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经常吃太饱危害比你想的还大

[复制链接]
查看694 | 回复0 | 2025-2-16 14: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总是很容易吃多,有时候因为口味,有时候因为压力,有时候因为习惯。$ N3 O9 I& B5 g) a) N# Z
吃饭的时候,我们用手把食物放进嘴里,然后通过大脑控制嘴巴吃下食物,在吃饱后,停止吃饭。# y) W* P" [$ Q
很多时候,我们吃着吃着,胃已经饱了,但是,等它告诉大脑,再等大脑作出反应,控制住手和嘴巴的时候,大概率已经20分钟之后了。
: v, C" c1 N2 A( J4 \
6 H2 a5 D1 u# r* o8 m* |" n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经常吃太饱危害比你想的还大-1.jpg
2 x# I7 z3 J( [
而在这20分钟之内,我们又不知不觉吃下了不少食物,直到反应过来,才发现肚子已经吃撑了,腰带都开始变得很勒。4 \0 D7 w* N+ M. X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不知不觉吃太饱”的经历?经常吃太多,到底会让身体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就来详细说说。
% i/ `* r$ k4 F
1

$ P3 M. C; g6 K" f3 O% L<hr>
吃太饱

/ k( A; \* n$ O8 q3 _
会让身体超负荷运载
7 L0 C. ?1 e: w# |# _/ N, h
吃下去太多东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胃被撑大,而不得不占据腹腔内更多的空间,很可能会挤压其他内脏,引发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
( B8 D2 e" t5 n) ~+ \" X间接的影响是,吃下太多东西,身体多个消化器官都不得不超负荷运载。
6 m: {1 z+ O2 @首先是胃,被撑大不说,还得分泌大量的胃液来消化食物。被撑大的胃,加上过多的胃液,很可能影响到食管下端的开关,从而导致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也就是常说的“烧心”。
7 N, ?1 }0 Y$ ^( X4 U2 X其次是胰腺和肝脏,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消化酶和胆汁来促进这些食物的消化。
% x# I' p' o( P8 v' ~  p* L4 F最后是肠道,不仅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还不得不去吸收过量的营养。肠道菌群也得加大工作量去消化食物。
  ^2 z$ D' b9 j' k& H" m$ V9 i% M% G& {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经常吃太饱危害比你想的还大-2.jpg

" _  {3 g/ s$ o- O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吃了过多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之后,会增加悲伤、紧张和烦恼的情绪。! x" F! g( H1 o0 m8 B* w
这些变化通通都可能会影响到睡眠。有些食物在餐后还会提升体温,同样会干扰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 ~6 ^0 F* n- y" }( P9 z' _- c2 @
2

$ O. ^% i( C) ~$ M<hr>
长期吃太饱
: R$ p6 S4 J4 C2 C0 d4 D5 O
对身体的影响真的很大

: o6 t! I: E/ x6 u- T  r" |经常吃得太饱,除了短期的痛苦和不适,更严重的是身体的长期负担,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
/ T- z! g; l2 {% O
8 U/ y5 w4 R# O( u+ c* x1 v1. 引发肥胖,增加死亡风险
6 }6 J8 b' a2 q4 o$ ?- i长期吃太饱,意味着长期摄入过量的营养,很可能引发肥胖。而肥胖是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增加死亡风险,比如:* ~6 K! E. Q! W) v% m
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BMI)为30~35kg/m²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倍。而BMI为40~45kg/m²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2倍。) o& Z! h: b2 s4 j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BMI30.0~34.9kg/m²和BMI40.0~45.0kg/m²的人群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分别增加5倍和22倍。" P/ Z' P( F* ?& b% U
心血管疾病。肥胖也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如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BMI>30kg/m²的人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64%,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24%。
- \( w/ T' ^7 i& F- Y0 Y非酒精性脂肪肝。腰围每增加1厘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加3%~10%,BMI每增加1单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加13%~38%。. Z8 U' A3 g. t5 ^9 A
认知功能。肥胖可以通过增加体内炎症、损害血管内皮功能等机制使得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 ?+ ~3 X' E5 A& z$ N- C+ G
) r2 C- |8 j/ R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经常吃太饱危害比你想的还大-3.jpg
5 i1 _) Z) [) G& P; ?3 q, |

& z9 d  I9 @: Y$ O- e8 K7 j2. 陷入“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中( L3 Z/ ]+ d4 \7 V
长期吃太饱,会扰乱人体对食欲的调节,导致人陷入到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中。2 _1 |/ e: ?% V7 r5 Q
暴饮暴食免不了高脂肪、高盐或高糖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多巴胺等让人感觉快乐的激素,久而久之,这会使得大脑将这些愉悦感与某些食物联系起来,最终鼓励你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饥饿而吃。% y( C- X  l! @7 w% l" F% ]0 e2 r
3

) u1 Z' F/ B3 l+ R8 j6 C# r<hr>
如何才能管住嘴
/ G3 X* |8 C% P7 X4 E1 r$ _
防止自己吃太多?

: N$ p; E) p  x讲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问,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吃太多了呢?4 k/ j9 Z" A" b
这里建议大家吃“八分饱”。这个状态下,已经差不多饱了,能支撑到下一餐,但也不会觉得胃胀,如果停止进食或拿走食物,也不会觉得难以忍受。
( X1 A1 w+ L- L# J/ v( w7 L" w* S5 v2 a" D! e3 \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经常吃太饱危害比你想的还大-4.jpg
/ I3 f1 G/ s! N9 `& I$ w! }4 X, N
当然,很多人可能是不知不觉就吃多了,这里提供几个小建议,供大家参考:
) r( P% B7 l" h& I1. 了解最可能引发自己吃太多的几类食物,减少接触,或找到可替代的食物
0 o2 c  ^. |% {这里要注意不是完全不接触。比如总是吃大量的冰淇淋,突然立下“以后再也不吃冰淇淋”的誓言基本也不太可能实现,还容易让你产生一种被剥夺爱好的感觉,更容易陷入暴饮暴食。
1 ?, q, ?9 J) R1 ?1 N2.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的食物
; J2 I1 j* }: H* j这类食物更容易产生饱腹感,这样吃其他食物的机会自然而然就少了。* C, b, A1 h  V4 x+ I9 p
3. 细嚼慢咽
: X8 f) u6 c  y; G0 P  l通过细嚼慢咽,可以多给大脑一点时间,让它能第一时间知道“已经饱了”。
1 U' }) }$ Q' a4. 记录自己每餐的食物和情绪变化* k! y+ F2 |7 ?; y7 L: l1 x% f
通过“食物日记”的方式,可以做到自我监控,也有利于发现暴饮暴食的触发食物或者触发因素,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法。
( Z) [$ W, U, D4 x% V
3 b$ _: f* G$ r3 i: o! o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经常吃太饱危害比你想的还大-5.jpg

6 D; M- T" Y( v# a, N! |- z5. 尽量按时吃饭9 l% u. ?5 t5 I; W/ }
按时吃饭,保持良好的用餐习惯,能避免太饿导致的暴饮暴食,帮助你更好地控制饮食。
% c, L: D" g( [* M+ }8 q6. 找到其他解压方式- h3 L4 r. p6 i/ d! [3 n
尽量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并且找到其他可以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比如听音乐、和人聊天等等,避免情绪性暴饮暴食。+ C* ]3 A' y1 f4 @
但如果暴饮暴食比较严重,或产生了食物成瘾,建议尽快向专业机构求助。(来源:科普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5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