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年 11 月 1 日,卢刚走进教室,先枪杀了教授和副教授,又跑到楼下打死了副校长,他像是一个机器,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 M4 X2 [: Y! z; T
4 m5 b! j8 `3 S3 X7 S他像个幽灵一样走进教室。5 g! x1 A, a2 A' O3 B. m o; j( x
4 N$ u5 V" K& |; i7 u8 l9 w" f身上带着一把枪。) O( Z$ ^1 [/ f6 y. g5 G- g B
* W. B: W0 Z0 m7 h" }那是一把巴西制的金牛星点三八,是他五个月前在爱荷华市一家叫 Fin&Feathers 的渔猎商店买下的,花了 200 美元。此前一个月,他向爱荷华地方长官办公室申请到了枪支许可证。; ^ {; `/ m `4 m2 k) O# B
% h) ~6 g$ c/ ]
教室里坐了不少人,他们都是美国物理学界顶尖的研究人员。这是在爱荷华大学范艾伦物理系大楼三楼的 309 室,这些人正在召开一堂以天文物理学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他从后门走进去的时候,会议刚开始没多久。
- y3 B/ \$ P! U) ]# P4 N) X3 p ]- v& Q- g4 _
走进教室的这个人,戴着无框眼镜,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到他走进来,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 岁的克里斯托弗·戈尔茨教授,扭头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天文物理系的副教授罗伯特·A·史密斯则有点不满,挥挥手,让大家继续。6 W( W/ m& j6 P/ g6 i( [) N; Q9 d) Y; J
2 j3 D, s2 U% [他在会议室的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远离人群。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的孤僻在天文物理系是出了名的,很少人愿意和他攀谈。. `- N5 v* V8 ~4 N1 |9 b
- B) o3 E) `. z0 Z! D: d( _: Z2 F% o
现在刚好轮到天文物理系的学术新星山林华发言。山林华和他拥有同样的肤色,和他年纪相仿,也和曾经的他一样,是物理系最受器重的年轻人才。山林华已经顺利拿到了爱荷华大学的教职,又获得了最佳论文的奖挹。
& ~0 m2 E# H, M3 w( Z+ y0 E: c, t2 a 9 u* \$ A; S$ u o
但是他没有。, I# z6 D; G% _9 W& H9 |
1 V' Y: N0 ?& t$ P _* x耳边回响着山林华自信的声音,这让他几乎无法再忍受。他把手伸进外套的口袋,摸到那把枪冰冷的枪柄。他把它掏了出来。
7 a/ D/ Y- k7 h
8 G& |) U6 j' E9 ^他站起来。走上前。& A; B% h1 C. |0 A
T! @2 V) G: V, K9 ]$ @
……
9 m6 d' n1 o8 y6 w/ e / Y2 N8 ~" o- ]( Y: @3 @9 T }
参会者正沉浸于讨论之中。这时候,他们听到教室后面发出椅子被推开的啪嗒一声,接着——是一声枪响。
% Q6 D; R% h) z # C2 H0 `* k8 W/ R* T
还没等戈尔茨教授回头察看是怎么一回事,他就已经倒在椅子上,鲜血开始喷涌而出。戈尔茨教授喘着粗气,已无力再回头看是谁对他开了枪。几秒后,另一颗直射脑后的子弹要了他的命。
' ` t- Q% c) a" F; m
- b% J# P% Z3 A$ y5 Z' B! s2 _戈尔茨教授到死都不知道,开枪的是那位刚刚走进来的学生。他叫卢刚,中国人,29 岁。6 L8 E6 F' @ y
7 G+ @8 P& T4 \8 n, e8 M
这是在 1991 年 11 月 1 日,下午三点半。卢刚将在这一天用手枪冷酷地打死了六个人,包括他自己。
! X6 S+ g& `) @# ~7 x$ s) F' |
& d2 f% R/ _3 R-----3 d3 B) Z! C( S( x
( D* e/ z; M" V" l% p1 X
卢刚是个什么样的人?
8 I/ u1 W) o' I/ `0 F N. Q + I1 ~0 a# V2 d, b: n
他于 1962 年出生在北京,父亲在北京市汽车配件厂当工人,不过家境还算殷实,前头有两个姐姐的他是家中的幼子,在家里更是备受宠爱。奇怪的是,虽然成长过程无忧无虑,卢刚却没有养成活泼的性子。
: s% @6 \) d6 h$ n" @8 u/ O9 r$ k 4 w) _1 i6 [# x, A( _
他的父亲后来回忆说,卢刚比较孤僻,在家中就很少说话。他和父母大姐的关系也很一般,家人都不懂卢刚小小的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唯一关系好点的是二姐,他有心事会和二姐说。多年以后,在持枪行凶、终结一生之前,卢刚给二姐寄了一封信,这个细节足以想见姐弟关系是很好的。
% v' E: e3 d! |' Z
. c6 T1 U5 @8 l8 A' N1 D. d卢刚上大学以前的生活,如今已经找不到什么材料。不过,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又是成绩极优秀、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学霸,卢刚应该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后来也肯定一直是家人引以为豪的独苗苗。$ A/ o' t7 H9 e$ p
. I! V' ~4 V: H; L+ H q9 F
到了精英云集的北京大学,卢刚还是继续当学霸。1984 年,他参加了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系交流计划的选拔,并且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了第二年去爱荷华大学留学的机会,在那里读研究生。5 m6 p( h* J- ^( ]9 T
: q$ G* o; r$ ]& I1 a; V, v& y4 z
爱荷华大学是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学府,卢刚考取的天文物理系,是该学科最先进的研究基地之一,至今仍在美国国内名列前茅。
; v5 L# ~# s9 `+ [5 o 9 Y/ ?1 i k# E8 D
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想留学不像今天这么容易。能公费出国的,不用怀疑,都是人中龙凤。$ ?- t, ]; L9 z4 c- C( ?
+ ?8 }. T3 m! N% l但读书好不代表一切。用一个现在人们不大用的词,可以形容卢刚的真实现状:高分低能。这里所说的低能,指的是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的不得体和不合群。0 Y8 X( W# v2 J' d1 N" Q9 Y. U4 S
# N. z4 h0 z0 C7 \. U* F
在爱荷华大学教育系读博士的赤旭明曾经和卢刚、山林华同住一室,回忆起那段短暂的共同生活,他还记得卢刚的不少生活小事,但几乎都是负面印象。4 x" T( r; @% X1 N9 g
5 t' J( s3 C8 i: Z- y- r) ~' [6 B比如卢刚不爱打扫卫生,住处的清洁几乎都是他和山林华包了。卢刚有时候会没问过他们,就喝他们买的牛奶,而且不倒进杯子里,直接用嘴对着瓶口咕咚咕咚地喝,喝完还把瓶子随手扔在地上。. w! H7 {% r! {
. J l4 |" E+ E6 u% N) p4 K7 L# v
有一次,赤旭明实在看不过眼,比卢刚大十岁的他便以老大哥的身份说了卢刚几句。谁知卢刚非但不听,反倒对他怒目而视,一脸凶巴巴的,吓得赤旭明不敢再提。: N7 Q( h; v: R8 `0 K% Y! d
! V% u- L; V! D* r+ G赤旭明还提到一件事。因为爱荷华的夏天非常热,他们租住的房子又没有空调,睡在客厅的卢刚就想了个办法:把冰箱门打开,放里面的冷气出来降温。至于冰箱里的食物是不是会馊掉坏掉,他就不管了。
: s* o$ I$ n5 F! | 3 m+ P2 t2 J' ^) u; a* K4 b/ f
对舍友尚且如此,对一般同学就更加不友好了。偏偏卢刚自视甚高,常以「物理尖子」自居,所以对同学说话尖酸刻薄,不留余地,时常嘲弄别人,以此为乐。他有一件事让同学李新一直印象深刻。因为美国经济萧条,政府裁减预算,爱荷华大学天文物理系的经费少了很多。为了支持本系的发展,毕业生们发起了募捐。卢刚也捐了钱,还签了一张支票,可你猜他还干了什么?/ A0 S2 g4 f; }
* f6 @5 I9 X Y+ h$ J1 Y' `* P/ j
他在支票上写的数额是—— 1 美分。
' m! s6 K8 W. U9 y0 i: r/ D 1 u. P) |8 |8 E% Z( X
见微知著,从这几件普通小事就看得出来,卢刚虽然能够在学术上获得高分,但在生活中你不会想和他打交道。这是个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听不进他人的一点意见,为了自己,可以打压他人,甚至是伤害他人。
( L2 d I [' e6 e, m) X& ` ( Q9 b7 p+ Y% Q5 C3 d* L
就像某个同系同学对他的评价那样:「他是个思考问题方式与别人极为不同的人,凡事都能想到阴暗面,容易走极端。」
+ C A% W7 v$ l/ l9 k* B 3 R3 T* ^5 m5 R; L, j# r! T7 H' }! n
甚至在与导师的关系上,卢刚也没有处理好。他跟随戈尔茨深造,一读就是六年,可是除了一开始的一年多相处还算顺利,后来与个性直率的戈尔茨以及脾气火爆的史密斯两个人,卢刚都没有维护好关系,甚至连他的博士论文,都几乎是撇开导师自己做的。' z& S+ B* m! J
8 |! M9 v8 G" d! V读博士,可跟读大学不一样,导师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像卢刚这样先入为主、心中抱有成见、因此和导师渐行渐远的,除非你是不世出的天才,否则在学术上只能越走越偏、越走越窄,最终走到远离主流的位置上去。卢刚的境遇,正是如此。; Q$ O+ c; c2 j# X2 h
, F! X# w/ Y1 y7 n7 x4 G如果事业进展不顺,能换来情场得意,也许内心的苦闷倒也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宣泄。麻烦的是,急于被女孩子青睐的卢刚在处理男女关系上却表现得很拙劣,甚至可以说,很糟糕。
; B k6 B! D# p4 i7 ~3 c9 J
' x5 R' J3 S- Z; K二十郎当岁,渴求情感的慰藉,以及性欲的抒发,都是人之常情。但卢刚真的不懂如何去向女孩子示爱。有材料显示,他热衷于光顾学校之外的「运动栏酒吧」,像个普通的美国年轻人那样寻找艳遇,却总是徒劳无功。
+ h; W/ o' x& o @ ?# I( B
! O, z8 H# S; x- B让我们大胆一点猜测:戴着高度近视眼镜、不热爱运动、个性偏激——想必卢刚是个缺乏性魅力的人。恋爱不成,要解决性需求,只能找妓女。关于此事,还有一个传言,似乎可以佐证我们对他缺乏性魅力的判断:据说他在拉斯维加斯想用 90 美元招妓,没想到竟然被拒绝了,这让他颜面大损,恼羞成怒。0 ~4 l" J9 I: ]
% b0 i' ~3 B. C+ l3 g- y虽然逝者已去,但悲剧的造成总有它的原因,该说的还是要说。若是为死者讳,那我们就不可能从悲剧中学到什么。
j. c7 D8 Z- \1 N* m 6 X$ Q7 p3 h: W! w, s
他在人生最后时刻寄给二姐的绝命书目前在网络上能找到几个版本,彼此大同小异,其中有一个版本比较详细,里面写道:「我虽然是单身,但女友已有过一些。高中住宿时我就已开始交女朋友,上大学时经常和女孩乘黑溜进二六二医院老家过夜。到美国后,中国的外国的、单身的已婚的、良家女或妓女都有交往。我这人没有恒心,我是见异思迁,不能安心于某个特定之人,也许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或高不及低不就。不管怎么说,我对男女关系已经有些腻烦了,进一步我对我攻了十年之久(四年本科,六年研究生)的物理已经失去兴趣,可说是越走越觉得走进死胡同。」* A$ F- W: s+ [% P0 U3 W2 [" v0 a- Y
# E; g! ]+ D1 V5 Z1 v. D7 d这几句话揭示了卢刚对事业和感情的双重失望,十分重要。
' R0 @& |" I) n J! p% Y7 R7 X ( X4 \- c1 U" t" v- N0 \) M* p
如果天文物理系只有卢刚这一个焦点,他可能就不会受到那么强烈的刺激,问题也许就不会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物理系恰好还有另一个焦点,那就是山林华。2 }4 E$ g9 M: n" `
3 `% e9 U1 L: U. E0 t: g4 h Y
从各个方面来说,山林华几乎都是卢刚的反面,处于与卢刚最遥远、最背道而驰的另一端。两人之间的鲜明对比,让所有人面对卢刚大摇其头的同时,都会自觉地拿他来和山林华摆在一起,衡量其轻重,于是愈发对后者赞誉有加。
0 B! o6 F4 S0 W* a0 n4 F' W* R
. h8 t2 t- W+ e% V- j. K; w( J8 A卢刚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偏偏他就躲不过。
/ J5 a) Z7 K2 v, E' f; u; V / i) p5 u; a; Y
从这个意义来说,山林华就是卢刚的一生之敌。至少卢刚是这么认为的。
3 ]6 @5 N# N* r, Z/ \6 k * r7 Y+ T. C, a7 R. P% j! `
-----
: P6 P4 H3 O+ j2 e. Q4 V9 q/ q
2 Y5 \6 x' n# n戈尔茨教授死了。
- v" N+ K$ x& x
5 {+ I% U! ~1 h+ i4 \- k N凶杀突然袭来,周围的学生都吓坏了,有的尖叫着跑出教室,找电话报警,有的禁受不住这样的刺激,直接昏倒在地。
+ w7 |4 P0 D9 |& |# J$ [* E
# z0 T7 L5 Z# z8 x但死亡还没结束。枪又响了几声。& ]4 ?. G% _6 E3 h: R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d* h% X0 V/ K9 p2 j,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