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不对,你自然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3)

[复制链接]
查看2461 | 回复0 | 2022-3-13 18: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作者 | 曹 荣
8 X/ X, r* H$ A1 N" m3 u
! u# C7 Y. q) P2 [! a: Z/ O2 i全文8296字
, I$ T# q0 ^' X4 V) d
8 y8 S; l, B7 ~! E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如果你心态不对,自然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你不仅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故作清高、自命不凡、看不起小事、好高骛远、锋芒毕露、过于表现自己、恃才傲物、得意忘形,而且不能过于情绪化、嫉妒心十足、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跳槽、工作散漫。- F6 x! ]2 s' u0 Z5 s
7 j- P2 m# u, g  \* C, D' Q
心态不对,你自然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3)-1.jpg
: T/ X5 G( d6 I1 _$ x: B0 Y4 e8 h' z, Q* k4 v
嫉妒心十足
2 o: r$ u* y& _3 l
; N8 ^6 l) T; r1 h2 c/ u2 N' d# u
6 p$ W7 {" {7 Y李悦和武静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李悦在财务部做出纳,武静在市场部负责宣传推广。两个人的关系不远不近,时常是见了面打个招呼,如果在午餐时间碰到,她们也会坐在一起吃个饭,闲聊几句。
1 j4 {6 i+ D7 l% U
) }- {! J- h% E0 m0 ^7 b李悦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爱打扮一族。她穿着讲究,看起来时髦洋气,所以总是能够吸引同事们的眼球。理所当然的,她也就成为了同事们眼里那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同事们热衷于议论的焦点人物。而李悦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她已经习惯了别人的品头论足。面对同事们的评论,她总是一笑置之,既不生气,也不畏首畏尾,依然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7 Z2 K( a* D6 |/ S; y( _
0 ?3 H0 @! E* y. `0 n
当然了,在这些议论者的队伍里,自然也不会少了武静。和李悦比起来,武静就逊色了很多。她看上去是一个粗线条的人,每天都是随意打扮一下,就拎起包包往公司跑,工作一天下来,也不见她补一次妆;说话也是大大咧咧的,毫无淑女风范。所以,她给同事们的印象就是一个“男人婆”。这和李悦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 I' |8 x) b/ t% w  ?* B' B/ v* f2 c2 K. `  _9 m; G# F6 h
每当同事们津津有味地评论李悦的发型或者衣服的时候,坐在一旁的武静总是先沉默一阵,然后再强挤出几个笑脸。可想而知,她的心里真可谓是百味杂陈,于是这种小小的嫉妒就埋在了她的心底。但是,武静却在李悦的面前掩藏得滴水不漏。
! y$ p. P, \( X; `4 Z( j% L
* _! ~4 m: T" b2 i$ N' I" n一天,武静的上司邀她出去喝咖啡,顺便谈点工作上的事。于是,两个人来到一家高档的咖啡馆,她们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那副投机的样子似乎是多年没见的老朋友。她们谈人生,谈过往,谈未来,不知不觉当中,两个人就说到了办公室里的事情。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真正是一吐为快。这其中,她们就谈到了李悦。, p( k# x  m1 B$ b# L3 c7 M
6 B5 P6 s6 K) @( o4 I
武静说:“财务部的李悦可真是漂亮,气质高雅,打扮时髦,简直成了公司的‘万人迷’。她总是身着各种各样的名牌,真不知道她为什么有那么多钱,可以供她如此奢侈。”看着又是羡慕又是不解的武静,上司笑了笑说:“她的待遇高,当然有钱买那么多贵重的东西了。可不像你,一直都是那么几件衣服。”
$ `4 b: y) a% D9 V6 L" v$ u" s0 m' e- q
听上司这么一说,武静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看着眼前的上司。然后,她再次用质疑的口吻问:“你是说她的待遇比我的高?”上司点了点头。两个人走出咖啡厅时,武静满脸的失落和沮丧。& U3 p: K! L1 s  R' Z8 u5 x
+ X9 F. Z! G7 R9 E& n
原来,公司一直实行的都是年薪制,每个员工的年薪是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和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而定的。在武静看来,虽然她没有李悦那么漂亮,但是论工作表现,她可是信心十足,否则上司也不会请自己喝咖啡了。
8 D; z* [0 e% Y- i0 P$ D: d/ |. u  l/ o
回到家里的武静越想越不公平,越想越来气,终于在第二天上班时,一五一十地把这件事宣扬了出去。知道了真相的同事们,个个都一副如梦初醒的样子,清醒过来的他们,突然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心里就开始不平衡起来。% D" f$ H9 G4 j5 X8 W9 `6 o2 x

8 R2 p" z& w1 w6 [2 q从那以后,李悦便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同事们不再夸赞她的衣服得体,发型漂亮,反而是横竖看她不顺眼,处处和她对着干。也许是他们不满的情绪太过暴露,李悦渐渐地开始有所察觉。为此,她倍感孤单,连笑容也几乎成了奢侈品。
" m/ Z5 K+ i3 p+ W# M* \
  l; C5 h7 K" e4 f) L+ e几个星期后,李悦递上了辞呈。而此时的武静并没有感到心理平衡,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已经被定格为“是非之人”。随着李悦的离开,武静也成为了被同事们隔离的“异类”。
$ A# `# _( C) P% {! T3 a% V
; L% D) Y& `( g【陷阱解读】
- t) {' I+ J  ~; ~  Y; ~: k, J" M8 b$ v* N* g
在这个案例中,李悦和武静可以说是两败俱伤,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武静的嫉妒心。嫉妒心让武静心理失衡,丧失了理智,对李悦进行报复,结果反而伤害到了自己。武静的做法是真正的“损人不利己”,是职场中为人处世的大忌。, |' k$ G+ e+ U% I- w
% l2 O  ^4 u6 b5 ^  _  b) K
在其他同事当中,相信不乏看李悦不顺眼的人,或许有的同事早就知道李悦享受了不同的待遇,但这些同事并没有像武静那样鲁莽,带头挑起是非,因为他们知道如何为人处世。而一旦武静出头,他们就仿佛有了默契一样一拥而上,发动对李悦的讨伐,将她孤立起来,并最终把她从公司里排挤出去。
8 k3 t% @: p& U& |1 ?6 L6 w$ |5 I" }% L$ h& _. X
当武静因为自己的嫉妒心而带头挑起是非时,她已经忘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其他同事的工具。为了隐藏自己,其他同事把武静当枪使,利用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当她为此而焦头烂额时,他们却在坐收渔翁之利。
: _( b# t! y) W8 V3 p8 ?6 j
/ ^/ M' F+ h6 h/ g) ~. y+ w! g) ?: j怎样才能避免武静犯下的这种错误呢?要想避免武静犯下的这种错误,你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嫉妒心。7 A0 [  F/ j1 b7 Q
# }. b$ z1 ]4 z) O7 o) |
嫉妒心是把双刃剑,合理限度内的嫉妒心可以让你找到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差距,从而发奋努力,不断进取,取得更大的成绩;但如果你的嫉妒心过度膨胀,甚至达到变态和疯狂的程度,就会成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于己于人都无益。1 P/ H) @/ N# j0 F
$ z2 ]) w+ R4 d' P0 O
所以,当嫉妒心在你的心中萌生时,你就应该控制好它,而不能任其发展。你要积极地驾驭这种消极的心态,在为同事的成功和进步祝福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目标,通过正当的方式展开竞争,实现共同进步。而绝不能像武静那样,因为心理平衡而攻击自己的嫉妒对象,结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 t! x) w0 T) E1 s
$ S* c' C, q; j  R7 T 心态不对,你自然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3)-2.jpg
$ y: i: _% h# h
# ~0 q. `; b% j+ @打肿脸充胖子
9 H, }" x' b5 j: I3 P8 k: s9 O6 d; [
4 u8 t* k6 K5 `9 `& n! f1 D5 F2 c
何伟半年前去了一家新公司。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和同事们相处得还不错,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刚进公司的新人。何伟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同事们很喜欢他,因此每次聚餐时,他们总会叫上何伟一起去。时间长了,何伟感觉到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总是同事们请客。思来想去,他决定周末做东请同事们大吃一顿,以示谢意。于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何伟便向同事们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同事们也都答应准时赴宴。
0 a+ M3 k& I' ]! k3 r& R3 h, n* e5 C$ [# T
何伟心想,既然请同事们吃饭,就要去比较体面的饭店,这样自己才不会被他们看不起。于是,他把地点订在了市区最豪华的一家饭店。等同事们都到齐后,何伟便开始招待大家点菜。由于何伟是第一次请客吃饭,同事们刚开始都有些拘谨,拿到菜单后都会问何伟点些什么。此时的何伟却十分豪爽地说:“哎呀,今天是我请客,大家只管点,钱多钱少不要紧,关键是大家要吃得尽兴才行。所以,你们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
: Y  {7 K* M( J! \$ v  ^4 E1 o" `# S7 C3 E0 O" J: Y" T
听何伟这样一说,同事们的顾虑顿时就烟消云散了。他们开始你一个我一个地点了起来。不一会儿,十几个菜就点好了。何伟又要了饭店里最好的酒,大家开始喝了起来。
  p, E% I; f. t0 t' |5 b: `) ~0 {
" D$ F6 o  `1 T# O1 Z7 A7 S' g两个小时过后,同事们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于是,何伟就去结账准备走人。拿到账单时,他才大吃一惊,花销居然高达一万五千元。看着那白纸黑字,何伟呆住了,这可是他5个月的工资啊!此时的他真可谓是欲哭无泪了。几分钟后,他硬着头皮拿出信用卡把单埋了。
- g8 D: ?2 X% P" h7 ?% |8 r8 N3 E/ ]' O* b6 o$ ~' s& k
一想到同事们还在等自己,何伟怕他们看出自己的窘态,便走到洗手间,洗了个脸,整理了一下心情。从洗手间出来后,他强忍着心痛,才挤出一丝笑容,把同事们一一送走。
5 p& `$ ?/ G1 F" s) @( _; @
* ?8 x' Y7 `: w9 s$ d. g. ?5 p* u7 W【陷阱解读】
3 j( C3 I5 |9 F. Q9 {/ E) x" t2 a6 a" |. h+ `
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心表现在行为上,主要是盲目攀比,好大喜功,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自我表现欲太强等。一些职场人士也有很强的虚荣心,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往往会打肿脸充胖子。如此一来,他们会使自己陷入异常尴尬的境地。更可怕的是,当同事们知道他们虚荣心很强,总是打肿脸充胖子时,就会利用他们的这一弱点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x1 K; z3 W4 i' N: M
% D% f) ]* ^" c; w: J  ^$ S+ K
心态不对,你自然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3)-3.jpg
8 l0 p  ~* m& B! l( e' }- h: F4 s4 ^; U9 s2 z* C; t& S# T
死要面子活受罪
! e# i, R( _+ `7 A: w+ p! I! u
( W/ H8 r. n9 b% H  c
5 O8 L% E" m( N& A王京辞职前,在一家公司的技术支持部门做了4年,每月收入4000多元,中等偏上。只是她母亲总觉得王京是被聘用的,人家说不要你就得卷铺盖滚蛋,心里不踏实,就到处托人帮他找“好工作”。
( r& d8 ^- A: e" j9 O. C/ S( b8 Q& N+ s5 y
正好有熟人介绍说,某大学成立了信息中心,需要王京这样的技术人员,听说“可以正式调入,三险一金还有寒暑假”,王京也动心了,赶紧递简历、托人情,忙了一个星期,挺有收获。大学领导说:“你的条件不错,我们这儿正缺人,希望你先过来帮忙,兼顾办调动手续。”于是,王京立刻把工作辞了,到这所大学的信息中心上班。, o0 G: i6 b' J+ {7 c; E9 ?3 c
" B7 f- h$ j$ |
虽然是“临时工”,但是王京工作起来很卖命。至于调动手续,光是等各级领导的签字就用了3个月,而这期间王京算是“帮忙”,连工资都没有。报告转到这所大学的人事部门,却被一纸打回,说是“学历低,至少要博士毕业”。大学领导赶紧声明,说这个岗位不用那么高的学历。好说歹说,人事部门才松了口,但后面的话又让王京冷了心,说是“只能走教辅人员的系列,每月工资1700元左右”。王京快30岁了,要结婚成家,这点钱在北京怎么过?而且扎在高校的博士堆里,评职称什么的也轮不到他。他一下子觉得自己像蜘蛛一样悬在空中乱扑腾,却什么也没落下,回过头来想,也怪自己当时没打听清楚具体的工资待遇,当初只怕人家不要,没好意思问,这下可好,死要面子活受罪。坚持了3个月,王京最后还是走人了。/ \, C% k- ]8 f

/ ^$ x" J, x! g. q) ~【陷阱解读】8 x# n* `" d6 x1 b) R7 Z4 C: F5 y! c
, p) p6 `1 r. W3 {5 R, [1 R6 J
翻开华人富豪榜,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草根出生的比例,远远超过神童、高考状元以及“富二代”的比例。李嘉诚少年时,是香港茶楼的伙计,饱受顾客的歧视和老板的压迫;大学毕业不久的潘石屹在1988年变卖家当,辞职南下广东,到达深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钱。当时的潘石屹为三餐而奔波,最后进了一家“皮包公司”打杂。如果这两位商界精英,没有当初那一段抛开面子的经历奠定基础,很难想象他们会有今天的伟大成就。然而,在职场中,总有像王京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因为“死要面子”而最终落得个“活受罪”的结局。其实,只要他们抛开面子,踏实工作,总会在职场中有所收获。
0 N' [6 B) R+ y: y9 C+ @% q) \
心态不对,你自然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3)-4.jpg
5 c/ Z" W8 {4 B" {$ d0 [1 g
- ^5 I4 e. V0 ^  @6 H: g! Y  d* P" Z这山望着那山高- @/ T3 F% o$ B7 T* h

6 @$ |% p  S( a4 X& _0 @3 y
1 a: |' S5 j; V5 B3 i% B蓝瑞和刘昭是一对关系比较好的朋友。蓝瑞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刘昭是公司办公室主任,她们经常在MSN上聊一些有关工作的话题。
" M( e# f8 {  v% U
6 z6 I9 N& A" }/ `一周前,蓝瑞给刘昭讲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故事:- L( e  y& S+ u! K! u

9 w% j- r' @" X# @  u2005年,公司招了一大批应届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新人,平均年龄25岁。一个女孩,经过多次面试,是我亲自招回来的。她名牌大学本科毕业,聪明伶俐,性格活泼。私下里我得承认,我招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她在大学里优秀的表现之外,还因为她写了一手漂亮的字。女孩能写一手好字的不多,尤其像她,看起来长发飘飘,多么柔美的一个姑娘,一手字却写得如此铿锵有力,让我对她不由多了几分好感。于是,我开始手把手地教她:从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她也学得快,很多工作一教就上手,一上手就熟练,跟各位同事也相处得颇为融洽。后来,我开始慢慢地安排给她一些协调的工作,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分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和沟通也让她尝试着去处理。刚开始时,她经常出错。出错后,她很紧张,会找我谈,我告诉她错了没关系,按照自己的想法放心去做。遇到问题了,她来问我,我会告诉她该怎么办。但是,她仍然会出错,出错后又来找我,这次谈得比较深入,她的困惑是,为什么总是让她做这些琐碎的事情?我当时问她:什么叫做不琐碎的事情?她答不上来,想了半天,跟我说:我总觉得,我的能力不仅仅能做这些,我还能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那次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我知道,我说的话,她没听进去多少。后来我说,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先避免常识性错误的发生,然后循序渐进。
4 S0 Q( _2 D4 N
% ?3 Z# I. g% e半年以后,她来找我,第一次提出辞职。问起辞职的原因,她跟我直言:本科4年,功课优秀,没想到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每天处理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没有成就感。我又问她:你觉得,在你现在所有的工作中,最没有意义、最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是什么?她马上回答我:贴发票,填支出凭证,然后到财务去走流程。1 \$ m$ g7 ]8 E) l
+ |! @6 L* u, K5 Q  X
我笑着问她:你贴发票报销有半年了吧?通过这件事,你总结出了一些什么经验?( Q# ~& O7 J8 y0 I3 p: l5 d2 T/ P
: |) d) e( a* w
她呆了半天,回答我:贴发票就是贴发票,只要财务上不出错,不就行了吗?能有什么经验?
4 D8 O. w& y. p" O" x. w. a5 A* @& d( G- ^- q4 @* h' o4 ?
我说,我跟你讲讲当年我的做法。2004年的时候,我从行政部调到总经理办公室,担任总经理助理。其中有一项工作,就跟你现在做的一样,帮总经理报销他所有的票据。本来这项工作就像你刚才说的,把票据贴好,然后完成财务上的流程,就可以了。但其实,票据是一种数据记录,它记录了总经理乃至整个公司运营有关的费用情况,看起来是一堆没有任何意义的数据,其实它涉及公司各方面的经营和运作。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将所有总经理经我手报销的票据按照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记录下来。我起初设计这个表格的目的很简单,是想在财务上有据可循,同时万一总经理询问我时,我能有准确的数据告诉他。通过这样的一份数据统计,渐渐地我发现了总经理的一些商务活动规律,比如,哪一类的商务活动,经常在什么样的场合,费用预算大概是多少,等等。当总经理发现他布置给我的工作,我能处理得很妥帖时,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我的工作方法。渐渐地,他会越来越多地交代给我更加重要的工作。再渐渐地,我和总经理之间就有了一种信任和默契。我升职为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时候,总经理说我是他用过的最好用的助理。) R) P% D/ ?4 G8 Q2 ^
- m. b" v& m5 `
说完这番长篇大论,我看着这个姑娘,她愣愣地看着我。我跟她直言: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是你没有用心。在看似简单不动脑子就能完成的工作面前,你没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半年了,你觉得自己没有进步。她不出声,但是收回了辞职报告。& k3 Q- r/ }6 d: n. H5 [5 }7 q

+ J" `3 ?7 m. v0 f8 v又坚持了3个月,这个姑娘还是辞职了。这次我没有留她,让她走了。后来她经常在MSN上跟我聊天,告诉我她新工作的情况。一年内,她换了3份工作,每一次她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每一次她都说新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工作。2006年的时候,她又一次辞职了。她很苦恼,跑来找我。我请她去写字楼后面的餐厅吃日本料理,吃到中途,她忽然跟我说:我有些明白你以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5 C; O1 L) s+ q/ n+ e- E

4 F5 k1 f9 F/ m【陷阱解读】! L4 M/ c' m% |! e/ t& b

8 l) d& q1 A8 n4 O: B& k从22岁大学毕业到26岁之间这4年,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在工作中养成了怎样的工作心态。如果你踏实地工作,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新事物,发现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别人更快地掌握这些内在规律。
# [- C, x9 C8 A/ U3 m. J: j6 G) U) }/ Q9 w
人都有惰性,也都愿意用那些用起来顺手的人。当你具备了被人信任的基础,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渐表现出你踏实的工作心态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就会提供给你。当你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那些你没有接触过的工作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学习机会。
& P. A* R2 z. N  y, D* ^' ^# Q4 x( f  l) B. t2 F. U/ I5 j
大多数办公室新人,在这4年里,是看不出太大的差距的。但是,这4年的经历,为你所奠定的基础,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 ^1 F' q0 c) G0 @5 }

" Y; V+ D9 X* E) M; x2 \2 t工作需要聪明人,工作更需要踏实的人。在聪明和踏实之间,领导更愿意选择后者。踏实,其实人人都能做到,和先天条件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愿意做小事,做琐事,你将一事无成。' Y+ f; f$ m, T  J; F$ t  B
* b; U' H8 v& z( n) C+ v
心态不对,你自然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3)-5.jpg / @5 N" C0 z  H8 V) k, v  G- I
9 M$ s) N( B" I( Z/ o5 q
频繁跳槽
. {# Z3 S5 E5 Y+ F& ?0 R7 R! g9 c) d# C- Z; K/ t# r, P7 v3 d
: \- ]. l2 @  [
10年前,一批大学生被分配到一家集体企业。没多久,这家集体企业由于产品老化,管理不善,濒临倒闭,于是大学生们纷纷跳槽而去。唯有一名大学生,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每月只拿几百元的基本工资,吃睡在工厂里,没日没夜地为企业设计和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几年后,这家集体企业终于起死回生,恢复了生机,并日益发展壮大。如今,这家集体企业已拥有上亿元的资产,而这位只有32岁的大学生已经是这家集体企业的总经理。每当别人问起他当初的决定时,他就会认真地说:“成功不一定靠跳槽。”
3 j% v9 R& t; c. s* h! x
: A. G  G6 ^& f" H雷潇雨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中型广告公司工作。两年之后,她不仅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业务方面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而且在业界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在这段时间内,领导器重她的工作能力,因此她得到了更多的晋升机会。由于她平时比较善于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因此她的口碑也很好。但是,有一件事令她感到有些不满意,原来由于公司刻意控制成本,在这两年时间里,她的工资水平虽然十分稳定,但却没有什么增长。而她的同学,有些职位虽然比她低,但是工资却要比她高,这常常让她在同学聚会时,感到有些抬不起头来。# N4 A0 A6 T/ s' _/ v
3 R1 D9 a4 v7 A; ^8 D
如果继续留在公司,工资水平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变化。经过一番考虑,雷潇雨决定跳槽。她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在一家中资银行信用卡推广中心做市场部经理。工资水平当然也如她所愿,只要能够完成任务,与原来相比要翻三番。' U$ w) j) D! ]4 {, o
$ x" V# z1 f& ^" F
办理辞职手续时,由于与广告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并未到期,提前解除合同需要支付10000元的违约金,雷潇雨想到新工作可能挣到原来工资的3倍,为了尽早获得自由之身,于是便咬牙自掏腰包做了了断。
1 s! b7 B3 ?! Q* ^* O% W+ {3 m- R# g) L1 g) d. P8 P
在新的工作环境里,雷潇雨所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因此她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适应,而在银行信用卡的营销方面,她毫无经验可言,所以只好加班加点地干,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除此之外,由于新单位距离自己的住处更远,她花费在上下班途中的时间、金钱也多出了不少。为了尽快与新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她还“破费”请过几次客。但是,3个月过去了,她不仅工作上没有起色,而且收入根本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 A% M8 ]3 ~! E' x( d# S6 d

" r0 d) |) v2 g. n7 w4 R  p3 a9 v事后,雷潇雨估算了一下,她为跳槽直接付出了将近20000元的代价,其中包括违约金、放弃年终奖等等。而且,在3个月的时间内,她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当然,以前人脉资源的流失等损失,更无法以金钱来衡量。
" I/ q2 M7 F/ ?0 b' [/ m4 {1 M% B7 l. {' {6 U7 [1 Z& ]& N! o% l. J
【陷阱解读】
- v2 s' O( Q, r3 \3 R5 U# V! W) o+ A9 z( ~* c% [
职场人士想找到一个适合施展自我才华,使自己能有所发展的工作单位和环境,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为了“待遇”或“环境”而频繁“跳槽”,实不足取,因为这样往往会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 [. i8 B# K2 v" O6 b6 y) q2 U
  w& @' `: R% w9 V1 R( q: O要想胜任任何一个岗位,你都要有相当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而频繁跳槽,则决定了你在岗位上只能是“蜻蜓点水”,哪来多少积累?总之,想的不是好好工作,而是另谋高就,你怎么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呢?
! m1 O" O2 D( z$ ^( g- P; D3 ^- P6 X5 y1 W7 U" w
跳槽要讲究一个“度”。适度跳槽,有利于增见识、长才干。但是,频繁跳槽就不好了。因为如果你频繁跳槽,势必会心浮气躁,不能安心工作,以致最后因为碌碌无为而遭到淘汰。实际上,频繁跳槽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对工作不利。你到新单位报到后,从接受任务到熟悉业务,要有一个过程。而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有所建树,需要的时间就更长。如果频繁跳槽,对业务刚有点熟悉,又跳到新的单位,你就得另起炉灶、重新开张。跳来跳去,始终处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之中,你需要不断地从头开始、重新学习,这对工作是极为不利的。第二,对进步不利。要做好任何一件事,你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有句话叫“板凳要坐十年冷”,就是说要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埋头工作,才能使自己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如果你终日里见异思迁,心神不定,板凳坐不热,怎么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呢?如果你总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安心工作,频繁跳槽,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使用人单位对你侧目而视。第三,对用人单位不利。用人单位把任务交给了你,指望你挑大梁,当主角,而你却半途而废,撒手他去,岂不会给用人单位带来麻烦,造成损失。
. F6 W( R7 X  T& [' ~8 q3 T3 z$ b) F; a) n+ j4 k
雷潇雨的职场经历说明,成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跳”出来的。因此,频繁跳槽实不足取。现在有少数的年轻大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不乏才华,但心思太活。在这个单位才待了一两个月,就嫌不被领导重用、工作环境差,跳槽到另一个单位。在另一个单位刚干了两三个月,就嫌收入少,跳槽到第三个单位……这样跳来跳去,今天做推销,明天做广告,后天做房地产经纪人,就像挖井一样,尽管挖了许多口井,但都挖得不够深,总是挖不出水来。3 A. o; O5 Q; \( ]9 |" Q& s3 ]

# P8 \% L4 G* H7 H$ F 心态不对,你自然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3)-6.jpg
' Y( l, k' ]! e  U& w5 ]& O9 b. \) S. g2 ~1 }; k. K
工作散漫6 x6 T+ Y" N2 C) F- }# X, t

; z7 _2 ]7 h1 O4 y6 i7 b
# f4 K8 ]% j- ~# f李蔚今年26岁,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脑袋里充满了奇思妙想。刚开始上班时,老总交给他的几个广告案,他都完成得不错,还为公司拉来了几个重要的客户。所以,老总十分器重他,对他抱以厚望。如果李蔚能够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可以说他必定会前途无量。但是,人无完人,李蔚身上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工作散漫。说到工作散漫,李蔚在公司上下是出了名的。为此,老总已经找他谈过很多次,希望他可以改掉这个毛病。私下里,几个跟他关系不错的同事也劝他不要我行我素,任性妄为,而要适时地收敛一下自己工作散漫的态度。可是李蔚不但不听劝,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只不过是在为公司打工而已,又不是我自己的公司,何必那么卖命呢?假如哪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公司,我一定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G2 N; _0 q7 f' d( d/ G" c) M: V) m& Z' h* C* V6 e2 }* c4 \( a9 @
此话不知怎么就传到了老总的耳朵里,于是老总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这一回老总不是劝说他,而是解雇他。年轻气盛的李蔚当然也不吃老总那一套,拿起包,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 l, k' W! q0 ?9 G% R9 D+ j$ [. g- U- X. t% v( J
半年后,李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开业典礼上,李蔚喝得酩酊大醉,他摇摇晃晃地对所有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们信誓旦旦地说:“如今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李蔚就开始散漫起来。他觉得开公司太麻烦、太复杂,一天到晚忙个不停,这样的生活根本不符合自己的性格,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几个月之后,他就将公司关掉了。  `1 g! M; A! d& g3 u) r7 o0 H6 R

  ?  h& x- S7 a# f【陷阱解读】
8 R0 O* t( f7 }, r" O" [
) g, M/ R. Z1 f- c$ p/ Z0 ~( v工作是为了单位,更是为了自己。那些一天到晚工作散漫的职场人士是无法有长远的发展的,他们不仅容易丢掉工作,也很难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 ~" E, _7 g) O
  j4 w' r" @9 q- t! n如果你想在职场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改变自己工作散漫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竭尽全力,否则你就会成为领导和同事唾弃的对象。: ~# V! ^  b5 P7 n

( Q0 L9 x9 P6 a3 N5 {本文转自公众号:HR菁英2 Q! i- O. O  ?& w2 O

. @$ {1 P4 s. z8 ^$ o2 z& q0 x/ t) I0 ~, l) p& p' j
心态不对,你自然会在职场中遭遇滑铁卢(3)-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