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至少20年前在广东就有这种情况了。课堂讲普通话一直都是必须的。但课外有没规定讲普通话,则是各校自己规定。很不幸,我当时读的小学就有这种情况。
8 N9 d" x3 i1 ]% a/ ]. K/ l9 D课堂大家必须用普通话能理解并支持,毕竟我们课堂上不学普通话,那就没机会学了。而且那时候流行这么一句口号「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长大了想读清华还是北大?无论哪所,都必须要学好普通话。
8 n( x) }5 e' H+ H+ r/ E! H$ X( H但是我们小学还规定,只要踏进学校门口,就必须100%说普通话。
/ ~" b) _7 m- I/ ~0 \最有意思的事,还搞了一套「互相举报」制度,同学们之间互相监督,课外说广东话的,举报者加分,被举报者扣分。其实嘛,虽然当时还小啥都不懂,觉得有点奇奇怪怪,但毕竟也是个乖乖好学生,所以也乖乖也遵守了。很有意思的是,每次和同学准备踏进学校门口,看到值日生站在那,嘴上还没说完的话就自动从广东话变成普通话了。5 j% u( j0 @, u1 I
不过,这种规定很快就变得无法执行,因为无法取证。最重要的是,我们那不是移民城市,所在的班级就没有一个外省人。全班就没一个人的普通话讲得标准的,举个例子,而由于必须要在校园里讲普通话,我们不得不把很多粤语俚语用普通话读出来,感觉怪怪的。如果你是广东人,你试试用普通话读这些:
! ~+ q3 Q' X* H" y- o' ^你别踢我凳子,整天搞搞震,冇帮衬
; r/ {1 G+ e0 F# q这道题是这么做的吗?你不要呃鬼食豆腐喔 如果用普通话讲上面两句话,那是方言还是普通话呢?不好界定。于是我们变成了臭棋篓子天天下棋,越下越差,所以即使我小学期间在校基本都是要讲普通话,我的普通话发音也没变好。最重要的是,语文老师也是本地人,发音虽然算好,但没好到哪里去。4 ^; F6 S1 k) o
后面我普通话变好了(虽然也只是好了一点点),不是因为校园禁止方言,反而是因为我读大学,身边省外的朋友多了,我才知道,原来以前我学的发音方式还可以再改善,原来卷舌音是这么发。大学时和北方同学讲普通话,我问他:「雷jio得我的普通发biu不biu准啊」,才知道自己的普通话原来真的不biu准[1]。
0 n. W. j+ t) ]9 b2 `; k所以嘛,我认为,推普这件事,并不是禁止把方言带进校园就能解决的,推普里最重要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要交流,而不是限制一种文化发展。我舅80年代南下深圳时,几乎不会普通话,在深圳做了几十年生意,现在普通话讲得比广东话还好。
, ^1 H& J+ j5 [, _- P, A% A$ J7 Q/ R而文化要交流的前提是,各地区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而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中华儿女在平凡的岗位上的贡献。所以,好好工作,多多交流,少点把时间浪费在口水战上,彼此之间减少隔阂,多多包容。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其实大家少点对立,多多相互学习不好吗?这样既活得开心,也学得多,一举两得。) h: I2 [: b* v0 X( A
最后,愿大家peace and love) O( {2 H/ a: }; l
$ V+ X" }- J0 W* T$ A0 K
|