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澳大利亚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残留你的美你 | 2021-7-1 20: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从来不不因为换了一个地方就变得格外平顺。该考虑的问题都还摆在那,买房,医疗,教育⋯我感受到的唯一变化就是:这个社会还是有底线的。这个变化,意义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个人,确是因为感受到底线从而留下来了。
凝脂香敦 | 2021-7-2 07: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历墨尔本的妖风魔雨# f8 ^) v# |: Z5 O0 ^
晨间一杯咖啡开启上班之旅
2 S5 C- `0 v8 O: m) g没有太大压力,但也为买房揪心。; ~7 g" e0 i. N4 t
身边朋友众多逐渐往偏远地区便宜,因为大城市移民太难。: @1 T: d8 K; [# m3 U- P' N
还没想过爸妈以后怎么办,因为移民也要一个人20来万。
: I7 U& C* L/ q: E7 @: I目前年薪还达不到10万刀,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出路感!7 B$ G) \2 K% l" P* u2 {" K
创业要资金且艰难,生活工作惬意但是要暴富难!
; O6 [5 z3 Q) D不过在这里只要肯努力,生活无忧是真的。
% r  @! Z+ {7 |( ?什么绿卡福利之类的,真心一点没用到!
$ C* w/ N, _6 V) k+ N5 _+ C咱们不靠低保福利生活,也没钱环游世界。$ ^! [2 }, |' W: [, G/ ~
总之,就是图个生活安乐吧。
我要学扬琴逗 | 2021-7-2 1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出生,男,普通家庭,14年来悉尼读书一直到现在,17年pr。. u, l/ F/ ?" h! J0 v
心态' l5 f. ~* L" o
刚来的时候比较幼稚,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毕业开始工作之后才慢慢走上正轨,随着圈子扩大身边人藏龙卧虎,低调做人才不会当众出丑。4 r' g1 |' [8 L9 K2 @' ]
工作6 l  ^" c$ I; D' u
学习的时候正是迷茫期,毕业之后想着先拿个pr再说,就一直考雅思,直到17年下pr。这之间一直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然而这份工作给不了我要的。然后跟家里要了点儿钱,加上自己攒的,五万块买了第一家店。开始真的是一团糟,刚接手后亏损很严重,被迫尝试了很多东西,逐渐见效,慢慢持平到盈利。# K' c0 \0 t# \
后来再买第二家,过程类似,但是经历过一遍了就没什么波澜了,很快走上正轨,然后第三家。现在事情多了以后每天压力都很大,分身乏术,要管的事太多了。员工,顾客,房东,供应商,政府。生产,存储,销售,服务,市场推广。每天沉没在琐事里,有空还要考虑一下公司未来,要平行发展还是垂直发展。还得想个人问题,要做生意还是发展career,这个年龄基本是最后一次选择机会了。
; H9 g& G6 l( |' k, `! Z! c+ h生活
* X) o* u! y" g4 V; z( j9 N4 F根本没有work life balance,忙起来四处救火。不忙的时候也闲不下来,总有做不完的事,有太多想法要尝试。虽然有了manager,在逐渐抽身出来,但是心里还是放不下。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去健身,靠跑步举铁放空脑子。
3 |; ?9 O2 E4 f* N' @4 ^, _; E9 ]社交% d+ v# Y& R/ w4 T
圈子很小,虽然在有意扩大社交范围,但是生意上的居多,私下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上学时的同学绝大部分回国,留下的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也没有精力再维持关系了。
" d% h8 P. J. h6 f/ i家庭
# t, ]' }2 V# f! t1 U% ~3 B6 m  L4 M" l依然单身,家里天天催,只要一联系父母肯定绕不开这个话题。最近在考虑重回校园或者回北京休息一段时间换个圈子可能机会更大一些吧。
cy怒放的生命 | 2021-7-2 18: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治好了我十年的鼻炎。
某一头男人丶 | 2021-7-3 00: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来澳洲悉尼读了本科,2015年拿了PR,2017年开始了程序员的工作,因为和澳洲的40-50岁的人的接触不多,简单的说下自己对城市和年轻阶层的感受吧。
. A. u& a3 S0 U$ I( X工作: 个人认为,相对国内一线城市来说,悉尼和悉尼的人都算是慢节奏的了 (我在上海工作过一年)。正常的全职工作,一般都是很少加班的,996是不存在的,工作压力就是比国内一线轻,赚的有没有国内多就是各自的本事了,IT这个行业我个人认为是公平的,不靠背景,不靠关系,靠的就是编程的内功和自己的交流能力。我本身家庭没什么背景,父亲也是工程师出身,也算是子承父业吧,哈哈哈。) d0 U. e# l* x  q9 x* v
华人工作的行业也比较受限制,好的工作一般轮不到新移民,我个人认为这不是职场歧视,纯粹是因为你带来的利益比不上本地背景深厚的人罢了。, s% |/ O( m5 ?& j) @6 f6 ?
大学生打零工,我很不推荐去华人餐厅打工,第一赚的少,第二锻炼少。选工作一定要有营造自身的动机,可以选择接触local和更加outgoing的工作,比如在cafe,supermarket和一些零售的商店,这些工作留学生是绝对能够胜任的。赚的更多,交流更广,great value, dont miss it! 你就甘心被华人老板疯狂压榨成渣渣吗?& \, b9 S- l: ]) n/ A! f$ B. a
城市:这个城市的便利程度完全不能和国内还有日韩比,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自己也选择住在公寓比较密集的地区,各种设施也比较集中。毕竟人家零售业的人也要按时下班不是。各项服务也都很慢,修个网络要等个2到3天,一般的事务都不是当天办,当天结。所以什么事情都别憋到最后。
9 k3 ?/ T: b& P5 [人文: 我个人认为这里的氛围是舒适自在的,不是什么 “我是消费者,我就是上帝”,这里的服务业的氛围是互相尊重的,你尊重我,我也很乐意提供服务和帮助给你。职场的交流也是更加扁平化一些,我是切切实实感受到的。这也是我喜欢澳洲的重要原因之一。/ K  A+ P1 l1 C& L! Q
华人圈: 我个人认为澳洲年轻华人圈的氛围是浮躁和功利的,原因之一,来澳洲的有点小钱的人太多了(真正有权有钱的在美国),就算是偏底层的中产阶级来的学生,也有太多可支配的收入了,家长远在天边,pitt street近在眼前,突然有了一大笔钱,花花花太正常不多了。9 x: `% _; b1 h) T7 u( {1 M7 c
我本是个肤浅的人,留在悉尼的原因纯粹就是赚的钱更多更轻松些,各方面比较之下觉得悉尼在当下是个更好的选择罢了。选择IT也是因为这是个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行业,到时候万一回国了,也能有口饭吃哈哈哈。
9 y1 c: R2 p- h  U) V想到别的再来加
孤独的野鸭菇 | 2021-7-3 09: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这么多赞,发现大家还是对收入最感兴趣。自己的具体收入就不说了,但是可以提供一下数据。6 A) P% O/ ]" g* Y) T7 _2 K
根据上海市社保局的数据,2015年上海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是71269元。
7 r5 J+ r+ F7 M8 C* @9 G当然中国贫富差距比较大,在上海一年就挣几万,和挣几十万的都大有人在。做个外企高管,赚上五十万很正常,所以平均工资可能意义不大。8 p8 a  M6 T: H3 e) G
  }: |& o: M' X+ ~9 V' M9 F
根据澳洲统计局的数据,http://www.abs.gov.au/ausstats/[email protected]/mf/6302.0) D- a  O; V4 y" L
2016年五月,澳洲的平均周薪是1160澳币,折合下来平均年薪是60320澳币。(全职的平均周薪大概是1570)4 F2 ]- k8 J& b% Y$ Y) m4 s
澳洲的贫富差距比较小,哪怕是高管,顶多也就十几万的税前收入,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水平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T5 P5 ]/ t( B; U0 I$ ^7 w- P" R
# k6 O' l* w, j: n( t
所以如果你在国内是个高管,年薪超过三十四万,可能来这里收入的绝对值并不会差很多,要做好有落差的准备。; ]5 n3 v0 }8 N' \& c& w
但如果在国内只是个普通白领,收入一二十万,到这里绝对值翻一倍还是可能的。
' R* o0 o) O1 M  u0 d& B
( U$ c* h2 Q9 M7 Y# \2 j# e' y================================================================$ `4 z! {% P/ k! x, E$ _  G+ L0 x5 b
不是楼主说的这两类人,但是来了快两年了,强行答一下。1 C# c$ W' S4 h5 k" s
本人是Offshore技术移民过来布里斯班的,慢慢习惯这里的生活了。
! A% o: [3 M2 {5 }* B% s至于生活是怎么样的可以和我在上海的生活对比一下:( Y$ o6 `3 N' v/ H" G. e7 o
  A0 J% G6 E9 K. f) t; T
1.工作" w6 J1 j. b8 v* s6 I
- ^* G" X1 v& o, c% a4 a0 \. R* X
上海:7:30出门(自己开车)或8:00出门(挤地铁),19:30到家
  \: _# Q! k0 o# g# I* \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会不定时接到同事或客户打来的电话,工作私人用的同一个手机号,如果关机,老板会不高兴,有时需要加班。, l0 j$ p( x/ L" _( x
5 {% @& R# [* w
布里斯班:8:30出门,17:30到家
0 K! h: _) S9 x5 L0 e2 z( f# @公司发手机,非工作时间可以直接关机,还没加过班8 [& N) M. V# F# F

* K4 L' C) X. ~* ^' D9 f2.吃1 X. n: `9 _* p' K
上海: 中午去吃公司附近的食堂或小餐馆外卖(陆家嘴),一般在20到35元
5 H) s3 g- {. `. J1 e: s& B晚上自己家里做或出去吃,出去吃普通馆子人均50到1001 c6 @5 j' A8 J( G5 h, A

! h: x  c0 V# y1 S布里斯班: 中午出去吃快餐,一般8到15澳币
# q$ G! D& ?1 x# o; b& I5 e5 P通常自己做,周末出去吃,出去吃普通馆子人均15到40澳币
* j6 B8 s9 O% v) m  a1 ]/ f: l  Q* O9 ~# d% z
3.住
8 Z. n& D' L. y! V" ?4 s上海: 两室两厅公寓,贷款购房,每月还贷8000+,物业费一年3000+, 停车一年3000(无固定车位,需要抢),水电煤网一个月500到800; H" n# o" n2 i. S" g4 O' p6 Z
7 Y- j# ]1 J; I' Q0 x5 Q2 e5 y
布里斯班: 四室四厅两车库House,把上海的房子卖掉还清贷款后全款购入,无贷款。一年Council rates 1800澳币,水电煤网一个月200到400澳币
5 ^) |9 c7 l) W& A' @
$ ?* b, v' k# o6 X4.穿. }& E1 n$ F2 g; a: [7 c3 n
没讲究,基本两个地方对我来说差不多,优衣库什么的随便买买,价钱也差不多。布里斯班不需要大冬天穿的衣服,省钱了。& r* Z  a% R. d6 a' Z

4 n0 \. i2 |5 C# D5.行$ E4 G( W$ J1 u# x3 t0 k; s
上海: 全新别克昂克拉,车款加牌照加乱七八糟税费手续费一共25万
5 Q  `$ T( |) Q* n0 G& Y- ]) I布里斯班: 全新马自达3,车款加牌照加乱七八糟税费手续费一共2.4万澳币4 {7 y  K/ D  _
油钱波动的厉害,总体来说好像两个地方差不多
* y1 ?/ ?, P8 x1 B: k3 j; ]  Q8 y: O. `* g3 R+ I& E& M8 B. V
6.医疗  s. _4 q" N  z) l. A
上海: 挂号费6元,三甲医院需要排队半天或者网上预约。抽血化验几十上百上千不等,当场或隔天出结果。) n. \  L, _  D3 `
药刷医保卡,通常自己出的不多,一两百元最多" S% A# }6 g3 \1 t/ S# B) k. }
住院没住过,医保加公司保险据说能报销大部分; e* V# C, r% `

/ g5 N# u3 D: t* ~布里斯班:部分GP免费,需要打电话或网上预约,一般可以约到当天或第二天的医生。抽血化验免费,几天出结果。% g6 o0 Z+ h. b* K7 a' a1 B
处方药国家会承担一点,自己还是要出大头,几刀到几十刀不等7 z1 \5 o& `* m
住院没住过,据说公立医院全免/ ]1 ^# [: H9 j5 s- b

5 l; Q, \) h3 ~2 j7 ~' y6 z* C7.玩
! D) S" y7 r& K# J+ [: n3 m" H: c0 }6 ]上海: 夜店酒吧咖啡厅人均消费100到1000,很久没去了,不晓得行情。有很多高大上的夜店酒吧。* H; C& F  s' M! y
电影院30到200
* c9 A2 M* D) D9 b# H周边游五星度假酒店500到3000一晚: S" d( `# V3 v% T( C
电影随便下,游戏有盗版的也可以随便下。PS4游戏全新正版淘宝价三百到四百一张。* w: z, ?/ `. `; T
书一本20到50,图书馆一年100
" S4 `7 N. ~9 D' L4 }
, W! T5 I9 ]5 i0 c" H/ T5 F布里斯班:夜店酒吧咖啡厅人均消费10到100刀,夜店很土,有很多特色酒吧
" J" J; Q- A# z/ f" [7 Y3 Q电影院7.5到25澳币
- W- ]; d# \  S  [! q4 h周边游五星度假酒店300到2000澳币一晚# ]0 t. Z1 w# b( L4 l
电影游戏可以下载,但有轻微被罚款风险
" n- v" S$ _3 B3 MPS4游戏全新正版 70到100澳币一张。
3 i& Q6 L2 X/ p书一本10到50澳币,图书馆免费
- X' t9 B$ k; ^! P3 f- w6 ~
5 c% l1 \2 p) {: S差不多先写这些,有人赞的话以后再补充。
渭北果农 | 2021-7-3 14: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06年不顾家人对文科冷门专业的质疑出来留学,到打工、工作、成家,一晃神,12年的时间,一半给了曾经以为会终身定居的墨尔本,一半给了如今安居乐业的阿德莱德。7 r. J& `) k$ C8 W3 E8 y: M0 a. W" O/ ?  t
移民澳洲后的生活,自然风光优美,空气质量更好,食品更安全,职场交际的压力相对较小是很多人公认的。4 m! O6 z- r  x$ I& U! B
但真正谈到工作、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父母养老......对于来自国内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人来说,面对的困难与压力其实并不会比国内少多少。个人的感触是:
8 D; p$ M6 @" Y9 ?& F& v落差是肯定的,但是用积极努力的心态,还是抱怨逃避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肯定会有不同。/ ]* t* s# C2 X# I% D# i8 f

* ^, s. K$ @/ s4 ^% H5 S首先是工作职位、社会地位与收入上的落差。( z* e% z" J, \4 ?8 T& A* \4 v; P( @
当年,我搬家请的师傅,聊得深了,才知他是复旦历史系的博士,为了子女选择移民,但因为专业不对口,只好先找个养家糊口的工作。. F# N( x# h4 \9 ~+ Y- S/ x4 P
也有认识的人,国内学的是媒体,来了这里为了好找工作改行当了财会,或是做了导游的,销售的。5 C- R3 F& ]; j# X
如果太纠结自己原本的身份地位,那么肯定会觉得日子艰苦,甚至会认为有些工作在国内的朋友圈里难以启齿。3 t1 `. N# r8 A  z) U
但是,如果你将所有的工作都当成一种经历,不断吸取经验,那也许又会不同。4 K, [$ z- }+ c' A0 D
    最初打工的遭遇的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让我学会了如何维权;多年的记者与编辑工作,让我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学会用更理性的眼光看待澳洲社会;后来的旅游行业工作,让我学会了更多与客人打交道与处理事情的方式;
    1 F' e& }4 v* j7 B, Z6 I% H$ |
当然,若说这些成长的代价,大约就是我的收入一直在『低收入人群』的门槛边徘徊了很长一段时间。
2 y4 H6 a3 R  w; i) R( Q) g) a在我最低谷的时候,一个在澳洲打拼了很多年的朋友对我说过一句话:勿忘初心,选择你喜欢的专业与方向,坚持下去;或是努力喜欢上你选择的专业与方向,并不断充实自己,相信生活会给你答案。
& M& f4 E+ z  y6 r  @1 K- ~: i  N" l, {1 I- f6 n# x
其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上也会有极大的不同。
. ~4 b+ |! R+ v* B( w. n! f; O如果你习惯了国内大都市繁华的夜生活,忙碌的人际交往,鲜衣怒马的生活,那么大约除了现在的悉尼和墨尔本,剩下的阿德莱德、珀斯、布里斯班这些个『村』都会让你觉得不适应。9 H, z; e4 d5 d" U2 D9 r( f1 ]
这里市长开的也许就是一辆十几年的普通小丰田,隔壁老总穿的衣服不过衬衫牛仔。
9 F: `# A; R, w+ ^) z到了晚上,家家关起门来过日子,早些年,别说凌晨的宵夜,找个能开到晚上十点的餐厅都不容易。
% b2 H2 ^, s9 |  I; A人工更是贵到你心里滴血!6 {- `# c" i" t6 T5 }
你会闲得蛋疼!
* J( {, L2 ^  n但如果你能适应下来,就会发现:
% K" M' J5 R5 X4 w9 m/ E: i. P
    你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不知不觉中,你会多了不少小技能,厨艺、理发、种菜、开车,那都是基本;你开始跟着大自然一块儿疯;你会想着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 r  u  }4 D8 ~
有我认识的长者,因为语言不通,每天只往返于中文超市和家,忙碌着带孩子,感到寂寞,甚至抑郁,盼望着回国。但我也认识一对退休的老夫妻俩,一周七天,每天都过得丰富多彩,游泳、打球、钓鱼、旅行,交友聚会,去教会或图书馆学英文,让我有时候都羡慕不止!
* x& G  h+ ]0 V  k
. |% ]2 n5 O% c0 q/ B. a7 {1 Y再次,你将重新审视对下一代的教育。
8 o: {% r2 b$ I4 J3 f澳洲同样存在学校竞争,无论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精英学校,除了学生的成绩与综合能力,家长的腰包同样在竞争。
  D) }# h7 G+ i- U但是,绝大多数的澳洲人不会带着有色的眼光看待你的职业,他们会更鼓励展露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选择,并支持他们向着擅长与喜欢的方向发展。/ ^: Z2 L. s6 [- f/ ?5 ~
如果你的希望是用孩子来弥补你曾经的遗憾,那么澳洲恐怕并不适合你。
! P5 u; J8 U) n! @7 X" }: e/ }/ j但如果你是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与发展空间,那么,来澳洲吧!
5 y9 o) {" U/ S, H! x7 j9 s" v) E) R! ^/ d: F
所以,移民后,二十岁的你,四五十岁的你,六七十岁的你会过怎样的生活?最终依然取决于你自己。7 H8 j) \" z  J; s5 a" }% ^
最后,用一篇文章《高级技工不在蓝翔,就是生活在澳洲的你和我!》还原一个澳洲移民后生活的小写照,希望看了以后,你能会心一笑!
" y4 e& W* f" x* a% ?5 E" ^5 S/ d7 K2 f! k
在澳洲洗剪吹最少20澳币$ T1 ^+ @' H) }# g
不用了!我自己剪!6 O1 l( _% @0 x5 ^8 W& l
4 i0 ~0 f- J/ }7 D- l

* A8 N5 G( N. ^- t 移民澳大利亚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1.jpg
) G9 C7 Y: ?0 ^+ u$ u; a8 H! T家里热水器坏了,
% c* _! W8 J/ C! {( g9 o3 P9 Z  C请人修理要100澳币一小时
' ~8 b) L9 e& r$ B. Z, m2 V1 ^别吓我!
# h! p  S  i4 x, o% y" C  `: X4 M我自己百度,自己修!8 n2 h) R: _  ?" z* b; B* y" _* n

8 D! t  M+ |( {& T水管堵了,, ^" v+ u8 i6 l% Q7 n( m
100澳币! Q* Z: G% a% K$ g7 e7 ]+ ?0 d
别别别,我自己来!
5 K& b# z' i2 B( P* b6 g, o- }% W* D% v: n  W6 d
移民澳大利亚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2.jpg ) F! z5 z  d! Q7 [0 I# s* }
缩个裤脚,要20澳币
. C( K2 M4 j8 R5 y; s快住手!我自己来!: @: J& W* }5 O4 M8 |
; O' H; o7 h" o/ m  C. g
家里花园要修剪,70澳币一小时! h$ [# w! M8 e
你敢动我家一草一木,我和你急!!& w0 h/ |* L; O& l5 ]

. K& [" J# ^" Y  q# t' }# Y1 F
+ ]: _7 U( e. D6 J' O 移民澳大利亚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3.jpg 0 l& o1 c8 \% }; G

/ i2 @/ g. p4 h土豪来了澳洲都能全方面地生活自理!- k4 s/ U" ?* I' D# v) Y% J

" i6 s8 ^9 q7 N. d( Q
1 [7 u. f, o% x4 @. L 移民澳大利亚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4.jpg
& P" t1 T, u7 z" B4 q  X. e7 o" M; t0 e9 b6 t5 N# I
无论你在国内的身份地位如何,是不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到了这里都可以身怀绝技!秒变“高级技工”!全方面地生活自理!
% H) [* e1 w7 {。。。。。。
2 R1 j, b" }! U  Y原文来自『游外(UWAI)』:0 k! B( g3 l: m* a. s0 Y  |" W' H
澳洲生存省钱攻略
他都是赌 | 2021-7-3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们的客户中来看,少壮派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是拿到国籍后回国发展,似乎仍有热情的心不安于提前养老的生活吧。中年人移民之后通常两边来回跑的多一些。
自己人472 | 2021-7-4 01: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出头到澳洲读书移民。拿到身份六七年了。从一开始一小时七块钱的打工,到现在略高于平均工资的水平。
; E! E9 A  Y- E. c总的来说,平淡如水。这是个没啥特别好或者特别不好的。
5 W9 V8 x/ K& O: W5 }/ v) p和国内比,只能说各有优缺点。
9 l6 n- A/ `1 F! j' S8 [" |有人非要强调澳洲空气清新,义务教育好,全民医保,有人权,有选票。但是澳洲还有花粉症,义务教育学不到啥,真的希望孩子好,需要送补习班,上私校,这些需要大把大把砸钱。全民医保下,一大票GP啥都治不好,就是让你回家多喝水,哪疼都能吃点止疼片。专科医生看不起,一次二百多澳元的门诊费用,我真的肉疼,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公立医院等个手术都是按年来计算时间的。人权选票不过是烂苹果里面选一颗罢了,政府两个党派上台后就否定之前执政党的决定,大把浪费钱。悉尼轻轨两年修了450米已经成为一个笑话。各种人工费用太高,有问题尽量自己搞定,因为找人太贵。
, J3 X1 Q2 O3 T6 j' o说到工资,十几二十年前还能傲视国内工资水平,现在很多国内同学早就薪水超过澳洲水平了。) O3 J2 ~* x6 n/ J
真要说优点的话就是相对清闲,一周35-40小时工作时间,拿着一份能糊口的工资。贫富差距不大(指的是大多数群体工种之间差距不大。请不要和top1去比,每个社会都有你无法高攀的层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靠打工,在澳洲不能致富的。4 q- {  @7 G, O3 A3 S* A$ q
因为前几年房价飙升,年轻无房一代,或者在房价高点入市的一代生活压力还是很大的。一辈子都为银行打工。再有了孩子,手头真的是没钱。中产永远是看着光鲜,其实一肚子苦水。交最多的税,还房贷,投资子女教育,攒养老金等着老了去养老院。是的,在澳洲最后都是去养老院,给个几十万,然后养老院待到死。儿女砸那么多钱,就是最后每个月去养老院看你一次罢了。- O7 I7 }2 z" ]. E- C/ L" s! r
在澳洲,真的过得爽的是最高阶级,这种人去哪都不愁,毕竟太有钱。
/ T) A: E9 Z! H7 t$ T' t0 k, b另一种是破罐子破摔,一口气生8个孩子,一星期政府就给个4000澳元,给廉租房,很多钱都自己用来喝酒,抽大麻了,然后把孩子往公立学校一送,根本不考虑补习啥的教育投资。等孩子长大了继续领政府福利,好吃懒做等死。
呐年樱花落落t | 2021-7-4 1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成为澳大利亚公民前已在这住了五六年,生活自然没有因为一场宣誓典礼发生实质的变化。唯一注意到的,就是当别人问自己是哪里人的时候,不容易也不愿意给出一个直截了当的回答了。有点像是刚满18后进入成人网站时,点下同意的瞬间还有点恍惚。不过这一次身份的转变,估计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