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这种优越感就是「正反馈」。 2 z" N. v) W$ I: W" V7 i) R {
被正反馈推着走,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和工作模式。这种自律和高效其实并不太费力,甚至可能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力。
$ k' k' [0 J0 Y F* _4 D通过两个工具「每周一记」和「感恩日记」,每个人都能为自己创造正反馈,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 B/ a" f8 [2 Z8 B. e5 \! Y4 U* Z3 T" g9 Y$ H- R6 k9 n O6 A9 Q
( U4 d. m4 t3 S8 ]. l/ y
同样是学习,有些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有些人则仿佛不知疲惫。" J0 L! l( X( }) h$ H
: r% z4 U9 \8 a9 ^0 u9 h# ^同样在职场中,有些人度日如年,数着秒等下班,而有些人不仅主动加班,甚至与工作「谈起了恋爱」。+ b0 N& G0 f# U/ A& {
. q9 }2 I Y2 ?9 m同样是编程,有的程序员觉得这种工作辛苦且枯燥,调侃自己是「码农」,而有的程序员却乐在其中,做梦都在琢磨编程。
, r+ m$ _" [% x8 a0 d7 S& F6 O5 ~+ c* R& m' a
为什么同样的任务、同样的追求,甚至同样的初心,大家的表现差异会如此之大?: X3 `( Y$ v& y
( L: W3 H4 o6 I% Z c9 b我们通常认为这是每个人意志力强弱不同造成的,但其实这是巨大的误解。绝大多数时候,问题不在于意志力,而在于正反馈。
5 ]# ]2 {& l d- u6 @+ `6 q( O& g( S3 `0 \, s
那些学霸之所以学习动力十足,是因为他们发现,越学习收获越多,既有个人内在的收获,如解决问题的乐趣、成长的喜悦、自信心的提升等,也有外在的收获,如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表扬、父母的称赞、亲朋好友的夸奖等,这些积极的反馈带来的巨大动力,消解了一个人坚持的辛苦。7 p8 ^8 a2 [) h2 z: l b+ l+ ?
: q. U) s# z- C# e9 x9 A
学霸们并不是苦苦在坚持,咬牙切齿地学习,而是积极反馈让他们动力十足,想停都停不下来。
) K) l: G/ ?+ d& e4 u; G: |: L i2 {" t+ N7 p- A6 ~; w
职场精英同样如此,各种积极的正反馈让他们欲罢不能,想停都停不下来。 z) m) m% z8 ]4 }: W) Z% l
8 Z3 |! |3 o) F+ m0 [ A
被正反馈推着走,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和工作模式。这种自律和高效其实并不太费力,甚至可能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力。* {& @/ c. T) v" P) {8 {
4 \3 J( G2 N- q; m& L
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关键就在于是否有积极的正反馈。
: q5 d: e) G2 J7 F. j3 t% G+ p- G# p( n3 V6 Q
那么,如何获取积极的正反馈呢?1 o- i, y: A4 C
. D, K$ x$ Y7 s0 X& D( a# \
很多人对正反馈的理解非常狭隘,认为反馈是基于结果的,只有做好了,才有正反馈,比如只有成绩好了,才会有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夸奖、父母的肯定,但其实,正反馈并非只能从好的结果中获得。; n+ [+ L/ N( k4 d* S, Y: P
( Y {/ _" q2 H0 c9 E比如,同样是考试结果不理想,有些人视其为「灭顶灾难」,从此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则将之视为更好的学习契机,积极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反而激发了斗志。
( {0 _* \3 p7 P9 H0 w5 j/ W
$ e+ ~8 e: S- P5 T& g, D+ T所以,反馈远不只是结果导向,还涉及我们的信念,涉及我们如何看待结果,这其实就是固定心态与成长心态的区别!2 H4 ~8 I& ?+ \8 [ z* q
; B, q5 N- R; I8 P8 B3 ^: O
影响我们获取正反馈的是注意力焦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的注意力取向是「负面偏好」,也就是说,我们更容易关注负面结果,而忽视正面成果。' `5 n1 A; w+ y' `
# u( H( k; C! x: g, Y- E, O* V# o1 j这在进化上是合理的。因为进化的环境是危险的,生物必须警惕负面的威胁才能确保生存。
/ W- n8 s V* O* X- Y! f9 w8 x! E r" ^: ^
但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安全、富足的环境中,过分关注负面信息,不仅会让我们活得很小心、很辛苦,而且会让我们忽视很多积极的反馈信息与成果,从而严重限制我们的发展。0 N$ F2 L- \. s6 W* {. t0 R- N
' G0 D+ d# |! M6 \! f2 w% [& g另一个影响反馈的因素是进步感。面对考研,有些人每天学习,但越学越乏力,因为每天的进步相较于最终的考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感觉永远都准备不好,于是变得灰心丧气。
& O l; @7 s) W# _1 s1 ?7 x1 w, B( }( S5 J2 I, Q, z$ } z
而有些人将考研目标系统地分解到每天、每周、每月,每一天的付出都看到了收获,看到自己朝着目标迈进,就如同游戏的进度条,不停地往前滚动,这让他们动力十足。9 D) b9 X, f' F. T
( a3 ^% q4 p5 d2 N9 v6 L所以,反馈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刻意掌握、刻意提升。通过从生活、工作中挖掘积极的正反馈,我们可以动力十足,高效而自律地追求目标。
1 ^# E |8 `( T2 t3 B
; P+ L% e( ^9 ?+ C$ ~# K5 C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工具。
1 _9 `4 j; M7 h6 C! t% _) c5 |& B8 M% a* c
每周一记:通过刻意梳理收获、总结收获,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自己的进步,从而对实现目标更有信心。
% z5 X% n; z" G, j' F( ~' C+ m$ X
; @& D/ \0 W4 W* r/ c- y感恩日记:通过刻意调节我们注意力的焦点、关注生活中的积极面,我们能获得当下的正反馈以及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 U: g9 M2 [2 g1 ~7 {' V, v
, M7 }$ {) Z3 o
如何获取正反馈:每周一记) D# u9 s1 \/ p( d0 O
3 m4 |7 m( `" x; A
这个工具,其实提炼自 2016 年我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
6 R- ]5 l( A" v/ q# n( L9 Z/ Z! N9 W2 u' n0 T) G7 e9 _2 T
你个人成长的「私密武器」是什么?
, a$ y' ?+ N6 w) d9 ?8 E9 x2 V4 i0 U" D
我的回答是:每周一记。
% U' u% }$ B- A* L3 o) ~' @! T1 r3 M. D5 U
当时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罗列了所有带来成长的习惯,如读书笔记、自我暗示、事后总结、提前规划、保持自律等,最后还是选定每周一记。
6 l' I9 Z& u. `1 D7 p( L% g9 Q% a- q- {! K% S0 {* J4 c
这个每周一记的习惯自 2014 年开始坚持,回过头看,我生活中的重大变化都与这一习惯息息相关,它之所以能成为个人成长的「秘密武器」,是因为它是核心习惯,就像一个杠杆的支点,长期坚持,自然而然就撬动了生活的全面变化。
0 J3 X; N' y! \
, B! A0 v) i1 w每周一记很简单,分为以下 4 个部分:! \5 ^" h" d& V# Y5 t
! r9 J! ]- Q" W. W* z
一是上周梳理;3 \6 K' ]( t. A3 c: Y: _
7 ~9 S* D: K# x/ r1 G
二是上周点评;
. N3 D& R/ J7 ]3 k# c K
! B$ Z8 [* {- W( J2 u/ A三是下周计划;) Q0 }; j; M! t7 J2 ]* u' \& t$ [
& Z; r6 C% o6 t' P6 h# f
四是年度目标、五年目标及人生目标。8 S5 Z, ^, S0 r0 d! r! G0 b8 W
7 k6 S- }$ ]3 A2 B( j% }
为什么每周一记的作用如此巨大呢?
, V, W+ E8 ^! q0 W6 _) c& H
' ]& y: a% x( M1 @8 w. r: T这里我不想从理论层面阐述,只作为一个坚持实践这一方法很久的人,从反馈、调整、坚定这 3 方面分享我的个人感悟。
: b( ~# \1 g$ T2 _! ?. {3 y! F8 A2 u D
一、反馈
4 V/ N& J, z$ G5 j8 }: s& f! K( J
3 n: }( u2 I6 ?1 A: @6 K很多时候,我们难以长期坚持目标,不是实现目标有多么困难,而是因为过程中得不到准确的反馈,我们感受不到细微的进步。% @! U+ O4 Z6 D
0 a0 o& f) }7 X* K4 D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一直以为即时反馈最重要。作为自媒体人,我特别关注粉丝量的变化,每天都会记录,但逐渐发现,我对每天的关注变化越来越麻木,哪怕一天收获四五百名用户的关注,我仍会因为某个回答点赞少而郁闷。4 d+ ^2 X: p6 ^5 A, e! s
7 g: @% `3 |( U
是我越来越贪婪,还是我渐渐失去了快乐的能力?3 Y1 W* Y2 L9 t L0 l. D% D! p, e
) B3 X7 X7 K( @6 u) k) ?" ^8 y7 T4 \9 D3 |
其实都不是,答案在于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变化的适应性。
. i+ @1 |: f% Q! d; Y* a! w7 c
# [6 h6 W( ~ z* p4 m' ] ~3 g哪怕我们每天都在成长,但如果每天的成长量差不多,我们就会慢慢习惯,就会逐渐丧失对成长的感知和快乐,一旦丧失了这种感知和快乐,也就失去了动力的源泉,这对长期坚持实现目标的影响是致命的。: h9 w( l9 ?4 W9 ?
! g9 i0 z6 L. H0 D& }4 e+ n8 |" o但如果将时间延长到一周、对一周的收获做盘点,我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一周我做了这么多事、进步了这么多,原来我这么优秀啊!" E8 g) G" x+ p0 Y/ p
+ ^# I6 ?" d- v
快乐、激动之情让人不能自已!
9 u0 c9 g3 K" q+ e' j
6 [- y8 E! y8 h' @9 F拉开一周时间回顾每天的细微进步,会有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惊喜。
: B/ t) m1 p$ Q# U O; N7 c$ I; V3 [3 E) P. s) n6 I& Z
即时反馈很重要,但一段时间内的总结和回顾更重要,它能让我们对成长保持感知和快乐,这对长期坚持目标至关重要。
) Q o" [7 P( R, C, }4 r) K; F* n8 i4 Z, |$ R
二、调整
6 V+ s( O l. |6 c; m" T" s+ ~+ F& z$ o! u1 c4 y7 j) [
调整包括两个方面:及时调整行为和及时调整目标。
* ]. x. g+ Z: x/ L( ^" L0 p# d q
/ E( S# l( ^! _% c) s* o# U4 k1.及时调整行为
3 `# [/ R: U: l1 M* D+ O0 I1 e2 e, v
* u8 S6 {) {& e/ w取得进步或达成某个短期目标后,我们会因自我感觉良好而去寻求「应得的奖励」,这通常会导致失控,甚至让我们开始堕落,也就是俗话讲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理学上叫「成长陷阱」。& I! @$ |+ ^; N2 M
4 |2 k F5 Z$ k8 ?
比如,因为我在知乎平台上受到的关注激增,所以有段时间在睡前和醒后都会刷知乎。1 y/ ~+ ]/ o: O2 n- f0 a3 c
. A% G! O, L* c( ~& B I& r
当时我并没有察觉自己这种很自然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甚至在心里营造出一种自我认同感,认为这是在为答题而付出、努力,但我在写每周一记时发现,这种行为破坏了我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节奏,而这种节奏对长期的成长与发展极为关键。! V* [9 E+ P' J6 e
0 {& y! l2 e1 m0 g+ e6 k5 _
通过每周一次的纵览,我能跳出当下时间的局限,从全局角度看清问题所在,及时做出调整。1 s/ R( P) s+ j3 ?7 a
( L; j' G1 u3 j0 Z' v# J) H% o- U2.及时调整目标
5 W; p \ g, ^9 f& G
( |; r* R0 u# q- c9 G; `% C我 2016 年 4 月开始在知乎答题,当时预定的目标是年度关注人数达到 5000 人;到了 5 月初,我将这个目标调整为 1 万;6 月初,我发现年度目标似乎很容易实现,又将其调整为 5 万。这并不是个人狂妄,而是目标属性决定的。7 z% E, X+ S( z( p g" }
6 f! G) _7 J% O2 R1 f目标绝不应该是轻轻松松就能达成的,应该是在刻苦努力后,再努力踮踮脚才可能够得上的。
( Q4 b: T# z% u! ^5 [" l7 d7 [! D8 E4 U
每周一记不仅可以及时评估目标进度,而且能及时修正目标,确保目标能够激发个人的潜能和斗志,能够帮我们整合身心资源,全力以赴。2 K' R' ?; \" {- H$ B
: Y5 ?9 F7 w. ~5 U: w
三、坚定
/ ~0 [+ z3 [, \* N- T5 K; F6 s9 [# T; b# b7 Z" d' d
牢记长远目标,不因一时得失而舍本逐末。. ^5 Z' Q1 E" ]7 \9 u: i+ ?9 v
' q/ Y3 \. n7 a1 t4 V: O e
说实话,我在知乎平台上不到两个月就做到了关注量破万,这确实让我有一种上瘾、飘飘然的感觉,我逐渐迷失,一时忽视甚至遗忘了在知乎上写作的初衷,而每周一记能时时提醒我牢记长远目标。
, o+ z, H5 K6 Q& }& S0 n$ G, z4 f o* M
宏大、长远的目标,往往容易被遗忘,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忘初心」是那么可贵和难得。
8 v3 {" Q1 X$ O/ B( S
$ [. R: D4 ^+ Q3 h4 k! v而每周一记通过每周一次的提醒,让我牢记长远目标,不在乎一时的得失,不会在面对名利时迷失,不会因为一点小进步而沾沾自喜,而是始终坚持目标,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
: s- H m6 S) b; r2 w4 e
- u! @/ E! _7 C2 Q' ^以上内容,是我 2016 年的思考,每周一记也见证了我在知乎平台上的整个成长过程。
! O: Y$ f- ~4 I. C" e2 F+ M" ^" i) U) l4 a
从 2016 年到现在,我从一个知乎新手到辞职创业,到带团队做产品,到经营一家公司,这 5 年的变化很大,大到我都觉得人生太不可思议了。# X5 g$ E0 B+ b1 t; K
3 r* w$ S' [1 [. y6 i* f4 x) `) V1 `
作为一个迷茫的人、一个没什么见识的人、一个不知道如何突破现状的人,在每周一记的引导下,我硬生生地、自下而上地突破了个人局限、见识局限、环境局限,过上了一种超出我过往认知的生活,慢慢走出了一条越来越精彩的人生之路。
6 I2 C2 h1 }2 i: Q3 @7 q: f Q1 V: d1 r) i# j. @8 Z0 A) D
我非常感谢每周一记给我带来的变化,在此将它推荐给你。我相信,只要给它一点时间,它也能带你走向你渴望的生活。0 r: X" X3 w4 n2 H
) j; O' E$ m5 k
如何获取正反馈:感恩日记' N( ^, }' K" D0 s c
8 r* L! v6 o8 K0 }' Z% r
我严重怀疑,「感恩日记」这个名字,会毁了这个工具。0 {6 B% D" _' A: S- b; P6 t
- N+ x8 p7 G: ? K7 j3 m这个工具是我在行动派非暴力沟通的线下培训课中学到的。刚开始,听到感恩日记这个名字,我其实很反感,脑海中浮现的是「鸡汤」:感谢他人,感谢世界,感谢阳光雨露,感谢生命中的一切……: d* Q. k1 V; |* ~: G" T
" m6 R2 @& E' l* _5 v
但这次我听到的,跟我之前了解的感恩日记完全不一样:我们要感恩的不是阳光雨露,不是他人,而是「过去的自己」做了什么让「现在的自己」感觉美好、自豪、有力量的事情。9 z/ [5 q/ z$ }: p
% Q/ S" o: w6 J, x g7 H8 R, K不是感谢他人,而是感谢自己。% g: U5 b& J! v+ I3 q N
0 Z1 c8 r8 S0 M/ w1 ]9 M
不是感谢世界、阳光雨露,而是感谢我们自己的付出和努力。
6 j! x/ N3 [# M, }0 D0 D( N% {- n$ O( o9 W# S' t
这才是感恩日记的核心本质,这与我过往对感恩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1 D2 u# o! L4 B* y
, w- e& v" Y$ r& k# l7 l/ L感恩日记的具体步骤很简单。
6 f+ q9 W0 f7 W# J+ C3 b
! F' ?# @4 I; }% ?+ _; G第一步,列出生活中你做过的 3 件值得自豪的、令你高兴的事情;对于每件事情,描述你当时的状态、当时的感受,并探索你为什么感恩这件事情,它满足了你的什么需求。这是一个自我澄清、自我了解的过程。 i- \5 [6 v3 h& ~) a8 u) K* J+ O
* R3 {/ a6 D# j% P7 p+ J
第二步,; t: P" T7 \+ t$ U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U, ~8 I& q: {2 T;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