M
当然,如果你确实很想交美国人朋友, 那也请你把美国人的标签先去掉,把目标先聚焦到朋友这个词上。前面说过,美国人是个很复杂的概念,远比中国人这个概念复杂。而且你和一个人交朋友,不是和他的身份交朋友。就像我和投资人交往,只考虑身份,那就是利益关系,如果我和他交朋友,那肯定是因为这个人本身不错。. ~, M4 `" c4 y8 y# C: `1 V
所以如果你只是抱着想找一个美国人帮你练口语的目的,我想是很难交到美国人朋友的。因为一开始你就只是想跟他们有利益上的联系,所以最终你也只能得到利益上的联系。而除非你是个很粗的大腿,让他们觉得你有价值,恐怕别人理都不想理你。# |' y5 @- Q9 A  U  m
而纯粹的地交朋友,除了种族歧视,其实就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跟你在国内交朋友没有本质的区别。
4 J! O0 b5 X  o5 t, B& E- K如果一个美国人本身就种族歧视,那这种美国人,又有什么交往的必要呢?无论你多么努力地融入,人家都不会平等地看待你,只会觉得你低人一等。
: _' S7 m) s, o" \而正常的美国人,你之所以觉得很难融入,多半就是文化差异的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就像你去相亲,对方跟你三观完全不合,兴趣一个都不搭,恐怕天都聊不起来。不同辈分之间所谓的代沟,其实也是类似的问题,缺乏共同话语。你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和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本来成长环境就大大不同,想聊天当然不知道从何谈起。所以这其实不是美国人中国人的问题,这是因为文化差异太大,缺乏共同话题的问题。知道了问题所在,其实就好办很多。你要想融入,交个美国朋友,首先得了解别人的文化,这是你最起码要做的事情。现在的美国年轻人喜欢什么?橄榄球,hip-hop,party?我的一个朋友,他就跟美国人,还是白人,相处得很不错,你猜他是怎么跟美国人交上朋友的?打万智牌。好像有其他答主也提到过这个。我还有一个高中同学更厉害,本科在美国读的文理学院,研究生拿到了哈佛的教育学硕士和UCLA的教育学博士,最后选择去了UCLA。他现在的老婆,就是UCLA时的校友,一个N代移民的美国白人。要知道亚裔男在美国简直就是处于歧视链的底端,连亚裔女性本身都不愿意和亚裔男交往,而白人女性又是种族歧视最严重的群体,他能娶到一个白人老婆,我想……大概是给人家施了什么魔法吧?% K* _( j3 W  ~# _7 A- d4 q8 z
开个玩笑,其实交往,无论是男女交往还是单纯的交朋友,还是要回归到交往本身上来。你一定要记住,你是在和一个个独立的人交往,而不是一个个标签集合的圈子交往。为什么我那个高中同学能娶到白人老婆?当然是因为惺惺相惜,互相被各自身上的特质吸引,而不是说,我要和美国人交往。美国人它不是一个人,它只是一个概念。
4 C; `& x' M' t$ C2 U我目前做的留学平台,除了留学生导师,还有一部分外籍导师(主要做文书修改润色),这些外籍导师很多就是美国人,其中一些就是跟着我们的留学生导师来到平台的。这些外籍导师的特点就是对多元文化更加包容,很多都是对亚洲文化、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上次我们说想找导师拍国外校园的VLOG,结果一个外籍导师(白人小哥),第一时间就非常积极地表示要参与,很可惜我们暂时只需要中国留学生导师拍……当然,一个种族主义者根本就不会有“帮助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想法。(顺便说一句,有想拍VLOG的留学小伙伴,可以联系我们)。
1 [7 _4 m6 A. |4 Y; g: `* Q6 P美国的种族矛盾当然是不可忽视的现实情况,大家出去遭受歧视的概率确实很大。尤其是那些毕业要在美国找工作的留学生。上次和纽大毕业,正找工作的导师T学姐聊,她正在找machine learning title的position。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亚裔处于歧视链底端,白人优先,然后是黑人,最后才可能轮到亚裔。而比白人黑人更可恶的,是ABC,如果面试遇到ABC,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了。' c/ m% a" q6 b5 y
幸运的是,同样的肤色,从国内出去的同胞,更多地还是互帮互助。T学姐google二面的时候遇到了上海老乡,就非常友好,给了很多指点。
2 U# J  e5 T# y/ m8 n9 B3 ~种族歧视、刻板印象是大环境,我们要承认。一时半会这种氛围也不会改善,所以和一个美国人交朋友确实会遭遇极大的困难。但不管怎么说,交朋友都应该平等交往。大家地位相同,不存在谁更高贵。我们的几百个留学生导师,都很优秀,美国这边,top30,常春藤几乎就是标配,无论在国外还国内都会有很好的发展。他们比大部分美国人都要优秀,甚至在美国最优秀的那批人里面也不差,我很难想象这么优秀的留学生需要跪舔那些固执偏见的美国人。
6660445 | 2021-10-25 14: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老美再友好,也没人喜欢ass kisser.遇到题主这种人,我们一般会孤立,老美同学同事更看不起这种人。
吾非雾 | 2021-10-26 00: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目前没有人提到过最简洁的一种方式呢?结婚啊!很多社会学理论在测试两个人群的融入情况时,都要考察通婚的比例。
) t- s. l9 E1 o' p; P一旦结婚,这个摩擦面广泛到你必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对方的圈子融合,不管你想不想,或者对方想不想。分分钟给你上一堂又一堂的生动形象的文化课。
6 r0 I* t% s3 U3 ^7 ]就我周围看到的数百个在美国留学的同学里,融入所谓的“白人”社会的只有寥寥几个,而她们恰好都是和白人结婚的人。所以,楼主如果觉得这个目标是重中之重,不如采取我说的这条途径。( K& e+ f. T. ]/ _
如果楼主是男生,那这条途径的难度基本是女生的数十倍,毕竟男权社会对于异族男性的要求远远高于异族女性。" K) Z4 M5 [) l6 u7 m7 `0 y6 a
7 Y3 ~3 U) r$ I0 ~, W
如果不结婚谈恋爱就差远了,你大概只能认识一些他的朋友圈,而这个交往也不会太深入。约炮就算了吧,文化并不通过性传播。4 P1 O# ~/ Z! v$ E7 H' J7 d
比起我说的这一招,上面的人说的帮美国人写作业或者给人家小利小惠,这些事儿都太流于表面了。你交的都是酒肉朋友,或者就是想要利用你的人。
+ S, [, u6 F3 L! n6 _# E# ]4 D如果楼主不想和美国人结婚,那就只能从爱好入手,比如你喜欢网球、跑步、跳舞、观看体育赛事等等?你可以加入这类的社团,基于这一点找到一些共同话题。然后多去和他们喝酒聊天,建立革命友谊。只是这类友谊往往也是基于这个社团的流于表面的,毕业几年,我和我大学社团里的人大多已经没有联系。当然也可以赖我自己冷淡。! [& K4 J% r0 i4 A4 m1 Z  ^9 C/ m
如果楼主和我一样,只想和美国人表面上过得去,这并不太难。随便看看当地的报纸,电视剧,体育赛事,能插上两句话就可以了。并不太需要深入的交往,除非我觉得对方和我很click。如果很click,那就是相互的事儿了。( Y$ I2 \4 N1 X; V9 o
不过我也没打算长期留在美国,所以并不觉得巴结洋大人很重要。如果想要长期留在美国,“融入”的好处多多。
, i1 ~8 m: d& @6 b% P' @! @2 V跟我唠嗑:一只异教兔(公众号ID:contrarianbunny)
淡淡689 | 2021-10-26 1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些回答都写得很有道理,还有一些人觉着你用力过猛,我觉得交朋友和学术不一样,在学术上越使劲效果越好。在做人上,用美国的话来说的话做到cool和funny,就不错了。一天到晚讨论学术也显得太nerd,即使是在常青藤。我在同事聚会的时候比较喜欢讲一些笑话,说些自己一些倒霉的weird的生活经历,大家也觉得很搞笑。还有就是不要让大家觉得你一心就想加入别人的圈子,稍微act like you don't care 说不定会好些,但是同时也要做一个很nice的person in general.1 q, I7 k& l( ]7 M, \1 e' F0 U$ V+ U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楼主是一个很上进英文讲的很好的人,所以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欣赏
榕斋 | 2021-10-26 13: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line上出现我很尊敬的一位大佬的回答,看了一下也是高票,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略有不同。4 [2 ^; i! @& x( y3 k, m+ `7 b; U
" [3 S# ]' {$ w* f2 f
想融入圈子,我认为很多时候不一定是要有共同的过去、共同的成长环境、共同的文化背景的,人聚在一起其实只需要有能一起做的事就够了,这无关过去,无关背景,无关未来,只要现在你们有能一起去做的事,这件事不论是一起去游泳,还是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上同一节课一起合作一个groupwork,只要有一起做的事就可以。毕竟不能要求你的朋友跟你一起做所有的事,也许做每一件事的时候你都会跟不同的朋友去做,我个人觉得这样就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