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岁月》剧中提到“青宁二马”,为了便于了解剧情和历史背景,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谝一谝”。要说清楚“青宁二马”不得不从马系军阀既所谓的“马家军”说起。
# G& S; C, v% B$ A9 _1 ]
4 D4 G1 I4 ?) p' V# q据史料记载,马家军起源于清末“陕甘民变”,当时西北发生回汉民变,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兵平叛,稳定了西北局势。平叛中招降了个别叛军主要骨干,他们被招安后,允许保留部分武装,协助朝廷稳定西北秩序,他们就是马家军的祖先。直至清末民国时期,马家军逐步壮大,他们盘踞在我国西北,利用手中武装力量控制着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及相关地区。马家军内部实行子承父业家族式管理,武装首领全是马氏家族人。他们的武装组织保持浓厚的回族宗教色彩,骑兵凶猛,战斗力极强。
/ ^$ z( q8 G7 x1 Y Y" z6 o, E
+ Y" s! s$ t! D1 c6 \% z( o马家军曾经分为三大派系:“甘马”、“青马”、“宁马”。
" f: K3 a3 G& T# v+ ~. m; R+ X7 k; c7 P$ n5 s- ~
1.“甘马”的代表人物是马占鳌、马安良、马廷勷等人。0 I; l$ `' \' ~% Z2 h: c7 j7 h& j
" Y1 D. E9 ~: e2 D6 ?
2.“青马”的代表人物是马海晏、马麒、马麟、马步芳、马步青等人。
7 H) B5 ~( `% L8 B) {) V3 q% {7 z( X) A6 K& B/ x
3.“宁马”的代表人物是马千龄、马福禄、马福祥、马鸿逵、马鸿宾等人。
, J& W% T3 p* y, h5 O6 k- E) ^6 h- b& P) j- U# f
好,下面我们详细说一说。& R& o- F5 A8 o/ M8 K2 i/ x1 |
+ A% `4 }7 o/ b n5 R
一、“甘马”。“甘马”创始人马占鳌,是“陕甘民变”时期叛军的主要人物,被招安后,成为清军将领。而后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发展马家军,当时甘肃真正成为“甘马”的势力范围且很大程度的影响着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马占鳌儿子马安良,是“甘马”的第二代首领,孙子马廷勷是“甘马”的第三代首领。“甘马”派系在马安良时期最盛。等马廷勷、马廷贤两兄弟继承马安良兵权的时候,“甘马”的势力已经不如“宁马”和“青马”了。1927年左右,冯玉祥率国民军进入甘肃后,控制西北,马廷勷和马麒见机投靠张作霖反冯。1928年10月,马廷勷在河州与国民军战败,跑到南京见蒋介石。1929年6月,蒋介石和冯玉祥关系破裂,马廷勷带着蒋氏给的空头“总指挥”回甘肃联络“青宁二马”反冯无果,被冯玉祥部季振同诱捕活埋。弟弟马廷贤,协助马廷勷掌握军队,后兄弟反目,投奔马仲英,被冯玉祥击败后客居天津,解放后被处决,从此“甘马”消失。5 |2 a: a1 `5 v; g! P
' E! K- {& k; i2 e二、“青马”。“青马”创始人马海晏,是“陕甘民变”马占鳌得力助手,随马占鳌一起投降,成为陕甘地区的清军将领。后随马千龄的两个儿子马福禄、马福祥兄弟进京勤王,在护送慈禧西逃途中病故。马海晏长子马麒,承袭父职,善于钻营,依托当时马安良势力,马麒和马麟兄弟迅速扩大地盘和队伍,成为为独霸一方的军阀,“青马”派系正式成立,青海成为“青马”势力范围。后北洋政府怕马安良在甘肃势力扩大,转而扶持“青马”的马麒、马麟两兄弟,让他们制衡马安良,最后逼迫马安良离开了兰州。马麒霸占青海,一直到1930年病故,兄弟马麟接任青海省主席。
" k' ^' H5 J5 Q- T* c
, \7 c* ~+ L4 Y8 q“青马”第一代掌权人马麒死后,马麟、马彪、马步青、马步芳四人在当时“青马”中势力最强。马步芳为了成为“青马”第二代掌权人,首先用计夺取二叔的权力,逼走马麟,接任青海省主席,掌握青海党政军大权,统治青海近十年。抗战爆发后,马步芳派堂叔马彪率领骑兵师离开青海参加抗战。兄弟马步青率领骑兵第五军,驻守西宁。马步芳劝说马步青将骑兵第五军军长位置交给马呈祥(马步青女婿、外甥),而马呈祥从小跟着二舅马步芳当兵,二人过往甚密,骑兵第五军遂被马步芳控制。马步芳的“青马”欠下了人民解放军血海深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挺进西北时,新仇旧恨一起算,马步芳父子仓惶逃亡沙特后移居埃及,马步芳曾任台湾当局“驻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年7月31日在沙特阿拉伯病亡。马步青1977年2月9日病逝于台北。
/ G7 k/ b4 s6 w8 j$ E/ z! N' S( P) j0 q* ~0 X7 I
另,马海晏还有个兄弟马海渊,马海渊有个儿子马宝,马宝有两个儿子马仲英和马仲杰。马仲英原来叫马步英,和马步芳是堂兄弟。后来和马步芳反目,马步英兄弟改名。马仲英兄弟父辈基业单薄,基本靠白手起家。马宝被冯玉祥国民革命军杀掉后,马仲英找堂叔马麒马麟借兵报仇,两人因私拒绝了马仲英。马仲英兄弟随即和姐夫马虎山等人偷袭警察局、伏击国民军运输队,抢劫武器和物资,拉起了一支队伍,从此在西北兴风作浪,为害四方。因马仲英起事时才17岁,所以人称尕(年龄小)司令。马仲英根基不稳,到处流窜,虽然战斗力很强,但和西北各方势力相比还是处于劣势,无奈之下窜入新疆,和盛世才争夺,盛世才借苏联人的手击败马仲英,马仲英兵败后进入苏联,最后死在苏联。至此,“青马”一系消亡。1 z" B' w* Q% i$ f0 ~$ g R
. U7 T/ }( S3 K/ S- d* L
三、“宁马”。“宁马”创始人马千龄,曾因率先劝说马占鳌在“陕甘民变”叛乱中投降,被朝廷封赏。马千龄长子因病早死,二儿子马福禄在马安良营中未被重用,后来抓住机会,通过组建团练掌控兵权,从此脱离马占鳌一系,自立门户,后随马福祥进兵京师勤王,在与八国联军战斗中阵亡。马千龄四儿子马福祥,在马福禄阵亡后,统领剩余部众,护送慈禧西逃立功,被提拔为提督记名,历任靖远协副将、庄浪协副将、陕甘督标中协副将、西宁镇总兵、巴里坤镇总兵等职。民国成立后,马福祥历任西宁镇总兵、阿尔泰护军使、宁夏镇总兵。民国二年授陆军中将,升任宁夏护军使兼满营将军,并节制阿拉善、乌审、鄂托克三旗。1921年升任绥远都统。“宁马”派系自此正式创立,马福祥成为“宁马”实际奠基人和第一代掌权人,势力范围覆盖整个宁夏。8 N" _/ t3 h3 s3 s! ?3 v* @
马鸿宾是马福禄的长子,马福祥升任绥远都统之后,宁夏护军使的位置由马鸿宾接任。马鸿宾部在五原誓师后被改编为国民联军第二十二师,马鸿宾任师长。后兼任甘肃剿匪司令,不久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四军军长,驻扎在陕西。冯玉祥撤离西北后,马鸿宾先后担任宁夏省主席、甘肃省主席等职。堂弟马鸿逵抢占宁夏军政大权之后,马鸿宾离开银川,驻扎在灵武一带,七七事变后配合傅作义部打过鬼子。抗战胜利后,担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宫,在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向宁夏挺进时,马鸿宾、马惇靖父子率部在中卫起义,他的八十一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二军,由马鸿宾的三儿子马惇靖任军长,二儿子马惇信任副军长。新中国成立后马鸿宾先后担任银川市军管会第一副主任,宁夏省人民政府第二副主席,甘肃省副省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60年病逝于兰州。算是西北马系中少有得到善终的。(注:从马福禄与八国联军战斗中阵亡到其儿子马鸿宾率部起义最后善终,可略见一二。)4 W+ n3 v, O" `, S/ s6 Y8 \
m* B( n7 [+ q! X. h6 k# d$ E1 C2 q
马鸿逵是马福祥的长子,1932年8月,马福祥病故以后,蒋介石为分化西北诸马,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由此开始了在宁夏长达十七年的统治,党政军全部掌握,历任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长官,第十二战区副长官,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宁夏解放前夕,马鸿逵让二儿子马敦代理宁夏省主席,自己乘飞机逃往重庆,后来又逃去台湾,最后在美国郁郁而终,“宁马”就此划上了句号。(注:马鸿逵得力干将马光宗,早年从“青马”转投到马鸿逵,立下赫赫战功,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青马”的覆灭,马光宗和“宁马”卢忠良、马全良两个军长认清形势,选择起义)
* O) {5 r0 c: F1 b4 b- y9 `2 d+ [/ ?% L# Q5 A5 o b: {
总的来说,西北马系军阀起源于陕甘回汉民乱时的马占鳌,由该马演变为马占鳌,马千龄,马海晏三马,占甘、青、宁三地,名曰“甘马、青马、宁马”。甘马最早衰落,宁、青二马被人民战争的浪潮淹没。2 M2 Z" n( {6 I
一般所说的“西北五马”是指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马仲英,三青两宁。也有叫“西北四马”是指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两青两宁。1 F& V5 l! f2 O5 v4 i ?6 K
, T' I/ @8 q5 Z& T) j9 O3 p# s& P- }
; N% q0 L! G! f
% ~1 b6 o! _! U( {; b) d" i) m/ T
马鸿宾剧照
* [4 b+ B' g' n7 W( O/ U. j& h* k
" D' E0 I# k3 V x8 p V3 ]; x3 d" V
B- x8 ~9 O4 h" K2 r( f马惇静剧照 1 G8 Q3 U Q! x0 n% A) b9 Q
& J" r. i! V8 x% h& N) ?
) ?# X- A# Y8 T( D
马鸿逵剧照
7 W# v0 E" g% }0 {! M1 G7 _- N
, C3 K+ Z) Y( z2 R% w7 o) w `
马步芳父子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