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去书店?

[复制链接]
查看438 | 回复0 | 2021-5-5 20: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0

500
- i" Y* E. }5 c' P0 A7 L

0 ]# V! _8 y3 J4 g+ b4 A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 j2 X$ D& s7 }" @+ M
0 W, B" \0 C- a- A" H
燃财经出品

. B' _7 |, s( r' o
, _7 b3 X: y/ G4 n
作者 | 孙美娜 冯晓亭
! W: w* i) q& F$ }7 m

* X. U! z! B' M1 o' D3 j/ I. |  x
编辑 | 赵   磊

+ ?" K2 n' q4 O. L. H, o. ^9 E1 f2 r1 B& {

6 ^5 ~- [" x' u, ~8 G' G0 i5 \6 y6 X* o: r2 _
“谁说来书店就一定是买书的?在书店看看书,和朋友聚会聊天也挺好。”0 W: J  O  j2 N" w9 P6 Q

5 H: H, K" _, Z/ {# M( m2 P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想法,互联网时代的书店,早已不是一个单纯卖书的地方,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变迁,书店也在适应变化,否则很难生存下去。# s0 C3 l% d  q: d2 ^4 P' C

- G5 T) B2 w3 ?1 l$ ?位于北京西直门凯德MALL三楼的西西弗书店,即便是工作日,店内依旧不显冷清,特别是设有大量座位的消费区内,入座率超过50%。郝鹏是周边大学一名在校学生,遇上没课的时间,他会首选来到西西弗书店看书。8 n2 J" R! Y+ G5 N6 t
3 {' v* b5 j" r& x
“书店早上十点开门,来得早的话可以在非消费区外唯一一张大桌子占上座。对我来说,书店就是一个免费图书馆,而且新书或畅销书基本上都能在店里找到。”郝鹏说。因为经常看书不买书,他有时觉得过意不去,就在书店内的矢量咖啡店里买上一杯咖啡。
! D1 E7 o9 I0 k! I) f- D- |
; @% S; x/ e% H  f9 O! L6 z' s对于郝鹏而言,书店内的价格基本上毫无折扣,很难激起购买欲,遇上特别喜欢的书时,他会选择在线上而非线下购买。“偶尔会购买线上没折扣的新书,有时也会咬咬牙花上三十多元在店内买一杯咖啡,作为对自己‘白嫖’行为的弥补。”& l9 D! D$ W0 t: T

8 X5 J8 t" @$ G, M“今年3月份余华的新书《文城》上市时,我便在店里买了,不开玩笑说,这是我高中毕业之后在线下书店买的第一本书。”8 Z/ @) ]1 N4 e4 _5 G8 W# A
/ R4 @) C( L" ?' [2 p
和郝鹏一样“只看不买”的客人不在少数,但据西西弗书店内部人员透露,即便不是每个来书店的客人都会消费,但无论如何,书店是盈利的。“基本上新店开业一年就能实现盈利。店内除了图书外,还有咖啡和文创两大类商品,虽然咖啡和文创两大块的毛利水平要高于图书,但收入占比并不高,主要还是靠图书销售。”
) d6 k# T1 _( o4 B: a1 r& s
9 Y% p/ J! r3 A4 q; A+ f西西弗书店是连锁网红书店,但对于更多普通书店来说,生存越来越艰难了。
  j9 z" w' D+ ~( _+ G$ b$ M# J! [* u0 i2 t( b
高昂的房租人工成本、电商的低价冲击、日益发达的在线阅读,这些都成了书店经营者叫苦不迭的源头。实体书店的“倒闭潮”、“末日论”在业内更是此起彼伏,但书店总有一种“韧性”,将看上去艰辛的“夕阳产业”硬是活成了“日不落”生意。
) y  D0 h8 ~; R' c9 i6 {5 U& ?4 b
: T  F& {& U7 n9 G" Q  W今年3月,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和百道网发布了《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开书店4061家,关闭书店1573家,新开数量是关闭数的2.6倍。结合前一年《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数据,目前我国实体书店总量有70000多家。; ^: x# `) Q& \4 E4 g
! x. E! P% A$ H1 Q& n8 P# m+ C
疫情之下,新开书店数倍于关闭书店,这是好事,但疫情影响也确实存在。中国网络综合书店打卡大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开书店4000家,关闭的书店只有500多家。2020年关闭的书店数是2019年的3倍。9 x* q4 H( V5 K' a. l+ @# |
$ f5 P/ P: D# Y; O: s5 z8 X
“疫情期间倒闭的书店,大多是中小规模的书店,不过也有一些经营较好的新式书店,如广州的1200bookshop、深圳的诚品书店、北京的老书虫书店等。”多年从事出版业研究的杨奎告诉燃财经,书店是一个商业模式很透明的行业,依靠图书销售所赚取的利润很薄,所以在经营成本日趋高涨之日,外界一丝的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将一家书店彻底压垮。
5 N3 }& E8 O: {. u' o, T
4 {+ m' v$ n0 ^! v# a6 I: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环境的改变压垮了一大批传统书店,但也给新式书店的兴起腾出了空间。这些新书店顺应趋势,主动拥抱客群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积累人气,又利用自身的稀缺性,打造文化地标,开拓出多种营收模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 T2 g+ ?. U4 o9 z8 c% l2 l& D& F1 l3 _/ k
如今各大城市地标性连锁书店,如西西弗书店、万圣书园、先锋书店等,其创立经营至今也度过数十年时间,而在2010年前后落地的书店如言几又、钟书阁、猫的天空等,也已经在市场上立稳脚跟。
. D- q" K9 H+ W; W
; A) m7 X) {' R+ ]书店更新换代,但总体来看,这个古老行业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想让线下书店由“夕阳产业”变成“日不落产业”,从业者们依然任重道远。! G( J) s+ M. j
: X& T% M6 Q1 K8 J! Y
“实体书店,特别是民营书店的倒闭潮,其实早在2009年前后便发生过一轮,那期间除了新华书店这类国资背景的书店外,其余众多中小民营书店都深陷生存危机。”杨奎说。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调查数据显示, 全国有近五成的实体书店在2002年至2012年期间倒闭,总数达1万多家,其中倒闭数量在2019年前后尤为严重。2 R3 K. e( L$ g
& W+ k/ `( y( Z" r, l
即便如此,杨奎对于书店行业的发展依然看好,“我个人认为当年那场倒闭潮对于行业来说,其实是件好事,固步自封的书店离场为新式书店腾出市场空间,行业才会更加健康。”3 v, X% b8 S2 M
+ J' D; f! x" f
正如杨奎所言,2014年图书市场分析报告会上所公布的2014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实体书店图书销售数量和销售额一改前两年负增长的态势,实现了3%以上的增长,增长率超过了网上书店。$ \) C0 Y' A$ b  h1 B

' }3 w( `& y" c4 Z% N7 G# k / N8 f! N/ [# ]  c7 e

! t4 ?/ A. j. A2 V! d% [2 p5 e* K* ~9 u2 U

500

500

) L, T' s$ q$ r* O; S1 Y3 e7 N. H/ E
 倒下的老书店
4 ]3 X) Y0 d; l8 G; p
3 }# `! D9 {2 T0 E

! K3 ^; v! t- a6 i9 {2 k+ W; g5 H1 r) V
刚过50岁的林生,在南部三线城市一所中学附近经营着一家“二十弱冠”的书店,“开了20年的书店,要不是我在十几年前趁房东着急套现时盘下了这个门面,或许我的书店也早就支撑不住了。”) D( q: O% ?2 \

  Y" K6 i' X7 F4 l. d林生的书店不算大,每天只有在学校放学,学生聚在书店里买零食时,书店才略显生机。开在学校门口的书店,主要客群就是学生,只要学生经常买的,基本都会卖。
4 Y" A  ~! R3 F' ]! c
* L% r$ Z  L; Y“教辅类书籍依旧是我店里的‘销售冠军’,不夸张说,每个学期开学前卖的教辅类工具书收入能抵上店内半年的营收。”林生告诉燃财经,因为他和省内大型图书批发市场的老板有过交集,能以稍低价进货不说,基本市面上所有的工具书他都有货源,“早些年,附近中小学年级课外的练习册,大多都只在我店内才能买的到,还不怕断货。”  D5 T) i% A7 A8 i6 J) X

5 y7 d& i$ G) ~+ z0 i“书店靠平日卖点小零食和文具,开学时卖教辅,至少不会亏钱,每年也能赚个几万元。”林生笑道,“但我爱人经常数落我,如果我这书店关门不开,将门面租出去,我自己再去找一份新工作,那么每个月的收入会比现在开书店至少要多一万元。所以综合来说,其实我开书店也是在赔钱的。”
7 K; Y( ?' ^3 l" u
5 F( e: g' X  u) @8 d6 @林生直言,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家庭小康,不用过于担忧赚钱养家,以及经营书店时不用承担额外房租和用工成本,开书店只为满足自己的文艺梦,自己早就关门大吉了。
$ y) z2 H; A& N4 a6 V
4 i* w0 }% h3 w& c( K, R8 B“现在的潮流书店无论从装修、环境,还是选书品味上都要胜于我这种个体经营者,所以人家的存货周转率能上去,不像我这小破书店,还有几十万码洋(码洋是书籍零售价乘以印刷出版图书数目的总价格)积压在库房,很多书又错过了退货约定时间,就一直攒着,旧书卖不出自然也没钱购进新书,关键是进了新书也没人买。”
9 I7 D  i' n' R7 ]7 [8 `& |* ^+ z8 J% F- y' B- d
与林生相比,因扛不住房租和工资成本增加,在三年前便关闭书店的李清流反倒显得更符合常理。“我的书店开在一个有多家培训机构的住宅区内,门面临街,会有一些在周边上培训班的小客户来看书,2015年之前生意都还说得过去,利润薄点但是能走量。”. m  J/ N! A* y) ]+ H7 q2 V% |
3 l8 u+ ^" G. ~7 U  S6 c# L2 V

500

500

1 L! C) u1 K2 G8 g3 `  }6 x$ s  C& s
在2015年之后,随着京东、当当、卓越网等图书电商大打价格战,李清流书店的生意便一落千丈。
, x+ t0 i3 K- H; O& y, z& w- K4 W
1 ~. Y7 k/ n/ ?7 G8 _, q“平台动不动就举行‘满200元减100元’、‘多件x折’这类促销活动,家长都知道网上买书便宜,生意越来越难做。”李清流回忆道,当时每月的收入要覆盖成本变得有些吃力,“看书的大多是小孩,图书破损是常事。后来水电人工等成本又水涨船高,每个月都在赔钱。”
: u2 Y' x5 j9 S) H' a9 d; F: A
* ^, z. G$ ]$ g所以李清流在2018年房租到期,房东执意要涨价时,毅然决然关闭了其经营小十年的书店,在那之前,他也有留意市面上一些环境优美的新式书店,“想过照葫芦画瓢也开一家新式书店,毕竟开了这么多年书店,还是不舍得转行。”1 O& W% t) T' I% T. E8 ]2 `

* q, J% I5 N  r! I9 `但李清流在了解新式书店的经营模式和前期投入后,打起了退堂鼓。“(这类书店)目标人群不是中小学生而是年轻人,装修要下功夫,其次选址也要定在大型购物中心或环境优美的园区。再者,人家也不纯靠卖书,还会售卖咖啡、文创等商品。最关键是人家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新书发布会或读书会,以此为噱头吸引顾客。”+ S% l; `; B7 i+ E2 X* d

% h; }+ ], x% i2 O/ S! o李清流无奈,“这些活动一听就得耗人脉、精力和金钱,而这些我都没有。所以还是另寻其他出路。”
6 V$ F* `( G) z
: M  C* g( s, h" x& D7 ^小街小巷里的书店不好过,聚集大量书店的图书市场,更是一片惨淡。4 S2 }6 s7 c/ I% j0 D
- {, m& V( G% o( c9 F, s0 y; {& n
位于六里屯甜水园的北京图书批发交易市场成立于1993年,曾是北京三大图书批发市场之一。方圆一公里内分散着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呼家楼中心小学等诸多中小学。生意最好的时候,这里有200多家图书店铺,但如今已经锐减至几十家店铺。在一个工作日,燃财经实地探访了两个小时,整个二层几十家店铺的流动顾客不到20人。
) L2 P* }# Y& \$ r7 D3 n5 G8 G% x; k+ J) b9 v/ a6 K& v$ P2 f
主打幼儿图书、绘本的宝廷轩书店店长杨女士向燃财经透露,自己在这工作了十几年,亲眼见证了市场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8 Q% d3 R4 c* N* w6 A
9 E. t2 ~+ ?0 |# h! l$ I
2016年之前,宝廷轩书店的日零售额能做到2万元。2018年商场升级改造,租金涨了一半,熬不下去的小书店都倒闭了,导致整个商场图书品类不齐全,很多顾客来找书找不到,来的人越来越少。- m! z& G, t8 g- o6 }1 O5 U& n
% ]% W. J& h9 K. _  L+ X3 y
当然,对店铺冲击最大的还是电商。“以前当当、京东只是双11、618才有活动,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我们从出版社拿到的价格通常为6折,当当、京东动不动就卖5折,比我们的上货价还低。”杨女士说。9 P0 Z  X/ y; w1 ?3 K

1 \& W2 b! f: K; D+ _现在,书店工作日的零售额几乎为0,只有周末时零勉强卖个两三千元。“零售只能占到收入的一成多,全靠批发活着。我经常去跑市场,和幼儿园合作,为他们提供教材、绘本,但业绩并不理想。”杨女士说。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教材都由教委指定出版社或书店选购,报价低、质量高的才能中标,像宝廷轩这种不知名的书店没有任何优势。0 C3 ]6 q* m# |. N6 u2 s* ?( H3 j
2 a0 P9 [. O4 C
为了活下去,疫情期间,宝廷轩在淘宝、京东开了网店,“电商的利润空间太小了,全靠走量,一本书能赚大概15个点,我家店一天能卖1000单左右。还要充值‘淘宝直通车’,刷单品销量,综合算下来勉强能覆盖租金成本。”& q# e; F* q* \7 ~( t
2 _9 F! u4 {& m6 H: p7 v- V
杨女士还向燃财经透露了书店行业的薪资水平,“北京地区,在提供住房的情况下,店长级别的薪资基本在4500元左右,确实不高。”
) a+ o) o# i' ^- K& |. [8 S# s$ l5 e0 |
其他卖中小学教辅的店铺和宝廷轩情况类似,大部分靠网店支撑,但价格拼不过当当和京东自营店。许多从业者向燃财经表达了他们想在抖音、快手做直播的想法,同时这种想法也有书店经营者尝试过,“直播利润小,我们没有专业的带货主播,量上不去,反倒最后连运费都赔进去了。”6 o4 J: x0 V% ]
: C+ O" P0 l0 v) F
每当巨变来临,首先倒下的都是没有风险抵抗能力的小商小贩,但整个行业依然在努力转型,求得一线生机。
1 x. W7 `; }! e2 M* e" y) G+ l7 O+ s( R2 Z

500

500

) e% R' S& x, p( A
( l6 S9 P" @& C  T- v
书店不能只卖书

' H# _  c9 u+ o6 l; H4 K' y0 c$ A0 _- k1 ~0 @
“阅读的需求对于一个向上发展的社会而言,只会越来越多,阅读普及率会越来越广。”杨奎坚信,电子阅读普及率再高、线上图书再便宜,实体书店依旧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要还有看书的人,书店就会永远存在。”+ P6 q4 B7 Z; Q, E
3 E3 a7 \/ Q$ f* j% ]/ b
消费者的阅读需求确实在持续提高。4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3%,较2019年的81.1%提升了0.2%。在成年人中,人均每年纸书阅读量为4.7本,高于2019年的4.65本。3 \% e1 V: f9 |% R; y. {. `7 y

  k# E' [5 K$ P从阅读形式上看,2020年仍然有43.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而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的比例为33.4%。也就是说,如果有选择,人们更喜欢纸质阅读。
) @( ~8 j- j1 B- y+ {) l7 t% \0 m5 F& L# s& s" H. Y: N. K
这就是书店的“一线生机”。
2 a; ]7 Y: d6 n3 Q, U4 G( X
5 ~- \7 N9 h5 d% ^与过去盘踞在学校、社区附近的传统书店不同,现在的书店大多选址在客流量较大的大型购物中心。而且,对于购物中心开发商而言,新式书店也有巨大的附加值。
! a+ x7 R" y8 T+ y. r; A! q5 B7 b
2 a: e9 w0 O: H0 e书店的文化吸引力可以显著提升商业区的人气,从而抬高整体租金水平,出于引入新式书店而吸引客流考虑,新开发的购物中心还会主动提供租金优惠政策。目前在全国70多个城市拥有300多家连锁门店的西西弗书店,便享受着开发商所提供的租金优惠。西西弗书店早在2009年便开始与城市购物中心进行合作,西西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伟竹曾告诉媒体,一些书店的租金只有购物中心平均租金的10%,一些则完全免租。: K! i. c: d& W& B

( n! x( Y, {: ^' F% ~“具体还是得看书店的知名程度,但基本上书店都是新开发购物中心的首批入驻店铺。”一位从事商业地产的人士告诉燃财经,现在成熟的商业地产项目对于书店依旧会有租金优惠,“免租的情况现在不多见,但是优惠折扣还存在,基本书店的租金是同购物中心内餐饮店铺租金的三分之一。”
1 o8 D4 G- o- x7 c3 _& b
% `6 J* A1 X0 w李清流的新式书店创业路虽然戛然而止,但杨奎认为,转型是传统书店生存的关键,只有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书店才得以为继。“传统书店,依靠教辅工具书售卖为计的书店最是如此。不然可替换性太强了,书的品种既不多,价格又不占优势,凭什么人家消费者要来这消费?”
9 a8 |* g( `( ~* a1 G4 g' d- |8 T3 s0 z, D' E7 B

500

500
+ H/ P4 c: y; ]8 |" {4 `

- E5 N: W7 H3 W5 P+ R$ Y7 m# M; X在纸媒衰落,电商冲击,读者阅读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书店不是一门好生意”早成共识,只卖书的书店很难活下。$ a4 M  m3 z- E7 X' l

3 n# ?5 R/ E: s" b1 m但为了谋生存,书店纷纷脱胎换骨求转型,其中不乏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万圣书店和南京先锋书店,在转型成功后,依旧笼络消费者的心,这些书店的秘诀是,书店不只要卖书,还要卖理念、卖体验、卖文化感,即卖自己的“IP”。
, B; ?6 \- i# D
1 C/ M3 h0 k- n0 C3 }6 \* K“这家店投入将近2000万元,但是大体量商业的盈利周期一般是两到三年,今年是我们第三年,根据前两年的发展,我们很有信心。”单向空间杭州旗舰店店长邹栋林告诉燃财经。单向空间杭州旗舰店在2019年1月开业,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书店现在已经成为杭州乃至长三角地区一个“文化新地标”。
! k* D& g  o: ^, b
% R- y# g$ G$ c  S/ ~/ x5 ^0 D单向空间称得上是一家网红书店,除了联合创始人许知远这个大IP,“文人书店”、“文化坐标”、“文艺青年朝圣地”都是它的标签。借用这个品牌IP,单向空间衍生出不少品牌授权收入,比如去年8月和上海亚朵酒店推出的拥有8000册藏书的“单向空间·亚朵联名店”。" n1 j5 w6 h) R5 o7 T: f, T

$ x4 J, j( J2 |5 x* Q1 R, z和传统书店的顾客寥寥相比,单向空间一座难求,尤其在周末,各类活动成了重头戏。“2019年举办了240多场活动,2020年在疫情的冲击下也做了178场,平均两天一场。”单向空间的活动五花八门,几乎期期爆满,包括沙龙、舞蹈、戏剧、短片放映、室内交响乐、展览、快闪活动等等。邹栋林告诉燃财经,大部分活动都是免费的,另外有一些收费课程。& `' a1 X0 I* `5 c& c# s4 G

* Z$ U* |5 C# A: {) e- H“单向空间不只是一家书店,我们更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文化运营综合体。”邹栋林说。! w6 A' `2 H& @; c3 r  c9 U3 z: B

% j# V$ I; \, Q2 d在营收的比例上,图书、文创零售端业务收入也只占到三成左右。咖啡餐饮、空间出租、品牌授权、活动成为了实体门店收入的重要部分。
' \* g8 {, p! ^5 d
2 B1 u) J3 A8 _( _# W% F2 _在电商的冲击、数字化阅读普及、租金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等背景下,一家线下书店纯靠线下书籍销售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疫情期间,不少书店的销售和活动从线下转去了线上,甚至还有书店为了“自救”,走进直播间、跟上外卖的专车。- D; v8 V, }/ `; U" U
( R7 u+ ]. V# c' u: A. h5 N
2020年3月,单向街书店、南京先锋书店、杭州晓风书屋等几家书店,均与直播带货网红发起“保卫独立书店”直播计划。其中单向街书店合伙人许知远与薇娅进行的一场直播,便带来了50万元的业绩;同年4月,北京不少实体书店入驻外卖平台,首批共有72家实体书店陆续上线美团外卖……4 L9 k2 Z8 ?4 A+ x
& h2 K1 B4 `- W, g
 如何创新成了当今书店生存发展的“必答题”,谋时而变也成了书店得以存活的法宝。但总的来说,与时俱进的书店,并不会被消费者所遗忘,成为时代发展的“弃子”。
  S  r* d# Q( _* ?- a; J/ i7 p# g2 v- e7 C9 f# x. U' a5 L

500

500

% T# h: n  X% o# A6 Z  {1 x; m6 A9 D2 x. ?
保卫书店
+ p5 @' E2 |4 b
6 q& U$ K" Q0 c
" x, J- {+ U+ \$ b# R# e5 i
+ K8 r9 h+ @- p0 b  P
这个时代,还需要书店吗?2 S; x& n7 q. a" X" I; N
# ]9 l0 b( d2 Y
民众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媒介上来说,除了纸质图书阅读,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Kindle等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甚至看短视频书籍解读,都有着大量的受众。与此同时,时间的碎片化、知识焦虑、渴望社交又追求自我的矛盾性,造就了一批独特的年轻消费者。! T/ p- b4 ^- V! R2 e/ c5 U$ j* H
+ \& z- M9 g& h) D! u$ p  P* k2 o
书店也在努力适应变化。比如现在很多实体书店,无论选址还是品味,都更贴近年轻人。“感觉现在书店遍地都是。”在北京上班的许韵说,在北京无论出门去哪块商区逛街,商城里基本都有书店的影子,“与周围店铺不一样的装修风格,让人经过就想进去逛逛。”6 n& E/ l) V- d# G# Z& S& y

* W, K* P4 Y2 R0 R4 x! d$ ^. V正因为有着热爱读书的人,众多书店从业者,尤其是不赚钱的独立书店,依然在努力坚持着。7 {% B( S2 I8 F( ^1 y
% v0 B7 {: {( a! T
位于北京东四环百子湾竞园艺术中心的刺鱼书店,据地铁站有1.7公里,去年4月才开张,在知名度上还与其他大型连锁书店差得远,为了节约成本,选址更是远离了密集居民区、商场、学校等人流量大的场所,交通的不便对远道而来的读者造成阻碍。1 e, S( Y2 W0 M4 F' U

0 A2 y) w$ `% ~8 g- U& L* P但刺鱼书店市集负责人Yana还是很乐观,“选址上的确存在问题,但我们必须压低租金成本,这是出于活下去的考虑,我们想把书店做到小而美,酒香不怕巷子深嘛。”在选址上落人一步,刺鱼书店将其竞争力放在了选书上。
8 e$ |: r6 Z4 O1 L$ u0 _& V5 C8 f5 R- I  [$ K( W* m" s

500

500

0 o' U: y  x  g2 @8 j: u( S
3 K* f. Z8 ~- ?0 R  S书是一家书店的灵魂,选书风格决定粉丝群。" ~+ i2 U! x" ^- b6 f
, c+ h+ i/ p' D5 g
在选书方面,不像中信、西西弗等头部书店有大数据追踪加持,像刺鱼这样的小书店完全依赖人。Yana从国际新闻硕士毕业后,进了一家知名出版社做编辑,又先后在单向街、西西弗等多家大书店工作,在选书上有很深的积淀。
- }  F, a" C! z" Z# }" f1 w" }8 ]
. Z# w  l0 K( l" V  Y1 F不久前,刺鱼引进了60本泰国著名导演阿比查邦的《阿比查邦·韦拉斯哈古私选集》,是台版库存的全部。还引进了一批台版的村上春树最新短篇小说集《第一人称单数》,大陆简体版面世可能要等到明年。
( A' g) h/ t; F
. a  c8 h3 p/ D举办沙龙及展映活动也是刺鱼书店重要内容。刺鱼书店主理人李辉在活动策划上经验丰富,2020年9-12月,刺鱼举办了19场线下活动,包含文学,诗歌,影像和音乐,这些活动通常和出版品牌、纪录片新媒体及纪录片制作平台联合举办。
2 U: l. g; c5 L" I/ o( R# |$ D2 Y6 @: m0 V' a
去年10月底,李辉组织了一场100多人的沙龙活动,主题是意大利女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新书《碎片》分享会。费兰特是风靡全球的女性主题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现场大家一起讨论了女性主义、情感与家庭关系、心理分析等社会议题。* w# @4 s. \  S! y( u
2 E3 }% D0 E9 n5 T+ }% T& P
“那是女性观众最多的一次活动,当然也是反响最好的,可惜没及时拉她们进微信群,没及时转化为忠粉。”李辉告诉燃财经。现在一场活动下来,书店能拿到的收入只有平均不足2000元,但李辉更看重和优质的出版品牌、纪录片制作公司合作,借他们的流量,推广刺鱼书店品牌。
! }6 a) x% T+ A4 R; r5 `4 Z( `/ }5 \" k1 |
“有不少读者是通过大众点评、小红书上的种草自发找过来的,线上是我们未来很看重的引流方向。”Yana也提到了线上运营不足的问题。“我们的微信读者群里有300人,但仍处于松散状态,讨论的话题常常与书店无关。以后需要专业人来运营,同时小红书、直播等方式我们也在探索中。”6 a/ W3 P6 P' \8 O% I  x. y, v

& p5 I) P  ]1 k( q在刺鱼的收入比例中,书籍零售差不多能占到一半,另外的收入基本上靠活动及咖啡售卖,目前还不能覆盖成本。Yana和李辉都在想办法引流、拓展业务以增加收入,毕竟能否在三年到五年内扭亏为盈,是一家独立书店活下去的关键节点。+ U; j! w# a: t

6 O8 L4 V9 j% d# r" Y尽管面临重重困难,薪资也略低于同龄人,但Yana和李辉都把这样一家店当成自己的事业在经营,“我的大部分大学同学毕业都去了大型国企或部委,我可能是我们中赚钱最少的,但我依旧觉得自己的幸福感很强。”Yana笑着说。这也许反映了当下大部分线下书店从业者的心态。. Z$ }+ c$ L6 _$ p5 i9 w
+ h2 N3 ?. G7 ^, w+ Y6 v% Q
作为多年的书店主理人,李辉身上有许多标签:书店经营者、诗人、文艺青年,唯独没有商人,在运行策划项目时受到了业内同行的质疑。“他们说你做的还是书店吗?但我觉得书店首先是一门生意,除了满足店员做书店的愿望,也要满足大家的物质需求,这样才能激励更多人投入这家书店,乃至这个行业。”
4 h3 \( m, Z! }8 `4 X. Z5 {7 ]$ h6 p! l+ w$ n2 ?
书店是生意,但又不止是生意,守卫书店,也是守卫古老的文化传承,守卫思想自由的尊严,守卫人们对未知的渴求、对美好的向往。一些好的变化正在发生,但是刺鱼们的命运依然是未知数,还在坚持的书店人们,也依然在等待曙光。
1 n# A1 ?4 {1 U* o7 T5 m5 A
; J- `# q# M- Z. X! d; k' H; Q

500

500

; G  n/ p4 t* z/ D: `/ C0 T8 v3 n
5 x: q" ?, _* k. c你还去实体书店吗?
/ a8 u. j6 B: z/ g! i+ s* U3 n) T: v" S: N9 y7 O
点击【燃次元】,了解更多深度财经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5

金钱

0

收听

2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7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