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毛岸英外,还有三位将军之子入朝作战,他们的结局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6208 | 回复0 | 2022-9-20 04: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3 J  P5 t5 C( |9 u6 {
2 G3 T3 B. S2 a) A% [, F1950年11月25日的清晨,随着杨凤安竭力的呐喊“不好!快跑!”几枚凝固汽油弹已经脱离敌机,重重地砸在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及周围的地面上,冲天的火光骤然亮起,所有的幸存者都加入了抢救灭火的过程中。
, k( \# H" ]; G" v
" {( k& A6 |/ `# m3 {- w) l* M5 |
6 o2 X7 \' H  V

- T) i( q; H  g+ U& `8 e5 M1 Q% i可火势蔓延得太快太大了,在随后的人员清点中发现,毛岸英同志和高瑞欣同志没来得及跑出来,不幸牺牲在了此次敌军的偷袭中。
/ ?! K2 y$ F2 }0 S2 B
9 z' ~- X" a, K8 W5 [4 [很快,得到消息的彭德怀也赶到了现场。
/ H& i5 h0 ]" v2 n2 N
- z3 L+ k# c1 D/ c彭德怀面色沉重且苍白地看着战士们被烧焦的遗体,一生戎马的彭德怀竟然有些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5 O1 Q! i4 s5 h* A+ g- j
; r+ x% W2 |  D! T9 |毛岸英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永远地留在了朝鲜战场上。那时,还有很多像毛岸英这样的党内高官子弟,也都参加此次的抗美援朝战役。
' b! Z7 i( n2 p  ?$ I9 S) S
3 {& v; `" y, m! l) A6 B0 Y

$ U. U, {  R4 ^& I$ W5 E+ h) i6 C$ J3 z% O7 k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三位“将门虎子。”
! p: T% K% x( G. D1 M# _4 a1 ~) s$ J& C1 N2 p' J( D( }# p, {, M
在听说招募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后,他们子承父志,没有丝毫犹豫地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那么,他们究竟是谁?他们如今又在何方?
! A8 y* p* d% Z6 ]# ?! }抗美援朝, ]* g' w/ D/ D! z& S6 q* u

  R0 ]' o7 n5 [) {4 @% p( ^+ C1950年9月15日,美国的第10军在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这一操作让朝鲜人民一时之间腹背受敌。4 z) E) k" ~4 V. _! x9 `
& \' f" E: j9 N% Y1 I
唇寒齿亡,每一个人都懂这样的道理。. o/ P, d+ B3 h$ r/ c
( b% S- h4 P6 `, R
于是,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 {8 h9 t* Z" ]
) O1 I- c; `! I% n* E$ C) K
1 h3 s) S4 y7 `6 D+ R) N4 j
$ B5 P9 _7 P" ~9 M6 p
而面对我们的警告,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却不以为意。在他的眼里,中国不过是一个刚刚成立的国家,他笃定我们不敢出兵,所以在朝鲜战场上格外嚣张。
' n- b8 m% p8 L) W( f; V& S0 Q! p: g. F2 e
然而,麦克阿瑟不知道的是,我们中国捍卫自己国家的决心有多强,我们民族之魂正在熊熊燃烧。0 y0 {4 R4 D% I8 k

/ x" H3 o6 f9 N; Q% N2 Q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并派飞机多次进入我国领空时,他们就已经踩上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底线。! u7 D, x' N4 v2 i

7 B/ i6 T& T+ P7 t0 q3 `1 `( y于是,在1950年10月8日,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V* N1 V, X: I* z# g
5 w+ ~( |+ M  @+ O4 w  O' J2 d/ t而响应号召聚集而来的志愿军们,也在1950年10月19日,跟随着司令员彭德怀,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7 c0 n! d& W3 w) ~
- a( a5 M/ h9 {: P. H+ v& h
: g5 V7 j1 F$ \! f0 h1 r+ q

9 j1 b. Y( h; C5 T- d4 E在这批志愿军中,除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外,还有我们今天要讲的三位将门虎子:少将颜伏的儿子颜邦翼、中将田维扬的儿子田明升与中将匡裕民长子。8 a& _6 j  a3 `8 a% L  y

8 o; V; W" @$ A" d3 U2 k: {说到颜伏同志,那可是在战争年代,我军基层指挥员中少有的知识分子。+ Q- T& w, E0 u* t; |( P1 w
2 _8 {6 v6 G$ g. P; Y+ K6 _6 a
颜伏1911年出生于四川省梁山县,小时候就被家里送到了当地最好的私塾。由于天资聪慧,他在1929年顺利地考上了成都民立大学政治系,并在1931年去往北平深造。
3 Q6 u  F' R8 i" _( @9 N) O& R- C2 v6 D) M5 b/ K# c  f3 P4 c
在读书期间,颜伏同志接受了进步思想的洗礼,在1932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在次年5月转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6 {. M: o4 Q# b" H& a
" x$ T, @( x2 [3 @: I
在加入我党后,颜伏同志就一直活动在北平、梁平两地。在白区工作的颜伏同志,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极为危险的,但他不怕。哪怕自己曾三次被捕,他也咬紧牙关,没有向敌人吐露半个字。
) G3 p$ E9 @+ d4 u  W  w+ K4 A+ f( x

/ L  }7 b9 W4 g" I1 m7 _
. j- e- s4 U8 o, p颜伏的表现得到了诸多革命战士的认可,在艰难逃出敌人的魔爪后,中共北方局决定派遣他带领我军内部文化程度较高的部分同志,前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进行深造。
0 O) B  t! u7 s. Q. ~- H( y/ m! Q# q, W
而自抗大毕业后,颜伏便被派往抗日前线,任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并从第3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一路升到了18师参谋长、副师长。  V5 l4 F6 ~7 g! K3 x7 H& u

4 N! K/ o4 T" [% x6 ?5 Q颜伏参与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颜伏也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华。在1946年7月苏中战役攻打泰兴城的战斗中,是颜伏带兵从东城门突击进入泰兴城,撕开敌人铁筒一般的防御,让我们七战七捷打了漂亮的第一仗。
. `. Y4 e8 V% H+ X* g
6 F: w2 B# \, D8 X* i; v" W: G而在1949年2月20日的莱芜战役中,颜伏同志更是屡建奇功。他虽然身受重伤,但却坚定地守在战斗一线,他这一行为极大地鼓励了将士们,为莱芜战役首立战功。
9 }+ o; o. S) j* `/ B0 ~* N4 T( k. w- V" X8 T- ~- ?
然而,随着战线的推移,颜伏的身体却扛不住了。那时的他患上了肺结核,不停的发烧咳血,但每次战斗他都坚持上前线,谁也劝不住。, {; E( f* E) f/ t/ r5 W, j# g, b

4 U7 U: e8 ?4 O; _4 j9 ?
7 O$ P/ k# Y; L3 g9 E; \. V( J' Z0 [
1 A! l1 h  n% x; y6 s/ O/ f. \
最后,在两次昏倒在指挥所后,颜伏才被强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1950年10月,颜伏同志病体初愈,出任炮兵第7师师长,带领第七师人朝参战,在抗美援朝中立下汗马之功。% `; C* Z! A* c8 b& B% Q0 t

1 |0 N! f, K& N4 |1 v! r在1952年12月上甘岭战役胜利后,毛主席指出:“我军取得如此胜利,除由于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为制胜的要素。”并称赞:“这是奇迹。”
6 f/ l7 S7 ]3 T1 V) M9 E* }8 }0 {0 f3 h- Y5 b: k- d  i8 f* C
而创造这一奇迹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就是颜伏同志,他被誉为我军炮兵名将是当之无愧的。$ T$ r9 p. u3 s+ Q3 R
4 U- r0 @/ H- F7 M4 {" D
6 {& Q( s6 a- L" g  D) ?6 m3 a
将门虎子
! r9 ]" G# `" l9 z4 u- }" U- N( h" {! Y. v8 g/ M
而就是这样一位炮兵名将,在提及家里时,却满是愧疚。颜伏离开家的时候,儿子颜邦翼不过才2岁大。那时活泼可爱的颜邦翼,还不知道父亲的离开对他意味着什么。7 ^" a( k7 q1 N. [4 }; F! q

2 k; |! x. m' O" D" `好在颜邦翼的奶奶是个极为和蔼的老人,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却坚持将颜邦翼送进了学校读书。颜邦翼因此拥有一个较为幸福的童年。* I( n" {% e2 n8 i

2 @  d. B* ~& W  m" z0 I  s) v1 r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年岁的增大,颜邦翼奶奶的身体开始一天不如一天。颜邦翼是个极为孝顺的孩子,他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去抓药请大夫,却还是没有留住奶奶的生命。在一个深夜,奶奶在家中停止了呼吸。9 T; _5 V* D, m" g  |% P

6 F. E7 @3 s1 p( S5 v5 ~* {没了奶奶的颜邦翼,因为年幼便被族里交给二叔抚养。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颜邦翼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吃的粮食自然就多。虽然二叔并没有因此抛弃颜邦翼,但寄人篱下的感觉终究是让他十分不适应。
6 L* T. `  ?. H: ?# y5 k: ~/ V
% D8 k4 i* {  q5 I5 i

" _  x+ U% @- F
, Z& P5 x- E+ q0 y1945年,颜邦翼跟随诸多族老前去祭祖,偶然得知自己父亲颜伏是一名共产党员,于是颜邦翼决定离家,他要去寻找自己的父亲!- d: N5 S! ?- N" X/ y$ s- g5 u
% F; \9 R9 c% U- p) r: P
颜邦翼收拾了几件衣服后,便背着二叔离开了家。那时的世道很乱,颜邦翼尚未找到父亲,便被国民党抓走了。在确定了颜邦翼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后,颜邦翼被抓了壮丁,成了国民党的士兵。* Y" c9 l" F* b) S  v/ Y0 _- v& ^
$ k; o8 V( m8 ~$ S+ b
巧的是,颜邦翼所在的部队领导,恰好是我党的地下人员。在他的照顾下,颜邦翼的生活好过了很多,还当上了小班长,顺利挺到了解放后。% w3 w* C% F; k

7 i4 y- _& \+ }9 B5 y在全国解放后,颜邦翼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并收到了父亲的信。那时的颜伏并没有告诉颜邦翼自己的身份,反而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在信中鼓励儿子。信的内容并不长,颜邦翼却反复阅读,甚至将信贴身收藏。
8 Z# F) d$ \/ H6 w* c5 N+ ^
, y2 Y2 ?. T, q4 V/ K! {1951年2月,颜邦翼作为16军的一名文化教员,收到了前往朝鲜作战的命令。颜邦翼自收到命令起,便认真准备,积极锻炼,并在7个月后成功抵达了朝鲜战场。/ K: x+ R" b/ M6 G4 M

- p% o- b! U* P1 Y" t  f

0 n. n2 B3 e7 t: f* K
7 x! l( D, r* Q# t/ P与此同时,在朝鲜战场作战的颜伏也收到了儿子来朝鲜的消息。虽然担心孩子,但颜伏还是忍不住咧开了嘴,高声赞到“好小子,真不愧是我的儿子!”9 N" o# @8 G2 X) F

7 i4 H4 }- V; l/ n% K0 @随后他写了一封信,托战友带给儿子。颜邦翼这才知道:原来父亲也在朝鲜战场!
; J: n! c' H; J
3 S+ I1 W# B. l, d得到这个消息的颜邦翼兴奋极了,原来自己离父亲如此之近。于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颜邦翼更是英勇奋战,杀敌无数。直到战争结束,颜邦翼才得知自己的父亲,竟然是志愿军炮兵第七师师长——颜伏。3 I$ n. N8 _  Y

" S" C3 a% d5 h* \! @& q
( ?  _& L  M7 d4 p9 h

7 Q  g7 R) \2 Q0 ^/ S/ X在战争结束后,颜邦翼选择了复员。不论是颜邦翼还是其他的颜家的孩子,都被颜伏教育的极好。他们不但没有仗着颜伏的身份作威作福,而且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 K7 O) H, X4 }. M
# O  e/ ?* y1 G" W颜邦翼在后期负责钩虫病防治组工作,他一直把父亲的话记在心头,直到退休……( E; q- C6 r; ^) `
一死一伤
) m1 Q6 |* h% _5 L3 l6 l' v( m& B: c6 f6 o8 n# O; C1 f. h
田维扬同志,出生在1906年的湖北省枣阳县吴家店皇村。自参加革命之后,便凭借英勇奋战和数不清的战功,一步步从排长做到了军分区司令员、师长的位置。: h& m0 Q$ N" ?" e
0 V' T8 z' @/ `' x

' V8 e6 ^6 f, k$ q  c
) r* d. H, j2 f* Q在他的一生中,先后参加过了鄂北起义、大冶起义、攻打长沙、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9 R( \7 a. }  B3 e' A/ k

7 c' ^  m& }: `  ]: E) T随后,他更是率部参加了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在山东微山湖、江苏洪泽湖等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率部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 t1 G7 U* H0 u2 R
2 s4 Z; T6 ]3 f" y) G& z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任第41军副军长的职位。作为副军长田维扬的儿子,田明升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入朝作战。+ _6 h* e5 x$ r8 C2 e

, X- h/ g$ j" d. r+ _# f
4 ~* W: W+ Y8 V% t* M* j

/ T8 m5 ^4 Y  N) j' z; E6 O' z9 N在入朝作战前,田明升暗下决心:我也想做一个父亲那样,顶天立地的英雄。于是,到了朝鲜战场的田明升就表现的格外英勇。父亲田维扬就像他心里的标杆,指引着他人生的方向。1 x: P; }2 }7 B% }1 |6 E
/ O" {3 p( R, [0 ?$ r
然而在一次战斗中,田明升不幸被敌人击中了腿部,昏迷在了战场之上。幸好那时的医务人员经验丰富,对田明升进行了抢救,让田明升保住了自己的命。然而田明升受伤的那条腿,却再也救不回来。( T1 \2 s' i8 a6 ~' s1 K

4 B3 l, E2 q- r" E% n8 k考虑到田明升的身体状况,组织决定让田明升回国。而田明升却格外倔强,他觉得自己还可以打。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田维扬给儿子田明升写了一封信,直言自己为儿子骄傲。田明升读完后不由得泪流满面,最终选择回到国内。
! e0 e$ H- W9 |% o, |" U
, R- f' y- U) n5 V4 W

! W5 y/ c! O9 _, r! z0 D5 q( }0 g; b* r- @, T) \; ^
回到国内的田明升,并没有因为自己负伤而选择接受组织安排的工作,反而选择回到了老家务工。作为父亲的田维扬看着儿子沉静的面容,心里很是骄傲。他尊重了儿子的意见,并亲自把他送回了老家。5 o/ G' y: {3 I; L2 |, I8 `
+ l- p, j2 T' j. m3 ?6 }3 L
田明升就这样,在农村兢兢业业地做了一辈子农民。那时的他虽然腿部受伤,但却依靠勤劳努力在老家娶了媳妇,生了可爱的娃娃。老年时也是儿孙绕膝,格外幸福。
! j- B* z0 I) G) ?0 ]$ ~: b" k# n' Z' F
而在三位入朝作战的三位高干子弟中,最让人痛心的则是中将匡裕民长子。
" N  M+ s$ B; L
9 F7 ~3 z: _7 W提到匡裕民,对中国近代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陌生。这个开国中将出生在吉安市万安县。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了当地的农民协会,并在1932年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0 W: \# S$ h$ X5 u
0 f9 V: F9 Z$ b& g
1 W: g' s# V9 ~# x' @. N

) P$ w: U. ~2 `9 C$ o+ p匡裕民是个极为较真的人,在他的心里,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力争做到最好。秉承着这种想法,匡裕民不论在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还是后期的解放战争中,匡裕民都有极为出色的表现。
, r2 \2 h' Q3 k1 ^3 V" s' R$ s: U  \* d" d
在新中国成立后,匡裕民由于战功累累,被委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主任。
( H& p# b- R8 W6 N
7 C6 S$ Z9 m& O( D# x作为志愿军炮兵指挥所主任的匡裕民,在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后,便开始了带兵训练,他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志愿军强大起来,避免在战场上有不必要的人员折损。7 t- X5 @3 q& D0 x6 ?

  J6 r& f, K5 g! h/ G* M
" \" J. ?# n8 Y

4 Y1 `7 k% d. Z( T* r而在这期间,匡裕民的长子毅然请求入朝作战。7 c' F8 v: s4 l1 c2 I+ V7 V6 i& H7 Q
# Z4 o% x$ Q  |2 M2 s% G) O% ~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1950年11月,匡裕民恩长子就在一次向联合国军发动进攻时壮烈牺牲。收到消息的匡裕民不由得湿了眼眶。$ }0 a, e% _" x+ m4 O# a. S8 G, g

- E; @  y" g0 i他平息了良久,才红着眼眶说:“我儿他是为国家而死,死得光荣!”在抗美援朝结束后,这位老将军才得以带着自己儿子的骨灰回到了家乡。
8 ^: y6 Q+ z% z. d$ X% ]" e; f6 ]% v7 J& w; R* c4 f' P9 P' O2 [/ [
而像毛岸英、颜邦翼、田明升和匡裕民长子这样,选择入朝作战的将门虎子与高干子弟,并不在少数。他们个个都是父辈们的骄傲,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值得被我们永久纪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