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婴儿每天约喝下160万颗微塑料,微塑料进入体内可能致癌

[复制链接]
查看8825 | 回复0 | 2025-8-12 17: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惕:婴儿每天约喝下160万颗微塑料,微塑料进入体内可能致癌-1.jpg
4 I8 ^# Y4 l- I$ ?

8 g0 s& M/ q0 V1 H2 c5 F) Y想想那些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家伙,每天咕咚咕咚喝奶的样子,本该是最纯净的营养来源,可谁能料到,奶瓶里藏着看不见的麻烦。微塑料,这些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早就在环境里到处都是,从海洋到空气,现在还钻进了婴儿的饮食链。研究显示,用聚丙烯材质的奶瓶喂养,婴儿一天可能吞下160万颗微塑料颗粒,这数字听着就让人脊背发凉。更糟的是,这些颗粒进到身体里,可能跟癌症扯上关系,虽然证据还在积累,但科学界已经敲响警钟了。
! a; l# ^6 A* c% y聚丙烯奶瓶是市场主流,占了全球八成以上份额,因为它轻便耐用,父母们图个方便。可问题出在加热和摇晃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冲奶粉时用水温至少70摄氏度杀菌,结果这高温一刺激,瓶壁就开始剥落微小颗粒。实验里,科学家测试了10种常见聚丙烯奶瓶,发现每升液体能释放130万到1620万颗粒,高温升到95摄氏度时,甚至飙到5500万。摇晃奶瓶模拟喂养动作,也会加剧释放。这些颗粒大多小于5微米,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能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吸附力比海水强上百万倍。
5 k5 T; d6 C0 u算下来,一个婴儿头12个月,用这种奶瓶喂养,平均每天暴露在160万颗粒中。北美和欧洲,瓶喂率高,暴露量可能超200万;亚洲和非洲用玻璃瓶多些,相对低点,但全球平均还是150万左右。这不光是奶瓶的事,婴儿配方奶粉本身也可能带微塑料,包装袋或加工设备贡献不少。2024年的一项研究检查了18种婴儿奶粉,发现每样都含塑料颗粒,日摄入量约6.9颗每公斤体重。6 [; D5 i4 v* u9 g  E$ u' l+ G1 I, H

) F3 ]$ H. Y4 ~+ H
警惕:婴儿每天约喝下160万颗微塑料,微塑料进入体内可能致癌-2.jpg
  \$ X6 R% x9 {" R
这些颗粒怎么进身体?主要是饮食途径,混在奶液里吞下去。小于10微米的能穿肠壁,进血液循环,游走到肺、肝、肾甚至脑部。动物实验显示,它们在器官积累,引起氧化应激,自由基攻击细胞,导致DNA断裂。细胞培养研究也证实,微塑料诱发基因变异,干扰蛋白质功能,促发炎症响应。长期下来,这可能推高癌症风险,比如肺癌、肠癌或乳腺癌。2023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聚丙烯微塑料在乳腺癌细胞中增强转移基因表达,加剧扩散。8 o" B0 l. M; }7 S- K
. V1 z# h( B& M9 F
不止癌症,微塑料还可能伤肾脏和消化系统。在肾小球沉积,干扰过滤,引发慢性炎症。肠道里,它们刮伤上皮,破坏屏障,影响营养吸收。呼吸和皮肤接触也是途径,空气中飘浮的颗粒吸入肺,洗面奶里的磨砂珠渗毛孔。但对婴儿来说,奶瓶是最大来源,因为他们摄入量大,身体发育中更脆弱。科学家们强调,婴儿器官系统在成型,任何毒性损伤都可能永久化,影响生育或心血管健康* F: b( y3 T$ |& i* C5 f( R
环境里微塑料无处不在,海鲜、食盐、瓶装水、啤酒,甚至茶包泡水能释出116亿颗粒。人粪便检测已证实,成人每周排出5克微塑料,相当于一张信用卡重量。但婴儿暴露更高,因为奶瓶直接加热使用。2020年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研究首开先河,之后跟进实验确认,老化奶瓶裂纹增多,释放量翻倍。2024年,中国研究模拟日常喂养,呼吁加强监管。
" U9 l& H6 J0 _6 K
/ ^& a8 I, h& X: C" I
警惕:婴儿每天约喝下160万颗微塑料,微塑料进入体内可能致癌-3.jpg

9 `) ]9 i; C7 {3 r- z父母们肯定心疼孩子,这事关下一代的健康。减少暴露不是难事,先换玻璃或硅胶瓶,虽然重了点,但不释微塑料。准备奶粉时,用玻璃容器冲泡,高温水别直接倒聚丙烯瓶里。杀菌后凉透再冲洗瓶子三次,能减九成颗粒。少用塑料包装食品,布袋购物,垃圾分类回收塑料制品。这些小习惯,不仅护孩子,还帮环境减负。5 A2 _" T8 N. f  x2 J
4 N% s$ d. U1 l; C$ [, [4 E
政策层面,欧盟从2022年起严查婴儿用品聚丙烯含量,美国部分州推玻璃瓶。制造商在开发可降解涂层,减少瓶壁剥落。但塑料业辩称微塑料无处不在,健康风险未证,拖慢进度。科学界呼吁更多研究,评估真实风险,特别是婴儿长期暴露。
! A  |$ l9 C- Y% S; u% w7 x微塑料问题像隐形杀手,潜伏在日常用品中。婴儿是最弱势群体,他们的未来是我们责任。知道这些,能多点警惕,选对用品,少点隐患。健康不是小事,早行动,早安心。
9 z- f" f  C: c4 P# g2 G) T! x6 D7 m( P( H8 r2 J. C
警惕:婴儿每天约喝下160万颗微塑料,微塑料进入体内可能致癌-4.jpg
( T/ J2 B$ z; \) z# R! x" J
除了奶瓶,母乳储存袋也释微塑料。2023年研究显示,聚乙烯袋子存奶,婴儿日摄入0.61到0.89毫克颗粒,主是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室内空气微塑料浓度高,家和幼儿园成暴露热点。胎盘和初粪中已检出微塑料,暴露从子宫开始。* c) F/ |& V  v7 x

2 Q0 e5 [; A! x癌症关联虽非直接,但证据堆积。动物模型显示,微塑料促细胞增生,诱导肺、血、乳腺癌。人类细胞研究见DNA损伤、ROS产生、基因毒性。2024年综述指出,微塑料升慢性肺病、糖尿病、心血管风险。6 Z  f2 s$ D  I" N

$ e8 s: m% p+ p+ f! s4 u. V预防关键在源头控塑料使用。选无BPA产品,勤换瓶子,避免高温反复用。父母选用品时,多看材质,避聚丙烯。社区教育重要,分享知识,集体减暴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