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会一点,但又都不精通,是好事还是坏事?

[复制链接]
查看8430 | 回复0 | 2022-1-16 12: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好事”,“坏事”来形容,举例:开车是好事还是坏事?3 J9 A: T! J3 l, x/ \

( a" F5 d* {( M9 A; Z) z9 `说坏事的能举出1234条理由来,比如污染空气啊,交通事故啊,容易让人缺乏锻炼啊等等。
) u: o6 ^) Z7 T
! r* x& i2 Y6 x; i1 Z8 l说好事的也能举出4321条理由来,比如交通便捷啊,提高了办事效率啊,产业拉动了内需啊等等。  F3 @2 D8 ?, T  a3 F" [

5 ~  B) R% T8 t/ a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都需要考虑到。
9 w( j2 Q  a2 Y: _) E/ ~9 I% P$ F( g3 g8 _0 ~" p, d
2.我们评价一个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要有个尺子作为标准来衡量的,比如尺子是“让自己过得更好”。: G% ?4 I$ ~5 M' s) s' {" _4 T

# J6 n  ^$ ~; {7 N2 w: q7 z8 t$ Y那么有的人会觉得多会一点东西,可以陶冶情操,劳逸结合,生活中充满乐趣,闲暇时间陪陪家人也很开心,那么对他而言,这就是好事。
5 ]6 i& k8 _$ {# u  e  p
$ A/ O4 @" f& L  S. Q3 K还有的人,觉得专注一件事,可以让他在职场中更有竞争力,精益求精的钻研可以让他内心充实,那么对他而言,这也是好事。
9 Y" j: u# f; t6 a4 p* b8 |5 ]; e: i, ~
如果衡量的尺子不同,那不过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罢了。. z  @8 v) z" S2 G4 M

8 n$ ]* g* U0 T( g% h( O' ^( P* H3.即使从职场工作考虑,现代经济社会也更利于既有专业知识,也有广博知识面的人才,两者并不一定是冲突的。2 h2 E/ _/ z: a# E
5 f+ v% i0 k7 H* ]* q. {
专精一项也有风险,意味着一旦某个行业不再吃香,钻研了多年的一技之长就派不上用场,一旦公司倒闭就会造成失业,你又不会其他,整个家庭都可能遭遇危机。$ P8 o; v$ O3 m/ N. X/ V
3 y( y! @; E/ V6 ]/ `2 i% s( M* M2 m
还有就是,你什么都会一点,这个都会一点是什么程度的都会一点?你说精通,又是什么程度的精通?这之间区别是很大的。
) C3 b' p, I& @0 j% l6 c& E5 I3 d4 V1 l% x
每个人的家庭条件不同,社会关系不同,行业不同,自身状况也不同,所处环境也不同,好事还是坏事,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谈。
体会好v好 | 2022-1-16 21: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好事”,“坏事”来形容,举例:开车是好事还是坏事?
/ g0 O9 a& U) y! s( b, f! m- y1 i5 Z7 ^3 A% U
说坏事的能举出1234条理由来,比如污染空气啊,交通事故啊,容易让人缺乏锻炼啊等等。8 w7 f5 [3 w$ g6 K0 t( z3 R
9 }$ k* a5 M- C8 N. _
说好事的也能举出4321条理由来,比如交通便捷啊,提高了办事效率啊,产业拉动了内需啊等等。( }$ G4 J8 `0 ~9 ]1 f. \

4 ?% K% }. A( t% a: D+ ~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都需要考虑到。/ p" S0 c+ Y0 w" H( N

, z4 H) F. z2 i& g, }2.我们评价一个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要有个尺子作为标准来衡量的,比如尺子是“让自己过得更好”。4 j$ |$ c8 v3 J( {  \; ^

+ a4 ?* p/ h& T5 R% E1 @2 s' G( d那么有的人会觉得多会一点东西,可以陶冶情操,劳逸结合,生活中充满乐趣,闲暇时间陪陪家人也很开心,那么对他而言,这就是好事。
( O9 N" w# H; F! G
  m5 F( Q* }8 b1 y5 A$ i2 J还有的人,觉得专注一件事,可以让他在职场中更有竞争力,精益求精的钻研可以让他内心充实,那么对他而言,这也是好事。
. D1 c8 c, u2 G- ~9 C$ ~  E4 h" B# j& \' m
如果衡量的尺子不同,那不过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罢了。
! s7 x9 t' [! s' @9 ?
) e5 B" B6 s. O) F3.即使从职场工作考虑,现代经济社会也更利于既有专业知识,也有广博知识面的人才,两者并不一定是冲突的。
4 v$ C- N9 l8 N* B3 l+ j8 D" d; K! V6 j. v) u' S
专精一项也有风险,意味着一旦某个行业不再吃香,钻研了多年的一技之长就派不上用场,一旦公司倒闭就会造成失业,你又不会其他,整个家庭都可能遭遇危机。
2 V# o9 @, W' |+ B; b6 h& x2 U1 d% t+ y3 y( l
还有就是,你什么都会一点,这个都会一点是什么程度的都会一点?你说精通,又是什么程度的精通?这之间区别是很大的。2 q) W" p' v# T7 e$ L' [# Y

( n. z; W& w" \! m  m每个人的家庭条件不同,社会关系不同,行业不同,自身状况也不同,所处环境也不同,好事还是坏事,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谈。
靖然是你你g | 2022-1-16 23: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这都是一件坏事。
$ |& G1 B( W; h' \" d! l
' \, z  n% k1 ^, G% U) g( [+ E: w因为据我观察,几乎大部分没啥特长的人都会对自己有这个评价。/ m+ S9 ^8 c. V% h7 Z. B
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懂一些,但又都不太精通。这个评价都快成了一事无成的遮羞布式的说法了。) K4 V3 J* [) i- r8 H' R
尤其是以那些一事无成,又喜欢到处凑饭局,在人群里吹牛逼的中年油腻男人为多。他们最爱说,自己什么都懂一点,是个万金油选手。
$ O6 x/ V. [& M6 F: D1 R/ t0 L因为这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在你不去深入学习,有所成就之前,都是属于还停留在感兴趣的层面。8 ^! J% G* [( m
比如一项体育运动,你从感兴趣,到玩两下,再到玩得多了,跟完全不会玩的人,还有刚开始玩的人比,你显然比他们强很多。
# Z, V- |, q( ^" g) v但你也仅仅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而已,你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艰苦的训练,更没有体会过职业选手成长路上的那些让人痛不欲生的魔鬼训练和一次次挫败后的感悟。
' U. ~1 @$ y4 E* E! m/ i$ R2 p所以,从根本上讲,用把这项运动作为吃饭的家伙的标准来看,你根本连门都没入。
& B! i# z1 L$ U) B) i知乎上以前有过一个问题,叫做,“为什么说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职业?”在这个问题的回答区里,许多人都会用各种事例来告诉你,职业和业余的差距有多大。+ O$ Q4 O* I& j/ Y4 i) T' V, {
所以,虽然你在这项运动上“懂一点”的成就让你在完全不会的人面前有了那么一点可以沾沾自喜的资本,但很可惜,这些资本并不能给你带来实质上的收入,对于你在社会上的生存也没有什么帮助。
- w( Z+ w5 @$ c- {; r- y, Z  z<hr/>前一段时间,知乎热榜上还有一个问题,是题主问,为什么自己的朋友花很多时间做的工艺品却卖不出去?
' K3 I* K) K& J0 z3 m你只需要进去细细品读一下高赞回答,你就能找到答案。1 D& y% K% k9 p
因为大部分人做的工艺品,水平都太低了,换句话说就是,你做的水平最多算是个业余水平,跟普通的熟练工匠的水平可能都没法比,更别提跟大师比了。
1 x- _% z9 ?: k" \: G$ i5 p为什么辛苦做的耳环卖不出去?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都懂,但又都不精通。; {; n0 R9 \# r8 E7 |1 W: E+ C% a
你应该为此感到恐惧,因为你还没有让你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本事,如果你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你就更应该提高警惕,要选择一个行业,深耕下去,至少精通一项技术,让你可以靠这个能力去吃饱饭,换句话说,就是成为这个行业的职业选手,而不是懂一点的业余爱好者。8 Y6 I0 w3 d+ k
否则,等你蹉跎岁月,一事无成,到了中年,也会变得和在小饭店酒局上只会吹牛逼的油腻中年人一样,靠着百度知道和头条文章觉得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看透一切世事,每天怼天怼地怼空气,然后继续被悲伤的五千块定律所禁锢。
; I0 Z+ ]( x4 f9 R& |+ S5 y! H, j弗兰克扬:令人悲伤的五千块定律
太焕极瑶天龙檀 | 2022-1-17 09: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让我给被互联网信息爆炸所包围的年轻人们一个最需警醒的建议,那我一定会说:千万不要沉迷于那种【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懂一点】的多元优越感。
# P' V$ |: X' Q$ Y! B- p! e7 h* S+ t' A8 d( B# a! l
1' L8 G1 D7 A! t5 W0 `
6 s7 q9 e' _3 ~
( _6 u8 o; ?7 r' C
我在大一的时候,非常沉迷于享受那种「多元感」。; V# ?. w% J8 g! q

2 T# ?9 Z% S* O! H* o我会一点 PS,会一点绘画,懂一点写作,又懂一点健身……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一点,又什么都懂一点,彼时斜杠青年的概念还很火,我自以为那时我就算斜杠了。$ D/ s% Z% u4 Q  }
& D  _9 ^5 m7 N( X" e  y% h
我发现我的同龄人都完全不懂,和他们对话的时候,我总是在输出的那个,哪怕我只懂一点点,我也完全可以 hold 住全场。于是我开始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就算懂得不深也够用了,计划着还要去学更多领域的技能,尝试更多维度的东西,做一个更斜杠的多元青年,超级个体。4 F1 l; H! _4 Z

# t; i, @; T: g1 N% D+ [醒悟来源于一次我帮人解决问题时不小心遇到了专业人士……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种降维打击。我是被降维的那个。
! N& z; l- @1 \+ f9 i0 a
# r6 \1 K. f% o6 h" p0 L. F% T7 r4 O我还在结结巴巴想怎么说的时候,他已经流畅的说出了原理。/ E* l+ s3 x9 U. g. v5 V
我还在冥思苦想怎么解决的时候,他已经列出了好几种方法的优劣问你要选哪个。( S+ A5 n# M; x- B4 I: O
我还在像原始人一样不灵活操作的时候,他已经搞定放下键盘去一边喝茶了。0 u2 P/ Z) j2 e7 e& Q
& G; ?5 l$ w& i
这就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和我这个所谓「斜杠青年」的差距。被打击后,我终于狠狠的在心里鄙视了一把自己:你这废柴,连单杠都做不好,还想做斜杠?
2 i) d7 Y$ _9 d& r6 M  u0 H+ N3 F8 S5 F% ~
于是此后我开始深耕写作,认真写自己的知乎和公众号。当然其他的我也一直在学,但我再也不会拿我不精通的技能出去吹嘘。
+ a2 y# u* V; |* @) \6 n8 L3 J8 O8 a: r* w. T
随着这段人生经历,我发现了「什么都会一点,但都不精通」的本质真相:; J  N  ^+ F0 O/ f: S: K6 B0 ~

" f: i1 |: B6 j  Y5 ?" Z7 F其实大部分几乎没什么专精与特长的人都会对自己有这个评价。这个评价就是对自己其实一无所长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s+ J6 ^  P" c( Y. d; o" S
7 M" S* z& P8 @
2
/ I2 F& h) N# `8 t7 y. y- h9 J. Z1 c' z& v$ Y! Q, G/ v/ W8 r5 O
% M# i9 q9 K9 b" q+ \0 ^
这在现代也有一个所对应的概念,叫做「达·芬奇诅咒」,是所谓的聪明人最容易犯的一种思维错误。
5 {  b; d- u9 k! R, ?) W+ A1 E4 I3 l1 j& P2 M  `# s
「达芬奇诅咒」一词出自莱奥纳多. 洛斯彭纳托的书《 达·芬奇诅咒 》,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来探讨:他自诩是一个聪明人,为什么却没有达到如达·芬奇一般的成就?+ O$ h) l# j. `) F, H8 L- ^7 F  A
1 E! ^8 O. |" J& z3 Y% f/ G
众所周知达·芬奇是一位画家、建筑师、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上也有许多伟大的成就,还有很多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尤其擅长人体解剖和机械制造。在后世人的眼里,达·芬奇是个普世意义上的「全才」。
. F( h- h) a5 ^. K3 @
$ o( c* z6 M. e作者在书里提到,在达·芬奇那个年代,世界上几乎 99% 的人连字都不识。那个时代的聪明人,只要稍微多花一些时间研究一些东西,就极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内获得一些显著的成就。& M. s" u* h+ n4 r8 J

% M3 o/ t, ~$ s7 S  [0 k! m但放眼今天的社会,由于千百年的知识智慧体系积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如果你还想在如今的某些学科领域内或者工作领域内取得一些成就,往往需要更加专注的投入和更加深入的钻研。
* R& H/ a  s$ m/ ~5 P. d5 `. y, V6 [/ |1 _9 |5 Z$ W' L8 i) Y
具有「达·芬奇人格」的人,感兴趣的领域实在太多了。他们看什么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是会被更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以至于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个领域。
! |; E$ @$ C3 ~  D
& v( G0 v% I( P& |于是在当代,「达·芬奇诅咒」往往形容一些起点很高,对各个领域和学科的涉猎极广,却终其一生都没有取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哪怕是世俗中的一些小成就)的聪明人。' g4 B  a2 V# o) |. s

. p# Q( u: r2 ?; N! t- L; R& I现代的职场上和生活中,比较喜欢管这种人叫「万金油」。$ Q4 L4 Z, O" ?

* _7 [8 I1 F# @. c我三叔是个油腻的中年男人,他职位不高,偏偏又很喜欢到处凑饭局,和人家谈论国家大事金融股票,作为一个四十多岁了还月薪四千的人,他反而最爱说这种特宏观伟大的事儿,几乎什么话题他都能够掺和两句。
* {( i' @, V7 @: j* Y0 D* Y2 v7 ^4 H1 M/ g& b8 D6 @! d
相比起来我爸:政治废&金融废。但他非常喜欢历史,小时候每次和我抢电视都是为了看历史频道的纪录片,没事也在头条上刷刷历史文章,经常把连朝代都背不明白的我侃得头头是道。
! s  c6 |) m( F( K# `. U( x  }) J8 q# e$ N* }  M
而且因为见多了历史长河中的浮沉,我爸的心态和气场都特豁达,还经常用一些古言古语教育我,让我人生在世不称意也要笑面今朝,思维已经被驯化得相当李杜化了。
/ c" H3 Z# `+ p* Q: _  X
" X' P% K7 j+ T$ M0 T那么我三叔呢?还在天天凑饭局扯国家政治大事,但就是没人听了他吹的东西给他涨点工资。9 x* P, m! M/ W' ?- V6 H" N
8 G5 k8 x" i0 @; w
3# T" l( N0 M, e: s1 N# O" Y

3 c3 E5 f) |; D. x7 j% k. T2 Y9 H  _
& {  r7 F7 ]" h$ V1 }. D那么「达芬奇诅咒」到底是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的一生的呢?
! ]; e: ?3 p8 n0 Y- J% ^* `& C* T3 F1 n, I, J
第一:只有兴趣没有作品,就无法兑换现实价值* a2 A9 m) V2 N# M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3 @8 l( `) G, Q$ O# D
咕咚49 | 2022-1-17 19: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
' j0 M8 w$ [+ t, {' y这证明你有很多兴趣,在摸索一个你热爱并擅长的事情。/ w* K3 `$ a' ~# @* ~+ I
只是你还没有深入去研究一些领域,或者说你还只是游戏中的初级玩家,比新手玩家自然是好,但却远远比不上中\高级玩家% r& Y- L% L# ^" P) v1 l' k' s
但是只要你多加修炼,多增加经验值,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高级玩家。
; g- O8 E& a7 I3 F- a$ E
  }! B/ o0 r: j, r9 k  C3 f 什么都会一点,但又都不精通,是好事还是坏事?-1.jpg # s' ^% n: u6 S/ {1 A/ E' U0 y& I. i$ T% a
我们来拆分一下这句话 。: l0 ^" _( P; _2 y- Q; ^; \5 B4 o& W5 W
“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7 w+ q% ]5 o9 z- @, C3 C8 P
首先我们来谈论这句话的前半部分 “什么都会一点”6 n0 _8 s5 m* j8 Q8 M4 r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4 o+ l$ p" G. ~, g0 Z% E0 H你在寻找你的兴趣点和敏感点的过程中
% y; Z' Z# B' U( @/ l9 g- U你在找寻自己擅长的事情。: V9 i$ F9 q# B* d; c4 U
$ ?2 B* D, {/ ^- e
很多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觉得人生一定要有一个你能混饭吃的技能,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达到普通人之上,成为这个“游戏”里的高级玩家。- r6 v$ m/ b& v9 {' o0 y
话是没错# b+ w1 ^5 I/ s( J/ ?4 T5 H
可是难道人生下来就知道自己的专攻是什么吗?6 A4 U$ w/ Z! J4 a  P$ z
我想没有人能知道自己生下来就是吃哪碗饭的。
9 y# I4 X( {& v0 S  w9 Y: L不都是尝试着尝试着慢慢的才知道
& ^, o) }; p+ }“”哦,原来自己擅长的是这块领域啊“然后再仔细攻这块领域,逐渐成为一个高级玩家。
; z8 z! V- F4 ]: @" f9 O+ z
" S6 S7 R* K$ z9 f所以,什么都会一点,这正是你开发经验值的一个过程。- W; e& q0 a# q' y& k
你必须要什么都会一点$ j/ a- {$ m4 {5 L& F: N! }
什么都尝试一遍. t2 y( Q1 O# |' y/ S# u: i" `, S! N( A
才能真的去发现你的擅长点,然后将它做好。
  o* A6 M7 t, C* M之前看到一个演讲,主题叫    如何成为一个“玩”家- w3 N7 U9 J+ D0 f
看完这个演讲我学到了,如果你还在迷茫期,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的“天赋”,那么,你就必须要好好“玩”,也就是你必须要去接触不同的令你感兴趣的事物,也就是必须要“什么都会一点。”
* ]' g& c; n) C+ \! r+ b7 D+ f  S3 Y2 I
那我们再来看命题中的后半句“但什么也不精通”0 l% [% x, P; k& d! {
那很多人会问,“什么去做一点”我做了很多,开发了很多,但是只是兴趣,我不知道我具体擅长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精通”这个技能。/ b# X6 T- @6 L
别急,我们来一个一个解决。, B" C; ?1 p! z2 J' @( c" n" |

2 t) i- }: `+ v2 ]+ \7 }<hr/>, j, Q# I( Q: O
我不知道我具体擅长什么?8 L) y+ R8 z9 T' {! W; \6 m' p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词:天赋
) q& t& F% }3 Z+ D4 ~8 m/ ]% c  R其实我很相信,每个人都有天赋,这是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就自带的,很多时候你要自己去发现它。就好比一个偏科的同学,可能理科思维就是比文科思维高,他的理科天赋就是比较高,不然为什么他能毫不费劲的解出别人冥思苦想都解不出来的化学题呢?
( @4 P3 J! s$ I8 o4 b1 A) m% u那怎么去寻找我的“天赋”呢?
4 I2 ?% f0 [+ X$ S* }
  F$ m/ {& {9 ^. y一、什么都尝试的过程中,去试着创造“心流”。% k" b9 y# i$ z+ ^9 @5 ~
什么是“心流”, k$ f; _/ [+ w; x

  @: y% b2 E2 |4 w# x$ { 什么都会一点,但又都不精通,是好事还是坏事?-2.jpg & I& T, E/ H6 x
5 f$ `& c0 c: i& f6 Q
来源百度百科0 K  w* Q* p; F+ o; f! o' C% M
$ ?9 s' z4 y1 l
就是一种强烈的专注感,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完全沉浸在其中。完全没有因为迷惑,重复,繁杂的任务而引起烦躁无聊。! S; L8 C- Y7 z8 ]/ z* i2 v, E, R# V
想想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感觉?4 K+ F$ ?. t$ O7 }* Y! @# |
很多人会说,我打游戏的时候,看韩剧的时候经历过。9 Z  ~' m( Y- |4 T( {( @

% e3 @6 P: |1 p$ N9 Q 什么都会一点,但又都不精通,是好事还是坏事?-3.jpg : i& D* e9 t0 j1 L" h5 i# D
但是看韩剧,打游戏,能让你保持持续的持续的快乐吗?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乐趣吗?能让你混饭吃成为高级玩家吗?0 P: F. N% p+ T. G1 t# b- Z# }' [
不能
$ V% N' e  Y  o, y6 p/ ^6 P
  e& O# R" Y  x5 x- Z二、怎么去创造“心流”7 ?; _9 j4 l1 }5 s* {
就是你对于什么是特别敏感的?比如有些人对吃很敏感。他能感觉到这个食物里放了什么食材或是调味品
# ^. }, b7 u" d* g有些人无法成为一个精致的吃货是因为他对味觉不太敏感。所以他没有个办法体会到好吃和非常好吃到底有什么差距。" `0 t* D. T; X% P2 M
所以没有办法持续的从这个地方找得刺激感、就没办法成为一个“吃”的高级玩家。
! m; o  ]* l! T
4 j  b6 v: q! g( `( D同样道理,每个人在心智中间也有自己的特点
9 x6 x& f2 K7 T8 _8 z7 e有的人会对动作敏感。有的人会对音乐敏感,有人对色彩敏感,有些人对复杂的概念敏感,甚至对一些特殊动作敏感、' {6 J4 _" W' r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自己敏感区。
1 q1 ~1 O3 b. T& c& a你找到自己敏感区的时候,你只有找到这个区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在这个敏感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持续的获得新鲜感。从而进入心流,所以找到你自己敏感天赋点,是你进入心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门法。
9 f* p, U7 W4 B/ ]2 g1 }5 ]" o1 [* }9 B! S
方法:你回顾一下过去的心流历史,你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是忘记了时间,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或者去做一些测试。现在网上不是有很多测试吗。可以通过外界的力量去更好的帮助你认识自己。2 t' j* o# x& y# }

8 e( |8 K' s& w3 E9 ^) X; Y# S<hr/>如何去“精通”这个技能
& t  g% a9 b9 e5 J/ r) }3 a% d一、寻找规则4 T, V+ R  f6 H. d
去寻找比你厉害的玩家“淘”经验。
  _0 b$ x. i: O% d很多人学不好是是因为他们不知道 学习是要有一个清晰地规则以及清晰的规则数的过程的。; m9 }; `: w/ ?  Q% o$ p
很多人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之后,开心的不得了,就呼啦一下马上冲进去,试一次,两次,发现不行啊,我不会啊,然后随之就丧失了自信,导致学不下去了
0 d$ q8 X. k& _  {% V2 Z如果你是中级玩家,当你想成为一个高级玩家的时候,你先要找到另一个高级玩家,问清楚大概的情况。问清楚要成为高级玩家要具备哪些更优秀的技能和规则。然后再去实践。
  o2 S( m6 C; Z/ O7 ]* q同理,如果你是新手,那就要去问问比你等级高的玩家,
( a( ?( ~+ O1 x但是记住,在你水平之上一点就好啦。80分的玩家教60分的玩家,60分的玩家去教20分的玩家,20分的玩家去教0分的玩家,这样效果是最好的。$ Q8 P' D7 `% H/ U: M' X0 o4 f
去知晓这个技能的规则,才能逐步上前。
( z+ N6 K, E2 P/ T- x去知晓自己到底有哪里不知,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套路。! t3 K0 o" l6 A. S, w+ D7 a8 A/ f

( z( s& C7 }3 O+ }2 h5 J: Z二、保持自然地状态& G6 v9 R/ @8 \. A; P2 R/ e9 B
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是他太受控制了。- X- I& t  i/ `
喜欢画画,就一定要当画家吗?喜欢唱歌,就一定要出专辑吗?
; S2 y$ E. y9 g5 |  f! k6 K3 o% Q难道就不能单纯觉得好玩吗?就像你当初那样,单纯的对这件事情感到兴趣才去做。( t* @0 [6 Y1 |
你的把控力在五成到九成之间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一个特别好玩的人
  Z! W: u  E$ v# M; X" `4 f& B不要什么都想要,不要有太多目标去束缚住你,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 k' W8 I4 P$ l3 _4 X: W
你一旦有十成的把握的时候,这个游戏就不好玩了。+ S8 {  ~' k# F5 M% V! Y
让自己找到半思控状态,就是很自然很放松的状态,去对待新事物那样的感觉,然后再去学习,其实就是从最好的状态
, A, }  I; ?; \; f  w* p+ i- K9 Z: m0 [- o+ {+ x) a$ G$ a9 t$ z
三、坚持和反馈3 ~1 x; h0 d, N$ W$ H

( i1 b1 a; Y# d. E4 I% t往往什么都做的人但什么都不精通,都是一些浅尝辄止的人。
6 b+ B' @: V5 m+ h6 r& e: @尝到甜头,但是再深入一点就又不行了,那这样一种状态怎么能成为一个高级玩家呢?4 J, y: T! o  m9 T5 I9 y
所以坚持去做,及时复盘和反馈。
3 b3 A" T* E; @/ Q如果外界不能给你掌声,那就自己给自己掌声。8 _3 T0 m6 T  R" }

" [" a+ C7 D" \! u) w9 P9 Q所以,“什么都会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这绝对不是一件坏事!6 G  \/ ^  g. l0 I, H. Y' G* {
就是要有多维度的发展,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高级玩家啊!!) q5 K$ @/ e. j9 ]

0 @* _0 o$ x' x- ^3 j9 s1 r& r 什么都会一点,但又都不精通,是好事还是坏事?-4.jpg
秋风扫落叶858 | 2022-1-18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有所精通的,一个普通人,坚持在一个领域深挖是回报率最高的做法。
0 e% A9 ~" S2 d7 E. K: y1、什么是“弱点”?: S% L+ M: i* f! D0 v% o/ B$ i
重要的是这个“领域”怎么理解,别动不动拿马云不会电脑说事,他已经牛逼到不需要在乎这些“弱点”——何况那根本不是他的弱点。
- B* }3 b2 j: d7 w9 W弱点是什么,是一个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2 F) K" `/ Z0 E! Q$ y0 F请问不会电脑能限制马云发展吗?显然不会,他的长处技能在你看不见或者不去看的地方,不会电脑或者电脑不精通,只会限制一个程序员的发展,马云做互联网,不是程序员。
5 G& E! x; e' ~看看他的演讲视频,那顶绝的口才、那高超的情商,当然他能成功,技能不止这些,我不敢说这些东西对他就是决定性的—但肯定都发挥过重大作用。
% T$ C" |% U; r/ B: q; J说来,即便马云不会电脑,他也可以招那些特别擅长电脑的人来为他工作,他有自己特别擅长的优点长处,所以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6 m* k4 c& J* Q( u# R4 [优势互补可以解除弱点对个人发展的限制,所以,终究来讲,最终个人的发展还是落到长处上来。
3 g& k4 f4 i4 }0 d  R8 \& j但如果一个人可悲到连身上最大的长处,看起来像是“弱点”,那就真的太弱了。3 B/ \( A& D5 B0 ~
发展的上限天花板在可预见的范围之内。& z: F1 o6 |% D9 A$ i- m, u) w
2、不要限制自己对“技能”的理解!!!+ E/ O! ]3 q* Q- P: Z
技能是有很多种的,有硬技能,也有软技能。! u9 Z, k/ T0 R( T* T+ F
一个服装店老板躺着晒太阳,他的老婆女儿在忙活,有人就嘲笑老板,你可真是享清福啊,啥事都不用干。老板说他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啥事?, g/ m  D* K" T9 `. @* S) \
那件事叫做承担风险。
! ^& D2 [/ e9 E: c" @# r承担风险,这种事情,不是谁都可以做。) X4 p6 Y& r- C2 h
有人嘲讽那些到处凑饭局的人,说他们爱吹牛逼、油腻,这些人是真的没有一技之长吗?7 q; R3 f9 u/ L4 s% X
你以为谁都能做好凑饭局这种事?
8 v0 _& Z5 ^1 W+ t' |5 v2 m6 V1 z在这个社会里,有的人付出的是情绪劳动,有人付出的脑力劳动,还有最常见的体力劳动,不要只看到最后一样。3 h) \2 w& l9 w. j0 ~& f" D
3、找准自己发展方向上的具体关键性技能!!!' z7 N" R0 M( [7 U
重要的是分析自己的事业发展,它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关键性技能,这个吃饭的技能要是不行,那就是真是不行。
- Y: r# C  o! J) z哪怕是AV男主,都得想办法让自己的屌精进,因为那是人家的专业。# W" ?) K. Q; R& s
退一万步讲,“什么都会一点,但都不精通”,如果真的能上升到“好事”的高度,那我们可以把你理解为精通于“尝试”。$ K8 v  x/ ?& g9 l  E* h) y/ h/ `
精通尝试还是可以成为某些领域的关键技能的,比如,那些搞视频的,他们就需要这样的人,不断的尝试,才能不断更新出作品。5 E8 z% o+ q7 {, H! c" S5 ~
可是,你真的有底气说,你在“尝试”这件事上做到精通了吗?0 U2 W0 F/ Y; {
-% ^9 R+ c: [2 n1 f3 K% \6 ^) R: ^
什么都会一点但不精通,这种人会面临三大困境
! K# r$ [/ s/ x; e2 {" ^2 d' V5 C第一大困境:由于行为之间没有积累性,解决的永远是低水平重复问题
0 J0 T* o/ W  k9 ]4 d. g  G" q# Z游戏,你玩和平精英,学会了基本规则和操作,玩的还行,没有深入下去就换了王者荣耀,不过也没成为深度玩家。' V; h! ^! f4 f; h4 p6 B: k! p
那你永远在做的只是换一个游戏种类了解其基本规则和操作,然后自娱自乐一把,尽管可能玩一段时间后,确实也可以享受到游戏的快乐,但终究逃不了被大神完虐的命运。) v" U3 f3 O" l5 V( r- n+ _
当然自娱自乐没什么,只是如果你在什么事情上都只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那就只能祈祷自己有机会一直自娱自乐下去吧。
- X" ~) a1 K, e6 X5 S二吊子水平无法形成生产力,无法兑换现实的价值。
0 O6 H' U* x; z. O0 a为什么有的学霸,比如,能把英语学得好的技能迁移到学习其他学科,又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啃下某本艰难经典著作,之后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通百通,大幅度提高了理解和思考能力?  ^) t1 `4 w- Z! u# ~. M
其实就是世间之事,跟游戏差不多,你做这件事跟那件事,尽管表面上是不同的两件事,但是它们的解决逻辑是一致的。
3 ~5 ^% y' R1 c7 {你能玩好这个游戏,也能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可迁移能力# @* h3 Q1 x' g
所以,此处就是别处。  Y! ?* T- h" h% a& I7 r$ G4 R
什么都会但不精通,那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意义不大,而且结合人生发展来看,这种模式贬值速度极快。  H& j/ J( I$ S3 H! {
年轻的时候,尽管你不精通,但能勉强维持竞争,不过随着年龄增长,你的身体机能下降,压力就大很多。
% p& ~- z4 O4 u4 a能想象一个三四十岁大叔还得跟初入职场的毕业生竞争同一岗位吗?$ e/ j+ p& L# ~9 t
前者年龄不仅大,还有家庭的负荷…所以有句话说:30岁之前不学习,30岁之后力不从心。& U% _' r5 n6 [0 ^4 \* z2 ?2 O* Z
这个社会处处有马太效应,相比收益,那些深入者借由开始一点一点的相对优势,获得了多一点再多一点的收益。
7 A2 C% u/ ~7 @* c9 j  a- N最后到达顶端的时候,他们吸走了大部分的好处,甚至可以掌握行业话语权,改变规则,制定规则。
% A5 o8 L3 o. I! j" X) A规则的本质是利益的流动,新规则会考虑你?$ x' Y. ^0 v1 y) i& O2 s, s3 r
第二大困境:不敢于自我挑战者,就越不敢自我挑战
: T# w, d5 H' h+ A7 s很多人满足于低水平重复,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低水平重复的现状,这种人往往缺乏自我反思能力,另一个可能原因是,这些人很少有过那种深入一件事的体验。
, E; ?5 Y0 X+ E: S3 I" k  D5 V更重要的是,没有那种因为深入研究一件事而获得持续收益的经验。* D% b! Z' n- ~  S- I6 d0 X% H
上学的时候,成绩好不好坏不坏,不会差不拉几到经常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也不会好到经常被家长老师表扬的程度。
" Z( b6 M- p3 |7 M- J* v要获得后者很难,他们也许努力过,但几次用尽全力的尝试没带来期望的结果,他们就失望了,尽管不甘心,但还是会渐渐接受自己就是不行的看法。! ?$ b) Q4 u* j% ~0 f9 H" y
他们产生这种看法,这种看法也塑造了他们。
& S4 l3 w4 G- Z3 y相反,那些因为努力而获得成果的人,就更愿意接受努力的设定,走的是不一样的模式,那些享受过深入某个领域而带来的某种“深入红利”的人,走的也是不一样的模式。
" K5 Z4 ~8 C$ [* g/ l' n由此发展而来,前者更容易一直怂,一开始只是因为心态上不愿意深入,后来逐渐变成了深入能力的缺乏。
' ]5 ?# K  T9 N' L而深入者,不断接受挑战的经历会让他们习惯于接受挑战、接受自我突破。- y+ \  [# ]5 I9 _) u9 c
所以,人与人的差距由此越拉越开。% S1 X! ?7 |% M+ Y4 d0 s
第三大困境:觉醒越晚,调换赛道的成本越大
1 s$ Y( Q) }0 T6 W" n3 ~4 T年轻的时候体会不到年龄带来的恐慌感,但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啊,想一想2008年的奥运会、四川地震,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好像那才是两年前的事,可那已经是12年前的事情了。
' P- {, R) L: F  j3 V6 y以前我看书,发现有人写“十年前,我和他干嘛干嘛”,作者描述的细节会让我产生质疑,他什么脑子,十年了,怎么可能还记得清那些细节。4 m, I" K5 J  g, ]8 K
这几年有一些“岁月感”之后,才觉得,十年算什么呀。( |" v9 P) N8 A$ t. M
20岁到30,30到40,貌似时间一大把,但都是转眼的事…
+ r0 u' v& l+ F8 v等到了某一时刻,你感觉自己因为一无所长而导致发展受限,我很想告诉你,那时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刻,因为那之后的一段挺长时间,你的现状会更糟糕,这就是墨菲定律。
& Y$ j! w4 A" O* \2 h( K比如原先你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可以维持你的生活,过得也滋润,但某天之后来源中断,你需要赚钱了,你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一门技能啊,其实那一刻才是最糟糕状况的开始。( L5 Y7 S* `! M" i8 w, M
或许你得一边借钱生活一边练习技能,因为技能并不能马上就可以变现啊!- y1 R7 i7 u+ |2 {3 B7 Z5 u* r
你左顾右盼,陷入了一种着急应付生活的境况之中。, a. z+ F6 p6 ]( s
这个世界最残酷的地方在于,那些笨鸟根本做不到先飞,而真正会先飞的永远是那些聪明的鸟——即便在考虑“笨鸟先飞”这句名言的前提下。
. [9 K4 e' O+ q-
/ p* }4 N. i( N5 g怎么改变现状?/ G, R4 C! W/ G! W/ m. k
以下是来自环境、心理、资源投入三个考虑层面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 U6 e6 w% V: _" F1、环境层面的考虑:及早主动改变,而不是等到环境驱动你去改变# i1 E7 W/ Y! X/ U# C
一个女生快30岁,之前因为朋友带,一直不怎么愁赚钱的事,不过这两年她的那些朋友东奔西走,没能再带上她。
: h6 l' _( j. ~8 v+ I3 W现在她还负债,需要一份工作,但一无所长。
3 _- q; o" q8 r7 v8 m! N她跟我说,好羡慕你,以你现在的水平,轻轻松松就可以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而我现在的期望工作不过找到一份月薪6000的。
' h* u. `- u4 [. {/ ^- R" x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我说,没事的,慢慢积累啊。! |9 K  R' b, j* _. z
她说,你都积累快10年了,我积累下去要等到40了。6 O1 b: }2 ?0 @# ?% O; Y7 N
可能各位没机会处在当时的对话语境中,不能体会到女生说出这句话的无奈感。
- `- K  ~' R; o5 j8 f9 F当时她说完,我们两都笑了。0 S' j. j* r  @7 C) B7 x
笑完,我却有点伤感。, m, l% L3 Z. O  v; D
多少的人,就是这样,因为过去的荒废,而变成一句无奈的感叹,“我积累下去要等到40了”。
  t/ X! g- Y8 t, d5 B改变这件事,重要的是心态。
& x) R* w' a8 f0 S7 A# `心态是第一步的觉醒。
/ c, b8 b# l; \1 X( N; w: a$ p25岁能想一想30岁,早一点问问自己,是否有一项可以赖以生存的技能,就可以早一点投入准备。9 I0 b  ?. P  R3 ]$ o
中年危机之类的,于你于我,并不是太遥远的事情。
" I' c5 O' K; {( t7 W没有一技之长,就尽早的投入去磨练,而不是等到境况变差之时才行动,那时的被动会让你无比难受。
; L5 A# E6 I9 q0 A3 B4 A成熟的人,他们的内心会对自己有要求,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要求和标准行动,而不是等待被环境推动。
0 C  l' a5 w5 S6 \, D所以,第一点就是,要成为一个内心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 j9 }5 t& }& m- F) `7 i% `- {5 @
4 s* I2 x2 z7 B9 `, x4 r9 G2、心理层面的考虑:你需要克制一贯弊病,真的培养起延迟满足能力9 K/ O' ]9 s& D5 N
我遇到过一个什么都会一点的人,学啥好像都挺快的,而且他也喜欢尝试新东西,口语表达顺溜,一些游戏玩起来也还不错,给人一种“挺聪明”的样子。# Z4 ~* q4 E$ f3 f; u
有时候我看他,总觉得他的那些聪明,没能集中投入到某一件事的深入发展之中,我感到挺惋惜的。
3 }+ v4 V/ f$ _% o5 |) ~但是时间一长,我就发现,他那种聪明,除了能给他贴上聪明的标签,其实并没有什么生产力。
8 U' T2 Z3 e0 t! A* c; p- b3 u“纸老虎”,这个词说得听得会让人感觉刺耳,但这却是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的词汇。4 y. V# S, [  d. k6 Q
看起来聪明,但是学什么都没能沉下心,乃至于最后什么都不能精通----这种人往往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
& A2 f+ r, |# t7 c学一样东西,一开始的反馈确实是最多的,但是再往后,反馈不那么明显了,而且人对刺激的阈值也高了。' z; {$ g# A; D" M+ e& o* j( k
于是不能维持热情的人就率先退下来,他们会换下一件事,寻找新的新鲜感。
( o9 K4 i& g- i' Q- F* s9 {他们不习惯,甚至也不能忍受,一件事放慢带来的反馈。
/ V3 A# U9 k* \所以做的事都是短视主义,想到的都是眼前,看不到长远。
, e# i( K0 C0 d, J& ^# @3 X我们都知道“长期主义”好,“短期主义”不好,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会不自觉认为自己属于长期主义者,就好像那个调查司机驾驶水平的实验一般,超过9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超过平均水平。) {+ M! X1 X0 z5 D6 f! m  y9 F9 |% T
所以,这就是有趣的地方----即便你认为自己是长期主义者,你也有多到能超出你想象的短期行为表现。+ m( I* E2 N) Z  V9 Y: S/ O
所以,在正确认识自己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s5 v, J* q+ ?2 r" U' H3 w3 {
就具体个体而言,如果一个人的历史,二十几年来遵循的都是短期主义,这已然让其形成了强大的习惯依赖以及思维惯性,难道只是看几篇文章就可以改变的?" C+ c5 p3 p  e# `2 p. n  ?" s3 c
所以,改变的前提是,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而“打持久战”这种概念,本身底层逻辑就是“长期主义”的。: e8 G0 Q8 I, x
从改变的第一刻开始,你就已经需要挑战不适感了。- Q5 Q! @$ U1 f- v8 {/ [; J9 I
0 Y7 X4 d' L; \# _0 r$ u" [
3、资源投入层面的考虑:唯一能做的,就是集中有限的金钱、时间、精力,乃至于勇气,投注到关键技能的练习中去  H! a% a3 n9 A; ^8 q, L1 Y
集中资源做事情,唯有如此,才能是对自身以往一贯惰性的最有力冲击。5 O' D' F) Y6 c  ?& }* A
不要不舍得,需要花钱学习的技能大胆投资,如果有条件,一定要找人带,哪怕是学习电脑操作,有个人手把手教你,那也是成长最快的方法。
8 [) C: v: Z7 L) H懒的人,不要太高估自己,你以往的一惯尝试如果都是失败的话,那么再一次的尝试,你也不大可能有着大不一样的结果。5 n% n0 V+ g0 A4 W2 z  k7 l
曾经的败绩,已经多少显现了你自我改变的能力有几何,尽量找人逼着你走,比如进入培训班,比如找健身教练,你不去,教练会叫你。: k% z( w1 v# y; h8 e) h3 R, }
在时间的分配上,要考虑到“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对于每个人来说,每天能够承受的刻意练习时间是有限额的。) W1 p5 x: V  X  [% f! x& J6 j9 V. M
别说你可以一天搞十个小时,那是不可能的,专门进行刻意练习的小提琴手、专业运动员,他们能够承受的极限也不过三四个小时。
3 F' e+ r) E; m4 Z. W. M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一天可以刻意练习七八个小时,那八成并不算刻意练习,可能只是在重复出力而已。+ a0 O3 t- z! p2 |. M7 r" ?; B
对于刻意练习时间限度这件事,我们最需要认识到的是,每天的额度就是那么几个小时。2 [  S. v2 ~0 b( f7 ~0 a& T
如果你不去用,那它也就没了,你失去了一次精进的额度。( W+ c" x+ v9 R: g
“不要浪费每天的精进额度。”,这是我最想说的话。/ R6 _& T* c( F2 x/ ^% u
每天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先把两三个小时的刻意练习任务保证再说。
5 [- `! b5 b+ H# c6 m如果你有6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尽量让自己花3个小时投入到刻意练习中去。. {! N( k( G: r0 m- c
最后的话,“希望你变成那个让别人追的人”
9 W$ [- n& Z* w6 `2 M/ m3 D4 @如果有人说自己什么都会但都不精通,某种层面上,好像还能显示那人的聪明劲儿,但现实是,这种状态一点都不浪漫,尤其是遇到现实的那一天。
2 H, G  j" B' z) E- ]6 d现实中,当你因为一无所长而面临发展困境,那时候,你发现,自己错过的已经不会是一天,甚至不会是几个月,而是几年!
9 y8 p4 _. N" y( }) ~1 y  S3 }一个人想要把人与人的差距拉到比别人足够明显的远,需要几年的时间。* [% i! ?- r3 {+ _
一个人能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足够明显,对比之后,发现自己有足够的差,也需要那么几年时间。3 t. w# r: A. Z
牛逼或者垃圾,都需要几年时间作为跨度。
8 B3 t; i, {: A9 I$ F所以,你蹉跎的,不是几天,往往以“年”为单位。; y' S: r6 s; d7 p/ N- B8 H
几年,可以让我们变成足够好的人,几年,也可以让我们看起来比别人有足够的差,当我们能够看到彼此明显差距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分隔两个世界,你追不上我,我也不想让你追得上。
9 n5 E0 b, W* w; b/ K! N* a& k愿今天的文章,能够带给你思考,让你意识到当下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沉下心去改变的地方。* i4 q, e, _- k
愿今天的文章,能够带给你勇气,让你变成那个几年之后,被别人追的人。
未来的她2017 | 2022-1-18 09: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看你年龄有多大了,如果你还年轻,大学刚毕业或者还没毕业,我觉得这不是坏事。
2 ^$ g6 f9 s0 r: C. \如果你已年过35岁甚至40岁,还在问这个问题,那就是坏事了,因为你已经错了精进一门功课的最佳时机,人的精力大不如以前,家庭问题也会占用大量时间,以后再学习会越来越难。
& Q# T3 Z5 H( ?7 Q( c& z; C
- \- F/ w+ k' `0 T  b2 f, p年轻的时候,什么都学一点,说明你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只是还没找到方向,这很正常。比如你会画画,周围的人都夸赞画的好。实际呢,可能也就一般般,世界上那么多搞艺术的,你又能知道几个?真往这条路上奔,也许一辈子出不了什么成绩。
/ v& ^9 n9 J0 a3 y' R* ~# f4 g! O0 C7 d- |' B* J) @- \- [3 R3 [
人在不成熟的时候找到的方向不一定就是对的。
' w: X" Z( s$ J; p但工作以后就要马上开始给自己定位了,继续碌碌无为就是在浪费时间。同事都有在进步,你不动就是在退步。
& o* |3 T  u0 t/ N1 n/ T8 }不信可以上百科查查那些成功人的履历,尤其是从政的,每一年到什么位置都有痕迹,晚一年都不行,晚了位置就让别人占了,也就上不了百科了。
我爱王祖贤2017 | 2022-1-18 18: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听那些在制造焦虑的,其实你什么都会一点,就已经很厉害了。
2 F: A0 V% N7 V- h8 @  x2 k/ ?9 C( X" J9 {& Q! Y5 \7 F1 T4 v, |8 q
这起码能说明你是一个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索欲的一个人,爱好广泛而且还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1 o! V; |/ S5 ~2 q. v所以不要被什么精细分工,职场万金油这些词给吓到了,因为什么都会和精通是好是坏这本来就不能一概而论的。8 F( R/ }8 \9 \+ `0 [$ X- r& @
在这里我也想反问一句,如果只精通某一件事,这是不是意味着某一个行业如果衰退了,那多年钻研的一技之长无处可使,你又不会其他的技能,那又应该怎么办?
0 ~/ R5 h  k( d2 E强调一下,这里我以为的精通=专精,什么都会=杂全
9 p5 K( j* r  y, {9 W我一直以为哪怕是在职场的角度,专业知识和博学多才应该不冲突才对。
( x+ f# J6 N& Q8 @; [- _& u! o那些说什么都会一点没用的,往往是因为自己会的还不够多。
* t5 X4 w+ B* l& y要知道都会一点,跟到底会多少?说精通,而又精通到了什么程度?里面是有很大差别的。, g; X( f* G1 |. n2 A# V
其实可以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辩证的看待这件事,你发现这两者之间谈不上优劣和好坏。
/ _1 u  L0 i3 Y如果是在工作中:
; `# f6 I4 g9 W% T3 i1 X& ]* }! Y6 V: Z5 W! `
往往在交易成本较高、协作结构复杂、工作内容标准化程度低,杂全越是具有优势,因为它更能适应各种突发状况,随机应变的能力强,能够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特征在很多优秀的管理人才里比较突出。0 g8 q' l9 K; {: I# W' r
还有在很多个体户和独自创业的人的身上,他们的工作环境就必须得什么都会一点,无论是人情世故,还是公司或店铺里的各种琐碎杂事,特别是在创业初期,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也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
  C' l( m  V/ e相反,交易成本低,协作结构越简单,而且工作内容标准化程度高的情况下,专精更加具有优势,这点在科技医疗等高精尖或者专业性的领域尤其明显。
( \* ~3 a# ]: j& S$ J/ Q0 E所以说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上,这两者都不是什么坏事,只能说是有利有弊,具体还是要看你选择去吃哪一碗饭。
  _. K8 @# y$ u! T" z: e& L你更应该去思考的是,
. n4 _/ L2 z) h3 S) X你会的够不够多能不能独当一面,又或者是在某个领域已经专业到了不可替代的地步,这个才是重点。
- v( A* P1 t6 }' t如果是在生活中:: l# x* V; }  H

- W7 @: N6 K, Y- |; F& u' f人生目标越复杂,相对于目标来说现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杂全具有优势;+ K9 B* q0 R/ Y5 M0 N/ [% v4 A
人生目标越简单,相对于目标来说现有资源充裕的情况下,专精具有优势。
2 `2 f+ }+ q7 t这两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每一个人的现实情况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位置和状态,所追求的东西有所不同,那当然选择是不一样的。0 l* G# |0 j  ?$ v$ v. D+ X
就像我自己,是那种属于什么都会一点的人,因为我所认为的人生就应该去体验和感受各种不同的事物,去了解更多有趣的事情,这样才有意思。
9 s/ V3 d; ^. e9 Z所以我也经常去旅行,在陌生的地方去认识一些朋友,分享各自故事,为此我学会了摄影,也开始学习去写作和运营自己的自媒体平台,慢慢的会的东西多,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足够的快乐和很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也没什么不好,我可以通过这些来养活自己。7 e% u4 D4 |5 G2 F+ X7 T; A
当然对于那些专精于某些领域的大佬们,我也是非常的佩服,甚至说是羡慕,因为我知道自己做不到他们那样那么有耐心的去做一件事情。% r$ T' g- q5 I- _( E+ y! @
就比如说医生吧,读一个本硕已经是最基本的要求了,更不用说一些好的三甲医院是只招博士生的。6 [7 x+ w0 {* ?* ^8 @+ G
可以想象他们是得付出多少的努力,夜以继日的埋头于那又大又厚的医书之中,职业的专业性要求他们必须这样。
/ C, |) t* I4 }# _7 Y所以说到底,专精和杂全的选择,没有优劣,本质上不过是工作岗位的选择,或者人生目标的选择。% S7 j5 d& p2 k3 H
但你要知道的是,什么都会也总要比什么都不会好的多的多,在此基础上再去找自己更喜欢和擅长的领域,这才是最优解。
: n/ e+ G9 h5 V8 P( l: w以上 @李谨澄
123461998 | 2022-1-19 00: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非常好,在回答之前我们先排除一类人:就是已经拥有一个精通的技能,并且在此之外还了解一些其它技能的人。比如一位博士或者程序员在自身领域中做得很专精了,同时还了解一些摄影、理财、修图、做饭之类的技能。这种类型的人不叫“什么都懂一点”,而应该叫做爱好广泛。
" j0 i3 O$ z( {+ V1 f今天我们的话题是那些了解很多技能,但是任何一个技能都没有做过深度研究的人。事实上在职场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类员工: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表现并不出色,但除本职工作外的事情都会一点。这类员工职场中有一个称号:“万金油”。我在上学期间曾在一家小公司实习,就见过这样一个员工(姑且叫做A君吧):A君本身是程序员,技术能力非常一般(只是初级程序员),但会照相,会修打印机还会维护网络。所以公司团建老板总会找他给大家照相,日常打印机没墨大家也会让他去换墨盒,网络不通了大家也喜欢先找他看。这类员工各个公司都有,但一般在小型公司居多,而且颇受老板和同事喜欢。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如果你想拥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千万不能做这种“万金油”员工。9 n, |' [3 a4 r9 T( c6 E, n
1.职业发展是社会化精细分工的产物,其趋势是越来越专精" z& d" Q5 x* W: i, y% u
, t; g- j3 \3 O7 t2 i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社会持续化精细分工的过程。在农耕时代,一户人家要自给自足,就需要种粮、养殖、纺织、裁剪等等,那个时候“万金油”型的人确实非常受欢迎。但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是效率低下。正因为如此,进入到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后,我们发现职业越来越细化。我们很难想象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还需要自给自足种粮养鸡来生活了。9 @! {% I1 [% [2 G/ A" p: E5 K
这种趋势是持续的,并且体现在方方面面,即便是新兴职业也不例外。比如,【IT工程师】这个职业是信息化之后才出现的全新职业,但在10年前国内还有【全栈工程师】(前端后端测试都可以做),但目前除了一些小微企业外,一般公司往往都是细分为【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来招募。如果这个时候,一个程序员前端、后端、测试都懂但无一精通,那么不好意思,他是无法通过面试的。" R: T: V1 G: {! D/ m+ q* `
在社会精细化分工里,每个人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某一领域上进行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所有时间全部投入尚且担心不够,如果还发散到多点如何能够做到精通?事实上在面试官眼里,那种工作多年且多份工作经历都毫无相关性的人,一般是很难能放到一个好岗位或者重要岗位上。2 a( L! ^+ U. G6 o+ o! r  X
2.在精细化分工的趋势下,“万金油”型的员工天花板很低
) H9 I* k$ P" [, z& x, g0 W, s) N7 P1 U
对于一家小公司老板而言,这类“万金油”的员工可能是受到欢迎的,因为他可以低成本的解决很多“杂事”。比如团建照相、以及日常网络和设备的工作都不用大家操心。然而这些事情对于A君这个程序员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换句话说,当A君换工作和跳槽时又有多少公司会为A君的“十八般武艺”来买单呢?或许A君在这家小公司里颇受欢迎,但看着他日常工作中时不时就抽出时间来处理这些“杂事”而无法专注于自己的专业,我只能遗憾说他的职业生涯发展堪忧。0 M3 L" R9 X5 i% k7 ^
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一个人的薪资是与其专业能力的深浅紧密相关的。对于A君来说,老板也许会考虑到他日常繁杂的工作而多给一点薪水,但整体来说,他的薪资就是处于初级程序员这个水平上。在当前的社会中,一直以来奉行的“木桶理论”正在逐渐被“长板理论”所替代,因为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整体能力的大小是由团队内各个成员的长板长度来决定的,这也是精细化分工的必然。
) N* o5 S( G4 U/ S9 u+ ~因此,对于“各项平平,毫无长处”的“万金油”而言,这个时代无疑是残酷的,他们职业的发展很容易触及天花板。( x2 w* K& [6 p* t, d: F
3.“万金油”型的员工很容易被职场所淘汰
% L  w( R- e9 `- s" [# F: q( K$ C8 _- h) O) p9 n
还是以A君为例,在他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没有专注于自己专业的发展,那么当他步入三十岁之后,职场危机便会随影而至。很多同学可能会质疑,就算A君能力没有发展,无非职级工资涨不上去而已,为什么会有危机呢?
# A" t. E) c% e* m: _其实原因很简单,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一个程序员而言,如果能力水平一直不发展,到了一定年龄后就会因为知识更迭、精力和体力衰退等原因被公司所淘汰。其它行业也许没有IT业这么残酷,但也并非不会发生。其实我们国家在上世纪90年末曾经有过一次“四零五零”退休潮,本质上也是全社会对人员的一次淘汰清洗。如果大家尝试去了解一下这个过程中清退的人员,大家会很容易发现其中不乏这种“万金油”型的员工。
# G; Q! x3 j0 W0 j' ?% Z1 J1 C事实上,“万金油”员工都有一些很明显的特点。首先,他们兴趣广泛,涉猎繁杂,对于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什么事情都喜欢鼓捣一下。这样的性格让他们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从而导致精力很难在一件事或者一个领域上聚焦。其次,他们往往没有区分专业和兴趣的边界。事实上我也认识一些涉猎广泛但却在某个方面很专精的精英人才。对比两者,我发现精英人才往往很清楚哪方面是自己的专业——决定自己职业发展的,哪方面是自己的兴趣——丰富自己日常生活的。这种意识决定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分配。, m9 _9 _! a  U4 K
最后,“万金油”员工往往都缺乏钻研的精神,往往只求其然,不求其所以然。在了解皮毛之后便心满意足,对于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去钻研的工作缺少毅力。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员工,并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呢?3 _$ B' k) c1 X: R
一、识别专业和兴趣,注意时间分配
1 n1 E+ Y& b$ [# L) Z3 y1 l6 E+ e9 E  d/ r
就我个人而言,我首先建议大家工作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行业,这样大家在钻研的时候就不会有抵触感。然而除了个别人(把工作当成自己唯一兴趣的工作狂魔),大部分人都需要一些与工作无关的兴趣来调节生活。这个时候我强烈提醒大家注意时间和精力的分配,就我个人而言觉得70%时间给工作,30%时间给兴趣是比较好的分配比例。最后,还教给大家一个tips,就是把兴趣作为自己专业提升后的奖励。比如我研究完一个算法或者写完一篇文章之后,会奖励一些时间让自己做一些兴趣相关的事情。这样既劳逸结合,又让自己工作起来很有动力。- a% Q8 [2 ~: i* b$ J. R; |
二、找到自己的特长点,实现弯道超车
, l* T7 K# A  |% T
+ \3 m7 ]: w& _8 S0 a7 |) g在职场上,同一个岗位的要求往往是相同的。比如同为市场销售,需要市场调研、产品研究、市场开拓等能力。对于一个职场新人而言,要想在这些方面超越自己的前辈会要比较长的时间。0 [  N5 x7 g4 \) I+ |5 _: k' s2 H9 _
这个时候,我的建议是在努力的同时识别团队的短板并尝试变成自己的长板,而这种机会往往都出现在行业内比较新的趋势上。比如我们发现数据分析作为一个新兴工具对于销售帮助很大,而团队内老员工还都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者说掌握的不够好,那么我们就可以尝试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能力,争取成为销售团队中最懂数据分析的人。自然你就会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升职加薪也就顺理成章了。
) B7 A* ~6 V) y% \6 H三、 识别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做到不偏科
2 t1 t* W6 J6 W- P& M
$ \2 N/ _  y) }! `1 B3 f我上文中提到了需要提升专业深度,那么就拿【程序员】这个职业而言,到底什么算是专业深度呢?大家可能很容易举出:程序语言、数据结构、算法、架构能力等等。这都没有错。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做好一名【程序员】除了专业能力要有深度外,还需要有一些通用能力,比如: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文档写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对业务的理解能力等等。换而言之只要是有助于我们做好【程序员】这个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都属于我们需要提升的范围。
% R+ W; p/ i$ i1 n/ L! e1 O0 p$ i; h所以,大家看到这里千万不要偏科。一般而言专业能力往往在一个人职业生涯的3年内起到关键作用,而通用能力则决定了一个人3年之后职业发展的路线。所以大家在专注于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不要遗漏通用能力,千万不要走极端。: m1 J) k- M  n% H( r
对于每个职场人士而言,客观、科学、积极、主动的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是拥有一个顺利职业生涯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力点,拥有一个精彩的职业人生。
# ]7 s5 l" b5 ^% l
1 {) f$ @: a2 D- q点赞是对少数原创者持续写干货的动力:)( E9 _: Z8 A5 y3 s& o
欢迎大家关注我微信公众号:空白女侠 与你分享职场与数据的故事。曾经是名互联网数据专家目前在伦敦从事数据及顾问工作,想通过写一些自己的心得给大家呈现不一样的职场感受。
借个号注册个l | 2022-1-19 1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提升自己!
  F  r9 j3 X# c3 [0 c" l) D3 [  t* r7 [  L
现状就是这样:什么都会一点,但又都不精通,也没有特别擅长的一方面。5 I! {/ D8 @' r! H
如果你了解木桶效应的话,
4 N9 B/ G& t! M9 E6 c* d; {这就好比一个矮矮的木桶(下图仅示意,自己瞎画的),; H  l. Y2 O4 w# W9 x0 }1 M

- p& h) @/ D5 E. A! K( ^+ A( s. v; ]" D
: g1 Z' Y$ V+ {% M7 l' q5 X, R
图1
6 T7 B4 w/ y+ C, W; Z) y) ]/ E
: F, @) B, {9 s. Y4 _可以装一点水,但是不会很多。( C0 B: ]+ S. Q6 J/ E0 x- d# P3 C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现实有可能是下图这样。* h$ d) n  p0 q; r

! [* }6 E- o; \; Y7 b' J% q1 T# S( Z# w% B* t

( N5 ~/ h) q* v+ F% J7 I3 r4 y3 G! b7 W图2
2 c! C5 c9 d9 i9 m1 F2 O/ y8 Y* c4 }* q' O. N' F% C: Y9 }
就是本身你会的东西尽管都不精通,
/ ]2 T6 h" Z+ N/ a. v& U+ x也会有高有低。9 ~  R" a1 x7 _5 c/ o! u& h0 U- q8 e3 T
然后你里面能装的水就更少了!
2 k' G2 Z. i) Q3 W3 `2 t7 R
! A( R  h! O. A4 M. S- N
4 a, g* p4 v/ i8 n3 X' s
; h( C1 n3 J& L. C6 V) w! p图3
8 r5 I5 @  O% Q# N9 P% a- ~1 r& n2 X  S' q# [6 R# V
如果像上图这样缺了一块你就更惨了,/ z; n) u) k% v/ w# B+ Z
没得水喝。0 v0 H; x1 Q" J6 T! w

$ c" |; y' Z0 u3 O- h* m+ {+ [假设你的情况和大部分人一样,都和图2差不多。
( d. j) t3 O$ A+ P( x8 A那么说明你基本的生活能力是有的。
* E; ]4 T0 z1 e# H1 w同时兴趣广泛,涉猎很多。' S  R  g! C3 C2 k& f4 M
但是你要考虑,这点水够不够你喝,够你喝多久?
4 p6 b; F" n* }: x7 x
3 q, f% p& B+ t  K如果你还是学生的话,这都不是问题,' Y$ b- O! q4 D/ X" o+ f3 L) ^
因为你还年轻,即便你自己水不够喝,你家人也会帮忙。
& B, @3 |  Q7 F6 R4 t4 o- Q
" C( f- h# w9 F: k如果你已经独立,需要自己赚钱花,
/ l  U4 {. Q7 Q  v( k4 f, P- T) _但你目前可能就每个月一点点工资,+ d/ i" {2 g' w0 h
因为没有精通的一门,
" F! Y5 Y; I/ V, f# Z8 o6 {; b, w只能拿到基本工资。( q1 ~, s. [! q' {
那么你就要想办法多积攒一点水。
5 M+ [  w4 h5 Y* m6 Q1 [; f+ X因为谁都无法预料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
1 F3 |; H! G9 C% l0 q- A- t% e$ J  v: H3 C0 r, A% U8 ]4 T+ J
那如何提升呢?
4 y/ W% q5 U3 Y8 Q% I! E# }0 m9 G* H* e" D/ L: ~0 l
从上面图2那个木桶就可以看出来,
- w6 b4 U# n) l2 k& _: O- x你要多装水有几个办法。0 d+ s' b" g+ X6 F2 p+ y
1.补短板   2.加长板  \0 h/ C9 y4 M( H( `# V' g9 l

* Z% J& ^# C- x# P5 g2 X/ p
  [" q  |  _9 B* c( n
7 L( ^0 O8 ?& V6 g图4 补短板! C3 r0 t* z6 \# K7 ^# ?/ u; E. u; e

: q# Z; p; f6 l! F- f8 z4 \. Q, s' u5 _
) e4 {, i9 t$ \! J5 A
图5 加长板, s6 ]  g/ F# Q' I( A

4 x' Q: v# h9 E# _9 J, M这是两种方式,取决于你目前的状态。% B9 ~; @$ y- v( [
如果你目前的某个短板已经严重影响你加薪升职,( S1 ^9 r* W* `1 I$ O4 [. T' ]
那么建议你先把短板补齐。4 Q* S) h$ N8 @! z+ b! z
举个栗子——0 J8 x- Q: Y6 M: B# _
假设你在外企工作,基本业务能力都没问题,但是语言沟通不顺畅,严重阻碍了工作进展。那么你最最重要的就是先把语言关给过了。再去考虑专研别的事情。

" r4 @" d* ~9 C如果你现在没有特别影响你的短板,那就想办法加长长板!- q( e9 q0 V1 f9 q% C8 ]/ V
: [1 f; ]0 M. ?  K
你可以选择其中几块感兴趣的同时加长,+ f. y) @9 s7 M0 @; }
也可以只选择一块加长,
$ X3 v" @% F- C如果要有效率一点的话,
; T/ g8 m( k/ ~  \! L+ [) i建议挑选一块最长的长板,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加长!: D) n( y1 P: Y6 ]5 W% ^
' o' Y. c- i6 d4 G

8 }7 e( R" f5 ]2 E3 p, w
9 i1 S. p  X$ T7 p4 }) t& j. k图6
7 r1 D9 ?9 C; b6 ]% d2 W! ~1 n- \& C) _  U- f! s% K
你不用担心一块长板也不会增加水容量,# c7 Z* x' V# `0 p( L/ ?, T( G
因为现在是合作的时代," G6 [( `  J/ M
你可以把你这块长板和别人的长板围在一起,
" [$ C$ P2 ^5 A5 ]9 @: ^构成新的木桶。
/ v- t1 X0 @, k1 {" N% x' w/ n( r: J" `" e6 t! m5 _
/ B9 g* O$ f& B
: k9 b2 b: ?0 g$ w$ K
图68 x& e) ?$ }; r) m0 ~: g) W+ C

6 l! O+ m5 k/ R! w* J/ m# s这样,只要自己有一块长板,
; n$ s2 g% q# E6 I! X- j0 l就不担心没水喝了。# B9 t( r- r7 X0 a) J! ?( A
至于如何专精一块板子,( I+ A+ `; {8 n1 R
那就是另外的问题范畴了。" d* B5 g- O- U6 W

0 S: x3 o/ }) x我是蓝山,一个目前正在想办法加长自己板子的人,我个人想要加长的那块木板是文案。希望有朝一日通过写文案不用担心没水喝。5 F+ z) Z1 Z! Z- v+ W
目前正在学习摸索中中,学到了一套很不错的思路。
9 A- y& {" X: {1 a! s我知道读书很重要,但真的看不进怎么办?欢迎有同样想法的朋友私信勾搭,别忘了点赞哟。
5 b% v  U% T- g# h0 l
) f1 I) O  O0 A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