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已经4个多月。半月谈记者注意到,在校外培训迎来积极变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兴趣培训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要警惕兴趣班“变味”等现象。一些培训机构的引导和鼓吹,让兴趣班呈现出较强的应试教育的特征。& m! ^. x! b- S2 c
3 `; r/ H2 h& f: G" c( V
D2 l9 Q) O! [0 {. E+ o( y% W
8 \7 s `: u1 I; ~; G空手道培训班教练在带领学员做拉伸 陈欣波 摄
3 ^; z Q" L) Z4 v5 I% E/ A4 q# V4 Q
多种兴趣班迎来报名热
6 t3 [0 I, o& v" G8 R8 F3 ^% K8 ]( X7 I8 q- A& A1 n
周末补习班消失、孩子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家长教育观念开始转变……《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7月推出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细则,教育环境迎来积极变化。
& P0 z, E; P& W d! D4 @; o- g( G
广州多个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秋季开学后,机构的学科类培训班都安排在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周末和节假日、寒暑假的培训班不再安排。多地多名家长表示,“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可以从繁重的作业和学科培训中解脱,有更多时间实现全面发展。+ k1 _' o( U' j) w' l1 } q3 b
) ]) G0 w, f! G# h
与此同时,市场上书画、乐器、体育等多种兴趣班迎来报名热。广州一家滑板培训店工作人员介绍,“双减”政策落地后,前来咨询和报名的家长学生明显增加:“家长觉得周末时间空下来了,带孩子过来试试培养新的兴趣。”北京市民李先生周末为女儿改报了她想上的游泳班:“补习班的时间空出来了,她想学自己喜欢的兴趣班,这也是锻炼身体的好方式。”
' o7 R9 S+ F$ A$ v9 d2 v4 A, v) }
广东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委员会主任张欣华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但减轻了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大大缓解了家长的教育焦虑。“之前许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周末了。现在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重建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也拥有了更多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这对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h$ x2 X% r; p8 f. R7 u2 E
6 n! |* C$ C! u6 C; _& q& r
避免“素质应试教育”& }' A* K7 b! X: [& `
# D, v$ S F6 \
“双减”政策之下,非学科类兴趣班受到家长热捧,迎来发展的窗口期。家长开始越来越多关注为孩子选择学习之外的兴趣班,但应警惕兴趣班“变味”,让素质教育成为新的“素质应试教育”。# z6 ^( {; F# a e
. r7 U0 F2 M9 Z) r$ A. S( F0 s
以跳绳为例,这一项目是不少地区小升初、中考的体育选择项目。以广州中考体育为例,一分钟跳绳是跳类项目的选择之一。2021年,一分钟跳绳满分标准为182次,2022年、2023年的满分标准依次递增,分别为188次、194次,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出一定要求。
. W+ N) Q" Y- Z$ m. f2 a, @5 u' j
0 i1 O; g4 `# I: Z半月谈记者在广州一家跳绳运动馆看到,这里除了提供跳绳入门、花样跳绳、跳绳减肥等项目外,还提供 “小升初跳绳考试达标”“中考跳绳满分特训班”等针对性培训班。有家长表示,就是因为学校要求考试跳绳,但孩子水平一直上不去,所以专门来报班寻求提升。还有家长因为孩子的同龄小朋友都报了班,所以也带着孩子来报班学习。店内工作人员介绍,开学后来报名跳绳培训的学生不少,除了锻炼体能之外,针对考试或是比赛的需求也高涨。/ H# j5 U% }( L* W
7 F: z3 P0 _/ ^1 @# o
“兴趣班对拓展素质很重要,但是部分家长会把跳绳、篮球、游泳等和体育考试相关的兴趣班变成兴趣‘应试’班,把艺术、编程等变成新的竞争赛道。”一位教育行业专家提醒,这可能导致素质教育“变味”。, f+ u' Z" a, Q0 a* E
% Y M8 O# a5 R2 {
多位专家建议,“双减”之后可能存在的培训班逃避监管、违规补课等行为需要持续加强监管和整治,让教育最终回归正常轨道。家长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破除唯成绩论,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成长性思维以促进身心健康,真正追求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记者:邓瑞璇)
+ r2 E- J; O2 r# |5 G" k: n+ `5 C# F% e
来源: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