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已经有造车的能力,为什么自己坚决不造车呢?

[复制链接]
左等等右等等氨 | 2021-10-6 09: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造车到时候会出现永磁发动机和异步发动机混用的事情吗?
tom910 | 2021-10-6 17: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华为涉足的领域,还是属于智能技术领域,也是华为比较擅长的。汽车制造还有包括到汽车工业,机械制造等方面,这些都是比较重资产的领域,目前看华为还是比较克制,没有参与进去的。个人觉得,华为有两方面顾虑3 J8 a) ^" q$ g, [
1.希望能将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车上智能做成方案,可以快速适配到各大车厂中,只做做平台,只要数据打通闭环,优势会越来越明显。0 k* c" ?& ^: H8 A. k+ Q0 {
2. 如果不做终端产品,可以避开与传统车厂的竞争,市场更大,竞争相对小很多。毕竟汽车制造是个重资产,没有手机或者通信业这么容易形成垄断。
力炫 | 2021-10-6 19: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握核心技术,和现有车企合作,迅速占领市场,建立平台$ `$ E0 Y0 h4 H! r% `( J$ _+ u
如果华为选择造车,就成了车企的竞争者,不论方案或者硬件,都不能短时间铺开,没有规模做不成平台
- a1 j  f! c; x  k0 Z+ H# q未来造不造车,纯粹是资本行为,如果能赚到钱,为啥不造?/ ^+ r9 J% m; _! [, m( L
所以高通也不造手机,专做芯片,和手机厂商合作,一样活得很好4 y; u  c8 o9 c/ U6 R& z' J2 C( {
所以intel也不做笔记本,专做cpu,和笔记本厂家合作,一样活得很好
( `- ~5 U7 X) M( f- ]% `" B- C聚焦自己的优势领域,轻资产赚钱不香么?
唐家小鱼儿 | 2021-10-7 06: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顾历史,在敌强我弱反围剿的年代,要打游击,各个击破,避免主力决战
5 _2 s8 e9 q- |' j' q如果直接造车,很可能被美帝盯上,卡你几个关键部件,你那么大投资和库存怎么办,进退两难,像目前手机一样。隐藏在车厂后面提供方案,要稳妥的多,你也无法知道哪些部件是谁采购的
123463998 | 2021-10-7 0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掌握了上游资源的厂家,介入终端就是打自己的饭碗
钟立平讲平ou | 2021-10-7 11: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华为只是暂时不造车,如果有巨大的利润可图,还是会下场,毕竟华为已经具有了造车的能力,从软硬件上来说均是如此。具体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r! f7 g* Z% k" s
Runwise创新咨询:不造整车!严格来说,华为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车毕竟,小米都可以造车,如果利润够大,华为为什么不造呢?而且很多时候,一些企业就算短期烧钱也要凑这个热闹,更多的是为了占坑,怕被下一个风口抛弃。
4 H0 u" l; z* H( w有人可能说,华为看到了更高的利益模式,卖系统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了,但我还是觉得,当利润足够大,又有能力造时,华为还是会下场造车的,而卖系统只是华为的第一步,最终华为会整合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只是饭得一口一口吃,每一步都得走稳一点。
Bodybuilder2017 | 2021-10-7 19: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没必要,并不是能力问题。
6 ]: j4 l* c4 u( @6 ^9 x# M. H未来汽车的主要附加值在于智能网联功能,并不是传统的底盘、驱动、车身内外饰。抓住智能网联功能就抓住了未来汽车的主要利润。. P1 e/ F! y, h. i) |" S  `& r
华为的战略选择非常正确,打着口号“帮助车企造好车”,将自己定位为核心Tier1,能够获得与更多车企合作的机会。这样的定位有两个好处:1.盘子不需要摊特别大。造车是个人才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投入,在不上市融资的前提下没必要进去卷。2.定位为Tier1可以获得跟更多OEM合作的机会,而不是竞争关系。这样能让自己的产品在更多的主机厂上安装,获得核心利润。华为一再强调自己不造车就是这个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