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经历基层、中层、高层管理,所以作为领导才知道喜欢提拔什么样的人。下面我将依据层级的不同,告诉你具体改进什么才能被提拔。2 i+ w) O5 s+ C8 Q/ f- Z: l
要想被提拔只有一句话:
! Q, g0 F- g) v! e决定你升迁的那个人,他需要你。
8 D/ v4 D; ?& v: I2 j如果你没有从基层干到上层的数个项目经历,那你通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需要,甚至会认为把手里的任务做好,有上升机会的时候就会优先考虑你。
% q# g# A9 X2 ~$ J& i/ E这是从下往上看的思维,不可取。$ a% K* h, C. i [) x
因为决定你升迁的不是你和你的同级,而是你的上级,感动自己并没有实际价值。我举个例子,同一个部门,A 每天上班迟到下班就跑,B 每天准时上班且加班三个小时以上,哪个人更受欢迎?出娄子的 B 吗?这就是从下往上看的思维,B 是很努力没错,但你的努力和你的领导有什么关系。- v) z, O/ Y7 r# _6 f: {+ o1 w! |; x5 D
A 吗?这就是从上往下看的思维,你开始考虑到 A 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是否有深层次原因。多数时候这种人没被开除,肯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要么他能 8 小时内漂亮地完成工作,要么他就算不来上班他的客户也给公司带来了数万收益。& y, a! O, R' Q) W, B3 _. p
成年人的世界看的是价值,在职场里,从上往下地看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9 J+ O. d4 J! K
基层管理者——做事
; d7 @0 g" b+ }! K7 E+ N. e中层管理者——分忧
0 E v3 U9 G- U* j& m高层管理者——做决策和占位置8 R! Y9 R" r k; |/ N- }8 l' [) S
在什么层级做什么事,为上级提供什么价值,被提拔只是附加品。9 K7 X( |* @3 E. z
这篇文章,我带你从上往下看,分享我从基层员工走到股东层,每一层的见闻和视角,没有参照任何外国的管理学著作,纯粹是我个人在多家企业里的经验。
, y9 T- A3 e3 G y$ K( Y基层管理者——做事:
* X3 x; u# U3 f$ l1 J: @* G3 u; r9 Z6 h R9 l
基层下面是一线,一线存在的意义,就是活做得漂亮。! b6 H2 }6 r& d" g8 G+ V5 [
你能勤奋,每天联系上百个客户,但不成交,直接淘汰。你能联系上百个客户,有些许成交,留职。6 e6 A% Y3 W$ k4 Q
你会办事,每次把上级的任务安排得很好,内勤缺人可以安排到内勤去,专门服务其他人。0 i7 b! T& x, r Q5 i4 P
你沉得住气,接受更多烦人的工作,那些别人干得要抓脑袋的活,你总能淡定做完。" C, r+ x" }9 l$ {* A/ ?
你做什么改变,有什么特质,和你在入职时简历写的业余爱好、职业特长没有区别,领导只在看到的那几秒表示,「嗯,这孩子还不错。」没下文了。
3 W7 s' ~. H# o* v Y但是,一个合格的基层员工,不等于一个有潜力的基层管理者。, @ y, v! H# T9 }0 V( `
你的勤奋、会办事、沉住气等等特质,都和上级没有关系,别把完成工作当成一种价值甚至是功劳,那是本分!在你完成工作的背后,是公司免费培训、发放工资、额外缴纳社保,还要承担你犯错带来的损失。
0 O g: @$ l1 ] @) u那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有潜力的基层管理者?
% C8 J, M/ z3 o# B0 z- Z% m( r我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有一个公司里真心实意能干事的基层领导要高升了,走之前得选一个副职,让副职熟悉后,接他的班。, ?1 d4 S* y# q
他会怎么思考这件事?- d" a# \( e8 t- J
1、首先这个接班的人,能把这摊子事给接下来,不出娄子的。要不然我一走搞出个大事故,给我再来个撤职处分,问题就大了。
8 D; T7 [5 R6 H& G& v1 T2、就算出了娄子,也能找相关部门的责任人把事情平下来不要闹大,得有点变通和说服的能力水准。一线做事情,无论出业绩还是赶效率,流程把控肯定该松动时候得松动,一点问题不出是不可能的。
7 H9 u+ a8 E0 q6 W1 ^3、最后,他乐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经验分享给其他人,其他人也认可他,能保持队伍的战斗力和团结,才能可持续发展。
* l' i: \& J' x) r- q, v8 d月初他接到上级领导的消息,提醒他好好培养副职。从那时起,他就对小组里的四个骨干进行了一次比较:
) T+ I& C- [5 M- i* a& [·小张有结构思维、脑子聪明、能把事办明白,但他的业务能力一般,老投机取巧,适合在有人把关的情况下处理点复杂的事,但不能让他当头,要不然出大娄子。
1 u d! Y% k2 Y& Q! B+ T" C0 F( u+ x·小王脑子不那么聪明,但是性格沉稳、说一不二、执行力强,可惜他不会搞人际关系,跟我们合作部门的几个对接人关系都僵,也不合适。
) a: I f8 Z; w6 M0 x) J/ p·小李业务能力强,评优评先他总在前面,或许是个当头的好人选,肯定能把活做漂亮了。在人际关系上吧,多栽培,估计也能带出来。他只是老精于业务,不怎么去走动而已,不是真缺跟人打交道的情商。
+ N7 \1 x$ H" H( s- a·小茹业务能力比较好,在我们这行业女孩子少的普遍因素下,她在跟其他部门打交道上有优势,出了事能平事,不出事队伍里其他人也不会不服她,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 c! ~, d" y) O6 ?其间不出意外的话,事就这么定了。1 i3 b* O3 ^' T# p& i9 T! Z
两个月后,领导高升,走之前开会公布了小组内的调动,小茹成为接他班的人,小张负责在新业务、新尝试上投入精力多突破,小李组织业务经验,分享带动团队提升,小王做好本职工作。
8 M) N) T) Z1 [4 w接手的第一个月,团队就面临一次巨大挑战,总部派人来盘点公司资产的时候,发现了大问题,一批数量不小的损耗没有按正常流程上报。这个损耗真要员工按比例赔偿的话,大半年收入就算废了,而且集团通报批评,他们整个大部门的评优评先都受牵连。小茹一边跟合作部门借资源充数,一边给中层领导打招呼,找关系跟来盘点的人解释,将意外损耗归入正常损耗里,总算是把这件事平下去了。
# E8 j. z' k' [) S( S, S一家公司有损耗支出是非常正常的,不可避免,职级越高的人,他手里损耗的额度越大。你们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叫「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P! v1 L6 ]0 x) j8 _
说个人人都常见的损耗,你去饭店吃个饭,觉得这个菜不好吃,叫经理过来,经理能给你退钱退菜,这就是小损耗。饭店高管决定装修了一个水池,采购了不合理的设计,用半年坏了,这就是大损耗。损耗一出,总有人担得起这个责任,只是有没有必要跟你一起担。
- `: ?1 c% m; V' y$ p: b对于损耗,制度上要明明白白有法可依,但人情上,不是主观原则问题,太多地方是因地制宜。你想想,如果你自己一个月意外犯了两次错误都被扣钱写检查,恐怕你对基层领导的态度就不会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但你没有被扣钱,还让领导用私人关系把处分拦下来两次,你会真的感谢这位领导,当他是自己人,最少请他吃顿饭夸赞他,然后自己下次一定注意。
+ ~0 d! X! Q5 ]# T0 n中层领导多是基层上来的,深知这一套规则和实际情况,该罚的绝对不会手软,该放的适当就放一放,该站在一起担责的就把责任揽过来,这叫变通,和归属感。
) V2 Q* r2 v. l- h2 I后面小的问题每个月都会有几次,客户投诉销售签单时瞎应承了更高价的服务,打电话过去解释,同时兑现一部分。公司发的福利等行政人员送到他们部门时候,都是被其他部门挑剩的,那之后每次到福利时间,小茹都积极地厚着脸皮先跑去挑好的……
7 N, b q, t( c6 R7 t0 a无论上级领导还是基层员工,都对小茹的管理能力比较认可。
8 l& E# r, ]4 D: ~8 X q所以,做领导需要以下能力:
" y' w" {1 Y3 K/ ~1 o% Y$ R, I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2 x7 Q6 v- D, Y( T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