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复制链接]
查看7302 | 回复0 | 2022-1-19 09: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远记得,平安夜孤身一人,在中世纪教堂改成的图书馆熬夜做论文。抬头窗外飘起鹅毛大雪,低头奋笔疾书。单纯的求知的日夜,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了吧。
家在香港副 | 2022-1-19 19: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记得,平安夜孤身一人,在中世纪教堂改成的图书馆熬夜做论文。抬头窗外飘起鹅毛大雪,低头奋笔疾书。单纯的求知的日夜,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了吧。
维秘著只休 | 2022-1-19 2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早上九点,就好像开闸放水一般,各种学校邮件朝着我那个http://cam.ac.uk后缀的邮箱里奔涌而来。设置的新邮件提醒音是JARVIS的那句“Incoming email”,九点过后,那邮件的汹涌程度,往往是JARVIS在那不停地“incoming - incoming - in - in - incoming” 连个句子都说不全。
4 P* G7 E2 V. U% f讲座,公开课,邀请函,学术会议,Lecture,seminar,workshop,conference,talk,meeting,opportunities……太多了。连大学的托尔金爱好者社团,每周也会发来“这星期我们讨论Minas Tirith院中白树对阿拉贡回归王位的征途有什么象征意义”这种邮件。当然也有奇葩如科幻社团,发来的邮件抬头是“诸位先生,女士,孩子,性别不明人物,宇宙旅行者,跨时空气团存在,各式蘑菇和茶杯们”,另起一行空两格,“明天看电影”。% U$ \# Y% ?4 ~1 y4 E
前几日,世界银行中的谁,发了封信到系里,说有机会来剑桥访问,希望可以安排和学生见面,之前经常招剑桥毕业生,云云。被转到系群邮里,被我们咕咕笑了一顿,说此君肯定没研读过我们系老师的著作,将世界银行批的一无是处,这是干猴么泥。2 F6 q2 K* H9 Q- q2 ^
就这么小一块地,每日有无数个听大牛讲座,和大牛交流的机会。组织者最担忧的是没有人来,发邀请邮件无不用大字写着:免费食物!还有酒喝!连这也不行,之前系里一群人邀请了某国家的外交部长来发言,负责邀请的同学恨不得让我们签字画押拖家带口地来,就是怕冷场。不是瞎谈,那一日老师说,这儿的学生是想的最明白的,时间不方便,没有吃的,地点太远,管你是什么特邀嘉宾有多少头衔,忙得是上一场刚见了小布什还是下一场要去见习大大,不来就是不来。 , J5 o6 h  P5 x. [
学生和大学一样拽。之前皇室大婚,全英国放假一日,办公室里老师翻着眼睛说:剑桥大学是不会因为皇室结婚而放假的,照常上课!那字正腔圆的样子活生生把皇室音打下马去。然而过几日法国自行车赛要来剑桥,交通受阻,实在无法了,不情不愿地放假一天,邮件里写道:“As you may have heard, there is a little bike race going on”,收到邮件后止不住又笑一番。
: Q& W6 a, z: @) O  J) \所谓传统之坑爹,学校老师和学生都感同身受。某学院,就不点名了啊,以大草坪出名,三块草坪,一块学生可以踩,两块只有Fellow和Master可以踩,后面还有个花园草坪,只有Master可以踩。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传统,连黄老在《万历十五年》的序里也提到过。停自行车地方自然也是不同的,有学弟在Fellows停车地方停了自己的车,被罚一镑钱。收钱的老师安慰他:你要这么想,你和fellow也就差一镑钱。
$ C. g% Z5 u. B: i" S8 m( {+ [当然也有高傲到让你不敢笑的时候。在录取通知书上,明确黑体大字写着:“在没达到要求前无论如何不可前往剑桥”,毕业的时候手册又黑体大字写着:“倘若衣冠有一丝不符合要求将被拒之门外”,只是看见前者是充满了初来乍到的惶恐,等看到后者则已经是熟门熟路,安之若素了。" y2 Q9 f5 w8 O5 \& G8 v: i4 I
在剑桥读文,还是很悠闲的。系里一水儿的绿沙发,养了两盆花,一盆叫国富论,一盆叫资本论。冰箱、微波炉一应俱全,每人每个月捐点小钱,柜子里塞满了茶叶咖啡热可可饼干蛋糕,下面有个标签,上书:社会主义。过了两月去看,社会主义满满的,资本论欣欣向荣,国富论却枯了,大乐,感情这花还挺有学术敏感性的。/ ?2 y- @) ]8 ^; I
到了午餐的点,手携一本书,去楼下咖啡厅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当然很少人会真的觉得餐厅的东西好吃(这已经是很客气的表达了),但学校餐厅有多努力你们造吗,fair trade茶叶,跨文化fusion餐,瓶装绿茶人参水(!),一股new age混合着学生movement的气息扑面而来,好像生怕被人讥笑主流或者剥削第三世界劳苦人民一样。为了不剥削劳苦大众,自然只能在价格上剥削学生,食物上剥夺味觉了,有一日吃完饭听见办公室诸位在那里交流心得:你吃的什么呀?那是三文鱼饼吧?啊?我还以为就光是土豆饼呢,三文鱼在哪里啊?
0 ~$ u: [! K! D: G. s3 T偶尔跟着去理工科系观摩,发现大同小异,除了有些系里没有微波炉(影响实验结果),工作环境舒适,到了午餐的点,手里拎着一管试剂,去咖啡厅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3 X# I0 o+ n3 g6 v+ B9 g
等等!你手里拎的是什么?重要实验需要病毒,怕被偷,必须随身携带???你离我远点啊啊啊啊啊啊???
0 z- e5 s  N0 s$ `* m' }( E2 k然后理工科的战斗人士们就叽叽叽叽地开始讲故事了:前不久寄生虫学科丢了两只携带疟疾的蚊子,大骇,层层上报,最后上头批下来:英国这么冷,估计早就冻死了,没事。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当务之急是,给剩下的蚊子开暖气了没有? 看他们笑的前仰后合,我只能表示我们文科生读书少,不要骗我 눈_눈 . @; q; G! d! e- Z# \
自从听了故事,每次去Downing Site都绕着寄生虫科那栋楼走。直到内部人士好心告诉我,这些段子都是不可能的(果然是骗我!)然而隔行如隔山,怎么也没能建立起对这些尖端危险学科的安全感。路过生物化学系照样绕着走。
) P& z1 p6 _+ h# q9 g4 R1 V又一日,某君在为军用飞机制造调整参数,一边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游,一边看着星际迷航,一边做着计算。过了许久,惊呼,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是算不对了,小数点移错了位! 正在思考社会人生的我,一口茶没喝好,险些浇在了书上。 我说,你没听说过什么一个小数点导致火箭发射失败的故事呀?他说,听说过呀,这不是发现了吗,没发现才发射失败呢!  l8 l7 ]& W9 ^4 C
……
; H% `1 J# s! I2 T* R! g1 v当理工科的天才们漫不经心地为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时候,文科依旧在剑走偏锋地形而上。虽说达不到忧国忧民的高度,但也见过学姐在春寒陡峭的时候穿着薄薄的连衣裙凌波微步而来,问及为何如此美丽冻人,答曰“近日读反corruption研究文献,发现多年来成效不佳,心情不好,需要换套裙子改善心情”,不禁深深感叹东欧人民真是战斗种族。系里群聚seminar,话题照例扯远,从地域研究开始,到老师大力抨击“汽车”这个现代发明结束,因为汽车需要铺路,铺路需要柏油,柏油牵扯到能源争夺,牵扯到全球变暖,牵扯到世界和平……“每个人都知道塑料袋不好,要随手关灯,和从没有人说我们不应该开汽车,不是少开车,而是不需要汽车。村里一辆小电动火车作为紧急运输措施,其他时候自行车或走路就够了!” 这令太过习惯现代化舒适便利的我们目瞪口呆之余又深深觉得这的确是在剑桥住久了能得出的结论。
  `* X9 ~& G% L4 T* O3 e7 \- Y: M" T刚来剑桥,一窝蜂地去体验新鲜的剑桥传统,formal hall,剧院,划船,may ball,呆的时间久了,能够让各路学生乐此不疲地交流吐槽的只有那些高傲无边笑点走偏的老师和校方邮件,哦,还有那凶残指数爆表的天鹅。渐渐地都窝在屋子里系里办公室里图书馆里了,万般皆无聊,唯有读书高。要是论文写不出,只好上来玩知乎。
6 ^; C% k; C0 o. q: V& [咦,好像跑题了。3 k' z- ^1 Q7 l* q" a
总而言之,在剑桥读书是一种享受,当然前提是你得把“书”认真对待,而对“读”漫不经心。拎着一本书,捧着一杯茶,慢吞吞地一边爬楼梯一边思考一个抽象的问题,遇见同样捧着茶杯神游天外的老师心照不宣地笑笑,这大抵便是令人心中痒痒的剑桥吧。; Y% B* @* D$ b. T/ ?3 P
# I8 J% F/ J$ f: U" j  J
7.10 更新:9 z6 Q/ O2 _  Q3 i3 @6 H; ]4 i
发现被推上知乎日报了,谢谢大家的喜欢。在这里略微声明一下,知乎日报第一版里对文中几个英文词(Master, Fair trade)的翻译并不十分准确,不过小编收到私信后改的很快,谢谢认真负责的小编(们)!:) 因为不知道这些词有没有约定俗成的翻译,所以直接在文中用的英文。倘若要直译,学院Master大概是院长的意思,Fair trade是公平贸易,大意是不剥削第三世界的第一第二产业人民云云,多见茶叶咖啡巧克力等。有兴趣可以自行google,但实际对学生的意义来说,那就是,fair trade的东西相对略贵。【
4 W  z* N( ?: Z就如上面所说的那样,跑来写这篇是因为论文又卡住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赞 >_<~ 通篇都是剑走偏锋的笑点和主观感受,要看剑桥学术生活架构还是要看楼里其他几位同学的回答哒。还有,真的不是女文青小清新啊,请看我真诚的脸,ʕ•ᴥ•ʔ) {) g  Y0 I  x! h4 A7 w/ _5 O( \
再次感谢大家喜欢!
# n7 e" s0 L& h# _! o, M$ u2 i. m' j/ |7 i
最近接到很多私信,一次性回答了:这篇不接受转载,谢谢喜欢,以及并没有兴趣参与留学咨询等活动平台,谢谢厚爱。至于“我目前是XX情况,请问如何才能考进剑桥/考剑桥有多大希望”的咨询,爱莫能助,谢谢理解。Live long and prosper!
安四化糖 | 2022-1-20 07: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在剑桥,有足够多的学校传说等着新老学生去挑战,更有足够多的传奇地点等待着被探访。
3 g4 [# b3 A$ @9 R1 U7 d0 U0 o5 _1 w2 ^
剑桥大学的许多传说都与学习无关,三一学院的正门口上方有亨利八世的塑像,他左手拿着一只金色圆球,右手本来是执着权杖,但被调皮的学生换成了一条桌子腿。对于有夜间攀爬癖好的学生们来说,换掉国王手中的权杖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夜间攀爬者》一书在剑桥随处可见,这本书详细指导了剑桥每一座标志性建筑该怎么爬上去,记录了多年来在夜间攀爬中留下传奇的学生。1978 年 6 月 13 日凌晨 4 点 30 分,两名学生爬上了剑桥大学图书馆的钟楼——剑桥目前的最高点,5 年后,其中一人——皇后学院的博士杰弗逊,在秘鲁攀登阿特森拉杰峰时遇难。1958 年的某一天,学校的评议堂,楼顶上摆着一辆奥斯丁牌小货车,校行政人员和消防队员商量着怎么把这辆车挪下来——肯定是工程系的学生,将这辆车拆成零件,爬上屋顶又组装起来,50 年后剑桥还有人专门纪念了这次绝妙的攀爬。
9 N- i* y8 R2 m  `/ Z; |( G/ m1 W4 k: e4 ]" s
更负盛名的一项运动是划船,徐志摩的诗:「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还有充满仪式感的晚餐。还有 May Ball(五月舞会),每年 6 月的毕业舞会——男生穿燕尾服,女生穿礼服,彻夜狂欢,坚持到凌晨 6 点的人直接坐火车到伦敦,从伦敦坐火车穿越海底隧道抵达巴黎,在巴黎吃一顿醒酒的早餐——这顿巴黎早餐因太过奢侈而广遭批评,现在已经少见。「但舞会的票价还是很贵,要 100 多英镑,所以,能免费进入舞会现场又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真有人里面穿着燕尾服、外面套着潜水服在剑河里待上好几个小时,就为了混进舞会现场向别人吹嘘他没买票。」达尔文学院的一位学生说。
+ h/ _; Y: A& ]& q
0 d. X* i# u0 e/ h) D3 n$ T8 A' C% |; z$ A% \; `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1.jpg 0 a' C6 o( R) p* @- e1 E
9 u( L/ `0 h, ?" w& W5 X( m9 T
荣誉之门:每年毕业典礼时,冈维尔与凯斯学院这座门才会打开
5 E) s- S1 K0 \
# |2 v+ T4 K: u" q, C丁理如今已经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工作,她说,每年 6 月底,剑桥接连 3 天举行的盛大毕业典礼,堪称整个城市的节日。「我所在的圣埃德蒙学院(St Edmund』s College)管理严格,首先要毕业生持所在系所开具的学业证明向学院提出正式申请,得到批准后自动获得 3 张毕业典礼入场券,可邀请亲友前往。其后不久学院负责礼仪的教师会发来信函,讲解参加典礼的着装要求。此后教导室还会发信,三令五申典礼当日各项程序的重要性。」
- E+ F) w4 S& ]8 ^; `8 o% U7 T) ^! R5 x. O
典礼当天,丁理的妈妈花了半天时间帮她打理。毕业生统一先在学院礼拜堂集合,按照预先排好的队形,在主持老师的带领下,向评议堂出发。当这一群群学生穿过剑桥的街道时,行人纷纷让开道路,忙碌的工作者也会停下手上的活计,大家目送着他们经过。丁理说:「当我穿上黑色长袍,背脊就情不自禁挺直了,神情举止也端庄起来,我也成了剑桥历史中的一分子,分享着牛顿、达尔文、拜伦的荣耀。」
6 E" A8 [* }& A! O5 R; u8 n; r0 y0 w7 l( w# u# q
那看上去清一色的黑色学袍大有讲头,袍子的长度、袖子、丝带、帽兜、扣子等部件都会因学院、专业、年龄和学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烦琐程度即便是穿上的人也难以说清楚。如果有人穿着一件极其破旧的学袍去参加典礼,那便是他祖辈当年在剑桥读书时留下的遗物。这个典礼也自有其论资排辈的一面,第一天上午参加典礼的是三一学院、国王学院这样历史悠久的大学院,等到第三天,评议堂的草坪已经被践踏得有些苍凉之时,丘吉尔学院、菲茨威廉学院这些新晋学院的学生们才开始典礼。这样的「不平等」也是一项「剑桥传统」,每年发放考试成绩也是在评议堂,各系学生都会在公告栏里看见自己的成绩,唯独数学系,成绩单是从二楼扔下来的,为什么他们这么特殊?不知道,也许因为他们有牛顿。
6 I# e" X. P, C0 w# b
' V# c& f( _) F3 o# P8 {8 A0 H在丁理的记忆中,毕业典礼是庄重、肃穆的,手执权杖、头戴方巾的院士们依次从右首的一扇门进入大殿,簇拥着一位身着红袍、外裹羊毛毡披的老者,那就是主持毕业典礼的副校长。站在校长左方的礼仪官手持名册,念学生的名字。  d! P! _& ~3 _! ]  Z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f: A. S: k/ c3 e$ f5 H' @" \
算是剑桥的土著 在这边读了本科 现在在剑桥工作 目前算是定居在这里了( [) X; A- {8 j- F* W
其实
4 {  a0 k+ Q$ i& Q. `& H  n4 v! I@Chris Xia 讲的挺全面的,纠正一点 - Kings Affair每年都有,而且每年都是奇装异服。。。' e9 ]- o3 t) k
-先讲学习,以免偏题; m0 x6 X" \" ]8 O; A9 Z/ Z& o
每年三学期,每学期八周-目测对研究生及以上不上课的学生不是很适用。第三个学期基本上就是用来复习考试的,所以是最悲剧最丧心病狂的学期(偏偏天气是最好的),直到六月初考试结束,开始了更丧心病狂的娱乐模式。见下文。
  K. U- y% {, U, c$ P这八周的强度惨不忍睹。请自行脑补每年用16个礼拜学完一整年所需要的内容的状态。。作为一个纯理科生,周一到周六都是有课的,周日就基本上在赶作业或者担心作业的状态中度过了。每周还会有至少两个小时的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supervision, 简单的讲就是跟一个学术上甩你几大街的教授/博导上一个小时的与专业有关的小课。作业是要提早交的,是会被一行一行认真批改的(感觉像穿越回了天朝初/高中有木有!)。 ( G3 y; k4 w. T; h5 Q+ s
@Chris Xia 所说的在读博士生supervise的情况确实也有 个人碰到过一门课 大三的时候有一个博二的大牛过来轻松BS了我一个学期orz8 [( o: K3 g7 x& D! m& j
学院制的好处就是你可以跟不同系的各种孩子疯玩。。每个系在每个学院的人数不多,所以所有的导师到最后基本都对你了如指掌了。。心虚的很- o4 b2 ?0 n4 v0 X1 ^1 X
[学院负责招生,申请的时候确定学科确定学院以后,学院的该科目导师会开始研究这份申请并且亲自面试你。如果不小心报了一个实在太火爆的学院,他们觉得你的水平ok但是没有位置给你的话,会有一个pool便于其他不那么火爆的学院回收利用。。具体不赘述,请查看官网http://cam.ac.uk]
+ }# Y2 B, G  z-大牛无处不在, [5 \1 e# X( h7 i, K& e8 `) I; t# G
在剑桥 虽然90%的学生都还是蛮正常的 但是对于一个小镇 这剩下的10%大牛实在是惨绝人寰的NB 各种类型的聪明绝顶就略过不提 但是在年年轻松考1st class又是某某运动队队长外加某乐队主唱/键盘外加大厨一枚的实在是。。而且大多数此类人群还特别平易近人,喝多了照样high爆,在夜店玩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照样起床去上9点的课。FML.; W- j% @2 C; W& N& X! Z
-对传统的保护接近偏执,比如:1 S9 b" e6 f( T. C+ ]5 e, V" [
一些很SB也很酷的“规矩”,比如入学第一天必须买学院长袍(gown, 每个学院设计不一样的),所以正式场合必须穿长袍。# [2 W7 A6 n1 @2 C; P! f+ h
每个礼拜是周四开始,周三结束的。0 Y0 {' ~& T  ^- e
每个学院都有chapel, 大多数都有一个耗费人力财力的十分活跃的唱诗班(choir),即便绝大多数晚祷(evening song)门可罗雀。* s* ]+ W0 |! u" g' ~+ q
毕业典礼全程拉丁文,从司仪介绍开始,到院长双手覆盖毕业生的手,念一句大概有20词的拉丁句子,如此对每一位重复。整个仪式下来我学拉丁文的学霸同学接近崩溃的说,从来没有一次性这么大面积地听过讲得如此不标准的拉丁文。。
% Y' c' m0 N% I  t0 T" U$ e: Z六月所有考试结束以后有一个礼拜 各种学院举办的通宵舞会叫做May Ball 仅仅因为几百年前曾经是在五月举办的。。然后处于同样的原因这个礼拜叫做May Week...被问了太多次为什么六月的一个星期叫做“五月周”,无力解释(摊手)。。
0 j: \& }1 C0 Q-吃吃喝喝疯玩
0 e4 u% a4 R0 s: B几年下来已经无力吐槽。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酒吧。formal(传说中很高大上的,三个course的正餐)的时候到最后喝醉的比撑死的多一群,十有八九从hall出来都直扑酒吧。讨论(简单的)学术是生活中很正常很自然的一部分。跟同学在喝得快断片前会用微积分测试彼此的醉酒程度。
- o; X: s9 F) g, ?9 ~, K本科三年去剑桥镇上的餐厅吃饭次数可以用一只手数过来。绝大多数时候都跟朋友在自己学院或者其他学院吃formal, 或者大家一起做。。
9 d4 o  j% \! ?( ~) IMay Week这种神一样的存在就真的是一年辛苦工作的福利了。。每年一礼拜黑夜白天颠倒生活下来都感觉很surreal, 但是欢乐指数绝对是10/10的# W' V5 ]/ |5 L: r) ~: c8 b0 f
-体育. M  \( A: `( s6 Y4 _1 v
划船划船划船(rowing),训练程度之疯狂基本上就是第二学位。在院队的时候早上6点半训练是家常便饭,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两个从没见过的人一旦发现彼此都划船,立即可开始以此为主题不间断聊天半小时,招(周围不划船的孩子)仇恨指数爆棚。每学期有一两次重大比赛,热血沸腾。
( ]- H; u* o* W% u3 N7 a( I4 U1 V其他的比如hockey rugby cricket football之类的也很多 但是焦点主要是每年校队跟另一所学校(某牛)的比赛。% `7 p* a1 }, l* M# V! `: N' S
要是在这里读了一两年书还没有自行车 说出来会被别人当作外星人看的!对我个人而言,自行车的重要性已经到了半条腿的地步。( Q" {; I2 v7 B3 ^# a
先写到这儿 明天还要上班 有问题请直接问 :)
* O( g) ~; K( B剑桥对我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这种意义至今还在观望是不是好的$ Q' {; R4 Z; N2 m) Y2 g  Y
周围中国人的圈子很小 几乎不存在 所以默默打个广告 求搭讪 (蒙脸)  L! Y( C, ?! G
另外7月7日环法在剑桥开始-说明还是一个不错的小镇呐!:)
我是淡水河谷侥 | 2022-1-20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在电影中“最美的时光”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但我想说,我在剑桥这一年读研时光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但却没有被辜负的时光。$ R3 b; x6 j6 y, P
8 V% ^% o$ V* q$ Y* R  e& I9 c
初来剑桥是2012年,那时刚刚满18岁,跟随夏令营游学团来剑桥游览,当时就被剑桥独特的风格吸引,静静流淌的康河,大片的绿色草坪,古典的红砖建筑,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上学的地方,更像是神秘的古堡。4 T: a( C9 `7 d. c
" p6 v' [6 x, d
( q% I3 z+ t7 `! G# t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1.jpg & f4 F/ C- W3 j) Z3 Z- G

4 o3 U3 n0 |$ I也许是冥冥之中和剑桥有缘分,四年后,作为学生的身份再次回到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城市。九月份入学,身穿黑色长袍走在剑桥街道上,就像走在电影场景里,一切似乎有些不真实。+ E4 o9 P7 M/ `( A* W+ L/ U; c+ k$ T
( z. o( W! N; [( P; P5 i" b7 h& [
关于剑桥读书有这样一种说法,入读剑桥只有两天是开心的,一天是入学,另一天是毕业典礼,其它的日子都是写不完的paper,做不完的reading。这种说法似乎有些夸张,但是从某个方面也反映了在剑桥读书时课程的紧凑。特别记得在第一堂课上,系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话,You are not listeningfor a degree, you are reading for a degree。这句话强调了多做阅读的重要性,在与不同作者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多元化,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讲师传递的知识。5 g2 `; ^3 R/ D& k& {
* ~- q% Z$ K- M. N6 q) x
在剑桥读书压力肯定是有的,我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做天才的存在,抑或是比你优秀的人比自己还努力。研究生和本科就读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是年龄层差别很大,本科的时候大都是年龄相仿的同学,但读研究生时,有一部分人会有工作经验。: _5 k; V% O' i0 d6 X

! |, f/ f% ^. G& X说实话,入学前两周我甚至会感到自卑,感觉在讨论中根本无法说上话,也许我还在纠结幻灯片上有单词不认识,别人家的小伙伴就在讨论将要创业的计划,但我还是很感谢身边这些牛人的存在,让我看到自己之前从未看到过的世界,让我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激发未知潜能。
1 a3 ^9 j% i$ l1 I. N$ d1 n8 N+ ?9 [2 [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2.jpg
( \$ k1 ]/ R$ n' k4 [1 R& i( @0 i. _7 x, n. {
英国比剑桥校园还美的大学并不多,剑桥大学保留了传统的学院制,31座学院与城市完美的融为一体。7 J0 s, S- i! Z8 J6 B1 u! t
, H, i: T% \1 q3 k
学院和系的概念是不同的,学院是学生生活,社交的地方,在同一个学院的学生专业背景非常的多元化。3 _1 ^- v" I5 s" Y0 ]0 j

! U; ^8 C) V' k, [" y! G相比之下,系主要是大家学习还有见导师的地方,所学专业也比较相近。这种学院制模式可以让我们认识许许多多学习不同专业的朋友,有人说,这是这种跨界的交流为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许多灵感。
( p/ i$ t$ J& c! t+ h# `7 y& _* H5 F- R& W4 N
此外,剑桥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图书馆。
: t7 K% Q/ Y- a1 E其实剑桥每个学院都会建有自己的图书馆给学院的学生使用,而且每个系也都会有自己的图书馆课程放相关的资料和书。
% K9 R$ q9 V2 S; ?! z$ n, v) z据说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有将近100个, 有的读书馆由于藏书过于古老,走进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墨香,剑桥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从图书馆就可以看出。+ w% ?+ h1 ?0 k8 L( I! Y1 t

4 q; [# ~2 [: V. D+ |5 p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3.jpg # t/ {3 K) v4 s4 l/ _! n
最有名的是剑桥大学图书馆总馆,这也是英国出名的“版权图书馆”(Copyright Library)之一,英国每出版一部新书,都会送一份到这里来收藏,因此,剑桥大学图书馆内珍藏了很多罕见的珍本。, K" L: Z+ c; d+ g- h# ?; l

: l/ X* k: ]+ }1 B& [我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剑桥这座城市,古典中包含现代,学术里不失浪漫。这里有现代的教学设备,以及世界领先的高尖端研究,也有古典的大教堂以及罗马时代保留的庭院;有在图书馆认真备考,熬夜写论文的静水流深,也有喝着下午茶,看着天鹅缓缓游过的岁月静好。( y+ m/ [) e5 p) `6 y4 }* w$ S3 y0 c

- m6 {$ T2 I& S. O无论是学生还是居民都很友好,在街上即使是陌生人也会对你点头微笑,帮助后面通过的人扶一下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机动车会耐心的等待行人通过,因为地形平坦,剑桥也是自行车友好城市,ofo小黄车在欧洲的第一个试点城市也选在了剑桥。
) k6 K$ C6 F6 R( V2 Z! Y6 @+ k
5 q. m/ g/ R! X+ O* [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4.jpg * l& f( R- {& D
在剑桥读书经历了许多特色的活动,其中之一便是撑船(Punting),就是徐志摩笔下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s4 b: l# m9 _6 S) q% e, Q! C
静静地坐在船上,听帅气的撑船小哥讲述剑桥还有各个学院的历史,当然我也曾经尝试过亲自撑船,看似简单,却很不容易把握平衡和方向,但总归是不错的体验。赛艇(Rowing)也是剑桥传统的运动项目,最著名的当属每年四月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牛剑赛艇。0 @8 I  a8 l4 `3 f0 V, A% p4 D
7 t5 M5 A/ o6 d  |- R
除此之外,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正餐晚宴,也叫长桌晚宴(Formal Dinner)。只有满18岁的成年学生才可以参加。1 [9 F# V  j- p5 z! K
  K8 Q  u3 P" a" ^, i
晚宴对学生的着装是有要求的,男生一律穿西服打领带,女生裙装或者正装,另外本学院的成员还需要穿黑色长袍,据说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晚餐初衷是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年,应该穿着,仪态得体,行为得体,去担负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4 T; j5 o1 O- Z- }: \/ ~  O2 ~& ~& r4 t: T0 G* d6 d+ M; U
May Ball 也是每年不可缺少的项目,虽然叫五月舞会,但大都是在六月份结束考试后进行,结束了考试的剑桥,整个城市都在狂欢,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Study Hard and Play Hard”
( X6 I) N1 K2 K4 L: m
, W7 p2 m5 ]( _, d; Z8 z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5.jpg - B4 O) M0 g% m! O) C# b
生活中的许多事,许多人,之所以让人舍不得,让人觉得格外珍惜,就在于他们只能陪你走过人生的某个阶段,是那段时光里不可多得的温暖,而时间却不会为谁停留,在剑桥的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但我还是感谢时光让我们遇到过,让我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还能如此时此刻般感动。& `+ }4 i' S- I9 E
8 o; ~4 _& T3 A; F4 l% s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6.jpg ' l7 f4 w$ L! e! [9 Q4 v! y$ F5 R8 P
+ g- U& U: ?. Z, T: O  j" O+ r' t  y
一起来看看剑桥大学的最新宣传片,怎样衡量一所大学的影响力~9 L$ x; ?0 m% J& d- J, G

$ n' N& b5 {* g" `7 @# A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7.jpg
1 B  W% T3 A* r6 }6 j怎样衡量一所大学的影响力
: J2 K6 w0 v# K1 v, Ohttps://www.zhihu.com/video/1035463974757892096  @* S; N* f/ l' }2 Y2 L
, K/ B; y! V: z) Z
---------------------------------------------------------------------------------------------
8 C+ E3 L7 P% H0 B! j/ \) Q) z. r, I9 h% H) Z
以上就是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Yolanda Li学姐带来的就读体验~学姐有着五年留学英国经历,熟悉本科以及硕士申请流程。大学期间担任国际学生大使,配合招生部的工作人员帮助学生完成大学申请的有关事宜。
% C$ X% C2 A. w! I4 h; S+ ]- [" J' y% R, c3 |, J, ~9 k9 Q  t7 v6 D
如果有同学希望咨询学姐,或者还有其他的选校、文书问题,欢迎添加桑尼君微信号:wordsunny2008 连线学姐哦~
* v6 S- \! ]: [* B9 E
; v* R8 }: }9 ^( K/ ?& S记得给桑尼君【点赞+关注】呀~
' B5 A6 b0 e* C6 D7 V  i6 b7 o+ V/ u6 j, N  @+ a) Y0 p' \2 s
在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8.jpg
七年之前奶 | 2022-1-21 05: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Research文硕一枚,课不多,学术活动基本限于一台电脑一杯茶,就聊聊生活吧。(系图书馆雪景镇楼)( W( z  W! D4 Z& V$ P0 g
7 [5 H) B7 M8 }! ?* u
/ g7 X$ z1 R$ S  N
抛开剑桥招牌的金光,在这里念书也是一番脉脉温情。每个周五都雷打不动地收到收到学院Menu for next week的邮件,写明Dining Hall每天的菜单。早餐就是面包和英伦早餐老几样,没啥创意。中餐晚餐就有的说了,可牛羊、可鸡鸭,还有这那的沙拉、Pesto、Risotto,当然我院的周五永运是4 Cheese Pizza+鱼薯,风雨无阻,永不妥协。说实话,一个装着22年中国菜的胃还真是没法天天吃这个,还好每天出色的甜品秀培养了我对学院食堂的忠诚——就算是要下山去中餐馆,也要先顺道去学院买份甜品 =。= (附个菜单吧)! h$ P* \9 k0 n3 N7 v. B  b7 C

. U& H0 q" j7 q2 o& m% I  u. j1 T1 h  i0 `5 }
忘了说,剑桥北部是座小山,有这么一大波学院都在山里(比如我院),每天过着山林风雨的隐居生活。当然最扯淡的是,我的Faculty在整个剑桥最南端。有课、要去系里找资料都需经历一番穿越整个剑桥的心理斗争。这当然得归于剑桥的学院制度,College/Faculty分立——你在哪儿读书跟你被分哪儿睡觉那完全没关系。不过康村也不大,穿越整个剑桥也就25分钟自行车程吧。(附上课路上偶遇某国剧拍摄现场图)8 b' z8 i5 p' H' l" X. Y- _
4 r# U# D- }' q9 T+ K$ Q* M0 ~, O
" y" h$ d- w4 j: v8 B1 C7 c
康村夜生活当然不能跟大城市伦敦比。工作日不说了,主要是酒吧十来点关门,也没地儿浪,洗洗睡。也就是周末,开始work hard, play harder。吃完formal,pub quiz完,就是一波疯狂的clubbing。最印象深刻的是有次Clubbing到两三点,某著名工科组的博士朋友撸了把头发说,clubbing完神清气爽,正好做实验…让我等文科狗目瞪狗呆。后来见多了,也就冷静多了。(附个May Ball半夜图)" W$ g7 m* \9 e* H6 S3 a

, l3 _* v$ V, G" o4 C
+ K2 A$ f: E' c6 C3 W( o再说一个。某天路过,见一墨镜小哥驾着二郎腿弹吉他,甚为瞩目。朋友顺口一句,那弹琴的我supervisor。至此,算见到了剑桥的世面。大隐隐于市。正所谓大佬与庸人齐飞,天才共智障一色。人这一生,左不过生活二字了。比如,某program的coordinator,学术界大牛中的大牛,乃一介交响乐宗师,日常穿一指挥服,乐团搞得贼溜。再比如,我那隔壁楼的楼友,在一个厨房做过饭的那种,不显山不露水,日常谈论去哪买束好花装点房间,就这几年,发了二三十篇SCI。我还有个本科学弟,一起开黑打撸打得关系贼铁,咱俩搁一块儿就谈论Faker今年咋咋咋、Rekkles这场发挥得咋咋咋,前几天偶尔转了个弯聊到工作,提了茬刚拿了起薪70多万哪哪的工作,他觉得还是有点委屈,不想去了,接着念书算了。语气真诚又不屑。而我一失业青年闻此内心竟毫无波澜。$ F% I5 U  u, \4 v
" n6 R( Z$ F8 b, G/ k9 S
所以说,在剑桥念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宠辱不惊。庸人如我,也能宠辱不惊地跟几十篇的SCI大佬共用一个微波炉。% j% C9 B! i. Z2 Q, K

0 y, O$ S; A3 W; Y/ `) \- G1 _哦你知道吗,我和今年的化学诺奖得主是校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