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央广网联合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专家,做客央广网,一起看教育,一起为“赋能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 t+ s( i8 L1 i: Q
+ l# w/ X# P# p" g( l
* m! [: m4 C. Y* c" D8 }' |9 z0 L* M/ B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腾讯学习发展部总经理、腾讯企业文化部总经理马永武共同探讨《“双减”背景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均衡发展》。
% O/ C1 @; ~. |6 J/ T/ T3 w* z$ r
5 _) ?$ O B- G/ M& \
$ ~# S+ j7 T+ \5 X1 j
( C3 E" k# m2 V$ k* @; l. t, a刘希娅表示,“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回归大自然,到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双减”减的不是成绩,不是质量,而是通过小切口系统重构教育生态,真正融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回归教育本质,重构教育新的认识和系统,提升孩子们的成长质量。+ S/ D& ]) h$ p9 W' \- W- R3 n
5 U1 _* E$ h4 Q
“无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还有‘双减’政策的出台,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价值取向,就是儿童立场优先。”刘希娅说,教育要有因材施教的策略和有教无类的情怀,不辜负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这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也应该是社会与家长们的理性共识。$ w% P, a3 e" \' n( M
. H/ i% v# Y1 z. d5 L“双减”背景下,如何增强城乡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丰富学校课后教学内容,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刘希娅表示,“双减”要真正回归教育本质,回归常识,让教育工作者不再痴迷于去掐尖,而是痴迷于最常态的教育教学工作,去促进孩子们的发展上,让社会各界回归更加平和的教育生态。
1 {9 [! r/ Q; g4 D7 R6 g1 R* w
5 m+ u. |6 S: \; _7 a/ E6 _' d0 D6 T1 X# U7 @/ I, a2 L( H
5 @. S; V" d6 [% i: O关于“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哪些作用,马永武认为,对于被教育者来说,“双减”以后,他们所学的知识更加多元化,包括性格品德教育、文化修养教育、知识技能教育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等等。5 P+ X2 I; ?7 W
! I; E- T) J& P1 r
马永武强调,“双减”政策是对教育生态的重塑,是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本质是终身学习,是全社会平等机会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是鼓励个性化的发展和个性化的教育。“我们希望全社会的教育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马永武表示。4 L% j3 G& J. @4 j0 u, b, {
. M! S$ Z5 W5 X* x0 Z
当下,“双减”政策的落实需要家庭、校园和社会各司其职。马永武表示,腾讯作为社会力量也在积极支持政策落地,并不断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例如发挥数字化能力,推出包括应急安全、心理安全和网络安全三个维度的校园安全系列课,并初步规划围绕防灾减灾、未成年人保护法、职业启蒙等不断丰富课程体系,为“双减”后的学生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同时,针对这些教学内容的建设,坚持去功利化,回归公益化;坚持去应试化,回归素质化;坚持去焦虑化,回归理性化。) j0 u) m J9 j$ ]
1 T9 q$ s2 i5 b6 \如何破解教育资源不均是横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不仅关系教育本身,更关系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涉及众多部门职责,必须完善制度保障,也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合作,才能确保各项举措切实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