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W) j g7 L( h" v9 P/ m8 ?$ _) b, G
4 F' v; H; \4 c+ m
图为会议现场。 刘俊聪 摄7 x6 w2 X- R* f/ K
( L! C" T$ `% ^( G9 x! X6 c中新网柳州9月25日电(刘俊聪)“智能网联技术使用于汽车产业,可使交通事故率降至目前的1%。”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在视频演讲中介绍。) T; t& O7 C) B$ x
- S! ?" {# {$ _( }5 s' G( V$ f
当日,2022中国—东盟汽车产业数字化分论坛暨柳州车联网产业大会在广西柳州市举行。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进行交流和研讨。
, u1 E6 S5 g4 J8 n$ O/ H% s |5 [! `' a+ {. s. I. u
常规汽车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而智能网联汽车是机电信息一体化产品,需要汽车、交通设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包括4G\5G、地图与定位、数据平台)等多个产业跨界融合。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将引发交通系统及生态系统的变革。
8 @9 Y: o7 n O$ D! }# z6 [. F. i5 Y7 W; N3 D5 @
李克强院士介绍,智能网联汽车可使交通事故率降低至目前的1%,并提高10%的道路通行效率,其采用的协同式交通系统可提高20%至30%的自车燃油经济性,高速公路编队行驶可降低油耗10%至15%。
, d2 ^4 ?; v- c7 W9 _9 a {8 [) s- }+ E7 O; I8 {6 w
目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发展定位从原来以车联网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等智能化集成行业转移。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形成顶层设计规划。
) J; K% [+ c; G7 |% u! G. C: q/ P3 b0 T$ C$ \+ T8 R' r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副总裁、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山枝表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网联辅助驾驶,发展至矿区、港口、机场等特定场景中的低速无人驾驶,最后实现开放道路的无人驾驶。& T6 a8 V* E7 V- x: ?+ f R
! x( @6 Y4 |% `; @) l
智能网联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尚未形成成功经验。
+ I8 E+ N; w' n+ `' K: u+ Q0 W. w- u; b0 t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中心主任戴一凡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克服。首先是缺乏面向常态化运营的专业基础设施产品方案,以及缺乏数据交互协议与系统协同道路,其次是缺乏规范、标准的运营管理系统。
8 A3 E, N$ S k+ n% `2 C2 e8 p+ Z+ E0 o7 A
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有超过120家企业从事相关赛道的产品研发。2021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达到1370万辆,预计今年中国智能网联系统装配率将达到53.3%。& _$ j0 z0 p0 G% k/ U! o( Y& z
0 @/ a! Q3 J' S1 o
随着汽车与外界智能连接的渠道愈发丰富,汽车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大。戴一凡表示,车企应周期性地对智能网联系统进行攻防演练,不断优化纵深防御体系,并对智能网联技术的人才进行相应培训。
( `* m, o+ J1 O, Q6 O7 r" ~2 h, d( |+ f+ ]& T
作为以盛产“新能源汽车”而闻名的城市,广西柳州市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也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目前,柳州已吸引10家车联网汽车公司落地,初步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集效应。: s3 K8 [( W% X7 t# }
; ?# }5 f6 q* a9 t6 T5 ^8 c
“柳州应继续推进路侧基础设施分级部署覆盖,并结合本地汽车产业优势,在物流干线、整车基地等区域,搭建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陈山枝表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