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

[复制链接]
查看8815 | 回复0 | 2025-2-12 01: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至今日,我觉得我们需要一种更新型的亲子关系,不是互相牺牲,而是互相尊重,互相成就。
8 D0 Y& J) F) T) a. x5 a$ O4 h
7 T7 w( R9 @; \. N1 X5 y& w8 C/ P3 b0 E
——豆瓣鱼,《读者》2021年第10期7 S" E3 ]1 ~% m8 W
周末聚会,朋友满脸苦恼地说儿子气她不逼自己学习。1 A' \5 ]1 o" ^  ~* e4 u- l* s: Y
朋友一直遵循快乐教育的原则,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4 n- J' z: f! W6 e' H
给儿子报辅导班,儿子不想上便不强迫他上。8 H$ n& T: @. v6 k# v
如今儿子的同学个个有特长,唯独他画画、钢琴、书法、运动都学过,但没一样精通的。( I7 C! y' X3 I. z
于是儿子就埋怨,是妈妈不逼他,否则他也不至于啥也不会。& y- i5 }5 ]0 T0 L5 W
听完儿子的话,朋友悔得肠子都青了。
* W( k& R; p* W/ T% W5 \教育家陶行知说:
  A% l/ S4 x1 H* ]/ _“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既要充满爱心,又要坚定原则,不可一味纵容。”. T( l5 I7 n8 B9 n% f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偷的懒,长大后都会变成孩子的遗憾。
* a- Q! {' k3 s0 Q+ Z! W所以,教育孩子时,要狠下心,把握分寸,既不溺爱,也不放任。
1 B& g8 l3 V: m2 J; t9 z/ q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日后越出色。
8 ^9 L% P# ^, @8 P+ t. f2 Z7 a- u" W! ]: R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1.jpg

* Y4 H% k0 Z8 r- h
来源:视觉中国
2 ~1 V! p+ w9 a5 O1 L1 E: n
5 l' Y& B  Q2 b% O/ T7 }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2.jpg
. I6 W7 i- t5 B9 |$ O; j
孩子做错事,“狠”点罚

( A$ ?/ u$ V' M. ]6 b网上有个挺火的视频,里面妈妈的做法被网友纷纷点赞。
9 C$ Q5 |8 k- Q姐姐放在桌上的捏捏乐被5岁的妹妹擅自拿走。5 I/ P, |4 i' `) y# [2 {  w
妹妹一开始不承认,后来又说没想起来,妈妈教育她,她还不以为意。, D, f2 g) w( L
为此,妈妈决定给妹妹点“教训”。. C+ a  }# \+ ^; m3 f6 q. N
整个过程,妈妈态度坚决,虽然没有呵斥,但也不因为妹妹大哭就心软。
5 T) \5 S/ M- R" R后来妹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把拿走的捏捏乐还给姐姐并道歉,承诺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
5 v* i- _6 a6 y' D2 h8 Z; T9 [因为爱孩子,所以当他犯错时,父母更要“狠心”,让他懂规矩,知敬畏,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i1 j* H' K7 ~+ K7 h4 ]
心理学著名的“热炉法则”说:如果人违反规则,就像碰到火炉,一定会受点伤。
# T- |  B$ z8 `3 P4 D7 C' K  ^不知道怎么“罚”,不妨运用这个法则,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5 A) J! x# {& T! q7 p9 ^
1.坚持“犯错必惩”的原则。. N3 ]3 v) r. I
不要觉得孩子犯的错小,无伤大雅,或者孩子小,还不懂事,就算了。
9 g# [! R0 J9 q. Q3 \# C一定要坚持原则,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付出代价,避免侥幸心理。
! o# x5 \  l# _2.惩罚要适度。
5 m* e/ e' J9 d0 ]9 q! q- M惩罚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不再犯,且要把握好分寸,既要达到目的,又要避免伤到孩子。3 v* Z& |7 S$ E* t3 p4 ]/ ~+ E+ `
3.惩罚孩子时,前后态度要一致。  Q+ x. K0 K! _) a  y
有的父母一冲动就会对孩子大加责罚,过后觉得心疼又“收回成命”哄孩子。
/ N% A+ t8 f' i' b% R这前后不一的态度,起不到惩戒的效果,反倒让孩子觉得父母“阴晴不定”,体会不到惩罚的真正意义。  w7 E) `: a2 p1 `. y5 K& w
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让孩子明白错误并改正。, F2 z+ Y( J% Y2 E
父母敢于在孩子做错事时“狠”点罚,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知进退、有责任感的人。
. D, Z0 L( l: _- F) N& u& [! m
- @3 r/ F7 d- s3 s  |# J4 E: I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3.jpg
2 C, p3 U- V% R4 x2 U% Q
来源:视觉中国

* v9 t. s: W# S9 @# X$ H+ S. N; |$ y! c, ?5 |; B" m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4.jpg

/ c" ~8 D9 W) @- B2 ]  x
孩子不坚持,“狠”督促
; D8 R: N% v1 a" {0 j; A" ]- j$ A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都有过分歧,作家熊钰和先生也不例外。/ j1 j. z/ d% Z, _( q
小时候女儿报兴趣班,爸爸的态度是喜欢就报,不乐意随时可以不上。
- Q' C1 @: A$ `1 @女儿学跳舞,爸爸关心地问:“你想不想去啊?不想就不去了吧。”5 q+ e8 b) q  H1 k- \4 a2 o
那时女儿在练基本功,很辛苦,听爸爸这么一说,立马就放弃了。6 M5 o& R9 F: F, H3 b9 R( U
后来女儿学钢琴,熊钰下定决心,不让她在家练习,不给爸爸怂恿孩子放弃的机会。' U' w/ ?8 o) f% [. e7 f3 x/ p
如今女儿学了三年钢琴,虽然无数次想过放弃,但在熊钰和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终究坚持了下来。9 [' q% _* o0 E" g5 x& G5 o$ s
所以,孩子对一件事的态度,取决于父母。& e9 }* f$ e7 I* B# w
如果全按孩子的心情来,连克服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就直接放弃,那他以后就算对什么事真有兴趣,也很难有坚持下去的毅力。
$ g: d- @$ w: a9 m* |- |9 R  v20世纪初,心理学家迈克尔·安德森和儿科医生蒂姆·约翰松研究发现,如今的孩子和年轻人似乎都缺少看问题的多样视角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这两种特质都产生于经历难题并克服的时刻。7 S# I6 r" }' t/ y
越是孩子感觉难的时候,父母越要狠得下心,磨砺孩子,这样孩子才有机会体会到努力带来的成就感。
* o$ \8 N# ], ?9 U有记者问一位畅销书作家的成功秘诀,他很淡定地说:“我没什么特殊的秘诀,就是坚持。”: o4 f. I& c/ s' {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要求他必须每天记日记、读书,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着。
6 k, A/ }0 {# e& x) D/ q即使出名了,不管多忙,他还是坚持每天读一个小时的课外书,写至少800字的文章。
, O: V! z4 h# U! `0 |. J坚持是成功的捷径,父母不放弃督促的责任,孩子才能做事有毅力,不容易放弃。
' ~9 y0 ^8 H- i: N% [5 [: f. Q* a( b/ _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5.jpg

" [5 v! {  ^* z7 a+ S0 [
来源:视觉中国
! ]+ O* y  E' D4 M, b% E: h

4 n/ y* W' Q- L. \% i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6.jpg
0 a7 F, D, [8 J/ I9 k" B5 v
孩子想偷懒,“狠”放手

; V/ o; ^  c! p# F' t知乎上有句高赞的话:; l1 o$ Q3 ^/ @- D) x
“孩子的懒惰,是父母亲自培养的。”
9 u- Q+ i3 i# J2 z7 x! U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什么都不干,却又事事包办,衣服递到身边,水果送到手里,饭菜直接喂到口中。2 b. E. C! X) {5 x  h
结果孩子活成了“巨婴”。0 v! X- f$ k6 A. q
不想孩子自理能力差,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就应该早放手。, j6 V5 J2 t# H- c! _5 g5 E
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作者讲述了对自家孩子辉辉“放任不管”的事。
! k6 ?# C- K, O8 j: y, G  p+ n辉辉有一次参加学校的野营活动,老师要求孩子们自己备齐活动物资。0 H2 }/ g' T& j4 Y7 n
她决定不再帮辉辉整理,也不做任何提醒,由他自己准备。
# Z6 M% g& w% X0 l7 k辉辉回来后,她问:“怎么样,野营玩得好吗?”
9 l; J: _+ e7 J8 v辉辉说:“别的都很好,只是我忘记带小刀了,只好每次都跟同学借。下次再去野营,我一定要事先列一个单子,确保万无一失。”
% p4 H4 Y8 x4 a3 `孩子早晚都要脱离父母走向社会,父母狠心放手才能让他们独立,独自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 u- Y4 X* }4 o* y6 R教育家陈鹤琴说:
. D: l/ s- y9 I% n“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 w8 o: D# A1 b  z( K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悟,就算失败了,也能吃一堑长一智。  p8 f9 G  \; H* N1 y

# U0 U6 Y/ z" S( i0 N3 p& O! e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7.jpg

( ~6 C! s# J% f8 J
来源:视觉中国
4 |, F# X! I3 Z9 O

6 b0 j8 G9 e# r! T* O+ T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8.jpg
( v& q' w( G/ a! F7 I
孩子怕受挫,“狠”拒绝
& P! z# X9 S5 ]# }; ]4 N
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说:8 \7 G( i4 b$ C
“挫折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让他们去体验它。”
$ G! W  b+ H5 [7 z( H. z0 p( D0 m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见不得孩子受一点挫折和委屈,凡事有求必应。# ?' _# x) \, r$ e1 q# A
启明上小学三年级,父母总会尽力满足他所有要求,他每次受委屈,父母都会帮他摆平。' q- z3 Q4 Q. \4 L
就这样,父母的宠爱让他变得越来越蛮横、任性。
* M6 _9 f" A) Z. m5 O- Z* g一天,启明回家生气地对妈妈说:“老师太偏心了!说我经常不按时收发作业,让另一个同学顶替了我数学课代表的职位,那个同学根本没有我好。”# {. O7 n2 d: G
看到启明垂头丧气的样子,妈妈非常心疼,当即说要找老师谈谈,让他再当班干部。2 w& m; `4 r- `# ^% w3 `% x
结果老师没答应,启明郁闷得一连好几天都没理妈妈。$ L' Y( {) S6 K( R$ Z3 z
孩子在父母的溺爱和娇惯下长大,很可能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低。
( B; g; _, O  d4 E3 C2 v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要事事顺着孩子,可以适当地让他“碰钉子”。
" ]* a" o% w! U3 u《父母巧转变,孩子更优秀》一书中有个故事。
6 S; X9 ]# N% C4 T5 Q# ~0 I若熙的妈妈有一次带她到山区老家探亲,由于若熙在城市里长大,对坑坑洼洼的山路有些不适应,好几次差点摔倒。
) Z" H% E6 e$ S: T但妈妈没拉她,而是让她自己走,让她体验生活。
# k+ K* x+ a' d$ }3 P在父母的有意引导下,若熙不怕苦、不怕累,总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 S% q. s, @6 a0 Q0 v& c" w3 L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在风吹日晒中茁壮成长的。
0 k1 T  U2 R1 ^0 O5 |' ?. h- e! `孩子也是一样,温室里养不出参天大树,经历过风雨,才能成长得更强壮。6 _) V% R, L! I; G9 R
. t+ X( Q5 x' I" c' u: @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9.jpg
9 J0 _9 d$ ~9 o4 q& y9 A
来源:视觉中国

2 S' H+ I" v; L9 H! A$ ^$ w0 w) r7 ^8 s5 _9 G/ `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10.jpg
" m! ^& d! I8 B; G2 s1 Y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是对孩子有益的爱,大多都带点“狠”劲。
8 g2 g. T! `; ]' Q1 l6 a& j  v就像那句话说的:0 u+ D& M# ]' y8 w5 U3 D; j8 ]
“教育孩子,父母的狠心是一种爱的考验,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
6 l7 Q* F, G. h' f- F: w( j父母的爱越“狠”,越能让孩子变得有担当,未来有能力自力更生。! e, u0 O! b: a2 N" J
做有远见的父母,在教育里带点“狠”劲,孩子成长得更出色。  @  m0 z# a1 ?! F3 X+ x
4 ^4 U: B. B+ A& Y+ _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狠”,孩子越出色,可惜都舍不得-11.jpg

3 W6 l( L$ ]# b8 Z' v" x  V$ H% E作者:向阳,家庭教育指导师,爱学习的职场宝妈,与孩子共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9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