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
/ O; L0 k* `+ J6 \, `# [可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中,却出现过许多无法解释的巧合。4 Q4 n- \/ A7 A5 v- [
3 C+ `* r% [8 X9 Z
5 U9 @6 [% F3 Q) ]# ~譬如朝代更迭的原因,不外乎统治者的昏庸、篡位者的野心等。- ~- W: m# z! F, a2 f; ^2 S
但你知道吗?改朝换代不仅局限于现实因素,还透露着十分诡异的巧合。! u% P4 M5 y4 \+ R+ }3 z3 e
7 q# x! o Z2 }8 m' D
& \" e$ F% D E
可有三个巧合却让人毛骨悚然,让人更愿意相信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轮回圈。$ F9 l, i- e7 A M! Z$ r7 Q
一、年龄与城市
1 s0 q2 x, K: b! V" L' N! O2 U8 U+ T/ a) r
清朝的历史,似乎还在我们眼前。' s% d( S+ N( J/ `$ F, v
尤其是清朝的丧权辱国行为,现在提起来依旧令人愤怒。( T- O `. _( x' u9 j
4 o- e' r# u5 I$ ?5 d% w3 ]/ g z* f6 N) j$ n
在清朝的起步和灭亡之中,也隐藏着令人不得不深思的巧合。
- z' ^- N. g. n* i9 F5 N" E, |2 g) v努尔哈赤被视为清朝的开创者,正是他带领着族人走向辉煌,在寒冷的东北建立了政权。, ?1 j Q' P) L/ t4 I
- V5 P& g8 z' o/ j0 e y9 `! C: G% U. Z2 P {* G* ~% D9 t/ E
辽宁抚顺,普通的东北城市,是努尔哈赤的出生地,也是后金政权的诞生地。
+ U- \- m4 R7 [% ~所以在许多清朝皇室的眼中,抚顺是清朝的开端,犹如圣地一般象征。
- @9 u. H/ i9 s% c5 l) z" [7 g5 T; B6 {6 ~: g% E
' o. B; g1 C- j3 B5 P不过这座书写了清朝辉煌的城市,也见证了清朝的落寞。
4 N2 M0 V# x6 G4 O+ S9 {5 N1 X0 E溥仪被赶出北京后,因为鬼迷心窍听信日本的鬼话。
2 J5 c1 F3 R3 m5 E3 ]7 \8 p$ S在日本的帮助下建立了伪满洲政权,以此来满足重新振兴清朝的美梦。2 u. ]( N, i- B; R* b
1 D1 }, k! a9 A$ P, R
- Y* [0 F3 a- E9 d' ]6 S
只可惜梦境终究有被打破的一天,依靠外界力量获得的权势,早晚要还回去。
0 I4 y+ z: w5 I! I) v9 F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溥仪的美梦轰然倒塌。# S1 E+ E& j+ J4 p1 H3 c5 q* @
为了防止被人民清算,溥仪原本打算逃到日本生活。
+ X" x9 D% Z; s8 j9 z; x8 m3 p1 i/ w; E& w
; B; h! f1 Z" Y7 B4 W2 R
没想到在抵达机场后,溥仪直接被抓获,最终被解放军关押到抚顺战犯管理所。$ c% i* m6 g" J8 ?) d6 P) k
努尔哈赤从抚顺出生,溥仪在抚顺被关押。$ Y P6 C5 ~. h- Z$ `- V
这个普通的城市,见证了清朝的诞生,也参与了清朝的灭亡。
|) ^' A7 i8 u8 w2 K6 G. v( y! P8 z- z! ]. M( Q2 t
$ t; V5 H! @+ B
除此之外,清朝的初代皇帝和末代皇帝的年龄,同样是令人惊讶的巧合。
, S$ ?7 N) {( d' p, j努尔哈赤虽然是清朝的始祖,但清朝第一任皇帝却不是他,而是顺治皇帝。
9 e% n' I* u9 s w$ q' [- {- j4 X' f0 d0 o) f7 j6 f
- {, f" v" }* Y' R当时的多尔衮权势熏天,为了不让皇太极的大儿子继位,便辅佐了6岁的“继子”顺治上位。
! z3 _, L: h& q: e这位还无法照顾自己的小孩子,就这样成为清朝开国皇帝。
# n5 I% H3 {' ?: A7 Z# g& g" X9 y& }# |/ B8 q" X$ a1 S; \/ Y$ G& o b
$ U# C0 |" i2 P4 l( |! q7 j' K
只不过他的一生都无法摆脱身上的枷锁,内心更无法接纳自己的身份。' {. g: ~% M' g- B* Q E5 s
几百年后清政府摇摇欲坠时,一位6岁的小皇帝同样引人注目。
, o- N0 G+ c3 _1 H4 m. z. I与顺治的开国不同的是,6岁的溥仪选择退位。$ l2 {( l! y1 g! ?3 l
% N7 o6 c: p: W* A) O, |$ x4 A a ]; t4 w: h' x* D! u
同样的城市,同样的年纪,却对清朝造成了不一样的影响。2 R# Y! [+ W7 F, r
清朝的历史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着,充满了无法逃避的巧合。8 F0 B- g7 w/ m- e, b
4 }, [4 a- l* ^9 z$ B+ V$ Z5 i) F, I8 |. M, M. b0 X- e
除了清朝以外,秦朝同样没有逃脱这种巧合。& W- W. U5 v' ]4 a5 |8 Y! N
二、亡于二世之手的朝代* H1 M! {' A; H
; \- i) C+ y; k/ W) b8 Y
越是探究秦朝的历史,后人对建立丰功伟绩的秦始皇就越是崇拜。
4 Y- Y7 A" {# M" K& ]4 G3 X3 Q% d7 h在那个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里,统一文字和度量衡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8 b+ h, x, ^" ^
8 Y' |: @6 G/ K
" i2 c/ w( o/ e H可秦始皇却用前所未有的手段,以及超出那个时代的思想,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
: E& N4 I5 [+ h6 K也不知是野心太大,想完成的事情还很多,还是秦始皇也受到那个时代的局限性。" V m+ d) e$ p. e) {8 q
' S N& v+ r2 D: T
3 v# Z5 {- s0 K5 k
当功成名就后,秦始皇也开始追求虚无缥缈的仙道。
; ?' F7 T& v4 } D9 A劳民伤财不说,还被所谓的仙道毁了身体。
# `- C; h, ]" C一次出巡仙山途中,一位方士给秦始皇带来一句话:“亡秦者,胡也。”0 j9 @$ Q( H) ~1 x* y
' j0 K+ i/ y+ T7 O# k
: S$ q& o$ p8 A秦朝边境生活着不少少数民族,匈奴就是其中最凶残的部落,经常来到秦朝打家劫舍,因此被称为胡人。
3 x u; h( s- N9 F8 h! c. U* q看到这句话,秦始皇先入为主的认为,匈奴人会对秦朝造成威胁,甚至覆灭统治。$ f9 }- |3 A% k5 |9 r5 _! V T! r9 X- t
1 n# t }: h$ T* H- e( ?! c
8 J2 e& j( c. r( a0 R; [% O; \9 t为了让秦朝长久流传下去,秦始皇赶紧派蒙恬率大军围剿胡人。
5 i4 k8 `' H7 \4 B4 l$ ?4 O+ ^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长城,以便及时发现胡人的入侵。" T4 V c6 b3 E9 Z
但结局注定令秦始皇失望了,即便解决了匈奴的问题,也没能阻止秦朝的灭亡。4 \$ P0 | d7 [3 g7 a5 `
) t' X) `! M& D& R1 Q& t( E ~. [% Z% Q: n( e7 O: a
因为谶语中的“胡”,指的是他的儿子胡亥。( u" K7 p; d( K# L
如果当时就告诉秦始皇真相,或许他怎么都不会相信胡亥能覆灭秦朝。4 O$ G0 I0 B( l% E& l' A3 ^
因为他根本不会将皇位传给胡亥。
! j2 ^+ F3 Y3 ~- L" G: l; N* h7 y- f3 }$ |
3 `! H9 h2 D' g在他心中,自己的皇位一直想传给扶苏。
2 ~+ c0 p* K F7 p在病重之时,秦始皇给扶苏写了一封密信。" `: U' \- r. N0 l9 y
让他处理自己的身后事,还盖上了玉玺,基本可以确定秦始皇想传位给扶苏。
! h# {0 x. Q& o9 ^+ x
4 _7 ?/ Q4 `( i) ^" L
" _4 j- I5 D5 ?2 |4 M只不过在赵高等人的阴谋诡计下,最终让胡亥登上皇位,扶苏则自杀而亡。
' z8 y/ E6 m- ]& W. C2 F, {5 X上位后的胡亥并没有父亲那样的能力,反而一再增加苛捐杂税,任由赵高等人争权夺利。$ T, N. f3 l% E I; N, E* j
4 w4 j( l2 |/ f g6 U; [3 J( q
7 n1 r; Q1 f3 F; _& h1 Z* Q
秦始皇征讨匈奴修建长城埋下的隐患,正威胁着国家的安定。
- I2 V; H6 ]1 u; T% Z如今胡亥的行为犹如一根导火索,彻底点燃百姓的逆反之心。
: U+ A( r; w: }& C/ A2 `* Q# ^2 G0 N8 c9 H
2 @& \. C! ^9 i' N# _- |; C秦始皇原本想保卫秦朝的行为,最终加剧了秦朝的覆灭。
# _% l0 i H+ K7 s胡人没有覆灭秦朝的统治,反而被他的儿子败光。7 C( I5 Q b4 w+ G! c7 S2 M& F
5 W& s& y% X8 ?# j" `; C
9 N; N9 |) a. e1 S4 L q
如果当初不征讨匈奴,也不修建长城。
9 c: N- G6 r) W# M$ W. e或许百姓没有那么大的怨气,秦朝也不会这么快就灭亡。
0 e: x+ x, X' |3 X9 A9 P
& y, t% z- P) ]7 l3 N |8 S6 W8 J7 q+ c" m$ c1 I
相比于秦朝和清朝的灭亡,汉朝的覆灭则充满了神话色彩。
9 \% I' |4 Z" T! t& J, p0 p) b三、神话般的巧合
: d# d. g/ \- M. C: j; a
+ i. m& A; M8 a/ G& S" n2 ?提起汉朝的开创者刘邦,大部分人心中都会想到一个善于用人的地痞无赖。
: b* w9 Y0 a/ O% j/ S; N' a" }( ]: Z% l
) m3 O) Z- m) G3 q2 Q2 @
正是凭借着“吸取建议”的优点,加上从不顾及他人评价的无赖行为,使得刘邦建立了汉朝。
) P& D& r. ^: R8 b9 d6 U- S0 Q# C不过在汉朝历史上,一位名叫王莽的人从天而降,将汉朝切割成西汉和东汉。
; x7 k. z; O9 {6 I' a7 W+ }3 _+ V! f# _3 c
4 b, N+ I; o5 e; W' a3 \/ \
虽然这个新王朝只延续了15年,但成为汉朝毒瘤般的存在。2 x3 G3 A8 z% t+ Y& K, Q" R
而王莽的出现,却是刘邦一手造成的。6 c2 e1 o% {, O8 V0 ^
起因是刘邦看守劳役不力,一旦被发现就会处死。" X/ f; ]' ^; C' B6 Z( Y7 B# Y$ C( q
9 p- i" |$ a. e* x0 Z
/ P1 Q: G3 d% K- K% T. c横竖都是死,不如直接将人都放走。
9 E8 H4 I+ d6 p9 f4 l0 I% Q就这样,许多人感念刘邦的善良,留在他身边当帮手。
( O: h, z; F V% }( T0 u6 m
/ t, Y- L5 `' e7 t! d3 p9 ^2 b; J; x/ h- e, b& G/ Y, n
而在法律上被判了死刑的刘邦,干脆带着大家一起造反。0 l. I' H/ E& |) s: X! N" A. \
在芒砀山前,一条白蛇阻挡住刘邦的步伐。
* Y: ^' y" d9 [" B5 M2 l6 a! e刘邦为了彰显自己起义的决心,直接带着武器要斩杀白蛇。
3 n: _7 [4 X* _) M% c/ r+ N' o( h9 y4 h. g
3 p( D5 B5 e1 b1 y' _/ q没想到白蛇竟然口吐人言,威胁刘邦不要砍自己。+ Z2 ]% n# z7 ]/ N' m* w1 @% |
不然刘邦砍他哪里,他就要夺了刘邦的哪里。3 U8 `9 _2 [. V1 R
3 I& O$ N- Y- F, Y2 ^
9 }$ v" u& i; @
刘邦对于白蛇的话不屑一顾,将白蛇拦腰斩断。
+ ]( s& g: e" A+ o+ I( U, o& p7 j甚至还用这件事为自己造势,扩大自己的起义军,最终建立了汉朝。/ f1 d- B1 a3 f8 W1 S7 b+ w
3 b' R. q+ J$ t
' c( F! X* [! u6 a. G而王莽的出现,则将汉朝统治拦腰斩断,如被斩杀的大蛇一般。
3 C8 a) A5 V8 N/ d0 B/ s/ ]莽的读音又同“蟒”一样,所以王莽又被人称为复仇的白蛇。
2 Z: R& s5 c# l* W# R2 F/ Z1 z: k% R1 B刘邦将白蛇一分为二,王莽就将汉朝从中间斩断。$ n4 w8 k2 {: v- ^( a& x
1 S. h8 g6 V R& d- V: J2 i2 m
! ?) N! g, J4 s$ g" S( g9 q6 L从唯物主义角度来看,王莽同白蛇没有任何联系。
! r+ Q% c3 }7 z; a- ^+ G, L4 I! }可这件事却太过巧合,难免引人遐想。6 n" j4 R: V0 Y9 r* h+ J
但世间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巧合,种种巧合之下都隐藏着必然。
) w& D1 p8 K1 ~. K
W4 b7 u& [. g4 I4 X5 X9 ]
5 s8 @# F, M" T4 n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不论是秦朝汉朝还是清朝的灭亡,都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N b! _( Z5 ~: G# B7 |
只不过这些神话般的巧合,都是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罢了。- Q, ^' s, g X7 C f% h7 s
对于历史上的这三种巧合,你有什么想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