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一般,是选择自费60万哥伦比亚大学master还是选择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奖phd?

[复制链接]
jd31533329 | 2021-10-20 07: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能确定之後要继续在ETH念博士,那应该是不错的选项,有薪水而且还算不错,4 x$ N9 o; ^+ @9 b6 E7 }
(相当於把你念硕士的钱赚回来)
' Y8 z" C5 t5 p说点跟学业无关的,能在欧洲生活过一段时间是蛮不错的,
0 J& B4 w( o" o4 \6 P" _/ c8 Z! K8 r& X, V' e  {1 l4 `2 Q
但来ETH的缺点有两个
. o8 n2 Y% W9 `/ h: [: O1. 生活费高,虽然硕士学费几乎等於没有,但生活费也是在欧洲中数一数二高的
6 x  H3 I* ]: s7 ]) l(如果继续念博士一个月薪水大概至少4-5000瑞朗,听博士朋友说的,有错请指正)
3 i* `: r. S1 m8 Q' F1 E, Y+ l2. 生活上多少最好还是要会德语比较好
不是不良民 | 2021-10-20 11: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NUS的奖学金应该是不要学费以外,4年发55万rmb生活费,这一正一负相差很大啊。2 ?- E, d+ u: H4 W/ A3 @5 G5 y( z

1 L% {5 N: w! _' _博士水不水,这非要拿年数说也可以说水,但是也还是有硬性规定发多少什么级别paper的,不少人延长,也有读不下去的。学校的师资设备一流。7 w& v% ]( V/ I

* k+ [) h2 t% L' L) }9 _新加坡毕业后薪水比不上美国,但是稳超欧洲,而且所得稅微乎其微,还能七扣八扣。国内认可度也还是很高的。
  f2 X' H( N0 G. e/ m4 H. F4 O5 r  ^; A) D# Z( N; o% W$ B( z
我常去德国出差,我觉得新加坡生活上便利程度是太太太超过德国了,到处是商店,都开到晚上9点以后一周7天,24小时的也很多,地铁覆盖广、整个城市每几百米就有巴士站,巴士频率很高最久的也就10多分钟一辆,整个国家很安全,几乎达到了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的程度(不夸张)。+ ?! G4 b+ i# a2 J( i3 p# o3 {! V

9 S+ m- |; y3 n1 \' w  }/ S2 w+ |9 x官方英语,但是中文通行,这也是个对中国人的大buff。还有数不尽的国内的馆子连锁火锅一条街,什么海底捞,鼎泰丰都是日常。和中国时差为0。
3 {# f8 K" q8 S6 q, F) A回国的话飞南方城市4小时,飞上海5小时,北京6小时,而且经常刷得到便宜机票,回家和家人过来都很快。
0 X$ d+ \8 L& w* |- e4 r+ ~: z7 g6 r+ c# a2 J4 e
缺点就是热,车贵,然后假如有留下来的想法的话,拿绿卡 入籍之类的变得越来越难了。自然风光不如欧洲。还有点就是出国了的感觉不强烈不知道算不算。
柒奴攘 | 2021-10-20 13: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活节假期后第一天摸个鱼
- E" ?+ K: A% A3 R+ i3 j# tETH硕士毕业,目前phd在读。常年安利ETH。
' a7 {; S; v$ i6 o( w硕士的好处在于你可以有时间从新考虑你要做哪个方向,要不要继续PHD
; z$ g% f+ o6 T3 `3 u2 Z; X, wNUS 四年,ETH不作死2+3年,作死无底线。
% R6 J3 X( x* ^; T; Z找工作不在苏黎世其实还好,苏黎世工签不好拿。(也有拿到的)。读博只要你一开始就有读博的规划我还没件过master毕业找不到position的。
9 {  p: R$ a  W7 n* P0 U# h# C0 INUS是个比较保守的选项,ETH可能上限更高下限更低。
逗鲤驴 | 2021-10-20 18: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特别好的家境为什么要去ETH?
/ t, T. p& q# n& K真是想不通一个瑞士加成有那么大?# B; m' _# x: J* i: ]- ^. u! I
新加坡来说,一个博士想转成PR实在是分分钟的事情。EE在新加坡也算是最好的专业之一了。
+ i4 m1 P) M' }7 F& S3 `4 R8 m+ J国大博士起薪2500新币,过了入学后还有加工资。
! \4 [$ ^+ f- V( M: K平时住学校,一个月500新,吃饭一天使劲吃吃12新。  j1 `+ ?. l/ U( J9 X# Y) v3 @
想去欧洲无非是麻烦点搞个申根。一样玩遍。
& m6 d' _* p( T这边中国人多,个人问题也不是难以解决。
4 v& X+ o6 H% o' U' E' Z* T四年读完攒个20-30w人民币问题不大,回国后找工作也不难。9 l5 k& `+ p- K
留这边也不是留不下。
6 K7 s7 t8 Z, v5 V, F1 I此外,( S) }- j  }/ O. X& {9 G& |6 F
水不水的看个人,跟学校关系不大。
  s! U, n: e- \% S9 v- P
4 f9 Y1 d, A5 T# C3 \# a: }( n你说你去工业界,瑞士自己压根没啥工业,佳能可,雀巢,ABB,你是打算去哪个?
% w) h, ~9 r2 k) E* p$ m9 @难不成你一EE硕士去百达翡丽做表?
. \2 y1 i( R# h$ D) P8 R, m6 [- S6 y去学术界,你ETH硕士毕业还得继续读,读不读的出来还是另说。
5 d3 d: O) d2 iNUS再不济,phd也比ETH的master值钱。; g+ s/ _; P: Z# O; E
瑞士的收入没有比新加坡好哪去吧,我学长拿到了herzog de meuron的offer,* _$ L, b: E0 }, a  E! o
人家还承诺了帮妹子解决工作。
1 v3 u% r5 @, K0 Z; ~8 U最后还是回来了,还不是觉得钱少了。
6 {  x& [7 T! ?9 }4 L6 E' Y
6 ]! d7 d# Z4 l4 K+ p; i1 O% l很多人来了新加坡觉得这里怎么没有出国的感觉?
: j( ]) J* W4 ~; w7 m请问你是来旅游的吗?你想要怎样的感觉?任何一个国家你呆两年都是一个样子。
0 v% F& l2 N4 |我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一大堆同学。0 w! S5 I" |2 Z# c8 U7 H
走之前都觉得这地儿太小容不下自己,走了以后都觉得其实这里也挺好的嘛。  |1 C+ a5 u5 c% R
外国月亮比较圆。- a1 t0 v* l+ W
美国再大,你能天天开车旅游?新加坡也不是监狱,你想出去玩买张机票走就是了。) w' g5 U/ g' G" ]( |3 p! }
0 D0 X+ y5 I2 d+ t- i& h
你要真是天纵奇才,直接申请美国的直博就是了。, q( a( H1 P+ l6 _
否则砸钱的意义何在?
9 J2 e# T1 Z' F: ~) R) P( v9 F
楼下的喷子又开始不看问题的瞎BB了……我只是比较了两个学校的offer,又没说NUS强于ETH,底下一帮子不知道是不是ETH(我认识的几个ETH反而没说什么)的就高潮了,理解能力堪忧。7 n% ^, c0 J) b9 `9 m4 N) J4 b
在某些人看起来时间不是成本,金钱不是成本,升学考试不是成本呢,选择不是成本。学校牌子好出去能装比最重要。
爱在阳光之下睾 | 2021-10-21 0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国大ranking也很好,何况是PhD,借前面答主的话,NUS的PhD就算再水,含金量也不会不如其他三家的master,何况你毕业还可以再跳美帝读博士后,新加坡高校国际认可度还是可以的,回国的话也很唬人,当地就业也不难,而且新加坡比其他三国都更好融入,一旦打算留下,有了身份谁还看得出你是移民背景?哥大虽然是藤校,但藤校master的光环加成应该可以说不如bachelor,何况EE不是哥大的强势专业,如果你的就业指的是留美的话,政策所限,除了CS都几乎留不下来,当然EE也可以找CS的工作,但话说回来,不是哥大强势专业,藤校加成在你找CS工作的时候能发挥多少作用?另外TUM和ETH,就学校而言个人倾向后者,但就业而言个人倾向前者,瑞士你不会德语很难找到工作,德国的话工科还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但如果将来打算继续攻读PhD,ETH肯定比TUM的平台更好。我个人的看法是:新加坡PhD>ETH>哥大=TUM(TUM在德国还是非常好的,而且没有学费的同时,生活费也只是瑞士的一半)。
* ~" }% t$ p# V/ [& z- nPS:1、也有人提到ETH可以去欧盟其他国家找工作,但我不知道瑞士对留学生的具体政策是怎样的,听说有半年找工作visa,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可行的,如果不是,恐怕时间上的紧凑会使可行度大打折扣,当然如果你足够优秀学期内就可能能解决工作问题,但这仍是小概率事件。2、前面美帝的童鞋都说一两年就可以回本,但说实话,据我在美帝读CS专业的基友说,CS在美帝都没以前那么好找工作了,为了visa,全美帝的外国人(尤其中国学生)不是正在读cs,就是准备转cs(话有些夸张,但绝对反映现实),所以11W刀的工作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何况11W刀也只是税前,税后到手一个月估计就5-6K再加上NY的生活费(当然三年左右还是可以回本的),另外NY的就业形势即使美帝整体经济复苏也没有以前乐观了,然后EE转CS的可行度也需要考虑在内(不可能是无条件转的吧),至于哥大的校友资源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master谈校友圈又未免不够实在。
; m- T" C* }3 C2 X: y3 R+ `) x5 J# O$ g. e4 B
我看了不少题主的回复,我觉得题主内心其实不是很想读PhD,对NUS也不是那么喜闻乐见,我觉得无论做什么选择,在不是一个坏选择的基础上,起码得是一个情愿的选择,否则就很容易变成一个将来会后悔的选择。所以固然推荐了NUS的PhD,但我最后还是想说,不如去读ETH的master吧,可能你将来更不会后悔一点。
123460257 | 2021-10-21 05: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ex纽约党来怒答一发!
9 T) R3 k" I% J3 x! u/ ?7 W! u) R# x+ c* \# `" U, T
background北美藤校小硕一枚,建议楼主自费去哥大。欧洲不太了解所以不说。
6 n, i" M2 s2 l/ k% e4 q; N! X8 T, i) J4 w' W" v- t
其实这笔账很好算的,首先楼主自己讲了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所以非常不建议去读PHD,尤其是楼主貌似也并不是以科研为人生目标的话。PHD如果你理解为给PHD期间老板打工,其实就算全奖这工资也是低的离谱。
1 |/ |" @( V1 U3 Q' z. O1 F' y; Y. V- E' [( D9 I7 l9 Z$ b6 S
感觉楼上的确各种黑哥大(平常我也黑),不过实际情况是:5 {$ v/ t$ ]! U; z* L3 ]

4 X0 Z; P3 g% m; @$ u  R) m5 v1. 哥大绝对对的起自己的ivy title,虽然工程学院的确不太好,但如果你EE转ECE或者Meng的CS方向,毕业后两年回本问题不大。目前看到的在纽约找到的CS的工作都是基本11W(11*6.7>60W成本)起,尤其是纽约这块还在大力的推进技术这块。实在楼主进不了tech公司也可以去各大金融公司的IT部门做,收入一样很高。
, W2 Z! k" I1 R+ k" ?  R+ y0 s# b4 E: t3 o4 I% ~- K
2. 其实老实讲其实中国人如果是走的技术路线,工作不会很难找的,基本最后都是想留下的都下了(太水的除外。。。)。黑哥大中国人多的我就问一句:哪个学校的中国人少?% L" ~3 J6 q& I) f7 V  G& c* L
' @  t: G2 m. i* X
3. 其实读学校最后还是要混校友圈的,哥大校友圈质量绝对还是可以的。$ D  _0 ~3 c  f' O9 i1 V

* }( ]& t& X, i$ Z所以说推荐楼主去哥大,可惜楼主没有申请我大康村的Meng啊哈哈哈
伊夏飞飞讶 | 2021-10-21 11: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选offer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在别人看来幸福,自己却实实在在感觉到烦恼。我之前碰到一个学生绞尽脑汁也没做出决定,后来真的发烧了好几天……
. [3 G- P% c& ?9 o1 G+ a很多人觉得,选择哪所学校要看个人,没有定论,但确实有一些重要的信息需要先行了解。所以,我们可以在择校时结合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理性上分析投入产出比,感性上分析个人喜好。这样做出来的选择虽无对错之分,但更可知,也更从容。( D' n5 ^$ F; R+ a7 n  b

& ~. {. u4 E/ U0 T6 W% f在分析投入上,大部分人会在乎是否容易读下来(但有的申请者会希望项目更难读哈哈),是否能更便宜的读下来。
: p6 l, C4 a" w* t/ b: m! W哥大的EE硕士,需要修满30个学分,其中至少要有15个学分的EE课程,前24个学分中至少有一半的学分是EE课程。另外,至少要有15学分来自于6000 level以上的课程,不能有任何一门3000 level以下的课程(本科课程难度为3000 level,硕士一般从4000 level开始)。选修课程时,有很多同学会倾向于选择同一领域的课程(下文会介绍到EE下面有哪些concentration),以期能更“专”一点,但广泛选择课程也是可以的。GPA要在2.5以上,5年内修完,大部分是1.5-2年毕业的。
0 G3 Q& \; Q! V2 t另外,有的人会考虑入学后申请转CS。这个可能性很小,哥大的规定是入学后提交全套文书,且只能申请CS的春季项目。曾经有个申请成功的学生谈到,一共有100多个人申请,只给了3个名额,他是其中一个,所以说难度确实很高。还有的人这么干:硕士期间尽量选CS的课程,掌握以后毕业直接找CS的工作。EE项目限制了选修课的学分,最多只能修15学分的CS课,还是要加强自学。
  d4 v/ }# n  z  T+ h2 O8 ]( D哥大EE硕士每学分$1,782 ,30个学分就是$53460,约为35.6万人民币,加上纽约的生活费大约每月$1500,如果按照1年半读完来计算,算下来要53.6万。保险等杂费等没包含在内。
0 S0 ]1 K" c# O2 i! Y5 y新加坡国立大学的EE PHD包括课程和研究两部分。课程的部分需要修满24学分(每门课4学分,约6门课),最好的6门课的GPA需达到3.5。另外还有doctoral seminar,博士生要求参加讨论,做presentation来讲自己的研究,这部分也计入成绩考评。
5 ?; Z& Y6 `2 e$ \% L3 W# p另外,所有PHD的学生都需要在入学1-2年内通过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ination),该考试针对博士论文proposal,包含笔试和答辩两个环节。原文如下:. `& n; I+ g/ ?) S+ @
The comprehensive written examination tests the general competence of the candidate in his/her discipline(s), while the oral defence ensures that the candidate is prepared to embark on his/her thesis research.7 }" I% _' ~0 Q- S/ \
两项全部通过才可以继续攻读PHD学位。3 _: m4 N: w, T3 w. l
PHD学位要求提交40000字的论文并完成答辩,通常需要4年读完甚至更久,但从第五年开始,很多奖学金都不能申请了,只能靠老板提供生活费。5 p% H! e% Z! T; o% n# O+ W3 o

( d. V! Z9 `( }1 W1 l5 H& V1 L7 OPHD是免学费的,生活费部分通常靠申请奖学金来实现,常见的有:0 x: G  e: z2 q) d7 n/ E9 `
1、NUS research
" V: E4 Q+ i9 j2 O5 I; t, b. P4 O& Sscholarship,发给优秀学生,本科平均分80以上,国际生每个月2000新币,过了Qualifying Exam (QE) 每个月2500新币: T9 D5 n9 }0 j% O
2、President's Graduate
8 l& ^% d' r2 E. R7 k1 J  y% h4 PFellowship,发给有研究成就的人。本科平均分80以上,国际生每个月有3000新币,未入学、已入学和已通过QE的都可以申请! w2 F* v+ l8 k* J# R; q% A
3、李光前奖学金,只给新生,每月3500新币,免学杂费,还有一些书本费和机票费
" I. z0 ?; F3 H! I5 S4、Singapore International Graduate Award (SINGA),给理工科和药学学院的学生,一年24000新币,通过QE后一年30000新币
+ h8 P9 o0 \6 z% Y2 D% b这些奖学金平均起来每月也有一万多人民币了,完成可以覆盖生活费。相应的,学校会要求你完成一定工作时长的工作,比如做教学助理,实验室助理或者其他任务,详见:http://www.nus.edu.sg/registrar/info/gd/NUS-Research-Scholarship-Terms-Conditions.pdf, T" d6 J/ D4 G  d4 Y% ]  m
$ U% Z! k) f2 r$ g" C) T9 _8 v" J
短评:
" l' t& Q$ y' }/ U% O哥大时间短,NUS时间长。通常更加明确目标的人们倾向于希望一步到位,所以对明确将来走学术道路的人来说,nus几年的环境和遇到的人群更适合这个目标,而那些不想把自己4年以上时间交代出去、更喜欢工业界工作环境的人就不适合NUS PHD这个选择。2 r1 [. V2 o  I5 l3 M, \
哥大是花费一笔巨资,新加坡是有的学有的赚。在这一点每个人感受到的差异很大。有的人不是很在乎,有的人非常看重。
! j3 P' z; ^! z; ?2 D) f$ u
: O! |' p% A+ \% F& K5 e3 J扩展思考:9 d* n) e9 L$ s6 B. i" ]
我更想进工业界还是进学术圈?这是两个差异非常大的选择。所以如果我们能尽早想明白这一点,那么有很多规划都可以立即开展。提前多感受工业界和学术圈的差异并参与其中进行尝试是特别必要的。* O# h7 r7 n/ C! `5 M

5 O- p1 X# a6 f在分析产出时,很多申请者会考虑通过学业我会有哪些收获,将来出路如何
" Q. H7 V9 ^4 F2 E5 H哥大EE开设8个concentration(EE下的分支方向),分别是Systems Biology and Neuroengineer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Lightwave (Photonics) Engineering,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Multimedia Networking,还有个今年新开的Data-Driven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每个concentration都会配有2-9名不等的advisers,在每个方向下,都有各类难度的课程,如果你觉得课程偏简单,只要有advisers的允许就可以直接修更难的课程。5 P- R& P; ?$ _. ]
新加坡EE在工学院下面,里面有四个研究中心:近海研究工程中心,防护技术中心,能源研究和技术中心,先进机器人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有:先进制造与工程,先进机器人,能源,制药工程,海洋和近海工程,水资源。
! Q' t2 ?6 g* ^) U5 B7 \2 l! R其中先进机器人研究下有六个研究方向:Embodied Perception,Human-Robot Interfaces,Model Learning and* d# g( v, W, h* h, s8 K4 K3 ?
Planning,Planning and Control,Intelligent Mechanics,Electronics and
# z' V# {2 ^$ I: Z8 Q7 e1 `Communications
5 \( ^1 i; W1 K0 k1 ?% t能看得出方向上有交集,但哥大提供的是这些方向进阶课程的修读机会,NUS提供的是研究平台。- A: N+ r! r3 [  L0 D
" b0 p8 v9 a8 t1 q% t
求职方面,哥大EE提供了以下支持:
$ e5 S9 j0 T/ {. H! [- v1、就业指导服务,包括跟指导老师一对一沟通职业目标和要做的准备(一入学就可以,提前约时间就行),修改简历和cover letter。9 U* g* }0 c. K% v$ P' E3 R- Q
2、求职平台,从官网上能看到,今年的9.18有研究生专场招聘会,10.23有工程类招聘会,有包括Coursera, Khanacademy, Youtube等的公司来招聘。
* E) l5 C6 @6 b7 k/ U! l0 q7 D) U0 N3、招聘信息。会提前收集EE方面的招聘信息,发布到校内网站上,比如2014-2015年的实习和工作招聘企业部分名单包括:- Z2 L: D( R) X

% f7 s* K0 k8 [8 V1 A6 k+ a  [8 W2 }$ i6 J2 b- o* \
家庭一般,是选择自费60万哥伦比亚大学master还是选择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奖phd?-1.jpg
, `  ^# A7 U4 [7 O1 o6 n
! C2 l, n, o5 ?- b我只截取了约半数的企业招聘信息,能看出EE专业将来的就业出路非常广,除半导体公司、通信、电力类公司外,还有互联网公司、银行、学校、媒体、航空等各个行业。另外,表格里列出的只是职位种类,并不是招聘数量,通常一个职位都会招聘若干在读和应届申请者。# o+ f4 w7 X) ]/ p- }
详见http://www.ee.columbia.edu/files/seasdepts/electrical-engineering/pdf-files/Wiki_Posts_FAQ_1_0.pdf  X, @- I- x6 Y  f7 y; L9 w

5 g: \& z. d, z根据payscale的数据,EE在各专业里薪资排到第四位
3 ?/ y0 Z0 Y0 e+ B+ F: D4 ~- D+ N# ~* v5 M# U0 ^' L2 ]
家庭一般,是选择自费60万哥伦比亚大学master还是选择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奖phd?-2.jpg
% H" U0 a7 @% M0 v& b0 t(其中early career pay指的是0-5年工作经验,Mid-career指10年以上工作经验)
. R" A, `3 ?6 M1 t' g  Z+ A9 f- n$ \. P& k
来自美国劳工部的数据,EE在纽约的薪资也不错
" N0 V5 G% q- y% v9 x8 d
( b9 [8 n) \' B2 r9 f, s( P0 y% d; ? 家庭一般,是选择自费60万哥伦比亚大学master还是选择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奖phd?-3.jpg ; I! I. w- q! H4 a! p( t# r7 S/ S% T
而博士显得稍清贫一些,新加坡博士毕业后基本上都能在当地找到工作,薪水一般在4000新币以上,但政府要求企业要优先招聘本地人。工作两年后可以申请PR,至于喜不喜欢长期待在新加坡生活,就看个人喜好了。4 f  A6 _3 m' T
如果想寻找教职,就非常看博士期间的个人积累,包括是否在做热门的研究方向,是否有重要成果。NUS在新加坡是最好的学校,比南洋理工大学的名气更高,能拿到phd学位也是不水的。目前国内的高校招聘海归博士时并没有严格区分获得学位的国家,大多更看重研究成果和论文数量。4 Q- I7 M& B/ M1 x

$ L+ r  V2 {7 j" h, P0 S% ~短评:
: W0 s, G% `$ T+ q- f哥大的平台好,有很多就业机会,提前想好喜欢的行业并network到重要的人脉有助于找到工作,纽约平均6万刀的年薪,减去生活费,也能在2-3年内赚回学费。( J1 g4 z3 I9 G4 h6 s& b7 j
新加坡没有大赚的机会,但比较平稳,基本上能留下来。
, c, \7 s2 H' U. H9 _' o如果考虑长期发展的话,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想进国内高校做教职的申请者通常会选择NUS PHD并且多攒一些高质量的文章,想回国进企业做研发人员的,通常一个哥大master+美国1-2年项目经验就会很有竞争力。其中包含很多个人选择的成分,要具体分析不同情况所需的条件,然后再比较。
0 i; r+ ?" o& j. ^( p
( }) {, u# F/ J. n2 S扩展思考:
1 D: g; s9 w" zNUS PHD是个很好的博士平台,如果申请时直接够不到美国TOP EE PHD项目时,可以由此就读并申请去美国读博后;哥大的master毕业后也可以继续申请PHD,只不过不够顺理成章,需要硕士期间争取研究项目的机会。3 P7 V/ `/ O. |/ Y" U
美国的phd要至少读5年,而新加坡的phd只需要4年就毕业了,这两个选择的差异在于培养方式不同,新加坡phd的申请通常希望申请者能对博士期间的研究更有想法,能提交较为完整的research/ I: e; h( D1 J* s% O
proposal,这一点上跟美国差异很大。
$ d0 a1 ]0 O& B) m有具体的目标时,才能谈性价比和含金量。因为每个人想要的含金量的“金”是不同的。4 O2 U% j9 s/ e1 g
: k- [3 M" m& i( n( s
最后说:
* H5 @1 j% I( H8 U! d! n- {' D( p. P4 D  ^7 ]% k- x
我通常辅导申请者做最终选择的时候,会借用咨询公司里的决策平衡单”(decision-making
! p& d/ C% q  Y9 q0 C  vbalance sheet),这是一个做选择时的辅助分析工具,挺好用的。决策平衡单能帮我们理清个人思路,理出来之后,还是建议要多跟有经验的人聊,看看我们考量和所赋的权重是否有调整余地。修建了一个留学申请交流群,分享备考资料、顶级名校申请经验、答疑等,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
* d1 I- \( d( M/ [6 t* i' _3 `) \# |那些靠感性就能立刻做决定的人,真是完全不能体会纠结的感受哇!(不要只收藏不点赞啊喂)
昨夜不再来制 | 2021-10-21 16: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从nus ee 博士毕业 建议楼主读博的话慎重选择老板 总体来讲 nus博士毕业出路还是不错的 但在新加坡工作不会有在美国赚得多 回国发展的话应该差不太多 很多公司给phd的起薪都比较高 走学术路线的话主要看个人和老板的水平了
破为情么 | 2021-10-21 19: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出国找工作移民的话,首选美国加拿大,欧洲移民和找工作很难。哥大EE和CS选课是在一起的,直接转CS找工作就是了。年薪12万刀的offer很多
我有罪啊彩 | 2021-10-21 21: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前,我同学跟你面临一摸一样的选择& r8 X) Z. U* m5 R$ L) U
她选了新加坡国立全奖ph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