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傻眼了,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啊,无论是伊朗还是以色列,似乎都没把华盛顿当回事,他前脚宣布停火声明,以色列后脚就撕毁协议,伊朗也疯狂展开报复,不得不承认,这场战争已经彻底失控了。 t) J' z& V2 \; K: v( Q# s
t [! X i4 d/ i/ e
4 E8 l: I* t) h8 |$ }: Y- c- P) Q! c8 ^/ J0 Y; r3 G
据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6月23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以轻描淡写的口吻宣布,伊朗和以色列已达成停火协议。; k1 k0 D" y3 @! i3 g& t* u
+ o1 M4 ] S% Q8 \& j. S3 h然而,二十四小时不到,现实便以最尖锐的讽刺刺破了这层幻象,以色列的暗杀行动再次终结了一位伊朗核科学家的生命,导弹的凄厉呼啸,撕裂了核试验基地上空的宁静,而伊朗则以六轮密集导弹袭击,将仇恨的火焰狠狠掷向以色列领土,特朗普所谓的停火,成了一场荒诞的独角戏。# K* S. q! a' E; C L/ B
9 p3 {- \$ q1 W* k7 a
0 j% k1 i- j# q
, U, u& l# O8 e* G+ ]8 z+ g# y6 Y实际上,美国调停失败是可以预见的,毕竟他们才刚刚轰炸了伊朗,怎么可能说不玩就不玩了,特朗普说两边都同意停火,可能只是因为他被骗了。
. A% B, P' U7 l5 O ~5 \% E6 N
$ O9 B$ J' a8 s9 @特朗普曾以“交易大师”自居,在他的外交辞令中,极限施压与不可预测被奉为圭臬,仿佛国与国间的深仇宿怨,不过是商场中一场筹码可量、输赢可计的讨价还价。然而,他恐怕忘了,中东不是曼哈顿写字楼里的谈判桌,这里流淌着的是数个世纪信仰的冲突,数十年战火熬煮的苦痛,以及无数被鲜血浸透的国土,他想促成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交易,这种将复杂地缘政治简化为商业交易的粗暴逻辑,就像用一杯水去尝试浇灭炼狱之火,他的天真与傲慢令人瞠目。- k6 a' `/ |$ ^8 R
- s+ o! o# m v) a Q1 N
6 V( d2 E6 P/ H* v+ e! K
! |3 M6 l8 m' I B8 Q
特朗普的“停火宣言”绝不是孤立之语,而是其治理模式结出的一颗毒果。过往种种,从新冠肆虐时“注射消毒剂”的惊世妄语,到对选举结果的无端否定,早已编织成一条以虚假为经、以轻率为纬的独特轨迹。
) Q/ ?: B; r# s, S N
& T/ j, t& H$ e8 K当治国理政的核心领域被随意降格为一场场追逐即时喝彩的“真人秀”,当关乎千万人性命的和平进程也沦为攫取眼球的素材,他的“停火”声明便如同沙滩上的字迹,一个浪头就能将其彻底抹平,这种对真相的漠视与对复杂性的消解,实则将外交推入了深不可测的险滩。
% o* n5 t `0 u: [+ d& f$ a. W1 {/ {" c0 r2 W3 b! D
! n, Z- W+ [& ^% U- y! y/ v
* y6 v* [9 ?4 w: e5 V伊朗和以色列两国之间渴望停火,这愿景虽美,却如雾中楼阁,被四道深不见底的鸿沟无情阻隔。
$ |. v9 F" q2 R. g第一,是历史深渊里沉淀的血仇。从1980年两伊战争的炮火映红波斯湾,到2020年美军无人机无情斩落苏莱曼尼将军,四十年间,冲突如滚雪球般不断积聚着毁灭性的力量。伊朗誓言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而以色列则视伊朗为生存威胁,双方互相投掷的早已不仅是导弹,更是深入骨髓的仇恨与恐惧。
2 y" H+ Q5 D7 h. J3 v' w
/ k9 c" g- h! X8 m% n: k" }
4 X& e l9 r4 l
/ L$ e2 N* ^2 D+ R第二,是信仰与政治合法性缠绕的死结。 对以色列而言,在强敌环伺的中东立足,安全是它不可妥协的底线,另一边,伊朗则以“抵抗轴心”的领袖自居,将反以立场熔铸为政权合法性的基石。
$ A3 p8 H9 e1 D. m: E3 ~4 t: b$ W1 _, F. O# s6 t& z
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粗暴举动,宛如在火药桶上泼油。伊朗浓缩铀存量从协议限制的202公斤,飙升至2023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的逾2105公斤,可想而知,以色列的恐惧与强硬回击自然变本加厉。一方视拥核为终极护盾,另一方则将此看作悬顶之剑,双方在核问题上的零和博弈几乎窒息了所有缓和空间。
. O# Z& H8 L$ N( D4 f9 W9 r! M& Q* n/ O; W) r- p/ z; W" J( [
/ G+ m% a" e0 W4 t d8 g( s, p
8 s9 K3 j/ k( x# j
第三,是代理人战争织就的缠魂网。实际上,双方的厮杀早已超越边界,在叙利亚的焦土上、黎巴嫩的边境上、也门的荒漠里开辟了无数隐秘战场,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等组织,与以色列间的交火从未止息。而以色列持续打击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试图斩断“什叶派之弧”,这种多点、多层次的缠斗,使任何局部停火都脆弱如纸。, _1 M5 E5 S! ]1 B7 Z6 x
: t2 l3 p' ~" H- s' z* D第四,是特朗普政府亲手埋下的火种。 一面是近乎无条件的偏袒,他将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公开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每一次都精准戳中伊斯兰世界的敏感神经。另一面是对伊朗施加“史上最强制裁”,扼住别国的经济命脉,毫无疑问,这种极端失衡的“拉偏架”,只能不断浇灌伊朗的愤怒与敌意,将和平推得更远。5 l+ J' a* {; J4 z& h; O
, r; u9 K% ?( G( U: m$ B9 {! d7 r' D% U4 w- Y
1 A! G2 d) M. M# G- ?5 p; j特朗普那条轻佻的停火推文,危害性远非一则假消息那么简单。 它犹如一面扭曲的镜子,照见了美国外交在“美国优先”旗帜下的深刻迷失,当国际承诺的可信度被其反复践踏,当复杂微妙的外交博弈被粗暴简化为极限施压的恫吓,美国作为传统调停者的权威与信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塌。
" |& G( F' f' @ @% M, p3 x. f5 q! Y. c5 j" R' _+ y
历史上,即便是冷战最严峻时刻,美苏间也艰难维系着基本的对话渠道与危机管控机制,而如今,特朗普式外交却似乎满足于制造话题与混乱,对真正的冲突化解机制弃若敝屣。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在白宫草坪上历史性的握手,那种基于相互承认现实痛苦、寻求艰难共识的外交艺术,在当下显得如此珍贵而遥远。: D1 y! W- W2 n
2 J6 X( z4 _- u" i. Y
( z6 i9 s# \8 P, T! G8 H) a) M
9 W' G5 ?+ H! x1 y& s可以预见的是,当外交被降格为一场追逐即时流量的表演,当对复杂历史的敬畏被“交易艺术”的狂妄取代,和平便成了最廉价的牺牲品,伊以之间那道由血与火、信仰与现实、地缘与历史共同构筑的深渊,需要的绝非轻飘飘的推文,而是对历史伤痕的深切认知、对双方核心关切的真正尊重,以及超越一己政治算计的、艰苦卓绝的对话与重建。
8 q: y2 t8 \) J2 r
) H m! I& |* J D0 v( B在这片古老土地上,虚假的停火宣言转瞬即逝,唯有真实的硝烟在无声诉说着现实,通往和平的路,从来不在轻描淡写的推文里,而是在荆棘密布的现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