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这事儿,永远是咱生活里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像高血压这种常见的慢性病,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今天咱就来唠唠高血压,顺便讲讲那些容易让人掉进坑里的错误认知。
4 d4 v* R4 R* C6 z3 n2 ^% k+ v+ a1 Q+ \, T( C
# W8 L% J: ^7 D) j; k# M( O你瞧,老张就是个典型例子。老张被高血压缠上已经好几年了,这几年里,他一直和高血压 “斗智斗勇”。女儿在外地工作,一直记挂着老爸的身体,这不,这次特地托人从海外带回来一些据说效果超棒的降压药。满心欢喜地把药送到老爸手上,本想着能让老爸的血压稳稳当当,没想到老张却来了这么一句:“下次可别再买了,隔壁王姨说,高血压吃维生素 B2 就行,又便宜又好用。王姨都吃了好一阵子了,我也跟着吃了一个星期,感觉还真挺不错。”
C' m% W6 H# Q3 J& {+ ^# H女儿一听,当场就懵了,随即有点生气:“维生素又不是降压药,能有啥用啊?而且也没听哪个医生说过吃维生素 B2 就能降血压呀。” 这父女俩的这番对话,是不是特别像生活里会发生的场景?那维生素 B2 到底有没有这么神奇的效果?真能用来治疗高血压吗?还有,现在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背后的 “罪魁祸首” 又是谁呢?咱一个个来解开这些谜团。8 S3 l$ Y% x3 [, Z6 X* v
( Y* J' f! M2 u/ ?
5 I# r; v1 Z9 @6 A6 W1 L8 U
一、每天一片维生素 B2,身体会有啥变化?
9 X) G& z% h! g. ?* N, ~# N先来说说维生素 B2,它还有个学名叫核黄素,是 B 族维生素里的一员。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在咱身体里可起着大作用呢。
2 x* m" `0 S- Q% ~, b/ ~- b9 u参与物质代谢:它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助手,帮忙构成辅酶,参与脂肪酸、氨基酸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代谢过程。想象一下,身体是一个巨大的工厂,这些物质就是工厂里的原材料,而维生素 B2 协助的辅酶就像是生产线的关键环节,让原材料顺利转化,为身体提供能量。
4 Q) o4 Z" l) D, a助力红细胞构成:维生素 B2 还是构成红细胞的重要物质。红细胞就像是身体里的 “快递员”,负责把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角落。要是缺乏维生素 B2,红细胞的 “工作” 可能就没办法正常开展,身体也会跟着出问题。6 R, A; ^1 T7 I3 Z/ F/ o q. _
参与细胞生长与代谢:它参与人体细胞正常生长以及机体的代谢。每个细胞的成长和运作都离不开它,就像盖房子不能少了关键的建筑材料一样。
$ c( y0 S w) N% k& j; ~$ Q要是身体里缺乏维生素 B2,那麻烦可就来了。可能会引发口角炎,嘴角干裂,疼得连吃饭说话都不自在;舌炎也会找上门,舌头又红又肿,吃东西都没味道;还有角膜炎,眼睛又干又涩,看东西都模糊;溢脂性皮炎让皮肤变得油腻粗糙,长满小红疙瘩;阴囊瘙痒更是让人坐立难安。9 I9 c2 }# d! x3 h$ W( j
2 ]6 c- d' E) c7 C6 |9 ~5 A( W( i
; n6 }5 b9 A, B6 ~$ Q不过咱也别太担心,正常情况下,人体对维生素 B2 的需求量不算高,每天大概 1.5mg 就够了。而且在日常饮食里,像鲜嫩的鱼肉、肥瘦相间的猪肉、香浓的牛奶、翠绿的绿叶蔬菜等食物,都能给我们提供维生素 B2。所以一般来说,只要饮食均衡,是不需要刻意去补充的。$ k8 `4 F9 n. C6 a$ V' [' [- e" _
但要是真的出现了维生素 B2 缺乏的情况,也别慌,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补充。不过可别长期吃,心血管王医生就提醒过,按剂量服用维生素 B2 后,如果相关症状缓解了,就赶紧停药,改从食物里获取。因为它的副作用还不太明确,目前只知道吃了可能会让尿液变黄。要是吃了药症状没好,甚至还加重了,那可千万别拖着,赶紧去医院检查,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m5 V( j8 ~$ Q7 o
! U2 q6 t1 }9 R s
9 x1 o* X$ i6 _' B二、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 B2 治疗高血压,到底靠不靠谱?
/ S/ j1 A) C1 e& _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学者们对维生素 B2 和高血压的关系可下了一番研究功夫。他们找了 12245 名参与者,进行了长时间的随访调查。这调查过程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大追踪,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4 v- u3 u/ M# v$ K
结果发现,和那些维生素 B2 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摄入较多维生素 B2 的受试者,新发高血压的风险降低了 26%。而且在钠 / 钾摄入比低的受试者里,补充维生素 B2 的影响更大。这就意味着,低盐高钾摄入的人群,补充维生素 B2 能获得更多好处。
' |, @3 P0 L) c
: t w! q! m# C4 e9 ~( o* v6 M2 b. u) c0 }0 P
这么看来,维生素 B2 好像真挺厉害的,那它真的是高血压的 “克星” 吗?其实啊,虽然维生素 B2 能帮助控制人体血压,但它控制血压的具体机制到现在还没完全弄清楚。
2 T8 t+ F* \1 N S8 D( k因为维生素 B2 价格便宜,又被传有降血压的神奇功效,很多高血压患者就认准了它,甚至光靠它来降血压。但家人们,这做法可大错特错。维生素 B2 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血压,可它绝对不能取代降压药。打个比方,在控制血压这场 “战斗” 里,降压药是冲锋陷阵的主力军,而维生素 B2 更像是从旁协助的辅助部队,它没办法独自挑起降血压的大梁。( i- K" H7 H" x6 a
( ]% N0 _! o( z1 _" w/ B0 d( y* ]
j( W8 [5 R' d' l) B) g0 ^ L+ `. M
三、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选择降压药?- m8 K. y) [. o" E( ~* H1 |" [8 o5 h5 Q
既然维生素 B2 不能当主力,那高血压患者到底该怎么选降压药呢?这里面可有不少门道。
1 v9 O5 ~ ]7 O0 X% s; C3 _! g1. 按照病情选药3 L; q" B) Z% T0 @' B% [$ a
轻度高血压患者,如果通过非药物疗法,像改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这些方式,还是没办法把血压降下来,那就可以考虑加用一种降压药来治疗。就好比一辆车有点小毛病,简单修修不行,就得加点小零件来调整。6 j' }0 [! R( g* Q
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病情相对复杂一些,一般就需要选择两种降压药,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 b$ O8 R/ v5 p: P) B$ q Y+ O# L, m- r$ c3 o
0 M+ o( x$ s2 i0 a* @0 M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适合用钙通道阻滞剂这类降压药,而中枢性神经系统降压药就不太适合他们,就像给老年人选鞋子,得选合脚舒适的,不适合的穿上就容易摔跤。0 D3 H; ~, j; C: g6 H0 |5 o0 B
持续性(昼夜)血压升高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降压药是比较好的选择,能针对性地解决血压问题。
# r9 U) y- ?9 m9 z9 M
% _ H' l: w! S3 z1 ]: t* a8 _* a$ t; {0 |
2. 考虑个体差异和并发症) i; ]7 p. L# k0 j \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降压药为 β 受体阻滞药,这是根据他们身体代谢快、交感神经活跃等特点来选的。; r' ~2 v$ |0 n, C9 v4 e
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钙通道阻滞药和利尿药,不适合用 β 受体阻滞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β 受体阻滞药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些不适。" R2 X6 {: U8 F' d6 o' m& y: [
+ F4 ]+ ~6 r" c5 Q& J
' z8 t; S7 h& ~ ~( D$ t肥胖的高血压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这类药能在降血压的同时,对代谢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0 S) z! N3 Z g, Y+ l/ g脉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β 受体阻滞药能让他们的心跳平稳下来,所以是首选;脉率较慢的患者,就可以选择钙通道阻滞药,它还能适当提高心率。$ Y5 P, ] Y7 z3 r4 \* L: t
3. 联合用药,效果互补
6 [0 H& N; }2 M7 m3 |3 ~: t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选降压药的时候,得考虑不同降压药的药理学作用,把它们搭配起来用,就像搭积木一样,让它们取长补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降压疗效,还能减少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一种药降压力度大但可能有点副作用,另一种药副作用小但降压力度稍弱,两者结合,就能既有效降压又减少不适。
. |& ~1 C; A- {7 G3 |6 t5 B, n) z/ W* d* A9 H# I
, z% L H/ R. l" t$ N! D4. 不能只看降压效果
% h/ l5 Q2 k- n'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还会合并其他疾病,用药的时候就得特别注意并发症。比如高血压合并溃疡病,就不宜用利血平降压,因为利血平可能会刺激溃疡,让病情加重。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哮喘、肺气肿等疾病,就禁用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药,不然可能会让病情雪上加霜。- q# g2 Q' R. e2 d* w5 h9 {: [: q
而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来稳定血压。这时候,可不能只简单地看降压效果好不好,更要关注能不能稳定、持久地降压,能不能减轻或者逆转并发症,能不能降低发病率或者死亡率。另外,考虑到降压药要长期吃,在选择上还要讲究简便易用,最好选长效、缓释或者控释的口服降压药,价格便宜的话,还能减轻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负担。
; h2 e5 C# ?- i: e
3 Y" E9 B K1 b8 Y! G/ D
3 {$ v" R( i) @/ Y9 U" C四、高血压高发,“祸根” 是盐吗?
3 R( W$ K0 }& |- H0 p高血压被称为 “无声的杀手”,不知不觉就缠上很多人。大家都好奇,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高血压高发呢?很多人觉得是盐,其实啊,诱发高血压的不是食盐本身,而是食盐里的 “钠元素”。
- o; Z: i2 t/ T) V当我们吃进含有钠元素的食物后,多余的钠元素正常情况下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要是钠元素摄入过量,大量钠离子就会滞留在体内。钠离子在身体里参与细胞外渗透压的调节,一旦体内钠离子含量过高,就会造成血压渗透压升高。这时候,组织间的水分就像被一股力量吸引,通过血管壁进入血液中,血液容量增加了,血压也就跟着升高了。! w2 v' @ p! m& x
; [* V( i8 p7 D; B0 k* }% R
C- |2 V3 \% a6 b+ E* i, ]& L有些食物虽然吃起来不咸,但钠含量却很高。所以我们除了少吃盐,更要控制钠的摄入。特别是下面这三种类型的食物,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留意。
) z/ T5 ]& W6 p c调味品:除了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食盐,像香辣的辣椒酱、浓郁的花生酱、鲜美的豆瓣酱、提味的酱油等,里面都藏着不少钠元素。做菜的时候,这些调味品要是放多了,钠的摄入量就超标了。
1 G) |7 D: r' O# o) d加工食品:火腿、培根、香肠,这些香喷喷的加工肉类,还有咸香的酱菜、咸蛋等,为了保存和提味,都添加了大量的盐,也就意味着含有大量的钠。; Q, O3 a$ X& g
那些 “看不见” 的盐:像香脆的薯片、方便的泡面、鲜美的海苔、可口的炒货、酸甜的话梅等,这些零食虽然吃起来不觉得咸,但钠含量可一点都不低。就拿泡面来说,调料包里的钠含量就相当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