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一直没打过家门口的古巴?因为古巴是最“先进”的国家

[复制链接]
查看5813 | 回复0 | 2024-10-30 18: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N& f, `& _5 X' {
' e: o2 y; n4 O3 @: s+ n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w' |- R: A, z$ J# j, W& X
文案丨史万个为什么
+ D  I. W% @) V# A) j编辑丨史万个为什么
* o$ ^0 J# B2 H( K$ e3 c% m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它虽然面积不大,却拥有令人羡慕的社会福利;它虽然遭受长期封锁,却依然屹立不倒;它虽然与超级大国为敌,却从未被征服,这个国家就是加勒比海上的明珠——古巴。

( ~* r9 s. Z- V6 J' \2 }' h, ^, \: R: x* Z) {5 B+ i
美国为什么一直没打过家门口的古巴?因为古巴是最“先进”的国家-1.jpg
* f# C5 W! g0 {1 b9 o( N
为何美国这个世界超级大国,打过伊拉克、叙利亚,却一直对这个小小的古巴虎视眈眈,始终不敢轻举妄动?难道是因为古巴真的如其所宣称的那样,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0 D- c' K; j3 [. V4 z4 {) s: B
加勒比海上的明珠
! y7 o) B$ ~: h$ E5 l7 Y9 v2 K2 t( m' ]& I; y& V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以"解放者"的姿态帮助古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而这份"善意"很快就变了味,美国强加《普拉特修正案》于古巴,并在岛上设立军事基地,古巴总统帕尔马愤而辞职,以示抗议,美国随即扶植了一个亲美的军政府。
; f, v( J& ~. Q6 U0 \从那时起,美国开始牢牢控制古巴的经济命脉,制糖业和烟草业落入美国资本家之手,臭名昭著的关塔那摩监狱也在古巴土地上拔地而起。
, d- Q1 I" F" N2 L
$ o4 o1 _/ O" H' Q. |$ C- h
美国为什么一直没打过家门口的古巴?因为古巴是最“先进”的国家-2.jpg

' C+ `0 Y! G; F) Z0 D4 b在这段时期,巴蒂斯塔成为了古巴的"太上皇",他统治古巴长达20年之久,建立了一个独裁政权,直到1959年,由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者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古巴人民才迎来了新的希望。
, b: F! m5 L9 h+ X" q4 K/ R从盟友到敌人
9 V$ L: ]+ S9 }3 H6 b$ w2 V2 O9 t% M! m, h; _6 R
卡斯特罗政权初期,美国还曾予以承认,而好景不长,随着古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美国很快就对其实施了武器禁运和经济封锁,古巴与苏联的关系日益亲密。. V" D' h; d- B( z0 b
1961年,美国支持的古巴流亡分子发动了猪湾入侵,但遭遇惨败,仅仅一年后,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将冷战推向了巅峰,世界一度濒临核战争的边缘。
% v8 |6 c; j' E4 H; T4 R1 Z: M/ E' y6 c6 F7 I
& Z0 R& P7 W& ?7 e
从那时起,美国对古巴的敌意与日俱增,据统计,历届美国总统对卡斯特罗进行过600多次刺杀行动,而卡斯特罗始终安然无恙,这不禁让人感叹他的命大。: ]& c  [* C- g& k( t1 E7 q1 X3 w
"先进"的社会制度
/ Y7 ?0 {3 p2 }, a9 o
# o' @. t: R; @+ Y9 F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古巴却建立了一套令人称羡的社会制度,在这个加勒比海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免费的医疗和教育
: f$ `6 R, K: w7 g2 R5 N' ]% ?2 n古巴的医疗服务模式被视为拉美典范,自1963年以来,古巴向147个国家派遣了40多万名医疗专业人员,展现了其医疗实力和国际主义精神。
- P  n# |5 {. I. _, ~9 _4 F
- G) F7 }8 J0 z7 h. O
美国为什么一直没打过家门口的古巴?因为古巴是最“先进”的国家-4.jpg

1 x: q5 O8 C" j- r6 x" T. I6 o) n在教育方面,古巴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该国的识字率高达99%,小学生毛入学率更是达到了100%,大学升学率为56%,每10万人中就有1013名在校大学生,这些数据无不彰显着古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 _3 o9 N4 l3 U  ~7 t6 B0 J7 [古巴的住房政策也颇具特色,国家为民众分配房屋,一个四口之家可以获得120-140平方米的独栋楼房,更令人惊讶的是,房租曾低至0.35老比索,可谓是微乎其微。
$ [) c/ [% U6 E+ f在交通方面,古巴也有独特的解决方案,政府规定,公务车辆必须免费搭载路人,为了确保这一政策的落实,当局还设立了专门的协管员来组织搭车,这种做法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文关怀。' F4 Z) q' B9 L# M

3 @" R. s2 O# ?. [
美国为什么一直没打过家门口的古巴?因为古巴是最“先进”的国家-5.jpg
' y6 e# q" c/ Y. Z7 |0 ^
经济封锁的阴霾
$ ?" L) a9 A0 }- y% p6 D8 Z: {% \+ z& `0 s$ S: f& `- o
而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古巴人民头顶,这场封锁已经持续了60多年,给古巴造成了高达1600亿美元的损失。& V' H% m; t$ X. g1 C
自1992年起,联合国大会每年都会通过决议,要求美国停止对古巴的封锁,截至2023年,这样的决议已经通过了31次,而美国似乎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5 \, I! O% x& y* m# F4 r/ N即便在奥巴马时期,美国曾试图改善与古巴的关系,但这种缓和并未持续太久,根据统计,仅在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美国的封锁就给古巴造成了超过48亿美元的损失。( v4 e, @( G. `" B) x- W" _
* `- q' \" D, `# L
美国为什么一直没打过家门口的古巴?因为古巴是最“先进”的国家-6.jpg
0 H, ^! J' f/ s: L3 i
美国为何不直接攻打古巴?
  A9 d/ @- @7 _* E( b/ y) y
) V# j' V0 `# j) T/ H% [* e面对这个"眼中钉",美国为何不像对待其他"敌对"国家那样,直接发动军事行动呢?, a# c  I) p" v0 \9 B" r
首先,美国担心攻打古巴会引发难民潮,古巴距离美国佛罗里达海岸仅90英里,一旦开战,大量古巴难民涌入美国将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会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U: Y0 B  R: k. g
其次,古巴的地理位置太过靠近美国本土,如果美国贸然发动战争,古巴很可能会采取非常规手段进行报复,这将给美国国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N$ ~( J- P1 l3 b6 y$ J! M. }
8 q# o1 a2 O. d1 ~) M7 C
3 p, o7 D+ ~' h3 ^
再者,古巴的社会制度相对稳定,尽管面临经济困难,但古巴人民对政府的支持度仍然较高,这意味着即便美国成功推翻现政权,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亲美政府。; j5 |9 _- R7 q
最后,直接攻打古巴可能会严重损害美国的国际声誉,在当今世界,强权政治已经不再受欢迎,如果美国对这个小国发动战争,很可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2 J3 D) x( H9 E2 m结语/ b$ b8 Z3 A' _7 x8 c) B2 h

3 S: B/ I! S; U& ]. _5 s古巴,这个加勒比海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用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生命力,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它依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h6 Z+ H# ]( v4 I/ u

. d5 w0 j9 [: M' v& Y' N& ~' q
美国为什么一直没打过家门口的古巴?因为古巴是最“先进”的国家-8.jpg
, R' L" a* `3 N4 ?7 x
美国虽然强大,但也不得不在对古巴的政策上小心谨慎,这个看似悬殊的对抗,实际上折射出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 g  E! y. I! D+ [
或许,正是因为古巴的"先进"之处,才让美国如此忌惮,在这个小小的岛国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于主流的发展模式,它的存在,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 i; G8 C* f$ T- ]$ c1 V无论未来如何,古巴的故事都将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独特篇章,它告诉我们,即便是最弱小的国家,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政策,也能在强权面前保持独立和尊严。
: z) ]5 S: p# U5 X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6 ]/ _5 R7 j0 R: }参考文献:5 T7 y" `( U, K  Y  ^
1. Louis A. Pérez Jr., "Cuba: Between Reform and Revolution"
5 h+ z. {  f1 j2. Richard Gott, "Cuba: A New History"+ G& Y2 K/ B$ G" D) u* a4 e
3. Aviva Chomsky, "A History of the Cuban Revolution"4 F- l7 _, N8 g+ o# \* ~
4. William M. LeoGrande and Peter Kornbluh, "Back Channel to Cuba: The Hidden History of Negotiations between Washington and Havana", J, i* B# O' c3 H; o. m( j1 }
5. Lars Schoultz, "That Infernal Little Cuban Republic: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uban Revolution". z/ `8 Y9 r& C1 ?8 N$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