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

[复制链接]
查看7256 | 回复0 | 2024-7-4 02: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产客机C919自2022年底交付以来,到我写这篇文章的2024年6月,一共交了6架,全在东航。

2 v( I/ z4 q) m  |( a& I) G6 f3 Q9 a  B8 C- z& U' G- s' T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jpg
  J% @/ |& }; a$ N
飞的都是热门航线,上海到北京、上海到成都、上海到西安、上海到广州。

- L6 U6 K* X  C% Y0 c2 [
有人就想知道,919这机子也飞一年多了,它到底好不好用?

' K% u- C; P2 G! Z
这个问题很实在,但这咋衡量呢,咱也不好给东航打电话,问人家对飞机满意不满意。

) U3 S5 t0 p& F3 [
我想来想去,就想到一个公开可查的数据,飞机的出勤率。很简单,飞的越多,应该就越好使。
1 O1 c2 g9 \2 O6 e5 T* r! s
C919已经交付这6架,注册号分别是B919-A、B-919C、D、E、F、G。
$ o+ I' P- B- e# P# g. U* s
首先,已经飞了一年半的首架机,B-919A。我查了它5月20号到6月18号这30天的飞行记录,一共飞了33趟。掐指一算,差不多平均一天飞一趟。

8 ?7 E/ b" V: P8 ~, N8 V/ f* T; h" C5 F0 p3 ~: U/ t3 t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2.jpg

, O0 v0 c+ M$ b5 F
看到这个数据,我心中一阵拔凉,这一天一趟也太少了吧!
5 q; T$ W* ~6 i4 ~% a& w
仔细一看,之所以这么少,是因为5月20号到6月6号这半月,飞机根本就没飞。

2 y6 p" y3 B5 O9 a% n) C
正好奇咋回事呢,停飞这么久。就看到华东民航局在6月11号发的消息,说919A刚刚经历了检修,而且是飞机检修里面工作量比较大的C检。
& H- [: j. x2 `8 _; o( z& J$ a

  l* J) r0 e( z1 ]' l" ~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3.jpg
* U, _  {1 o2 y( {; f
家里面有飞机的人是知道的,客机的检修分成A、B、C、D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检修间隔越长,也越费时间。
# _9 r3 H: E+ ~1 T( F6 X

; o  {' |& n9 @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4.jpg
! P  A2 E: i5 J
A和B属于小检,C和D都是大检了。一般情况下,飞机每隔一年半到两年,就要进行一次C检。这个过程,熟练了需要八天十天,不熟练了半个月二十天都很正常。

" ?  o% j# k: j
刚刚说了,C919首架机已经飞了一年半,也确实到了C检的时间了。

& M1 u3 ^; S, r1 t9 F
为了统计准确性,那咱就把检修的时间跳过。检修之后正常飞的6月8号到6月18号,B919-A共飞了31趟,平均每天3趟,没有停飞过,最多的一天飞了四趟。

% Q; i. i  Y% J1 h5 X
同样的方法,2023年7月交付的第二架飞机B919-C。5月20号到6月18号,一共飞了59趟。平均每天1.97趟,最多一天飞了4趟,最长连续停飞时间6天。

8 T2 U/ n$ y8 o' j
0 Z2 J5 r$ ~( q6 l6 o/ T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5.jpg

. o' n; Z+ N+ X2 Y1 O
2023年12月交付的B919-D,平均每天飞1.9趟。最多一天飞四趟,最长连续停飞7天。
: M2 j7 T0 i7 S

, s8 e% ]' a4 J  k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6.jpg
; o; F1 Q3 Y& n
2024年1月交付的B919-E,平均每天飞1.5趟,最多一天飞四趟,最长连续停飞9天。
: j: h+ T1 j4 e' `

: [2 f9 n6 N3 R3 d5 ^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7.jpg
' p! x" Q$ s. u# H" z
3月交付的B919-F,平均每天2.6趟,最多一天飞四趟,最长连续停飞4天。
- V  W/ _6 u7 r8 N8 {

; \2 o. a; l' A- @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8.jpg
+ i0 n5 m7 t  ?1 }
5月刚刚交付的B919-G,上天以来平均每天飞3趟,最多一天飞四趟,而且没有停飞过。
- v# l  O# u" @0 D3 \, d+ M6 J; I

$ a" C) M* X; k' n; ?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9.jpg
7 G* F- H, x8 a/ Y( V  [
作为对比,我还找了东航手里另外两架飞机,8.8年机龄的空客A320,注册号B8229。以及9年机龄的波音B737,注册号B1790。这两款飞机是全世界最主流的窄体飞机,也是C919的竞争对手。

. M5 O' L# p  n, o8 J
% k0 P% X. f0 G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0.jpg
& u# ~5 {4 f$ v, W6 v0 ^6 u
A320,平均每天飞4.3趟,最多一天飞6趟,最长连续停飞1天。
" c; B( [  K! v9 A# r' H
( a$ H6 ]0 n% _) {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1.jpg
+ a/ c% ]% i, d# D$ q( _
波音737,平均每天飞4趟,最多一天飞6趟,没有停飞过。

% k: g! @) g- g' i2 b1 t) j& i* j+ J5 f7 F$ Z5 G% k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2.jpg
0 R6 s( i; S3 q" `9 U: n8 ?; B$ q
这些数据一对比,还是很明显的。当前C919相比737和320两个前辈,出勤率还是偏低。停飞天数多,而且正常飞的时候,飞行次数也偏少。
. L( E' e/ t. G7 v9 T# g+ d+ B
: l2 c* z& i- |9 Y' z  ?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3.jpg

! t* \  H; I  e- q( m' \" P: R
以919现在飞的上海西安航线为例,单程大概2个小时。飞机如果铆足了劲儿飞,可以飞四趟。早八点上班,晚十点下班。想飞第五趟不容易,那就干到后半夜了。

1 k5 y3 Y+ Q& v) I+ S: v
3 x3 Y+ g0 b% B( d7 @1 \7 V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4.jpg
8 }0 g. F5 g0 ?4 D( g+ Y- E
刚才我们说的A320一天飞惊人的6趟,你看它怎么飞的。早上六点半就出发,一直飞到夜里11点,两趟中间时间最短的只停了50分钟。我看了都心疼,生产队的驴都不舍得这么使啊。
4 S! F1 Z/ e4 i5 O
6 r8 H; M) z& Q# {( Z7 h2 F! k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5.jpg

& L4 B( j( V$ i2 ?4 v5 g
上班更早,下班更晚,而且航线也非常灵活,革命一块砖,哪需要往哪搬。比如这6次起降,它就飞到了海浪机场,你知道在哪吗?我也是查了之后才知道它在牡丹江。

4 B+ {4 \) P! k* x' \$ |+ f" k0 G
" n1 G1 h$ j/ i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6.jpg
$ d7 q/ @; p& }/ I/ E7 n' j# O9 d
然而现在C919大概率是不适合往牡丹江飞的。因为你机场要先有对应机型的地面保障队伍,像签派、机务、以及航材航油之类的,我飞机才敢往那飞嘛。

" E9 h8 @4 J9 J
但现阶段,C919的保障网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还需要时间。这也就导致C919只适合飞目前已经具备能力的部分大机场,做不到指哪打哪,见缝插针。不能一天飞6趟,甚至7趟8趟。
3 A& O. t6 W8 R8 P
6 i0 d$ z* N% k) r3 M- D1 v1 b1 ^/ h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7.jpg
, X) e. [: A+ u, _
长远看,提高飞机的可靠性,让飞机本身更加皮实耐操,同时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搭建起来C919的运营保障网络,是新飞机上天之后的慢工细活。
+ U% m* I3 K6 S. _  b
好了,辛苦找的数据说完了,下面讲点儿硬的。初中二年级以下的观众可以先去吃饭了,可能听不懂。

# e; F6 A. P0 P( h% X- A' u
前面我拎出来飞机每天的起降次数作比较,除了它直接影响航空公司能不能赚到钱,能赚多少钱。还因为起降次数对于飞机来说,也是个很重要的数。下面展开说。
# Y4 |3 q* t: }/ B- g
一架飞机的寿命,通常看三个数。第一个是咱们最熟悉的自然寿命,比如最多能飞多少年。对大部分客机来说,自然寿命大概就是30年左右。
# L5 t: r7 v3 P, e/ F% c
第二个数是飞行小时数,这有点儿像你汽车的行驶里程数。对于C919这类中短程飞机,设计寿命大概是90000飞行小时。

- S$ L# Y% @. O+ K( \
第三个数,是起降次数。一次起飞加一次落地,这算一个起降循环。C919的起降循环寿命,是60000次。
9 `2 n* v6 C; z# M3 I9 V
这三个数无论哪个先到,飞机都要退休。

6 W* L+ f+ P3 W4 `
很显然,航空公司买飞机是用来赚钱的,它当然希望自己的飞机是因为飞行小时或者起降次数到了退休,而不是自然寿命。

; g9 _; e, S- N0 r0 X$ [+ g
但刚才那三个数据你算一算,C919就算在30年里面每天不停地飞,它平均每天飞8.2小时,飞行小时寿命才能跑赢自然寿命。

5 e/ {  {4 y0 R$ [
平均每天飞5.5个起降,飞行循环寿命才能跑赢自然寿命。
% Y0 K8 t! W* \9 d
' q# Q5 ?* d  b) ^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8.jpg

4 N6 f6 |4 ^, a2 z0 s. B- A# m
8.2和5.5,都不是小数啊,而且还是以飞机每天都飞为前提的。换句话说,航空公司买了飞机,就要把它当成生产队的驴,要尽量多飞,和时间赛跑。

* G% i+ u1 B' K7 F5 b( G( d& [% E
那飞机为啥要讲究起降次数呢?让人有点儿费解。毕竟你很难想象你买一辆雅迪或者比亚迪,却被告知你最多只能启动5000次,完了就要报废。
5 B* I3 v' B* i2 I+ X' z5 A
这就要从客机的使用特点说起了。现在天上飞的,除了那种小的通航小飞机,所有客机都是增压的。
2 k5 n& h5 U' E% t" Q2 D
& d' X) r0 u% o9 G; k8 B4 p6 q$ z$ L( t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19.jpg

2 D- H) c! f5 {0 H% Z6 i
不然海拔太高,空气太少,乘客憋得慌,会骂娘的。给客机增压的意思就是,飞机机身是密封的,不会漏气,然后靠飞机空调往客舱驾驶舱充气。
+ y' ^& m" n' _, D7 M: @# n$ ~
7 W: j; M8 M7 d$ D0 f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20.jpg
2 ]! b+ {' V4 v: H
这个过程,飞机就像气球。上天之后充气,下来之后放气。那很显然,飞机机身就会面临膨胀、收缩、膨胀、收缩。
, F' n# l2 W$ L7 z2 `* H
这每一次膨胀的量,都远小于材料的应力极限,不会拉坏。但是重复这样小范围的拉伸,零件也扛不住,会坏掉。专业名词,叫材料疲劳,也就是咱常说的老化。

7 _# h$ q& m! ~) j& t" j
8 `, t$ j; W4 b5 Z+ N. i7 n$ o/ O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21.jpg

! n5 S+ B+ r& ^2 f4 y5 R8 Q
疲劳是各种材料的本性,包括你结婚吹的气球,它的橡胶材料也会疲劳。你要是哪天闲着没事儿,找个气球重复地充气放气,即使吹的不是很大,慢慢的它也会毫无征兆地爆掉。

  W- [3 }5 L6 ~3 \% |4 \5 I/ O+ q
疲劳啦,绷不住啦。

+ Z" \% k7 a( q) R6 U+ _
话说人类真正重视材料疲劳,就是从飞机开始的。1952年,英国人投入使用了人类第一架喷气客机,德·哈维兰彗星客机。

, |8 q2 @+ E* p: W" `+ B' j2 |6 C3 T+ x9 d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22.jpg

) _. g. s4 O" D4 I/ R- m, u
这个飞机装了四台涡轮喷气发动机,那叫一个有劲儿,飞得又快又高。高度上来之后,那就必须要增压了。
# |0 s+ N; B& s" l- K, b
/ A- G  m* K+ T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23.jpg
; o- t! |( Z8 O7 t
结果飞机飞了没两年,接连发生了好几起空难。事后调查结果,就是飞机机身的反复充放气,造成了飞机窗户那里的金属疲劳,裂开了。
/ d' ]1 @( F1 A
: P* o0 S, `4 Q" m0 D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24.jpg

# V, H2 t5 u8 ~1 J% a  v
之后苏联在研制战略喷气轰炸客机图104时,也吸取了这个经验,把机身窗户做成了圆角的,防止应力集中。同时还把飞机塞进了大水池里,循环充气,做疲劳试验。

- r6 K8 p0 D# l2 q" l! h
2 j" }3 ^! K0 Q: |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25.jpg
& A4 m1 H7 J1 ~. h; r& L2 O
如今,各行各业都认识到材料疲劳的危害了,也发展出了材料学的细分方向,来研究疲劳。

: _: U0 m( B( L! \1 J! K
但说实话,人们对疲劳的研究,还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工程设计领域,想算清楚疲劳时间,不容易的。

/ @: X, _* H/ `8 I7 h% T1 T
网上有个说法,在如今的经典力学领域,人类还有两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一个是流体领域的湍流问题。另一个就是结构力学中的疲劳问题。

# s" j" T. q4 P! ^" c
说白了,就是疲劳寿命很难算准,想给出准确的寿命值很费劲,差一个数量级都不夸张。所以疲劳仿真在工程应用上的价值,现在还远远比不上静力学仿真。

: k  _; Z6 m2 @  Z
说到这,再次强烈推荐我经常用的国产结构仿真软件AIFEM,做结构静力学仿真,不光算的准,而且相比国外软件也更容易上手,推荐干结构的同行试试。
' h4 ?; [3 G) s

8 m4 c+ C* b* g4 @$ Y+ r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26.jpg
" Y+ H( Y- r/ c7 J. q  B( P# i2 T1 s
AIFEM和很多国产工业软件一样,这两年的进步很大,而且在南京天洑软件的官网下载了就能用,不用花钱,也不用想办法破解。
" W$ u! D- ~( H% L$ T! l

& h8 U4 r& M6 ]8 k
C919交付以来,到底飞得怎么样?-27.jpg
. K) m8 r: E# J$ k0 f5 l2 B
感觉哪里有问题,也可以及时找开发团队反馈,及时给你解决,这一点比老外的软件就方便多了。
1 g' P+ i/ ^7 Y6 v
好了,时间不短了,能看到这辛苦你了。当然,也辛苦我了。
4 u+ @. n! C$ y7 b
祝国产客机和国产工业软件,发展越来越好,给咱国内老百姓更多更好的选择。

: b0 N0 N. L0 U) e. f' Y  p$ w
别忘了点个赞,咱下期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