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四川有多难?

[复制链接]
查看6539 | 回复10 | 2022-3-28 2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顾历史会发现,红军时代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最难的就是长征。
* ~: o) e" o. D% i% M; v3 {3 i狭义上来讲,长征是第一代领导人为代表的整整一代人的奋斗记忆。4 h, d8 j% ^' j+ v. v
广义上来讲,长征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放大到整个华夏文明史上看,也堪称精华。5 I. t0 T1 C# K
所以80多年过去了,研究长征精神的人络绎不绝。话说回来,长征精神的核心支柱还是毛泽东。8 e  K) i; l2 A* X1 @1 u4 H
长征途中的每一步都不容易。要说最难的一段,肯定是在湘江之战后到遵义会议之前那段。那也是毛泽东一生中最失落的时间段。' [& e1 u; U- Y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回到了核心领导岗位;随后有了四渡赤水,红军获得新生。& g7 p1 f( k/ _0 f+ a- u, D9 i! {
8 v( k8 O7 [9 }# M* H% {
毛泽东在四川有多难?-1.jpg
! w1 H# T' r- ^0 |$ i: @% [
毛泽东生、长于华夏文明历史低谷,一辈子都在负重前行
6 J( L) T* Z: T他为中国人解决了很多难题,比方说腰杆子软的难题、枪杆子弱的难题等等。- ^" t  M- M0 ^8 y3 V' w9 K
他一辈子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但要说长征中难点最多的地方,肯定是在四川。9 V9 C2 v9 |) g- r% n, v/ W! L

7 a6 `4 D' f' F* Q+ Q& w3 H. F8 S" k4 R3 h6 G. b% a* n
01 为什么是四川
+ Z  g; `. g% X! b- c6 P9 r# s; ]& O# s

. ~% }  j) |% T" S- m4 b0 f2 ^  m; Q/ Z- \
纵观华夏文明史,主干部分起源于黄河流域。( l2 @: W5 s; M' [# y) B2 ?, a
中国的政治中心,绝大部分时间在黄河流域。
) ]! r0 z4 v4 S- F; V历史大一统的王朝,基本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向长江流域完成统一。只有明朝的朱元璋,以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完成统一。但随后的靖难之变,朱棣又从黄河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6 l* a! w3 Y; p) B. @中国的经济中心,唐朝之前在黄河流域,唐朝中期便转移到长江流域。) Q9 O5 D  n7 j- a0 [7 s$ b
中国共产党原本诞生于长江流域,长征之前主要在长江流域活动,但并不顺利;无奈之下开启了史诗般的长征之旅。+ a) W7 e6 M$ {) v8 B
共产党长征,相当于把活动中心从长江流域转向黄河流域,并且以黄河流域为基础,完成整个中国的大统一,和中国大历史的趋势非常契合。' u$ k' z6 f7 [
% ?# x$ M" g- ~: z+ l& s
毛泽东在四川有多难?-2.jpg

" j$ r) L5 Z" F$ R, m9 r中国历史上的四川,特别乱。
/ T7 Z/ d$ |; c' V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G. J' U: g5 ^, ~# C
这并不是说说,而是历史常态。四川乱,便是天下大乱的征兆。四川太平,也便是天下天平的征兆。; V+ l6 b! F7 n
四川为什么会如此特别?1 j: a- ?( ?7 }5 i1 U
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四川的地缘。
5 F6 k9 J  c% G5 P1、四川省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跨独一无二的青藏高原、无与伦比的云贵高原、险峻无双的横断山脉、灵秀异常的秦巴山地。
! c: W1 C( y( u* E* I这些奇险之地现在都是旅游、观光、探险的好去处,但是在当年都是易守难攻的战略屏障,很容易割据为王;同时也是阻碍红军长征的山河天险。- i# Z# _) O+ ^# h+ I% ?0 g: S
2、夹在山地之间的四川盆地,丰富的物产保障了军粮储备。战国的秦国因为控制了四川盆地,就能统一天下。三国的魏国没能控制四川盆地,统一天下失败。! y( ^$ i. I- I% p, y  y0 {) i
——争霸天下,就要拿下四川盆地这样一个稳定的后方基地。
/ }$ G4 @& Q# d! p. V5 a3、作为仅有的两个地跨长江与黄河干流的省份之一(另一个是青海),不论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的动荡,都很容易传导到四川,各方势力都想去争夺四川盆地的丰富物产。& o- w2 g0 K7 N
近代历史上的中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起乱,四川就会特别乱。( i4 a5 n8 I; D2 {( D+ U
对长征途中的红军来说,正是在四川从长江流域转入黄河流域,完成长征途中战略性跨越转移。1 [  ~$ P  m# f, M9 p" |3 n6 e
0 _  V* K7 Q, `) U  z% R: W
毛泽东在四川有多难?-3.jpg
" D' g$ g- B& K# _; F
红军长征在四川有三大特点:7 }8 @' x0 B9 y9 A4 u! G
——花的时间最长。
4 N" M/ `' g: f- |2 c% U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月进入四川;
# \' e9 ?$ R9 o  D4 Z红二、红四方面军直到1936年8月才走出雪山草地;2 V  V9 L. a7 ~- c6 [+ j' _
三大主力在四川历时1年零8个月。
7 T% l/ [9 Q; H! o# f! n——走了最多的地方,69个县(区)留下了红军将士的足迹;转战地域达30余万平方公里,总里程达21000余里。# Z" x8 R* U( j' b" Y0 t8 j$ l
——打仗最多,土门战役、松潘战役、阿坝战斗、毛尔盖战斗、包座战斗等,都曾影响红军的前途和生存。
* @- e; E8 `- W; y2 G- h7 n. d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才能明白四川为什么那么乱,才能明白红军在四川要面对多少难题。
+ Y8 {  W/ o2 T- V) M8 K0 I% f如果把红军面临的困境分解,大致可分为:  w3 v1 n/ j  y% G" y$ P; Z+ [5 @
蒋系中央军、四川军阀与四川的山河天险三层。
$ g) r% L1 `8 A, r8 B  e- V这其中的每一层困境都压力山大。三层压力结合起来,足以让历史上绝大部分的起义队伍灰飞烟灭;但是红军顶住了。
/ c& n- A8 Y1 u4 H6 h作为中央红军核心人物的毛泽东,除了要解决红军面临的三层外部困境之外,还有来自野心家张国焘的内部挑战。相比外部压力,张国焘更危险。5 I" R; z* x, ^& u" z
那么毛泽东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 q; v1 K$ S9 E7 {
: p2 [( K! N. w9 q
0 F1 z0 Y+ `8 ?0 i
02 对付蒋系( G5 t+ o6 c9 @
( M! F& ?: u8 A5 P
: F& @  t8 h: ~  S+ o5 C
; |' S& M/ n% ^/ t; a/ [% M; m7 ~
红军之所以长征,皆因蒋系中央军。
# C  Z" o; T! m) k0 u孙中山晚年推动国共合作,原本一切顺利。但蒋介石偏偏为一己私欲搞清党,硬生生地逼迫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随后又不顾一切围剿红军。
5 o" k0 a$ ^8 }3 `作为近现代历史上最精明的人物之一,蒋介石的那些手段对旧军阀、新军阀以及大部分中共高层(如张国焘)都是无往不利;但是对毛泽东,始终棋差一着。( E; I7 j5 [2 R$ p: g8 p
蒋介石对红军的胜利,恰好是毛泽东被排挤的那段时间。他的如意算盘是把红军消灭在贵州。但关键时刻,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复出,带领红军四渡赤水。) G: x: s& t. m7 }; T7 }
对毛泽东来说,初次带领中央红军入川,缺乏根据地支撑;首先就要应付蒋介石的围追堵截。
2 n( O- f' T* f5 ^; O! V没能把红军消灭在贵州,蒋介石很生气,但并不沮丧。从蒋介石角度看,把红军逼上长征之路,也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为此他做了两套计划。
) g4 D: b. }. Y: Z6 k9 f. \第一套计划:把红军消灭在四川。1 V7 b0 g( H( d- y
为对付红军,蒋介石放任日军在华北地区扩张。) k" s0 m% [9 l4 L- B4 r8 u
1933年,为围剿红色根据地;蒋介石政府和日本签了《塘沽协定》。" x, R8 {+ W* A! D- F. O
1935年夏,为集中力量围剿长征中的红军(正好在四川),蒋介石政府又和日本签署《何梅协定》。& ]5 m* t0 [/ G$ I; H6 n
蒋介石的偶像是曾国藩,他希望像曾国藩消灭太平军那般消灭红军。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南京)之后,便发生内乱。翼王石达开离京出走,就是在四川大渡河畔被消灭。蒋介石想让朱毛领导的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 d5 p( }( X( l( }- Q0 [( I但朱毛究竟不是石达开,红军也不是太平军。
% Y% E' z# Y# o: p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继而以玄之又玄的办法渡过大渡河,让蒋介石的算盘再次落空。- p5 |% T# z; F5 @/ a. Q
为什么毛泽东总是能战胜蒋介石?飞夺泸定桥就是典型案例。5 L) _& T, m# V3 ~/ S
1935年5月26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到达位于雅安石棉县的安顺场渡口,试图横渡大渡河。
" ^" n" I* f: y* j当时大渡河边只有三只渡船,红军又在下游找到两只船,运载工具严重缺乏;加上河水湍急,行船困难;仅靠这5条小船来回摆渡,大部队要20天才能全部渡河。3 o2 e& K+ v: y  S
国军不可能给红军那么长的时间,让他们从容渡河。
: |8 b. F3 s; ~0 j5 H关键时刻,红军在当地找到一位叫宋大顺的老秀才。他告诉红军,大渡河向上三百多里处有座康熙时期建造的铁索桥,叫泸定桥。
$ z% c# ^% ^& s1 G5 K2 v! m3 ?兵贵神速,毛泽东果断决定兵分两路:" V0 N% B3 x/ C0 P" y: Y6 v# L- d
红一师及干部团为右纵队,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东岸北上;- E( @8 b+ r7 x
红二师、一军团团部、五军团组成的左纵队,沿大渡河西岸北上,二师四团作为前锋,抢先攻占泸定桥。
# a# r  }! D# |! W# o5月28日凌晨,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从石棉县田湾乡什月坪出发,在离泸定桥还有240里的地方接到林彪、聂荣臻飞夺泸定桥的作战命令。将士们顾不上煮饭,吃生米、喝冷水,经过昼夜240里的急行军,于29日早晨6时占领泸定桥西桥头。, P3 o$ `+ w/ B
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全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河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守城川军在红军抵达前已把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13根悬空的铁索。& R/ Y* s7 I) l2 c  @1 W9 F
29日下午4点,战斗开始。红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另一说是21)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 q/ k/ X$ E. ^* r/ s$ `( C

0 F& N1 W+ k9 w0 ^/ L( ?
毛泽东在四川有多难?-4.jpg
: f5 X8 E, P1 O/ c
川军原本以为红军不可能渡过去,眼见红军突击队员接近桥头,便放火。
6 \/ ~" @: X' W1 z/ e4 A突击队穿过火墙,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巷战。
  K* y% v1 G- S一群窝里横的军阀兵油子哪见过如此阵仗,一部分被歼灭,一部分被击溃。红军顺利渡过泸定桥天险。' a( K/ a7 a2 w2 Y% `9 ~
狭路相逢勇者胜,毛泽东领导的军队之所以能战胜蒋介石领导的军队,除了群众基础搞得好,除了战略战术略胜一筹,关键时刻的勇气也占据极大优势。这点在后来的孟良崮战役、塔山战役等经典战役中一再重复出现。* p7 n9 }& K) ]/ u7 U! P: ~0 M
由于泸定桥战役过于传奇,以至于后人有人怀疑其真实性。因为这看起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其实怀疑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红军由此在大渡河赢得重生。/ L8 m" K7 K) P- ]% t) ]% ]
正如毛泽东在那首《长征》里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听起来像诗人天马行空般的浪漫主义文体,其实是现实主义白描。" {  v6 I4 q5 T. j$ Y- Y

( A+ r- O) t1 z% m, J7 J7 N/ W. j/ j2 ^, ]* ]4 C- Z
03 军阀障碍$ k) Q/ J# }8 R/ V$ V
5 o0 A# H6 ?% q) ]) |# ^
5 ]" H9 f  L) `& `( z

, p* J: w2 Y% E: r' \% r" l红军进入四川之后,蒋介石的第二套计划,便是蒋系中央军以围剿红军的名义入川,把盘踞在四川多年的各种军阀一并解决。4 o0 z- ?$ Y5 s; E: f' w0 W/ {
前文说到四川很乱。
$ \  M" j2 i* Y5 L所谓的乱,通常有两个标志,土匪和军阀。# i* Z0 T/ A* D$ W! b1 y# R
中华帝国史上,西南土匪自古以来就声名显赫,从没有被剿灭过。直到抗美援朝,解放军才彻底解决那里的匪患。! [+ a- D% }+ C5 g
至于民国时代的四川军阀,比土匪还有名。. D, v7 C8 H/ k# |: m9 l
辛亥革命之后,四川各实力派就开始搞割据。
+ n( Y9 z$ R4 J$ ?1 G  T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的省门之乱到1935年中央军入川,大约23年时间里,四川地区“发生大小战争达四百次以上,其中规模较大的战争就达到二十九次”,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的混战发生。
( e( |8 b5 B: m3 N) v四川军阀的战争特别有特点,每次战争胜利者从不做穷寇之追,不赶尽杀绝,相反会做另外三件事:' ]( c$ C6 c# F  q6 @9 d0 R
第一,拜望败将的父母,把他们安顿好;
5 J7 ~8 t3 O0 |第二,打电报给失败者,告诉对方自己不再追赶;同时又告诉失败者,他的家人平安无恙,说“伯父母大人,当小弟侍奉”之类的话;  S. f; h3 a$ w7 @# M8 }' s
第三,进城安抚百姓,赐予恩惠,假装发扬胜利者的气度。
3 H6 W0 |* K) f简单说就是很在意颜面、很意义气,战争烈度不大、破坏也不大。有时候居然会去观战,跟现在看足球比赛一样有瘾,起哄架秧子的劲头,凑凑热闹。
# i' z6 {3 e! Z为什么四川军阀之间如此客气呢?是因为大家都是围绕四川盆地经营,都是熟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大家不太了解,可以看看清末民初的四川军校。8 X$ ?$ I, p' s5 M; H* `" B. a
1903年,川督岑春煊开办了四川武备学堂。, P$ h# p1 ~" G& H9 W9 T
岑春煊的继任者,川督锡良于1906年创办陆军小学堂,原址就是四川武备学堂。. i9 K! f% W5 [
锡良的继任者,川督赵尔巽又在1907年开办陆军速成学堂,原址是陆军小学堂。( {: f  h4 \; d, w: T
这些军校都在成都北较场,换一任总督换一个名字。
; }' f# c% T. _. {5 l1 I$ d辛亥革命后,尹昌衡、熊克武、杨森均在成都北较场开办过陆军讲武堂。; H0 r6 \. @" m3 b
换句话说,清末民初的四川军人,基本上来自同一个地方。大家要么老乡,要么同学,要么老乡兼同学,自然不会在战场上真的去拼命。0 q4 s6 ?8 ~- T9 t! Z) s$ P- |

! E, E8 y- [" c+ w) f
毛泽东在四川有多难?-5.jpg

0 R0 W+ K1 z' Q同理,因为这些军校的存在,再加上四川特殊的地缘结构,军阀便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刘文辉、杨森、邓锡侯、王陵基、田颂尧等实力军阀都曾名动一时。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刘湘。
5 u' g4 h0 Q" c  ]四川军阀虽多,却盘根错节。他们内部闹起来很热闹,但对外来者很警惕。
  ]) q! W6 D* Q- K4 ~  C; @0 V对军阀们来说,蒋系中央军和红军都是外来者。只不过蒋介石挂着中央的名头,且势力巨大,军阀们不敢明面上反对而已。
! a' a" q3 m8 u为了阻止蒋系中央军入川抢夺权力,所以他们也拼命阻挡红军入川。红军在贵州那会儿,之所以没能直接向北入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那里有军阀严防死守。# u& D1 G* K( H% K
当然凭军阀那几把刷子,不可能阻挡红军入川。毛泽东指挥红军绕了一个弯,便顺利进入了四川。
- C# J! |8 t, m; @' b2 D2 ^0 _& M从毛泽东视角来说,盘根错节的军阀虽然战斗力不咋地,但如同密密麻麻的地头蛇一样麻烦,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h; {& _$ O$ k- t* O! H) l4 p( H
原因一,红军进入四川后,因长期作战而缺乏修整;难以把军阀们消灭或收编。3 _# c. U/ t4 ]% |" `& y( `* C
原因二,红军缺乏根据地支援。军阀地头蛇的排外性,他们不希望红军在当地扎根威胁自己,只有配合蒋系中央军,和红军对着干。
. f! m1 n+ `. ~& g/ C精明的蒋介石自然不会放过渗透四川的机会,趁机派遣行营“参谋团” 和上官云相等部入川,督导川军围剿红军;并趁机收编了一部分四川军阀的军政大权。3 U+ P0 g3 r9 y; W4 C+ o
某种意义上来说,蒋介石能拿到四川的部分军政大权,要感谢红军。" l( O# B# A/ M: l& H! Q6 d) X
但说实话,不管是蒋系中央军还是四川军阀,他们之间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盘,而不是国家利益优先。当时日军已经威胁到华北,他们还在为自己的利益搞内斗,格局太小。
( T4 S& U' z* c1 I6 \当时真正心中有家国情怀的还是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早在进入四川之前的遵义群众大会上,毛泽东就亲自宣讲北上抗日的主张及其意义,充分证明了其眼光与格局。
: |  V; B+ L, Y/ q% @/ W% j那么毛泽东该如何处理这种复杂局面呢?他并没有把四川军阀放在眼里,也没想过在四川落脚和军阀们争地盘;而是要战略性北上。4 j7 x$ U' T, V- c9 o6 P
红军三大方面军主力中,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最早离开四川(1935年9月),在黄河流域开枝散叶。
8 L' E4 X4 e* s( _9 B所以历史选择毛泽东是必然,蒋介石和四川军阀斗不过毛泽东也在情理之中。
/ o+ \+ k. L( C; t( r. }. H/ v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有毛泽东的眼光和格局,比方说野心勃勃的张国焘,就看不清。1935年6月在懋功会师后,张国焘又选择南下,思维格局和蒋介石、四川军阀没有区别,所以最终被蒋介石和四川军阀们揍得满眼星星,灰溜溜地北上。3 R  m7 w7 C5 y* ~3 b% S

/ ~2 X! b8 U1 N3 T# e+ p1 `0 `- o' B, |8 S/ Z2 Q
04 山河天险
  Y1 k4 Q7 J4 M9 }  C+ t* z" S( T# m, E: k% R) x9 M8 f

: J7 B% C: K, ^& b3 z1 B9 R0 V$ L: j; U4 }% M- G
除了蒋系和军阀,红军面对的第三个敌人便是山河天险。$ r: m& x; |4 @0 d! g5 X& n0 `
除了各种大山要翻越、大河要横渡;最难莫过于爬雪山与过草地,其难度不下于对付拿枪的敌人。' i( f+ k+ j0 h0 n
以爬雪山为例,由于红军之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活动,很多人根本没见过雪山。
# r' `5 g' j9 P) N加上当时又是夏季,行军打仗过程中物资不足,爬雪山遭遇的困境可想而知。
$ Z: J4 x8 p2 ]6 l6 q. K$ n" w当时一位叫胡军的师级军需处长(管物资的),壮烈牺牲在雪山的严寒中。也就是说,胡军自己就是管物资的,在翻越雪山时却冻死了。$ k# M9 X8 \+ X$ G9 d; }$ {
胡军的死充分说明两件事:
6 H: Q. g8 F/ U: ]其一,红军真的是拿命在拼。
; B3 A6 U) z& c) g" |( S: a其二,红军真的非常团结。胡军牺牲是因为他把有限的物资给了别的同志。+ J7 v3 D9 U; I+ F& I
比爬雪山更危险的是过草地。
4 P7 W5 f# _/ j9 h( `6 U% r$ V由于蒋系中央军与军阀地头蛇的存在,红军的补给非常困难。过草地时需要借助挖野菜、掘草根、抓蚂蚱,啃树皮、吃皮带、钓河鱼等难以想象的手段解决。. k) f" q+ ]8 `6 ?& ]) ?4 ]
建川博物馆展出红军长征中食用过的部分野菜标本和皮革用品,看了让人心酸。2 g$ y4 i+ y6 g$ v' Q
由于缺乏食物,皮具都要被煮食。
" |! i! x& N. I; f+ i曾有人以“皮带煮后不能吃”来污蔑长征是虚构的,反而衬托出言论者的无知与浅薄。( n9 F, `% O. u& p* s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十分落后,在牧区和农村所使用的皮带大多没有经过工业化加工,即没有硝皮和缩革等工序,仅经过简单的粗加工就使用。这样的皮带在迫不得已时可以煮了吃。
/ B9 V. l" Y/ \  T: X! v根据亲历者回忆,长征途中,红军每天行走几十里路,却只能限额分配四两粮。尽管饥寒交迫,却很少有人敢超标。4 ~. }6 S4 E7 q$ A, g

1 @+ a$ F0 d* z; s8 ]
毛泽东在四川有多难?-6.jpg

0 E9 N; T* T, {: k, o: _; _路过泥潭时,身边的战士接二连三地倒下,但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坚决不能掉队。眼看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总司令朱德让人把自己的坐骑杀了,分给同志们做口粮。! F) i& J4 j1 Y# ?5 y! J
朱德还号召大家“尝百草”,从草地上找出一些无毒的野菜、野草果腹。但食用野菜有中毒的风险,这时候张思德总是挺身而出。. |, O5 L9 [1 t+ g1 e
朱德警卫班长张显扬回忆张思德尝百草中毒的情景。战士发现了一种奇怪的野萝卜,试图去吃。张思德一看不对,夺过来自己先尝试;不久便全身无力,出现了腹部绞痛、呕吐等症状;随后一头栽倒在地,失去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才苏醒过来,相当于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
0 P3 m- i2 D. q3 v% D! y长征之后的张思德成为劳动模范,并为此献出生命。
7 H5 X' ?$ ^% b: p过草地的第一天,邓颖超的挑夫因又冷又饿而滑倒在了河里。警卫员顾玉平等人赶紧把他救起来,大家烧起火想让他暖和过来,但是那位同志最终不幸牺牲。, j; F& c5 R& w" S
邓颖超本人也因为骑的马受惊,掉进了沼泽地,被大家救了起来。6 i4 ~+ U: [" Q' `, W+ F& E
当时红军有多难?周恩来身体一向硬朗(数十年连轴转地工作),但也在长征途中病倒了,发烧到迷糊。根据警卫员顾玉平回忆,有天晚上,邓颖超把周恩来脱下的灰毛背心拿过来,在油灯下抓虱子,整整掐死173只,血把她的两个指甲都染红了。; O$ d! }7 E- p0 d) K5 ^
可见当时红军面临的危险!# B, ^" R% u3 [) G8 o! o! k; {" B
能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队伍,基本上可以适应任何恶劣环境。经历如此艰难险阻而不灭的军队和政党是不可阻挡的,也只有这样的军队和政党能经历长征这般考验。1 `' |2 h3 P) A6 d! I0 d
不仅是政党和军队,任何一个人经历如此之多的考验,也能顶天立地成就一番事业。- D3 {. P5 S3 D2 g( U2 q' I9 \9 ?
所以随后的抗日战争时期,不论是蒋系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阀,都无法在敌后生存。唯有共产党的队伍,不仅能在敌后建立根据地,还能发展壮大。" B- V5 D! b2 U
所以在随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共产党的队伍可以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挡住美国强大的炮火。, |. h" _1 f* d4 w
但对当时的毛泽东来说,最大的危机来自爬雪山与过草地之间的那段时间。具体来说,就是张国焘个人野心膨胀之后干得那些事。
khp513738 | 2022-3-29 05: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机。长征精神,永垂史册,激励国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狐领巾 | 2022-3-29 11: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长征精神啊!!!不要忘了先辈们的浴血奋战……
屙二姐诹 | 2022-3-29 16: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悲状的长征诗词
小凑活壳 | 2022-3-30 04: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忘长征精神,要牢记使命,激励人民,为人民服务。
雨点大雨k | 2022-3-30 0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大到整个华厦文明史看,堪称精华[赞][赞][赞][赞][赞][赞][赞]
aivision7 | 2022-3-30 14: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教育全民的文章!
lyww122017 | 2022-3-30 21: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是一杯酒,人生是一声号角,人生是进军的战鼓。
15821409923 | 2022-3-31 01: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乡就在雅安,著名百丈关就在我家的附近
好多福壬 | 2022-3-31 05: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赞][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