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待体制内能者多劳不多酬的现象?

[复制链接]
查看2073 | 回复20 | 2021-6-3 10: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体制内,很多领导习惯用一个人就一直用,不管大事小事都叫他干,不是他的工作也安排给他。几年下来,在级别、待遇方面从来没表示过,感觉就是用而不奖。你是如何看待或处理这样的问题?
浙北孤狼宰 | 2021-6-3 12: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跟你说吧,那些有钱的人,在体制内和国企做得的工作比你清闲,活得比你舒服。5 ?5 H# W" R+ c; A- ]" l5 `- b

8 Q5 j% x* i1 j% N+ J. ~4 A% H+ R( T6 g, H, t
以前有句毒鸡汤,叫做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句话就是用来骗那些不会摆烂,只会闷头干活的老实人的。我听到这句话觉得恶心爆了,因为这种是PUA,你听到这句话,基本上可以判断:和你说这句话的人觉得你看起来是个傻(),跟你说一下看看会不会上当,反正讲几句话是不用成本的。
. `! @! j7 l5 }0 v/ V. Y; K3 k4 _

( D5 G! q7 _. S这种就是对你人格的侮辱。觉得你就该干活不拿钱去伺候别人。那些鼓吹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的,无视那些成功的人的背景,条件,刻意去强调努力,努力,努力,勤奋,勤奋,勤奋,我勤你个懒交的奋咯?6 P7 n5 m: J3 }3 i1 L; E

- `+ B. _5 m8 x% J0 j
  k+ g) b4 R9 ~7 z$ T多劳不多酬,实际上是老实人不愿意摆烂导致的现象。能够改变自己,学会踢皮球的,环境会一直逼迫你学会为止,既屠龙少年变成恶龙。如果不愿意摆烂,那么你就要自己单干。+ w( d' n4 |  d9 _

, g/ i- t! ]. k' R
+ V  m/ P3 _, X! V6 E4 Z能者多劳不多酬,实际上就是看中了你不会反抗,赌你是个老实人,赌你不敢撕破脸,经过测试之后发现你的确是,然后一直PUA你。, f" Z7 D! o" |- J
8 i$ a3 X7 b  z6 c( |4 m
, v$ C3 q: i" x- W& P6 z
你们知道为什么体制需要高门槛么?你看学生时代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是不是很难管教?你让他多劳,他直接不劳。如果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通常都是听话型的,这种人好控制,所以招进去给他洗脑一番要多劳动,要眼光长远之类的,还是可以忽悠个几年的。
# s/ a4 [4 T9 i0 Y2 {' D6 `5 X' w* K7 n& Q: T9 q) C* t
, W( P" t% @, U9 N2 g( X" J
至于冤大头觉醒了之后呢?没事,重新招就可以了。然后教唆冤大头把工作丢给新的冤大头就行,反正旧的冤大头在被PUA几年后心态也会变化,学会了摆烂,不再认同自己的组织,也不会想着改变现状,因为改变环境太难了,就这样继续吧。因此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9 E2 t2 s! P1 M5 ^7 {" r* E& W

% ]2 x) l  T: c5 j5 @# ^# G9 F% t
4 {, A, B1 W, B4 L( B! A/ F 你是如何看待体制内能者多劳不多酬的现象?-1.jpg
123461657 | 2021-6-3 19: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多劳多得是个伪命题。
' m6 _7 I" ^* T# }4 \5 W从原始人那会儿起,人类就已经不是多劳多得了。
7 u7 U/ Z# b, k. P  A  D: G 你是如何看待体制内能者多劳不多酬的现象?-1.jpg 有人说多劳多得?我琢么着先给他一棍子2 A, Q: x' J0 _1 b
因为人类,完全是靠脑子,驰骋在这个地球上。
, {" S% z, L: ^% k多劳多得,那是动物。2 ^0 P6 y3 S: p  `( c
——勤快的,吃得多点;懒的,那就饥一餐饱一餐。; y; I# i& i5 f2 }1 D. u4 K
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自己的食物,这就叫“多劳多得”。
  A) h: q/ m4 c" {' A/ \那人类是这样的嘛?完全不是。
) @$ v* {5 c" g人类依靠聪慧的头脑,掌握了科技,对大自然和自己的生产生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3 f, A* y: a+ B, z% L0 n% s( I人类依靠聪慧的头脑,构建了复杂的生产关系,不断探索形成宗教、制度、国家和文明。
5 S) T( ]/ Q$ @, M, a0 j生产力(科技)和生产关系(制度)相辅相成,创造了人类的历史。
0 Z0 J1 V( s0 a  W4 _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不劳而获”,哪里有多劳多得的影子?
, M& F# a* A: i! W! C  Z' j9 Q运用智慧和降维打击才是所谓劳动本质。$ x0 J5 w  q" h# K' r( \
<hr/>古代,贵族们依靠一代目的勇气、智慧和冒险,牢牢掌握住国家的基石,代代继承、血脉相传。
" v! d( P9 C% s3 H8 l你管这叫多劳多得?
% ^1 {# Z! M0 k. {1 v- c现代,先发国家依靠科技突破,对后发国家进行掠夺、殖民和侵略,进而洗脑、奴役和长久的剥削。2 A% R, ]' B' J
这算哪门子的多劳多得啊。7 C9 ]& @. b4 f" ~" @! @. d
哪怕,你身边的一个小老板或是一小撮资本,也变了法儿的想要割韭菜、吃红利,直到把员工和韭菜吃干抹净为止。
- ^: j- Y7 i, n' Q$ f朋友们,这些个真不能叫多劳多得,如果硬要表述的话,最多只能叫多智多得。
* j; S6 Y- s* c# v0 ?0 Q而且,多智多得的分配方式和多劳多得完全不同,几乎是赢者通吃,败者连底裤都不剩。5 y* Z6 V5 g) [* w
看看最近抢镜的邻居印度,底层民众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拿着几十美元的月薪,没有教育、没有医疗,连烧死人的柴火都没了。9 v; u2 {6 y# T. K1 X$ K3 W
这才是世界的本质,也是我们国家脱贫攻坚的伟大之处。
7 B) l% |3 ~- D8 {) m" t好,扯远了。
# l- z6 _+ x9 ]8 t" {尽管前面我基本否定了多劳多得,但万事存在必有其因,哪怕只是个伪命题。/ S8 }- B/ w2 X% r/ i
多劳多得,在特定的范围内,是客观存在的。) V& N* |8 F9 o1 D, U
比如,工厂里,以特定的计件制度计算工资,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按劳分配。( _0 ~: p/ B, ^/ c" u1 D
不过,结合我刚才的分析,你就会知道,这种多劳多得,是在特定设计下、特定范围内、针对特定对象而刻意制造的,是用来激励特定工作积极性的方式,你若将它看做普世的道理就大错特错了。
3 r8 ^5 K) s+ p& ]<hr/>然后,差不多谈回体制内。# M$ l+ b/ d4 q2 b, u5 D. U
体制内以严格的职务职级控制着薪酬等级的发放。4 `$ e9 g# R  ?+ k) B4 u
为什么?我讲三点原因:
+ O- c  J3 F1 e4 ?+ D' }9 T7 b第一,本质上,不鼓励你们竞争。
- R! g( E* M8 o1 o竞争虽促成进步,却也从来就伴随着风险。为了竞争,很多人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到处都是陷阱和暗战。9 \1 C9 d/ e; R
商业世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 s, T7 i8 K+ D2 ?1 S+ Q) V* z任何一家你所知道名字的企业,都是踏着无数尸体走来的。
; I& _8 x6 Z6 z这种竞争完全不适用于体制,因为体制需要的是定力、一惯性、稳定性,需要坚强沉着、不动如山。
( m+ C* R- s. f8 q- N( B多劳多得当然可以盘活体制内的工作,让体制富于活力。这是好的方面。
* e7 ?4 Z0 X) ]) X' f' c但回过头,你想想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呢?/ f6 w* }7 n) I# d# @( U) a
是不是拼命写汇报彰显自己的工作?! E9 q! A! G& Z9 s$ x& j
技术官僚:有哪些是你进了体制内才知道的事情?是不是不管干过没干过都玩了命的吹?恨不得本单位、本岗位被评为星际劳模、宇宙第一?
7 W) C7 P; o) @! K% @3 s5 O# o; A* b相信我,内卷造成的风险一定会大过竞争。况且,还有些部门的工作就是专门发通知、布置任务、掀起各种活动的高潮。& E# o  Z, w7 J8 n# j
技术官僚:你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做得快乐吗?如果你让他们多劳多得,哇塞,他明天能给你下十个通知,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象了。3 u% N$ H1 s/ [- e
<hr/>第二,体制内工作的不可考评、决定了多劳多得无法实施。! g! v. e# o- f/ Z% H
这个话题我写累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帖子。# N" ]) J' x0 h2 R5 H* d6 `
技术官僚:你在体制内工作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反正,结论就是无法评价。因为无法评价,所以也没法儿多劳多得。$ X8 H$ e) G# _* b. r
<hr/>第三,多劳多得不是不好,但是破坏了薪酬体系的稳定性。" e2 A; @, c4 ~4 g  j% a
为什么薪酬等级一定要固定?就算这么人呼吁绩效,也不为所动?1 ^; m6 B; o' g- l' m
因为国家要明明确确的告诉每一个体制内工作者,是我给你发的钱,是我力保你的收入,你是国家的干部,不是某个人的私兵。
& Y. u! X5 @3 X9 E. z一旦实行了多劳多得,就必然得将多劳多得的考核权下放到某一级领导的手里。/ n5 H5 s* \& ~  i1 f
于是,人身依附、地区政权、家兵家丁就会顺理成章的产生。
( J' i/ j8 a' o9 Q8 ^权衡再三,我们认为,效率可以低一些、公平性可以差一些,但大局不可动摇!5 P- \6 s* A5 }$ I2 W8 n
知乎 - 有问题,就会有答案(这篇非常敏感,连问题都被删了,好在答案被我好说歹说保下来了,想看的抓紧~)& s" K! e6 H2 w1 `* J
<hr/>综上,体制内无法用多劳多得来约束员工,也就是说,不能运用经济杠杆。; A# D* z4 b; I! Q
于是,设计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路径:晋升
, W% S0 a7 a  X: R+ g% x5 \用晋升来搅动体制,让水不至于完全失活。
& X9 k) S4 Z3 W9 F4 E既不能让权力过大,以至于决定员工的生死(工资收入),但也不能让权力完全放空,彻底使唤不动员工。$ s! I1 G4 Y# V% z/ ^
所以,通过晋升这道关口、来掌握动态的平衡。- I0 W/ O' \" m5 @
——有意者可以努力奋斗,以博取那为数不多的升官名额。
1 {# {5 t0 V- m, l4 K+ K3 X技术官僚:体制内,一定要去争更高的位置吗?到底有什么意义?——佛系者也不必担心生死问题,恰恰还可以成为制约权力的存在。, `; U3 h4 b6 I) A/ z6 c! `
终究,不干活儿事小,乱作为祸大,遏制基层权力集中,是任何政权长治久安的生命线。
( P5 E7 c4 W% B' E; D7 N3 D这时候,多劳多得什么的,也就暂时先省省吧。9 U' k5 o% N, A6 ]: c, _% g6 b
<hr/>最后,谈谈普通人的选择。
" _" x3 I9 I) \. ]$ `搬出老理论吧~
& @+ l# I6 D' n7 O既然多劳不多得,你说怎么办呢?7 F2 W1 c/ [8 A# y7 w8 Z4 I
自然是不劳而获最香了。
  G2 q: a3 \' S. ~" l: U7 N" L不过,这里面但也有几点可以一说。
, p, |: H. O7 Q  E: ^; L$ X8 E4 P" s首先,你仍可以继续“多劳”,但却不能指望多得。即使“多得”,也一定不是体现在经济上,而是体现在升迁上。
5 c* H( j& Y; G1 V有人说,升迁不是会相应涨工资么,不就等于“多得”了么?! }* U. ]) w' M1 [7 R- L
也不能说错,不过我的理论模型是这样的:' c$ f" @# L/ I
为了升迁,你可能要付出200%的努力。
4 f2 u" ~7 d8 y4 |3 k! q- e而这200%的努力,却不能将你的升迁概率提升200%。
6 u. v9 ^' C9 N6 n那么能提升多少呢?( r! d" U  u8 D4 W. K
依我判断,由于升迁是门玄学,变量太多、随心所欲。因此,即使你付出200%的努力,你的升迁概率也不会超过10%。
8 K3 T1 u1 \& ]- s2 [) j. ?# p3 D毕竟,张嘴要饭吃的人太多了,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领导也难呐~2 M7 Y' g& u2 a# M; S3 {( C
好,假设,你用200%的努力,并幸运的以10%的概率突围了,那么收益是多少呢?6 b. G4 ^" I! c; y$ c
——收入大概增长了20%。除收入以外的收益,虚名为多、实利较少。(当然,为民奉献的崇高理想无价,这个就不细究了)
+ ?) q/ l4 }+ d: D* [行了,这笔账怎么样我就不算下去了。相信你已经懂了。
# z; G5 |( Z' A0 j" f<hr/>其次,既然机制上决定了不能“多得”,那么“少劳”确实是一个相当务实的选项。
- f6 p$ e+ k* ]: ]5 G不过,和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我所谓的少劳,并非是让你去偷懒,而是希望你求得内心的平衡。
: @/ g- `8 h! _0 q3 g$ n, Z——因为在多劳的道路上越奔越远,回头却发现原来根本就无法多得,以至于心态迅速失衡,人的架子就崩溃了。
. ~9 p- C- Y5 F8 @3 j; e; r4 \我遇到了太多如此抑郁的体制内工作者,平衡二字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T: S& i& b# S- K( a9 w
毕竟,在这个问题上,我放弃了民族大义,站在了你的这边。
) A, Q( r1 K: H& N+ n" @/ @<hr/>最后,是很多人关心的实操问题,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风险也大,看看老帖子吧,都有~
/ i# h! q" R; R  [- b" S技术官僚:新入职参公单位公务员,领导让我一人干 3 个人的活,该接受还是跟领导说干不了?
# f% a+ N7 i5 J, L& `, U( R
+ ], X. H6 f* D4 f: f; u技术官僚:体制内如何避免被安排很多活?有什么滑水摸鱼技巧吗?有什么可以恶心领导的窍门?这个应该是被封了,去宫號里找吧~  Q8 P* U/ r- m
以上。! o1 z* c2 v2 q# X- S' Q! ^5 s* n; |3 e

6 V+ D4 v+ y3 D, o9 D9 w; X) f8 D& `, N
<hr/>小更一下,我发现很多人对多劳、多智这些字眼有所误解。
+ G7 d4 F7 {; J5 Z2 [# H. n: Z我所说的“劳”,当然包括体力、脑力、技术、时间等等,不是说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劳动。
3 }& f) d+ j5 C! L6 }- p4 K+ I) _但我所说“智”,却不是智力、脑力的意思。根本上,是运用了智谋。$ ^  k" H( j0 K, i2 T
而且我认为,一旦运用了智谋,事实上就脱离了多劳多得的范畴、脱离了按劳分配的范畴。. A3 K- x! T# k! n
运用智谋的人,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势差,来摄取庞大的利润,这时候他和他的子子孙孙甚至都可以不再劳动(无论脑力还是体力),只需要守成即可吃尽红利。& ^) |$ z) f: T3 U1 @8 p
这样的例子还需要我举吗?9 [. Q0 f9 W0 W3 s! l  p
古有王侯贵族、世家种姓,今有资本和技术,牢牢掐住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咽喉,几乎实现了少量劳动,而大量获取。
$ d: P8 c! T/ P" Q, t' t, g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运用更多的智谋,所以多智才能多得,而且是赢者通吃。- }9 w+ P3 d3 `( F
这就是当今世界的残酷性。
我是庸才 | 2021-6-4 02: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事情不要谈什么酬劳。8 S8 h; }4 S$ V6 N) z
家里有不少体制里面的人,后来刚入行的时候,舅舅跟我说了一番话: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科室,真正有本事或者做事的人,非常少,可能也就那么一两个人,你以后要注意这个问题。
7 d, H5 L" g4 C" P当时有点不以为然,这怎么可能,真这样机构怎么运作呢,舅舅肯定是仕途不得意,有怨气。& a3 J0 S  T# [8 I# b
但真入了行,发现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很多时候并不是领导在针对某个人,而是他指挥不动手下的老资格或关系户。既然有一个人能够被指使干事,那当然就经常用,而后续的发展,也不尽相同,你情商高会来事能力强,没准就上去,没条件没能力的继续做。
: A* D, F5 n3 ^. }在街道办社事科做过一段时间,就真正体现了舅舅所说的那句话“一个科室真正做事的人很少”—— 这个科室真正做事的其实就两个人(后来我进了民政部门就只有一个半人)。正科和副科,一个原本是搞市政的,另一个是经发科出身,民政业务不熟,成天浑浑噩噩,推诿甩锅。日常的统筹实际工作的是负责社会组织管理的科员,日常的业务甩给了负责救助的科员,前者应对上级,后者应对下级群众,其他科员配合。2 {4 h- h* O; F0 z4 F2 z
跟我一同进民政部门的还有个要好的朋友,他人脉差一点,然后经常被领导安排做这做那,还有些事情抛不开同事情面。那时候,他下班总是最晚的一个,但人缘也是最好,原本很佩服这位朋友,八面玲珑,大家都喜欢他。
+ d0 O- ?: j! M实际上这货心里有数,借机会锻炼而已,几年后,他把握住机遇,到另一个部门专门搞党建去了。临别时大家吃饭,领导和同事都依依不舍,甚至领导还流下眼泪,老实讲当时心里颇为吃味。
- B( L& k3 O# ~, Z5 w" D' [* Y后来偶尔聊天,发现这些领导和同事的不舍和伤心中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哎呀,XX走了,事情又得我们做,又要扯皮,好烦,真是怀念XX。0 l: p# c- R0 L( x! z' L4 b* m: z
自那以后,就再也不羡慕这位朋友的好人缘了.......
, V$ S' K5 n  W+ B遇上这种事情,首先要想清楚利弊:你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做其他人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并非没有收获,各项业务都懂一点,对于开展领导工作比较有利。( K+ D* R  V2 |8 _6 ?
如果你有人脉有雄心,不妨通过这个事情学习磨砺,也不要多想,有了机会直接走人,少BB。如果你只是想休闲一点,那么不妨明确自已的态度,须知,不想撕破脸皮的,并非只有你一个人。- _% C) W  e9 O# b) e. V
至于什么酬劳.....您想多了。
123461522 | 2021-6-4 07: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1、别拿自己太当人,体制内离了谁都照转,你愿意多干是你自己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别干点活跟组织谈条件,记住一句话,党从不培养不可替代的干部。
. @+ O( e: p5 g- i2、性格懦弱就说懦弱,嘴笨就说嘴笨,缺心眼就说缺心眼,想当官放不下就说放不下。我就信无欲则刚、理直气壮,如果你不是天生就活该挨打受气的命数,该怎么办,你比谁都明白。. n% ^3 X+ _) f& L2 t. A: M% N6 V
3、多劳得看你怎么劳,干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体制内大多是政治机关,你不懂政治,干了也是瞎干,帮不了单位,帮不了社会,也帮不了人民,因为推行都有困难,你干出个惊世骇俗又有个屁用?
+ w' D1 b" C5 _5 |" {# O. F$ b4、如果你是体制外的,抨击抨击选人用人制度的不公,那你倒是挺有正义感的。可如果你是体制内的,给你个很真诚的建议,少问这种问题。
$ p) v# G, Z8 D听过一句话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a940845458 | 2021-6-4 10: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体制内的人分三类。) H- z) u! m" d
第一类,拼命努力了,有大发展。
8 u3 o; _  n. s5 e/ {. Q第二类,不努力,没发展。3 e6 p( m/ T9 z1 q$ j5 a+ ?$ `
第三类,拼命努力了,没发展。
  e8 K# n2 ?! U# K9 e' ^+ }4 w体制内上限很高,仕途顺利的话一路阶级跃迁。+ e6 A& t/ M6 N: ~0 c
但问题是,这种机会太少了,真正能过独木桥的,寥寥无几。+ p. m- }8 E4 x/ o2 M% [
这还得是在拼命努力的基础上,加上运气,才能在阶级壁垒的缝隙中偷得一丝出路。
% B# q; `8 z9 o2 I; W- y所以,很多人想做第一类人,却最终成为了第三类人。5 g* ^3 ]- H3 ^) w/ [
也有人,早早看清了现状,权衡之后干脆破罐破摔做第二类人,虽然没发展,至少没牺牲掉自己的生活。
3 Y- y1 k: B3 }" }7 O, J而第三类人,只能常年靠领导的饼维持着心态的脆弱平衡,直到认清现实。然后,领导换个人继续PUA。/ x1 S' d1 c$ r3 S& R
领导用一个人就一直用,不一定是因为这个人能力强,很可能是领导试了一圈,发现只有这个人最听话,最任劳任怨,最好忽悠,最爱吃饼,最相信努力就有回报,最误以为自己是第一类人。
6 o9 t( C! Q2 U3 D* V3 R8 `5 {我是 @流苏学姐 ,摸鱼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
小家碧王 | 2021-6-4 14: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企业为什么宁愿给新员工开高工资,也不远给老员工涨薪?% m; E+ z; P6 \! W0 g1 r4 G
愿意按很简单,你给新员工的工资低,人家直接就走了,老员工如果对薪资待遇不满意,也早就离职了。那些仍然愿意留在公司的老员工,在老板眼里,就是只值这么多钱又找不到新工作,只能在这混日子的。) d, F! Q" j! M& y: [
话说的难听了点,但现实就是这么回事。- e( O* P5 h. A  `0 J. C" Y
体制内外虽有别,但大致的道理也差不多,只不过体制内领导并没有给你涨薪的权力。当然,体制内好的一点是,你不犯什么大错误,领导最多也就是在你的升迁上动动手脚,倒也不会让你失业。
! x5 x) {+ A" F% l% c: [大多数人进体制内,图的就是个稳定,既然如此,领导吃定了你不敢辞职,那就肯定是可劲用。而你自己如果又不敢直接拒绝,那肯定就是用你了。你觉得不爽?有本事你就辞职,反正你走了外面想考进来的人还排着队,少了你没什么大不了。
踏雪寻梅488 | 2021-6-4 20: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世上的常态是不公平,公平是需要刻意创造的。. B/ m: w7 n8 c
体制内最为公平的地方,就是最核心最需要承重的部门,因为核心所以容不得半点马虎,因为需要承重所以需要激发干劲,让能承重的人全身心投入。在这种部门超级累,为了让人愿意承重,必须要有一定的说法,以实现多劳多得的公平性。, V$ ]" J5 t) P* ]1 r8 B4 ~
问题在于,这种公平性是否是紧靠部门内部的资源实现的?显然不是。
8 {6 w$ V7 j' y1 r+ z) }" G  C光凭借单位内部的资源,根本不足以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提拔激励,唯一的办法,是外派。
. Y4 m  p( F+ P7 R以外派提拔的方式来实现公平性。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这种公平性的背后,是体制内非核心部门的资源要被挤占。换句更残酷的话说是,核心部门的公平,是以加大边缘部门的非公平性为代价的。
, K4 p1 H* G& T5 k( M0 h其实,这世上的事情往往是同构的,核心占用外围资源,这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常态。自由民主美利坚之所以能够繁荣,是因为能用美元骗局鲸吞其他国家的资源,而想要彻底翻身,只能让中国从边缘变成核心,也就是说,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核心的地方必然有资格占用边缘地方的资源,从而实现本国的公平性,或者说福利的普惠性。: M" l  S4 t, h; Y1 h) l9 c* U' ~
怎么看这种多劳不多酬的现象?世界就是这样,即便是最公平的那些部门,其实也只是相对的公平,这种为了确保核心高速运转的公平,如果你仔细观察,仍然有很多的不公平之处。可这已经是最公平的地方了,已经是人为的刻意制造的公平的极限了。% Y  [9 ^4 G6 Y9 l
想想这些,也就平和了。
我铸二件梦 | 2021-6-5 0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这问题有个错误的预设: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y9 j$ ~5 v/ M) `8 \

) v) w0 B" [# E* i5 @实际上,从原始社会以后,产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有了阶级区分以来,就不存在什么多劳多得现象,几千年来都没有过。: C+ V+ m2 F3 O. U9 Y1 a- e! z
当然,我不打算说什么政治经济原理,但我们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我们“得”。! v3 p9 `) _/ M
我认为从上到下,依次是资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
, a- g1 i1 `( R$ b6 M- d把这个思想反映到体制内,是占有政治资源的领导剥削中层;有一定领导权,脑力劳动为主的中层剥削下层;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下层受剥削。# B7 O7 A" k4 |% Y
为什么多劳不多得,因为政治资源的收入根本不会流入下层。下层如果有资源,也来自上层的再分配,这是一种恩赐。" ~) T1 R3 j9 u, B* i2 ]  `0 p0 ?
有人可能会疑问,怎么不是多劳多得呢?我不是有工资呢吗?问题是,你的工资是上层领导给发的吗?不是啊,是财政发的。你不犯事,他又拿不走你的。9 P) O+ X. w) o6 w+ b! A
所以多劳不多得几乎是一种必然,因为你劳动的最大受益人,不是你的“客户”(老百姓、纳税人),更不是你本人。
+ e  D! q1 C& j2 M, W: @1 n4 y* K2.在“多劳不多得”的情况下,人的两种理性选择
7 c% c' b! C+ ?2 S9 H6 X  Z& h4 p5 r
    选择一:摸鱼
    ) P- ~. R" D. ?6 R
既然多劳不多得,有的人逆向思维:那我“少劳”,是不是也能“得”?, L  j- A  u$ H& }
他们想对了,所以这些人开始摸鱼。这也是体制内广为诟病的现象。
: i& c; y: E: D我个人很憎恶摸鱼,因为你摸鱼无形中增加了别人的负担。
8 T' D- U: b, @  v  g: P虽然有人把我叫“咸鱼”,但在我心里“咸鱼”和“摸鱼”有很大差别。咸鱼是自安其位,摸鱼就有点损人利己了。9 {6 y$ t+ e8 M& M
不能否认,摸鱼就是工作和报酬不相称的必然结果之一。
# J4 \! t2 d, P% l/ f- ~  W要从根本改变这个现象,就是前面说的,改变“多劳不多得”的情况。3 f* v! T& I# [  s% h4 D& f
    选择二:跪舔
    1 i. T6 e. [" y  `
既然多劳不多得,我可以向“得”更多的地方,有政治资源的地方去啊!寻求资源再分配嘛。
' \5 {3 F6 u) R1 T2 ?. {7 H/ c所以出现了第二种选择,向有资源的上层领导做工作,捞取政治资源所得。因为大家心里还是知道,资本积累怎么着都能超过劳动所得。$ B; a  z$ w7 r5 n! k, N/ r
理解这一层,就能想清楚,为什么大家都说领导很重要;许多人看不起埋头苦干的人;领导总强调“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m0 d0 e/ c* g. \% G, k
说白了,在一个单位里,即使在同一级别,相似岗位,也处处都充满了劳动分工及其带来的人群分层(我不想用“阶级”这个词)。
7 v$ O! G0 x; ^" @+ ]3.这些选择并不是单一孤立的,落实到个体,是几种不同的行动策略( q9 ]4 a0 R( z" B1 X: H2 _7 ~
5 h: J5 G+ e9 T( |, T, n) @' a0 p3 \
比如一边努力干活儿,一边舔领导;或者一边舔领导,一边摸鱼;由此衍生许多“中间人群”。) P6 f& W- {2 {. E, L1 @
要不然,当年教员为什么可以写出“十大阶级”呢,因为实际情况还是比理论复杂很多。0 L2 h2 T% }% n; v! h0 m8 d5 y

5 H# K# v) L7 q5 i# N+ @8 Y* p( X但不管怎样,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肯定是“又劳动又舔”。如果你觉得自己多劳而少得,多半是少了一头。
  v8 v) z% g# s' K, ~3 j6 K不用想多了,缺什么补什么吧。
潘劲东一号荣 | 2021-6-5 15: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体制内并不是乌托邦,不要有那种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心态,你得到的应当是你主动争取来的。你工作勤奋肯干,承担了科室大多数工作或者本不属于你的工作,那么你就有资格向你的领导提要求,你不提,领导自然乐见其成:只出力不要好处的人谁不喜欢?* S% |; S# t3 @
但是提要求也是有技巧的。领导给你安排工作,你立即说,这活我给你干了,你必须给我提副科长,否则免谈(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实际上副科长的人选,科长一般而言只有建议的权力,主要还是党委决定)。这就不对了。就算你领导在你说之前就想提拔你,你说了之后他反而不提你了,因为你已经提前把工作和提拔这两件事绑定在了一起,你传达的意思是,我给你干活,你提拔我,咱俩两不相欠。实际上领导希望的是,你干活,这是你应该做的,没有谁欠谁。我提拔你,这是对你的好处,你应该懂得感恩。既然你觉得这个提拔是你自己凭本事得到的,与我毫无关系,那我提你有什么用?
- [# z" o0 Q. d9 E8 n你可以这样说,我这些年承担了科里一部分工作,增长了见识,锻炼了心态,提高了能力。我非常享受这种工作状态,也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样一种机会。如果以后有机会面对更高的挑战或者承担更多的责任,我将会十分乐意并且拼尽全力,不会让领导失望。说人话就是,老子给你出过力,以后有提拔别忘了我。你提了我,我承你的情,以后会继续跟着你干。言外之意,你要是提了别人,那你就去找那个人干吧。% M; t2 m" L3 L& c+ ]
体制内的沟通,无论是对上级对下级还是平级,一定记得选择温和的词汇,不能把话说死。比如有人业务水平非常高,你就说:业务水平较强。有人工作不认真,你只能说他活泼好动。有人顶撞领导,你最多说他个性鲜明。有人没请假直接旷工,别人问你见他了吗,你只能说他家中有事。有人贪污受贿被纪委抓走了,你只能表示遗憾。领导也是一样,如果你有件事去找领导办,领导说:原则上同意或者理论上可以,那就是在婉拒你,他只是不想把话说那么死而已,所以这时候你就应该走了。如果领导说原则上是不行的。。。那你就应该耐心的把后面的“但是”听完,然后感谢领导给你这个机会。所以你和领导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两点,第一是要说到位,第二是点到为止。说到位,就是你必须要提到这个点。比如你想提拔,你就必须要说到感谢领导给你机会。点到为止就是说不要把话说的太透,比如,如果我有机会xxx,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期望。这就够了。我的努力是因为我不能辜负领导的期望,领导不提拔我说明对我没有期望,那我还努力个啥?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基本等同于,你要是不提我,我也不给你干了。但是你不要直接说出来,这叫威胁,或者叫撂挑子,甩脸子。绝对不行。想提拔不是想提拔,而是愿意承担更多责任。撂挑子不是撂挑子,是别人比我更适合,我愿意向他学习。9 V. G3 X5 S) Z
同样的,如果你得体恰当的做了表示,领导依然没有给你好处,那么你就可以找一些理由温和的退出一些工作。第一位的理由是陪伴家人。你说家里有事这肯定不行,你有事又不是一直有事,有事办事,办完事回来继续干。陪伴家人的表达方法很简单:领导你也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咱们科室工作特别忙(太累了),虽然对我提升很大(我干了太多),但是忽略了陪伴家人(我干到最后一无所有)。现在科里的人事安排落定(没我的事),各项工作走向正轨(你把好处给了别人),我想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那你就去找别人干吧)/ W! }/ s0 N' W5 d9 a6 k
你这么说了,聪明的领导自然明白括号里的意思,他会适当减少你的工作量,或者不给你减轻工作量,但是会许诺你下一次的提拔机会。这时候,你可以选择相信领导,继续干,那么你可以表示,你会尽量的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不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如果心灰意冷准备躺平,你可以说把机会留给其他人吧。8 B( d! I* T, i% r. [3 C
如果你的领导经验不够丰富,真听不出来或者装听不出来,不给你许诺并且还要求你继续承担工作,那么你可以适当的给他一些压力。比如:这次干部调整之后,xxx当咱们科室副科长,他能力比我强,确实比我更适合承担这项工作(你提拔他,没提拔我),我是心服口服的(我没意见)。同时我也知道咱们人少,我会加快学习成长(但是你不能再让我干活),争取更快达到xxx副科长的能力(什么时候你提拔我,什么时候我再干)当然,这种话能不说就尽量不说,因为你说出来这种话,几乎就等于向领导表明:我准备躺尸等退休了,干活都别找我,好处我不稀罕。除非另有奇遇,否则想东山再起机会不大了。年轻人不要过早的躺尸,不是喂你喝鸡汤,而是你一旦躺倒了,想再站起来很难。如果你一直都是个活人,想躺随时能躺。年轻,不应当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