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C2 I& T, F; j4 @$ n9 s) l% S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国家存亡的严峻形势,我党以大局为重,接受了国民党的改编,将红军主力改编为了八路军。. e. L f0 b5 W
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则改编为新四军,共同参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 n7 H& B! q" I8 l: @9 P' E
然而,在这一历史转折点上,却有一支红军部队坚决不接受任何改编,誓要与国民党斗争到底。9 U( I, ] e3 f( Y1 Z2 f
不仅如此,这支队伍的领导人还数次枪毙了党中央派来进行改编工作的干部,甚至就连他的老上司兼省委书记,都被他当做叛徒给枪杀了。. J4 q% L2 K/ u3 D
最终,这支队伍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几乎全体成员都英勇牺牲,尸骨无存,就连他本人也因被叛徒出卖而惨遭杀害。1 m" E: H, f1 }3 N W3 a+ \" I/ l
/ ~# ]; G# e7 f! _# ^
) Z5 z" m' |' }
不过在他死后,还是被追封为烈士,这个人是谁?他为何屡屡违抗党的命令?9 P. m- ?- A/ I8 a# T
1934年,红军主力北上长征,与此同时在南方地区留下了部分红军和游击队,让他们在各地建立了游击区。
3 f A' P W+ T- L; z对于这些留下的游击队,国民党反动派并没有手下留情,而是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清剿行动。
6 v- @: x+ Q1 z. S尽管面临极其艰难的环境和无数次的“清剿”,这些游击队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三年之久。
# {) b, h K$ p. A, X; b直到1936年底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游击队的处境才有所改善。 V$ O/ h S2 r
* m4 N. A: f* Y W9 R! ?! a
3 y! Z% q3 O( a/ p8 i6 {1934年末至1935年初,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试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以支援正在进行长征的中央红军。# Q- q* j; y, j, A
不幸的是,这次行动遭遇了严重的挫折,红十军团在怀玉山战役中遭受重创,几乎全军覆没。
8 U/ H! K/ N( f' @9 G, ~4 M随后方志敏本人也被国民党军队俘虏,并最终英勇就义。
+ L( V4 m. k6 ~. e在方志敏牺牲后,剩余部队在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的带领下撤退到了磨盘山区,继续开展游击战。
" r) w( m6 x. }然而,这支游击队不久也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中,关英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6 V9 O5 u7 N8 ?4 f8 o% e/ g4 Q6 g0 A
$ [* I2 _% t3 E5 _6 Y0 r# M* i! z0 W e% B7 o% e/ A& v% [
在失去原来的领导者后,这支队伍分裂成了几个小分队,随后这些分散的小队再次集结,但成员人数已大幅减少至三十余人。* }$ X+ u, W9 C. _' ^
就在这时,杨文翰接过了这支部队的指挥权,面临如此的危急时刻,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坚持带领团队与国民党进行斗争。
$ `" w" i7 @! y# k( F利用深山密林作为天然屏障,巧妙的与敌人周旋,不仅保持了队伍的士气。* d% c6 ?% ]7 @
还通过智慧和努力,让这支小队伍的人数增加了十倍,最终壮大到了三百多人。
+ C4 R0 Y& s* t$ T4 J) V由于游击队长期藏身于深山老林中,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杨文翰他们对于外面发生的大事,比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等,几乎一无所知。6 e, e+ _7 }$ w U; w( l
1 T/ t7 _1 D8 F+ n/ U9 q% y/ T9 ~- R& |
在艰苦而残酷的斗争中,他们多次遭遇内部人员的背叛,这些经历让队伍内部充满了不信任感,于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的悲剧的发生。- B0 L$ H4 C* y4 n
1937年2月,国民党派人上山,宣传国共两党已经放下仇恨达成合作,在这样的时候,中国人不应该再自相残杀。3 d% M& ]/ x, V1 @6 ^
而是应该共同抵御日寇,所以邀请杨文翰下山一起商量怎么共同抵抗外敌。4 \# M5 F& ~: m# S
对于这个消息,杨文翰半信半疑,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先派遣一支小分队前去探查情况。
9 N* T+ v' l& ]! |然而这支小分队却不幸遭遇了国民党的伏击,导致十余名队员牺牲。
8 n; e( a4 v1 g$ A2 p6 `: \% ^6 Q0 m8 c1 Y& x0 A
. B" Y* v) [+ z& ]4 v
得知此事后,杨文翰怒不可遏,明确表示再也不会相信敌人的任何承诺。- t/ l- I4 a8 Z) x2 u
这样一来,后来就连党组织派来的人也遭到了他的怀疑,甚至被误认为是叛徒而遭到杀害。
0 h% p) J; C6 N( l( z5 X8 M, u中共南方分局的领导注意到了这个部队,他们连续三次派人上山传达党的新政策和方针,但每次都被杨文翰当作叛徒给处决了。& @6 H9 t, v% T' {3 d4 i
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最终,他们决定第四次派人上山。/ G, T& v2 D* |
且这次派去了杨文翰的老上级关英,希望能够说服杨文翰,让他重新信任组织。
/ R) ` p F4 E4 ]; S8 P* |6 }7 Y
1 e3 J0 A( [ s, V3 M7 P# Z
" z4 ?9 M" p+ h9 |. b* h% i" o关英是皖浙赣地区的省委书记,也是杨文瀚的上司,在和大部队失散后,他立刻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 I% B+ U, W) ~1 ~8 L
为了不引起怀疑,还开了一家小小的榨油店,假装自己是个普通的生意人。7 f; N- e" y( V
这样,不仅能够安全地藏身,还能悄悄地关注外面的形势变化。
0 L3 R: V# I0 w* I7 }& l! ?后来,当他听说国共两党开始合作的消息时,关英觉得时机到了。于是,赶紧去了南昌,并在那里找到了党组织的人,重新接上了头。
* o& s' A$ G+ P+ b O在得知杨文翰的情况以后,关英主动请缨,以新四军代表的身份前往山中,试图劝说杨文翰下山。
" f$ C# W) \ A: D0 m6 @! R, g e" i
9 u. F% e- p$ Y关英是杨文翰的老上司,按理说,派他来劝降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毕竟,别的人他不信任,但老上司的话他总该信得过吧?3 C9 E: S z6 \0 R
可是谁曾想,杨文翰还是那么一根筋,竟然直接把关英他们给枪毙了。
. \! k% ]. m; D. z8 N+ K ]# _% W原来,早在关英上山之前,杨文翰就已经悄悄派人对关英进行了一番调查。
0 {& M* e, Z- F他听说关英之前在跟红军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之后,在附近做起了榨油生意,这事儿就够让人起疑的了。# V ~- H0 N6 H! ]" U
更让杨文翰心生警惕的是,关英在上山劝降前还被国民党那边接风洗尘,设宴款待了一番。6 Y# d( n$ q/ J) J2 A/ i
& u" G7 \( J9 p3 D
% P8 @& \2 Z3 {$ {杨文翰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怀疑关英很可能已经投靠了国民党,这次上山的目的就是想骗他们投降。2 G; Y6 L4 V0 ?
在他看来,如果关英真的是叛徒的话,那就不必客气了,果然,当关英上山后,便向杨文翰传达了国共合作,以及要杨文翰带领部队下山接受改编的命令。4 d5 z# Y; N7 k! r$ c Q; W
杨文翰根本不买账,反而更加坚信之前的判断,即关英已经叛变了,于是,果断下令将关英绑了起来,并对他进行了搜身。
; U ~4 v/ n" A& O" I( }$ _果然,他在关英身上找到了200元大洋和一枚金戒指,杨文翰认为这是关英已经叛变,被国民党贿赂的铁证。
8 x- G8 X9 P1 V6 ?% `! N3 ~关英坚称这些钱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党给的活动经费,但杨文翰根本不信。
% f" H2 X2 L; w6 P' ~# ~: V6 o
4 m8 A& Y/ {) f! l6 M7 f
" i) j; w2 w4 L* y随后,杨文翰派人对关英进行了严刑拷打,追问他是谁派来的,为什么要背叛革命?
/ |3 x l* }7 M, i平白无故之下蒙受冤屈,关英表现得非常愤怒,大声斥责杨文翰违背了党的纪律,已经不配被称之为共产党人,将来必然会受到党的惩罚。
1 u/ @' g9 X" Y& f j# _2 ]9 G这一番话彻底激怒了杨文翰,毫不犹豫地下令将关英和其他三人一同枪毙。
& e# p9 Q4 b/ y可是,在杀害了关英他们之后,杨文翰脑袋也逐渐冷静了下来,他开始回想起之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感觉越来越不对劲。
6 [, r3 a) p2 z3 A @ m$ i1 O5 t2 e毕竟,这已经是第四拨被派来劝降的人了,难道每次来的都是叛徒? M; z/ y, V( f' v# Z: n( J
4 d# ^* k8 k* e
; o% Y3 @ J! y
于是,便立即派人下山前往南昌的新四军办事处了解情况,新四军得知杨文翰枪毙了关英后,愤怒不已,严厉谴责了他的违纪行为,并命令他立即下山接受改编。, q' K- N7 d% e; ?
或许是因为外界形势变化太快,杨文翰难以适应,对此,他只是表示:“不见到红军大部队,我决不下山。”
8 J X' D% }, J# h( U从那以后,杨文翰坚决抵制红军的改编政策,继续在山中与国民党军队打游击战,并严格执行之前的土改政策,打击地方上的土豪劣绅。
8 X) c# T2 K+ J# f9 A1 A4 B7 b" ^最终在1943年,国民党当局对其进行了围剿,因为遭到了叛徒的出卖,这支部队最终全军覆没,杨文翰也被国民党残忍杀害。5 B2 S. j0 r# Q8 g: \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志和历史记录中,杨文翰被认定为烈士,因为他长期坚持革命斗争,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
: y2 ?; r2 N$ n1 C3 n, a1 [
- X/ W( e5 `2 E
* B( E2 @% B6 w T! t然而,关于杨文翰的历史评价和他的烈士称号,一直存在争议。% {$ M% { o( K0 K! y
在抗日战争期间,杨文翰坚决反对将他的部队改编为新四军,这与当时我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不符。/ d; {3 P- t b% Y- \1 r! {
不仅如此,他还对党中央派来的干部采取了极端措施,多次枪毙这些干部,这种行为在党内被视为严重的违纪甚至叛逆行为。% a/ \7 q. D. Z
但不管怎么说,杨文翰在主观上对革命事业是忠诚的,甚至在被国民党杀害之前一直大喊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这说明杨文翰的革命精神不容怀疑。
8 w: O) n: ]* y0 q信息来源:3 d& i6 c* i' {# q3 k. A
J; @# O8 `) ~7 s+ U
毛剑杰. 最后一支红军游击队是如何消失的? [J].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5, (02): 42-43.2 v" d/ n% [5 K) Y! U R
《人民日报》海外网:. M6 f$ C* {( I5 x0 e4 ?. l- I
中国新闻网:《揭秘:最后一支红军游击队如何消失》. B. E1 G& |* n4 x
中国军网:《杨文翰:最后一支红军游击队领导人》: P9 h% b+ o# N)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