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PhD有多高的含金量?

[复制链接]
查看3418 | 回复20 | 2021-10-22 19: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hd含金量不是看美国还是香港,更不是看导师citation谁比谁多了几千几万。
3 T3 ]+ H- l( i/ `' c8 t含金量在于:
; o5 ?2 H$ r4 O9 Q1、你导师在本领域是否“说得上话”,导师如果年轻,那么导师的导师是否是“学阀”。
0 T3 R$ n$ X2 ~' ?- D4 }6 O2、你研究的子方向在你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是否恰好成为你所在学科的“热门”方向。这也许是靠运气,也许是靠你导师的预判,在满足条件1的前提下,也许是靠你导师和导师的导师强行推销拉帮结派带热你的方向。; @6 P5 a5 d' z
之所以有人说“美国的phd含金量高”,其根本在于大部分国家的学阀只能影响他门自己所在的学校,或者厉害一点,影响他们自己所在国家的学术圈。美国的学阀很多时候可以影响世界范围内同领域专家,让大家都承认他主推的方向是“热门”。
赤火炎焱炎i | 2021-10-23 06: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phd含金量不是看美国还是香港,更不是看导师citation谁比谁多了几千几万。' c0 E0 W* g( W2 U1 t+ \( q% I% ?9 V" H
含金量在于:1 f  S* ^' s6 ^4 u, p' r
1、你导师在本领域是否“说得上话”,导师如果年轻,那么导师的导师是否是“学阀”。5 a$ n6 J2 G% o" g  ^
2、你研究的子方向在你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是否恰好成为你所在学科的“热门”方向。这也许是靠运气,也许是靠你导师的预判,在满足条件1的前提下,也许是靠你导师和导师的导师强行推销拉帮结派带热你的方向。7 y1 d( K# @6 m, }9 v) ~' n
之所以有人说“美国的phd含金量高”,其根本在于大部分国家的学阀只能影响他门自己所在的学校,或者厉害一点,影响他们自己所在国家的学术圈。美国的学阀很多时候可以影响世界范围内同领域专家,让大家都承认他主推的方向是“热门”。
夏夏0021 | 2021-10-23 13: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评论区各界人士需求,更新一下回答。
1 Z0 V0 e6 k5 q& N- o2 ?---------------------------------------------------
% w! |) i6 k; [  I居然看到了自己6年前的问题,看了看很多回答,有点意思。
1 t5 R2 P% ~( o" l6 N. |1 l- R后来我博士期间去美国的前5某校访问半年,毕业后在美国前20某校的组做了两年博后,现在准备回来入职某上游985的长聘教轨的发考题(不是特聘那种),当然还没算完全上岸,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
9 n  l7 U% L( ~3 q8 d3 ~& w在美国呆了的这些时间当然我观念还是变化了不少,大伙好像更喜欢往硅谷跑,毕竟钱多又好像不是很累, 卷教职相比起来显得有点像是糟糕的人生选择- z& v# w, h" ?7 V. ~2 u
回到这个问题,我感觉没有一个通用的答案,只能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上疫情,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之前的事情对之后的事情可能真没有什么指导作用。只能说我运气比较好,香港的博士老板国内和国外的关系都很强。美帝的博后老板对科研指导作用也不少。但是也香港和美国也听过有极品导师,我博后所在学校也有老板在组会上当着所有人面骂自己学生:你真TM****** ******,所幸不是我们系。。5 w) ~1 l6 a, `" Q' N. ]
讲讲找教职的事情,虽然国内没怎么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可以明确感受到,去年和今年国内人力市场还是受到了很强烈的美国的人力市场的影响,很多学校门槛一下高了不少,所有人觉得应该赶快回国抢坑,觉得以后只会越来越难,博后阶段攒论文的速度还没有教职标准升得快。我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小猜测:我倒觉得国内人力市场未来一到两年可能会有所缓和,拜登上台在科研上撒了不少钱,最近有个1100亿的法案,当然政策落实下来可能还有段时间,可能要到今明年的美国高校招聘季才能提现出来。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憧憬,我很有可能是错的。
  Y: Z! T6 `5 o祝各位成功。
干物女458 | 2021-10-23 17: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一下没有看不起港科的意思,我本科的时候带我的学长现在在港科做老板,马上要开启他的tenure track了,我自己也去面试过,虽然最后我觉得还是美国这边找一个更好一点,但是我并不是说学校不好。7 D! v$ A- f" }/ c8 u
底下有一个老哥说 关系X文章,我觉得这个描述是基本准确的。我了解的生物这方面港科大好教授肯定是有(好想给我的学长打个广告,他真是个非常好的supervisor),我甚至觉得我在西北混不下去了就找他好了,能发好论文那肯定是没问题的,关系的话我觉得物理距离影响的太大了,所以说最后想要在美国或者欧洲找教职可能connection相较于美国学校肯定是没那么好,但是如果老板自己非常厉害也当然是没有问题的。8 h. a) l8 A" }' a- a- \* ]
世界TOP50的学校我觉得差距大概在于一个学校好老师的比例,多大我也呆过西北我也呆过,可能西北80%老板都比较厉害,多大可能也就60%,说不定HYSPM就是90%,我不清楚香港的大学什么水平,但是差距是这个比例而不是水平,如果能找到顶尖的老板那么我觉得的水平上是没差的。. G; s: Y8 |$ s+ J
最后祝大家学术之路能突破自己,都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吧。我真心祝愿大家或是继续在坑里摸爬滚打,或者转行寻找出路和转机,都能有一个好的前景和未来。0 d0 m( t3 @  J( _
<hr/>找教职最重要的是connection,所有香港大学差的都是这个,物理距离这个东西影响的太大了。9 M' R" p$ E# B6 Q6 O
国内的教职我非常不清楚,你可以看看你在香港大学的教授都是哪里毕业的,至少我到现在为止没听过香港大学毕业的PhD来北美有教职,可能也是我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据我所知这样的人并不多。
1 V& _, U/ k+ W& _+ Z: E% {我觉得问题也不一定出在水平不行上,很多时候问题在于connection,research圈子至少我现在接触到的是生物的圈子,是一个互相推荐的圈子,要有大佬保你,给你推荐和帮助才能有机会找教职。上次我们有一个内部的小会,就是给PhD和Postdoc介绍找教职人家看中的点,他们提到的比较重要的就是research statement,connection和diversity。以前可能前两个占的空间比较大,现在diversity也逐渐上来了。他们着重强调了connection,多去conference,多认识人,这个是你找教职的一个开端。
4 T' ~" _6 o* d# f* ]9 o3 r Research水平,我并不了解港大,但是以前和港科技有些交流。我觉得经费和设备上肯定是有区别的,香港大学的经费可能没有北美顶级或者T1.5左右的大学比,至少T1.5多数老板不会太愁经费,设备肯定也是随时更新的,像是我们生物这块最新的显微镜,cryoem,乱七八糟的技术,虽然都不便宜但是基本上也会定时更新换代,使用起来限制也比较少,香港的话,我是三年前跟他们有过交流,据说没有那么顺畅。这些可能就要靠一个扎实的技术和聪明的脑袋来弥补了。
5 r1 ]4 P# d9 T% j7 T还有就是和合作和交流吧,我觉得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可能香港因为地域问题很难和北美一些很厉害的实验室合作,我们很多技术都是从别的实验室学来的,有能力的会来直接技术指导,这些protocol的细节有时候可以省很多事。; H3 G0 G/ b' Q4 E7 W1 ]# E  O0 Q7 \
但是总体来说后两个我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香港大学至少设备齐全,可能没那么多全新的高级设备但是肯定也是能做下位替代,其次protocol多磨几遍总是能做出来的,但是connection可能要了老命,我建议你关注一下你之前的PhD都去哪了,看看人家怎么做的。
Carina31201 | 2021-10-24 04: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distinguished professor的手下搬砖工,我想说:美国phd其实没你想象中那么美好,尤其是非常青藤的phd。" ?9 ]* u6 m+ P2 O% q  n5 |- `
1 v( X! S. b3 \( J( `
我们老板全世界到处领奖,刚还去中国拿了个长江学者,然而完全不指导学生,从没原创idea,全是别人干了什么叫我们跟在屁股后面干。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把一个06年发PRL的一个(不切实际的)设想用在一个实际系统中做个计算(还不是做实验实现,是做计算看可行不)。第二个任务,我做了一阵子发现别人几年前连实验都做了nature都发了,第三个任务是改良一个03年的方案,看了一下这十来年的进展后,感觉能做的都被做了。$ C" ]1 y/ k/ x) R

( T( L9 N* w. t4 |% h; e你觉得博士期间干这种屁事毕业了还能找到博后拿到教职?我早开始计划转行了。顺便说一句,我不是个例。" o# v$ @! U; P$ C" r

/ [2 u  z5 j# a4 @2 `杠“常青藤”的人别来,我是答给对美国PHD存在误区的题主的,不是答给杠精的。
无奈中人巩zl | 2021-10-24 07: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点儿正经的....3 w8 Q9 e3 g* u5 L
题主你心态可能不太好...
4 L4 X* g/ k; O  B" f% {& |你看你信息来源又比较闭塞 思想观念也比较..呃..容易受舆论影响...一般这种情况应该找导师啊师兄师姐都聊聊...
9 q! h. v2 C! n8 a* o8 d% M7 ?然而就我经验来说导师一般会说你现在不用考虑那么多应该专心学习 教职啥的也不是你这个年龄段该考虑的..我导师还说大不了你就当我博后 总有一个坑给你插进去...嗯放心啦他们都乐意和你聊...我记得我当时也说想去MIT 但导师说呆在他这里也能成功 后来相处更多翻一下导师的履历顿时瑟瑟发抖...好啦感谢导师大度原谅我年少轻狂...; `6 \& j2 N* ^- x6 O. s7 o
真的啊...读博士的时候感觉现实(特别是自身水平)和期望值相差甚大是很正常的事...多和人聊聊天 实验室里只要比你老的都比你有经验...我一个导师非说我有冒名顶替综合症...可能你现在这些想法都是源于最近生活比较苦闷吧...- q: g0 W0 F( F* l# N
去找个心理咨询师倒倒苦水也不错 每个实验所大学都配置这个机构 毕竟大家压力都大..反正不要钱 你就说吧 说出来哭出来就好了...
, ~9 h. J- f0 N# U1 w太阳总会照常升起的/ Y) {- P! `. E0 X) |
~~~~~~~~~~~~~~~~~~~~~~
7 \# b, C6 V) m6 o+ o) H说回原题...+ _% z% h& I4 _+ D2 O* e9 ?
我觉得分人
6 S$ b7 m# k$ _' s0 s7 Y* q我觉得只要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有科研热情梦想改变世界也真的去做的人 他们的博士无论在哪儿都是含金量极高的 美国 在传统意义上来讲 或者经年累月在国内被媒体和无关群众洗脑 可能对吃瓜群众产生了一个深刻印象 就是美国好啊 科研NB学术NB出国一定去美国 万般皆下品 惟有美国高 甚至还产生了所谓留学鄙视链...
" A7 o$ D5 u" |* f6 i; n( |/ u呃...真的很具备小民思想...毕竟你要了解到一点 在广大以七大姑八大姨为代表人民群众的思想里 美国=他只能叫上名字来的几所 大约等同于哈佛....
6 \- e) v' G- g就算是在人均985的知乎 也只有哈耶普林斯的算人....0 [, F3 F$ d( u* e1 }3 @
换句话说你信这个就出事儿了...
4 o6 F4 ^5 _8 g! r  e你那个大家都觉得美国含金量高别的国家地区都有人吐槽学风差的更是可笑 不知从何谈起...就概率来说 你当美国没有混学历的呀?) Q/ g6 ]' V+ }$ m) p3 [# ~* y( E
大家都正态分布 谁也不比谁高明...( q/ M4 r* X* L. G; Q/ W$ V
你看你去哪儿取决于你想干啥对吧 如果你要研究斯堪的纳维亚语言文学 你去耶鲁就赶不上去奥斯陆大学 至少你还能沉浸在语言环境中呢 你要是想研究非洲传染病啥的你就去非洲 嗯其实伦敦也不错...
) l/ k, ?6 e6 F% Y我就有一朋友一生梦想就是守护大堡礁 后来去昆士兰大学在凯恩斯定居了..你觉得在她眼里哈佛理工科全奖博美国定居比得上天天住在大堡礁边边上每天和它问早安幸福?我看她那样就挺幸福...3 e6 k# |+ @( ^1 K. ]
所以题主...人生很长又很精彩...大凡是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做过非利益主导的思考的也不会为那种事烦恼..我觉得你这么年轻还是靠梦想活着多好.... G; C9 t1 [- e' u! j! r; J
毕竟那么逼自己多累啊...
明我 | 2021-10-24 09: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无绝对。
5 ?$ A. m/ ]2 w- W不太同意几个回答,说CUHK的PhD不可能在北美找到教职。相反,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港校博士能在北美找到教职。而且我说的是工科。例如,这位,CUHK的PhD在JHU当AP
% Z0 W* b- n$ J7 |) n  d
4 a; I' T! ]$ G$ A3 y3 Z! K 美国的PhD有多高的含金量?-1.jpg
2 P2 E+ o+ o- L当然,这位的导师是CUHK曾经的一个殿堂级教授,JFM副主编。然后,有人可能说,他在Yale做的博后,但我想说的是,你就算是斯坦福的博士,你博士毕业能不做博后去JHU当AP吗?基本不可能
7 E* B$ g# @) \! L另外的例子,我知道有NUS的博士找到UIUC的教职。
+ Q2 S" [5 w+ @) o7 [1 X0 X  f港校,如HKUST,在我做的领域的几个教授,如果放在美国,也都是美国TOP30的讲席教授的水平。HKUST的校长以前担任Umich的AE系主任多年。/ K. D% `0 G2 A
但你得知道,港校博士找到北美教职不是因为他们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而是他们真的强,而且做的方向比较有前途。$ P( y0 ?: [, b7 z) ^8 H
总之,你强不强跟你的学校有关系,但也没直接关系。美国大学评选教职,其实没有那么多bias,关键是你得强,方向新,当然,connection也很重要,然后,如果你是minority,大加分项。
胡焜耀 | 2021-10-24 12: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你的思考模式有问题。
; a2 i, t& E7 s; ?& e4 {
1 b. ]$ K8 j1 B3 W十年前,我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香港的博士回内地已经只能在好点学校做博士后了,直接获得职位的很少。
, d7 F3 a) [4 Y: H大概十几年前读本科的时候,那时候很多香港的薄厚回来直接做教授了,优秀的还可以长江。博士回来也至少副教授,我说的还不是很差的学校。现在好点学校,没个science,nature,要你干啥呢?
( g( a2 I2 U! o# ~所以说啊,要看供需,看趋势。十几年前恰好是 大学扩招的时候,很多本土211,连本科生都可以留校当老师的。如今博后好像是最低要求了,所以楼主一定要明白,你的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没去成美国,而是你希望以后还去学校这条路,可能越来越难走了。
大爷不缺钱不b | 2021-10-24 19: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PhD三年级在读,目前认为含金量最高的点在于老板带给学生的资源,既包括物质上funding的支持、给学生五年犯错、学习这番循环的机会,又包括视角的高度和对科学的严肃,例如发论文前一定要确认他人使用我们的方法可以实现结果,又例如academic writing的不讲废话,逻辑上是funnel shape,再例如我们的research要过tax payer负责、要确确实实地推动科学进步,哪怕微小的一点点。不论老板的头衔高低,大部分地球科学类下的老板还是很负责严肃认真的。感谢自家老板给我机会锻炼他对孩子的忍耐度.
报答不平奔 | 2021-10-25 04: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PhD含金量高不高看你PhD毕业以后打算做什么工作。如果继续搞科研,国内拿教职,不管在哪里获得的PhD,有高水平的文章才是硬道理,没有文章只有美国的PhD也用处不大,如果有文章,国内毕业的博士也可能在985找到教职,实在需要海外经历,找个海外的postdoc呆两年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