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流放是五大酷刑之一,除了普通犯人,还有无数名臣皇子遭受过此刑。. B, J; ^6 [) Q2 s( _: v" Z9 X8 ?0 s' v
因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范围不同,也就造成流放之地不尽相同。/ Q _; T! j& e" d9 N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有四大流放之地,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C* _) Y. U! H* l" q& s
$ x% G! t6 S2 j/ u1 i& I9 G0 J
7 X3 w# V6 L) e/ C/ e
满清宁古塔
b) r/ u4 x) c* A7 k" B+ E3 v( |0 V
经常看历史剧的肯定都听过这个地点——宁古塔。
& c+ y8 y+ d5 y# o5 g这在清朝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只要有大臣触怒了皇帝,立马就会被押入大牢,判处“流放宁古塔”。/ c6 K/ `7 I* o1 M
很多人会把宁古塔想象成一座大型监狱,里面关押着各种犯人。
" ^2 S6 K% Z( r' f, q. y& a2 _
- |- B y F `7 A6 w& B9 n$ \3 n. |6 K S( Q' ^: b
但在清朝时期,宁古塔并非只是一座小城,是在清朝初期,由皇太极下令督建的。# R5 u8 _* I3 v) ?$ C; u
当时满清还没南下,那里是抵御北方骑兵的军事重地。
' ~$ E; @5 H( E+ d1 u& b那时候,宁古塔位于现在的牡丹江西边,百里之内渺无人烟,只有大批的军队驻扎在那里。
j) D3 l1 a7 J' g3 L5 [& t/ @7 F# M: C {+ S
9 }$ {# J; e! e; @8 [, h+ b
尤其到了冬天,宁古塔一带常年被大雪覆盖,每年四月份才开始化冰,八月份就又开始下雪。
- m. m7 g2 z' V6 @- h5 p/ @% `9 w常年严寒刺骨,寻常人根本活不下来。1 ~ b) `0 R/ }& Q
直到顺治登基后,满清在多尔衮的带领下,一路南下,与李自成大军在山海关交战。
$ ~+ L- [% ]1 ?. T1 J- M$ \* u
. V; |) f5 l' _$ T- q$ c: l4 }" S2 W+ G7 T0 [- b/ X
招降吴三桂之后,满清入关,统一全国,建立大清王朝。
5 g( _, e8 }% E2 h' W; C1 {自此,大批八旗子弟兵陆续离开宁古塔那个苦寒之地,来到了中原,并且再也不愿回去。
; ^# e* F$ y' T* y& x这一度导致宁古塔附近兵力衰弱,常年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g' {, n& n) l2 L
. ~% y' `: i3 Z$ S+ g5 e5 p
7 j8 n6 T3 l; @3 ]
为此,顺治皇帝想了一个办法,与其杀掉狱中犯人,何不将他们流放到宁古塔附近,帮助守卫边疆。
; s3 u# q0 [( S+ \. h于是清朝有大批犯人被送到这里,帮助边军抵御外敌。* Q, S$ N6 T; b1 X3 I- u
很多南方犯人没经历过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很多人都冻死在半路。
1 y" w, _! {# f: H2 p: W0 o" ^& L- h3 [' X3 ]$ J
7 r4 Q; @' H0 v即便历尽千难万险赶到了宁古塔,也大概率会被当成炮灰送上前线,最终死在铁蹄之下。
! H2 K: s) a5 U/ p在清代,只要流放到宁古塔,往往是九死一生,十分悲惨。* v( w, s) i9 D, D# H" f8 P( ]' x
不过也有一些人靠着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他们和边军打成一片,为大清王朝的稳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M$ W8 s/ [+ e
/ l# ? \: w( Z# l q Z1 J4 E7 z3 W$ T
慢慢地,这些犯人的家属因为无家可归,也就跟过来,在宁古塔附近建起了小房子。
, b: u) a$ m4 ^) b% N3 {: T时间一长,周围也就相对热闹起来,也有了些许生机。
, ~3 o: p& K l! n据统计,在清朝数百年历史中,足足有一百五十多万人流放至此,其中活下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 A( g& l" B+ m" y$ h
- V* D7 E! ^0 L' v8 K6 T- C
: O2 }! N- M; c4 V1 X这些犯人中,如果曾入朝为官,日后有可能被皇帝召回的,那自然会受到一些关照。' v# u7 d' g0 Q5 p) f% X$ |$ E
但是那些普通犯人,沿途不但没有棉衣裹身,甚至还会遭到各种毒打,惨不忍睹。
. O. |% b) [ M1 \1 x8 h& b+ N所以,宁古塔成为很多人的梦魇。
# [2 L2 A0 S' S6 E" M( o( \3 ]& X0 ]0 d m* P; L. J6 ^
7 W/ I! x1 b9 T+ T* y现在的宁古塔早已迁移到了牡丹江市区,已经不复当年的苦寒之景,周边也早已建立了景区。
' @, h3 f- O1 B) R/ }即便是宁古塔旧址,现在也变成了一座小城,在黑龙江梅林市,距离牡丹江市不足百里。' C) ]6 ]5 L% P3 ]) k) t( B
8 e" P) B) |+ s
: U C; {0 g# w" m. n6 m, L+ z5 `
清朝之所以将犯人流放在宁古塔,一是因为沿途的苦寒可以惩戒他们,二是为了帮忙驻守边疆。
" O3 E% _: F" |' c所以宁古塔是借着“流放”之名,实为充军,而其他朝代的流放之地又在哪里呢?2 ?$ P: O% m* ~( e
7 L' {5 \* y2 F- e
2 Q) Q7 o' r& A; G: D, q宋朝儋州/ f+ `' C' V6 q0 ~( r( k% R
! R' f+ c! g6 F5 b4 ?! U/ E历史上,宋朝的“刺配流放”之刑是最广为人知的。* \9 Q7 N- U7 e' W
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水浒传》的传播,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英雄好汉被“刺配流放”。* H3 U2 t6 ~, y. x% g
所以我们也能看出来,宋朝“流放”的特点是“刺配”。
. {& w7 j2 ~, l. [% Z- W# [5 R5 l3 ]* Z8 K ]! S% x9 R
% h4 M, t1 k8 r0 K+ A梁山之首的宋江就因为醉酒写反诗,最后被刺上“金印”,流放到江州。
: D+ Z1 m9 x' ~1 d; ~当时的江州是现在的江西一带,这里地理位置偏远,林间多瘴气,北方人很难活下来。8 `0 I3 {# m5 w5 V: f9 ?# T* {
/ o; ~- n( C9 @$ n6 B# d$ O1 O
8 a! I% E7 M; l宋朝流放之地除了江州,还有位于河北的沧州。- o {) d! P0 }; K! O |! \
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在误入白虎堂后,被高太尉刺配沧州。1 @+ N3 V6 n7 ]' W5 {% S [
因为宋朝的统治范围比较小,沧州就算是宋朝北部边境了。
! y' b. a2 B9 d% B) P5 z" R
k- K3 ]6 A* U" `( m2 p/ t" t' q1 q/ X, u, O0 K/ }4 m
当时受气候的影响,即便在沧州,那也是非常寒冷的,一到冬天就大雪封山,寸步难行。2 O" q3 b: O; C
同样因杀人而被刺配流放的还有武松、卢俊义等人,他们的刺配地区不尽相同。' U0 d) Z8 }/ `: `) G. G g
+ f1 k) A' s8 ~6 X+ x1 Q% Q; A0 P
: m- y, ?+ y: m( S有人被流放到沧州,有人是江州,有人是大名,还有人是离开封不远的孟州。
8 n3 ^( x7 p/ D" S+ f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1 m& g) F, B3 ^% M+ i* |- y
究其原因,其实是宋朝的流放政策导致的。
8 O# z3 F' s" j3 r$ \- [4 s4 ]0 ]8 f8 V, N
$ ^8 D; T9 X% E1 A, M( l宋朝时期的流放和清朝不同,清朝主要流放地就是宁古塔,而宋朝则是按照犯罪程度,由远及近进行流放。2 Q+ p) z+ M: N
比如武松在杀掉西门庆后,主动投案,再加上知府陆文昭的赏识,最终只流放到最近的孟州。
" y1 l2 F* K1 O, x6 H
3 [4 s% d$ a* b# u7 T; v
; O; c# q- q9 q. L+ K4 q7 D而宋江就不同了,他是题反诗,这无论搁到哪个朝代,都是斩立决的大罪。
8 h0 ]! J4 B* n虽然最后没有被杀,但也被流放到江西一带。
; D2 f. y& W4 X0 V' l3 _但若论宋朝时,被流放最远,次数最多的人还得是大文豪——苏轼。- t/ s6 q9 A# q/ y: c
6 N* X$ m. ^3 }6 G3 |1 f
8 [$ g+ W A& d& {我们在苏轼诗词中看到,他好像没写太多伤春悲秋的词句,反而多是游山玩水,乐观之作。4 [ o5 C, G; }0 D
但其实苏轼的一生比历史上大部分官员都要坎坷。
) C6 Q7 {* T4 Q他少年成名,早早地就入朝当官了。
7 \; K+ c% E; j: }5 f
# W9 }. y) z8 p# V9 K! L( Y7 e' v. U
3 j; e, A! ^ U' x+ r: Q再加上苏家父子三人皆是才子,在朝中颇受重视。
6 `; m( H) s. {" J2 v& t年轻时的苏轼意气风发,写起文章来也是言辞激进。
6 G& ?$ S( F% ]5 z% d( s5 G不曾想,他在一次给皇帝“上疏”时写得过于激进,被敌对党派抓住把柄,大做文章。+ C8 i7 Y4 }) n; _/ ~1 D U4 ]
7 y* q" B+ k6 ?" N6 x* Y7 ^& R# x+ C, I" q! g$ y3 ?4 X
当时苏轼差点被处死,最后宋神宗惜才,流放他到黄州。
1 ?0 W) E8 o1 N1 r, W1 v; \直到宋神宗驾崩后,苏轼看到了重新回到开封的希望。
: W. w6 C/ I9 ^2 w( w5 M+ v* F但没想到,只过了四年,王安石再次掌握朝政,再次将苏轼贬到惠州。. s; m5 x" v: c
9 a6 M; E4 d7 d! [! \: p" t
; H, e: ] G( P5 w; [! p- V本以为这次贬得够远了,没想到五年后又被贬到儋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岛。
6 f% J5 n5 y4 _# l$ a% }当时苏轼已经到了暮年,他坐着船,飘摇过海,来到儋州,其状甚惨。, B. y" C8 |: v0 Z' D- w+ q& f
这在当时,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刑罚。. O( [! `" ?( G' {3 Z
6 c5 N$ D' |$ P- { J d! ^$ _! w) m
2 Z* |1 V1 h6 B3 v. \虽然被贬到了海南,但苏轼依旧乐观向上,丝毫没有把“流放”这件事放在心上。
( m) C2 a$ F! c2 J8 m1 s他在儋州开办学堂,普及文化知识,促进当地民众生产,为当地留下了多段民间美谈。* U2 F; A& g; h0 h: p; Z
直到现在,儋州人依旧将苏轼看作精神图腾,乐观向上。
% m5 s) q' W7 Y! l- T' S, c3 f! \% D6 O% Q5 r
. A1 U% l. `& ]" p
估计苏轼都没想到,他的这次流放竟然让海南岛出了名,据说当时也有很多文人千里迢迢前往儋州跟随他学习。. V* U8 s. i% N8 O7 [
苏轼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即使惨遭流放,也能流芳百世。! ]4 w5 |' @7 c' A3 V% H/ l
既然有大臣被流放,那皇亲贵族被贬黜时他们会流放到哪里呢?
$ v4 H- n# R0 b5 E" A) J" y h9 o, ^
+ k( @& y2 L3 v' X' U V黔州与房陵
3 b. f" u; m- f7 i& s- j+ T. c# Y
2 s9 ^: c% D, s$ m宋朝大都是犯人、官员被流放。8 g9 P- d i% i* m H6 I& X
而到了唐朝,曾有一名太子被流放,这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1 g7 U! @6 J* `) D: T$ Z
$ V0 o' F2 A! f# f6 b
+ ]# {9 r9 i" [6 X# x5 m
被流放的太子也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的长子,唐朝第二位太子——李承乾。( C7 i( q0 X. }4 H# p. z/ y" X3 z
不知道唐朝李家是不是有“叛逆心理”。
1 S, G$ h- V4 ?自从建朝后,先有李世民发动宫变,射杀太子李建成,从父亲李渊手中夺取皇位。6 A% u$ m8 f# y( Y4 ^" z
后有太子李承乾起兵造反,想夺了父亲李世民的皇位。! ?% r: K6 b8 B* U! l
& |# ^. I, ]* p3 z
. T. f8 ]1 {( G刚开始,李承乾十分受宠,再加上母亲是长孙皇后,如果不出意外,必然是唐朝第三位皇帝。
: b5 p8 o8 m5 x8 K- m但意外就是出现了,自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乾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臣子指责。
# W) V8 P! e" ~而且,李世民逐渐偏爱四子李泰,更加重了他的猜疑。
% \" _, T0 A j1 S: y( f- Z
+ E& x; |+ s' I2 ?5 d+ z9 }- S. @. ]2 \
李承乾担心自己太子之位不保,再加上李建成的前车之鉴,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3 Q- O5 H' _8 g3 e' S8 O7 ]: X但是很明显,李承乾并没有他父亲那般实力。
1 B/ M# t/ A% G# Q. m; @2 K在逼宫过程中,事情败露,最终被剥夺太子头衔,贬黜黔州。
8 T- ~2 O& }, |$ u# r- V
& r) n8 Y4 E j; B& M6 Y0 W: I3 U% W$ ]0 S) t4 D# C4 O
同样被贬黜到黔州的还有李承乾的舅舅——长孙无忌。% E. i# E5 d2 \+ z
他并非受到李承乾的牵连,而是在暮年,因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流放黔州。
1 ~) Z$ ~% M+ j; u% d Q5 z结果到了黔州还不得安宁,最终被逼得上吊自杀。' D2 H9 ^& }" m: x) k; R
2 J5 U; p" Z5 ?' p( A. {" H s3 T, A9 g
与黔州相似的还有房陵,这里也是皇家的流放之地。
, m! E8 ]- I' m: P% C不过比起黔州的山野之间,房陵就不一样了,这里依山傍水,气候适宜,而且还靠近中原地带。+ ?8 U9 }( v* o# G: t% r; J
流放到这里,堪比休闲度假。
" }4 `5 t) f( q3 |7 ~; q
4 c+ p: |; M" r, |" u0 h) X7 c. a8 b: L, F3 b5 q
既然房陵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这么好,为什么还会被选为“流放之地”呢?! J4 `6 h( ~' G( Y3 ^4 F# `8 Y a
那是因为流放到这里的大都也是皇亲贵族,甚至是皇帝本人。
5 m1 s7 x% S: h& v+ A第一位被流放至房陵的是赵国君王,他是被秦始皇流放至此,所以现在房陵之地还有赵姓后人呢。! T0 p$ i" m+ \- y3 y& L4 b2 [
8 c S! X! J. P, C( h
- Y, `4 \4 L( ]. u* c6 b. L而到了汉朝,流放到这里的王侯就多了,无论是济川王刘明,还是清河王刘勃,只要是刘氏子孙犯了事,都被流放至此。
2 T- n) W4 z5 W4 O流放至此的皇亲贵族多了,房陵不知不觉中变得繁荣起来。) Y1 D# \9 V( i2 i
因为这些皇亲贵族即使再没钱,那也比寻常百姓富得多。
, F K" U* S, ^, c+ U& r7 t! y
7 m3 j# z8 D' H$ o0 J$ s: t7 E( J+ v: E+ j1 x
再后来,房陵几乎成为皇亲贵族的专属流放地,例如武则天时期遭到流放的李忠、李显。
9 W3 ]2 Y$ e0 N. r2 q, i6 @还有后周柴荣皇帝的小儿子,赵匡胤的四弟……& o% v0 |: a# E2 i
在今天,房陵已经改名为房县,也成了旅游胜地,尤其是旁边的神农架,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1 C9 ^& S i; [ I M) f
3 z8 A7 a2 t1 U4 p5 V2 `, c
3 c" G/ I# o _6 w+ R m现如今,虽然“流放”二字已经成为了历史,但那些历史故事依旧流传下来。在流放路上,有多少人含冤而死,成为一堆黄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