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时如何预防虫类叮咬?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形势如何?权威解答来了

[复制链接]
查看9831 | 回复0 | 2025-6-6 15: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户外活动时如何预防虫类叮咬?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形势如何?权威解答来了-1.jpg

9 O# c' D& [2 u. s: _) }2 w' r. m  l9 s7 x' H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6月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芒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F$ w9 r3 f- a" G# t$ D

4 ^$ I, G+ s: i: p芒种时节人们户外活动频繁,应该如何预防虫类叮咬?被叮咬后,正确的紧急处理步骤是什么?有一种说法是“涂抹香油或酒精能让蜱虫自行脱落”,这种说法科学吗?
/ L5 }& I9 [1 S" F
7 z* i+ t6 m. B0 i芒种时节户外活动需要警惕蚊虫、蜱虫、恙螨和隐翅虫等侵袭。蜱虫吸附皮肤,吸血后体积非常大,往往超过身体的5倍以上,它的唾液里往往携带多种导致莱姆病、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的病原体。恙螨幼虫藏在草叶腐土中,人被叮咬后,皮肤上会形成绿豆大小的红肿水泡,中间可能有焦痂。隐翅虫体液接触皮肤会引起条状溃烂。这些虫子在气温25摄氏度、湿度80%的潮湿环境中最活跃,尤其喜欢栖息在高草区、灌木丛和积水附近。
, w6 ~/ |+ |* S" d  o% k  S8 D2 k. r4 ^; R3 P! H5 k; E
预防虫类叮咬要记住“三要”。第一,外出时要穿浅色长衣、长裤,扎紧袖口和裤口,选择光滑面料的衣物,这样可以减少昆虫的攀爬;第二,在裸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虫剂;第三,返回时要仔细检查全身。户外活动时,要尽量避免直接在草丛、灌木、树荫下久坐或者躺卧,同时要避免用手直接拍打虫子,防止虫子的有毒液体侵入皮肤。7 B5 H6 h0 B  f. a

  Q6 S# A1 |$ i& n: }6 G被虫类叮咬后要采取紧急处理:第一,要尽快移除虫子,比如可以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夹住蜱虫的头部,缓慢垂直向上拔出,切勿旋转或猛拉,以免口器断裂在皮肤内。在情况允许的时候,最好是寻医,请求帮助处理。第二,要消毒处理,用酒精或碘伏清洁叮咬部位,避免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接触隐翅虫的毒液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不要用碘酒,避免刺激加重灼伤。第三,要密切观察,如果出现叮咬处发黑、持续发烧,以及皮肤出现红肿、皮疹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 e3 V( Z9 e1 r$ \; v/ V& L1 j( C5 O" D( ]9 g$ R  e" C7 Z* b4 o% L
“涂抹香油或酒精让蜱虫自行脱落”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刺激蜱虫会使其加速分泌唾液,增加被蜱虫携带病原体感染的风险;蜱虫被刺激后会收缩身体,有可能出现越来越紧的情况,甚至导致口器断裂并残留在皮肤内,引起局部炎症、感染等。
9 J5 y: X% X5 w5 R+ f: b& k0 Y7 C; i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蚊虫也开始增多,当前蚊媒密度监测数据如何?哪些地区需要重点防范?如何避免蚊虫叮咬?有一种说法是当被蚊子叮咬后涂抹牙膏或者肥皂水能够预防传染病,这种说法是否可信?此外,蚊子喜欢吸食人类的哪个血型?; F* [# v8 W; U& h" i* g& C. n

6 E1 N" [% d% b0 o% m0 I全国疾控系统蚊虫生态学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方省份媒介伊蚊(俗称花蚊子)密度已经处于快速上升期,广东、云南等局部地区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需要重点防范,建议在夏季之初和雨季到来之前,及时清理室内外的积水,保持环境整洁,减少蚊虫孳生。0 e9 N* B( u  _$ V
, C! ~" N1 X+ b8 H) z, r
避免蚊虫叮咬,首先要做好物理屏障防护,尽量选择配备纱窗、空调的居住环境,夜间睡眠使用蚊帐。其次要掌握科学驱蚊措施,室外活动时,建议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使用驱避剂喷涂暴露皮肤和衣物。最后要注意环境卫生,清理住所内外废弃容器、花盆托盘中的积水,预防蚊虫的孳生。
0 `* }7 `' h  t+ H! k
, J  K, e+ w% T6 M9 V关于“被蚊子叮咬后涂抹牙膏或肥皂水能预防传染病”的说法,没有科学证据支持。牙膏和肥皂水仅能缓解叮咬后的瘙痒症状,无法杀灭其携带的病原体,如登革热病毒和疟原虫等。若被携带病原体的蚊虫叮咬,叮咬后病原体已进入体内,涂抹这些物质无法阻止其感染。因此,被蚊虫叮咬后,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X0 I9 h, d. p; J' w) `: m
( {7 e. ?' R& S) M; D% F
常有人问:蚊子是不是偏爱某种血型(比如O型血)?目前科学研究证实血型与蚊子吸血偏好没有明确的关联。蚊子选择叮咬对象时,更依赖实际生理特征和环境因素。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虫定位的核心信号,代谢旺盛的人(如孕妇、运动后人群)更容易被蚊虫叮咬。
/ F6 B* t9 t- K9 z/ r# q# }7 t/ g; M" o/ k
此外,蚊子对温度敏感,体温较高者(如发热者)更容易被蚊虫察觉。身着深色衣物因吸热和视觉对比强烈,让这部分人更容易被蚊虫发现。人体散发的汗液成分(如乳酸、尿酸、氨等),还有皮肤微生物群落,比如说一些菌群,甚至某些化妆品气味,都可能影响蚊子的选择。1 O$ Z, h, Q" M+ j' e- S

: m; A3 c0 r, @0 }0 c  E请问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形势如何?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应该如何做好防护措施?! b5 {" k& p- v& {  G; f, j% u

/ m6 m0 n# G( e: \5 j我国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全国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于低水平,但新冠疫情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处于今年以来第一个阶段性高位,并正在一些省份出现下降趋势。
8 J7 R& u/ G1 C2 |0 I! F/ y
- ]# |8 U. [+ `监测结果还显示,疫情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南方省份活动水平整体高于北方省份。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重症人数均未超过前期历次水平,没有对正常医疗秩序造成明显影响。当前临床病例主要以轻症为主,现有检测试剂和药物依然有效。
$ s. o: l& ~; i. U0 \2 I$ f( j& c5 c, `
对于特殊人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要做好日常的防护。! [/ @# h9 w& h% e0 ^9 N( }; U
( E5 M- a& F3 l1 m
一是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 y! b2 Z& D& Z9 {' N

1 {1 p. E0 k1 [+ |8 I, l8 y2 q. r( T二是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合理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建议高考考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心态,增强防病意识。' K1 P/ a9 e* F4 E6 F2 g8 u" k

4 }% k' t' K9 a2 v) c三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建议接种疫苗。家人也要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其本人以及共同居住的家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做好健康防护,及时就医就诊。, P4 F9 n' @+ S8 T2 f; @- d9 f6 s' p

2 s% f7 X4 W; B/ V% \四是要注意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医院、公共场所、养老机构,乘坐密闭的交通工具如地铁、飞机等,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P- E1 e; S# x7 n. Y, K/ `3 K5 W/ i5 j

- e7 f/ |2 J! S3 Y/ `6 n综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健康中国
$ X4 U% U3 ^' Q* E. R
, J  w7 k" S3 q; H5 e. m来源: 国家疾控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6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