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九百多年前行经汉魏洛阳故城时,留下这句穿透历史的感慨。如今,这句诗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 u4 j+ E& x& T7 o, a7 W: F& J. Z今日,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启动试运行。作为我市“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和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该馆将系统展示汉魏洛阳故城60多年来的重要考古发掘研究成果,立体呈现这座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所蕴含的非凡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 M" m' w8 {5 h* V. E5 E
0 M, w7 w5 l g, a i% p/ M2 h
' }! i1 m& A U) ?( S
( c& R+ q( r% P
+ h# y& I9 [3 W1 e4 u
; j2 D+ R) J3 n* {# I: m
/ d$ U' r( a: ?打造微缩汉魏都城 ' v# W2 O% f e1 u/ z% Q
重现“建中立极”空间秩序 9 L: d3 A" f" z& w8 e9 f5 E6 J; Z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瀍河区白马寺镇翟泉村,占地面积219亩,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2022年年初立项,2023年全面开工建设。
: w! \8 Y9 f; F% x% G4 y+ S1 [- }$ ~/ ?
3 b k; ]3 k* o/ w5 g( I
从画第一张图纸开始,博物馆设计团队就面临一个核心命题:如何用当代建筑语言诠释汉魏气象?“建筑传承‘中’‘和’思想,承袭汉魏都城‘建中立极’形制。”项目总设计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江苏省设计大师高庆辉这样阐释设计理念。. W& A" j4 d9 x
% k$ B& }$ ?2 b6 {8 ^2 u1 A
. q+ s l( e: A6 B; `, p从博物馆正南门步入馆区,沿着88米长的拱桥形道路前行,一座以沙黄色为主调、筑于高台之上、气势雄伟的“宫殿”在视野中逐渐清晰。这座“宫殿”就是博物馆主体建筑,初见此景,不少人会联想到古代官员“上朝”的庄重仪式感。2 N; O% [8 t3 D; x; g' g
+ j: H5 k4 {2 j7 i5 s% ~
3 C5 C/ U4 B- o; u5 r% [# ]0 @细观这座“宫殿”,不少建筑细节别具深意。宽敞的边廊不仅是游客通道,也呼应了汉魏宫殿经典的庑殿形态。由镂空陶砖构成的幕墙上,点缀着许多透明玻璃砖,阳光穿过其间,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既增添了立面的通透感与灵动性,也彰显出古今交融、时空叠合的独特建筑美学。 p) c, u% R A3 g
3 P* P- q( J r) y8 W, o' T+ g6 x5 ]
" H. ]! ` F; G; v W* W8 a
9 o( x! @4 c, s8 z2 ~
4 m0 @" Z% m0 h8 V; {: P! H) g {. y: O
; e4 }- R9 B1 `% m/ d6 ^3 y) ]
: T: p" @9 K7 N' r; L“诞生于汉魏洛阳故城的太极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博物馆主体建筑,正是对太极殿的现代转译和致敬。”高庆辉说。5 K( e- Q1 a5 H, y0 `# u
2 X' N) \5 s! f
+ s; K0 o. F6 s, ?7 ?7 D" y; P实际上,整个馆区的空间布局也蕴含着汉魏都城的规划理念——鸟瞰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就像一座微缩的汉魏都城,从南至北,博物馆正门、汉阙广场、候车廊、拱桥、博物馆展厅等核心要素沿一条纵贯馆区的中轴线直线排列。" K! T! M; L2 y( q/ |/ p: v
5 g* j6 J4 }4 `: h: F7 b4 D8 w1 z% Q N3 Y/ }0 k
这条清晰有力的当代轴线,精准呼应了汉魏洛阳故城太极殿、阊阖门、铜驼街、永桥、四通市、圜丘那条跨越千年的历史中轴线,让“建中立极”的空间秩序在当代建筑群中得以重现。
5 }, {1 A7 \* o) i2 k! y+ z
" x8 k+ `8 \) a# ^- o( T
/ l3 @( Z# s- h* n U$ W
2 W# p% \% H. ?5 C! z5 z' k5 n/ \- M- F* v/ L
△博物馆大厅
& R# L8 X: ~ Q* ]& n" `! r- R“中”“合”“同”三大展厅 0 a# q% G" ~ t9 t
全方位展示汉魏时期历史文化面貌 0 ^& n+ T7 J( k' X: {
汉魏洛阳故城承载着1600年的历史画卷。其始建于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在此建都,作为都城的时间长达600年。 Z" ]9 q* Y* H$ t, g6 g. R/ d
7 A( S2 m6 i% f
& M" H$ O5 m. {% A
这里见证了中国古代众多重大历史事件:从成康之治、光武中兴,到曹丕代汉、孝文帝改革。其承载的历史风云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延续发展的格局,也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b+ `5 }8 G2 B+ z& V. g. e7 \
# \8 v# }+ i- G9 o% r% |5 a1 u
+ f, }6 X* V6 l在展陈方面,“天中国史——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突破传统博物馆以时间为轴的叙事方式,以“总—分—总”的思路设置了“中”“合”“同”三大主题展厅,从都城制度、民族融合、世界影响等多个角度,以1000余件精美文物,全方位展示汉魏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 T: ^4 R% A$ n. R" o5 z5 D% M3 W9 A
) D; O% @. Z2 l4 T
5 C7 t& ~; h- k) A4 L
第一展厅 6 y& E+ x, i) C- H* o
“天下河洛,大都惟中”
0 F. C* j/ l( w9 ]" E* m3 W! Z2 F/ l
/ E& s7 G8 j, \6 X: ?* S1 f( g8 I. L/ C
. m; V( e: r$ Z% {' L4 D& ~$ p" k& N8 m* f- x. P4 H& y. ?3 @
! ^. R5 V, m1 T% j t; \* z: W
主要通过文图展板、历代文物、城墙剖面、“全息投影+地理沙盘”多媒体设备向观众直观地展示汉魏洛阳故城的营建历史及考古历程。在展厅入口处,结合圭表和日晷原理的“大都惟中”光影艺术装置设计十分精巧,其在地面标示出一年的月历和一天的时辰,光影投射在地面的位置,即当前的时间和节气。
7 `/ B9 n) _) `* N& H D2 s0 f9 C; A6 k$ Z' \0 E, B
9 |1 B' d! Y$ `
7 `! j, l. v6 x e; k1 p! A+ t3 d1 B U' W5 b. W* O& O- I5 V- p' i2 w
第二展厅
T: ~) Z; r' A0 |# |" q“汉魏经典,魂脉融合”
) T0 F& b( g, _- b3 T
! T& w9 l' u$ q6 u( _8 @* U, _0 b
! k N! `2 L7 S% u8 n- v `/ b
2 H# G6 @* ?0 L8 R9 \0 N: `4 \$ Q0 c, E- _
4 W# v" p9 S( b% m最大的特点是文物展品众多。北魏元祉墓出土的陶俑群、洛阳出土尺寸最大陶牛车、铭刻古代犯人身份信息的刑徒墓砖、保存完好的大吉瓦当、太学遗址出土的熹平石经残块、等比例3D打印的西晋辟雍碑等展品,不仅讲述了汉魏洛阳故城所见证的古代民族大融合促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也反映了光武中兴、曹丕代汉、孝文帝改革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8 {. y/ @+ K, S
9 _9 K' g, h" u0 j& Y( {9 t# r
( B4 i, \5 Y9 W( C' T& t
# u; \) {5 ]$ `% v0 @* J! |* v' M- `1 @
第三展厅 E/ f: z- a, i
“千秋创举,世界大同”
+ B3 }( W9 P- A: _" T5 o" q z0 f
" i3 I) N0 J. ]7 [
$ J) e6 i# @& f2 C/ {- m5 p% U' v" b3 i4 S
) s: j9 l" A3 D a% B! T1 X2 {5 u" b
2 m/ `& N; t: h0 ~' j; C- |) I
以考古研究成果展示及文献记载佐证的方式,带领观众感悟汉魏洛阳故城的国际影响力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在这里,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展示方式是一大亮点。游客可以闻古代香料的味道、看动态的《洛神赋图》,通过互动设备了解汉魏洛阳故城创造的彪炳千秋的卓越成就,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6 y7 l% f! T9 ]
. X2 _; f: m" y# ?
# e* R5 q2 s1 F/ L3 z( j
2 U' q& n3 o, m" U6 r2 J0 ]* W$ K
1 {, d& c$ ^! o* q* u
# X ^; e7 A+ G
8 n; \' l" ^, b9 S# N展览最后以“片羽吉光”主题精品厅作为收尾,这里集中展示了铭文中两次出现“中国”字样的东汉昭君出塞铜镜,洛阳考古发掘首次出土的北朝围屏石棺床、曹魏石楬、西晋荀岳墓志、北魏石雕坐佛等精美文物。
s. R5 L* t1 e9 E9 K, f4 p: c% m3 [2 b) I
* R( b* H' t* Y4 F# p1 f$ H探索“博物馆+公司”运营模式
: Z9 _2 ^* Y; r6 A! M推动文物保护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 Q0 M7 Y) }4 }, Z, O! H5 D6 x7 L
& n1 o2 A; d T
5 y: l5 m( h, p/ r5 u* x$ s
作为我市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的试点,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率先探索“博物馆+公司”运营模式。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馆长慕鹏介绍,该模式强调专业分工与优势互补,旨在确保文物保护核心使命的同时,着力提升游客体验,丰富沉浸式业态,并联动白马寺片区打造文旅目的地,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
2 N1 ~. k" D R( R; L0 {0 W1 ^# {0 E1 `8 D' ?, `2 d
+ w/ @6 R7 O) P7 i2 _/ X( d
为此,在规划阶段即统筹考虑后期运营,优化空间布局与配套设施(如停车场、餐饮区),运营团队提前介入,系统整合方案,构建高品质消费场景,以实现区域协同效应。5 E( {# I; \! C' p/ P
q1 X& H: A" e+ u' S
5 a& y! B# q# U) P- L0 K& p! o% q( e m
, }( r6 g7 e: D! `. g7 V3 ?5 V( q7 R5 F9 l) \. ~5 ]
F$ o( S. C! A
在社教研学方面,博物馆将依托“五都荟洛”概念,串联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展现千年古都的演变历程。同时,针对不同群体推出分众化课程,比如面向青少年和儿童,设计了以趣味互动为主的“太学小课堂”“文武养生局”“汉魏直播间”“汉魏手工坊”“汉魏钱庄”等活动,通过生活化场景和故事化讲解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6 h/ v3 Y6 X5 f
$ ~- \3 z8 H. m5 V5 [: f. Z2 n; a4 C; L
% B% d& M! ~& `8 D& @- r3 Z* O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研学教育部主任郭荣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多元化课程、跨领域资源整合和创新技术应用,构建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的教育体系,服务少儿文化启蒙,并为公众提供深度探索历史的平台。”% S8 x+ D8 J3 B. o+ S) d$ O
- F8 S4 P- j; a. q7 P5 r; `" A
3 T1 [" S: L1 x* S文创开发是博物馆活化历史、连接公众的重要桥梁。目前,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深厚的汉魏文化底蕴,运营团队已联合专业设计力量,打造出一批兼具文化内涵与时尚创意的特色文创产品,让观众得以将“历史”带回家。
# l; N" d- [: u- |
8 k( N8 I" q' r
/ A$ G) x$ ?& c) H随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的试运行,这一承载着国家重托与深化文明探源工程使命的重大文化工程,正式迈出面向公众的关键步伐。它不仅为系统阐释汉魏洛阳故城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关键阶段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核心平台,更标志着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向着更加可持续、更富活力的新阶段迈进。通过创新的运营机制、丰富的展陈叙事与深入的教育互动,该馆正努力让沉睡千年的都城遗址焕发新生,为公众打开一扇直观认知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包容性的重要窗口,也为探索大型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的“洛阳实践”。
- T2 @1 x% d0 M+ h! V7 z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马哲/文 记者 张光辉/图
: B; f& C5 r" `(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 Z: B% N; U8 ]/ x7 b, V' [
来源:洛阳发布
& ]9 q) x4 x* i8 `+ U9 Ik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