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算无遗策、智多近妖的诸葛亮,也有失策的时候。: x9 [. E. O \& N5 |( M0 z
( g1 A8 Z, }; [3 C& C5 r
4 d! y6 e5 D6 @2 q' F( p& l蜀汉到了后期,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的情况。其实蜀汉并非没有人才,只可惜被诸葛亮给误杀了。
2 f5 t2 P4 |8 y C) H* [: T/ s# i( b& S! e4 H; `
$ s% K `' B6 l7 c
诸葛亮晚年就曾经懊恼过:“如果我当年没有错杀他,也许蜀汉大业已成。”
1 \2 y$ I' h: [+ j4 |& U+ s& ^+ W4 }) y
7 O! z# `* I4 ^
这里的“他”到底指的是谁,无人得知。但是肯定的是,这个“他”应该就是诸葛亮误杀的二人之一。
& @ H! S1 @6 D# m! ?5 M4 x$ h- m% G8 K+ W! ?. F
% s. A l3 Y w8 \" {
错斩刘封' n; f& W! L$ W* S
, r" `( C- C) u( R# R这刘封在蜀汉身份特殊,无他,盖因他是刘备的义子。# c6 W; }9 J T i; t1 W
: }; m% b* G# v& R% `
: T4 v/ o% A/ }5 W2 o4 k& z6 }我们都知道,刘备起兵的时候,已经年纪不小了。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件事困扰着他,那就是后继无人。但是这事情吧,是急不来的,或者说他急也没用。
4 p' F) I6 u: S& y) p/ s% C
; l8 N8 E: y, Y# X( E, N% D& \& n* K: S- x! I
刘备在投奔刘表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闲来无事。他是一个坐不住的人,于是便逐一拜访当地士绅、名士,想要发掘人才,搞好关系。
+ @$ t9 {( V* s3 W' o# {6 [
) ?) y3 z. o& o5 @' l% f
8 \* W0 a t. g1 s一日,他前去拜访长沙郡一户刘姓富户,宾主相谈甚欢。很快,主人身后的一个青年引起了他的注意。此人年纪二十出头,高大威武,一看就是武艺非凡之辈。7 F( |, i- Q/ O; n5 N( `
4 ^+ s5 f4 D; z9 X# Y, [( |
5 w! L; e; ^) h$ w一番询问下来,才知道,此人乃是主人的外甥,名叫刘封。由于父母双亡,现在暂居于此。刘备当即夸了一句:“好壮士。”0 W. q5 G; O& e
* S. B0 c3 v; N
' }* I, c3 l* V后来主人设宴款待刘备,仆人在上菜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菜碗,好端端的一碗肉滚到了地上。, K' ^+ D0 K- |
* p1 u, l/ E0 w$ J9 R: N
8 }! G( k6 c" M主人当即训斥仆人,刘备刚准备劝说主人消消气,只见刘封站了起来,将地上的肉捡起就丢到口里。
1 q9 Y P2 n( y! n0 k( x0 Z: K7 e4 ^9 y( ^+ a2 j
* w& o9 c- X: I7 M, M) K/ O$ Q
刘备好奇地问道:“你不嫌这肉脏吗?”3 ?" D# I' @6 Q. \- _$ D
5 \1 F4 O, G3 w Q7 y
. y0 r9 L3 `! `; D刘邦笑了笑,皆是道:“脏点,干净点,不都是肉吗?现在战乱不断,百姓食不果腹,有肉吃就不错了,怎么能浪费呢?何况我把这肉都吃了,我舅舅就没理由责罚仆人了。大家都不容易,要多多体恤百姓。”2 t: y* U0 W& i1 z x" k
; A3 F6 w3 t" {+ E$ a: T
2 w7 N, r+ f: t2 l
刘备一向以仁义闻名于世,刘封此举恰好符合仁义的做法。因此他对刘封好感大增,恰好刘封父母已经不在,于是刘备当场认刘肥为义子。
i" r9 h3 ?5 G- @! A- T+ o- ^ u" y. L4 \, F8 I
4 [9 o3 C- E# N* d7 f0 n5 u不得不说,刘备看人还是很准的这刘封乃是一员猛将,自从他跟着刘备之后,历经大小战事无数,取得了赫赫战功。, b8 E w4 v N" [* n/ o* f8 O
- x1 \4 z% e- D/ z! M* g
" E2 y2 a; v+ k1 P/ o+ M就连关羽、张飞这些军中宿将都对其称赞有加。毕竟以刘封这般年纪,能有此等成就,已经实属难得。: Z8 k2 G1 T* ]7 Z3 a6 D
5 K' ~5 \: W1 W u7 v. R5 G) i( g' L5 f+ E. ^! u
刘备看这个义子是越看越顺眼,甚至动了立其为继承人的想法。即使刘备后来有了刘禅,这想法也没断绝。毕竟那时候的孩子夭折率极高,天知道刘禅能不能熬到成年?/ E, B {/ m! E- F* M& Q
+ I9 E+ E% N1 _5 B" w( D' f* X
* |7 T. j; r; x9 x3 n4 o5 h$ A/ e
不过刘封这人也是有缺陷的。大概是因为年轻气盛,他过于心高气傲,觉得关羽、张飞这些宿将只是因为年纪比自己大,才名声在外。因此他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不自量力地想要挑战关羽、张飞。
: C& j0 x+ K/ E. \# }5 B
! [" L: x G) |' M8 G5 N& r
3 S2 g9 c. X C' E! {4 O1 V* ^关羽那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主,看谁都是“插标卖首”。鉴于刘封是自己晚辈,他也不会刘封一般见识,直接无视了刘封的挑战。
6 n6 v& y# h- u2 b6 M- k# L
& C! g, r- A$ B7 m) l8 O, P) K% d* U8 k
至于张飞,他担心比试途中伤到了刘封,也打了个哈哈,就将此事给蒙混过去。3 x* Z; |) F, g; e
8 I! o% m! ~' v5 m9 B! x$ ^0 i6 e1 k! a/ y) j7 }8 H& c Q6 o
这也使得刘封更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起来。
?8 y, T& n' ~( y4 C K
$ z: f% S) E2 Z; f, I% y8 i( V o* K$ X5 k
不过不管怎么说,刘封确实有自傲的资格。益州之战,刘封接连攻下数座城池,得封中郎将。
* I5 e7 z" Y2 Q$ m# U4 g( \ J! @1 G0 O, G+ J |
4 r# @( U% E& d4 _# F$ u$ h) \5 c1 X
汉中之战,刘封直接去曹操营前叫嚣单挑。曹操气得牙痒痒,但是曹操的大将要么有要是在身,要么就不在身边,余下将士无人敢迎战。最后,曹操只得嘴炮了一番,然后退兵了。
& D, T2 W# l% l. i6 P3 C5 p5 z& R& Y: D. B8 P* z
3 g# B- F# f2 l
刘备派孟达攻打房陵郡和上庸郡,由于对孟达不放心,于是以援军的名义,派刘封去盯着孟达。由此可见刘备对于刘封的器重与信任。- S! V* x8 u( W1 ] c3 p( U6 f
: Z* z8 Q9 R: V l/ S
" K* w3 D) j- X汉中之战刚结束,关羽便在荆州发起了樊城之战。由于东吴背刺,导致关羽败走麦城。其间,关羽曾经要求刘封和孟达引兵驰援。结果被刘封给拒绝了。刘封的理由是,上庸刚刚归附,人心不稳。此时如果驰援关羽,必定生变。. i0 l3 C9 p% A2 j0 V9 `3 F. p
( H5 S3 Z1 b& ^! s+ y' U% o. J+ _0 x& C, U# v) g
其实刘封说得句句在理。毕竟守好上庸是他的职责,他如果为了救关羽而丢了上庸,那就是辜负了刘备。毕竟他和关羽不熟,他只忠于刘备。
/ |' D: C! \* T9 h: {' e
' Y/ P& L. |( G' a
- F- \9 [: P- m/ O0 _9 |, G此举最终导致了关羽的败亡。当得到关羽的噩耗时,刘备泣不成声。刘备和关羽情同手足,失去关羽,刘备相当于断去双臂。
/ ~' ~4 x) q4 Q& x& q) S
2 ?( Z/ ~' E& |% a# r+ H3 F
* k8 R4 ]1 u! \2 ?4 V6 a. k对于刘封拒绝救援关羽,刘备自然是不满的,然而刘封拒绝的理由也不无道理,何况他与刘封之间的父子之情也是真的。4 D9 O/ ?3 X, y) T7 x
7 g6 }8 G1 ^! I3 l: ^" L/ w" F; K" T
' B- r4 B8 P6 J7 X/ ~# h" z这时候还是诸葛亮的一席话提醒了他:“主公,刘封不死,刘禅这皇位可是坐不稳的。”/ O( Z+ G, I3 Q2 } X% B; a
, u1 O5 T5 F$ Z* x
8 v0 e; v6 u- [" d) g
没错,此时的刘禅已经成年。不出意外,他是可以顺利继位的。义子再亲,也比不过亲生儿子。为了刘禅,刘备只得委屈刘封了。刘备当即下旨,以关羽之死为由,赐死了刘封。
5 ?$ U4 x2 B0 Y/ a+ s+ e! b# h3 N; q0 D" w1 I: V' H
2 y9 V- B& a% c( M/ w1 I1 a2 i而刘封之死,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
% u! O1 u. o4 W7 k/ m; k
( r3 Q0 z, N9 ]' N0 ]4 a6 L) Y, o ~* j- b
挥泪斩马谡
- G2 j4 j' }8 j, t0 y' F
/ e( V$ w& o5 _, V! ]9 q y0 a诸葛亮错斩的另一位大将就是马谡了。6 d! [2 `6 D& j' a
: t R! r: M) N5 Y% @0 _2 G
/ V1 S! Q1 u% N% O相较于刘封,马谡就出名多了。毕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可谓是人尽皆知,即使不了解历史的人,也可以说上两句。2 @0 ^# K( M6 Z7 {- b6 E
& R* e" @4 ?4 X2 ~+ U S
7 z/ l/ L+ y$ P# m4 I: R
马谡出自荆州宜城豪族,马氏一族人才辈出。马谡兄弟五人皆有才名,合称“马氏五常”。- x& }8 T# j5 ]+ A1 O
6 B4 w: Z( E a4 ?. T$ b) |+ C: d2 c# h9 ^7 U
在刘备时期,马谡并不得重用基本上就做着从事、县令之类的小官,最多也就做了个越嶲太守。
q3 t" l6 c8 y6 \# o
" }' W |4 \ m2 X0 o! q
4 `9 {" V5 K6 e% x2 s3 ]6 L! G相较之下,诸葛亮对于马谡可就看重多了。一方面,马谡确实有才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马谡的哥哥马良。% s' t4 M4 c0 B( `- Z. t4 Z4 Z! e, ~
, [# B8 x" ^8 G* {- F) y
4 {* z0 Y( h; e; [5 a2 D3 A7 Q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时蜀汉内部分为三股势力。首先,自然是关羽、张飞这些很早就追随刘备的人。其次,则是荆州势力。最后,则是益州本土势力。
" S0 a2 O* Y0 Y2 t4 C3 T j& c$ ] R$ q1 }% p/ q! Y) {
: x5 [# Q$ @! |3 _8 L7 T6 \8 i+ F而荆州势力的代表人物便是诸葛亮,以及马谡的哥哥马良。二人都出自荆州豪族,且年纪相仿,又都才华横溢。当时荆州有句名言,叫作“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就是马良。
" s3 ]5 r$ c2 M' s8 X
! S3 ~. k/ j+ |. r7 q
2 m* i: W& B) S马良虽然才华不如诸葛亮,但是差得不多,二人交流起来没有任何障碍。更重要的是,马良此人做事严谨、细心,且不居功自傲。他与诸葛亮配合起来,十分默契。
8 L% g. {7 }( D( U+ M, C" k) b" t l+ t! y: E' a7 w
0 e3 Y, \3 M! z9 Y. i1 I( \6 ?对于诸葛亮来说,马良就是自己最得力的助手。
' U7 p# b3 R5 I7 r, y0 B7 J( p$ {& ]) V: y) R( u# v4 f+ I
. f R* V+ F8 u' g- ~" T: D: K5 j! i
因为马良的关系,诸葛亮与马谡关系自然亲密。他把马谡当做自家子侄看待,经常倾囊相授。饿马谡也是天资过人,一点就通,深受诸葛亮喜欢。
2 ?1 l |& W" d& I& j+ Y6 d/ ?0 r( _) s f( u8 [0 }' B" N
1 |' r' i8 e [6 G1 c0 e1 g) a1 {
后来马良在夷陵之战中战死,诸葛亮为此伤心了好久。他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助手,更是一个知己。2 D, M: t4 K4 r/ Q
+ x- {/ e( X7 \
$ N3 T' ~, K( h6 K3 k此后,诸葛亮便大力培养马谡,希望他能成长为像马良一样的栋梁之材。马谡也不负厚望,展现出了过人的见识与智谋。: P5 m1 y C" n0 s( J. Q0 a- h; h
; |0 o2 l/ O$ B7 V; I+ W% B( S1 f0 {9 ]6 \
( a K8 o5 O9 P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诸葛亮才会让马谡去守街亭。因为街亭太重要了,他觉得以马谡的才智,定然能够随机应变,为蜀汉大军做出调整拖延时日。- e: @; ^+ ]" }% ?
& p* T* |) D- y+ X! B' M% \
4 b6 ~" U) v( T" I
没错,诸葛亮压根没指望马谡能击败魏军,他只是希望马谡拖延时日。这在他看来并非难事。
) X, W9 `8 i2 B1 V, w% y" L
- Q5 z* E% }* x! ~2 u
% g/ n5 n! i5 M# j$ x: X结果呢?马谡随机应变过头了,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诸葛亮交代的去排兵布阵。直接导致一天之内丢了街亭,诸葛亮的全盘计划全都被打乱了。9 k( l1 e0 y/ u6 A
" A9 T) W% ]/ i
) c/ X) D' O& f f+ S$ d事后,诸葛亮只得挥泪斩马谡。对此,他自然是不舍的。马谡虽然犯下大错,但是瑕不掩瑜,他确实有大才。但是不斩马谡,军心不稳,后果不堪设想。
7 C8 G2 W' ^! r7 F7 v2 _
3 t5 [3 S N( ~: x/ m0 T
" X1 D. b: q d诸葛亮以大橘为重,只得处斩马谡。- Y; E5 P- @. M" @2 X
3 ?; G% W1 G" s/ b; w& W
# X0 [3 F" n. o
此二人之死,乃是蜀汉的巨大损失2 f3 b- R! F3 m% t9 p
6 v$ s* g+ I9 Y; K- z1 a+ ]先后处死刘封、马谡,对于蜀汉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此二人在世,绝对是蜀汉最强的文臣武将。
* H$ t+ l y0 w, c6 j" D
$ s1 r4 A$ P4 o, Y/ B( B" ~0 O) a' }) ~
先说刘封。此人虽然年轻气盛、心高气傲,但是他的战斗力也是实打实的。《三国志》里是如此描述刘封的:武艺出众,有胆有谋。3 D9 ]1 D( m: g j) Y+ @; m
/ j2 T6 F6 u3 C, Q3 b
' O3 C y3 ]" W4 h
也就是说,刘封此人不仅功夫了得,而且还很有谋略。蜀汉后期,武艺过人的武将已经不好找了,更何况是个会用谋略的武将,放眼当时魏蜀吴三国,都很难找出这样的人。
0 G( ^, Z7 Q: W4 B& N2 T) v* ]3 f$ i+ G5 T) A
* O& z4 m% I6 `( l8 z S9 l8 I这刘封简直就是一个弱化版的张飞。而且相较于张飞,刘封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年轻,还有成长的空间。+ j: h3 o7 y; `2 Y: l5 ^( Z8 k
: `7 V, B. M! M& v" |5 }0 z1 N7 x
: f: l. M6 L& t1 i可以想象,如果当初他未被赐死,必定会成长为闻名天下的武将。& @4 R I' o5 e8 A
0 o0 X5 n: K$ ~2 E% p- H4 G3 E9 |) r0 B$ f$ f) e: E
再说马谡。马谡的才能并不差,他在街亭的表现属于是发挥失常。
' @- }/ ], w$ g0 B2 m/ }5 `' q* |* I' X& J
* B. R2 ~$ P, d& J3 J
刘备去世后,马谡长期担任诸葛亮的参军,相当于参谋的职位。诸葛亮也是人,也会有疏漏的地方,而马谡的工作就是替诸葛亮查漏补缺,确保计划的完美。* {$ \% z: P g. C2 U
: g& U7 w ]4 t6 g2 W
8 D+ K* J6 ?* d0 Y' V. `7 t# [当初孟获叛乱,诸葛亮其实是打算直接将孟获杀了,平定叛乱的。
+ w2 p$ `( H; |, K) y+ V6 v* i9 L. Z9 F. [% \
3 O7 A4 _( P' Q
但是马谡却分析道:“现在丞相正打算北伐,那么后方就不能乱。即使杀了孟获,也无法彻底平定南中地区。后面还会出现马获,刘获。不如施以恩德,彻底收服孟获。只要孟获在,这南中地区就不会再乱。”
& L/ [9 e4 @7 Y8 i8 D% g
7 i# y/ e9 \. W6 y5 F6 a) V8 G4 |& ^6 }! D- m
正是采纳了马谡的意见,才有了后来的七擒孟获。由此也可以看出马谡的眼光与见识都是非凡的。2 j3 Z! _. Y# ?, w' F) U. K, {
5 W7 @! Q8 @$ G2 i- t& o! P2 u, I, s. L# H5 Y+ G5 A' x7 |
其实说来说去,失街亭的责任在于诸葛亮。马谡有大才,但是他的才能在于制定战略,掌握全局。而不是去指挥具体的战斗细节,毕竟他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而且以他的才华,做这些具体的事情太屈才了。: v7 T. c! F9 p" ~1 B( r
' D( B( ?0 N0 Q2 }6 Y
1 B4 M. _ Z- S2 Y8 |
马谡是个帅才,而非将才,他就不该去指挥街亭之战。* f# H: W2 @5 D) F' E
x0 D( S9 j( e& N' H& h% _9 f, {7 J6 ~3 L; K# e o" W$ v
如果刘封马谡在世,二人一文一武。马谡只会全局,刘封负责具体执行、打硬仗,蜀汉岂有不胜之理?只可惜,如此人才,却皆被处死。这才叫自掘坟墓。1 X; ^6 \! `, ?, v+ R/ G- J
) }/ ?4 S) t+ b. p) \/ G& W
" r3 ~6 L9 f, p5 c% E5 @如果给诸葛亮第二次机会,不知道他会不会放过二人。
8 R8 R/ ~ O% H8 _6 v; K# e$ o8 H$ q2 t
% \) y( m, Y+ a& \7 q
参考资料:
4 ] G7 F$ j9 t1 Q# L5 J《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