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的同学们,如果能重来,哪些大学你当初不会申请?

[复制链接]
威远助听器 | 2021-10-22 14: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问自答一次:
( c* u3 F3 Q" Q1) CWRU 当初就是奔着不要小文书不收申请费去的,实际上并无好感。
, U% |. j9 C6 e; m  H7 ^2) Boston College 叫你ED拒我! (怒   L/ J  C4 ~8 }0 f! K* D3 H
3) OSU和PSU 是听了中介的话才去申的,当初不申还能省下时间精力和申请费。
7 O3 m2 M, ?* m- e4) UC系列 我本人对加州并无好感,高中三年都是在东岸度过的,已经习惯了东岸的人文气息。
' J0 B7 @" [. s/ p5 I, u! U5) UW-Seattle 这所我不会不申,但绝对会申计算机的direct major,当初也是怕被别的学校拒才拿来作保底的。$ r; f  y4 h* q! z8 v
后悔申了的应该就只有那么多了。" m* `8 K9 X( d3 T# b
最后,Wahoowa!!!
1 P( z5 p+ w' q, ^* H0 P$ m
$ n. e7 b( I$ M* p  x6 S! y" T 美本的同学们,如果能重来,哪些大学你当初不会申请?-1.jpg 1 |3 `( h" y2 L+ m

/ O& U! q, H% @+ p8 v1 C8 ^ 美本的同学们,如果能重来,哪些大学你当初不会申请?-2.jpg
壹朵雲儿 | 2021-10-22 18: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本科又折腾得申请了转学的美本党来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是再合适不过了$ f# I7 i) ~  p4 E
我的高中是一所没啥知名度的普高,我的各方面背景也都比较普通,再加上我一直没有什么专业倾向,事到如今一直在探索专业兴趣的路上连滚带爬,所以当时我的选校指标如下:
2 V* ~' ]* q4 Z7 I' @
    不管我以后选择哪个专业方向,无论想做research还是找工作,学校都能为我提供比较高的平台,也就是说资源要丰富要全面(光这一条其实就筛掉了不少偏科的学校)不喜欢太大的学校,class size要足够小(这一条直接排除掉了大部分大U,特别是UC全家桶)不要太social的,也不要太nerdy的(这一条排除类似USC,JHU,CMU一类学风比较统一且明显的学校)不要peer pressure太大的学校不要在城市中心,也不要太村没有地域歧视,普高学生比较容易录  L/ A4 ^3 j7 {- E$ L
按照我的标准来看,没剩几所学校了,太高的ivy我又够不到。根据我的标准,我当时的school list如下:! `' H* l6 G2 A7 ?; J% s
ED: Tufts University4 ]* N! I/ }2 U' c; A  I: Q
EA:   Colorado College, R9 \" W: H; H" h+ O" y
ED2:  Wesleyan University
! d7 ~; |& ]5 w2 G1 n3 `RD: 1 J+ T- f9 D; V5 b9 n4 l- C
大U: Brown University/Vanderbilt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Emory University/ UVA/Boston College/Brandeis University
; C  \, \$ Q0 G. g5 lLAC: Wellesley College/Smith College/ Vassar College/ Colby College/ Bates College/ Macalester College
; E+ o: ]! S5 j- P总共加起来十六所学校,其实这些学校里百分之百符合我的要求的一个都没有。最后录的学校有Vassar, Colby, Macalester, Colorado, BC,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经过综合考量去了Vassar。
  h. J  |/ C& i- k! K6 Y/ Q在Vassar生活了两年后我发现,Vassar其实是比较符合我要求中第2、4、5、6项的。Vassar最大的优点就是peer pressure极小,课程的压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教授极其nice极其helpful,所以一个人待着学习是非常舒服的,但Vassar最大的问题是它理科方面的弱势,在锁定专业倾向并有了读博的想法后,我试着申请转学,如今,我的要求与申请本科时大相径庭:: W& w1 t% u8 @, @' M3 u" f4 g
    有足够吸引我的Statistics program和课程设置在Statistics方面有充足的research资源 reputation要不输于Vassar学费别太贵,地方无所谓,校园里面安全就行$ y1 a- f) B! q1 ]
根据这些标准,我最终锁定了六所大U,录了其中三所,还在思考是否应该转走。它们里面有巨大的公立大U,也有如文理学院一般小巧精致的私立院校,而且它们的共性都是:nerdy、课业压力大、peer pressure大……这些都是我当初申请本科时断不会考虑的学校
4 {/ j' J/ \2 Y6 ]好了,回归问题本身,如果硬要用我转学时的标准去衡量我申请本科时的school list,EDEA三所学校,包括RD里除了Brown,可能都不再会是我的首选,反之,我可能会ED CMU、Cornell这类理科优势大U,EA申请Gatech、UMich这类理科生梦中情校,RD选上UC里的B、LA、SD,再加些Rice, Swarthmore, Harvey Mudd, JHU这类学校冲刺,当初对UC系的大校嗤之以鼻(感觉大课质量不会太高),如今一想到research opportunities和reputation就真香了。
: {" |: e  H# K7 g# W但这个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来Vassar我一点都不后悔,不仅是因为当初我录进Vassar实属高攀,更是因为Vassar确确实实符合了高中时期的我选校的大部分要求。谁又能预知未来,知道两年后的自己想要的又是另外一些东西了呢?$ r+ M' x" h( u. k: Q
所以要我说嘛就是,年轻人,思虑周全固然是好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无论如何,要给自己退路,给自己改变计划的空间,也要勇于改变,勇于从头再来,趁年轻,不怕折腾。此外,这世上没有万全之策,人要学会知足,不要总停留在过去,去后悔过去做的决定,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新幹靚仔硕 | 2021-10-23 06: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测此问题下很快会变成撕逼战场。
碍人iR | 2021-10-23 14: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康奈尔大学
季颜 | 2021-10-23 20: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一点对别的回答的评论:只针对原问题【美本的同学们,如果能重来,哪些大学你当初不会申请】。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没入学的人回答都没什么用?申请季结束后,学都还没入,没有亲身体验过,我不知道大家除了知道自己能录到哪以外,有多少额外的信息?听一些学长学姐,校友面试官花三十分钟截取他们四年生活里片面得不能再片面的一些回忆,靠自己的想象串起来?对接下来四年要面对的一切,靠想象脑补出来?这个问题真的应该让正在经历或者经历完的人来谈一谈,就算给的信息依然会有bias,至少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他们才知道【重来】这两个字背后代表的取舍是哪些。
/ A3 l2 p, \& {0 x, A我知道很多大家申请季刚结束非常hyped非常想在哪里宣泄一下情绪,但这问题下面不少有没入学的同学们说的东西,等你们入了学又是一年一个样…… 还有人没入学,就说觉得这个教育就是“tailored for me”………… 相信我,我周围去了世界各地的朋友,类似的话四年前说过无数遍,猜猜四年后大家怎么想?事实上就是,有很多事情没那么重要,有那么一丢丢事情会比想象中重要。
3 Y2 \+ U# d* Q! c四年前申请季路上,我自己也被前辈的话不断左右导致掉了很多坑,其中就包含无数的这种以【如果我再来一次我一定要申请xxx一定不申请yyy】为开头,力捧某类学校、踩几脚某类学校的说法。然而事实上当时很多的“前辈”们都只是高我一两届、本科读了一两年的人,我自己回头来看,会觉得自己大一大二脑子里对学校的认知也极其狭隘,三天一个样,更别说让我没入学的时候说的话能给学弟学妹起任何参考作用。" H# A' h- R! o4 A' P5 A- d
比如说 — 我曾经在申请季后一场经验分享上,大言不惭地在60+位学弟学妹面前说,选择英国是因为虽然英国只能读一个专业,但我总有空广泛涉猎别的专业的书呀 ~ 这不就又精又广了吗~ 后来,被剑桥惊天地泣鬼神的考试系统一巴掌扇醒,然后剑桥表示,你说醒了不算醒,接着扇
我只想让会有类似犹豫情绪、被一些很夸张或者听起来很美好的话左右的学弟学妹知道,take it easy。选校的确有些不同的小因素要考虑,但在大多数场景下school name只要pass a certain bar,其实最后都是看个人造化,包括运气,包括天赋,包括努力。不用over-dramatise这整件事情。大部分学长学姐四年过完都不太会真的后悔自己选校的决定,一般都是比较平和地告诉你:这个学校还ok,虽然我想要干这件事的话,我会觉得当年去了那边更好,但其实没去的话,在这里如果你能找到什么什么资源,也不会太差。后悔的人里面,一半transfer了,剩下的真的会痛心疾首地告诉你不要来这个地方,你就要仔细衡量,Ta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了。
6 b! h  t9 `7 w5 T  n; |/ _* iAnyhow,这个问题提的还是很有价值的,也有不少学弟学妹会来借鉴。所以我强烈呼吁,没入学的同学,转战一个类似但却更加适合你们的问题:
! g6 l; W+ @' v申请出国期间最后悔的是什么?=====
# g4 l: L# `/ u问题说的是美本的同学们,为什么感觉回答的很多是刚申请完还没入学的,还有好多申请了美国最后要去英国的人来回答… 强烈建议限制本科快读完或以上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看排名是本科申请的时候才会干的事情。. k# r: `3 j% s2 ?; a3 P
我是一个申请季95%时间花在美本5%花在英本最后还是跑到英国的人,目前4年本硕将近结束,之后会待在英国读博,对(不读博的同学一般最后都会去的)banking和tech的圈子稍微熟悉,对学术圈的熟悉程度约等于没入学的同学们对本科环境的熟悉程度。
) @# w/ b7 u/ G( F( U$ _! r这个问题已经歪成了本科学校选择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好学校”的定义。我抛砖引玉一下,希望有更多已经毕业的人来回答。( R  T( b" @- x8 U$ F! X, M
警告:本回答主要内容有非常强烈的就业导向的因素,不喜欢的可自动跳入倒数第三段。9 }( I) K$ o' x0 D! Y! w

, N  ~0 w/ L4 K9 c" o- v7 }7 @/ a从不读博、工作申请的角度来说:; i: Q* J4 M; V2 M
Tech方面大家的consensus都是你能码你有projects你有奖你牛x,去哪个学校本身,根本不重要。该定律应该适用于所有英美中的工作环境。你唯一要思考的,不过是哪个学校能给你足够多的nerds陪你码陪你肝project而已,但你要是自己能在网上拉一堆网友陪刷题,或者自己就能单打独斗,也无所谓。
% |! N0 J: c7 e8 K0 `+ @! \9 PBanking/Consulting方面,英国top 5、美国top 30、国内top2-4,基本没有差别。只要你不会在第一关因为成绩或者学校过分野鸡,简历被丢掉,剩下的不管你的readiness(financial awareness之类的)、personality(适不适合这个圈子)、basic maths skills、家里有没有矿等等,有那么多的标准去判断你一个人,职场上谁去关心你学校排名多少… 你会见到【本科录取比天还难】的学校出来的渣渣,也会见到【名不见经传、貌似非常野鸡的】学校出来的低调大牛… 大家比的是本科期间在这个方面额外看了多少书做了多少功课,稍微靠前一点的学校都有这方面的校友资源、都有那么一圈在搞各种finance/consulting society的人,混进去就行了。
  r9 l! ?0 b5 E) Z+ d还有,申了美本选了英本的同学们,真的没必要在这里论证你们的心路历程了,英国和美国的工作环境差别之大足以override所有英国哪个学校vs美国哪个学校的区别,因为你们工作的地方完全不一样啊…英国多少在你们心目中渣都能申请排名排不上号的大学在英国top公司也是一抓一个准,美国多少你们不喜欢的大学的名字也在美国职场里频繁出现。大家可以相遇的地方最多就是兰桂坊…in which case,请看我上面关于banking的陈述。
7 u; N* o# T7 H7 f) ]! h6 |3 ~. x以上两个industry基本总结了大部分留学生可能走的道路,不管是pay的原因还是签证的原因,而他们的competitiveness使得你不管在哪里本科所学的知识也就cover工作需要的一点点,到哪里都还是得自己去找适合的圈子、去网上扒书看、去找project做。
  H- }  M0 h! @/ T* r; q! L# \当然这不是说,不同学校就完全没有影响,像我上面强调的,校友圈子有没有这行业的人、学校里有没有想申请这一行业的人,都会有所影响。但如果这个行业足够attractive,这些都是稍微top一点的学校就有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2 U/ n+ A2 U* D
英国vs美国vs别的地方:现阶段来说,英国没有H1B的苦痛,美国的tech更加vibrant,但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问问自己四年前trump当选的时候有没有预见到贸易战,问问自己去年有没有预见到新冠 — 这些都是忽然就发生在我们这届和我们下面一两届的人身上的真实事情。真的很难比较。0 [7 a; S+ {! e6 b  Z

; g! ~. \7 r4 K7 r0 e0 o* _从读博的人的角度陈述:
9 ?' E% R. \7 ?# C2 l, G( n2 _& E* [如果有一丁点进学术圈的可能,学校科研实力很重要,你专业内的科研圈子很重要,有很强的graduate department很重要,因为他们可以引导你在本科早期中期就进入一个比较好的研究方向。Again在海外本科留学生圈子里,选择读博的人不多,可以掂量下自己有没有花多四五年在象牙塔里做科研的耐心。
9 y1 ~- }! d6 _& D1 V
& x5 g" D' T2 X你说你不想那么就业导向,就想enjoy life enjoy the education,想在大学里多探索多经历?从我的理解而言,美国博雅教育的宽广也是一种经历,英国专业一个方向把你锤得很深很深也是一种经历,小镇子的安静生活也是一种经历,大城市里跟着career events跑来跑去也是一种经历,选择一种【必定】代表放弃另一种经历/探索的可能性。以及,我真正见过完全放开想要enjoy life的人,见过非常理想主义、在纽约四年完背了个包就去非洲做NGO的朋友,但这种人,大概是不会在学校排名怎么样、后不后悔学校申请了什么的事情上纠结的。如果你想过那样的生活,那先找到那样的热情吧。* y3 p3 O4 ]1 Z% ~# o# i
至于为什么我还是规劝大家以最终生活的环境为导向、最终就业可能性为导向,不是因为所有事情都要按现实主义的路子走,而是,他们会给你一条安全底线,让你知道在这个学校里接受教育后,总有个financially stable and acceptable的选项。% O! F: H, r' x, s/ a8 x, W
什么?我偏题了?我对本题的答案是:从结果推论,我现在要做理工科科研,我后悔本科申请时浪费时间申请了诸多LAC,以及我知道我申请的那几家,绝对没法给我现在英国本科这个学校里面有的科研人脉和资源。感谢某LAC ED时waitlist我让我得以逃脱。
叶1106 | 2021-10-24 00: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没矿别去文理,认清现实趁早转行。
, W2 f5 D  h" J5 z19年底录了一个录取率贼低的lac,因为疫情在某国内卷校借读了一年。期间认清了现实。
7 S& D" b' Z$ U想告诉怀着一腔热血想要改变意识形态初生牛犊们,选校时接触到的关于大u和lac区别的信息,比如教学规模、师生关系、专业设置不同等等,本质上都只停留于就读体验层面,并没有点到核心。
9 ^6 p9 ?# z/ G2 W6 o而核心并非是“lac适合读研 大u适合就业”。
& u. c% @+ ?$ f* f- g) H' ~核心是,读研是lac的唯一出路。
9 y# g  d7 x7 ~& T- v8 B而具体申到什么层级的研究生也不是每个个体都能保证的,风险相对大u就高了许多。
4 {% C7 y7 m/ ?" @3 p2 b如果没申到满意的研究生,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回国,美国人虽认lac,但地域限制求职,local也只熟悉当地学校,地理位置不吃香就无了。
$ g" Q; |, B$ E1 @2 Y. J" `0 J期间我学妹也问过我选择大u还是lac,最后她放弃cmu去了一个lac里排名也不硬的学校读legal studies。她跟我分享了她的想法,大概是申到t14法学院读完jd后跨越法系的不同 进大陆红圈所或留美当律师。我问她你有多大的决心能不改变想法,几年后依然坚定地学法律,她说她有那个耐力。我在她身上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又不忍心戳破那份热忱和坚定,告诉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
2 [. K6 m) R* b' m( }& a2 E% Bt1的lac和t30的lac本质没什么区别,不管是录取率极低的那几所还是可以申着玩的不知名lac。不否认类似hmc的outlier。如果真的很喜欢博雅教育,申liberal arts气息浓一点的大u就够啦!
太阳爱雨掌 | 2021-10-24 11: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问题是专门给一些人吹逼用的吗?
天下本无事2017 | 2021-10-24 13: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申了十所左右,拿了三个offer,从里面挑了一个专排和综排都比较高的(top50)入学了。但因为不是女神校(被女神校拒),去读着心里也不是滋味,只当个跳板当转学前的积累吧。拒绝我的七所里面申了两所彩票,一所女神USC,两所UC系列。6 O9 k( T3 n( V& J7 s/ Z) H7 T
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我不选彩票了,有那闲钱申请UMich不好吗
空气阳光和水 | 2021-10-24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 School list (42 in total)$ e9 k! _5 M2 b; L$ L1 q
RoundSchool
EDRice
EAUNC
CWRU
UIUC
Northeastern
UW Madison
UW Seattle
RD → EDCMU
ED2Emory
RDUChicago
Northwestern
JHU
Duke
Vandy
WashU
Cornell
Notre Dame
UMich
USC
UVA
Wake Forest
NYU
Rochester
Gatech
Middlebury
Hamilton
Colby
Haverford
Kenyon
UCBerkeley
UCLA
UCSB
UCSD
UCI
UKIC
LSE
LSE
UCL
Warwick
CanadaToronto
Toronto
McGill
McGill
Waterloo
Waterloo
从国家的角度考虑的话,UK的几个学校不会再申了,因为一些家庭原因决定去US。加拿大也不会申了,还是美本更有吸引力一点。
/ H1 j2 b8 R) K: W+ o下文一切都是基于在UC能够录到UCSB,UCSD,UCI其中之一,以及UIUC文理学院的基础之上。
# B8 [2 ?5 k# r( X/ V7 x' _5 r重新选择ED校:因为Rice在RD录取人数会相对较多,不如RD申Rice,且ED和RD录取率差距没有那么大。转而ED Northwestern。# [, X; I) @. j& L1 j  M
EA校更改:保留UMich,UIUC。MIT和Caltech直接在EA轮次提交,不占用RD阶段的时间。剩余的凑数EA就不申了。8 Q3 X. v/ Z  U4 B, n$ L) w: h9 w
CMU的RD转ED:绝对不会再申,因为CMU在这个项目里几乎没有录人,审材料也是巨快,录取难度比RD还大。但RD阶段,一定会申CMU。
+ _$ e4 }; q" H. G' OED2选择:改成UChicago而不是Emory。Emory是很好的学校,但我对Emory其实无感,当时纯粹冲着排名申。真的很喜欢UChicago,但是当时没敢用ED2申。回过头看,ED2去搏一把很赚,RD录的比MIT还少。
2 R' P& I/ S* T9 f: n1 vRD选校:新加入大U的 Princeton,Stanford,UPenn,以及LAC的 Harvey Mudd,Pomona,Swarthmore,和Amherst。剩下的我会删掉 JHU,Vandy,WashU,Notre Dame,Emory,UVA,Rochester,Gatech,Colby,Middlebury,Kenyon。( Z8 I. ~( ]" h6 g
最终是22所,文书数量差不多。(UC算一所)9 m! A' `& d& X7 n2 f
所以最终的选校名单:3 ~6 L. B9 _. O; `# }
RoundSchool
EDNorthwestern
EAMIT
Caltech
UMich
UIUC
ED2UChicago
RD (大U)Princeton
Stanford
UPenn
Duke
Rice
Cornell
USC
CMU
WFU
NYU
RD (LAC)Amherst
Swarthmore
Pomona
Harvey Mudd
Haverford
UC 全家桶UCB
UCLA
UCSB
UCSD
UCI
我觉得选校列表就是应该高一点,有了保底之后就冲。0 t: b* h8 x6 B3 P0 z
以上。
123460099 | 2021-10-25 03: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大三马上开学了来答一发。现在在cmu math+cs,以后目标是读phd。当时的所有梦校都落了空,出于对geek的天然好感误打误撞来的cmu,现在觉得这个选得不错 :D 想来想去,没有比cmu更好的选择了,“更好”的选择我都高攀不起(滑稽),或者氛围太偏应用。更好打引号是因为我真觉得四大的水平对于本科生来说没有显著的区别。但生活质量是有区别的,匹村 vs boston,这没法比啊…4 q; V4 ]& }2 ^# t- x9 A- ^
我觉得我的高中生活可以用“拧巴”一词来形容。搞mun是因为我们是mun强校而且不想沦落为没有组织的人。学了很多,但从来没有拼尽全力地学过一样东西,因为这样未必对申请有好处。我自知是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学习的动力不是改变世界造福社会,而是满足我自己对于美的追求还有好奇心。我也不相信博雅教育,比如虽然我对文学有一定兴趣,但不想花本来可以上专业课的时间学文学。所以我的价值观和ivy league是格格不入的,也难怪全聚德咯。如果让我再来一次高中生活,我估计我会退掉大部分社团,拿大部分课外时间看书自学。哦还有就是我觉得美本申请挺搞笑的,当时无论是啥人设,无论是关心公益的社会学大佬,还是致力于平权运动的活动家,最后95%都转了cs去了大厂实习,要不就是去搞finance了。大多数人的目的都是恰饭,但申请不能说实话,我觉得挺难过的。美本申请就像一个大型表演。
1 A/ ?- a/ H' i4 I: F8 @9 C* E) [不过现在看来,当时本科申请的时候担心的都是啥啊。对于想搞research的人来说,大多数top 50的学校都很好,哪怕专业排名不好看,牛的prof肯定还是有的,资源也是够一个本科生用的。我还没听说过有人想找research找不到的,包括那些上课像开演唱会的公立学校。
: h8 S4 U3 g, a) z; t说当时的申请吧:
% f3 g3 z3 L6 _5 w8 T" j& _ED可能就不选uchicago了,当时没有意识到core是个多么折磨人的东西… 选HMC当个彩票吧:P
2 N2 I' E8 Q" Q$ D: D% Y+ _* u' u, Kuc全家桶只留下berkeley, la, sb, 申太多浪费钱。sb是因为ccs,很喜欢这个program的flexibility。, M1 o- V$ u! ^. y( b, R8 G' M
RD把除了cornell的ivy都删掉。duke不申,amherst也不申,因为cs恐怕资源不够… mit彩票不申,我知道我不配,是在我妈的压力下试一试的,那文书是我这辈子写过最心虚的文书。nyu不申,因为生活费太高,courant的强项太分析,我应该不会走这个方向。osu不申,当时是因为ross对它好感倍增+需要保底,事实上应该拿uiuc保底,cs强绿街还好吃。2 n7 w' j2 a+ Z: j; x, r
最后啰嗦一句关于梦校:我读了大学才意识到所谓梦校多半是marketing team喂给申请者的概念。我觉得并没有什么人是非上什么学校不可的,正如这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soul mate。一个人可能适合的是一个类别或者多个类别的学校。
1 `( K: V% W6 D! m3 f' A( W(虽然题目没有问要加哪些学校,但我想加一个oxford。当时懒得搞英国学校,但身边的例子证明oxford太棒了,请各位以学术为目标的高中生一定要考虑oxford,不要像我这个废柴一样错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