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个国家留学更值得,英国还是澳洲?

[复制链接]
查看4881 | 回复0 | 2022-5-18 19: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曼大的在读研究生Kyrie,专业是Advanced computer science& IT Management,是曼大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交叉的一个专业。
' ]' F2 s* B2 t1 T- ]. T3 @- p, P
4 n8 b1 A/ o/ |" M, A4 J% [2 p+ e8 @! o6 B# O- \7 n
不知不觉正课已经开始快一个月了。老实讲,这一个月过得并不算轻松,每天不是上课就是在做作业,课余休息时间所剩无几。不过时间再紧张,也一定要完成队长交给俺的任务哈哈。
4 P% w# a( A0 K
; X+ Q) {, ?2 d8 A1 \
2 j7 e$ ?3 u0 g! k) H& r& |2 c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在曼大这一个月的种种感受。不分太多类门类不做虚头巴脑的介绍,就简单的从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和大家掰扯掰扯。
, D7 u$ y3 g4 O+ K- M/ H$ K7 B1 }% X: F7 J8 o- D

: ]( {9 f' O2 w0 y9 y/ B, Z01 生活3 J( N0 a! q* r, P! a
8 Q8 A* {+ {! A2 T+ w3 f' \0 `

( N% p8 L0 \! N! B* r9 i
% [" Q: T4 w9 _% q# ~5 A
思忖了半天,还是决定和大家先从生活讲起。倒不是因为学习不重要,只是觉得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以后他才能更好地学习

4 @: [# u2 W; c8 F% K* p% B3 T
) }" A: U9 {* N& I( L1 g6 ?8 C/ |  n! T# y, k$ _
在我看来,在国外上学和在国内上学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 }5 w- `7 w. `7 `; |4 `1 V
8 K$ C7 P: w$ j+ [8 ?) A. m& o

: U$ ?& Y/ r' P9 I7 [. j首先,最大的问题是吃饭。在国内,大家上完课之后大可以去食堂随便吃,吃腻了食堂还可以找各种饭馆吃,再不济还能点点外卖,实在是方便到不能自已。然而在国外,则是要完完全全的靠你自己。
+ W9 L! ^, n' s& f& z/ K/ E. P
6 B2 A  T# s. N2 n0 f$ E
) N. m% \. t* [7 o. r/ _一日三餐那一顿不得自己操心,买菜做饭刷锅洗碗,样样都得亲力亲为。来了之后不久就会发现真的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0 S% }+ N; ^! I* I/ F- }& M( B; R; X

! h6 U! t9 O" l* r4 l
9 N; ?6 u% Y5 C" b2 x3 ?
+ N) n! S4 |5 U; I9 e6 d# b0 V

4 h) q# x+ G$ `; k+ N1 P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h* s, [; ]# y' Z
当然了,有的同学也会选择在外面吃,毕竟学校附近的麦当劳从早到晚几乎都是人满为患。但且不说每天下馆子价格有点小贵,英国人基本每天都是汉堡披萨炸鱼薯条什么的,长期下去大家的胃也受不了。
+ [# w  }! M2 m6 t/ I$ W: a8 n# v1 R5 q0 {! [
  N" F' a6 v1 |7 d8 h
所以,吃饭问题是大家出国之后要面对的头等大事。6 g* b/ M' @% `* |! y. [

( m* t! X, ?- y, n4 G& J# I
5 u  S5 M) W, k除此之外,生活中还会有不少的琐事,大到搬家买家具,小到自己修理东西,没有一件不需要自己操心。( t" ^! ?0 i: P* y! r8 W( g
' {1 V/ d; e0 J, X: I7 r
$ s3 E# N+ E0 E" K; G0 E3 I
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还真是会占到一定比例的时间的,所以一定要把这些事情处理好。这样才能把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
  o! t% Y1 ~; j" Q' y: `3 J: [5 ^7 D8 g, |3 a/ Y/ `3 |
! n2 d1 W! u5 a3 u! ]
' t& W) u( K, y4 Q

- d9 B' O5 y1 k+ m- z
(初来乍到,采购生活用品)

0 b% h. y3 @$ J4 U. L* [6 K有些同学会关心住宿问题,我申请的是学校的宿舍,环境还不错,一个flat住5个人,是en-suite房型,有独立卫浴,一周150磅,厨房共用。
! \/ R& |6 C8 b* T+ l. k3 _$ C2 c! l+ b: a
# }2 o0 h5 \$ x0 |% a  Y: K, T
但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在校外租房子住,因为这样的话就可以和自己的朋友住到一起,相对来说会比较方便一些。
) ^5 W' f% `! t/ c
1 n# k% }3 |6 E# w% e$ e
) W) O+ Z5 S/ W6 G4 M9 [! z  f/ ]校外住宿的价格不等,低的100磅出头,高的还有200多磅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想住的房型。
3 q& Q! Z6 B! p2 l+ r6 h
! N- t5 E+ u! ?+ s. l
) A5 e! X$ {! O- A+ h- f, i02 曼 城# c* B5 R, z% N5 `; r2 _3 m- D& q
4 S7 B8 M$ y- U+ h' B  \

- z+ v7 C/ B8 S/ Z2 ]6 W3 K% C, o
! D4 L) [9 ?) p6 [1 C; F+ K
! c* d, C6 ~' V0 [) a! c

6 \& ~% V7 N2 G* g9 |5 O% _9 \+ P
(曼联主场)

& S1 P8 O! ?/ B! w: _
在聊学习之前,给大家穿插着讲讲曼城。提到曼城,大家想到更多的也许是足球,曼联曼城两只世界豪强的存在无疑让大家认为曼城是一个足球城市。
% R# f& _8 U4 k' M

1 ^: b2 G8 a5 Z2 _4 h. ]( P4 l

7 `9 O5 v: f8 p2 c2 v$ A. g
这一点毫无疑问,不过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曼城还是一个移民城市,国际化是它最大的特色。

5 i/ c9 ]! b* V# _1 q: c& q5 G; a" L( H
$ W- X* a2 f$ ~% Y* B
走在大街上你会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甚至可以从他们的着装看出他们不一样的宗教信仰。我觉得对于许多中国留学生来说,理解国际化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种多元化的氛围是国内所不曾具有的,初出国门的人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  a+ ?% S2 `0 x$ q8 @1 w, `
9 Y  R& \! G& R( j
7 b8 X! x0 W- c! U1 k  E
但不管怎样,我们终究还是会适应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适应这种环境。毕竟你对待曼城这种国际化大环境的态度决定了你以后以何种心态在这个城市生活。4 q0 d% h) A  b8 ^

6 x4 h. T/ Z, Z5 G: d  r; v( |+ Z
0 [/ [  m/ T; l: g& f
8 q: U% j' I" V& s
(多元的文化氛围)
/ V: S3 C1 d6 |+ `' k4 }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尊重,这一点也是学校在第一周的见面会上一直强调的内容。很多时候并不存在谁高谁低谁好谁坏的问题,只是有时候固有的认知会让我们不自觉的带上有色眼镜。
0 j  L  U1 k4 g) B: h  G; }
4 u/ |) u, C: M& h0 D" c% `; ]3 P0 |, f& B4 g) G6 Q
但当你走出那个怪圈,你会发现世界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R4 ?" o: Z* C% }: d
8 B$ t7 E, D) A; Y; V
0 f4 t& z3 L; O( u, _* s5 J
生活得久了,你会发现这个城市的大部分人还是特别热情有礼貌的,你要做的是在保有一定警戒的同时尽可能地融入其中,让自己对这座城市产生归属感,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0 F8 N9 q0 b5 S& D

. Z- X) K9 ^4 R  Y* [
; H3 w1 {- Y, N8 C7 s03 学习5 x- p0 S) a$ s- c

2 j4 `( V3 G1 S3 e安顿好了生活,我们来聊聊学习。在这里仅以曼大为例,毕竟其他学校也不是很了解。
5 l6 s/ b% ~" r* p$ F

3 t" E+ E4 G7 E

5 t& B' G& l9 R1 z; b% Y* a4 h/ x9 q3 r( T/ m

9 q# a% ~* }/ J
(曼大校门)
6 Q0 y/ i7 c/ n0 f
每周的课程并不是很多,周一一天满课,周四周五各半天课。我知道你们此刻在想什么,说实话,我第一周的想法和你们一模一样:研究生怎么就这么一点儿课?9 O7 J0 b* N, m7 q0 ?  ~
1 x8 M& a& n! V- I+ ~6 s

" ^2 j9 t+ W' }; }' |- B0 b: E" j但上完第一周以后发现,想听好一周仅有的这三节课,课下的功夫可一点都不少。% W& H5 B/ N  P9 i
% e* ~, I- _/ l' r
( u: }. u& I& S) r, {5 K; b
要想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课前预习可一点也不能马虎,不仅要读老师课前发在网上的资料,还要查阅课程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f7 T4 u6 g( R6 I1 e( y! Q# d# p; D

1 M9 F- i4 \. g5 q+ P6 t: U5 ~1 G0 Y+ v! H
7 r5 k9 s- W# j- u: l8 n
' @3 U. s, U  p! }2 `# @
(课前预习)

$ w) R6 z# n* e课上的话,就一定要好好听讲了。不过刚开始听课的话有的同学可能会有一点不适应,因为有的老师语速可能比较快一些,有的老师会带一点口音,同学们难免会觉得有些蒙圈。
5 @- r+ x! j! u5 C" j) y1 [7 N& U  L. h
- T: K  E8 }) M% R! c3 \+ Z
就好像回到了第一次听雅思听力的时候,明明有在认真听,但还没有开始听到答案就已经结束了。
- _: ]& }" q+ m6 O2 N
/ L% F& c- b; ?, y8 Y
% \9 q; G! V) \( ^% S5 e# T$ n不过也不要太慌张,即使听不太懂也要努力把能听懂的听懂,这么听上几次课以后,你就会慢慢适应老师的讲课节奏了。无论是口音问题还是语速问题,都会比刚开始的时候好很多。
; h2 T9 ]7 S) X, v
. J' h& [* c! b+ i0 p& q' S: V1 s# H; w
本以为好不容易上完课可以稍微歇息歇息了,结果你会发现课后要做的事情可能比课前课中加起来还要多。9 v, U$ m% b! p2 h0 {9 s
# S9 I2 \3 @1 A' S; I
: K! O# F/ ?8 u
(24小时都开着的LearningCommons)

/ R, C8 w  e; ]基本上每节课课后都有coursework要做,而且形式变化多样。有的是让你写代码,有的是让你做模拟计算,还有的是让你写essay。2 p1 B8 p# [# Z; e! s
& G( p0 P- q: l$ A3 i

) X8 ~9 Q4 Y! w( E要做好这些作业的大前提是你对课上讲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所以这就意味着你课下还要对课上的内容就行一次回顾,把课上不懂的问题解决掉之后才能更好的写coursework。
5 V* e, _/ k) b+ L4 h
+ U+ Q! l$ L1 Z$ e: L, j; G) N$ W2 ^! s
除此之外,英国的学习方式和国内还是有蛮大不同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在这边非常普遍。无论是做一个小项目,还是做presentation,这边儿的老师都倾向于把大家分到各个小组里面,让大家的思维尽可能多的碰撞。
3 g1 n+ u8 ^- h% g6 K  S' V" D7 }# S+ Q3 _
1 b: P- O& w. Q6 j8 Y3 O
在我看来,我还是蛮喜欢这种学习方式的。一方面,一个小组里面通常会有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对你的口语也是一种提高
* t* o/ V6 q, ~& |! |% Z- n
' Q1 d. D8 L& p/ P" }# Y7 `! y( s0 r6 {' e9 c0 @
再者,我发现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想法有时候真的是很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我产生一定的冲击。让我明白原来一件事还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来思考,这种感觉甚是曼妙。. F3 R# e( @% ?0 G( ^, D

7 N- S# S1 M! m+ _9 u: ^6 p6 S% j4 Y6 h; n$ f  _! v0 S
) w$ G& n* E) \4 x. Z' h
2 E) @8 L5 ~$ E/ k6 j3 I
(小组讨论)

8 P+ K7 m$ r4 S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也会帮助大家交到很好的朋友。周五的那一门课每周都会有一个Presentation,所以我们小组需要在课后讨论很多关于presentation的内容,时间久了以后大家就会越来越熟悉。) J; z. e. p4 Q, z; r6 W! F
$ d  W1 ]/ K1 v" K

: V  Y) J  m1 u周五下午做完presentation以后大家比较闲的话会一起去吃点东西喝杯啤酒放松一下,聊聊生活琐事和各个国家不一样的文化,无形中也会增加大家对彼此世界的理解。4 A0 x5 Z; g3 w2 F! C# s

4 h( J. v3 w0 ]2 |+ M& r4 X5 H8 M5 n4 O
  a5 m) d* G' e9 ?( w- R
$ ], d8 c+ ]! e/ r& m4 p* |& f# D
(周末小聚)
4 h# N6 z6 [8 _- s8 Y3 b" Y! ]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的话,也可以参加学校提供的In-sessionalEnglish course。这门课程有三个方向可以选择,分别是写作、口语和语法
9 D! C6 h3 _$ Y3 R- W+ r+ `1 N
6 c" W5 X$ `1 q) u$ s3 P0 g+ w1 ~
( v: D8 l0 U6 w1 o0 T( v课上讲的东西会比较偏学术一些,大部分都是大家在写论文或者小组讨论问题的时候会用到的一些表达,所以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去听一下这些课,毕竟都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免费资源哈哈。- Y+ Q' W% |  c9 ?% Q" B
6 a* E# t, F2 n8 y) T# Z6 u$ d

' M6 L! C9 G; I以上这些就是我在曼大生活学习这么一段时间比较片面的一些感受。
- A" \. ~% E9 m) C
1 _; U7 f3 m4 f, _7 `' P' G  J
6 }0 q7 l# \' F: [. \2 |之所以说片面是因为一方面我自己也正身处在这个过程当中,前面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经历还有待探索和挖掘。
' J) j* j% C" x  ]2 S9 m
' W) S7 r1 ~' p* X" l& a/ G5 H6 [# d1 w' m" L5 [
再者,千人千样。一千个来曼大的人会有一千种对曼大不一样的理解,我也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聊一聊这边的学习和生活,给即将要来英国念书的小伙伴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正。0 U' O, g' M7 g6 O' B# s0 ~

' b$ L0 x4 ]( T. |3 ]6 ?7 r. H8 Z8 ]
最后,祝愿还在备战雅思的小伙伴们能够早日寻得方便法门,屠鸭成功,开启自己人生新的征程。) ~; E; r" v( x* p% i
<hr>我是辅导雅思自学6年的好裘队长@充满元气的好裘1 ]4 {' f4 R4 l* h! l9 c
【每天更新1篇雅思/留学干货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