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创建哈军工急需人才,向中央要一个死刑犯,毛主席:我批准了

[复制链接]
查看2595 | 回复0 | 2022-9-15 04: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提到陈赓大将,就不得不说到他创建的哈军工。我们都知道,在革命年代,陈赓主要是在一线指挥部队打仗。像我们都看过的电视剧《亮剑》,里面李云龙口口声声叫的旅长,就是陈赓的原型。
% l& B# [3 P3 h& u" m新中国成立后,陈赓也去朝鲜指挥过战斗,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员。可在1952年6月,毛主席一纸调令,把远在朝鲜的陈赓调了回来,调回来干嘛呢?
1 I6 E3 Q* S- K毛主席给了他一项特殊的任务——创办一所军事工程院校,为祖国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9 g/ }8 p" H3 I/ b; X: ^
陈赓以前是带兵打仗的,现在让他去创办军事院校,这也说得过去。可压在陈赓身上的担子不轻啊,要想创办一所这样的学校,最基本的一些条件设施总该要有吧。8 }, F) `* A- m4 d5 h, _2 L
但现实情况是,啥也没有!没有校舍,没有教材,没有设备,最关键的是没有老师!2 N: E- X+ P6 j% Z4 v" X
没有怎么办?从头开始呗!一开始连学校建在哪里都不知道,陈赓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决定把校址设在哈尔滨,这才有了哈军工。
6 Q/ f3 p  p# M4 f/ B% X- ]* ~- l说到创办哈军工,陈赓遇到了很多困难,要想办学,学生自然很好找,军队里大老粗、需要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指战员大把的是,可教授知识的老师实在是不多啊!当时他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 Q, o( I' q0 x3 S9 j2 @, [为了寻找优秀的老师,陈赓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这不,为了邀请一位专家,他不惜找到中央,找到毛主席,请他们帮忙。这是为什么呢?
' m( T4 l* v- X( I4 H8 e因为这个人不是一般人,是被关押在牢房里的死刑犯!
3 ^; T2 p& x, N/ K最后结果怎么样呢?在陈赓的多方求援下,总算是成功了,毛主席拍板:“我批准了!”" B; y8 Y0 d3 G7 ?3 p
陈赓这才如愿以偿把人带到了哈军工,投入到了工作一线的岗位。9 y/ y$ ?& i# s
那么,这位死刑犯到底是谁呢?居然让陈赓能够为他去求中央、求毛主席。这位死刑犯后来怎么样了,被处决了吗?% b! C9 l: D1 J
* \  @% G$ p8 B! |6 F- e9 G7 }
! p( ^7 N+ e* K8 X; c, W
图 | 毛主席

! C0 o9 S9 f/ p9 r这些问题的答案,咱们后面会一一揭开,现在让我们慢慢说起……
, q' R2 o) S1 x0 ]2 h  l一、万事开头难  x- u) n! k  {2 {

% \$ B; [6 \) k  o' l/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我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击帝国主义的军队。在战斗初期,我军打了一系列的漂亮仗,不仅把“联合国军”打得连连败退,还帮助朝鲜收复了国土。一讲到这个战果,国际社会都表现出不可置信的表情。6 s2 z( I8 F" I+ \1 c+ |- I
其中有对我国出兵朝鲜的惊讶,也有对我军凭借低端装备,打败了拥有海陆空优势、武器装备先进的美军的敬佩。国际上对我军能依靠这样的装备,取得这样的战果,表现得极其惊讶。9 W  Z! Z- m  x3 P  ^8 n9 c! x
不可否认,这是事实!但在另一方面,毛主席等党的领导人和前线指战员们,都深刻认识到,我们和美军在武器装备和技术力量上差距悬殊!/ A  e4 m% u7 U6 [
这就促使毛主席等人决定加快建设国防现代化,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打了快两年了。3月,聂荣臻和粟裕向军委提交了一份《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 I6 ]: s9 G5 u: G
这份报告周总理、朱德都表示同意,毛主席批示:“同意!退粟裕办。”
/ ]) [8 ]6 m& i& F1952年7月,毛主席签署命令,由陈赓担任哈军工第一任院长兼政委。! A# m7 X' M8 E) h
对陈赓来说,他创办的不仅仅是一所军事院校,更是承担了建设国防现代化的重任。可现在要想创办哈军工,要啥啥没有,万事开头难,他得从头开始。
7 o& G( w% a0 l; a就像行军打仗一样,困难没有吓到他。陈赓先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各地调查研究,走访了各个地方,最终确定在哈尔滨办学。
2 g0 e* ?3 y. W确定了学校地址,他又开始筹建校舍,教学大楼、宿舍楼、家属院、食堂等都开始破土动工。为了修建教学科研大楼,陈赓经常去到工地,遇到什么重要的事情,他都和基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起商量解决。
' h5 T* P! s2 c) P# z! X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还时常爬上脚手架,跟一线工人交谈,查看施工进度和质量,全然不顾自己在战争年代留下的腿伤……8 E% X. n1 M+ F' m6 J7 Q5 ]
只花了七个月的时间,10万平方米36栋教学科研大楼便拔地而起,这一切离不开陈赓的悉心指导和督促。% t! @% y; d3 _3 ^" Q3 A5 @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成立大会暨第一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陈赓在会上隆重宣布:“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了!”, g1 k6 v: d5 n! a, B, R

! _- r  n. W8 o( W1 T" \2 |; h! E( u
* i8 v/ D& Z5 L7 G9 j7 z: K
图 | 哈军工成立大会
, q2 D9 q1 [2 j- [( d( [+ u3 A  O" {
后来,钱学森从海外回国,陈赓邀请他去哈军工参观,在看完哈军工后,钱学森动情地说道:“这么短的时间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迹。”3 w% t, ?4 T8 r& Y4 X
可谁又知道,为了创造这样一个“奇迹”,陈赓在背后付出了多少……
" Q* M4 U- ^( q% u二、寻找专家
. V) }1 v. ]( R) h5 S+ [4 Q7 i; r8 t& c- C; G! |0 U, M2 G1 ?
在这“奇迹”背后,陈赓不仅需要为修建大楼付出心力,还有各个方面的事,其中对学院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寻找专家!
7 l  p( }' I) _- B/ Y" @创办一所军事院校需要大批的专家来教学,虽然中央从各地征集了一批人,可还是有缺口,而且技术精湛的专家不多。0 Y. n: p3 b+ v( _
为了聘请优秀的老师,陈赓请弹道专家张述祖教授根据学院安排的专业,提出需要的教授和专家名单。当张述祖教授拿着名单找到陈赓的时候,脸上露出了难色:“我写是写出来了,可要调齐名单上的人,难!太难了!”
2 q# r4 o7 h. K3 g陈赓接过名单,粗粗看了一眼:“你说,调集这上面的人,需要经过什么人同意?”
0 x* N" C' O9 [# j( O! U7 K) U“有些人起码要副总理级别才能批,有几个甚至还得总理亲自批示……”1 X( D/ K7 B: d5 [* }( H+ `, G
陈赓看着那份名单,心里也在打鼓,他明白这的确很难。但一想到为了建设这样一所军事院校,难怕什么呢?6 O$ A0 s* f2 ]# X
陈赓决定先易后难,有些不用批示的,他先下调令,从各个学校、工厂调人。然后再去找贺龙、陈毅等几位副总理,同他们商量,让他们帮忙。
6 E5 b& }3 M% i" J, ^. z8 ~: W到了最后一些人,不得不找周总理了。可周总理每天的事很多,经常忙得抽不出时间,一般人都很难见到他。陈赓没有办法,有的时候只好在早上或者晚上到周总理的家里去“堵人”。
, q* h5 C7 o# k# V( i有一次,陈赓打听到周总理要在国务院西花厅开会,他一早就在那等着。可周总理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民主人士,周总理进去就和他们打招呼,然后开会。
6 s9 g+ \% {5 B( K/ T) w6 \5 D& F( A; G0 H; }

3 `4 x5 V5 e  C
图 | 周总理

4 E+ \0 r$ m) h陈赓一看这个情况,自然不方便闯进去,他就一直等在门外。突然,他瞧见周总理起身了,应该是要上厕所。等到周总理走到厕所,陈赓就站在门外等着。当周总理上完厕所后,陈赓立即走上前,把周总理堵在了厕所门口。
) n1 n+ `' A" D) M/ j周总理看到陈赓,有些奇怪:“陈赓,你怎么到这来了?”+ a) W8 R" g0 }8 }
“总理,有几个教授的名单,请您批复一下。”陈赓笑道。
# m! ~- z7 Y; c. [“这个事这么着急吗?连我解手的时间都不放过。”* N" D7 M2 u1 n  ~1 t) H
“很急啊!您不是让我抓紧办哈军工吗?”
( V% p- @9 O3 Q1 _6 d& y“你等一下不行吗?”
4 F& x+ q, i+ D$ d, Y) W' p! W% ^“等一下你就走了。”陈赓有些着急了。& k( C3 t# h( D, n
周总理开玩笑说道:“你这个陈赓,可真有办法,找到厕所来要我办公,这是你的一大发明。”
+ {$ E% C' R+ F! q: b( v) v陈赓笑笑不说话,周总理接过报告看了一遍后,就签字表示同意了,陈赓喜笑颜开,对周总理连连表示感谢。8 ?, S+ L) k! x  R3 @3 n; d
在陈赓的努力下,一大批的专家、教授陆续来到了哈军工,哈军工总算是办得有声有色了。
) _. E8 T  A5 ?; q三、要不来的专家4 D; g# R! i0 J5 m

' |8 @# I9 d$ k+ D% w这么多专家来了,可把筹建处的干部忙坏了。不仅是筹建处,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忙得不可开交,保卫部副部长刚整理好一摞调查表,准备送到陈赓那里审定。
% o; Y! d/ |! }$ }! ^2 Z陈赓的办公室安排在一栋旧房子里,走廊外面堆满了一些旧家具、建筑材料,各种脚步声在走廊里咚咚作响。
; Q# v7 H* D. v副部长敲了敲陈赓的门,走了进去,发现弹道专家张述祖教授也在,他把那一份调查表交给陈赓,然后坐了下来。: D6 G4 [2 F# o: _
陈赓摘下眼镜,拿起调查表看了一会,随后问道:“上面的问号是什么意思?”% N9 x' U9 o! K
副部长坐近了一点:“是有疑问的,她的哥哥是台湾国民党要员,留在我们学院工作,我怕不合适。”+ Q) r1 c& o0 ^
陈赓对那名教授的情况也很了解,立即说道:“你忽略了更关键的一点,你只知道他有个哥哥是台湾国民党要员,却不知道她还有个哥哥是我们的中央委员。她没有跟那个哥哥跑到台湾去,而是跟共产党的哥哥留在大陆,不正说明她进步吗?”
: P- F/ a8 u5 ]8 x" O/ b3 A副部长犹豫了一会,随即说道:“可是……”5 g+ W. ~/ h0 [, o" m- U
“没什么可是的,把她留下!”陈赓坚定说道。+ N2 s* n5 p" @; a# C" d
" y7 {& c. l8 L
% Z2 q# i, n9 G
图 | 陈赓

9 K, y6 z2 j. X- G7 W, K陈赓随即又问张述祖:“张教授,您刚才说的那个弹道专家怎么样?”
- G( M5 m. q7 v. E' i8 R3 [张述祖扶了下眼镜:“他曾经去法国留学,在我们这一行,他可是个宝贝!”
4 L" O2 V& @# t4 I: b: e1 ^“宝贝?”陈赓搓了下手,眼里流露出了对人才的渴望,“既然是宝贝,咱们赶紧要过来啊!”' f% D, y2 s( c% l- W9 Y9 I7 P/ A' s
张述祖摇了摇头,又看了一眼副部长:“这个人恐怕要不来。”
7 p$ i# F& E; ~; {" [0 W陈赓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为什么要不来?是不是又要总理批?”
$ @6 y; Y' w9 d9 K" U- {- C张述祖笑了一下:“总理?只怕天王老子也批不了。”
0 D& }* t6 u5 w$ b; n# {: p% r副部长似乎也知道张述祖说的是谁,对陈赓说道:“司令员,这个人还真要不来。”* T4 Z7 h) }' J
陈赓很奇怪,急忙问道:“我不信,他到底是什么人?”
7 F# [+ E# _( Z副部长说道:“他叫沈毅,以前在国民党兵工署工作,解放战争的时候在东北起义,对我军建设兵工厂也有过贡献……”
, O* T$ H# p. q! }2 V说到这,副部长就不愿意往下说了,陈赓问道:“这不很好吗?既然起义了,那就既往不咎,又是人才,还有很大贡献。”; J  m7 y! |2 J2 \3 j
副部长补充道:“司令员,可是后来他被调到了民航总局担任财务处长,没过多久就查出了贪污,被判处死刑,后改为死缓两年。”
6 ^1 r5 E; j8 [2 W6 C陈赓呆住了,他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复杂,脸色瞬间淡了下来,不停在办公室里来回走着,踩着旧地板吱吱作响。
9 K1 O' q. ?- `; o突然,陈赓停了下来,坚定说道:“把他要来!”+ ^5 ^9 Q% i3 U+ }
副部长急了,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司令员,其他人都可以调,这个人万万不行啊,他可是个死刑犯。”0 h3 @. Q* M6 O- J$ {
“可以叫他立功赎罪嘛。”& F" }- x$ S1 O) B( T2 y5 Q$ ~
“司令员!”副部长还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说。6 B1 {  Q1 d, R# D
陈赓却似乎下了决心,丝毫没有犹豫:“你别叫我司令员,这不是战场,我也不是司令员,我现在是哈军工的院长!我要培养人才,就需要专家。他的确是有罪,可他的技术是真的,技术是没有罪的。”% _7 j& H. z- W9 d, w9 `8 \
副部长勉强同意了,可心里还是不情愿,脸色带着一丝不甘:“陈院长,这事咱们做不了主。”
* t9 A5 s/ `# V6 H( n陈赓说道:“我知道谁做得了主,你赶紧买两张火车票,咱们去趟北京。”
$ E( W2 W; S" ^. G看着陈赓,副部长明白他又要去北京求人了……
: _% r( x: d+ g5 y9 T' k四、专家要来了
6 U* t8 a+ w2 l* M
/ q1 c; q: L1 T% s% U7 [0 a; V陈赓和副部长二人到达北京后,一下车就直奔最高人民法院,找到了院长董必武。/ l+ Z# J" v% U" {
“董老,您刀下留情,把那个宝贝留给我们哈军工吧。”陈赓打趣道。5 {/ S4 e$ k# _& @  X

0 `  u1 ~' p- n3 E' ?4 R
( x# ~' J$ h( u, I7 K  ?7 W
图 | 陈赓
3 o3 y* g7 h8 ^% ~% H
董必武有些不明白:“什么宝贝?”/ O0 @+ j. _( I/ |6 d: @0 E
“就是民航总局那个沈毅,他是有名的弹道专家!”
2 U4 n4 y0 r! m, e# P董必武笑了笑:“我明白了,这个事我可以考虑,但我做不了主啊!”
5 g3 l8 F$ I) t5 c6 ^) u6 P+ F/ l- T陈赓无奈只好又去中南海,好不容易见到了毛主席,把这个情况跟他老人家说了下,毛主席最后笑着说道:“你这个陈赓啊,真是有本事,都打起死刑犯的主意了,这件事我批准了,可以让他先戴罪立功。”
2 q* G% @. m. W/ U经过毛主席、周总理的批准,两个星期后,弹道专家、死刑犯沈毅被带到了陈赓面前。9 v  T3 O1 _1 O0 a
一见到陈赓,沈毅就痛哭流涕道:“首长,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你说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绝对不打马虎眼。”$ M2 R$ h2 b! w
陈赓安慰他道:“我们保你出来,是希望你用你的知识,为国家多做贡献。到了哈尔滨,我们会给你找一间房子,你就在那里翻译科技情报资料,一边劳动,一边改造。”% |8 Q  y. N' t+ R
陈赓将沈毅带到哈军工后,就给他找了一间房子,让他在那翻译一些有关弹道方面的外文资料,他也干得很努力。可他在那里工作的态度,却引起了副部长的怀疑。2 a) c+ h7 i2 I' `5 V
副部长来到陈赓的办公室,对他说道:“院长,我看那个死刑犯没有悔改,有同志从他房间路过的时候,发现里面经常有一股酒味。”( A/ S. Q/ P! D
陈赓也有些奇怪,但还是决定去看看,副部长说道:“现在已经天黑了,外面又下雪了,路上不好走,明天再去吧。”1 D8 l# z2 e, f( d
“就是趁天黑,搞他个突然袭击。”. Z* o4 ]8 e5 U9 w
陈赓和副部长沿着楼梯下来,走向另外一排小平房。到了后,陈赓果然闻到了一丝酒味,副部长从窗户朝里面看,陈赓笑道:“别看了,直接推门进去看。”
1 t  C1 [6 X9 V& G他们走进来后,一股酒味从沈毅的位置那飘了过来。沈毅从几摞资料里抬起头,满脸污垢、胡子拉碴,看到陈赓进来后立即打招呼。
/ Q+ \0 V6 w, _/ j陈赓闻到酒味有些不太开心:“你喝酒了?”
- t: _' |8 k2 n3 c: M6 ]沈毅点了点头。; V8 v2 E) F; f! E3 o7 U- b: V
陈赓说道:“最近你翻译出了不少资料,给我们帮了大忙,但你也不要骄傲,在生活上也要严格一些。”
  r/ }) E% v9 e$ h) H6 E6 d6 `1 j% c" C7 E( P7 S0 t. l

& D/ M/ \8 f; p/ n
图 | 陈赓
: ?8 [  L6 d9 Q0 X9 b/ k
沈毅虚心地说道:“我明白,我明白,我正在加班,争取把这一批资料尽快翻译出来。”8 `7 ~1 F$ Y+ T& e: U6 {
站在沈毅的房间里,陈赓走了几步,突然感觉有些冷,打了一个喷嚏,他环顾了一下,这才发现屋里没有生火:“怎么不点炉子?”
# }3 P0 _1 h, P沈毅看着满屋的资料、书籍说道:“这里资料太多了,有些全国都只有一份,我怕炉子管理不善,引起火灾,到时候我罪过就大了。而且一点炉子,人热起来就容易犯困……”
5 |5 q# t' Z; \- O3 k" {陈赓急忙说道:“那你这样会冻坏的。”
7 t  Z4 C" S3 T8 H5 o2 D. ~沈毅指着旁边的酒瓶子说道:“不会,不会,冻了我就喝一口它。”- `8 o$ a# t1 x+ v: {$ X7 x5 ~! X
陈赓这下算是明白了,他被沈毅感动了,没说什么就从屋子里退了出去。当他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对副部长说道:“想办法把他搬进大楼里去住。”
# K, Y$ j; n. ^4 i$ b陈赓话里的语气不是在商量,更像是一个命令。副部长脸色有些难看:“这样也太照顾他了,而且其他的专家也住在平房里。”* Q4 b6 U( K6 g+ P
“那就把所有的专家都搬进大楼!”, s  v1 Y% j( Q% q# W1 s
“院长,没有那么多空房啊!”
$ Z- P# v* _2 E“把我的办公室搬到平房,你们保卫部也搬过去。”陈赓态度坚决地说道。
6 h% L6 T* N4 [  f8 [“这样的话,老干部会有意见的。”副部长嘟囔着嘴说道。
$ d4 |9 K: }4 j- L0 p“有意见叫他们找我提,你要明白那些资料和专家的价值。明天就叫他们搬,要是冻坏了一个专家,我饶不了你。”陈赓对副部长说道。
' a+ W/ j8 z6 H5 g+ ^3 H屋子搬完了,可是有个别老干部发牢骚:“我们是从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那些知识分子,读了几年书,为啥就捧得那么高?”
: h1 h+ E) }* i0 F1 S# T. U陈赓听到这种言论后,作出了严厉批评:“你们的确是革命功臣,可他们十年寒窗苦读,也不容易啊!现在我们国家急需人才,特别是国防方面的人才,你们会吗?你们是老共产党员,调你们来,是让你们起带头作用,不是来比待遇的。”
8 }/ Z# U+ q8 ~; v+ e8 t; O5 D+ d' N不仅老干部的房子让给了专家,陈赓连自己的房间也让了出去。除此之外,陈赓还为专家修建了餐厅,请厨师专门为他们做饭,还帮助解决专家家属的就业问题、子女上学问题。
0 B3 |. B4 g# H: A; m5 ~在陈赓看来,知识分子就是支撑学院的两根柱子之一,另外一根是军队干部。在业务方面都安排专家当领导,生活上也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好的待遇。9 n4 Z- }3 @, ~. }6 n9 b( r
对于沈毅,陈赓还为他申请特赦,让他安心在哈军工办学。带地板和卫生间的三层楼房盖好后,陈赓让专家先住进去,自己还是住在一个简陋的平房里。0 F3 V8 U% f- l0 d8 l6 ~% Y4 j
正是因为陈赓长期生活条件艰苦,在哈军工又经常超负荷工作,加上在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痛,导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1 d3 V* h" |- H  W0 a( c1954年,哈军工初具规模,陈赓却病倒了。在这之后,医生一再提醒他要注意休息,可他还是不停奔波。% }. R2 J: x: U2 k/ j6 C1 {
# D8 f5 J& L! v: ]+ N" }# x
! M4 z9 x6 z0 E2 l' ~
1957年12月,陈赓访苏刚回国不久,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卧床休息了三个月。对陈赓来说,那段日子太难熬了,他本就是闲不住的人,让他住在医院三个月,可想而知多难受。" d+ W% k/ y) h5 O
休养一段时间后,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于是,他就天天去找医生,要求准许他回去上班。多次要求下,医院将陈赓的想法报告给了中央,最后中央同意陈赓出院,但是每天只能花一点时间处理公务。一忙起来,陈赓早就忘了这些,经常干起来就停不下来。
' H5 M) q9 h6 H' \2 t有一次,一个国防科研项目需要在距离北京几十里的郊区试车。当时,陈赓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怎么说都要去。去的那天,陈赓的妻子傅涯接到军委和医院的电话,都让她劝说陈赓,不要让他到试车的地方去。
) x* O  c  ^. N但是陈赓怎么听得进呢?就是坚持要去。从那里回来后,一进门就对妻子说道:“傅涯,你去汇报吧,就说我活着回来了。”但实际上,那一天陈赓的身体已经有点吃不消了,脸色都有些发白。
$ {* R/ M6 `" [  C1960年冬天,陈赓的心肌梗塞再次发作了。从死亡边缘救回来后,陈赓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胸口也更加疼痛。
! L9 K7 k  M6 H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想抓紧剩下的日子,为国家多做点贡献。他一直惦记自己亲手创办的哈军工,提笔给哈军工的院领导写了一封信,提出自己对学院建设方面的一些建议。哈军工的老师和学生怎么也想不到,这竟是陈赓写给他们的最后一封信。
  \( j% r: R! A% g1961年3月16日,因为长期劳累突发心脏病,陈赓在上海逝世。: i! f. l- i+ G1 x5 n

7 N6 y  b2 _7 r  e/ d5 _( @7 O

% v  A6 m& G3 b+ t; I0 f8 i7 k
图 | 陈赓塑像

4 P- \4 G' {- `: g陈赓为哈军工的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他虽然过早逝去了,但他的精神永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